「護心」團隊去探望一個喪親的家庭,我們與喪偶的太太詳談癌病的傷害和她放在心內的鬱結。我很感謝一起同去的癌症病友,她們使這個家庭感到親善。
我常常覺得死亡的威脅,就是把喪家與外界分隔。那種不可告人的孤寂感,才是悲哀的來源。
我也經歷過,心裡說:「今天我失去了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們卻是一家人一齊吃飯。」
太太生前也在喪父翌日對我說:「你就好啦!還有爸爸。」她的說話成為多年後,我邀請爸爸與我同住的「動機」。我最終享受到「老父與子」的感覺,原來是一起談論家族的歷史、媽媽的可愛和現代人欠缺的禮貌。
今天我從一個關懷者的角度思考這句聖經經文: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7)
憂慮是人的致命傷,它暗中殘害安樂的心懷;過往很多人詢問,有意加入我的訓練和「護心」團隊。我在個人傾談中,會先問對方:「你如何應付憂慮?」
我的理由是不懂處理自己憂慮的義工,終必因關懷别人的苦況而感染致「內傷」。我不鼓勵悲觀的熱心助人者來做助教或義工,除非他/她交給我的輔導功課內容中,舉例道出經歷了神是擔當憂慮的神,在祂並無難處,人認為的重擔在神看來卻是很細小。
好友送來一首詩歌《讓我感恩》,歌詞對卸下憂慮有呼應:
「讓我感恩,日夕是你施恩眷顧,你對我的深恩厚愛,教我心穩固。讓我感恩,遇患難你親手扶持,賜我信心引領前程,我更渴想你。」
趁著公假,我約了六位總教練談未來廿年的團隊理想。廿年前,我訂定的機構宗旨是「品智相長、成為教會的僕人及建立品智家庭」。
過去十個重點小組/聚會是啫喱糖、男啫喱糖、棉花糖、三歲、四至五歲、五至六歲、EQ領袖7-9歲、EQ領袖10-12歲、集中力訓練、周四成人(家長)心靈清泉晚會。
今年我重投機構內部訓練,有系列的童年創傷、療傷解碼、周四晚的EQ研究、輔導面談訓練、下半年的6Q主領技巧現場實習班及遙距課程;再加上「護心行動」的事工,我們的機構已經擴充了多倍。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