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感恩!母親跌傷驚魂,在她入院五天後,終於平安完結;我可以到老人院探望她。這個月,我在日記中常提及神給她長壽及保守的恩典。我在一篇日記,回顧了她人生的信仰里程。
母親廿歲在廣州護士畢業。她的乾媽是中學校長,在戰亂日子,她給母親住宿及供書教學,直至母親讀護士學校。這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機會。我相信母親常有、容易發出的笑容,早在她滿足感高的少年期已孕育。
父母在一見鍾情下,成為情侶。爸爸常自豪,太太是「從不駁嘴」的女人。就算她八十歲,患退化症,仍是望著探訪她的丈夫「咪咪嘴」笑。她雖然很愛兩個兒子,但是以「丈夫第一」。成功婚姻的研究指出,同偕到老的夫妻情源於夫妻的愛高於對兒女的愛,母親是最佳實踐者。她今天仍然是老人院中最易拍掌、唱歌的歡樂者,睡夢中也哼著「主耶穌愛我」。老人院的姑娘也懂得唱了,我明白神差她到老人院做聖詩佈道家。
她得保守活到九十二歲,就是藉八十歲後的退化症。她不知道媳婦及丈夫先後逝世,所以仍然喜樂。我猜想神給每位信徒的保守是按先天性情而有不同,有龐大群體支援的信徒,他們可以面對至愛逝世,而好像我母親款款深情的女性,可能神特別憐憫她,先讓她退化、失憶。
再思想一段關懷者常用的勸勉經文:「你們不要為任何事憂慮,而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恩,讓神知道你們的請求。這樣,神那超乎任何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就會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腓立比書4:6-7,《環球聖經譯本》)失去至親常使人失落,我們在生離死別事情上,感到力不從心,憂慮不已。
我建議有這感覺的同時,思想神的創造大能。祂從「虛無」創造世界和我們,所以祂能夠救我們脫離「虛無」的不安感。基督徒可以達致的目標,不只是克服虛空,更能常常喜樂,因為堅信神的創造大能與我們同在。
好友送來一曲《我要常常喜樂》,相信是我的信徒母親每天的主題曲: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主的慈愛永不離,這是祂與我的約定,我帶著信心倚靠我主……常常喜樂,我要常常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神所賜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的一切……」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