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多位「護心」義工舉行集思會議,他們分別患有肝癌、胰臟癌、乳癌、肺癌和血癌。有些人曾經被診斷只有半年壽命,但現在已經生活逾十年。在過去半年,我與「護心」夥伴和這幾位充滿陽光氣息的康復者去探訪癌症病友,真是千金難買的高峰經驗。
他們說出來的服事回顧,把以下這段聖經經文實踐了:
「弟兄們,你們蒙召得了自由;只是不可把這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憑著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5:13)
他們供給我一份教練級的真實教材,成為每日思想和行為的鍛練:
(一)在知道只得幾個月壽命,如何運用逆境智商(AQ)?你做甚麼?
答案竟然是:病重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關懷别人就會覺得自己有價值了。我探訪其他病友,可以擴闊生命視野。
(二)病到那麼重,怎樣保持良好的情緒智商(EQ)呢?
答案竟然是:每日在日記寫感恩事項,學習余博士,保持開心的生命正能量;學他運用重 點字,有助準確地表達正面情緒。
(三)若看不到好轉,怎樣做才有耐性智商(PQ)活下去?
答案竟然是:學習余博士的耐性,他每次探訪都先讓其他人說盡心事,然後他才組織出一 個精要的結論。他的總結令人憂傷變開心,絕望變希望。
感謝這幾位義工給我的稱讚,其實使我暗暗吃驚。原來他們那麼留意我在沉默聆聽和何時作出反應的舉動。
最感動是我有一句說話,在很多場合都有人回應,認為很動聽:「若今天我有能力卻不幫助人,到有一天我需要被人幫助的時候,我會覺得慚愧。」
「護心」夥伴送來一首《求主給我愛去服事人》:
「以前我只想得到他們的愛。過去我只想得到他們的服事。 」
「若我的愛,使人得安慰。若我的服事使人得著力量……求主賜給我力量去愛,給我愛服事人,因我愛你我愛人。」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