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做Copycat : 一日兩宗座椅被鎅破 警列刑事毀壞處理

巴士座椅被鎅破的圖片搜尋結果傍晚5時許,往來長青及荃灣西站的43B路線九巴,車長在荃灣西巴士總站檢查時,發現座椅被鎅破,於是報警。案件列作刑事毀壞處理。

車長表示,上層車尾左邊窗口位的兩張櫈被鎅,破口位長達近6吋。車長稱,近日都多鎅車及發現針的事件發生,相信是有人「有樣學樣」。車長稱,現時食完飯接車後,必定會巡車始開車。

晚上7時半,又出現第二宗巴士座椅被鎅破的事件,九巴循環來往荃威花園及荃灣站的39M路線,車長於荃威花園附近,柴灣角巴士總站檢查時,發現上層左邊第二行的靠窗口位座椅被鎅了三下,於是報警。案件列作刑事毀壞處理。

*Copycat* 抄襲者,模仿別人行為的人

根據字源解釋,Copycat這個用法至少在1896年時就有了。它出見的地方是Sarah Orne Jewett所寫的一本小說:《尖樅樹之鄉》(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當然,它實際出現的時間應該更早。
至於之所以會用「拷貝貓」,而不是「拷貝狗」來形容愛模仿的人,據說是因為當初發明這個詞彙的人,觀察到小貓平常愛模仿母親的行為。所以,就把愛模仿的人稱作Copycat。
此外,據說中世紀晚期,已經有用「貓」來代表一個人的用法。所以,以「拷貝貓」來形容一個愛模仿的人,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
近代受到次文化影響的關係,讓Copycat這個詞大為流行,在犯罪驚悚的小說/電影裡出現尤其多,它特別指的是那些喜歡遵循經典案件模式(或人物)來作案的犯罪者。
例如荷莉杭特、雪歌妮薇佛合演的驚悚電影《兇手就在門外》,英文片名即是Copycat。日本名作家宮部美幸的犯罪推理小說《模仿犯》,小說和電影的名字就叫作Copycat Killer。

有福的人: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好譏笑的人的座位。(詩1: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