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3-5) 總結了八個半月裡,我在「護心行動」得到的經歷。我很榮幸遇上心靈強健的「老練」信徒,他們患癌病後的心路歷程,可以用以下的微觀審視:
(一)心理研究人的早期經歷比遺傳基因的影響還深遠。
(二)在經歷患難後,人需要重選信念,才可以改變經歷含義所產生的情緒,尤其有些經歷還沒有明確意識。
(三)重選信念(例如:神必預備救法),有助心理適應,生理上即可降低痛苦。
(四)若果人仍然覺得「禍不單行、天亡我也」,這潛在的痛苦回憶,已經製造了驚慌。
(五)預期將有壞遭遇,只增加身心痛苦,例如:見醫生之前,就已經頭痛和焦慮。
(六)人要知覺困苦,又知覺有方法可以終結痛苦。
(七)醫學是解除痛苦,不是了解痛苦。
(八)痛好像鞋中沙石,痛苦是要過渡。馬拉松選手克服痛苦才能夠贏,要靠忍耐的意志。
(九)習慣安靜默想天意的人,較早察覺痛楚,也能越早感覺遠離痛苦,他們會較平和。
(十)交託給神去引導的人,不停留在抗拒掙扎和受苦經歷中。他們的頭腦出現流通(flow)和釋放(surrender),他們的盼望使他們信任生命,內心有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心裡。從此,他們看好人生。
好友送上一首詩歌《活出愛》,也正好給我們勉勵: 「因為有你,因為有我,甘心給,用心愛。」 「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 「耶穌的愛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 「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 「耶穌的愛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 「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