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產假

未命名

政府早前提出擬將法定產假由10周延長至14周,惹來社會不少回響。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在網誌表示,政府可透過一般稅收承擔產假相關開支,以減少阻力。他又稱,香港在法定產假方面比世界其他地方落後,甚至有83%的非洲國家均較香港為佳,強調延長法定產假只會對生育率有利,不會有負面影響。

 

1.對於以下的新建議,周先生有何初步的看法?

現時法定產假提出由10周延長至14周的建議。在其他地區如新加坡,法定產假有16周,比香港14周還要長,還有其他國家產假以設有3個月甚至半年時間,這都是大勢所趨。在全國地的法定產假已經比香港時間長,香港該檢討如何增加產假需要的情況。

現時法定產假10周已經有20-30年沒有檢討,所以增加產假約數要合乎現實要求。

2.法定產假增至14周,對嬰兒及媽媽無疑有莫大的裨益,卻能改善生育率嗎?

法定產假與生育率並沒有關係,其他國家法定產假長並不代表生育率增長。以新加坡為例,當地與香港生育率差不多,而台灣情形更比香港低,但它們的法定產假比香港較理想。在兩者間研究顯示証明,生育問題存在著其他因素,香港研究產假多並不顯得是重要生育因素。

現時大部份父母都是雙職家庭,若有小朋友都會難於照顧。在生小朋友前,父母亦會顧慮環境生活的地方,家庭有沒成員可照顧小朋友,以及讀書安排等等…..。這都是比較重要及長遠考慮的因素,而法定產假延長未必是母親最大考慮生育的原因。

時代變化家庭已不像20-30年前,年輕母親與父母同住而有所依靠。現時大部份兒女已搬外租住。所以若能有較多時間給母親陪伴初新嬰兒是較好的安排,尤其丈夫在外工作太太獨力承擔照顧初新嬰兒時。故此,延長法定產假都是理想的。但有些家庭亦會申請傭工幫手照顧小朋友,可是往往等半年時間才有合適傭工。因此,延長時間給母親照顧小朋友的考慮比生育更為重要。

3.若社會持續生育率偏低,最終對社會構成什麼影響?

主要影響勞動力,由2006年開始的過去十年,在數字顯示年輕工作人口不斷下降,所以要考慮將來勞動的問題需要。因著香港勞動力需靠外來的勞工,而產生造成了社會問題,如住屋及其他問題出現。

所以要靠香港本地的生育率,但香港現時生育率十分偏低,正常要有2.2個,即是每個婦人至少有3個小朋友才能正常替代2.2,可是香港現況只有1.2比2.2個還有一段距離。

當生育率偏低時,政府需要設人口政策,對將來不同規劃都因生育率來決定,例如房屋供應、醫療、學校服務等。 

*************周永新教授 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