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他人  自己復興

我寫到與爸爸交談,即收到三位女兒回應我,講述她們與自己爸爸的經歷:

(一)「我和爸爸有革命性的改變……我和爸爸一起在電話裡禱告。我把我愛他的訊息用三個不同例子說出……天父在幫助我。」

(二)「余Sir,謝謝你回應,這十個範圍真的很合用。我覺得在父母身體健康時,甚至在任何時間都合用。我會好好學習成為健談的女兒,跟爸媽報告他們的業績。」

(三)「……血癌的家公……我奶奶上星期六安息主懷……投入多些時間與爸爸同行。沒有話題真是我的困難之一,我們的話題都是圍繞身體健康、飲食和媽媽的嘮叨。我小時候沒有與父母一起,再一起生活時,我已進入反叛期,不受他們管教……今天我的工作是為爸爸補習,讓他晚年經歷豐盛。」

在EQ研究課,我說女性不一定擅長溝通,她們只是比男性多發聲音而已。當時哄堂大笑,以上的短訊是少少證實。女兒們都承認話題常限於健康、飲食和媽媽的嘮叨。

某早上到瑪麗醫院與一位患血癌的長者談人生,感恩神憐憫他,使他從異教改信基督耶穌,最後由院牧為他決志禱告。在回程車上,我回應他的兒女:

「感謝主,祂預備了你爸爸上午九點五十分至十點四十分的奇妙時刻……我太太在十年前的九月廿七號星期六早上十時返天家。今早途經薄扶林墳場來瑪麗醫院,我知道神要甪你爸爸信主來給我打氣,繼續在餘生做好『護心行動』的癌症關懷。這又是一個廿七號星期六上午,多麼奇妙!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這個「神蹟時間表」包括了:
(一)早一天病者女兒在同事代禱後被建議找我。
(二)適逢我那周六早段時間可以調動。

(三)病者多日來首次有精神,可下床坐着傾談(他工人已疲勞得要即時休息)。
(四)當天醫院太忙,延遲上午照肺時間。在我們談完後,醫護隨即入房帶病者去照肺。
(五)院牧也剛好行入來替病者決志禱告。

我看到一段聖經經文:「因為,就是連人子來,也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許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神造不同風格的人,原意不是要對立,而是發揮共存的樂趣。為何人有不同作風時會變對立?因為人過分覺得自己比人重要,這感覺又成了濃厚的內在感情。由覺得對方不重要,再進展到「有佢、冇我」。

社會教育多元文化共融,耶穌卻教我們找機會服侍他人,耶穌藉彼此服侍,把「彼此相愛」不再抽象化。震撼世界的不是高科技,而是令對立變成彼此相愛。

「護心行動」夥伴送來一首詩歌《君尊義僕》:
「貧窮嬰孩天上來,進到世間,掩祂光榮;不求供奉,卻服侍,為救眾生,捨祂性命……請看祂手上釘痕,那手曾鋪滿天星宿;卻以傷痕證主愛,曾任鐵釘扎傷刺透……謙卑上主,君尊義僕,召我們跟從祂腳蹤,身心所有,每日獻作活的祭,謙恭敬拜,君尊義僕。」

我信「服侍他人,自己復興」,今年越多見癌症病友,看到他們靠神堅固心靈的過程,我明白他們才是我最需要的老師。信徒若不服侍人,心魔就常攪動,說:「好像不察覺有神,不如吃喝玩樂吧!」

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MINGPAO-OUTPUT-23NOV1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