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脫險 說出感謝

收到好消息,我早前往醫院探訪的癌症病友可以出院了。我隨後收到他的通訊:「……感恩!今早三個醫生看我,說我今午可以出院,現在剛剛回到家……這(一刀)已改變我整個人生,住院幾天,令我反覆倒映,我這一生所走過的道路。多謝……在背後默默祝福。感謝主!」這個短訊最後三個字「感謝主」是有高度醒覺的。他把人生綜合為一個行動:「人活著原是要歌頌讚揚,創造我的主,你是配得榮耀……」我相信他唱這首詩歌一定很有感情。醒覺「我這一生所走過的道路」,莫如思想詩篇六十九篇:「神啊,求你救我,因為眾水要淹沒我!我陷在深淤泥中,沒有立腳之地;我到了深水中,大水漫過我身。」詩人對自己危難的描述是何等危險,我們要珍視人可以用語言描述痛苦,由此情願把苦難帶到神面前,即時感到祈禱後的輕鬆,信仰真是這樣實在。

昨天我與同事分享對「盼望」的看法,「盼望」可以不抽象和可以變成看得見的,就是加一個行動,稱為「寄望」。「寄望」像寄一封有地址的信,它可以給我們期待收信者的喜悅和日後會收到回信。多些「寄望」的思想會增加我們做事的活力。

我去殯儀館出席另一位癌症病友的喪禮,喪家邀請我說一段安慰的話。我寄望神使我說出一篇有活力的講章,我寄望於一個主題:「兩個結果、兩個家郷、兩個時間。」我寄望出席者呼應,為信主離世者快樂,就因為她現有的結果;她到達的家鄉和她今後的時間是最上好的福份。

我看彌迦書的經文:「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彌迦書4:1-2)許多國的人民都會來敬拜神,一個猶太人在耶穌出生前七百五十年說出這話,當時有誰會信?但是,若果我們問旅行社聖誕節是否有人會去耶路撒冷?答案是「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借用河水的湧流,預知萬民湧去聖城!聖誕節,聖經的説話真是成為世界的希望。「將他(神)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是我今天起對自己、對身旁人的聖誕祝賀。

「護心行動」夥伴送來一首詩歌《求你復興我們》:

「就在這世代裡,求你復興我們,願你眾肢體,同屈膝,無惱恨無忿怒,同心意同禱告,愛中成長,榮耀你的聖名,願我眾生和睦似天國靠近你!」

「請主潔淨我內心,天天貼近你面前,以你的靈教我寬恕,醫治人並接納人,恩主因你賜憐憫,我眾人能尋著你,誠然離罪,願意復和,悔改歸你。」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mingpao-output-01feb19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