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位同工的妹妹在海外要進行緊急手術,我們知道需要三至四小時才完成。手術時間正是我們在港福堂舉辦「快樂不缺少」課堂的時間。在我講課的同時,我們同工又進行了特別祈禱會。教會真是一個「快樂不缺少」的實驗室,人生需要盼望,我們可以體會耶穌說:「你們不可憂愁。」上次日記我寫了:「明白、搭救,我相信他最後也要找到一個能力比醫生更大的,就是我們的神。」當晚十一時許,我收到訊息:「感謝主!今日手術是順利的,成功鞏固頸椎位置……希望她能慢慢恢復身體狀況。要觀察她的情況,才能再轉用呼吸方式,減低對她身體負擔的程度,並有助運送她回港就醫。再次多謝大家的禱告!」
我收到另一位好友的短訊:「我有個好朋友,他的妹妹在肺癌初期。不知誰可以和她見見面,談談信仰?」我在第二天早上八點零九分試試找一間教會的癌關義工,在短訊發出去後,我心裡感到不好意思,「似乎時間還是太早啊!」豈料廿分鐘後收到回覆:「余先生,早晨!我可以!請您們安排見面或給我患者的電話。謝謝!」「早晨!我可以!」五個字使我很感動,這位義工也是一個癌症過來人,他住在元朗。事實上,安排探訪癌症病友的需求很大,而且要求者往往很緊急。我現在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靠轉介給教會癌關探訪隊。可是,我要求病者家屬或朋友明白,如果要求探訪的人不是那教會的本區人士,這個邀請探訪的機會就不大了。因此,我過往一年選擇積極到各區教會做義工訓練,建立義工與病友接見傾談過程的內容規模及要求教會拍下錄影,以便教會可以互相分享這些教材。這是我認為的癌症關懷事工的擴展出路。多謝那位好朋友讓我收到這句:「早晨!我可以!」如果在各區要求探訪的病友,全部收到「早晨!我可以!」這是多麼友愛的社會!
這次是第四天看聖經人物以西結,前三天的心得是「與神同行者需就近受苦人群」、「神欣賞服侍苦眾者天為他開」和「我們的困難可被明白與搭救」。今次思考的經文是「我觀看,見狂風從北方颳來,隨著有一朵包括閃爍火的大雲,周圍有光輝;從其中的火內發出好像光耀的精金;又從其中顯出四個活物的形像來。他們的形狀是這樣:有人的形像,」「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犢之蹄,都燦爛如光明的銅。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這四個活物的臉和翅膀乃是這樣:」「至於臉的形像:前面各有人的臉,右面各有獅子的臉,左面各有牛的臉,後面各有鷹的臉。」(以西結書1:4-5,7-8,10)先知以西結見神的異象,是四個活物,各有人的臉、獅的臉、牛的臉和鷹的臉。我想到獅的臉,獅代表力大壯膽。沒有一個人可以保證自己在任何場合都是大有能力,我們不能承受太大的威嚇。
我在教會講「正面焦慮」,死亡的威脅常常在我們身邊,聰明的人生就是常常在保護我們的大能者身邊。我的結論是「靠近大能者,心情從低落反彈。」
「護心行動」夥伴送來一首詩歌《想起祢》:
「心情低落的時候,想起祢的溫柔,祢那看不見的手,安慰我。」
「風風雨雨的天空,盼望看見彩虹,是祢恩典的承諾。」
「每當想起祢,想起祢會幫助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渡過。」
「想起祢,我的心不再憂愁,生命窄路有祢陪我。」
「心情起起又落落,好像潮起潮落,祢的慈愛眾水不能淹沒。」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