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5至6月訪問433位中小學家長。結果發現,有36.1%小學家長及63.5%中學家長表示,其子女最近3個月內出現頭痛、頸痛、腰痛與脊骨相關的問題。當中,29.6%中學生及8%小學生有腰痛,相差逾3倍,估計是長時間用智能產品有關。
香港脊醫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吳珏儒脊醫表示,長時間不郁動會令肌肉、關節等過度負荷;據其臨床經驗,肌肉緊張、過勞、姿勢不良會增加脊骨壓力,而關節受壓、拉扯會引起發炎致痛症。
香港脊醫學會醫務道德委員會主席曾世昌脊醫稱,寒背是胸椎向前傾,而背部不可伸直,呼籲家長留意子女坐姿、使用手機時間,並減少低頭玩手機。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58224/長期篤手機%20近3成中學生腰痛
****** 雷同德醫生回應 ******
小朋友與手遊
四十年前,手持電子遊戲機已經通行香港。當時很多小學生都有一部,只有咭片大小,玩的遊戲也簡單,但也開始影響小孩及青少年人的健康。
今天手機的普及,引致無論老,中,青,幼,男女,都會或多或少的玩手遊。小朋友當然不例外,甚至有是被父母用手機餵大的。手機屏幕大了一倍,但遊戲的色彩,光度,複雜性,吸引性等,卻以百倍增。遊戲中的人物,不再是跳來跳去,而是戰場,球場,宮殿,太空等等。更快,更強,更精細,更複雜。小朋友一機在手,浸沉在虛擬世界中,何能自拔?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了。
所以許多健康的問題出現了。除了聽覺,心智,學習,心理健康的問題之外,可能最大的就是眼科和骨科的問題。骨科問題中,近日社會關注腰骨的病態;長時間的不當姿勢,是會影響腰骨的。但更加常見的,是頸骨和手指,手腕的問題。電腦屏幕的興起,改變了辦公室的文化。案頭工作變為青年,中年人的頸,手等問題多了。隨著手機文化,小朋友也捲入了狂潮。成年人工作需要,也必定有自覺,自制。但小朋友未有此能耐,長期在不良環境中玩手機,甚至在被窩中進行,受害更深。成年人身體生長完全了,受害就引起退化。小朋友生長未全,受害影響了正常生長發育,卻是一生之禍。
因為遊戲複雜快速,需要長時間的專注。頸項姿勢是垂頭,屈頸,久而久之,頸椎受到壓縮,頭後肌肉被長期拉緊,兩肩縮上高聳,逐漸就引起頸椎退化病,頸痛頭痛肩痛。前臂有時也有影響。因為手機和遊戲機都是雙手同持,用拇指飛快點擊,就引起拇指的屈指腱鞘炎(俗稱彈弓手) ,或手腕拇指後方的手腕腱鞘炎。兩者一前一後,應於拇指的一屈一伸。這些以前發病於老年人,主婦,常用手工作者的病,今天就年輕化了。越來越多青年,甚至兒童,都開始有這些問題,而需要治療。
適當的運動,休息,姿勢,不再是老年或辦公室工作者的注意和需要;作父母的,為子女前途,也應有所認識了。身,心,社,靈的健康習慣,是應當從小就養成的。
雷同德醫生
Dr. Tony Loy
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