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 7%想自殘傷人

修例風波持續逾4個月,截至10月4日,紅十字會心理支援熱綫共接獲169個求助,約7%有傷害自己或他人想法;而在整體求助個案中,約2成是須轉介臨床心理學家處理。專家認為,港人心理健康每況愈下,情緒與人際關係等日益轉差,部分求助者每天只能睡2至3小時,擔心若衝突持續,未來情況會再惡化。

求助個案不一定經歷事件,可能是目睹相關畫面,對現況感無助、憤怒或不開心等,因而造成情緒困擾,甚至影響生活,另有部分則涉及人際關係衝突。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69555/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207%2525想自殘傷人%20專家憂每況愈下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從六月香港社會運動的開始,到近期頻密的暴力衝突,對無論是參與者,或者是,只在電視機前觀看的市民,帶來情緒忐忑不安。失眠、恐慌和無助感等的焦慮和抑鬱徴狀,都經常從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中聽到,所以向社福機構熱缐求助人數,有上升的趨勢,完全是預料之中,不過當然是令人擔心,尤其是對已經患有精神問題的朋友來説,狀況必然更普遍和嚴重。

麼怎樣可以減少這影響呢?我們可以從「創傷後壓力障礙」認識多點:患者經歷了一次嚴重意外事故後,腦海裏便不停重現當時的恐怖場面,特別是那些影像,一次又一次引發起驚恐的感覺,久而久之,影像便揮之不去,於是整個症候群的病徴便型成了。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已經發現視覺上的刺激,然後印在我們腦海裡作為回憶,遠比聲音、觸覺,或者其他的感官,明顯容易產生一個活生生的腦海印象。所以我會建議,如果心情上已經受了影響,或者過往有情緒病的朋友,可能需要盡量避免看有關的新聞動態影象,轉一轉,只聽收音機新聞,或是只看新聞重點題目。又或者,若有身邊家人的體諒,只需要請他們告訴你近日的重要新聞,已經足夠。這個並不是消極方案,而是「明知山有虎」的預防措施。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Schifferstein, Rick. (2008). Comparing Mental Imagery Across the Sensory Modalities.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8. 371-388. 10.2190/IC.28.4.g.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