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懂得自處

科榮手術的憶述:「十三年頻密去醫院複診的生涯,入醫院有如返工;這崗位就是『病人同行者』。曾幾何時,一星期去五天,每天留在醫院大半日,一天複三專科都試過。今次出院後一星期,到心肺外科複診,事前約好年青病友正午一同回去病房探望還未出院的葛大叔。他就是主動要信主耶穌那一位病友。我們在病房裡敍舊,談談信仰,與他身旁的病友和醫護人員打成一片,是多麼温馨啊!下午,我和年青病友一邊談人生百態,一邊等見醫生,不經不覺談了三個多小時。

這天,我本應緊張。因為醫生很可能已有我肋骨腫瘤的病理報告,是揭盅的日子。肝癌擴散轉移?其他癌症?擺烏龍?見到醫生,他說:『由於這是骨腫瘤,報告還需時,下次複診再算吧!』好!没有問題。與友好敍舊不是比聽報告好嗎?因為我一直有好幾科要複診,恆常要到醫院和住院,總要懂得自處。對嗎?我找到很多有趣、有意義的事情做,在等看醫生時消磨時間,不怕入醫院了。其實,病人比醫院裡的職員自由,而醫院不只有病患和死亡。你不知道嗎?新生命也是從這裡開始。是甚麼新生命呢?爸爸媽媽知道,基督徒知道,『栽種者』也知道……造物主當然知道。」

科榮以上的分享說出了人遇上重要事故時的心理關鍵,就是「總要懂得自處」。

我想起聖經關於耶穌的自處,在路加福音六章十二至十三節談到耶穌上山禱告了一整夜,到了天亮,就從門徒中間挑選了十二個人稱為「使徒」,是他極為重要的選擇。

「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裏獨自退到野地裏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裏步行跟隨祂。」(馬太福音14:13)以上的經節是在施洗約翰被斬首之後,耶穌上船,從那裏獨自退到野地;那是在激憤、哀傷的事發生時。第二次是在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神蹟之後,「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祂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6:15),是在名利誘惑的時候。

除了帶病臥床,在人生需要選擇夥伴、在哀傷不如意的遭遇下、在名利引誘的時刻……我們也容易意氣用事。平靜下來禱告,正是獨處的智慧。

科榮送來一首詩歌《美好新生命》:

「神造萬有為彰顯美好生命,流露著愛突破憂慮愁哀,」

「萬物跳著躍田間,鳥兒劃長空,同來共舞唱出新希望。」

「今歡樂唱歌,讓我歡樂唱歌,讓我頌讚跳舞快樂同唱,」

「心裡感謝我主大愛,感謝我主為我捨身犧牲給我再生,」

「新生命譜出是愛,生命譜出和諧悅耳跳躍美妙樂韻……」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112919癌症關懷D

總要懂得自處” 有 2 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