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加劇,國際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且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年份。科學家警告,不斷上升的氣溫將為今年及日後帶來更多極端天氣。
回顧去年,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歐洲去年6月和7月遭兩場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攝氏46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至於受山火困擾的澳洲,去年夏天平均氣溫打破紀錄,比舊紀錄高出近攝氏1度。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44299/未來更多極端天氣%202010至2019最熱十年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全球暖化,已經成為目前全球人受關注的環境保護議題。氣候變化,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科學家已經確定近代的地球氣候暖化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所至。大量的温室氣體從人類生活中排出。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地球的温室氣體,主要就是二氧化碳所形成。與此同時,人類又大量砍伐林木,造成天然二氧化碳平衡的生態系统失衡,造成大氣層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世界各地記錄的高温因而接踵而來。近一百年內,二氧化碳濃度節節攀升,帶來各種危害包括乾旱、高溫、冰川融化、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等越來越大,而全球暖化亦會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
大氣中的CO2濃度每年都不斷增加,並且增長速度極快。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去年六月宣佈,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長,而去年2019年5月份NOAA在莫納羅亞火山大氣基線觀測站(Mauna Loa Atmospheric Baseline Observatory) 測到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破記錄達到了415 ppm,是自現代人存在前的數百萬年前以來,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的水平,這是該觀測站連續七年錄得大幅上升趨勢的一部分。早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年增長率約為百萬分之零點七,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比率已躍升至每年百萬分之2. 2。
地球的變暖趨勢一直持續上升。2019年全球平均氣温為NOAA 140年來的氣候記錄中,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最高年份。過去10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當中有8年都創下最高溫紀錄,更不幸的是地球上最溫暖的5年都發生在2015年至2019年間。而有史以來,氣温最暖的10年中有9年都發生在2005年以後,另外一年是在1998年。全球陸地和海洋溫度也是連續43年高於平均水平。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水平高0.95度攝氏,僅比2016年的記錄低0.04度攝氏。2019年除了是全球平均氣温第二個最高的年份外,又是美國天氣和氣候創紀錄的一年,這是1973年之後NOAA錄得美國第二個最多雨水的年份。整個美國的降水總量為34.78英吋(比長期平均水平高4.48英吋)。
科學家早就發現,厄爾尼諾 (El Niño)現象與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密切的關係。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有研究顯示進入大氣層的二氧化碳速率會有增加趨勢。赤道太平洋的周期性變暖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著全世界的天氣。人們認為這種現象主要受熱帶生態系統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會令到厄爾尼諾現象變得頻密,而令不尋常的天氣經常發生。
極端天氣產生,令局部地區時而極度乾旱,時而降下超級大雨。又令數十年一遇超級颶風或者滂沱大雨,變得幾年便發生一次。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去年暑假歐洲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高温,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就是一些好例子。除外國的例子外,香港極端降雨的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以往香港天文台綠得一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況是幾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幾十年卻是屢破紀錄。舉例來說,香港最高五次一小時降雨量紀錄,除第四位在1966年發生外,都是在天文台145年來的天氣記錄中最近的30年內發生。香港最高一小時雨量記錄是在2008年6月07日錄得的145.5毫米。
極端天氣又會造成超級颶風頻頻發生,相信大家還記得前年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它所引起災害和風暴潮十分嚴重。「山竹」的風勢比2017年另外一個超級颱風「天鴿」就更厲害。 全球暖化的情況下,這些襲港的超級颶風會越來越頻密,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會越來越多。
在這裡我想講講,氣候暖化也令全球冰川的數量迅速減少,冰川消融的速度非常快。去年有一則很有趣的相關新聞:2019年8月18日,冰島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追悼會紀念該國因全球氣候變暖而消失的第一座冰川,這座冰川的名字叫做奧克冰川 (Okjokull) ,位於冰島西部火山附近。受氣候變暖影響,奧克冰川冰雪覆蓋面積逐年萎縮,自身重量無法促使冰川移動,因而2014年,冰島氣象局決定取消它的冰川「地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站的衛星圖像,奧克冰川在1986年以純白色的大面積冰雪形式出現,但在去年冰川只剩下少量白色的冰。研究數據顯示,冰島每年有110億噸冰融化,專家預期2200年以前,冰島全部400多座冰川將消失殆盡。去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發佈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當前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繼續,近半數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冰川將在2100年以前消失。過去20年間,許多冰川實際上已經消失,上個世紀,估計有近100座冰川不見了。這些冰川的消失,亦直接令到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全球暖化,不但造成極端的天氣,也會造成海水水位上升,淹沒沿海低窪地帶及水平面較低的海島。海水水位上升又會加劇風暴潮的威力,令颶風的殺傷力更加厲害。要減慢甚至停止全球氣候暖化,國際間各經濟體系要積極協作去減排減碳,多用清潔能源,減少過剩的生產和浪費。人類亦要促進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種樹木,綠化空間,也有裨益。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好好珍惜,愛護上帝所創造的美好。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