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

為支撐經濟及應對疫情,政府先後數次推出共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財政司長陳茂波料2020/21年財政預算赤字可能是歷來最高,但政府仍有能力於近期持續推出逆周期措施,未來則須量入為出。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指,會減省審批工序盡快向低收入家庭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

****** 周永新教授回應 ******

首先要明白這次疫情對中下階層市民的影響較大,由於市民減少外出消費,令商舖營運困難甚至面臨結業,而從事消費行業例如飲食、運輸行業人士面對裁員、減薪等,影響較嚴重。相對中上層人士因有較穩定的職業及收入,故此相對的影響較少。

政府於一月中開始推出一百億元紓困措施,其實是因應過去半年社會事件對香港經濟造成的影響而設的,現在再推出回應受疫情影響的措施及新一年的財政預算,驟眼看來在長者及低收入人士上有增加津貼及福利,但整體來說,紓困措施對中產人士較為有利,例如退稅、差餉寬減等。至於向18歲以上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的措施,其成效或有所保留,因為過往類似的措施都需要等候很久,市民才能領取津貼,而當下市民所面對的困境是非常緊急,已經不能拖延,希望政府加快發放津貼,以解燃眉之急!

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總括來說,政府推行的措施,特別在財政預算方面,沒有長遠改善香港稅制的措施,或透過稅制幫助一些弱勢社群。反而,今次的疫情突顯了貧富懸殊的情況非常明顯,貧富懸殊已伸展到生活上每一方面,例如搶購口罩事件,基本上大部份基層人士都沒有能力負擔得起購買口罩;另一方面,學童在停課下要留在家中使用電腦學習,然而,很多基層家庭家中仍然沒有電腦,即或有電腦,家長也需要外出工作,即使可以留在家中,亦未有相關能力教導指引學童使用電腦學習。

新聞圖片4
網上新聞圖片

期望政府在疫情過去後,能針對社會上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作出長遠的檢討,例如貧富懸殊、工作薪金不穩定等,否則,下一次危機再出現時,受害的仍是基層弱勢社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