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輪到明哥分享:「我們常常在教會裡聽到『你們應常存平安喜樂的心』。有一次在有福的早餐中,牧師更教導我們不單只表面要有平安,而且內心也要有平安。
早前,我因為缺少了幾隻牙齒,所以在進食的時候感到不方便。於是,我決定到牙醫診所接受植牙手術。原來植牙是一項複雜的手術,因此需要多次到牙醫診所。最初做3D掃描,然後做牙模,鑽孔,植牙腳,再次掃描,製造假牙等各種不同的工序。過程中會有不舒服的地方,需要耐心地接受。
有一次,又到了約定時間,我去到了牙醫診所。登記時,有位牙醫助手說:『鄧先生,每次見到你總是充滿笑容。』我便說:『我帶了口罩,你都見到我笑嗎?』他說:『從你眼神和面形就可以見到你的微笑了!』
入到手術室,我坐在手術椅上。那位牙醫助手趁着牙醫正在準備儀器和所需的工具時,便與我傾談。談話中提及我太太在三年半前患上末期癌症,而且在一年半前離世。這位牙醫助手聽了之後,也講述原來她的父親和哥哥都因為患上癌症而過身,現在她的姑姑也驗出患上末期癌症。
她又問我:『星期一至六上班,那麼星期日怎樣度過?』我說:『在疫情之前,我會返教會參加崇拜。但現在所有活動都只可以在網上進行。』她說:『哦!原來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雖然大家的家人都是患上癌症而過世,本應心裡憂愁和傷心,但是因為我們有共同信仰,相信上帝,接受祂為我們的預備;對將來滿有盼望,因而有真正從裡到外的平安。』原來相信耶穌,真是可以從我們的行為表現,讓人看到平安和喜樂。」
「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是要讓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鼓起勇氣吧!我已經戰勝了世界。」 (約翰福音 16:33)
看著明哥的分享訊息,我印象特別深刻是明哥說:「牧師更教導我們不單只表面要有平安,而且內心也要有平安。」我想起曾被送進獅子坑的但以理,他面對異邦國王仍然沒有在信仰上妥協。為什麼他的信心那麼大?禱告那麼有功效?因為他想到神應許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後,神會帶領他們回去,但那時候剛經過七十年了。
耶利米書廿九章十二節說:「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但以理書九章三節寫但以理「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由此可見,我們對神的應許是靠對聖經的認識,我們繼續要做的,就是懇切地為這應許的實現而禱告。如此,我們內心便常常有平安。
明哥今天想分享一首詩歌《我相信》:
「我相信,有你心中充滿喜樂平安……」
「你的同在使我生命重新得力」
「我相信,你話語能滋潤我的生命……」
「我相信,你祝福大大傾倒我生命……」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