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田瀝源邨榮瑞樓5樓一單位發生火警,消防員在一單位發現一名姓陳(37歲)男子當場死亡;據悉,姓陳死者為一名無業男子,2年前由內地來港,與來港6年及4年的父母,以及姓梁祖母(94歲)同住;陳8年前開始患有抑鬱及躁狂症,曾經求診,而該單位以往並無家暴記錄。
資料來源:
https://hk.news.yahoo.com/瀝源邨-3-級火死者患抑鬱躁狂-事發前向祖母擲鑊-001456072.html
*** 鄺保強醫生回應 ***
早前(9月25日)看到以上一則新聞,一位三十七歲男子不幸在這場火警中喪生,令人惋惜!據新聞報道,這男士兩年前來港與家人團聚。未來港前已患有「抑鬱躁狂症」(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來港後未有工作。他「曾經求診」,這可能表示因種種原因,他沒有繼續接受適切的治療。報章報道又顯示,出事當天他的精神很不穩定;火警可能是自殺引起,也可能是精神極度混亂下發生的嚴重意外。
一般人或多或少曾經有情緒低落的經驗,比較容易明白「抑鬱」是什麽一回事。但「躁狂」(Mania)卻未必能完全了解。「躁狂」是一種不尋常和病態的「過度興奮」。患者會因為反常的高漲情緒而變得極為暴躁,口若懸河,說話滔滔不絕,精力充沛,睡眠需要減少;又因為這時自信心極高或過度自大,思想速度變快,不斷想出新穎、特別,甚至是不切實際的主意。由於自制力下降,行為變得魯莽和輕率,例如:胡亂揮霍金錢或作衝動不智的投資等,也會有不恰當的社交行為,如對別人過度熱情或不顧禮儀直接作出批評。
「抑鬱躁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發病率約為人口百份之一。病人既有極痛苦低落的時候(depression is painful),但也會出現有相當大破壞力的躁狂時段(mania is harmful)。如果不認真治療,患者有百份之十五死於自殺,整體的自殺機率更比一般人高出二十五倍。其實「抑鬱躁狂症」是絕對「有得醫」丶「有得控制的」。臨床所見,許多病人在病情受控後,可以如常生活和工作。但這個病有較大的復發傾向,所以不應隨便停止藥物治療。
鄺保強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