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分享:「邀請了科榮弟兄出隊,與患癌病的小朋友的媽媽見面;我們在一間餐廳吃晚飯。原本以為這一頓晚餐會充滿涙水,結果是全晩一滴眼淚也沒有。感謝主!
在傾談的兩小時裡,科榮把自己過去換肝、切肝、切肺、切肋骨等等經歷,詳細地說了一次。小朋友的媽媽再看科榮現在的樣子,她說科榮完全不似。科榮接著安慰她,小朋友將來治好病後,也會和他一樣;而且小朋友因為年輕,比他會復元得更快。她聽完也感到很安慰。
之後,科榮跟小朋友的媽媽一起探討小朋友未來的療程,包括了最新的自然殺手細胞免疫療法等等。科榮總結說,他十幾年前患上末期肝癌的時候,可用的治療方法沒有現時這麼多。因此,小朋友前面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他是很有盼望的。
最後,我們關心她最近的生活狀況。她說現在每晚睡覺前,也會聽聖經。感謝主!我也鼓勵她多些返教會,參加主日崇拜,她說這個星期日應該可以。感謝、讚美主!
感謝科榮百忙中抽空出席(他三天後搬屋)!我與科榮多次出隊,看到科榮對癌友除了有同理心之外,他還多了一份「同身感」。因為科榮弟兄跟癌友同樣經歷癌症,經歷過同樣的治療,經歷過同一種的病痛。這是只有同一遭遇的同路人獨有的同身感受。
聖經說:『因為你是我的盼望;主耶和華啊!你是我自幼以來所倚靠的。』(詩篇 71:5)
那個晚上為什麼沒有淚水?我相信是因為小朋友的媽媽心裡滿有盼望。人內心只要充滿盼望,便能將一切哀哭變為跳舞。感謝主,願主祝福帶領,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Tony這一句「結果是全晩一滴眼淚也沒有」,令我想到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大學科目,可以教人不再流淚,是多麼有意義的專業!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篇 84:6-7)
世界上真是有這一科目,入學申請就是相信耶穌是復活之榮耀主。
以上的一小段說話藏有「科」「榮」。哈哈!
Tony 想分享一首詩歌《盼望》:
「我知道 有一天」
「黑夜將成為過去」
「黎明的光 越照越明」
「照亮永恆的盼望」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