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當新冠肺炎疫苗出現的時候,有些國家認為不適合精神病患者接種。其後當地的相關醫療組織列出注射疫苗的人之健康資格,部份仍然認為精神障礙,與其他腦科疾病(例如癲癇症、腦炎等)皆不宜接種。
這種籠統的把精神障礙歸類為不合宜,引起不少關注精神病患者的專業人士及組織不滿。例如在中東聯合酋長國,衛生部門因醫學學院的反建議,終於取消這種精神病排除豬舍標準的決定(Emmanuel Stip 等人於2021《刺針精神科醫學雜誌》)。這很有助於減少對精神疾病的標籤效應。
其實真的沒有甚麼強烈理由反對精神病患者接受疫苗,除非當時的精神狀況非常惡劣,不能合理地明白有關的好處與危險,而合法使用權利去同意或不同意(包括要求)注射。
沒錯,某些精神病患者(特別是有焦慮症或非常留意身體不適的人),會在注射疫苗時會有緊張甚至恐慌現象,導致頭暈、心悸、驚恐及休克情況,但他們通常都會很快復原,無需留院觀察。有些精神科醫生建議他們先服一些鎮靜劑,才往注射地點。當然若他們因精神疾病或所用的藥物,導致身體出現糖尿、新陳代謝綜合症等問題,則需要控制得好方適宜注射。
有研究指出,精神病患者假若染上這個疫症,死亡率比其他沒有精神病的染疫者為高(8.5%對4.7%);故此研究者認為精神障礙病人反而應該是優先注重群組 (Wang 等人2021年《World Psychiatry》) 。
聖經不贊成歧視行為,而耶穌更與邊緣人士(例如被猶太人排斥的收稅官及妓女)來往,也醫治各類疾病的人,包括被標籤為不潔(例如麻風病)的人。
麥基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