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是一個世紀性及世界性的傳染疾病。由於疫情的特殊出現,人類身體尚沒有免疫能力,而且沒人有確實有效且安全的治療藥物,因此帶來很多不明朗的因素。在疫情出現的國家,市民的焦慮及擔憂是可以理解的。聯合國及其他人道組織合作成立的「跨機構常設委員會」(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在2020年發表了一個《對COVID-19爆發的精神健康及社會心理簡報》,在早段中提出一般人對這疫症的常見憂慮,很有參考價值。現簡述如下:
(一) 對一般疫症的憂慮
(1) 害怕染病及死亡;
(2) 避開醫療設施,擔憂會在其中受到感染;
(3) 擔心失去工作,影響生計;
(4) 恐懼被社會隔離或入住隔離地方,而且要與高危人士一起;
(5) 感覺沒能力保護自己親人,甚至恐懼他們因疫情而離世;
(6) 恐懼要因隔離而與親人及照顧自己的人分開;
(7) 不願意照顧那些「因家人及照顧者被隔離」而留下來的老弱傷殘人士;
(8) 因被隔離而感覺無助、苦悶、孤單及憂鬱;
(9) 害怕再次經歷以往疫情(例如SARS)產生的悽慘生活。
(二) 對COVID-19疫情的特別憂慮
(1) 不清楚新冠病毒的傳染情況,因而擔心被感染或感染他人;
(2) 假若出現一些病徵(例如咳嗽或發熱),便擔心被錯誤當作是新冠病毒感染,及因此帶來的不良後果;
(3) 若工作上要照顧其他人,擔心被留在家裏的子女沒有足夠照顧;
(4) 假若照顧者因疫情而被隔離,卻沒有替代的工作人員出現,因此憂慮高危人士(例如長者)的身心健康會嚴重惡化。
假若上述這些憂慮不能解決或減低,或政府未能給予充分信任或支持,就很難怪市民未能對社會的防疫措施(包括社交隔離,自願檢測、注射疫苗)充分合作了。聖經明白人有各樣的擔憂,但耶穌教導他們無需過度:「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章34節〉此外,使徒保羅鼓勵信徒要對上主有足夠的信心:「我的神必照他在基督耶穌裡榮耀的豐富,滿足你們一切需要。」〈腓立比書四章19節〉
麥基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