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神健康科技研究與COVID-19

2020年5月13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發表政策簡介,認為疫情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很多社會的心理健康及福利,故要成為優先緊急的應對政策。他建議三樣迫切行動:(一)提升、保護及照顧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二)確保對緊急心理健康及社會心理問題有廣泛的支援;(三)協助精神健康服務從COVID-19中恢復過來。

但對於長期缺乏資源又被政客忽視的精神健康服務,對於中等及低收入國家來說,上述說得堂皇的聲明似乎毫不實際。為此,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成立了一個科研樞紐(Hubs),鼓勵各類專才利用創意及科技,為這些中低收入國家的精神健康服務提供支援。根據Atif Rahman 等人的報告(見《刺針、精神科》2020年10月),目前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一) 創意方面

(1) 在巴基斯坦,培訓過的教師,利用一個特別設計(chatbox),在網上與學生聊天,去發現及處理中小學生的情緒及行為問題。

(2) 在烏干達,家長與社區衛生員一起受訓,使家庭能提供一個安全溝通的機會,去幫助(干預)製造麻煩行為的兒童。

(3) 在塞拉利昂,為那些因內戰受影響的青年人,心理服務人員藉認知、行為及人際關係的治療方法,去協助他們在當地創業。

(4) 在印度,透過受訓的社區健康工作人員,在學生及農夫等高危群體中,找出有自殺危險的人,並及時轉介治療。

(5) 在泰國,以社區為本的管理人員,受訓後去幫助因退化症而產生的心理及行為問題之年長人士。

(二) 科技方面

(1) 在印度,利用數字技術,培訓社區衛生人員,為一個缺乏資源的地區之憂鬱人士,提供六至八節的簡單實證心理治療。

(2) 在哥倫比亞,利用電腦程式,為憂鬱及酗酒的人,作出臨床評估及治療指引,並透過數字科技提升他們身體及行為改變。

(3) 在莫桑比克,利用一個簡單電子心理健康設施,協助社區衛生人員、基礎治療提供者,及精神健康專家去準確診斷精神病患;並透過連繫電子醫療記錄,提供標準實證的治療方法。

在COVID-19期間,這科研樞紐更特別發展一些有關程序,例如:(1)在巴基斯坦,發展了老師培訓的課程,去協助那些因疫情而出現焦慮的學童。(2)在哥倫比亞,科技使有需要的精神病人,能夠方便及迅速得到服務。(3)莫桑比克衛生局藉著科技,使整個精神健康服務治療標準提升了。(4)在印度,對COVID-19產生的自殺及精神問題完成專業指引。(5)在馬拉維,社區診所因為疫情不能面對面治療病人,故運用一個簡短電話程序,去方便評估病人自殺危險。

科技確實能夠使人類有更好的健康及福利,不單對中低收入的國家,甚至發達的地方也有好處,例如在發達的國家,對因各樣原因抵步的難民或新移民,可以及早了解他們的精神健康及心理需要,從而提供合宜的服務及支援。

其實,這種服侍別人的工作,對自己也有益處,對精神疾病的了解及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資料。聖經新約使徒行傳20章35節,保羅對以弗所的長老說:「我凡事以身作則,你們必須照樣辛勞,扶助軟弱的人,並且紀念主耶穌的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