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與信仰關係

在危機發生的時候,一般認為,受影響的人會對宗教產生更大的興趣,或許更認真地參與宗教活動及實踐信仰,甚至奉獻更多。

美國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0年夏天,調查了十四個經濟發展國家的人民,發覺不同地區的成年人,對宗教信仰會有不同程度的認真反應。例如在美國,28%的受訪者因疫情爆發而有更強的個人信仰,但只有10%英國人及5%日本人有同樣的感覺;而其他人及在多元社會的國家中,宗教信仰也似乎沒有受到疫情多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這結果可能是因歐洲國家(例如意大利、荷蘭或瑞典)受自19世紀開始的世俗主義急速影響,以致一般人民認為宗教信仰在他們生活上並不重要;而在亞洲地區的國家(例如日本及韓國),或許有認真信仰的人比例沒有這麼高。但這研究似乎忽略了個人心理因素。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的Francesco Rigoli博士的一個研究,發表在2020年《宗教及健康期刊》,發覺在新冠病毒爆發初期,有堅強基督教信仰的人或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他們各自的「信念」(beliefs)都加深了。Rigoli在2020年3月30日在網上訪問了280成年人(一半是英國另一半是美國公民),調查了他們對信仰的認真程度,以及COVID-19對信仰有沒有影響。訪問也包括個人對這疫情加以控制的感覺,及評價當權者控制危機的能力,並有自我估計因疫情危機引發出的焦慮程度。結果發現,最特別的關連,就是焦慮的感受會在危機開始時明顯增強個人對宗教認同的信念,這表示焦慮程度愈高,對信仰的認同(信徒)及不認同(不信者)感覺也會相對地增強。故此,Rigoli 博士認為這研究提醒我們,COVID-19除了在醫學上的影響外,也會帶給很多社區上的人相當心理上及文化上的挑戰,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議題。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