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甚或連日常活動及習慣都被改變過來,比較明顯的就是睡眠。睡眠的問題有很多種類,若是擔憂COVID-19感染而焦慮,大多是會斷斷續續睡眠甚至睡不著(失眠);若因社交隔離及長時間被困在家中而產生抑鬱,便出現睡不著及早醒問題;當然還有感染病毒帶病徵的人,睡眠肯定不會好。此外,許多前線醫務人員,因需要長時間工作,甚至日夜顛倒,更會導致睡眠不足。
Leiyu Yue等人(2021年6月24日)在PLOS ONE期刊,發表了一篇有關醫護人員睡眠質素的研究。他們於2020年2月至3月期間,即疫情嚴峻爆發那段時期,在中國西部一間醫療中心,以自己填寫不記名的問卷形式,橫斷面調查了543名前線醫護人員。根據分析結果,當中39.8%的回應者有睡眠質素變差的情況。研究人員再給他們有關焦慮及憂鬱問卷填寫,發覺有焦慮或憂鬱的人之睡眠質素,比沒有情緒病徵之人明顯差很多,特別嚴重的是焦慮及憂鬱並存(共病)的醫護人員。
但是,在另一個系統分析的研究中,搜索了十三個國家(超過50,000人)的科研44篇文章,發覺醫護人員與一般民眾的睡眠問題的比率差不多,約有36.0%及32.3%。反過來,感染COVID-19的病人睡眠問題,則達74.8%。詳情可參考Haitham Jahrami 等人(2021年2月1日)於Journal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醫學報告。
為了幫助有睡眠困難的人在疫情期間能安睡,美國「睡眠基金會」(2021年4月7日)在網址有以下建議:
(一)定下睡眠時間表:上床及下床的時間盡量每天相若。
(二)睡床:是用來睡覺(及性愛活動)的,不作其他用途。
(三)調校光暗:白天讓天然陽光射進室內,但晚上則關掉藍光的電器用品(包括手機、電腦),令房間保持黑暗。
(四)白天可以小睡:但應當維持在10-20分鐘以內,過多及太少皆不宜。
(五)積極保持活動:特別是運動,但在睡前不宜過量。
(六)社交:關心別人及加強與人聯繫(網上或實體),抵銷疫情的壞消息。
(七)善用鬆弛技巧:包括睡眠前慢慢深呼吸、拉筋、瑜伽、靜觀、音樂等來改善睡眠質素,並減少接觸或觀看COVID-19疫情的新聞。
(八)注意飲食健康:減少脂肪及糖分高的食物,避免過量酒精或咖啡。
若然睡眠問題持續並影響健康及精神,應及早尋求專業醫治。聖經教導信徒睡眠時不要焦慮,信靠上主看顧。「你躺下的時候,必不會驚恐;你躺臥的時候,必睡得香甜。」〈箴言3﹕24〉「我躺下,我睡覺,我醒來,都因耶和華在扶持著我。」〈詩篇3﹕5〉
麥基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