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適宜戒煙

新冠病毒是影響呼吸系統的傳染病,而吸煙對呼吸系統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傷害。傳統香煙燃燒煙葉產生大量有毒物質,傷害氣管及肺部組織,此外也會影響心臟血管系統及減低免疫系統抵抗傳染病的功能。而且吸煙的動作涉及手對口的近距離接觸,會容易吸入感染的手之病毒。若果與別人一起吸煙,特別是分享同一支煙或吸煙用具(例如「煙嘴」)的習慣,更增加互相傳染的機會,甚至影響周遭「吸入二手煙」的人。

由此種種原因,經常吸煙的人,在COVID-19疫情爆發地區,會較容易感染病毒。若不幸染上了病 ,一般都會病情較嚴重及有較高的死亡率(Alqagtani等人2020)。故此,在這嚴峻會致命的COVID-19疫症,是最佳機會把吸煙習慣戒掉;有證據指出,即時戒煙會對心肺器官有助,這不單是有益的健康行為,對家人及親友也有間接好處。

雖然明顯知道吸煙的害處,全世界除了「不丹」國(Bhutan)以外,似乎沒有任何國家禁止吸煙,原因似乎是經濟問題。至於政府在反吸煙的推動上,主要是健康教育,並以增加煙稅及懲罰走私香煙等措施,但可惜只有短暫效用。有些地方提供戒煙的醫療服務,並試圖藉著「尼古丁取代藥物」(譬如 bupropion、varenicline,甚至是尼古丁香口膠及皮膚貼)去助人戒煙,但也只能幫助少數的人。因此,有些國家容許煙民改用「電子煙」(e-cigarettes)來減少害處。例如英國衞生部門呼籲頑強吸煙者改用「霧化煙」(vaping),而日本卻以稱為ICOS的「加熱煙」作代替品,似乎成功減少吸傳統煙人數,以及附近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不過,有指出這種代替品可能被濫用,甚至鼓勵青少年嘗試吸煙。這危險似乎在美國的學生中出現,但根據英國及日本的跟進研究,並沒有數據顯示有這種浪潮出現。

回到COVID-19疫情期間,有指出在隔離措施及禁閉令實施以後,很多旅遊、娛樂及餐飲設施停業,人際間的社交活動遞減,因而公眾社交場合吸煙的人數相繼少了。不過也有發現指,市民留在家中的時間長了很多,特別在無所事事之下,反而增加了吸煙的頻密度及數量,甚至出現尼古丁倚賴(煙癮)現象。

當然也有煙草公司特別利用這疫情危機,為自己公司聲譽作很多「善事」,例如捐贈防疫口罩及面罩、呼吸機器及其他醫療物品等等。但假若他們宣傳成功,令香煙銷路增加,社會真是得不償失了!近日確實有一些科研報告指出,在有些COVID-19爆發的地方,慢性吸煙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反而偏低,據解釋是吸煙提升體內的尼古丁,減少一種ACE2的細胞受體,減低病毒侵入;又認為尼古丁會抵銷「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降低免疫系統過分反應,減少傷害自身各器官的細胞而引致的死亡(Korzeniowska等人2021)。但是,這類綜合報告必須要小心再深入分析,才能作定論。

聖經一貫提倡身心靈全人健康:「親愛的,我祝你凡事亨通,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安泰一樣。」〈約翰三書1﹕2〉因此信徒要注意飲食習慣:「所以,你們或吃喝,或做甚麼,一切都要為 神的榮耀而行。」〈哥林多前書10﹕31〉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