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與另類高危群組

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政府鼓勵高危群組人士提早接種疫苗。這些群組主要包括年長人士、免疫系統疾病病人、前線醫務人員及其他經常接觸潛在感染者的職業人士。他們可稱得上是「醫學性」高危群組。

不過,在某些國家及地區,也有另一些群組具較高感染COVID-19危險,需要特別關注,如在英國,這批被稱為「包含性健康群組」(inclusion health groups)的,可算是屬於「社會性」高危人士,包括:

(一) 無家可歸者:

很多露宿街頭的人對健康不大理會,相比一般人更容易老化,而且容易感染各類疾病;有部分更患精神問題需要處理。

(二) 流浪漢:

這些人不喜歡定居在某個地方,喜歡周遊各地,就地短暫住宿。在歐洲國家,最常見的就是吉卜賽人了。他們經常居住於環境不良地區,很容易感染疾病又把疾病帶到其他地方。

(三) 難民:

他們是逃避原居地的天災人禍,非法的移居其他國家。礙於語言及文化差異,往往出現適應問題。由於匆忙起程, 沒有足夠準備應付疫情,而且往往要逃避被發現,即使患病也不會主動求醫 。

(四) 性工作者:

在很多國家,他們的工作屬於不合法職業,得到醫療保障有限或缺乏。由於與顧客有非常親密接觸,故此也很容易感染性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

上述各類高危人士,大多本身的健康也遜於一般當地人,在疫情期間,更容易出現各類健康問題;居住的環境惡劣,特別是衞生設施不足,很難做足預防措施;通常居住在人口特別稠密地方,部分人更是經常流動及居無定所,絕不容易實行社交隔離,故此他們受COVID-19感染及感染他人的機會非常高。而且,他們即使患病,大多都不會察覺,就算有免費服務也會不願意求醫。現時雖然在衞生部門有疫苗接種,他們也不容易主動前往接種,更是不信任政府部門。這些人當中,部分人可能沒有當地的公民身份,不容易得到公共醫療服務;加上經濟上不能負擔私人醫療費用,因此感染後也會延遲醫治,因而死亡率相當高。

對於這些被邊緣化的人士,政府應該以流動方式,主動前往他們住宿地方,接觸和取得他們信任,為他們盡早作身體檢查及優先接種疫苗。這樣不單保護他們的健康,更對公共衞生有保障,更可以減少日後他們因重病而需要醫療的服務。

聖經也記載耶穌主動的接觸邊緣人士,例如在約翰福音4章9-30節記載耶穌主動走近井旁,與屬於異族的「撒瑪利亞」婦人談話。此外,在路加福音19章1-10節,耶穌亦主動對受人鄙視的收稅官「撒該」聯絡,甚至說要到他家裡去。因此,他應驗了舊約以賽亞書的一段說話:「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膏我去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去宣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又宣告主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8-19〉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