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OVID-19疫苗正式得到世衞批准後,以色列國是全球國民接種最多的一個地方,而且更首先為全國人民注種第三劑疫苗,因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疫苗效用。
在這段時間,Dana Tzur Bitan及其團隊在以色列做了一個大型精神疾病的跟進研究,並在2021年的《刺針:精神科》及《精神分裂症公報》醫學期刊分別發表了報告。他們分析了超過25,00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注射疫苗前期與後期的情況,又與同等數目的控制組作出比較,發現了兩組在幾方面有明顯的差異。
首先,數據證實了重性精神病,乃是導致COVID-19死亡的一個重要及獨立的高危因素。雖然在2020年9月開始,已有其他報道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有所增加,而此研究發現在這日期之後,死亡率才是高峰,同時因病需要入院治療的紀錄也較高。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注射疫苗措施中,「精神分裂症」病人組與對照組有統計上是明顯的分別:以2021年3月份統計,病人組較整體人口疫苗注射率百分比低2.2%,雖然他們較一般人有更值得優先接種疫苗的身體高危因素,例如肥胖(在32.5%病患者中出現 )、吸煙習慣(51.6% )、糖尿病(20.7% )、高血脂(47.5% )、慢性阻塞性肺病(4.6% )等等。
最後,研究人員證實疫苗能夠為這些病人提供足夠保護對付COVID-19病毒,縱然有些擔心他們會有免疫問題或未能產生足夠的血液抗體反應。不過,這研究對他們注射疫苗的態度,或是對注射疫苗躊躇的反應,尚未能夠仔細區分。此外,新冠病毒疫情對他們的精神狀況及參與精神治療服務之影響,由於太過複雜,仍需日後多加研究。
由此可見,應對新冠病毒爆發的公共衞生專家,應該視重性精神病患者為優先注重疫苗的對象,因為可以減少死亡率或嚴重病發情況。而且更應關注他們當中患有其他身體毛病(特別是新陳代謝綜合症)的高危人士,加以特別的疫苗接種鼓勵及保護。
雖然聖經強調上帝愛世上所有的人,但在傳教的事業上,往往會有特別的對象,例如新約著名的傳教士保羅及巴拿巴,他們都針對不同的對象宣講福音。巴拿巴主要是對猶太人傳教,而保羅則是向外族人(特別是希臘人)傳道,並正因為這樣,保羅並不強迫這些外邦信徒行猶太人的割禮。「過了十四年,我再次上耶路撒冷去,這次是和巴拿巴,並且帶著提多一同去的。我是順從啟示去的;在那裡我對他們說明我在外族人中所傳的福音,私下講了給那些有名望的人聽,免得我從前或現在都白跑了。與我同行的提多,雖然是希臘人,也沒有強迫他受割禮。」〈加拉太書2﹕1-3〉
麥基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