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與「職業燒盡」

「燒盡」(burnout),又稱「耗盡」,原本是指一支蠟燭燃燒到最後,然後熄滅,但心理專家借用這詞來形容一個人由於各種原因,過勞而失去效率甚至功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說,「職業燒盡」就是因慢性的壓力導致工作出現負面感覺、效率減低的精神怠倦現象。除了感覺疲勞以外,也會出現空虛無助感覺,身體不適及心力交瘁等症狀。

在COVID-19疫情爆發及持續不斷的時候,很多人也出現了這種「燒盡」情況,特別是前線醫療工作人員。在疫情早期,大家都沒有足夠準備,突如其來的大量感染病人,令醫療系統支持不住。很多醫護人員要冒着被感染的生命危險,又沒有足夠的防疫保護,更沒有特別成功醫治方法,精神壓力因此大增。再加上人手不足,往往要加班工作,甚至抽調其他部門(未有足夠傳染疾病醫治訓練)的同事前往高危病房工作,因此出現了「職業耗盡」。幸好由於大家有共同目標,要互相支持及專注對付疫情,因此也提升了抵禦壓力的能力,減少了「燒盡」的發生率及嚴重性。

不過,隨著疫情持續揮之不去,加上沒有心理準備的突然爆發新的「疫波」及變種病毒,使醫療人員有點感覺氣餒。意大利有一個研究,發現醫護人員除了個人抵受壓力本能外,疫情出現的諸多「不肯定」性也是導致「燒盡」的重要因素(Di Trani 等人2016年4月16日《Front. Psychol.》期刊)。還有,不少人不理會專業意見,不肯接受疫苗注射或社交隔離,因而感染病毒需入院治療。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增加了醫療服務負擔,容易令醫護人員無奈及憤慨。

為要應付這種漫長疫情及預防「燒盡」現象,除了有足夠防疫保護之外,管理階層應該留意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均衡性。在目前的「新常態」(New Normal)生活裡,工作安排應該有足夠彈性,例如按需要訂下工作時間及人手分配。另外,在工作間也應該有足夠休息地方及鬆弛精神的設施,包括一些運動器材、娛樂活動及心靈默想空間。至於員工的家庭也應有所顧及,讓他們能夠保持足夠的實體或網上相處時間。對於感覺有精神壓力的人,更需要有專業人員給予輔導及治療,務求把「職業耗盡」發生可能性降低。

聖經馬可福音6章30-32節,記載耶穌的門徒工作完畢,「使徒們回來聚集在耶穌跟前,把他們所作和所教導的一切都報告給他聽。耶穌對他們說:『來,你們自己到曠野去休息一下。』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吃飯。他們就悄悄地上了船,到曠野去了。」對於已經感覺很大壓力的人,耶穌說:「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到我這裡來吧!我必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