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大西洋》雜誌主编Jeffrey Goldberg的一篇文章提及,201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出訪法國的時候,曾經形容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美國軍人為「失敗者」。這說話引起很多美國人質問:「為何有人可以對這些為國家殉職的兵士如此侮辱?」因為在他們心中這些人是「戰爭英雄」(War hero)。
崇拜英雄是很常見的心理,但是「戰爭英雄」似乎獲得高一級的尊崇,特別是那些因為英勇作戰而犧牲生命的軍人。舊約聖經撒母耳記上十七章記載大衛代表以色列人軍隊戰勝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之後,人民擁戴他的程度超越當時的君王掃羅,並高唱「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引起掃羅嫉妒。
根據進化心理學家的意見,勝過敵人的英雄確實對種族繁殖有重要作用。由於他們(大部分是男性)比其他同性的人優秀,才能保存生命。因此,他們會受到很多人歡迎。有研究發現,不少女性認為這些「戰爭英雄」比其他士兵更有性吸引力。結果是這等英雄會相當容易找到最合適的配偶(一個或多個),然後把強壯遺傳因子延續至下一代。的確曾經有調查發現,榮獲二次大戰榮譽勳章的464名男性軍人,其子女的數目比沒有得到英雄稱譽的軍人明顯多一些(Hannes Rusch et al,Evolution&HumanBehavior,2015)。
另外,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意見,由於英雄會被各階層人士認識,自然提升了知名度。因此,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在社會階梯向上爬,而高官階的「戰爭英雄」走進政治管理圈子也大不乏人。美國二戰英雄艾森豪威爾將軍,後來成為第三十四任總統,便是最佳的例子。
聖經也記載不少「戰爭英雄」事蹟,但絕大部分為男性。其實聖經也有一位非常傑出的「戰爭英雌」(Heroine),她就是底波拉(舊約聖經士師記第四章)。當以色列人遭受迦南王耶賓的猛將西西拉帶同重型裝甲部隊攻打的時候,她統領以色列軍隊並指揮將士應戰;最終靠著上主的力量,成功把敵人全軍殲滅,讓以色列國享受太平四十年。
麥基恩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