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循環經濟

減慢全球暖化,世界各地的政策討論和提議的路線圖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效率及部署使用低碳能源和再生能源。我個人認為要減少碳排放,還可以做得更多。在供應方面,需要開發和部署新的工業生產工藝,轉向非化石原料和燃料,並使用碳捕獲和儲存,以抵消任何剩餘的排放。在需求方面,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已經生產的材料,從而減少我們對新產品的需求。「循環經濟」的概念恰好提供了這方面的需要,通過再循環等策略,可以大量減少使用新造的材料、減少生產中的浪費、輕量化產品的結構、延長產品壽命,甚至部署新的商業模式,例如共享交通工具、使用可循環再用的組合建築物等。

傳統的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模式,是「從搖籃到墳墓」。原物料經大量生產和消耗造成產品以供使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就會成為廢棄物被丟棄或焚化。但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從搖籃到搖籃」的閉環經濟模式。原物料生產的產品可以恢復、再生、重用,透過循環工業讓資源再次被運用,又或者透過生物循環工程使原料生物分解,而不會造成大量廢棄物,加重我們居住環境的負擔。

另外,「材料效率」亦是產業脫碳的一個法門,正如能源效率討論轉變能源系統一樣。轉變慣常採用物料,而使用低碳材料並循環運用的經濟脈衝,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著力應對脫碳材料生產的技術挑戰,並控製成本實現與低碳經濟相適應的產業基礎,也可以幫助減低全球暖化的速度。

在循環經濟中,我們首先停止產生廢物,使經濟活動與有限資源的消耗脫鈎。這是一個有彈性的系統,對人和環境都有好處。循環經濟基於三個由設計驅動的原則:

一、消除浪費和污染

循環經濟的首要原則是消除浪費和污染。因為我們的地球資源有限,不能長期消耗和破壞。

二、以最高價值流通產品和材料

將材料保留在使用中,無論是作為產品,還是在不再使用時,也作為組件或原材料作備用。這樣便不會浪費任何東西,並保留產品和材料的內在價值。產品和材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保持流通,包括技術週期和生物循環。

三、再生自然

通過從線性經濟轉變為循環經濟,我們支持環境回復上主創造的自然過程,並為生生不息、美好的自然繁榮留下更多空間。人與自然萬物相倚賴,若然人類破壞自然,最終都是禍及自己。

在生活上我們都可以實行「循環經濟」,試想想:如果我們能夠把破爛的物件修好再用,而避免購買全新的東西,而人人都這樣做,對地球環境會有很大的幫助。譬如一張木椅復俢重用,不再用新的木椅,便可減少砍伐木材,更多樹林便能得以保留,從而舒緩氣候暖化的情況。

「神看他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創 1:31上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MCIWEM)
英國特許環境師(CEnv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