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孩童

戰爭孩童(War Children)是一個專有名詞,並非指在戰爭中出現的兒童,而是指在戰爭中,外國軍人與當地人發生關係後而生產出來的兒童。按一般情況而言,兒童的父親是外國人,母親則是本地人,而這懷孕生子的事情大多數沒有計劃,又或者屬於不自願,例如發生軍事強姦(military rape)。

這些戰爭孩童由於父或母其中一方是外國軍人,曾經侵略另一方國家及毁壞家園,孩童在成長過程中往往無辜地受到標籤及歧視,特別是父或母曾經被定性為戰爭罪犯。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德軍,在侵佔挪威的時候與當地婦女產下的子女,孩子出生後帶有內疚的心理,不敢公認誰是自己的親生父親(Bente Blehr,1987,Born Guilty)。他們通常與母親同住,若不隱姓埋名,他們及整個家庭很容易在學校和社區被標籤、孤立及騷擾,例如給予他們「德軍孩子」的污名,而他們的母親往往被侮辱(例如被說成「德國軍妓」,並被迫削髪),以及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此外,部分兒童被迫與母親分離,由其他人收養;有不少人甚至要移居海外(以美國為最多),需要適應另一種文化環境。因此,他們很多時候出現學業及人際關係問題,並且產生心理及情緒困擾,有不良甚至反社會的習慣及行為。當然,也有戰爭孩童成長後有優良成績及事業發展,更有少部分人透過努力找回親生父親,與家人團聚。

在歷史上,勝利的軍隊對被打敗的國家的人民可以為所欲為,包括殺害、販賣、囚禁、勞役等。舊約聖經但以理書第一章1至5節記載巴比倫王打敗猶大國之後,把當地的人民擄去巴比倫,並挑選一些「沒有殘疾、容貌俊美、學識淵博、見多識廣、才思敏捷」的青少年,對他們加以培訓,給予上好的迦勒底外邦飲食及教育,期望日後能安撫(統戰)戰敗國的人民。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