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返工

我在癌聯十周年紀念主講「關愛被愛和付出愛」。在答問時間,有聽眾問如何幫自己做好照顧面對末期癌症的病人?因為這種感覺總是不好受。

我建議聽眾從受益者的角度去思想,末期癌病人其實也送了一份寶貴的禮物給我們,就是他們在最後日子面對生命的態度。

我寫過一位智障學生,他也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關鍵時刻。當義工問他最想做什麼的時候,這位智障學生的答案竟然是「想返工」。

試想想這個世界有幾多人迫切地「想返工」?原來他在童年就讀基督教特殊學校,聽見了人生可以有偉大的期望,就是一生為人服務。

耶穌稱自己的工作是禱告的生活,因為需要明白上帝的心意而活出人生任務。

我這位智障學生就是這樣珍惜生命的時間,要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他連續做了多年速遞員,都是在同一所公司,可見他是多麼敬業的從業員。

Lillian分享:

「即將舉行的信心聚會主題是『我想睇住仔女大』。這題目真是一語中的!還記得確診患癌的那一刻,這確實是我其中一個最大的心願。未患病之前,從不會覺得能看著子女成長是什麼難事。但是因著病患讓我反思,究竟我在兒女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為他們作什麼事呢?聖經裡記載了多位母親,令我最深刻的是友尼基,就是提摩太的母親。她令我深刻,因為聖經對她的描述並不多,但卻間接地誇奬這位母親造就了一位擁有無偽信心的提摩太──一位出眾、被上帝重用的傳道者。

人們常常說:『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兒女。』即是說我期望我的兒女成為何等模樣,我便要先成為何等模樣。

我思想:假如天父施恩,讓我未來仍有機會『睇住仔女大』,但若果我沒有把握時間活出好榜樣,好好教導他們、把他們帶到主跟前;那麼,雖然我可以『睇住』他們大,但是我可能同時面對『睇住』他們壞。

聖經箴言二十二章六節說:『教養孩童走他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如果他日我已不在人世,而人們稱讚我的兒女擁有對主謙卑、敬虔的信心,相信這便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Lillian分享一首詩歌《爸爸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我的翅膀,爸爸的愛是我的雙臂,

  你們教我學習付出,教我要愛耶穌。」

「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帶著感恩的心,

  願對耶穌愛不改變,一生服事,榮耀主。」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還欠一個方法

「EQ在綫日記」換了新主題「一言甦醒」,希望讀者每日都與我一起抓緊一句有意義的說話,然後與身旁人交心。「EQ在綫日記」的目的是在困難的日子互相勉勵,找到心靈莫逆之交。

向天祈求,在困難時也許有些人會做這嘗試。我猜想每一個人一生起碼試過一次,較有趣的是我見過沒有信仰的人,也說為患病的親友祈禱,更希望自己的祈禱「靈驗」。

有否研究聖經記載耶穌的祈禱?

一、祂工作前後都祈禱,而很多信徒忽略了「以禱告結束」。

二、祂天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人性會討厭再這樣下去,而禱告使人「產生新意」。

三、祂疲倦也祈禱。基督徒也會因為疲勞令脾氣變差,但是「祈禱後有好心情」。

四、祂上山禱告,這樣不會被山下民望迷惑了前路;常在擁戴你的人群中,「祈禱使人不驕傲」。

五、祂面臨抉擇關頭,必靠禱告;神的兒子耶穌示範了順服。我們智商有限,「難道靠失眠解決問題?」

我收到Tony的分享:「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是『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歷代志上 4:9-10)

我曾以雅比斯的禱告為科榮弟兄禱告,細看這兩節經文,發現雅比斯的名字是紀念她母親的痛苦,而且他又不是元帥、將軍、富商。因此,他的尊貴全在於神聽他的禱告和應允他所求的。尊貴,在這段經文其實想提醒我們注意雅比斯這個人。如果一個平凡人的禱告能蒙神悅納,這肯定不單只尊貴,更是何等大的福份。神應允雅比斯,保佑他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但是人的一生注定充滿困難和挑戰,既然是這樣,何謂患難?何謂艱苦?

有些人患上傷風感冒,也可視作一場大患難,但是也有一些癌友視癌症只是一場小考驗。所以我深信雅比斯的一生必遇過大大小小的患難、艱辛。但是,憑著他不住的禱告,交託神;最終一切的患難、艱辛對他來說再也不是患難、艱辛,一切都轉化成為祝福、尊貴、榮耀。正如科榮弟兄過去十二次復發,經歷如此大的患難、艱辛,然而每次聽他的見證分享,他都是一笑置之。有參加過信心聚會的癌友們,應該親身感受到。願我們都能學習科榮弟兄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們的患難、艱辛!願主祝福帶領!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科榮對復發遭遇竟可一笑置之,Tony這好友送給科榮最强大的禮物,就是「我曾以雅比斯的禱告為科榮弟兄禱告……」

Tony想分享一首詩歌《苦難帶來祝福》:

「苦難它帶給我祝福,苦難是化妝的天使」

「它磨練我的性情,它剛強我的意志」

「苦難中,喜樂」

「苦難中,等候」

「主施恩的手必扶持到最後」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限憂令」

這是Tony的分享:「政府推出『限聚令』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市民的社交接觸,有助防止疫情不斷擴大。因此,『限聚令』在抗疫的事情上十分重要。

我近日約了剛確診患上癌症的姊妺見面,她的醫生正幫她排期做手術切除腫瘤。我問她的心情如何?她說有點擔心,更說下星期還要返工,把手頭的工作交接給同事。之後,她才能夠放心地進行手術。對於姊妹的工作態度,我十分欣賞。

過去很多癌友在進行手術前或進行化療、電療前,也會很擔心。他們擔心自己能否撐得過手術,又或者擔心化療、電療的副作用將會很大。但是她們往往在手術順利完成後或化療、電療後,都沒有發現重大副作用,她們才發覺原來一切都是自己過於憂慮了。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難道生命不是比食物更重要嗎?身體不是比衣服更重要嗎?』『你們中間誰能用憂慮使自己的壽命延長一刻?』『不要為明天憂慮,讓明天為自己憂慮吧,今天的難處已經夠多了!』 (馬太福音6:25、27、34)

看完這三節經文才知道這是主耶穌頒給我們的『限憂令』。二千年前,主耶穌已清楚明白我們的軟弱。因此,祂告誡我們不要為吃、喝、穿,甚至生命的壽數等事情憂慮。因為這些憂慮可以沒完沒了!『限憂令』要我們撇下這些永無止境的憂慮,好好地活在當下,不要為明天憂慮,原因是主的恩典永遠夠用。感謝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最近與一所中學老師們分享疫情下的正能量,我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以前我們不關心太遙遠的地方,又界定了某些事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新聞;但現在連小孩子的世界觀也「廣闊」了。小朋友熟悉世界上的重災區在哪裡,也不斷收到各地積極抗疫的經驗和振奮人心的說話。

我的反省是:「似乎從前我們太憂慮的,是造就失敗的出現。」現在我們都知道發明藥物要經歷很多失敗的程序,正如找學問要嘗試接受很多種的教法,直至到找到學習竅門。反之,處於太順利的日子,我們不但不求改進,更容易在納悶的日子度過很多年日。

Tony分享一首詩歌《不要為明天憂慮》

「主你的話告訴我」

「你叫我不要憂慮」

「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不要為明天憂慮」

「我要天天來禱告摸著你親近你」

「就可以定睛於你知你心意」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科榮的分享:「Ivy(太太)很擔心我的病況,連我的PET/CT報告都不敢看;而母親仍然暫託於護老院。教會團契的導師也來我家探訪,看到PET/CT報告也為我們擔憂,於是大家一同禱告,求神保守我家的前路。團契弟兄們說不宜耽誤太久,建議我一、兩星期後,就要再跟進。

晚上我肚腹仍然不舒服,有時扎醒。但是,早晨起來覺得睡眠質素還不錯,精神體力充沛。我仍然可以如常工作,為新居打點,帶母親喜歡的食物到院舍給她,關心一下其他人,照顧我家的毛孩,栽種植物和吹奏詩歌。我非常感謝大家為我禱告,『護心喜藥團』透過文字、錄音和私禱為我祈求。

我這刻感覺好像『懷疑自己無事』似的。懷疑自己身體大有問題的人多,但懷疑自己已經康復的呢?不是禱告的力量,我真想不到為何我可以這樣生活如常和平安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7)這兩節經文有不少人都很熟識,經歷卻更使人深深體會到神話語的真實和寶貴。雖然我未知前路,但神的應許已經成全,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我的心很期待看到神奇妙的作為。」

有一位青年人問我:「我想知道余 Sir你點解可以成日都滿面笑容?就算係好艱難嘅時候,你都好似可以笑住咁面對。」

超過十年了,我只用一個信念做答案:「好戲在後頭,我信祈禱令我接通得勝的能力。」

我的根據是:

一、雅各禱告,哥哥以掃雖然恨雅各二十年,也能夠回心轉意再愛雅各。

二、摩西向主呼求,紅海就分開了。他禱告,亞瑪力人就失敗。

三、約書亞禱告,不聽命的亞干就被找出來了。

四、哈拿禱告,老年時就生了撒母耳。

五、以賽亞禱告,就看見神的榮耀。

六、但以理禱告,獅子的口就被封閉。

七、尼希米禱告,波斯王的心就軟化讓他回國。

八、以利沙禱告,約但河從中分開。

九、耶路撒冷的教會恆切禱告,彼得就有天使把他救出來。

難道我的艱難比以上的祈禱者辛苦?我連1%也不如!不如笑著看好戲在後頭。

科榮很想分享「護心喜藥樂團」音樂總監嘉健所作的詩歌《讓我禱告》。嘉健說,這首詩歌歌詞有我們五位核心組員的生命見證。

《讓我禱告》

讓我禱告,來到祢身邊,

讓我禱告,尋求祢的臉,

在我孤單失意時,祢將愛放我心上,

還賜我盼望前方;

讓我禱告,我確信祢恩典,

讓我禱告,是祢信實不變,

願我奔跑到盡頭,永不放棄因祢眷佑,

神是愛,一生怎可猜透;

同來頌讚、高歌,

因祢賜我喜樂的心,

祢的愛是我良藥;

同行是祢!一生⋯⋯

多少風雨也願抱緊,

祢是我心中所盼!

仰望祢一生,這喜樂便臨近⋯⋯

容我傾心禱告!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誰最終掌管我們生命

這是Tony的分享:「『護心喜藥團』成立於今年1月7日。我們共同推舉科榮弟兄作團長,科榮願意接任為團長絕不是因為團長的名銜好聽,而是他願意比我們任何一個人付出更多。在很多具體籌備的事情上,他都積極參與。感謝他努力付出!我們『護心喜藥團』終於從一個概念成為實體,五月份和七月份已舉行了兩次實體的癌友信心聚會。

很多未信主的人都不明白我們基督徒口中常常說的平安是甚麼意思。科榮弟兄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亦是主的一個活見證。科榮弟兄最近照Pet CT,有八處出現癌腫瘤跡象。因此,醫生安排他入院檢查。這次他入瑪麗醫院,他形容為入Camp與主相遇。

科榮心中有主,到那裡他也會遇見主,主亦會賜他心裡平安。在醫院期間,他一直與我們幾位組員用WhatsApp談笑風生。在科榮身上,我學習到要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神才是最終掌管我們生命的那一位。

手術是否順利、化療是否有效,不是我們說了算,一切交託給主。我們唯一要做的事,便是完完全全倚靠神和順從神的帶領。科榮多次癌症復發,讓我想起一節經文:『我快要歸回塵土,求你按著你的話把我救活過來。』(詩篇 119:25)每次他癌症復發,他都有生命危險。我深信越大的危險,能夠顯出越大的恩典。感謝讚美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我曾經收過讀者對科榮病況的關心訊息,大家都因為見到他在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仍然寫日記及關心病友而體會到愛的動力。

我想起聖經中使我很驚心的一句話:「我離死不過一步。」一生經歷很多逃亡的大衞,曾經六次逃脫 掃羅的追殺。大衛在六次逃出生天之後,找他的好朋友約拿單(掃羅兒子)。因處於死亡危機,這位好朋友不惜放棄自己的安全,也要救體會自己「離死不過一步」的大衛。聖經記載:「大衛再起誓說:『你父親一定知道我在你眼中蒙恩,就心裡想:「不要讓約拿單知道這事,免得他傷心。」可是,我指著永活的耶和華,又指著你的性命起誓,我離死只差一步。』」(撒母耳記上二十章三節)

「離死不過一步」看來觸目驚心,其實有誰可以誇口「離死很遠」?我相信科榮很明白大衞多次逃離死亡的感受。人生驚險與安全是可以同時並存的,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誰最終掌管我們的生命。

Tony分享一首詩歌《我要一心稱謝你》:

「我雖行在困苦患難中,你應許必將我救活。」

「我呼求時你必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你必成全關乎我的事,你必不離棄你手所創造的。」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101019癌症關懷A

天天都有力量

這是科榮的分享:「上星期回顧肝癌第三次復發,有一小段提起我現時身體裡有另一種癌腫瘤出現,就是上年肋骨上的惡性肉瘤。有些留意到的朋友馬上來關懷我,也予以實際幫助,令我非常感動,暖透心窩。看來現在應該開始記錄這新的挑戰了。

因篇幅所限,點列如下:

1.  因腹脹痛,且漸趨辛苦;遇上政府醫院覆診期,故此要求詳細檢查。翌日,就被安排到        PET/CT。一天後知道報告,證實右邊身體有8處出現癌腫瘤的跡象,初步評估為肺癌和惡性肉瘤。

2. 過去兩星期都去醫院和診所約見各科醫生,順利得到些醫療建議。

3. 免費得到腫瘤全基因測試。

4. 幸得政府心肺外科安排,很快入院研究有沒有方法醫治。

5. 母親在家急病,幸有教會姊妹發現,幫助送院。另外,又得醫務社工協助,母親已順利暫託於一間非常好的院舍。

6. 我在公司負責的主要工程已經順利完成。

一連串的困難重重,神的恩典處處,來得及時。『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就是天天都蒙神的保護,天天都有力量,天天都有平安。」

我很感激科榮在病況有變化的時候,仍然半夜傳來分享內容。我只能夠解釋,這是基督的愛激勵他;他的生存是要證明病痛不能使他與基督的愛隔絕。

在平安的日子,我們不會感覺到需要什麼額外的愛心和關懷。但是當我們在無助的時候,發覺基督的愛是那麼近;那種喜悅可以勝過任何苦難的折磨。我願每一位讀者都明白這個信徒的經驗。

科榮分享的詩歌《奔跑永不變》:

「只渴望,全心高舉主,傾心傾意」

「展闊步,難關不可擋,這個信念」

「那怕要走多幾遠,祢應許永沒變」

「四面壓逼,心裡面作難」

「縱是跌倒,不會掉盼望」

「我沒放棄,始終不喪膽」

「靠著我主,得勝是有餘」

「至暫至輕,今世的苦楚」

「永活冀盼,抓緊未搖晃」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110119癌症關懷D

禱告求助的結語

Lillian分享:「一位在院牧部工作的姊妹告訴我,經常有患重病的基督徒說已經禱告了,但神沒有聽他的禱告去醫治他。其實一個基督徒患了重病,很自然地第一時間禱告,求神醫治自己。但是禱告好像不蒙應允,應該如何理解?

我記得那天我確診患癌後,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按手在腫瘤位置竭力禱告宣告,求主使腫瘤消失、叫癌細胞完全滅亡。我還跟主說,倘若我能獲得神蹟般的醫治,我會如何大大見證祂。結果,並沒有如我期望般出現『神蹟』;我仍然要面對之後一連串手術、化療、電療等療程。不過,這樣代表神沒有醫治我嗎?

信主這麼多年,信仰的核心和真理的教導我大抵已經學習及明白了不少。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患,如大浪般衝過來時,實踐信仰就成了『見真章』的重大考驗。現在回看,過去一年多的治療經歷是我人生最寶貴和豐富的信仰歷程。神的話語在我最軟弱之時,是最有力量的幫助。刻骨銘心的治癌經歷成為我面對未來大小挑戰的嚮導。

我覺得上帝「醫治」的定義和我們不一樣。聖經箴言第四章二十至二十二節説:「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因為得著他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 為什麼神不跟著我們要求的時間醫好我們?我們不是神,所以沒有『即時標準答案』。這是正常的。」

我最近剛剛看了彼得後書第一章,給我深刻的印象就是:「有神的性情、有愛就不懶於事奉,穩步進入神國。」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 眾人的心……有這幾樣,就必使我們的生命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

神要求我們的生活殷勤……堅定不移……永不失腳……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永遠的國。這是門徒彼得臨脫離這帳棚(世界)之前,指示我們以後要時常記念的事。

在求神幫助的時候,我們還要祈求結語:「幫我堅定不移,永不失腳!」

Lillian分享一首詩歌《禱告中的醫治》:

「神啊,你用愛醫治我,我在你愛穩妥,你憐憫我你垂聽我禱告,這刻完全明白到,我在你的懷抱,軟弱你也知道,父仍細聽子女心聲,只要,心意盡訴(向祂禱告)。」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談天說道C_22June

我知道只有誰可助我脫險

我在日記寫「每一個人出生那天就進入了百般試煉的學校,處理困難就是我們每天要做的功課。」

最近預備出席一個大型演講會,想到一個很有意義可去探討的講題,起名為「壓力就是動力」。其實我們在百般試煉中遇上的衝擊,會使我們離開沉悶、漫無目的、不用腦筋思考的生活形態。

~~~~~~~~~~~~~~~~~~~~~~~~~~~~~~~~~~~~~~~~~~~~~~

以下是科榮的分享:

「切除左肺後,再食標靶藥以防癌症再復發,但是最終證實失效。

2009年5月左右兩肺葉同時出現轉移的癌瘤共3粒,左邊有一粒接近心臟。政府肺外科和放射科醫生都放棄了,我輾轉找到私家醫院的CyberKnife治理。

其間,為放射導航穿刺導入黃金粒子到肺部時出了意外 ; 肺部漏氣,馬上要插入儀器脹肺。之後,我不斷打嗝,兩天還没有停下。醫生說要繼續進行穿刺肺部導入黃金粒子,因為怕耽誤了放射期。

當我想到一邊打嗝,一邊插入長長的金屬管,由胸口直到肺部深處,我就不安起來!這些没有全身麻醉的手術,眼看着醫生用鐵管插入皮膚和內臟是我最難忍受的 ; 而且進行前,我還不停在打嗝。

我心裡懼怕,我呼求主:『求祢止住我橫隔膜及其他組織的跳動,我知道只有祢才能做到。』

開始掃描引導介入時,打嗝就消失了。其後,順利將6粒金子放入肺內。因為我信得過主,所以心就平靜下來,打嗝就自然停止嗎?因為我呼求主,所以祂救了我嗎?兩者都會,但前者多了一層意義。

我真的信靠主嗎?

主就對我說:『你的信救了你!』以一個自感軟弱的人來說,是一個肯定;肯定了他的信心。

這一次小小的經歷比我之前與之後的任何大手術和複雜的治療都來得重要。我以之成為我面對前路的盾牌和常常用來鼓勵戰友。如果神有確認你的信心及與祂的關係,一定要銘記在心!這次是第二次復發,神肯定了我信祂。」

相比科榮在百般試煉中的衝擊,我們所遭遇的未必及他十分一,真是要每天感恩啊!

科榮分享一首詩歌<<我用信心抬起頭>>:

「禱告還沒有蒙垂聽的時候,我用信心抬起頭,

藍天白雲總會再次提醒我,神的意念高過我。」

「人生旅途走到終點的時候,主啊求你幫助我……」

「雨後的天空有美麗彩虹,我用信心抬起頭。」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談天說道B_20April

 

做什麼才不枉此生

Tony分享:

「感謝主!7月3日信心聚會順利完成。感謝科榮弟兄和Roy的分享,相信對於有份出席的癌友們也有一些提醒。

今天特別想寫關於Roy的分享。Roy十年前確診末期胰臟癌。眾所周知胰臟癌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癌症,末期胰臟癌患者通常只剩幾個月或一年多的生命。但是Roy沒有因此喪志,在僅餘的日子,他決定利用他的電療、化療經驗去關心另外一些癌症病人。除此以外,他甚至坐飛機去到外國進行短期宣教。

在一般人眼中,在人生最後的限期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想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盡情吃和盡情玩;這樣才不枉此生。不過,Roy沒有這樣做。這樣也令我明白了他現在仍然能夠活著的理由。看似快要熄滅的生命,因有主的祝福轉化為近似「五餅二魚」一樣的神跡;一直取之不盡。這證明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神的創造大能、神的旨意都不是我們高端科學研究能夠一一解釋的。「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馬太福音 12:20)

願主祝福大家,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在7月3日的「信心聚會」,我也曾和Roy對談。他給我一個和氣和喜樂的印象,我試試想像原因:

一、他說話聲線很和氣,看來他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好像沒有埋怨。神給他延續的生命已經使他很滿足,所以他的心境異常平靜。

二、他的快樂就是神在他心中成為他唯一的力量。脆弱到這個地步的癌症病人本應沒有什麼可以使他歡笑,他卻每天經驗著神愛護他,所以他有滿足的快樂去說:「神愛我!」

在交談中,他沒有預早寫下手稿。每句說話都是由衷說出來,給我聽來是多麼自然的生命流露。Roy每天的述說,正是不枉此生。

Tony分享一首詩歌《你是我的神》:

「受傷的你必纏裹,有病你必醫治,

  壓傷蘆葦你不折斷,將殘燈火你不吹滅,

  疲乏的你賜能力,軟弱的你加力量。」

「你是我的力量 是我的盾牌,你是我們的神。」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101019癌症關懷A

 

很多路卻使人更愁煩

科榮分享:

「早前說到,當初一確診肝癌,就無計可施,無藥可救,無路可走。今次我想講神為我開路,不過,只得一條。

起初試藥,給我一種没有亞洲人相關效用和副作用資料可參考的腎癌標靶藥。這種藥本來是用來醫腎癌的。我接著有些好轉,神開路領我離開香港換肝。我於十分困難的環境下換了肝,其後返回香港跟進。

十四年前用來治癌的藥物不多,傳統的化療又對治療肝癌没有理想效果。當年出現這標靶藥,就成為我唯一可以續命的機會。我的病對這種藥反應不錯,於是可以進取些,冒險接受肝移植。這一條路若不是因為神供應和施恩,是不可能有的。

現今治癌方法比我十年前多,又會否因為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使你更愁煩?或是,只得一條路可行而令你不甘心呢?神為我開了『只得一條的路』,反使我清醒,願意跟隨。

『神是信實的,他不會任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所能承受的,反而會在你們受試探的時候開一條出路,使你們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13)所有要令你遠離神的試探,都能忍受得住!」

兒童在六歲就要開始熟習選擇的智慧,要學會選取較為適合的,不選取與環境不配合的。後者往往是人生最困擾的事情。一個患癌病人要曉得不選取對健康沒有益處的飲食和不做使自己情緒受傷害的事情。

科榮的經驗很值得我們留意:

「現今治癌方法比我十年前多,又會否因為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使你更愁煩?或是,只得一條路可行而令你不甘心呢?神為我開了『只得一條的路』,反使我清醒……」

信仰的真實性就是在任何的艱難中,當人需要答案的時候,我們所信的神就不隱藏地向我們指示。我很喜歡以下的經文:

「主雖然以艱難給你們當食物,以困迫給你們當水,但你的教師必不再隱藏;你必親眼看見你的教師。每當你偏左或偏右的時候,你必聽見後面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以賽亞書30:20-21)

科榮分享他患癌症初期第一首觸動他的詩歌《祂為我開路》:

「祂為我開路,當我走到路盡頭,祂的作為雖難測度,祂必為我開道路。」

「祂是我的主,領我走過死蔭谷……」
「祂必領我經過曠野中的道路……」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071020Àù¯gÃöÃ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