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熱5月天

網絡圖片

文台於5月23日錄得36.1度高溫,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5月天。酷熱天氣警告連續生效3日,創今年最高溫。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解釋,本港位處南方,屬於亞熱帶氣候,5至6月應較多梅雨,「俗語的龍舟水,多雨潮濕」,但今年遇上異常天氣,原本於7月始出現的副熱帶高壓脊,提早於5月來臨,帶來雲少雨少的天氣,又熱又乾旱,相信與全球暖化有關。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964191/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五月高溫

端午節還未到,天氣已經熱得不得了。今年五月份的氣温似乎悄悄地為地球發出了求救的訊號。五月本來是春末夏始的季節,氣温不應太熱。從中國二十四節氣來說,「立夏」在五月(5月5日)象徵夏季的來臨;「立秋」(8月7日)標誌夏天的結束。看近數十年的趨勢,夏天不但變得更熱,同時也會變得更長;夏天變長,相對冬天便會變得更短,而這樣的季節長短變化將會成為常態,並非偶爾一、兩年的現象。

據天文台在二零二一年五月的天氣回顧報告顯示,由於覆蓋華南的副熱帶高壓脊較正常強,二零二一年五月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月。五月平均氣溫有29.0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7.0度,較各自正常值(1991–2020年)高2.7度及2.5度,兩者皆是五月份最高紀錄;平均最高氣溫32.1度,則較正常值(1991–2020年)高3.3度,是有記錄以來五月份的第二高溫[香港自1885年有記錄以來,五月最高平均最高氣溫是在1963年5月的32.5度。]。副熱帶高壓脊一般都是7月才出現的,今提早於五月來臨,帶來異常的天氣,雲少雨少,又熱又乾旱,從而出現持續高溫的日子。

二零二一年五月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最值得留意是二零二一年五月共記錄得總數達14天的「熱夜」數目,是有紀錄以來五月份最多的數目。首先,說一說何謂「熱夜」?據香港天文台的定義,「熱夜」是指全日最低溫度在28°C或以上。由於全日出現最低溫度的時間都在晚間或凌晨時分,所以稱之為「熱夜」,而非「熱日」。如果有酷熱天氣警告的日子,出現熱夜的機會亦會較高。

自1884年以來(除1940-1946年外),5月份首次出現熱夜的年份是在1932年,而1932年5月才錄得一次熱夜。其後,香港的5月零星地有些年份出現過不多於2個熱夜[除1991年5月有5個以外] 。但2005年以後,5月份有熱夜的年份明顯頻密。2012年之後,就幾乎每年都出現熱夜。2018年5月更首次出現6日熱夜。今年錄得14日熱夜的數目是超過過往最高記錄雙倍以外,實在令人驚訝!由今年5月16日起,出現了連續6個熱夜,亦刷新5月份最長連續熱夜的紀錄。

全年熱夜總數的數目差不多每年都增加,去年2020年更創出全年50日熱夜的新記錄。看來今年更會「屢創新高」。從天文台歷來的記錄,四月份或之前的月份從未出現過熱夜,但平均氣温持續上升,也難保有朝一日,四月份也會「失守」。

造成熱夜數目不斷增加,除了特殊氣候變化,諸如較強副熱帶高壓脊外,全球暖化和城市熱島效應是兩個主要原因。熱島效應是大城市的一個地區性氣候現象,城市與周圍地區的溫度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城市異常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樓宇及街道瀝青路面對陽光的蓄熱、城市內部林立的工商大廈和住宅中的空調設備排出來的熱空氣、有助降温的樹木減少等等因素。新建的各類大廈愈來愈高,城市及沿岸被建築物覆蓋,遮擋著風的流動,加劇了內部的高溫化。另外,全球温室氣體增多,亦影響氣温上升。不得不提,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劇風暴潮災害,又令極端天氣、超級颱風的頻率增多,人類不能忽視問題的嚴重性。若環球碳排放不能加以控制,香港熱夜的數目勢必不斷增多。

「耶和華這樣對我說:『我要從我的居所安靜觀看,像日光中閃爍的熱氣,又像收割時的熱氣中有露水的雲彩。』」(以賽亞書18:4)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