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有輻射,廢水勿泛流!

晴報新聞圖片

日政府決定 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鄰國中韓反對 日漁民憂行業衰退  

今年是日本311地震十周年,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在兩年後把曾用作冷卻核燃料、並已完成淨化的處理水排放出大海,強調會確保其殘留放射性物質氚被稀釋至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決定除引起鄰國反對,更有日本漁民稱「十年努力宣告白費」。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931088/

  *** 何建宗教授回應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九級地震和海嘯。受此天災影響,福島第一電站被海水倒灌,不單令整個岩手縣停電,還導致電廠的三個核反應堆熔毀,造成空前的核輻射洩漏災難。更糟糕的是: 海水淹沒了應急發電機所處的低窪廠房,令原本向核反應堆輸送冷卻劑的系統受破壞,在短短數天內,由反應堆所產生的高熱未能疏散,產生危機,廠方不得已引入海水淹浸快將完全熔毀的反應堆所處位置,勉強令溫度下降至可接受的水準,避免了更恐怖的驚天慘禍。可是,冷卻用的海水已霑染上了輻射物質,而發電機系統亦從此癱瘓。為了繼續控制這個既不能搬亦不能停的核反應熔堆,政府和發電公司惟有不斷引進海水和附近的地下水、不斷建造儲存核污染廢水的大缸。轉眼十年,經費付出不少,儲水的地方亦逐漸不夠使用了。

受輻射污染的廢水含有氚、銫134、銫137、碘129、鍶90、鈷60等元素。據悉,迄今已儲存了120萬噸之多,若不再擴建,估計在2022年9月便達到極限。日本首相菅義偉面對此頭痛問題,左右為難,最近竟冒大不韙之險,下令於月內把廢水稀釋,然後逐步向附近海域排放。不過,有國際傳媒報道,其實核電公司在過去亦已經秘密地把~300噸含較低輻射度的廢水故意抽排海中,以便騰出空間儲存更高放射性的污染廢水。立法方面,日本政府亦暗地裏放寬了法定的排放標準。難怪菅義偉政府此議一出,除了周邊國家(如中國和韓國)表達強烈不滿,日本本土的水產養殖業人士亦大表反感和抗議!

眾所周知,人類若短期內暴露在高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將會迅速慘死;若長期暴露在中、低水準的核輻射污染環境中,亦會令身體的DNA受破壞,引致癌症、畸胎和不育等病患。福島核廢水中,氚的含量極高,不易處理。而銫和碳14的半蛻期很長,若果留存在「食物金字塔」中將以倍數累積。它們更會在海洋「食物鏈亅中轉移,影響的層面既深且濶。遺憾的是:過去對核電廠洩漏輻射物質的研究,對象近九成都是陸地為主(land-based) 的災難後果,科學家們對海洋性(ocean-based) 輻射物質所產生的問題,目前知識甚少。而海洋環境複雜,如洋流交換和生化性質,比陸地還要艱深。所以,儘管「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表示:在依據該國相關標準的前提下,核電公司會將受污染的廢水稀釋至低於排放標準才放出大海;但輻射性物質的總量(total quantity) 仍存,誰會相信此次排放不會構成海洋環境污染?不會對海洋生態並海洋生物的生理造成影響?我們不要所謂「透明度高」的輻射性物質排放,趁此機會,其實我們要更嚴格的督促日本當局擔起科學化處理、系統性監測、符合國際監督原則的管治,為全球人類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肩擔義務!此事絶對不能含糊。

有人認為:核電不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又不産生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化合和 PM2. 5 光化合毒霧),是一種「低碳亅和「清潔」的能源。然而,吊詭的是:迄今我們雖能夠有效和安全地管理這種能源之利用,甚至亦能夠無害地處理核廢料之丟棄,我們卻仍舊無法應付它一旦發生意外時所產生的後果!面對如三哩島、切爾諾貝爾、福島等巨大核輻射洩漏事故,我們只能無助地驚慌和焦慮,束手無策!根據海洋科學家建立的大數據電腦模擬系統所推斷:福島廢水一旦排放入海,由於該處水流喘急,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就將擴散至太平洋的過半區域;而僅需3年,美國與加拿大,甚至中、南美洲的沿海亦將遭到影響。核污染勢必由點及面,再在生態鏈、食物金字塔、水產物流圈中立體累積,全球無一倖免!可以説,看核電不能太功利,它其實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 」。

上帝創造大地,原是一片榮耀美好的世界。可惜,人類自以為是,偏行己路,乃至罪性橫流,地球滿目瘡痍。福島核事故,完全是人類自以為等同上帝,因此驕傲、疏忽和貪腐的後果。今次日本政府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副自私自利和不負責任的嘴臉。可惜,還有不少世界元首為他們撐腰,也有人乘機撈一點利益,完全沒有同負一軛的精神,充份反映末世的心態。啟示錄16:10-11 預言:「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人因為痛苦就咬自己的舌頭。  他們又因為所受的痛苦和所生的瘡,褻瀆天上的 神,並不為自己所作的悔改。亅當代基督徒要做的,是榮神益人,並勸告未信者歸主。近年環境災難頻仍,我們更要做妥「地球管家」的職份,身體力行地見證造物主的榮耀!當仁不讓,我們除了站出來説公義話,更要用愛關懷鄰舍!求主賜恩加力!

何建宗教授
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任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