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面對網絡欺凌傾向旁觀的現象    

面對網絡欺凌傾向旁觀 中學生網上學習成果 遜小學生

晴報新聞圖片

網上教學在疫下長時間取代面授課,港大研究發現,中學生的網上學習成果在多方面均遜於小學生,面對網絡欺凌事件更傾向做旁觀者,亦較少向成年人求助。

研究團隊呼籲,師長應加強關注和支援中學生的學習、網絡健康和社交情緒健康等。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91149/面對網絡欺凌傾向旁觀%20中學生網上學習成果%20遜小學生

*** 羅裕安校長回應 ***

愛你的鄰舍      

隨著資訊科技發達,網上社交平台蓬勃發展,「網絡欺凌」的現象已非新鮮事。有調查發現分別約兩成半和三成半的中小學生曾在過去六個月成為網絡欺凌者和受害者,值得政府、家長、教師和社工關注。

年青人相處,有如膠似漆的時候,也有彼此不和一刻。我在學校曾經處理過學生之間的糾紛,例如爭執、吵架,甚至有肢體碰撞事件;老師當然樂意花時間去調解和教導。可是,網絡世界是一個無邊界的國度,除了相識的友人,就連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觀看別人的帖文、留言。這些網友可以圖文並茂地宣揚別人的事,然後肆意公審一番;也可以惡意搞作,如截圖、改圖去醜化他人;甚至在留言區互罵指摘、粗言惡語紛飛,相信瀏覽過社交平台、討論區的朋友,一定遇見過這些情況。在可以隱藏身分的虛擬世界,老師要協助學生處理社交平台上的欺凌行為絕不容易。

調查發現,很多中學生面對網絡欺凌,傾向做旁觀者,即俗稱的「花生友」。對於網絡欺凌,無動於衷,更不會仗義執言,制止欺凌行為。為甚麼青少年有這種心態?值得專家去探究,而肯定的是:這種態度與我們的價值觀相違。正義是普世價值,傳統中國社會讚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勇為」等行為,而不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冷漠表現。想起聖經裡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愛你的鄰舍」。如果旁觀者具備同理心,感受到被欺凌者的痛苦,一定會說幾句公道的話、勸止的話,而不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人類社會最寶貴是「情」,吳森先生說:「沒有情的社會,雖生猶死。」手機、網絡、社交平台,好似是突破了時空的界限,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從另一角度看,這些先進的科技,又會否令人與人的心靈距離更遙遠呢?如果青少年習慣在屏幕後,面對不公義或不幸的事件無動於衷,對社會將來有甚麼影響呢?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羅裕安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DSE開考 疫情影響備試進度 近八成自評壓力高

新聞圖片

中學文憑考試暫定於4月22日開考,團體調查發現,79.71%受訪考生在「疫情影響備試進度」自我評估較高壓力,八成考生希望政府盡快落實後備方案,而不是被動地視乎疫情發展。另外,兩成半不認同當局要求他們前往試場前自行做快速測試並申報結果。有應屆考生擔心測試劑或有假陽性結果,致無法赴考。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

*** 羅裕安校長回應 ***

為應屆考生打氣

無可否認,應屆中學文憑考試考生比起師兄師姐承受更大的壓力;他們三年高中階段都在網課與實體混合的學習模式下度過,學習效能受損;校園生活時間不足,難免影響師生、同學的相處;許多課外活動(例如:參觀、境外學習、學界比賽)被迫取消,中學生涯似乎少了一些珍貴的經歷。相信有些考生會慨嘆:「是時代揀選了我!」近幾月,新冠病毒第五波疫情較之前來得恐怖、嚴峻,考生必須步步為營以防感染病毒;但可能身邊已有不少親友確診,更不幸是考生自己也中招,親嚐疾病之苦。

這些考生不過是十七、十八歲的青少年,大多數人在父母、師長照顧下成長,公開考試可能是他們出生以來最重要的一件事。要爭取優異的考試成績固然不容易,同樣他們也在思考未來的出路及面對未來的抉擇,這種不確定性很容易令人焦慮。以往同學們可以向信任的老師或親密的同學傾訴,聽取意見,以及獲得鼓勵;但是在長期生效的《限聚令》之下,人與人之間靜靜地疏離了,相約見面也要思前想後。雖說現時可以藉著手機、視像科技來溝通,但是這些互動形式總是隔著螢幕,哪比得上促膝而談或圍桌討論事情來得親切真實?在這情況下,考生的人際相處,在質量上大不如前。感恩社會上有很多有心的機構提供支援考生的熱線、講座,我也相信考生的父母、老師、朋友也很樂意陪伴他們經歷這場考試。因此,請考生們不要自覺孤單無助。

正由於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政府相關部門一直不敢落實考試安排,一切要視乎疫情發展。作為校長、老師,我們也很焦急。雖然理解政府的難處,無奈這種狀態實在為考生帶來另一層壓力。如今疫情回落,安排敲定,希望考生們能夠放下不滿和疑慮,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目標全力以赴。《戰國策》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醒我們:在漫漫長途中,最難走的就是最後一段路了;因為這時人的身心已疲累,容易放棄。如果沒有頑強的意志、清晰的目標和必勝的決心,人便會在距離終點不遠處倒下。

各位考生,你們已經進入「最後十里路」的階段了!你們身心疲累,是的;承受著很大壓力,是的;但是希望你們能夠咬緊牙關,邁開大步,奮力前進。加油!

羅裕安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