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與「三文治世代」

「三文治世代」是指那些既要照顧子女,又需照顧長者的人士,通常是成年或中年夫婦,間中有涉及單親父母;另一個名稱就是「夾心人」,被夾在兩代之間。一般來說,比起只照顧子女或服侍長者的人士,「三文治世代」在生活上、經濟上及精神上的壓力都要大很多,他們常需要其他人幫忙(包括其他親戚或僱工)或其他服務(例如社區康樂措施或日間長者中心)配合。

但是,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期間,大部分外間服務措施都需要關閉,長者不宜外出。加上各類上門服務大幅削減,長者若有甚麼身體健康問題,子女便要留在家中照顧他們。加上學校停課以致大部分學童都要留在家中網上上課,年幼的需家長陪同不能單獨在家;若子女有學習困難,那更要父母專注地在家督促。結果不少夫婦,特別是妻子,被迫半職工作甚至放棄事業來照顧家庭。由此可見,夾心人士的壓力是何等的大了!

有研究指出,「三文治」世界的人的精神狀況在COVID-19疫情下深受影響,

源於三代人長時間困在同一間屋(一層樓)裡,要凡事互相體諒(特別對小孩及長者來說)相當困難,因而產生磨擦的機會較疫情之前增加了不少。結果,這類夾心人很容易患上了焦慮、憂鬱及各類與壓力有關的精神障礙,影響了他們的睡眠、飲食及其他生活功能,或會破壞婚姻關係。還有,部分人士會出現自殺念頭,但幸好有需要照顧別人之責任而不容易輕舉妄動傷害自己。不過,若有額外的困難出現,例如工作被開除、投資大損失等,尋死的意願可能增加。

舊約聖經有一個「三文治」身份的人,他不但能好好照顧上下兩代,並能關顧親友,更成功兼顧國家重要職務,這人就是「約瑟」。根據創世記的記載,約瑟自小喪母,又被兄長嫉妒甚至出賣〈創世記37章〉,成為埃及人的奴僕,後來更被主母誣告坐牢〈創世記39章〉。但他靠著上主的保守及能力,給皇帝解夢及獻計,成功應付疫情,終於能升至埃及宰相位置〈創世記41章〉。在饑荒時期,他智慧地拯救了父親及兄弟家族的人,並且冰釋前嫌〈創世記45章〉,一家和氣生活下去。約瑟又供養他們及其子女直至自己死後,而他自己的兩個兒子日後也發展成為以色列人的兩大支派。約瑟臨終前的說話很有意思:「你們不要害怕,我怎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有意要害我,但 神有美好的意思在其中,為要成就今日的光景,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保存。」〈創世記50﹕19-20〉

麥基恩醫生

小心因新冠肺炎帶來的併發症

早前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上讀到一篇報道,覺得值得和大家分享。這報道指出,由2020頭至2020年11月,日本共有2,087人死於新冠肺炎,但同期日本人每月的自殺死亡率卻升至2,153人!換句話說,每月因自殺而死的日本人遠比大半年來死於新冠肺炎的還要多!

日本是全球自殺率最高地方之一, 2016年的數字是每年每十萬人口便有18.5人自殺身亡,比全球的平均率10.6高出許多。而香港近年是在12左右。日本人也較多發生協同自殺(suicide pact) ,即多人約同一起自殺。我想起電影中描述的武士「切腹自殺」的畫面,這是勇氣的表現,要寧願死也不要羞恥,不知這也會否在某程度上反映日本人對自殺的一些態度。其實,在2019之前的十年,日本的自殺率是在慢慢下降中,可惜新冠肺炎的大爆發又迅速把數字推高。

在大部分的地方,男性的自殺率(是completed suicide,不是 attempted suicide 企圖自殺) 比女性高出二至四倍。這個可能和男士們傾向不甘示弱亦不願意求助,也會用上較致命的自殺方法有關。今次日本自殺率回升的另一個使人關注的地方,就是女性看來比男性更受影響,因為女性在十月的自殺率升高了八成,而同期男性只增加了兩成,這個現象也和一些跨國性的研究結果吻合。一個名為 Care International 的組織在九月曾發表報告,指出女性因為這次全球疫情大爆發而產生的精神健康問題比男性多兩至三倍,因為較多女性從事酒店丶服務和零售行業,所以她們因為疫情而失去工作或收入減少亦比男士們多。

想深一層,那些在家中「無償工作」的主婦們的壓力也非常大,因為許多時孩子們要留家上課,照顧他們和督導他們學習的責任和時間也大增,往常家中長者可以代勞的事情,例如買餸,也因為老人染病後風險太大,也得讓他們留在家,所以大大小小的重擔就都落在一眾「家庭煮婦」身上。而那些「雙職主婦」更是百上加斤,壓得透不過氣來!記者曾做了一些訪問,發現許多受困擾的日本女性都會羞於向別人表白自己:「向別人說自己有困難是一件羞恥的事,所以要掩飾,不能外露。」亦有受訪者表示,要改變整個社會的文化,才能讓更多人願意去求助。

十七年前香港的「非典肺炎」SARS,我們仍記憶猶新。2003年香港的自殺率急升至15.26,而老人自殺率更是37.5,所以我們都要提高警覺,互相守望,留意身邊的人,勇於求助亦肯樂人。政府在重建經濟之餘,亦得投放資源,應對這些因新冠肺炎帶來的併發症。「我是光,我到世上來,叫所有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約翰福音12﹕46〉

鄺保強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教師墮斃 校長失聯休假

天水圍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女教師林麗棠墮樓身亡,辦學團體東華三院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有李東海小學的老師在王賢誌Facebook留言,形容同事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冀王公平公正公開地還林老師一個公道,相信李東海小學會很快走出陰霾。

「 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 同事盼還公道
王賢誌在個人Facebook則透露,羅已正式休假,據他所知,該校現任兩位副校長不會擔任署任校長一職,人選仍有待公布。王又指,十日在學校跟傳媒見面後,曾與羅簡短地通了一次電話,問及對方會否交代事件、甚至發聲明解釋,當時對方僅回應要詳細考慮,但之後王已無法聯絡羅。

自稱在李東海小學任教的趙老師在王賢誌的Facebook留言,指現在是需要正能量的時候,形容同事們受創傷的程度各不同,他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希望各界多鼓勵學校每一位同事,因他們自事發後一直堅守崗位已是不易。有曾在東華三院其他學校任教的老師留言,指以往也經歷過類似的校內情況,她鼓勵趙老師及其他李東海小學的老師,要好好互相扶持。

資料來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13/00176_012.html

****** 麥基恩醫生 回應 ******

謀殺及自殺案

大角咀亮賢居昨晚發生單親家庭倫常慘案。 歐陽偉光攝

大角咀亮賢居昨日發生單親家庭倫常慘案。44歲單親母懷疑受感情問題困擾,與7歲女兒在家中燒炭死亡。案件列謀殺及自殺案。中午,數名警員重返亮賢居單位調查,稍後將安排驗屍,以確定兩名死者的死因。

事發在昨晚6時,女戶主家中的一名外傭放假多日後返回單位,發現拍門無人應及單位傳出異味,覺可疑報警。消防到場破門入屋後,發現一對母女倒斃單位牀上,單位內檢獲盛載燒過的炭盆。警方現場檢獲遺書,初步不排除女戶主因感情問題,狠心擁女同死。據悉,女戶主早前與丈夫離異後,與女兒相依為命。近日女戶主有新歡,但疑與男友有感情問題,鬧得不愉快。

這宗新聞很令人心痛。單親人士因為心靈空虛和孤單,在認識到新朋友時,
雖然仍未清楚了解對方,便很容易太快及太早就投入新的一段感情和關係。
當這個新希望、新關係破裂時,就䧟入極度的絕望中。所以一定要等待和了解清楚、
慢慢才開始新的感情,因為再次失敗是極痛的!
平常日子要開放自已,結識多些朋友,擴大社交圈子和支援網絡。
又應主動認識自己社區內的支援和資源,例如社福團體,
在有需要時知道可在什麼地方尋求協助。
理想可找到單親同行者,互相幫助,
亦可對一些經常會出現的危機有多些心理準備和知道化解的對䇿。
在發現自己不能承擔或情緒䧟入低谷時,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和專業人士的介入。

掟B落街再跳樓母死子危

她患有產後抑鬱症,仍堅持獨力撫養子女,導致壓力爆煲精神崩潰,疑萌攬子同死念頭,昨午將四歲女兒及女傭安排離家後,留下遺書即揮刀自斬放血,再狠心將兩歲半大兒子掟落樓後復跳樓亡,其子傷重危殆,警方將案列為企圖謀殺及自殺調查。
產前、產後抑鬱,我們該怎樣處理及預防呢?………這症狀會帶來什麼影響,對自己、對家人我們可以做什麼?…………….請參閱下圖了解更多。

    產後抑鬱 2_page_1   產後抑鬱 2_page_2

中醫系男學生疑學業壓力墮樓亡 16.1.2018

16.1.18 墮樓據了解,死者姓蔡,19歲,就讀中大中醫系一年級,早前因「上莊」分組問題與同學關係欠佳,昨日(15日)公布的考試成績亦未如理想,早前曾向家人透露不開心,現場遺下死者的手提電話及拖鞋,以及一張字條,內容指生活不開心,人生灰暗,惟文字間未有透露死念。

 

23.8.2017 『談天說道』青少年的自殺警號一般家長對子女說想自殺的說話,不以為然;近年網上的資料,也是刺激青少年自殺動機的源頭。……青少年自殺的警號(主稿)23.8

學生輕生

5.1.18自殺案.jpg

2018年1月5日墮樓身亡的14歲姓熊女生,在屯門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就讀中三,該校英副校長指,熊成績中上,每次成績都屬班內前10名,她性格開朗,與同學關係良好,深受師長喜愛。至於熊生前以whatsapp發短訊給其同級「死黨」,內容大意指自己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