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引致精神障礙的高危因素

根據RS Murthy及R Lakshminarayana在「世界精神醫學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期刊《世界精神醫學》(2006年2月)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所述,他們確定了戰爭(無論是對內或對外)會嚴重影響當地人民之精神健康。作者綜合了在各地大小戰爭與精神障礙的研究,繼而列出一些高危因素,包括:

一、女性:雖然成年男性在戰爭中傷亡比較多,但生存下來的女性及兒童容易在戰爭環境下出現精神壓力;其中原因是他們容易受到暴力傷害。此外,在戰爭期間,缺乏社交上的支持,這樣對母親的心理尤其不利。

二、兒童:有研究指出:母親若然在懷孕前後有憂鬱情緒,其產下的嬰兒日後的成長會有負面影響;而青少年若經歷過戰爭創傷,患精神障礙的機會明顯增加,這種情況可以在「巴勒斯坦」的難民中看見。

三、創傷的嚴重性:很明顯,創傷越多,身心靈的困擾越嚴重,而精神障礙事件肯定因此而增加。

四、戰爭帶來人生經歷:假若要面對戰禍的各種艱難(例如:親人喪生、失業失學、貧窮與飢餓等),精神問題更容易出現,程度更嚴重。相反,若能經歷美好事件,例如能夠保持安居樂業,得到經濟支援等,則會減少心理後遺症。

五、社會心理支持:不少研究確定缺乏人際關係及社交上的支持,或者沒有宗教及文化上正向態度,便容易受到戰爭創傷的負面影響。

由此可見,若能針對上述高危因素而給予適當的教育、預防、輔導及康復補助,可以大大減少因為戰禍而來的精神障礙。

聖經雖然記載了大小不同的戰爭,但是耶穌教導信徒不要驚慌:「你們會聽見有戰爭和戰爭的風聲;你們要小心,切勿驚慌,因為這些事必須發生,不過結局還沒有到。」(太二十四6,《環球聖經譯本》)。此外,耶穌更要求他們善待敵人:「倒不如這樣:『你的仇敵如果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不要被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20-21,《環球聖經譯本》)。

麥基恩醫生

共建健康教會:以家庭系統理論處理教會衝突

共建健康教會 共建健康教會:以家庭系統理論處理教會衝突
Creating a Healthier Church: Family Systems Theory, Leadership, and Congregational Life
系列名稱 (中文)  
進深輔導叢書 11
系列名稱 (英文)  In-depth Counceling Series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李察遜
國際書號9789622948686          HK$ 128

內容介紹
李察遜牧師很精闢地將「博域家庭系統理論」應用於我們如何理解教會群體的動態,從而使牧養能更有效。這本書是難得的資源,協助我們將基督的信仰活得更扎實,更靈活,使我們在教會群體中更能活出基督的形象和繫連妙結的精神。…… 藉著「博域家庭系統理論」,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藍本,讓牧者和信徒以一個嶄新的角度認識教會群體的情緒運作,並提供很實際的方法去處理教會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本書提出各人應將改變的焦點歸向自己,而非聚焦於他人,期望他人改變。作者在書中每章的末段均有列出個人思考問題和小組討論問題,對讀者尤為有用。

 危機中見盼望

3038_01_C 危機中見盼望
Hope in Crisi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risis Intervention
系列名稱 (中文)        實用輔導叢書系列3
系列名稱 (英文)        A Practical Guide to Counseling Series 3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關瑞文
國際書號  9789622948730         HK$ 88

內容介紹危機」是生命的常態,而化「危」為「機」卻是人生的實踐智慧。在近代基督教學術世界中,盼望神學是一株旨在化危為機的信仰奇葩,它既肯定「危」的實況,同時又強調隱伏在「盼望」目光底下的轉「機」。這份「盼望」不是一服架空現實的心靈藥引,而是按照當事人處境而施予的治療。本書理論與實踐並重,除了扼要地陳述相關的輔導理論外,還探討了六個本地常見的危機個案,並且提供了實用的輔導指南。作者特別提及教會既在危機輔導中佔優勢,卻也可能成為引發危機的場所。這番語重心長的提醒實在值得每位信徒一同反思。    詳情請按下

共享盼望樂章共譜盼望樂章
HOPE IN PASTORAL CARE AND COUNSELING
系列名稱 (中文)     進深輔導叢書 (7)
系列名稱 (英文)     In-depth Counseling Series (7)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李思達
國際書號    9789622948648         HK$ 58

內容介紹 本書極具開創性。作者李思達(Andrew D. Lester)是牧養輔導員,他指出牧養神學(及社會行為科學)忽略了有效處理人類受苦的主要原因:沒有盼望,感到沒有將來。李氏探討人忽視盼望的原因,然後嘗試為人類這個重要的心理層面提供起點,他也為教牧提供臨床理論和方法,來評估和介入絕望者的內心世界;又發表了評估絕望者未來故事的策略,並提出如何用解構、易構和重構來把未來故事矯正過來。牧養關懷者尋求有利的切入點去關懷人,教牧神學家則要發展神學視鏡來了解人的狀況,對他們來說,本書是至為重要的參考。
詳情請按下

 

半掩心窗半掩心窗
THE TRANSLUCENT LIFE AS NARRATED BY A THEOLOGIAN-COUNSELOR
系列名稱 (中文)     心靈關懷隨身讀 (1)
系列名稱 (英文)     SPIRITUAL SHEPHERDING (1)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關瑞文
國際書號  962-294-824-3          HK$58

內容介紹 關瑞文現任崇基學院神學組助理教授,亦是註冊社工。作者記下八十個心靈導故事,使讀者知己知彼,認識信仰,重尋生命的真諦。從書中可見一個神學人兼輔導者如何實踐他的信仰。    詳情請按

 

力不從心時

力不從心時

力不從心時                                                     
WHEN THERE S NOT ENOUGH OF ME TO GO AROUND
系列名稱 (中文)     進深輔導叢書 (2)
系列名稱 (英文)     IN-DEPTH COUNSELING SERIES (2)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班艾倫 / 包愛德
國際書號     962-294-860-X                  HK$ 48

內容介紹  現代女性為了滿足丈夫、兒女、家人、工作、教會各方面的不同需要,常有力不從心的感受,這書能幫助你重整生活節奏,重拾愉悅人生。  詳情請按下





 

IN-DEPTH COUNSELING SERIES (2)
出版社/發行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作者 / 編者 班艾倫 Ellen Banks Elwell
包愛德 Joan Bartel St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