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曾與我一同上網課的同學轉寄了一位荷蘭極右政治家蒂埃里·鮑德(Thierry Baude)的影片視頻給我,其言論指控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指他在2013年5月16日有關「97%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暖化是人類造成」的說法是一個謊言的推文。這說法本是基於一位環保人士約翰·庫克(John Cook)經分析12,000篇有關氣候變化或全球變暖的文章後,推論出來的。簡單來說,鮑德認為這些文章中,有大量同意地球暖化,但是沒有提及或只是部分贊成是由人類造成的文章也歸納在認為地球暖化是人類造成的文章之中,因而極度跨大百分比。
姑勿論個別人士的言論如何,根據權威的「跨政府天氣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寫IPCC )的第四次評估報告(AR4)(IPCC2007)得出的結論:自20世紀中葉以來,觀測到的全球平均溫度升高的大部分原因很可能是由於觀測到的人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所致;然後在AR5(IPCC 2014a)中強調,極有可能(確定性>95%)人類影響是自20世紀中葉以來觀察到變暖的主要原因。
IPCC在1988年成立,現有195名成員。其宗旨是對地球氣候變化作出全面綜合性評估,包括氣候變化的原因、潛在的影響和應對的策略,迄今已完成五份評估報告;而目前IPCC正處於第六個評估週期。IPCC的評估報告對一定時期內氣候變化狀況作出基本的判斷,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權威依據。評估報告每隔六、七年更新一次,其報告極具權威。
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主要由於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生產水泥、蓄牧農業、廢物處理、工業生產等等。
煤製石油和天然氣是發電、運輸、供熱和供電的主要能源。鑽探、開採、加工、運輸和分配化石燃料也會釋放溫室氣體。化石燃料的供應和使用約佔人為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 80%,其餘20%就是甲烷(CH4)和大量一氧化二氮(N2)排放出來的。
砍伐森林是二氧化碳的第二大來源,由於光合作用,樹木和森林是天然的碳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砍伐森林用於其他土地用途、燃燒或分解樹木會減少碳匯,從質量平衡的角度來看,這等於增加了碳排放。
在全球範圍內,約3.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水泥工業。當煤和石油焦被用作熟料生產窯爐的燃料時;以及在石灰石煅燒的化學過程中,都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甲烷是在動物的消化道以及動物糞便中產生,牲畜佔人類活動甲烷排放量的30%。
濕地或水稻種植產生了人類活動產生的全球甲烷排放量的大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化肥的使用會增加一氧化二氮的排放。許多礦物和有機肥料和糞肥中所含的氮增強了由土壤中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進行的硝化和反硝化的自然過程。這些過程將一些氮轉化為一氧化二氮。
垃圾堆填沼氣(主要是甲烷)在堆填區生產有機廢物(例如廚餘)的厭氧消化過程中,產生沼氣(甲烷);除非上述兩種情況中的甲烷被捕獲和利用,否則它將釋放到大氣中,不造成溫室氣體。工業創造了許多有特殊用途的壽命長而強烈的溫室氣體,如CFC、HFC、PFC在許多行業中,用作製冷劑、發泡劑、醫藥應用中的促進劑和脫脂溶劑。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MCIWEM)
英國特許環境師(CEn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