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德軍會議錄音外泄 防長承認軍官使用不安全線路

網絡新聞圖片

俄羅斯媒體日前公開德國官員在思科Webex平台開會的錄音,內容討論了向烏克蘭運送導彈等武器,以及基輔炸毀克里米亞大橋的可能性。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表示通信系統沒有受到損害,空軍通話之所以能夠被錄音,是因為個人操作失誤。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戰略解密」通常是指從其他國家或重要組織之中取得(主要是竊取)重要的戰略訊息(情報),例如軍事進攻或防守的佈局、行動、意圖或計劃。很多時候還包括對手的重要經濟來源和活動情況,以及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發展;但間中也會搜集一些個人私隱及黑材料。有了這等訊息,可以提高自己國家的安全,並有助軍事及外交活動決策及部署。

以往進行這種解密的方法是通過特工或間諜潛入對方的部門,或收買對方關鍵人物來獲取情報。當然,曾發生反政府媒體或個人因各種原因而洩露國家機密。不過,近年更多事例是藉著入侵網絡及竊聽通訊等科技而直接及遠距離得悉消息。故此,有人認為這些行動屬於「資訊」或「網絡」戰爭。

對方一旦知悉軍事戰略被竊聽,除了公開指責之外,更會立刻採取防護機制去處理機密,並偵緝間諜等反間行動,導致「戰略解密」不能繼續進行。因此「戰略解密」行動及情報通常不會公開,除非有特別的原因或目的,例如刻意暴露對方的虛偽,以及讓敵對政府及組織產生內部混亂。

雖然竊取機密那一方解釋有關行動屬政治需要,並自辯是遵守某些法律及道德標準來進行相關行動。但這確實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尤其是涉及個人私隱的時候。

聖經中最著名的出賣情報故事是加略人猶大自願以三十塊銀子,引祭司長及民間長老的人來捉拿自己的師傅耶穌。他給的情報是「夜間在客西馬尼園」,方式是藉著暗號「我跟誰親吻,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抓住他」(馬太福音26:14-16,47-55)。至於他出賣耶穌的動機,至今仍有爭議。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3節寫「撒但已經進了他的心」;也有人解釋猶大的行為,指他實際想藉此強迫耶穌帶領門徒及民眾作反,希望推翻羅馬的統治,復興猶大國。最後事與願違,猶大因後悔而自殺(馬太福音27:3-5)。

麥基恩博士

**時事回應**

圖片:《am730》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盛事營銷」(event marketing)在商業社會越來越受重視,形式是通過舉辦大型、盛況空前的活動來營造活潑繁榮的氣氛,期望帶給主辦者(及或當地)相當可觀的利益。由於這些活動能夠吸引大量當地(及外來)的人士參與及參觀,通常可以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因此,在籌備這類盛事的時候,除了考慮表演者的吸引力及知名度之外,還會詳細釐定出席者屬哪個組別及人數,以及他們的背景、心態、付費能力及對活動的支持程度和期望。

根據不少有經驗主辦盛事的人士的意見指出,在眾多目標之中,除了成本效益,重要的成功指標之一就是參加者對活動的「投入」(engagement)程度。他們是否感到滿意?這方面需要多方準備功夫配合,包括:

一、事前的聯繫及溝通:要詳細部署各方面的程序,甚至準備好替代方案應付突發事件。此外,最好讓參與者對盛事的過程作心理準備,也可以先預告有驚喜。

二、投入及享受活動:以活動內容使參加者在認知及情緒上獲感動,也給予他們足夠時間和機會表達感受。有人認為把盛事遊戲化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也要有應變危機的能力,並作好各種安全措施。故此,需要得到政府部門充分合作。

三、事後跟進及處理回響:活動後,表達感激各方出席,並誠懇地邀請他們對是次活動作回應,以及鼓勵他們日後參與更多。假若發生了不如意的事情,要清楚交代;必要時,承認責任並盡量提供補救方法。

由此可見,安排盛事不單要考慮主辦者的目的及需要,往往更著重參與者的感覺及接收能力。故此,要不斷把盛事的中心信息清楚及有效地傳達出去。例如:一般出席者未能一下子明白詳盡資料,所以要先提供精簡撮要;然後按需要分階段提供進展消息,讓有興趣者可以更深入了解活動內容。此外,也有人認為,若然參與者在活動中有收獲(包括享受活動氣氛、學習到一些技能、收到一些有用的禮品、認識了新朋友等),便會更樂意繼續支持主辦者的宗旨及各種需要。假若參與者能因接觸(或認識)到主辦者工作而感覺驕傲,便能對盛事留下良好的印象,日後更容易積極支持主辦者的各項活動!

聖經記載了不少盛事,比較矚目是耶穌在曠野餵飽五千人的故事。四卷新約福音書也有記載(馬太福音第十四章13至21節、馬可福音第六章32至44節、路加福音第九章10至17節、約翰福音第六章1至13節),可見其重要性。當時群眾慕名而來見耶穌,不單身體得到醫治,肚餓的時候更有「五餅二魚」的神蹟出現,以致群眾都有餅和魚進食,並且有餘。相信他們的靈性也會成長!

麥基恩博士

每日用手機多於4小時損青少年精神健康

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備受關注,如何能促進他們的精神健康?有一個簡單方法或可能提供幫助。南韓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手機超過4小時的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及藥物濫用的比率都較高,減少使用手機或對健康帶來益處……(資料來源:am730 )

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與精神健康的關係

新聞中引用的研究指出,過度使用手機會引致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會產生類似其他成癮行為(如「黃賭毒」)引致的問題,例如令人逃避現實、荒廢學業、投放過多時間在其上、不眠不吃、如果家人阻止會隱瞞或使用詐騙手段繼續進行等。這當然會產生很多學業、情緒、身體健康及家人關係等問題。

當家人去關心青少年時,好像其他成癮問題一樣,不要單以道德譴責去阻止他們;否則會有反效果,只會令他們越來越討厭家人及更投入網絡世界。故此,應放下身段或找一些青年人信任的人,好好跟他們傾談及建立關係,明白他們為何喜歡網絡世界,到底他們是喜歡玩遊戲?在社交媒體與人溝通?看新聞?看電影?心底裡是不是感到孤單?感到人生很無聊、沒有目標?對學業感到挫敗?對學校老師或同學不滿?

在得到他們信任後,他們或許願意講出心底裡的需要。家長才可引導他們透過其他途徑去滿足自己,減低使用手機的時間。

當然,一般手機成癮較難處理的青年人大多也是比較內向、不善於與人交往;特別是過去幾年,新冠疫情令他們習慣了在家上網課,缺少了與同學真實相處的機會。因此,助長了他們喜歡網絡世界多於真實社交,甚至懷疑「為何要上學」等問題。故此,家人必須要沉著氣、有智慧和愛心去幫助他們。假若遇到很大困難或出現了嚴重的情況,可與學校社工或老師一起探討如何幫助他們。

譚日新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

南非向國際法院控訴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

南非12月29日向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提出訴訟,聲明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無差別使用武力,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又強迫居民遷離及,批評以色列在加沙持續出現反人道及戰爭罪行,違反《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聲明要求國際法院展開聆訊並頒發臨時禁制令,下令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資料來源:香港01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戰爭罪行

雖然歷史上有很多戰爭都出現令人髮指的兇殘行為,但是真正針對「戰爭罪行」(War crimes)的國際法例,直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才正式出現。1899年及1907年的《海牙公約》(the Hague Conventions)主要針對戰爭中不能使用的戰鬥方法,而1864年及1949年的《日內瓦公約》(the Geneva Conventions)則著重於保護非戰鬥人員。這些公約皆指出,違反規定會構成戰爭罪行。

簡單來說,戰爭罪行即是違反戰爭法的戰鬥規則及程序規範。根據聯合國關於戰爭罪的詳細定義列出的15項戰爭中違法的行為,包括了故意謀殺無辜者、酷刑或不人道待遇、故意造成巨大的痛苦、強迫戰俘或其他人在敵對勢力中服役、要求16歲以下兒童參與戰鬥、刻意攻擊平民、非法及肆意大規模破壞和侵佔財產、使用毒藥或有毒武器、攻擊或轟炸未設防且非軍事基礎設施的城鎮村莊、挾持人質、非法驅逐、移動及拘禁、蓄意攻擊(能導致平民傷亡)或過度破壞等。

要阻止上述的戰爭罪行發生並不容易!為了戰勝敵人,不少指揮戰爭的領導人對於這些罪行明知故犯,甚至縱容下屬做出種種暴行。不過,即使有清楚明確的法律定義,要證實某個人刻意干犯這些罪行,往往缺乏證據;而且必須經過相當複雜的審查過程,並要由特別的戰爭法庭審訊,往往受限於簽署公約的國家中執行。

以今日的道德準則來看,舊約聖經中的戰爭也有很多事件屬於戰爭罪行。例如創世記第三十四章記載,雅各的兒子們因為妹妹底拿被污辱而復仇,誘騙迦南地的示劍及其族人進行「割禮」(割包皮);趁著他們手術後身體疼痛不適而出其不意屠殺所有男丁,並擄掠他們的婦孺及財物。不過,這類屠殺行為是當時各民族對待戰敗的人的一般做法。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人道對待戰俘,而且對遊牧民族來說,戰俘是非常昂貴的負擔。況且,這次乘人之危的勝利並不是上主的意思,因而引起雅各擔憂。

根據Scot McKnight在《今日基督教》(2020年3月30日)的網站指出,昔日以色列人的戰爭行為比周遭其他近東民族的歷史記錄的戰爭暴行相對溫和,甚至輕微。以宗教文物遺跡比較,以色列人信奉的神比起當代其他宗教的神祉,以色列的神沒有要歌頌在這類戰爭中的不人道表現。

麥基恩博士

**戰爭與精神健康**

「停火」(Ceasefire)一般是指戰爭中敵對雙方同意一起作出短暫停止暴力的軍事行為,作為日後更進一步的「停戰」,並藉這段時間用以救援傷亡軍員及受影響的災民提供人道援助。此外,「停火」那製造了一個冷靜期作為「停戰」及「和談」準備(參Shane Smith 2003年十月份《Beyond Intractability》網頁)。

社會心理學認為由於戰爭步行會製造焦慮、恐懼及仇恨心態,令談判開始並不容易。此外,有時候敵對雙方也會假借「停火」而進行一些作戰部署,一旦談判出現困難便反撲或大舉進攻對方。這其實不單有違「停火」原意,但卻會爭取更多政治利益及談判籌碼。故此要成功地「停火」,確實需要敵對雙方建立到一個最低限度的「互信」(mutual trust)。根據Shane Smith的見解,這種信任包括心理上認知到以下各點:暴力的自我傷害性、個人在製造衝突上的責任、應要對敵人產生同理心。這其實需要一種心態上的「更新」(transformation)。不過,他認為最大的阻隔乃是得不到全體參與人士認同,而有時候一少攝持份者的過度不良或惡劣反應,會令整個「停火」會議失效。

不過,「停火」會議一旦成功開始,確實有一種正面推動進展的效應。大眾渴望的和平會漸漸滲透入會議當中,令雙方破壞「停火」協議的政治代價不斷增加。此外「停火」也會把本身倡戰的政治團體之共識,轉移到倡議和諧的新架構。加上第三者(國際組織或國家)之介入,會有壓力給敵對雙方去保持接觸及討價還價。最後,若有和平部隊出現在「緩衝區」,雙方更有誘因討論「停戰」的議題!最後,加入的第三者或許有自己的隱藏議程,不過愈多各類代表的介入,通常會令雙方「停火」成功的機會愈發增加。

由此可見,「停火」一旦成功開始,若能夠在國際的眼光注視下,即使是短暫也應該會有下續。若能有很多的中立的第三者參與,「停戰」的機會便會增加,和平之路也可出現!

舊約聖經也有一段記載類似「停火」的協議,昔日稱為一種「罵戰」,事件記載在《撒母耳記上》十七章。當時「非利士」人的軍隊帶着巨人「歌利亞」挑戰「掃羅王」及其「以色列」軍,但提出的條件卻是對方派出一人單獨與「哥利亞」戰鬥,若能殺了他,「非利士」就歸降作奴僕。但若是敗戰,「以色列」人則要作奴僕。這些條款看似公平,但實質上並不對等,故此「掃羅王」及「以色列」眾人「就都驚惶,非常害怕」。幸而「大衛」年少不畏虎,依靠上主挑戰「歌利亞」,藉着慣用的機弦甩出石子,擊殺了他;並且乘勝追擊,打勝了仗!

麥基恩博士

**戰爭與精神健康**

休戰與停戰

「停火」(ceasefire)並不等於「休戰」(truce)或「停戰」(armistice),因為後者除了不交火以外,更包括雙方願意暫時停止敵對行為,並嘗試締結一些不再互相攻擊的正式協定。當然這協定出現卻不是「和約」,因為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當中。不過也有些時候,這「休/停戰」情況會持續下去並沒有勝敗之分,反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和平狀態。

至於「停戰」協定的國際法,主要是依據1899年及1907年的「海牙公約」(Convention de La Haye) 。當中若有提及「休/停戰」時限,雙方確實在這期間不能動武,否則違反國際法律。不過,若沒有註明「休/停戰」時期,戰爭則可以在正式公布後再度出現。當然戰爭也可以一路不再出現,好像目前的「南、北韓」一樣。1953年的「朝鮮停戰協議」(Korean Armistice Agreement)簽署以後,理論上雙方因沒有正式簽署任何「和平協議」,仍然處於交戰狀態,但到目前尚未發生正式軍事衝突。

歷史上,另一著名的「停戰」協議乃是1918年的「康邊停戰協定」(Armistice of Compiegne),由「法蘭西」及「德意志」兩國代表在法國「巴黎」近郊簽署,於11月11日上午11時生效,標誌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結束。但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對此協定卻是「有人歡笑有人愁」。明顯地,被德軍佔領及受轟炸威脅的歐洲城市居民,當聽到這協定消息時非常興奮。據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資料所記,「倫敦」的「大笨鐘」響個不停。但對參戰的雙方軍隊,卻因忽然停戰而感覺迷惘,有不知所措的反應。此外,更有無數人民,在這時候為在戰爭中死去的親屬哀傷,令停戰的氣氛蒙上了一層愁雲慘霧!由此可見,戰爭不單帶來即時的傷亡,也帶來更大更多的後遺症!

依基督教的教義,聖經新約的「耶穌」,由 神的兒子邊位人的樣式,在「橄欖山」上被釘十字架,爲人類的罪孽流血捨生,使人與上主和好,應該是歷史上最偉大的armistice !

麥基恩博士

**戰爭與精神健康**

停火、停戰與休戰

在戰爭期間,敵對軍隊很多時會停止互相攻擊的行為,稱為「停火」(ceasefires)。這情況並不等同戰事結束,但可以是「和談」的開始。其實「停火」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但很多時卻被混合通用。

一、「停戰」(armistice):是交戰各方暫時停止爭戰,等待雙方談判能否達成和平,在此期間各方仍繼續敵對及保持戰爭狀態;例如1953年「韓戰休戰協議」雖然簽署了,「南、北韓」雙方仍然互相敵對及保持戒備。通常「停戰」是帶有正式的法律責任,而是全方位被執行,並且會維持一段時間,好讓參戰國能夠談判,看看能否達到「和平協議」(peace treaty)。每年的11月11日被稱為「世界休戰日」,就是紀念1918年當日上午十一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帝國與盟國簽署休戰協議。

二、「休戰」(truce):這是臨時雙方前線指揮官作出的停止互相攻擊的決定。通常這是非正式地執行,而且較為短暫,甚至有指定時間(例如新年期間)或有限度的指定地方(例如救援或醫療設施地區),雙方武裝人員稍為休息,好讓某些工作可以進行,包括人道援助、交換戰俘、清理戰區死傷等,事後雙方還會繼續開戰。最為人引述的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的聖誕前夕,英法聯軍與德軍非正式的停火,而且互相唱詩及問候,甚至交換禮物;不過雙方停火只維持了數天便繼續開戰了。

教會歷史上曾經出現「上帝的和平與休戰」(Peace and Truce of God),是公元後十至十三世紀天主教會推行的一項運動,主張以「靈性約束」(spiritual sanction),來阻止法國各諸侯(騎士)的互相鬥爭,保護教會物業不被破壞、非武裝的神職人員的安全,及農民的財產。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運動,中世紀的西歐恢復了社會秩序,締造了經濟復興有利條件。此外天主教的地位及權威也被提升在王國之上,並把騎士變成信仰的捍衛者;可惜卻造成日後「十字軍東征」的殘酷戰爭!

麥基恩博士

**戰爭與精神健康**

******

絕食的心理效應

韓在野黨領袖絕食19天送院 檢方申逮捕令

南韓最大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的黨首李在明從8月31日起開始絕食,抗議政府管理經濟不善、沒有反對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水等。據稱,李在明絕食19天後血糖突降,近乎喪失意識,從國會議事堂送院治療。數小時後,檢方稱已申請對李在明發出逮捕令,稱李擔任城南市長期間,因城南開發公司蒙受200億韓圜(約1.18億港元)損失而被控瀆職;並指他收受一間企業賄賂,此企業非法轉移800萬美元資金給北韓。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網上新聞圖片

*** 麥基恩醫生回應 ***

絕食的心理效應

絕食(Self-starvation)是自願不進食,表達一些內心的情緒及理念;可以分為完全性(不飲食任何東西,包括開水)或局部性(進食基本維生食物,或者選擇性地按時間及日期進食)。在一般的日子裡,大多數的絕食行為出於精神問題,尤其是憂鬱症及厭食症。

比較容易引起大眾傳媒注意,主要屬於政治性的絕食抗議(Hunger strike protest)。最著名是印度聖雄甘地多次絕食,結果爭取到獨立。此外,上世紀北愛爾蘭共和軍被俘擄後,在監獄裡絕食;要被醫生強迫進食,也引起廣泛報道。不過,也有些人絕食抗議數天後,一起共進大餐,引來輿論及嗤笑。

絕食者選擇這種抗議方式,通常有以下各類心理因素:

一、博取其他人的同情:由於「絕食」(不是現今流行的「斷食」減肥行為)對身體有損,這種嚴重犧牲健康的行動,很容易引起其他人同情及支持,尤其是有共同理想與目標的同道中人和組織。

二、透過媒體報道而製造壓力:由於這種極端行為相當罕見,很容易被傳媒大肆報道。由於大多數當事人本身早已有了名聲,因此目標並不是要揚名,而是要讓絕食的原因公諸於世,並將個人不滿及訴求透過輿論給政府或相關決策者政治及管治壓力。

三、考驗及鍛鍊個人韌力:包括做大事的意志力及決心,即使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結果。假若真能達到目的,就算是局部性,也能提升個人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代價則是個人健康受傷害,也會導致日後其本身及其他人採取同樣的方法作為抗議行動。

現實中有部分絕食的人是偽裝出來,好像演戲一般引起別人注意,表達訴求並不計較結果好壞。當然更有一些人捱不住饑餓,在引起注意後,便借口聽見他人(包括醫務人員)勸告而停止行動。

其實絕食並不是最好的抗議方法,很多時不能達到目的;甚至因不能堅持下去而出現反效果,令人對自己有負面印象。故此聰明的絕食抗議者大多懂得適可而止,一方面保持身體及精神健康,並能夠在稍為起作用時,願意進行調解及妥協。即使是這樣,有時仍會不幸地引起其他心智不成熟的人模仿,或製造不必要的社會動亂。

聖經沒有提及絕食,但支持因宗教原因而「禁食」。根據舊約出埃及記第三十四章27至28節記載,摩西和上主在西奈山上,他四十晝夜沒吃東西也沒喝水。原因是聽從上主吩咐,為以色列人重造「十誡」法版,影響至今。

麥基恩醫生

**放眼世界**

恐慌性搶購

市面再現「盲搶鹽」 食安中心澄清「碘鹽」不抗輻射

— 網絡圖片–

日本周四(24/8/2023)排放核處理水,市面上出現搶購食鹽聲音。食物安全中心周五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有流言指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導致市民紛紛「瘋搶含碘食鹽」,澄清「食『碘鹽』唔可以抗輻射」,提醒公眾切勿「盲搶鹽」。

食安中心解釋,現時無科學證據顯示進食鹽,可有效預防輻射對身體造成的損害,而碘鹽碘含量低,每日進食約2.5至5公斤才相當於一粒碘片的劑量,但過量攝入碘及鈉(鹽)卻會危害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Am730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恐慌性搶購

與「恐慌性拋售」相反的,乃是「恐慌性購買」(Panic buying),也稱為「搶購」。這是一種消費者心理,買家認為必須即時購買有關物品,無論現在價錢多少也要持有,用來防身。因為他們深信或「妄信」(不理性的堅持想法)這商品日後會缺貨或價格飆升,將會超過自己所能負擔的。此外,也是「羊群心理」(Flock psychology)作祟;因為人只要看到某些人已開始跟著這樣做,便不容有失照様做;符合了廣東諺語「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當然有部分人是出於貪得無厭的性格,甚至是患上了「強迫性購物/囤積」的精神障礙。

通常被大眾搶購的物品是經常使用的東西,例如日用品、糧食、汽油等;但也有珍藏物品或貴價東西,例如絕版唱片、著名餐酒、名人演唱會門票等;間中更會出現搶購快將過期的廁紙或飲品等。

一般來說,社會出現了一些特別現象,才會引起大眾搶購情況。最常見便是貨品供不應求,或者明顯有大幅加價的可能,於是便出現多人排隊購買的人龍。這種情況通常在戰爭或饑荒中出現。此外,要是社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手中的金錢不斷貶值,如果不換成實物便會有損失。假若經過大眾傳媒大肆報道,甚至推波助瀾渲染,情況會更嚴重,甚至使治安失控。

近年最明顯的例子便是2003年SARS及2020年COVID-19疫情早期,香港及不少地方出現搶購口罩、紙巾、中藥、抗生素及其他消毒用品的情況。結果有些人囤積罐頭、食物及油米,甚至出現了「盲搶鹽」(盲目搶購食鹽)的怪事。其實這種不平均的物品分配,對低下階層及貧窮人士非常不公平。若當地政府不及時加以控制,將會導致社會動盪。

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十六章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投訴沒有食物,上主便每天在早上賜下嗎哪,黃昏賜下鵪鶉,讓他們吃得飽足。但上主聲明,每人不要拿取多於每日所需。部分以色列人卻貪得無厭,可能有「恐慌性購買」心理,囤積上述食物,結果這些食品翌日便腐壞了。

麥基恩博士

**放眼世界**

山火與氣候變化

(新聞回應)

加拿大山火|紐約連續兩天遭山火霧霾籠罩 瞬間看天空由灰濛變橙紅

 6月初,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發生超過430場山火,最少230宗仍未受控,山火產生的濃煙除影響多倫多和首都渥太華等市,更飄往鄰國美國的東岸,紐約市情況嚴重,市內連續數天遭山火霧霾籠罩。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

*** 鄧允明博士回應***

今年6月,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發生超過430場山火。山火產生的濃煙除了影響加拿大多倫多和首都渥太華等城市之外,更南移至美國密西根州等近五湖區的州分和紐約州的部分地區,使空氣受到極嚴重的污染。6月7日,紐約空氣質素指標已達到「危險級別」,這也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當地最差的空氣質素,導致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地區空氣污染指數升高。執筆撰寫本文時,據報道,加拿大全國已有超過270萬公頃土地被燒焦;是過去10年同期燃燒面積平均值的10多倍,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災情。

加拿大魁北克省、亞伯達省和新斯科細亞省今年都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亞伯達省部分地區5月的平均氣溫比往年高出12攝氏度以上。大西洋地區持續受到嚴重乾旱影響,經歷有記錄以來最乾旱的4月。同時,由於森林管理措施和預警能力不足,導致林地表面可燃物大量堆積,加速山火蔓延。在極端乾燥的條件下,以及在大風時期,發生山火的風險便大大增加。

山火往往是由人類活動或閃電等自然現象引起,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但有一半山火都不知道是如何開始。叢林野火因大自然的情況會定期發生,但在全球暖化、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山火變得頻密,開始的季節變得更早,持續的時間變得更長,火勢更加猛烈和無法預測。全球暖化正影響地球,使其產生更多極端天氣。叢林野火發生的關鍵在於氣候暖化加劇並延長土地乾旱時間,為叢林野火打造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最佳環境」。加拿大全國範圍爆發如此厲害且頻繁的山火是極不尋常的現象,更加表明加拿大正在受氣候變化影響。有人估計,到了2050年,山火燒毀的森林面積將會翻一番。這種情況值得我們反思全球暖化的問題。

山火煙霧是空氣的污染物,其中微顆粒物對公共衞生構成威脅,增加呼吸氣道疾病或心臟病病發的風險。嬰孩、孕婦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煙霧和灰燼影響。煙霧灰燼還可能導致眼睛、鼻子、喉嚨和肺部受刺激,可導致肺功能下降、肺部發炎、支氣管發炎、哮喘發作、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等病惡化。山火還會在空氣中釋放大量汞,這可能導致所有年齡層的人出現語言、聽力和行走障礙、肌肉無力和視力衰退等問題。

據加拿大媒體報道,失控的山火已迫使超過3萬人離開家園。山火除了導致空氣質素惡化外,還會造成經濟損失;破壞交通、通訊、電力和天然氣服務及用水供應,導致財產、農作物、資源、動物和人命損失。據路透社報道,亞伯達省因山火困擾,石油日均減產31.9萬桶。目前,加拿大石油標準價格已升至數月來的最高水準。

加拿大的山林大火使我聯想到聖經啟示錄第八至十章,這三章經文講及「七號」。七位天使分別吹七枝號,神的審判便臨到世上。七號從神而來,是對敵基督的審判。吹響七枝號過程中,很多時伴隨著火。大火從天上落下來,告訴我們審判的權在神手中,提醒我們要時刻警醒,不要陷於罪惡誘惑當中。吹響第一枝號前,天上寂靜,告訴我們要忍耐;神選擇沉默,但神並沒有忘記祂的子民。但在第七位天使要吹第七枝號的日子,神的奧秘就要成全了;正如神向祂僕人眾先知所宣告的(啟10:7)。神在預備新天新地的過程裡,我們要學會忍耐,經歷患難;從而建立基督的國度,等候仇敵國度被神審判。

「第一位天使吹響號角,就有冰雹和火夾雜著血被扔到大地上,大地的三分之一燒掉了,樹木的三分之一燒掉了,所有的青草也燒掉了。」「海裡的生物死了三分之一,船隻也毀滅了三分之一。」「他打開了無底深淵的洞穴,就有煙從洞裡往上冒出,好像大火爐的煙,太陽和天空因為這洞穴的煙就都變黑了。」(啟示錄8:7,9;9:2)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MCIWEM)
英國特許環境師(CEnv )

**放眼世界**

經濟通脹的心理反應

(新聞回應)

英國出招抗通脹 籲超市自願限制基本食品價格

英國政府正與超市合作解決食品價格和生活成本問題,並且非常注重對供應商的影響。因為通脹率連續三個月超預期,並進一步擴展至日常用品,如雜貨及手機帳單。

資料來源:東網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經濟通脹的心理反應

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脹」,是一種各類貨品價錢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它的成因不同,但大多數是因為貨幣供應增加令貨物需求大增,但也可以是貨物供應(來源)不足,或者當地幣值下降。一般來說,輕微通脹表示當地經濟蓬勃,但過度通脹則會導致民不聊生(這情況很多時與戰爭爆發有關)。普通市民大多不樂意遇上通脹,因為他們口袋裡的金錢越來越失去價值。至於消費的心態就因人而異,而且在不同時間、不同年齡層的人士會有相當大的分別(Tamara Charm et al,28May2023,McKinsey & Company)。

一般研究指出,當物價不斷上升的時候,人們的心理會出現壓力,甚至影響了精神健康。他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不肯定而感覺到焦慮,擔心日後能否繼續維持現有的生活,包括日常飲食、娛樂活動,甚至對政府的保障及服務失去信心。根據FinMasters之研究報告發現,在通脹時候會出現下列情況:

一、86%擔心未能負擔食物開支;

二、76%關心家居開支;

三、67%受訪者視繳交賬單為最大壓力源頭;

四、24%擔憂不能夠負擔汽車汽油費用;

五、7%認為繳付信用卡賬單乃焦慮成因。

由於上述這些擔憂,通脹會使人過分節衣縮食而忽略健康,特別是良好及預防疾病的生活習慣。這情況特別出現於經濟收入低微或不穩定的人身上,包括退休人士及接受社會經濟援助的人。1974年美國總統福特(Gerald Ford)曾宣布,通脹是頭號公敵。

通脹普遍來說會令市民減少購物的慾望,特別是奢侈品。但對於必需用品,例如「開門七件事」之食米及家庭用品等,反而會大量購買,因為他們擔心這等物品價格會再上升,故趁還負擔得來的時候盡量多買一些,甚至出現屯積居奇的現象。殊不知這種行為會導致貨品價格因「物以罕為貴」而上升,往往因此出現搶購浪潮,導致政府要出手限制價格及出售數量。結果出現黑市買賣,使黑市價格更高。若果控制不住,可能出現社會動盪及金融政治不穩,導致人心更加徬徨。

另一方面,假若通脹是因為貨幣貶值而造成,消費者便會盡快把手上的貨幣消費出去,盡量選購需要(甚至現時不大需要)的東西,積穀防飢,免得日後生活質素大幅下降。其實這種消費行為會製造「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甚至商舖也會停止出售物品,避免血本無歸。2008年,非洲的津巴布韋(Zimbabwe)便出現這種情況,物價在一段時間內增加億倍。這情況若持續下去,肯定會導致社會秩序大亂,產生民怨,因而導致政局不穩。若這種情況發生,通脹會變本加厲,造成惡性循環。

聖經舊約列王紀下第六章25-29節記載,當時以色列的首都撒瑪利亞有饑荒,並且被敵軍圍困,以致物價飛漲,「一個驢頭要賣九百克銀子,兩百克的鴿子糞也值六十克銀子。」在這極度通脹情況之下,竟然發生了兩家人交換孩子來吃的慘劇。

麥基恩博士

**放眼世界**

閱讀習慣須從小培養

(新聞回應)

學會︰閱讀習慣須從小培養 逾四成青少年一年「冇讀書」

有調查顯示,約七成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書刊,但未成年人士則少於六成人有閱讀習慣。調查團體指,數據或反映疫後復常,致用於網絡辦公及電子閱讀的時間有所減少。另外,紙本書閱讀量的差距正逐漸加大,建議加強研究和追蹤青少年的閱讀行為。

資料來源:Am730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現代人的閱讀風氣下降,早成氣候,並不是甚麼新生事物,只是情況每況愈下而已。

我們都身處在這忙碌的世代之中,資訊發達,影像媒體更新速度超快,而且更吸引、更多元。要求現代都市人坐下,安靜地看看紙本書籍或刊物,彷彿是奢侈的事了。

然而,我相信「閱讀」某程度可以理解為歷久常新的高尚情操。有人會用「尚友古人」去形容閱讀先輩文字作品時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宋代學者黃庭堅提出,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就會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另一方面,閱讀紙本書刊的好處是不受時空限制,並且可以更容易檢索前後章節,對視力傷害也較小。

我認為在不排斥視聽媒體的情況下,也宜爭取更多安靜閱讀的機會,翻閱健康有益的刊物,享受更優質的「Me Time」!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要從年幼時開始。

倪紹強博士
前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放眼世界**

*** 陳加恩校長回應 ***

家校宜及早為學童建良好閱讀習慣

2023年4月19日《am730》報道了香港出版學會在2至3月期間委託新青年論壇進行調查的結果,發現有近四成青少年一年內「冇讀書」,情況令人擔心!

這是一個世界性問題,香港情況已不算差,但要及早應對。各國政府都十分努力關注學生及青少年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正透過不同研究推出應對的策略。

5月17日教育局發布了《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 2021報告》,研究發現香港在4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二(第一位是新加坡 ,第三位是俄羅斯,第四是英國,第五是芬蘭)。雖然香港已經連續四屆排名在全球三甲之內,但被委託進行研究的本地大學及研究中心卻發現學生在閱讀堂的表現並不理想。

閱讀是淘冶性情和吸收知識的好方法,必須及早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希望家長能以身作則,每天閱讀有質素的文章或書籍,與家人分享讀後感。

另外,學校需要關心個別有讀寫困難的學生的需要,及早識別他們的問題,按部就班,用不同的方法來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最後,讀物的內容十分重要,除了考慮內容的深淺程度,文章的價值觀和性質也十分重要。對未成熟的讀者來說,扭曲人倫關係、鼓吹犯罪、宣揚仇恨、負面、渲染暴力和驚恐的內容,實在不妥當。家人可以選擇一些充滿正能量的相關內容書籍,大家閱讀後,分享交流,不單增長知識,也為家庭加添不少樂趣。

盼望透過學校和家長的同心恊力,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閱讀習慣,繼而茁壯成長。

陳加恩校長

**放眼世界**

按圖進入
為讓讀者了解更多現時環境生態的情況及加強環保意識,本網站推出一個全新頁面──「環保專輯」;與大眾分享有關資訊及可行的環保行動建議。面對嚴峻的現況,實在需要個人身體力行參與保護環境的工作。
按此閱讀最新文章
按圖進入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年半時間,疫情在世界各地引發的精神健康問題實在不少, 為讓讀者掌握更多有關疫症與精神健康的知識,本網站推出一個全新頁面(Covid-19特稿),與大眾分享新冠疫症帶來的精神健康及心理的問題。
按此閱讀最新文章

歡迎登入其他頁面瀏覽各類資訊

心靈步步捉

心靈教育

年輕人在經濟困境中如何自處

Am730 新聞圖片

【社聯分析】失業影響約36萬家庭 中等學歷失業率達8.9%  

失業率在疫情打擊下持續高企,雖說本港基層打工仔尤其從事服務業最受打擊,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分析最近就業數據,發現失業範圍廣泛,任職收入較高工種與學歷較高人士同樣面對逆境,數據反映這類失業人士,家庭收入估計減幅逾50%;專上教育學歷人士(文憑或證書及副學位)的失業率 (8.9%及8.4%),更略高於中小學歷組別。社聯促請政府推出短期及長期失業支援措施。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社聯分析】失業影響約36萬家庭-中等學歷失業率達8-9-255138

*** 梁錦波博士回應 ***

本港失業率在疫情打擊下持續高企,最近社會服務聯會分析2020年第三季度就業數據,發現中等學歷(即文憑、證書及副學士)群組的失業率皆比低學歷(中、小學)群組及高學歷 (學士或以上)群組為高。這現象顯示中等學歷人士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此外,根據民間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在二月時預測2021年第四季20-29歲青年失業率將為11.3%,比整體失業率高出3.9%。

是次疫情,嚴重打擊了中等學歷及青年群組,亦加速了本港「下流社會」的出現。「下流社會」一詞是日本社會學三浦展於其2006年著作《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中所提出的。總意是在全球化之趨勢下及社會階級的變動中,中產階層漸漸失去其特徵及優勢,並下沉為下層社會的一群。這中產流失的現象,在香港也開始出現。究其成因,一是全球化加速的資本主義的惡性競爭,配合疫情下的不景氣。因此,長期正職工作減少,大量年輕人從事收入不穩定的低薪工作,加上天價的房子,導致他們對人生自我半放棄。若想從M型社會的一端跳到另一端,需要極大的拚勁和努力。那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年輕人應如何自處呢?

在吳渭濱、區祥江合著的《下流世代的上流生活》一書中,作者提出不少真實個案,分享青少年如何在逆境中自處,做個下流世代的上流人,不讓衝擊打低自信。香港有不少青少年不再盲目追隨上一代的成就、價值,如穩定的長期職位、置業、購買名牌等。反而學會逐漸減低對物質的慾望,如在「淘寶」購物,低消費以解決生活所需;又或在網上交換物品以共享,而不須永遠擁有。我們不難發現,不少年青一代正從利「己」的財經文化中,走向利「他」的思維;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有所醒覺和批判,重視政治參與,不再遵循前世代經濟至上的價值觀。此外,由於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工作,很多年青人成為斜槓族,不受束縛地工作。雖然職位常是合約制、兼職類或彈性上班,卻因工作性質有較大的彈性,讓個人有更大空間去發展創意。不過,年輕人在彈性工作主流下,必須提升自律及善用時間,避免因持久做零散工作而導致志氣消沉。若在目前的職位感到乏味,可在工餘活動中尋覓興趣和熱情,以維持正向心態。在經濟低迷時,亦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社、靈狀態,勇敢地向自己選定的目標進發,盡量不要與他人比較,並建立廣濶的支持系統。相信疫情過後,必會看見雨後彩虹。

梁錦波博士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榮休校長
全人生命教育學會創會會長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新常態下之無限對弈

「變與不變的2021」國際領袖論壇 打開未來視野       

經濟日報新聞圖片

4月初國際扶輪社在台北自由廣場會議中心主辦的國際領袖論壇,以主題「在變與不變的2021, 如何做個具有未來競爭力的企業領導人」展開。

台北南茂扶輪社社長鄒靜雯表示,在由去年開始的因全球疫情變化而產生的巨大變化之中,希望藉由此次論壇帶領企業領導人學習如何面對未知且充滿挑戰的世紀,並帶動身邊所有人。

資料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5/5387938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新常態下之無限對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舒緩下去,社會的前路將會變成如何?能應對疫情而繼續發展的企業有何成功之道?

根據英國(美籍)著名作家Simon Sinek的著作,特別是他在2019年的近著《無限對弈》(The Infinite Game)指出很多機構太過著重眼前的果效,不能變通,因而在危機中(例如疫情)失敗。故此,社會及機構需要一些領袖,能夠帶領其他人進到一個「無極限的對弈」,度過難關繼而發展下去。

其實有限或無限的「對奕」(或譯作「對局」、「競局」,甚至「遊戲」)這個名稱,早於1986年由紐約大學宗教研究系主任James Carse的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提出;指出人生可以是有限或無限對弈的,後者比前者更令人享受和感覺滿足。有限的遊戲(例如捉棋或足球比賽)是有清楚的參加者及指定的規條或界限,而以勝利(打贏對手)為目標。故此,注重過去及現在本身的能力及地位。但是無限的對弈(例如做生意及政治)則歡迎清楚及不清楚身份的参與者,又讓他們來去自如,沒有嚴謹的界限(雖然仍受法律管制),更可以因需要而改變規例。因為最重要之目的就是能持續(玩)下去。這無限對弈並沒有明確起點或確定終點,也沒有贏家或輸家,只會放眼未來,並應對挑戰。

Carse認為參與有限遊戲的人會為遊戲規則而「訓練」,以預防突發事件。因此,需要「權力」。但是,選擇無限對弈的人則注重「學習」去應對突發及令人驚訝的事件,不怕失敗。故此,需要「持久力」。

人性一般選擇有限的博弈,因為可以對眼前的困難,尋求立刻解決的方法,甚至勝利。但隨著時間過去,由於不容易轉變而缺乏創新意欲,往往流於僵化。況且,世事實在多變,挫折會不斷發生;有限的對弈終於缺乏資源及耐性而失敗。

Sinek指出領袖若有「無限對弈」心態,便能夠建立強盛、創新、有韌力的組織,並能長久地持續健康發展下去。雖然沒有輸贏考慮或如何能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成功,但是諷刺地卻更能健康發展,強大起來,並且更能跨代延續。

為要達到這個情況,負責人必須實踐一個或多個有「意義的理想」(just cause)。它是一個肯定又樂觀的「異象」(vision),而不是一個眼見的「圖畫」(picture)。為此,需要每個參與的人樂觀投入工作、主動貢獻(甚至甘願作一些犧牲),例如:「我們願意做你不喜歡的事務,讓你能夠專注你擅長的工作」;此外,又歡迎其他人加入,並以服務別人為目標,例如以「顧客能以最合理的價錢得到最高品質的服務」為目標。因此,也要注意受眾的情緒及真正需要,作出有彈性的處理及改變;還有參與者之間要互相信任,有勇氣去領導執行,有隨機應變(包括策略性的大改變)的心態;認識競爭對手,但卻不被他們的表現規限了自己。

但是Sinek也提醒機構的負責人,要小心出現「冒名頂替」(imposter)現象,就是以有限對弈的心態,只靠著目前的資源及產品,卻期望能成為每項市場的領導。因為此心態未能應對市場發展,變成虛有其表,導致失效,甚至被淘汰。

在新約福音書中記載,當時的法利賽人與耶穌,可算得上是有限及無限對弈的代表。法利賽人謹守規條,一成不變,不得民心,甚至被譏笑為假冒為善。反之耶穌因時制宜,甚至為人的好處破戒(例如安息日治病)。

此外,他又吸納各式人等為徒,一起傳教;再加上他的話語與別不同,滿有愛心及力量,因此深得猶太人愛戴。在馬太福音12章1-8節: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因餓了,就拾起麥穗來吃。法利賽人看見,就批評他們犯了安息日不能作工的規條。耶穌回應他們「上主喜愛憐恤」,故不會將無罪的作有罪,而跟著說出他是「安息日的主」的嶄新道理。故此,當耶穌復活升天之後,門徒繼續傳揚福音,基督教雖受逼迫,但仍然能夠不斷發展下去。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岩洞基建設施 (下)

渠務署正動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 發展局:香港最大規模岩洞項目

沙田污水處理廠~新聞圖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3月7日發表網誌,指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他形容,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他指,新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則佔地14公頃,較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大15倍,將是香港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廠房會引入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即使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亦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595943/渠務署正動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發展局-香港最大規模岩洞項目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佔地28公頃,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新沙田岩洞污水處是在原有處理廠的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佔地14公頃,較香港首個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大15倍,將是香港岩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的處理廠雖然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仍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為居民提供服務。據渠務署的土木工程師表示搬遷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處開拓工地、興建主連接隧道;第二階段是建造主體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餘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內興建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拆卸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第一階段工程包括地盤平整、建造緩減天然山坡山泥傾瀉風險的措施、重建車路等,現正進行主要連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

政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提到,岩洞發展可能是最昂貴的土地發展方案,較近岸填海的成本可高出幾倍,推展亦需要很長的時間。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至岩洞為例,發展岩洞工程連同相關基建工程的成本粗略估算為每平方米208,000元。若只計算岩洞工程,發展成本粗略估算已為每平方米77,000元。可是發展岩洞成本雖高,但對環境影響較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電話公眾諮詢結果顯示,市民普遍支持岩洞的設施發展。

在外國,同樣也有將一些污水處理廠置於岩洞內的例子,目的是為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減少對室外環境的影響。在北歐斯德哥爾摩Verdict Media Limited,公司於2018年在Henriksdal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就是在洞穴中進行。擴建和翻新後,將使該廠每天處理污水的能力達86.4萬立方米。

本港其他在岩洞興建設施的例子,有背靠香港大學校園山坡的西區海水配水庫。這是水務署首個於岩洞建設的配水庫,亦為配合香港大學的百周年校園發展,騰出香港大學校內寶貴的土地資源,把水務署西區食水配水庫及海水配水庫重置在岩洞內,以騰出所需土地興建百周年校園;該項目在2009年9月興建完成。這個項目還有一個保育的好處,就是配水庫工地內有三幢獲歷史評級的建築物,分別是被評二級歷史建築的西區濾水廠高級職員宿舍、被評三級歷史建築的西區濾水廠工人宿舍及西區快速沙石濾水池。採納岩洞興建配水庫方案後,這三幢分別於1919年至1931年落成,樓齡達9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物均得以保留下來。

另外,於1997年啓用港島西廢物轉運站,也是在岩洞內建造設施的例子。它位處堅尼地城海傍,為中西區及部分南區提供服務。該區本沒有合適的垃圾轉運站選址,發展岩洞提供了一個合適及可行的解決方案。「不為人接受的」廢物轉運站設置在岩洞內,減少了惡臭及景觀對環境的影響。

其他例子有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及很多港鐵車站。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建於1997年,主要用作貯存商業用爆炸品,設施包括10個藏於岩洞的炸藥庫,各長20米,闊13米,高6.8米。除了騰出土地外,更重要是為危險的爆炸品提供一個安全和穩妥的存放環境。倉庫藏於山內,減少對景觀的影響,並保留周邊的自然環境。港鐵早於1985年已於岩洞內建成兩個港鐵站──太古站及西灣河站;另外五個建於岩洞內的港鐵車站,包括:西營盤站(2014年)、香港大學站(2014年)、利東站(2015年)、何文田站(2015年)、金鐘站擴建部份(2020年)。

「我賜給你們的土地,不是你們勞苦開墾的;我賜給你們的城市,不是你們建造的。」(書二十四13)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岩洞基建設施 (上)

最大規模 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

新聞圖片

政府計劃將6個政府設施搬入岩洞,包括現時佔地28公頃的沙田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渠務署正展開將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屬本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重置後可騰出廠房現址土地作其他發展。

新的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佔地14公頃,較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大15倍。渠務署土力工程師高鳴遠稱,首階段工程已於2019年展開,料2022年完工。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94786/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香港地少人多,把城市的基建設施遷入合適的岩洞,有利於騰出更多的土地作其他發展用途。尤其是本港山多,特別適合發展岩洞。發展岩洞可帶來多種效益,既可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亦可遷移與相關社區土地用途不兼容的設施,污水處理廠就是其中一例,其他例子如垃圾轉運處理設施、骨灰龕,甚至殮房。這些「不受歡迎」設施可收入岩洞內。合適的岩洞若在人口眾多、已發展的區域及建築物密度高的地方附近,則可把政府、機構或社區的設施,如康樂中心、體育中心、室內泳池、巿政大廈等遷入,以改善民生及生活環境。若岩洞面積夠大,更可作文化、表演場地、康樂中心、體育中心和康樂綜合大樓等等設施。若岩洞鄰近有相當發展潛力的區域,更可相輔相乘地發展起來。透過預留地下空間,讓岩洞可繼續擴展,容納更多設施;發展出來的土地,長遠或可以作商業用途,諸如零售商店、迷你倉、數據中心,甚或葡萄酒貯存庫等用途。

土木工程拓展署2017年底公布的《岩洞總綱圖》,劃定了策略性岩洞區,即在地質條件及規劃考慮上都適合發展岩洞的地方。該總綱圖的目的是為項目倡議人提供策略性岩洞區的重要資料,例如岩洞區詳情、地區環境,包括:通道、土地用途地帶、界線、地質、交通、岩洞發展的其他主要問題及限制、具潛力的土地用途等,以協助其找尋合適的岩洞用地作發展用途。2017年公佈的岩洞總綱圖,列出全港共48個岩洞區適合發展公共設施,個別策略性岩洞區的面積大約由30公頃至200公頃不等,合共面積約4600公頃。策略性岩洞區的面積並不代表實質可發展的岩洞面積,因為發展岩洞需預留地方作其他用途,包括用作分隔設施的緩衝區、支撐岩洞的間隔石柱和連接入口和其他通道的隧道等。

過去幾年間,政府亦正推展將6個政府設施搬入岩洞,包括沙田污水處理廠、西貢污水處理廠、深井污水處理廠、荃灣二號食水配水庫、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及油塘食水及海水配水庫;連同將九龍灣工務中央試驗所搬遷往岩洞正在研究當中的項目,共有七個岩洞發展項目正在進行中。有報道指,政府打算再於《岩洞總綱圖》中選5個岩洞發展,將就岩洞用途諮詢業界。

已鎖定的七個岩洞發展項目中,最大型的工程是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入岩洞。這項目已開展了第一階段工程,首階段工程2022年完工;項目預計可騰出28公頃市區用地。此項目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工程發展項目,涉及在沙田女婆山興建面積約14公頃(總體積約二百三十萬立方米)的岩洞,以重置現有的沙田污水處理廠。工程總造價估計約四至五百億元,預計於2030年可投入服務。

沙田污水處理廠正準備遷往城門河彼岸女婆山的擬建岩洞內。[圖片來源《岩洞總綱圖》–《註釋》策略性岩洞區第20號–亞公角]

香港首間建於岩洞內的污水處理廠是赤柱污水處理廠,是本港岩洞發展的先例;其建造及日常運作都證明岩洞內的污水處理廠不會對處理廠鄰近居民構成影響。赤柱污水處理廠於1990年11月開始建造,1995年2月完工;設計污水處理量為每天11,600立方米,是一間建於岩洞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為赤柱半島、大潭、舂坎角、馬坑和紅山地區約二萬七千人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為維持廠外地區的景緻,赤柱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和建造採用了當時最新的岩洞建造技術;將廠房建於三個岩洞內,每個約120米長、15米寬和17米高,並由超過450米的通道、通風隧道及豎井連接。地底設計除了不礙觀瞻,在建造及日常運作時,亦盡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更是東南亞首間同類型的污水處理廠。

「地不可永遠賣掉,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不過是寄居的和客旅。」(利二十五23)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福島有輻射,廢水勿泛流!

新聞圖片

日政府決定 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鄰國中韓反對 日漁民憂行業衰退  

今年是日本311地震十周年,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在兩年後把曾用作冷卻核燃料、並已完成淨化的處理水排放出大海,強調會確保其殘留放射性物質氚被稀釋至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決定除引起鄰國反對,更有日本漁民稱「十年努力宣告白費」。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931088/

  

*** 何建宗教授回應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九級地震和海嘯。受此天災影響,福島第一電站被海水倒灌,不單令整個岩手縣停電,還導致電廠的三個核反應堆熔毀,造成空前的核輻射洩漏災難。更糟糕的是: 海水淹沒了應急發電機所處的低窪廠房,令原本向核反應堆輸送冷卻劑的系統受破壞,在短短數天內,由反應堆所產生的高熱未能疏散,產生危機,廠方不得已引入海水淹浸快將完全熔毀的反應堆所處位置,勉強令溫度下降至可接受的水準,避免了更恐怖的驚天慘禍。可是,冷卻用的海水已霑染上了輻射物質,而發電機系統亦從此癱瘓。為了繼續控制這個既不能搬亦不能停的核反應熔堆,政府和發電公司惟有不斷引進海水和附近的地下水、不斷建造儲存核污染廢水的大缸。轉眼十年,經費付出不少,儲水的地方亦逐漸不夠使用了。

受輻射污染的廢水含有氚、銫134、銫137、碘129、鍶90、鈷60等元素。據悉,迄今已儲存了120萬噸之多,若不再擴建,估計在2022年9月便達到極限。日本首相菅義偉面對此頭痛問題,左右為難,最近竟冒大不韙之險,下令於月內把廢水稀釋,然後逐步向附近海域排放。不過,有國際傳媒報道,其實核電公司在過去亦已經秘密地把~300噸含較低輻射度的廢水故意抽排海中,以便騰出空間儲存更高放射性的污染廢水。立法方面,日本政府亦暗地裏放寬了法定的排放標準。難怪菅義偉政府此議一出,除了周邊國家(如中國和韓國)表達強烈不滿,日本本土的水產養殖業人士亦大表反感和抗議!

眾所周知,人類若短期內暴露在高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將會迅速慘死;若長期暴露在中、低水準的核輻射污染環境中,亦會令身體的DNA受破壞,引致癌症、畸胎和不育等病患。福島核廢水中,氚的含量極高,不易處理。而銫和碳14的半蛻期很長,若果留存在「食物金字塔」中將以倍數累積。它們更會在海洋「食物鏈亅中轉移,影響的層面既深且濶。遺憾的是:過去對核電廠洩漏輻射物質的研究,對象近九成都是陸地為主(land-based) 的災難後果,科學家們對海洋性(ocean-based) 輻射物質所產生的問題,目前知識甚少。而海洋環境複雜,如洋流交換和生化性質,比陸地還要艱深。所以,儘管「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表示:在依據該國相關標準的前提下,核電公司會將受污染的廢水稀釋至低於排放標準才放出大海;但輻射性物質的總量(total quantity) 仍存,誰會相信此次排放不會構成海洋環境污染?不會對海洋生態並海洋生物的生理造成影響?我們不要所謂「透明度高」的輻射性物質排放,趁此機會,其實我們要更嚴格的督促日本當局擔起科學化處理、系統性監測、符合國際監督原則的管治,為全球人類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肩擔義務!此事絶對不能含糊。

有人認為:核電不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又不産生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化合和 PM2. 5 光化合毒霧),是一種「低碳亅和「清潔」的能源。然而,吊詭的是:迄今我們雖能夠有效和安全地管理這種能源之利用,甚至亦能夠無害地處理核廢料之丟棄,我們卻仍舊無法應付它一旦發生意外時所產生的後果!面對如三哩島、切爾諾貝爾、福島等巨大核輻射洩漏事故,我們只能無助地驚慌和焦慮,束手無策!根據海洋科學家建立的大數據電腦模擬系統所推斷:福島廢水一旦排放入海,由於該處水流喘急,所含的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就將擴散至太平洋的過半區域;而僅需3年,美國與加拿大,甚至中、南美洲的沿海亦將遭到影響。核污染勢必由點及面,再在生態鏈、食物金字塔、水產物流圈中立體累積,全球無一倖免!可以説,看核電不能太功利,它其實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 」。

上帝創造大地,原是一片榮耀美好的世界。可惜,人類自以為是,偏行己路,乃至罪性橫流,地球滿目瘡痍。福島核事故,完全是人類自以為等同上帝,因此驕傲、疏忽和貪腐的後果。今次日本政府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副自私自利和不負責任的嘴臉。可惜,還有不少世界元首為他們撐腰,也有人乘機撈一點利益,完全沒有同負一軛的精神,充份反映末世的心態。啟示錄16:10-11 預言:「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獸的座位上,獸的國就黑暗了。人因為痛苦就咬自己的舌頭。  他們又因為所受的痛苦和所生的瘡,褻瀆天上的 神,並不為自己所作的悔改。亅當代基督徒要做的,是榮神益人,並勸告未信者歸主。近年環境災難頻仍,我們更要做妥「地球管家」的職份,身體力行地見證造物主的榮耀!當仁不讓,我們除了站出來説公義話,更要用愛關懷鄰舍!求主賜恩加力!

何建宗教授
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任

新聞圖片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袖手旁觀的心理

新聞圖片

紐約市亞裔老婦當街遇襲-各界怒斥路人袖手旁觀

一名菲律賓裔女子本周一在紐約曼克頓時代廣場附近街上被一名魁梧男子拳打腳踢、旁人冷眼旁觀的事件迅速發酵。各方齊聲譴責施襲者的行為,並對事發時無人出手援助感到震驚。

資料來源: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wo/2036298/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新聞間中有報道在繁忙的街道上,發生傷人或搶劫等罪案。雖然周圍有其他人出現或走過,但是沒有人挺身而出去制止;甚至沒有即刻報案,以致受害人失救。這種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相反現象實在令人惋惜!當然,假若自己也會有受傷害的可能,故不自告奮勇出手相救,乃是情有可原及合理反應。不過,也應該盡快報警求助。若果旁觀者在完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例如車禍傷人),仍然袖手旁觀,通常都被批評為沒有良知,道德上犯了罪。最著名的例子是在1964年3月13日發生,《紐約時報》報導28歲的Kitty Genovese被兇徒連續三次襲擊事件。據說當時多達38人目擊這情況,但沒有任何人出手相助,以致受害者傷重死亡;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迴響。

在社會心理學上,這情況被稱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理論認為就算在危急情況,若有其他人在場,任何一個人出手幫助之機會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例。即是旁觀者數量越多,一個人願意進行救助之可能性越少。

一、情況危急,不知所措:由於事件出於突然,又有一定程度的危險,心裡忙亂,不知如何處理,結果是壓力下的「凍結」(freeze)反應。

二、假設會有英雄出現:眼見附近有其他人,以為一定會有比自己更英勇的人站出來,去鋤強扶弱。故此,無須出手幫助。況且自己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就讓其他人出手吧!

三、自問沒有能力幫助:認為自己也是脆弱的人,沒有受過武術訓練或自衛術,怎能對抗惡人?甚至認為就算出手也幫不到什麼,反而可能會幫倒忙,使事情更嚴重。

四、擔心會捲入漩渦:由於不知道來龍去脈,恐怕惹禍,或被對方報仇,傷及自己,甚至家人。有格言說:「煩惱皆因強出頭」,正可反映這種心態。

五、靜觀其變才作決定:由於不肯定出手能不能夠有助解決問題?不如等候事情發展才作打算。可惜到情況被確定的時候,很多時已經太遲,返魂無術了!

此外,心理學家Latane及Darley則認為還有兩大因素導致這種效應:

一、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就是事件的整體責任應該由全部旁觀者平分。因此,越多人在場,個別人士因不反應而要背負的責任越少。

二、社交影響(social influence):是指個別人會觀察周遭人士的表現,繼而決定自己如何反應。故此,別人不動,我也不動。

聖經其實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在路加福音10章25至37節,耶穌描述一個猶太人,在曠野路上被強盜搶掠及打傷,躺在路邊。一個祭司及一個利未人(神聖有身份的人)路過,卻用不同藉口迴避而離開。反而一個撒瑪利亞人(當時猶太人認為是次等的民族),卻動了慈心救助傷者,並把他送到旅館中,臨走時更負擔其有關費用。

由於這個故事,有好些國家(例如:意大利、日本、法國、西班牙等)訂立了《好撒瑪利亞人法》,要求公民有義務幫助遭遇困難的人,除非這樣做會傷害自己。其他國家大多也有類似(但不同名稱)法例,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稱之為《好人法》。

不過,也曾出現這樣救人反而令受傷者情況更為嚴重,引起被追究的法律責任。故此,也有國家(如美國和加拿大)在這條法例上,在受傷者的同意下,註明會免除救助者的法律責任,使見義勇為者沒有後顧之憂。

救急扶危很多時並不能單靠一個人去作,需要其他人互相配合,各展所長,分工合作,方能成功。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黃沙滿天 近10年最強沙塵暴侵襲北京

中央氣象台昨(15/3/2021)早6時將沙塵暴藍色預警提升至黃色,新疆、甘肅、內蒙古、北京等12省區市昏黃一片。北京全市能見度普遍跌至1,000米以下,局部地區僅得300米,首都機場及大興機場截至昨午4時許共取消航班54架次,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暫停戶外活動。不少市民改戴防霧霾口罩,又戴上眼罩、穿上便利雨衣,或者用絲巾蒙面,遮擋沙塵。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

*** 何建宗教授回應 ***

《環保: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今年3月15-17日,北京出現了自2015年以來最猛烈的沙塵暴吹襲事件。漫天黃沙,令「兩會」前的首都黯淡無光;污濁的空氣迅即成為今春最有爭議的坊俗話題。北京市氣象局在沙塵暴次日,又發出了霧霾警告,打破了從前「有沙塵暴便沒有霧霾」的迷思。根據國家環境與生態部的專家解説:今年事出突然,主因是「氣候變化」。説真的,過去十多年來在大西北的植林計劃,頗有成績,起碼在過去六年,中國已很少沙塵暴的發生,目光反集中於空氣污染的嚴峻。去年,政府官員還高興地宣佈: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霧霾亦已逐漸受到控制。今次事件發生,足證環境保護問題真是十分複雜;它是一項長期艱苦工作,不能靠單方面做出某些成效便算,乃要整體規劃、科學地管理,還要公眾參與,刻不容緩!

專家之所以説沙塵暴與霧霾很少並存,乃因:(1)內陸強大氣流吹刮表土,才形成引致沙塵暴的PM10砂粒;而當北京上空風勢微弱,因工廠黑煙和汽車尾氣所產生的PM2.5才會積累不散;二者矛盾很少並存。(2)雖然兩種狀況均會嚴重影響肺部功能和身體健康,但其實病癥和醫療方法均不一樣;且兩種氣象情况很少共同在1-3天内一起發生;因此,北京人有所謂「二月吸霾、三月吹沙、四月飄絮、五月吃土」的連段套路。

今年沙塵暴的起源地,不是在中國內疆和北京近郊,乃始自西北毗鄰的蒙古國。原來,今年初春內蒙古一帶嚴重昇溫,降雨量亦反常不多,在乾旱炎熱的環境下,表壤中的沙塵比以往更容易剝蝕而形成。而去冬的溫暖氣溫,氣象學上,也較容易令中亞大陸形成風勢強勁的氣旋。在高溫、降水少和強風吹拂等條件下,沙塵暴于短時間內橫掃內蒙古、新疆的南疆盆地、甘肅省和山西省,長驅直下河北省和北京。在沙塵暴達到「嚴重污染等級」那幾天,北京大部分地區的工業運作、上班上學,交通運輸管理一時未及配合調適,乃至污染物在黃沙萬里的天空中滲雜,產生了光化學霧霾。據悉,這幾天市中心區的能見度在800公尺以內;明明是清晨時份,街外卻仿如黃昏時刻,十分恐怖。

沙塵暴和霧霾一樣,防護措施包括:緊閉門窗、出門配戴口罩、有長期呼吸道疾病的人、老人家和孩童盡量避免出門,排放污染物嚴重的工廠要及時停產,若使用化石燃料的小汽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上街也可免則免。預防勝於治療,都市規劃要科學化和合理化,植樹綠化和防止沙土流失的工夫不可荒棄,工商企業也要做妥污染防治和環境評價。普羅大眾更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節能,而環境教育要積極推廣。

天地都是上帝所創造,世人要做個「地球好管家」。基督徒須榮神益人,以愛服事毗鄰,「著眼全球,本地入手;共同承擔,由我做起!」

何建宗教授
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任

新聞圖片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

戒賭求助近半月急增

網絡圖片

新冠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市民不能「過大海」到澳門賭場,合法賽事的投注亦減少。提供戒賭服務的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指出,自政府放寬限聚措施以來,最近半個月的求助個案急升,顯示有更多賭博成癮人士,趁疫情緩和時尋求支援。而更多人轉到地下賭局或外圍網參賭,賭客的欠債紀錄均較有嚴重化趨勢。

資料來源: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916725/

****** 陳玉麟醫生回應 ******

「生意淡薄,不如賭博。」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行者一無所有;令不少人因此而家散人亡。

雖然很多賭博塲所在過去一年多都關閉了,但是近日有戒賭機構在報章上指出賭博問題在疫症下趨嚴重,以及賭徒求助個案上升。其實現今的賭博活動已不太受防疫限聚措施影響,很多人是透過互聯網進行賭博;一些普及的金融產品亦可成為賭博的工具。賭博之誘惑已無聲無息地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賭博已成為輕而易舉的隱蔽私人活動了。

經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一年,很多生意被迫結業,香港失業率近日上升至7.2%,可謂「民不聊生」。對於賭徒必然有一定的影響,壓力是賭徒翻賭的重要因素。他們面對如斯大的社會環境壓力,很容易因一念之差而重蹈覆轍。希望在財困時能博一些「應急錢」回來維持生計,但往往失控的賭癮一觸即發,瞬間便債台高築。所以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候,賭徒需要更加抓緊家人及戒賭群體,彼此守望;要常常緊記過往立志戒賭的決心。若有需要,便應盡早向戒賭專業人士尋求適切幫助。

對於未曾受賭博困擾的人士,包括基督徒而言,在經濟艱難時搵快錢是一大試探。須知道魔鬼很少誘惑信徒作奸犯科,但常常在似是而非的選擇中推波助瀾。當失業時,把剩餘的資產作投資來維持一家人生活可算是合情合理;但人因貪婪和自我,很容易離棄上帝。投資、投機、賭博只是心靈剎那間之轉念,那失控下滑的速度可令人驚訝!

在疫症蔓延和經濟蕭條的當下,基督徒固然要恆切祈禱和讀聖經;但不要忘記在群體中彼此實質關懷與分享。不單止主內的弟兄姊妹,更需要延伸到鄰舍的關愛。

陳玉麟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貧富懸殊 樂施會:窮人需時逾10年 富人9個月收復疫情損失

網絡圖片

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在世界經濟論壇會前發表《不平等的病毒》(The Inequality Virus)報告,期望引起各國關注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的貧富懸殊加劇。報告指,新冠肺炎疫情史無前例地,導致幾乎全球所有國家的財富不平等情況惡化;全球最富有的1,000人因股市反彈造好,僅需9個月已收復疫情初期的損失,各地政府提供經濟援助救市是原因之一,而全球最貧窮人口或需要超過10年才返回危機前水平。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貧富懸殊-樂施會:窮人需時逾10年-富人9個月收復疫情損失-253269

****** 麥基恩博士回應*****

不均等的社會心理分析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7日定位剔除貧窮日。在聯合國大會2016年的持續發展目標日是期望在2030年前,把各類的貧窮全部移除。根據前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認為,要對付貧窮,處理社會不均等(inequality)是最重要的議題。

根據劍橋英語字典,社會不均等是指有些人所得的權利、機會、金錢等東西比其他人少的不公平現象。社會學指出,嚴重的不均等情況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包括健康及治安問題。歷史上很多時暴亂及革命是在社會出現太多不均等的時候出現。

不過真正的公平有兩個層面:

  • 平等(equality):指一視同仁地給予所有人同樣機會及得到同樣的招待。例如,在疫情的境況下,每個人都給予同一金額補貼。但這種措施會對一些沒有財政困難的人變成錦上添花,長此下去會令社會更加不平等。
  • 公平(Equity):指按每個人的不同需要給予未必相同的機會及招待,以致能與其他人一樣。例如,在疫情下的補貼,是按著減少了的收入量情加減,是合情合理的行為。不過,行政措施可能複雜及增加審查費用。

一般來說,最經常討論的社會不均等是在經濟方面。「經濟不均等」(economy inequality)的社會現象出現,通常是因為財富分配不均,導致貧富差距而造成。Equality Trust(2019)發表研究資料,在英國上層的五份一家庭佔國民總收入40%,而最下層的五份一則只有8%。Sommeiller及Peters(2018)說美國在1979年至2015年期間,最有錢的1%的人財富增加,比低階層的90%的人多出五倍,可見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

社會學的分析指出,雖然這種差距是因人的能力不同而出現,但是大部份情況卻是因為社會結構上階級分別所致。這些階級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性別、年紀、種族膚色、社會地位等等因素;例如,在鄉村的婦女較城鎮地方的女性生產時的死亡率可以高出數倍;又例如,在貧窮區出生的兒童在五歲前的死亡率,是出生於富有家庭的兒童的雙倍。

社會學家又把社會的不均等現象分為多種類別:

  • 直接及間接不均:直接不均是針對一些人,取替了他們的機會或權利;例如,美國曾經立例強制學校分開白人及黑人兒童教學,又或某些商業機構拒絕聘用非異性戀的人。至於間接不均,就是指措施雖然並非刻意隔離,但是結果仍然製造了不均現象;例如,禁止郵遞投票會對行動不便的人產生困難,因而減少投票意欲。
  • 直向及橫向不均:直向不均是指在同一文化的人(或家庭)之間的差異;橫向不均是指社會中不同文化的人(或家庭)之間的差異。一般來說,橫向不均容易產生磨擦及衝突,是民主和平及社會聯繫的重要威脅。

除了經濟不均等以外,社會上實在有非常多不均等的地方。但目前較多被討論的不均包括以下幾項:

  • 政治不均等(political inequality):不同階層的人不能得到同等的社會地位及權利。例如,有些人不能有投票權或同等參政機會。
  • 性別不均等(gender inequality):男女在社會上的地位差距很大。例如商業機構的最高職位,女性比男性出任的比率少很多。世界經濟論壇在2017年發表報告,指出女性只有男性的經濟能力58%。假若他們是屬於弱勢社群(少數族裔、年長、離婚及單親),更受影響。
  • 環境不均等(environmental inequality):這是近年較多研究討論的,指天然資源及生態服務(例如:安全食水、休憩公園)分配不均,又或是環境的危害風險(空氣或水質污染),不同地區有很大差距。
  • 種族不均等(racial inequality):昔日在很多地區,都曾出現種族歧視的現象,例如美國就有黑奴政策。就算在自稱文明平等的西方社會中,最近仍然發生一些明顯的種族不均等情況。例如在美國,因新冠肺炎病毒而死亡的人,以原居民及黑人為最高;而黑人及拉丁裔的工人失業率也遠高於白人。在2016年,美國白人家庭的中位數收入更是黑人家庭的40倍。

上述各類其他的階級不均等現象,雖然可以改善,但是大概不能夠完全消除。儘管如此,人的心態卻可以把不均等消除。使徒保羅在新約聖經加拉太書三章二十八節這樣說:「當中既沒有猶太人,也沒有希臘人;當中既沒有奴僕,也沒有自由人;當中既沒有男的,也沒有女的,因為你們所有人在基督耶穌裡是一體。」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財富不均等

疫下窮人日子更艱苦億萬富豪身家暴漲

頭條日報新聞圖片

國際慈善機構樂施會(Oxfam)周一(25/1)發表一份報告,指新冠肺炎疫症蹂躪全球期間,世界各地的億萬富豪包括美國亞馬遜集團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及電動車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身家持續暴漲,但許多窮人陷入困境,恐怕未來還要面對艱苦日子,而且逾十年才可令貧窮人數減回疫前水平。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wo/909831/日報-國際-疫下窮人日子更艱苦億萬富豪身家暴漲

****** 麥基恩博士回應*****

財富不均等的心理分析

「經濟不均等」一般是指個人(或群體)與其他人(或群體)的經濟活動機會有明顯的差異。這種活動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收入、消費、生活質素、空閒時間、資產等等。「世界經濟論壇」認為經濟上的不均等是造成全球性社會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其實這情況更可細分為以下三類:

一、薪金不均:單從就業所得到的薪金;這可以是按年、月、星期、每小時計算的,但也包括勤工獎及其他打賞。

二、收入不均:除了薪俸以外,其他途徑的收入,例如:租賃、投資紅利、儲蓄利息、退休金等等。

三、財富不均:除收入外,也包括個人及家庭的各類資產,包括:樓房物業、股票債券、銀行儲蓄、貴重物品等。

在發展中的國家,薪金不均似乎逐漸減少,但收入不均仍然嚴重,而財富不均更有惡化現象。此外,關於上述經濟不均等情況,有些心理研究頗為有趣:

一、社會距離遠近心態:一般人對城中富豪購買貴重物業的反應相當平淡,但卻會對隔鄰在某地方購置物業十分關注。

二、人有我有心態:眼見相熟的人發達了或成功在社會階層向上游,便會不自覺地提升自己消費,多購買一些奢侈品。

三、隱藏不均等資訊心態:同事之間,若大家不知道彼此薪金,會較容易合作;但假若知道對方的薪水與自己的有很大差異,則合作質素會減低。

由於以上心態,很多雇主刻意把雇員的薪金表隱藏起來。有研究指出當雇員發覺他比同事的收入少很多時,相比蒙在鼓裡的人,會較多對工作不滿,甚至打算另謀高就。當知道自己做得好過別人的時候,也不會感覺愉快。Elizabeth Kolbert (2018) 解釋這現象,是因為雇員對收入不均等,作出了情緒大於理性的反應。例如,他們很容易覺得收入比人少,是雇主不賞識他們的工作能力。此外,研究也發現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自我安慰期望,就是相信在下一次薪金調整後,肯定能得到加薪;結果大多數是失望而回。

聖經很多時提醒世人,不要太過看重物質金錢。例如箴言二十二章一節說:「名譽勝過多才,恩寵勝過金銀。」此外,上主對待窮人、富人都一視同仁,箴言二十二章二節又說:「世上有財主,也有窮人,兩者都是耶和華所造的。」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全民減廢

政府望垃圾徵費 人均棄置廢物減45% 冀2035零堆填

晴報新聞圖片

為推動全民減廢,政府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新定立中期減廢目標是透過垃圾徵費,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逐步減少4成半;長遠目標冀在2035年前達至「零廢堆填」。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批評,上一份藍圖不達標且垃圾棄置量倒升,新藍圖目標是人均減至約0.89至0.81公斤,與早年目標相若,認為有欠進取;且回收率維持不變更是原地踏步。

何又稱,對比歐盟今年起全面禁用膠餐具,本港走塑政策最快2025年才實施是遠遠落後,批評港府歎慢板。他指焚化爐並非最佳減廢措施,當局未做好源頭減廢及回收工作,沒理據再興建新焚化爐。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74573/

****** 回應*****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會產生廢物,只是人類所產生的廢物不一定可以自然降解,回歸大自然的循環。因此,廢物處置遇到的問題不是香港獨有,而是一個由古至今人類都要面對及處理的問題。只是這問題隨著現代人不斷產生種類繁多,且有嚴重毒害性的廢物,加上跨國利益角力,因而變得複雜化。

人類容易忽略,不能自然降解的廢物會佔用地球上的空間,甚至有時會與人類爭奪珍貴的土地空間。然而,廢物所佔用的空間是與它的體積而不是重量有關。就算廢物被焚化後,灰燼也不是零體積,也可以仍有或更甚的毒害性,需要進一步處理及處置,過程中也可以產生相當體積的二次廢物。況且,焚化廢物本身已是污染環境的活動。那麼,香港應以重量去訂定減廢目標嗎?

人類產生的廢物源於人類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行為,現代人稱這些人類活動為經濟活動,而廢物量與經濟活動是成正比的。1 由於每一個人都會產生廢物,只是不同年齡的人所產生的廢物有些許差異。因此,廢物量也與人口及其結構有關。香港政府統計處預期人口將持續老化,其速度會在未來20年顯著加快,尤其以未來10年最為急劇。2  人口老化對廢物產生量及可回收性有甚麼影響呢?

自古以來,人類另一個有別於其他的地球生物,就是懂得耐用(durable)和回收重用(reuse and recycle),特別是在物資短缺的日子。然而,在現代環球消費主義文化下,這些人類的美德因為與營商利潤對著幹,而被環球企業視為眼中釘。在仍以國民生產總值(GDP)作為量度國家或地方政府管治成敗的情況下,耐用、回收重用、源頭減廢有甚麼位置呢?

環球回收率取決於環球回收市場,可回收的廢物只要有市場,就算政府不推動也會有回收。國內改革開放後,啟動了大量生產及經濟活動,因而成為環球可回收廢物一個重要市場。但當環球經濟改變時,回收市場也一定受影響。環球回收市場逆轉並非近年才發生,其實早於2008年環球金融和經濟出現問時已開始。環境保護署自2011年公佈的每年本地廢物回收率也反映了情況3,只是沒有被留意。

當環球經濟下滑,各國及各地政府就會以增加各類消耗物資的經濟活動去拯救經濟,回收、減廢、綠色經濟等政策,就只能靠邊站了。

香港是個外向形社會,其經濟也會受環球經濟及內部情況影響。環境保護署公佈的《2019年每年本地廢物產生情況報告》已指出,2019年香港的總廢物量因當年本地社會運動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而比2018年減少了2.8%。4  政府統計處於1月中公佈10月至12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6%,創16年來高位;就業不足率則維持3.4%。2020年,新冠病毒引發了科技及營商深遠的急速變更,這些都可以影響各階層市民的收入。消費與收入是分不開的,對廢物總產生量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暫時仍是未知之數。

無論世界政經環境如何,香港的減廢教育是極為重要,畢竟地球資源有限,今天隨手可得的物資不會永遠理所當然地出現在香港人面前。但是減廢教育必須是全面的,「以物換物」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或許能使回收量增加,但對源頭減廢、珍惜寶貴資源(包括堆填區珍貴的土地空間)卻是完全失效。當政府以公關活動代替真教育時,民間又可否加把勁呢?

注:

1.Monitoring of Solid Waste in Hong Kong 2019 publish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pg1

2. 香港政府統計處 2017 年至 2066 年香港人口推算報告。

3. Monitoring of Solid Waste in Hong Kong 2011 to 2019.

4. Monitoring of Solid Waste in Hong Kong 2019 publish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pg1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輝瑞未如期向歐盟交千萬劑疫苗 聯合國秘書長:疫苗分配存在不公

全球搶購新冠疫苗浪潮下,「疫苗荒」卻在各國出現。路透社引述歐盟官員指,美國輝瑞藥廠至今僅提供2,800萬劑疫苗予歐盟,未有如期交付原定去年12月運坻的1,000萬劑疫苗,令歐盟供應計劃「缺貨」約三分一,輝瑞僅指會在3月底前補交貨。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80299/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厚此薄彼的社會心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全世界都等待有效的疫苗出現,以控制疫情。終於,不同種類的疫苗研發出來了。雖然效用及副作用各有不同,但是在遏阻病情擴散確實重要。只不過在疫苗推出初期,卻出現了分配不均的不良現象。有些國家購買及累積超乎國民所需的劑量,反而很多貧窮或落後的國家遲遲未能分配得到疫苗;甚至出現有些地方因疫苗過期仍未使用要被丟掉,實屬可悲現象!這種優惠自己國民,而漠視其他民族需要的情況,社會學家稱為「內組厚此薄彼」(in-group favouritism)或簡稱「偏愛」心理。

其實上述情況,自古已有,就算在現世紀強調人類平等的世界,仍然不斷發生。舉例說,在1915年,奧圖曼帝國入侵蘇聯及波斯領域,大量屠殺當地的亞美尼亞投降了的軍隊及普通百姓。雖然在2019年被定性為種族滅絕(Genocide),但土耳其對這行為仍加以否認。社會學家Rezarta Bilali (2013)分析當時的土耳其民族的「本族光榮」感覺,對加於非我族裔的傷害,對比當時帝國的需要,並不認為是錯誤的。

喜歡同類(內組)的人似乎是非常自然及簡單的事,但是以社會心理去分析這種現象,出現了兩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一、現實衝突理論(Reality conflict theory):由於競爭有限的資源,自己人互相關照是可理解的,甚至不惜傷害其他的人。Muzafer Sherif等人(1961)在1940-50年代的著名「強盜洞穴實驗」中,把22位十一歲的男孩安置在一個模擬夏令營分為兩組;鼓勵組員間建立關係,跟著兩組進行多項互相競賽活動,勝利者會得到有價値的獎賞。結果兩組人出現互相仇恨及對峙局面,直至研究人員加入一些需要兩組互相合作方能成功的活動,才能夠把兩組關係和諧下來。

二、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每群體裡的人都認識到作為群體裡的一員,有其情感及價值意義;故很多時要找一個理由(無論是如何不明顯),去證明自己的群體超越其他群組。因此,「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是朗奴列根在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使用的口號),很符合這個理論。根據Henri Tajfel等人(1979)的實驗,把一群人以「擲毫」方式分組,然後要求他們去欣賞一幅沒有人認識的油畫。雖然組員互不認識,組合方式亦毫無意義,而沒有任何組員會特別喜歡某類繪畫,但是結果發現組內的人各認為自己組員比其他組的人鑒賞力高,甚至人格也多有品味。研究結論是當稱讚自己組員的時候,有意無意就提升了自己的自尊。

Jennifer Cricker等人(1985)認為自我形象低的人,較容易有對自己人有偏愛的表現,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挑戰的時候。不過,也有人認為就算高自尊感覺的人,同樣會有這種「重內輕外」偏見。

此外,也有其他因素影響偏愛的心理,除了上述「美國偉大」的民族性以外,某些性格的人,例如有權威及喜歡操控他人的人格較容易有這種心態。至於性別方面,有研究指出女性對自己性別產生好感,較男性高出4.5倍;反而男性似乎不懂得欣賞自己的性別優勢(Rudman等人2004)。不過,當有競爭的時候,男性卻會對自己的組別較女性更能作出多些貢獻(van Vugt等人2007)。

既然有厚此薄彼現象,應該也會有「厚彼薄此」的出現,例如當自己支持的球隊整個球季未曾有一場勝利,這是很難仍然偏愛這支隊伍的;還有,當自己群組內的某一組員做出傷害群組形象的事情,自然會被視為「外人」;這被稱為「害群之馬」(The black sheep)效應。

厚此薄彼的社會現象,最常見出現於工作及家庭兩種環境中。在工作間的偏愛,有兩個專有名詞出現:

一、任人唯親(nepotism):就是給予自己的親屬特殊的好處。這名詞的英文字源,與天主教的教皇及主教有關;他們由於不能結婚生養子女,故希望把職位傳給姪兒(nephew),作為皇朝的延續。例如教皇「卡利赫斯特三世」按立兩位姪子為紅衣主教,後來其中一位Rodrigo繼承他成為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而nepotism就是 nephew引申出來的。

二、裙帶關係(cronyism):就是給予自己熟悉或信任的朋友或同事特別優待。這情況通常在商業及政治舞台出現。例如總統一旦當選,就會委派他的親信擔任政府的某些重要職位,至於他們的學歷及資格並不受看重。這個名詞間中被貶,視為買賣官場職務的現象。例如捐款便可以出使某些國家作領使。

抵銷上述兩種制度的方法,就是採取「任人唯才」(meritocracy),即是按受職人的才能與功績來分配重要位置。但除了這種方法以外,要減少厚此薄彼的不良現象,「程序上公義」(procedural justice)即是在選拔崗位及分配資源時,要給人看到(透明度)及有公平的程序。

雖然教會也曾出現「裙帶關係」,甚至「任人唯親」,但是聖經也教導教會的職份是按才幹分配的。不過,聖經把才幹稱為「屬靈恩賜」(spiritual gifts)。「作為神各樣恩賜的好管家,每個人都要照著所領受的恩賜彼此服侍。」(彼得前書4:10)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低開高走 7日累漲1971點 港股企穩31000迎北水重臨

<<晴報>>圖片說明

港股經過前日急升後,昨日低開110點,惟不久即倒升,盤中不斷尋頂,最終升338點,企穩31000關收市,再創逾32個月高位,7日累飈1971點,為去年6月頭以來最長升市。大市昨日新舊經濟股共舞,氣氛良好,加上今日A股復市及北水重臨,預料周內應可上試31500點甚至32000點。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79742/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投機的認知心理分析

縱觀歷史上發生的經濟泡沫爆破現象,社會心理學家不斷研究投機者的心態及認知能力;特別是為何有些人會如此衝動或盲目,把辛苦賺來的錢財,毫不考慮地放在高危,甚至只有概念而無實物或實務的經濟項目上?

雖然社會經濟環境因素,例如:通脹、低息、量寬等因素外,個人的心理及認知、想法也有很重要的責任。

不同的專家提出的分析各有特點,現試把比較流行的認知理論介紹如下:

一、最大笨蛋理論(The greater fool theory):由於不知道某個資產(例如股票)的真實價值,而又預期有人會以更高價錢從自己手上購買,因此你會不惜價格買入,讓更蠢的人從你手中以更高價買過來,從中賺取差價。這種「只要自己不是最笨蛋的人,就算是贏家了」的心態導致不少人瘋狂投機。

從這裡發展出來,就是著名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不良商人欺哄投資者有高息回報,把新加入的投資者資金不用於真正投資,而用來支付利息給早前的投資者。這種「金字塔」(pyramid)的投機方式在再沒有新投資者加入的時候,就會倒塌下來。

二、急功近利心態:大部份投機者都非常短視,注重最短時間獲取最高利益,而不理會長遠企業的前景;他們心裡不能接受苦候一段較長時間去獲取更豐厚的利潤。各大股票交易所因以買賣佣金當為收入,某方面是鼓勵這種行徑。有分析指這種短時間買賣頻密的行徑,很多時並沒有深思熟慮,很容易出錯,甚至成為災難。

三、倒後鏡偏見(The rearview mirror bias):人類很喜歡在做決定時以過去的成敗作為指引,故在投機舉措時只看最近得失來決定買賣。雖然過往市場表現有參考價值,但假若只看近日的升跌而匆匆決定,不去參考其他意見及指標,實在非常容易投機錯誤。

另一種類似的心態就是「小勝不知輸」,就是投資者曾經因一次短線牟利的經驗,就自信十足;雖然市場狀況已經改變,但是仍然依樣畫葫蘆,重價魯莽投機下去。

四、跟風綜合症(follow the crowd syndrome):投機炒賣現象,很多時出現強烈的羊群心理;眼見其他人在短時間內賺取暴利,便會擔心自己是被遺漏的一個。就算市場已經升至歷史新高價位,這種害怕「執輸」的心理是非常強烈的投機推動力。可惜,這種跟人尾巴的方式往往已經錯失了黃金機會!

與這綜合症類似的情況,就是「搭順風車心態」(Free-rider Tendency),就是投機者不問因由、不假思索把金錢跟人投資或讓人去舞弄,期望藉著別人的成功使自己得益。假若「上錯車」(信錯了投資者),則可能血本無歸。

五、認知失諧(cognitive dissonance):投機者當然希望短時間內賺大錢,故此會感覺樂觀,很容易忽略市場真實狀況。更甚者,當商業市況出現困難,數據指示前景悲觀,思維上便會失調,產生不安的感覺。為此,認知上便可能出現一種自我安慰的解釋,例如,說現在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不應用數據推算。昔日.com泡沫爆破之前,就有說是新的科技時代來臨,故此,認為所有有關的投資肯定會有好回報。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出現問題,但股票市場反而飆升。這種矛盾現象就有解釋,是因各國都實行「量寬政策」。因此,毋需擔心泡沫爆破。但結果會是怎樣呢?

要預防投機帶來的風險,應該有一個有紀律的執行原則,要認真研究相關資產的經濟前景,與現實社會情況,並有些最壞準備以免全軍覆沒。

聖經教導信徒要善用財富,但不要貪戀錢財。在提摩太前書6章9至10節:「但是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入試探、羅網,以及許多無知和有害的慾望裡;這些慾望使人沉沒在敗壞和滅亡裡。其實,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渴慕錢財,就被引誘離棄信仰,也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假若能夠這樣,就不會在投機上損手爛腳了。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高開高走 科網股帶動造好 港股四連升重越30000關

<<晴報>>新聞圖片

隔晚美股個別發展,納指首度突破14000點創新高,而內地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一年來首錄按年升幅,港股得以高開高走,科網股為主要動力,最終漲526點,企穩30000關收市,連升第四日。港股今日只有半日市,資金料會相對謹慎,若能企穩30000點,將能給予後市信心。

資料來滅: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76846/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投機(財務)的社會現象

在財務上,人們對「投資」這個名稱多是正面,但對「投機」則比較負面了。投資一般是指購入一樣物件或資產,期望將來能帶來收入或增值。至於投機,則是指雖然購入同一樣東西,期望帶來更大的收益;不過,同時明知會有嚴重,甚至全部損失的危險。著名美國經濟學家Benjamin Graham教授(被人尊稱為「價值投資之父」)指出一項經過徹底分析,可以保本及帶來足夠回報,便是投資;但若不能如此,則屬投機。

在1929年,美國的股票市場崩塌發生之後,「投機」這個名詞便出現了。一個人若把金錢投放在當時新興的股票市場上,便是投機了。直至1990年後期,投機收窄為購入完全不認識的股票,而又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把股票放出牟利。

Henry Howard Harker (2005)描寫投機者心理狀況:一個平凡的人當墮入股票的大漩渦的時候,表現得好像著了迷一樣;在緊急關頭,他本應有的保守心態、投資理論及行事決定,似乎不翼而飛了。

在社會極度投機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經濟「泡沫爆破」(Bubble burst)。經濟泡沫一般是一個經濟周期用語,描寫某項經濟活動(通常是證券股票、樓宇物業等)像泡沫很快速地膨脹,然後戲劇性地收縮,甚至變成毫無價值。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個泡沫:

一、荷蘭鬱金香熱:在1630年代,土耳其商人把鬱金香帶進歐洲,很快成為歐洲高尚階層的身份象徵,因而售價提升。數年後,鬱金香的市場變成期貨的交易非常搶手,導致從購買到收貨的時間有明顯延誤;很多時,交易純粹在保證金及信用上。終於在1637年二月,大量違約事件出現,導致市場崩潰,荷蘭政府被逼出手干預。

二、美國密西西比泡沫:在18世紀初期,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仍是法國的殖民地,盛產貴重金屬。法國的銀行家及財務顧問John Law得到攝政王的許可,成立密西西比銀行,統籌美洲與法國的交易,希望可以解決當時法國的經濟不景氣狀況。由於這人的尊貴身份及他對這殖民地未來發展的宣傳,吸引了很多法國人搶購公司股票,在短短十一個月期間,股價升了差不多20倍。但一年以後,因部份股東把股份兌換現金而帶來的惡性拋售,公司應付不了導致結業。不單無數股東投資蒸發,甚至產生殖民者被殺或被迫逃回法國。

三、英國南海泡沫:在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得到英國政府專利,負責所有與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原意是希望在美洲,出現類似東印度公司在亞洲貿易成功的例子。由於當時大肆宣傳會有無可想像的富裕,結果公司股票價值,從1720年1月的128英鎊躍升到6月的1050英鎊,導致政府要出手立法,阻止這泡沫現象。可惜時間配合不好,適逢美國密西西比泡沫爆破,再加上西班牙政府的阻撓,令南海公司的投資者開始放賣股票,結果導致恐慌性拋售,因而泡沫爆破。

除了上述三個著名例子以外,在1990年代也有新經濟泡沫出現,就是無數互聯網公司(部份只有.com名稱而無實務)出現,挾持億計投資金額,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十年內由500升至5000。終於在2002年10月,指數劇跌,導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

數年後,美國再有另一次經濟泡沫危機,就是房地產泡沫出現。這是著名的「次級房屋借貸危機」,以2007年四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破產事件為標誌,其後蔓延到信貸市場,使很多金融機構(包括雷曼兄弟及AIG等)和他們的客戶損失慘重,進而演變成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終於引發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

經濟泡沫的成因眾說紛紜,但一般來說,它出現的時候,當地的經濟政策通常軟弱無力,導致通貨膨脹或太多流動資金在市面上。由於利息低微,投資者便自然把銀行儲蓄存款,轉移到回報較高(或升值較快)的股票及物業等等之上。結果導致這些資產買賣價遠超於其基本價值。有人認為是一些經濟投資者(玩家)單憑某一角度(例如過往業績)去影響資訊,刻意創造出來!

對於投資,聖經是贊成的。在馬太福音25章14至28節,耶穌講了一個比喻,就是一個主人把財產按才幹分給他的三個僕人。其中一位把所得到的埋在地裡,當主人回來的時候,原銀奉還,結果被主人責罰。其他兩位把銀子拿去做買賣,賺了同等數目交回主人,結果深得主人讚賞及交予他們更多事情管理。不過,這並不等於贊成投機活動。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BNO移英開跑 三口家要至少$8.4萬

晴報新聞圖片

蘊釀已久的BNO「5+1」簽證在本港時間1月31 日5時起開放申請,至2月23日更可在網上申請。若以父母加1名未滿18歲子女計算,申請30個月簽證費用、連移民保健徵費及能應付6個月開支,基本門檻費用約為8.4萬元。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67316/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近年來香港發生相當重要的社會事件,從修例引致社會運動開始,繼而有新冠病毒爆發,再而出現「國家安全法」事件,導致不少香港人心煩意亂,考慮移民其他地方。其實移民問題是一個有長久歷史的故事,而香港也屬於由移民而成的地方。

移民一般的定義是指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居住(可以是同一個國家或另一個國家),並打算長居新地方。至於移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為了教育、醫療、經濟,甚至政治等。在法律層面往往要多一個條件,對比到他鄉工作的人,移民就是要有「尋求庇護」的意識。

從社會學角度看,移民可以分為四大類:一、自願及有計劃的(例如投資移民);二、自願但沒有計劃過的(例如海外讀書而留下來);三、有計劃過,但非自願的(例如原居地出現問題,不能回鄉);四、沒有計劃過,又不自願的(通常是指「難民」)。

從精神健康看移民問題

移民確實是人生大事,不能即興行事。有研究指出,很多人在移民前、移民中及移民後出現精神困擾。2008年有一個研究,指移民瑞典的人有12%有患精神疾病的可能。假若他們是難民,或者年紀屬於兒童及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會比當地同齡的人多出很多。最著名的一個研究,就是Odegaard教授在1930年比較移民紐約的挪威人,他們比一般停留在挪威的人民,在精神疾病(包括重性精神病)的發病率高出三至五成。

至於較高患病率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適應新環境問題:就是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適應不了而引發精神問題。假若新地方與原居地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經濟地位等等相差越大,發病的原因也越容易或越嚴重。有社會學家稱這些適應影響為「文化震盪」(culture shock)。

二、先天性不足問題:就是想移民的人,在自己本地已有適應問題,才會考慮移民。故此,到了陌生的環境之時,當然會更難適應,因而引發精神障礙。社會學家稱這為「選擇性傾向」(selective vulnerability)。

當然也有其他因素導致新移民較易有精神問題。其實,移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素。移民的人之期望與實際面對境況之落差,也會令情緒波動。假若移居地與本土的差異越大(特別是兩地人民的感情及關係),產生精神問題的機會也越高。

但無論如何,移民適應與精神疾病是息息相關的,故在計劃移民前後,必須小心留意身心健康問題。

麥基恩博士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魅力的心理分析

有史以來得票最多的候選人   

新聞圖片(Reuters)

2020年選舉是美國1900年以來投票率最高的選舉,拜登目前取得超過7400萬票,是有史以來取得最多票數的美國候選人。

嘗試連任失敗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這次選舉目前也取得超過7000萬票,比他在2016年的選舉多約800萬票。

資料來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4860690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雖然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連任失敗,但是有超過7000萬美國人投票支持他;令不少人感覺驚奇,認為他是一位有「魅力」(charisma)的領袖。魅力的希臘原文意思是「神聖的禮物」。目前一般的定義是指某個人的某種個別性格的質素與普通人不同,具有某種特殊的(似乎是超乎常人的)能力,得到不少人非常欣賞、尊敬。這種魅力是相當個人化的,更是發揮一種能與其他人連接起來的影響力。在面對危機的時候,這種魅力能導致跟隨者一起共同進退。

根據心理學的分析,有魅力的人通常具有下列各種特徵:

一、真正的自信心:能夠作出勇敢又自我感覺良好的決定,甚至不理會外間反應而有任何動搖。

二、動感的發言:能利用身體語言,甚至手舞足蹈去表達自己,加上凌厲眼光與他人眼神交接,打動對方。

三、成功地說故事:以很自然及很動人的口吻講出非常動聽的故事(不需要理會真與假),扣人心弦。

四、成功反映別人心態:透過身體語言或模仿對方動作,針對一般人的自戀心態,讓別人感覺到是與他們同伙一般了解他們。

五、非常正面積極:無論環境順逆,仍然以非常正向心態面對,令人雖然不明白或忘記其說話內容,但仍然感覺良好。

當然若有美麗的外貌或身材,特別在運動、時裝及娛樂界,更能增加他們的魅力及影響力。

由此可見,魅力可以令別人產生共鳴,又可以產生團結力量,甚至可以推動支持者作出積極及創新的行動。不過魅力也有它的缺點,就是很多時沒有內涵,只求吸引他人;而且有利用他人來滿足自己需要的危險。此外,有指自戀狂的心態很容易會隨著魅力出現,導致他們作出過分行為(特別是娛樂界的魅力人物)去吸引更多公眾眼球,造成惡性循環。還有一點,就是有一些魅力人物,其誇張及過度的行徑與妄想症及躁鬱症的病人表現相似。

故此,領袖單有魅力是不足夠的,必須要加上為別人著想的心態。歷史上的印度聖雄甘地,他的魅力影響非常深遠,為世人讚賞。但是歷史也曾出現一位希特拉,他似乎也是一個魅力十足的人物,但其對人類帶來的災難卻是空前絕後,為後人唾罵。

聖經提到上主給予信徒各樣的「恩賜」(希臘原文就是 “Charisma”)。在羅馬書十二章六至七節:「照著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如果是作先知宣講信息的,就要照著信心的程度去宣講,服侍的要去服侍,教導的要去教導,勸勉的要去勸勉,捐獻的要真誠,關顧人的要熱心,憐憫人的要樂意。」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報復的心理健康

傳新郎買錯內衣被拒迎親

迎親之時,竟因為一套內衣而反面?內地社交平台流傳一段短片,片中一名婚禮司儀向來賓表示,根據當地農村風俗,新郎要為新娘由頭到腳買一套新衣物,給新娘在上頭時穿著,未料新娘半夜上頭時才發現新郎買的內衣太小。司儀稱,新郎無處可買新內衣,新娘父母卻大發雷霆,不准新郎接新娘,導致婚禮無法舉行,男家唯有將婚宴改為親友新年聯歡會。新郎亦隨後上台向親友說,「祝大家新年快樂」。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

****** 麥基恩醫生回應 ******

當受到別人欺負,例如被他人投訴、埋怨、欺騙,感覺委屈的時候,心裡就很想報復。

世界文學名著《基度山恩仇記》描寫一個含冤入獄的人,後來越獄而獲得巨大財富;然後回到本地對迫害他的人復仇的故事。現實報復的事件經常發生,大眾傳媒間中也會報道,而最轟動的大概是那些像「自殺式炸彈」的人。

「報復」就是刻意對曾經傷害自己的人作出同等,甚至更厲害的傷害。報復與懲罰不同,雖然兩者都有一種不再受欺負及得到公義的心態,但是後者卻期望對方能夠有所改善;而報復的人目的是傷害對方,或藉此減低自己的情感傷痛及無助感覺。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大部份想報復的人只限於思想之中,而真正有衝動實行的人有以下一些特點:持續的憤怒,認為報復的代價值得付出;本身文化及宗教贊同報復行為(例如以眼還眼)及現存的社會制度不能提供更佳的方法(參考Schumann及Ross 2010)。此外,有些研究指出,自戀狂、過份內向及有神經質的人有較重的報復心理。再根據Gelfand等人2009年的研究,不同民族對報復確有不同的敏感性。例如美國學生對個人的「權利」(rights)受到侵犯,便會想到報復。反而,韓國學生會覺得「責任感」(duty and obligation)受到要脅(特別是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更為重要。另外,報復心態在集體文化中比較個體文化更易被擴散出去。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參考Carlsmith 2008),過分著重報復行為很容易有兩種認知偏見:

一、處境選擇偏見(situation selection bias):因選擇某經歷而對受報復者作出不正確的評價或結論。例如被老師錯誤指摘不誠實而懷恨於心,反而忽略了原因是某個欺凌他的同學在老師面前惡意投訴他。

二、感覺上偏見(perception bias):就是錯誤認為自己的報復行為不及傷害自己的人所做的那麼嚴重。例如被某同學毁壞自己的原子筆,卻又刻意令對方及其家人損失過千元的財物;原因是認為對方罪無可恕或自己心愛的筆價值連城。

只可惜很多時,這種報復行為不能真正令人釋懷。報仇大多數不是真能夠「雪恥」,圓滿結束;尤其是對方有權有勢。當然,若能得到對方真心認錯及補償,可能會了結冤仇。可惜,往往對方未必明白到原本的傷害與現今的報復之關係,而報仇者也很難肯定對方能夠明白這因果關係。結果是報復心仍然持續,報復行為也不會停下來,甚至會變本加厲,直接或間接傷害了自己(例如觸犯法律)。假若是經過合法途徑,讓受害者能表達自己的創傷經歷,影響到法律懲罰的輕重;這種「報復性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程序,也許會較容易減低受害者的報復心理。

如何處理報復思想?

參考Kathleen Hall在《今日心理學》雜誌的建議,歸納了以下一些要點:

一、要留意報復思想未必有好處,可能只是一個人性反應而已。

二、雖然報復心令人興奮,甚至開心,但是實際執行未必能滿足自己,甚至帶來其他問題及痛楚。

三、在決定報復與否之時,一定要保持情緒平靜,切勿激動,更不要有同歸於盡的想法。

四、先嘗試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法,甚至與對方對話,了解對方的處境,消除不必要的誤會,或給予對方道歉的機會。

五、反思自己創傷的經歷,可有什麼有意義的學習。

雖然舊約聖經有提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出埃及記21章24節)來彰顯公義,但是耶穌在新約聖經卻說:「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反而要祝福」(彼得前書3章9節)

麥基恩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權力的社會心理

拜登宣誓成美國第46任總統

am730 (路透社圖片)

拜登的就職禮於美國時間周三中午(本港時間周四凌晨),在華盛頓國會山莊西翼舉行,主題是「美國團結」,他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見證下宣誓,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他揚言會團結國民,「我知道今時今日講團結,聽來像個愚蠢的幻想」,但亦知道想分化國家的力量很大,也並非新事,深信只有團結才能成功,「前路是團結」(Unity is the path forward)」,「我會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拜登就職】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在政治的舞台上,我們經常發現國際間不少國家的領袖戀棧「權力」(power),而政敵們也千方百計奪取其權力。柏拉圖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就是看他怎樣運用權力。」

在心理學上,「權力」的定義是指一個人能夠影響別人的環境或心態之能力。這能力可以是提供或收回對方需要的東西(例如:金錢、物質、知識及感情),或向對方加以處分(例如:身體傷害、免其職務或社會隔離等)。由此可見,權力可應用於很多種人際關係、不同文化及各類處境,而且著重個人的影響力多於他的作為。

關於人際間的權力影響,可分為兩方面:一、鼓勵對方做你想做的東西;二、強制對方做你要求做的事情。通常鼓勵的成效大於強制。

一般來說,權力給人的印象是相當負面的。不少人認為權力需要用武力或欺騙才能得到,而政府領導人也必須用這種權術才能管治社會。這種心態可能與著名的《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有關。在15世紀意大利的政治家尼可洛、馬基維利在著作《君王論》中提到:一個新君王「首先一定要穩定他剛得到的權力,方能建立一個持久的政府結構」,但為此可能需要運用「暴力」。他的另一名句就是:君王「被人懼怕較被人愛戴更為安全」。

現代科學研究顯示,權力若能夠由負責任的人運用於別人的需要及喜好方面,才有最佳效用。可惜的是,這種權力運用及領導技巧,無論其原意如何高尚,往往在獲得權力後逐漸衰退。研究指出,當一個人獲得權力之後,漸漸會變成自私、衝動及魯莽;用自以為是的方式行事,因而更難從他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他們會傾向倚賴慣常及刻板方式,去審視別人的態度、需要及喜好,因而忽略他人的個別性。故此,英國歷史學家Acton勲爵有一句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使人腐敗。」在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這種現象確實經常出現。

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作了一個著名的《囚牢實驗》。他將一群大學生分為兩組人,一組扮作囚犯,而其他人則扮作獄警。雖然彼此都是同輩同學,但扮作獄警的人很快便出現了權力濫用,虐待扮囚犯的同學,其嚴重程度使這個實驗被逼半途終止。其他的研究也指出,有權力的人喜歡干擾別人,爭先說話及不理會正在發言的人;而且喜歡侮辱朋友和同事。在團體的調查中發現,最沒有禮貌的人(大聲呼喝、污言穢語、不留餘地批評)主要是那些位高權大的職員。有實驗發覺,假若給予一些人權力,他們會更容易不合宜地接觸他人身體,或直接向他人調情,作出冒險的選擇等等魯莽行為。

雖然上述情況似乎支持權力導致腐化,但也有人得出另一種解釋來,就是「權力只吸引那些容易被腐化的人,而清醒的人反而受權力以外的事所吸引」(David Brin 1985)。

總結:權力是一種中性的工具,它可以用來作惡,但也可以造福他人。去尋求及爭取權力在道德上並沒有錯,但一定要能時刻尊重別人的權利。權力越大,確實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蜘蛛俠》的作者Stan Lee在著作中經常引用這稱為Peter Parker的原則:「權力越大,責任也必然越大」。

聖經認為所有權力源於上主,正如哥林多前書二章五節:「使你們的信不是憑著人的智慧,而是憑著神的能力。」。此外,祂會賜給人(甚至軟弱的人)能力、力量(英文的翻譯是power),正如舊約以賽亞書四十章二十九節:「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氣候暖化 – 巴黎協定

聯國籲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拜登︰上任首日重返《巴黎協定》

網絡圖片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以視像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秘書長古特雷斯批評國際社會仍然做得不夠,二氧化碳水平正處紀錄高位,氣溫升幅亦已達攝氏1.2度,呼籲各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直到實現碳中和。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發表聲明,承諾上任後第一日便會讓美國重新加入協定,並讓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50年前降至零。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27476/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原定於2020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辦,這次會議被形容為自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氣候變化會議。可惜,因新冠肺炎 (COVID19) 的疫情衝擊下,被迫延期一年舉行。

《巴黎協定》重點是要達成加強各締約方對氣候變化行動具有約束力的協議,確定國際社會如何分擔責任。參與國家在2015年投票通過協定,把目標定為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本世紀末前氣候上升比工業革命前不多於攝氏2度,並努力爭取限制在1.5度內;防止全球氣候繼續受到人為破壞。協定內容包括了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建設、透明度及全球盤點等29條項目,是一份有力的承諾。簽署該協定的國家共有195個,其後美國在2020年11月單方面脫離協議。幸好,候任美國總統拜登承諾上任後將重返協定。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必會削弱全球努力減排的成效。2020年正是該協定的五週年,COP26是一個適當的時候,整體性檢討和改進協定的細節。

《巴黎協定》公約內的已發展國家及正在發展中的國家締約方承諾制定國家政策和採取相應措施,通過限制其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及主要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契約國承擔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援助等義務。可是,長久以來,框架公約沒有具體實施機制,規定各締約方所需承擔的義務去盡力阻止氣候變化,亦沒有嚴謹的法律約束。簽署該協定後,排放量不減反增,以現時排放趨勢,全球溫度至本世紀末有可能上升3.9℃。若然如此,便會觸發更多天災。如果現在不加緊減排,拯救地球目標就無望達成。

各項科學研究均表明,要想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以內,我們必須在2020年到2030年之間令排放量減半。只有世界上每一個人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才有可能解決氣候危機。12月中(2020年) ,為記念《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以視像方式舉行的國際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三項倡議,並承諾到了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到時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可見中國的國策在國家自主貢獻上十分支持減排和抗衡全球氣候暖化。

網絡圖片

可是,聯合國環境署於12月 (2020)剛發表的《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過去十年平均每年增加1.4%。2019年因森林大火頻繁,升幅更達至2.6%。報告發現,儘管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短暫下降,但世界仍然朝著截至本世紀末升溫超過3°C的方向發展;遠遠超出《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C內,並致力於實現1.5°C溫控目標」的水準。2020年,疫情導致人們出外減少,工業放緩,發電量縮減,預計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科學家認為這降幅僅意味着2050年全球升温幅度僅降低0.01°C,往後各方各國在疫後經濟復蘇後,仍要努力減排。2020年5月在疫情下,美國莫納羅亞火山大氣基線觀測站測到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破記錄達到了417 ppm,以2ppm 稍微超過了2019年6月所「創下」的記錄。

我猜測按照現時情況,若沒有改變的話,全球表面溫度到本世紀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3至4℃,遠高於《巴黎協定》不高於1.5至2℃的目標。到時,海平面會大幅升高,未來孟加拉等和其他沿海低漥地區將會被淹沒;熱帶地區會遭受更多強烈風暴吹襲;部份赤道地區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排放差距報告》令各方難以再否認現時全球各國在減排方面的工作仍做得不夠好。減排的步伐確令人有些沮喪!環保人士認為《巴黎協定》倡議將全球暖化幅度保持在2攝氏度或以下的目標正處於危險之中。氣溫升高所造成的威脅,似乎還未得到政治家的充分認識。《巴黎協定》生效後,地球暖化繼續加速,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土地利用變化)達到歷史新高的59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GtCOe)。各方若不積極採取行動,我們會見到更多致命的熱浪、風暴和污染。

去年2019年的《排放差距報告》已批評只有少數排放大國履行承諾制訂的環保政策,又指出氣體排放大國仍在增加排放量,可惜今年情况未有改善。報告強調全球最富有、佔溫室氣體排放量三分之四的G20國家必須大幅減少使用化石燃料。若要徹底地減排,各國應馬上採取行動追回落後了多年的時間,否則溫度增幅到2030年前就會超出1.5℃。全球溫度自18世紀至今估計已上升了逾1℃,如要避免未來增溫超過2℃,排放量則要從現在開始每年減少接近3%;若要限制在1.5℃內,則要每年大幅減排約7%,將減碳目標增加五培。假若十年前就開始認真地努力減排至達到《巴黎協定》的水平,現時控制增溫在2℃和1.5℃內的每年減排量,只需要0.7%和3.3%。

有些西歐已發展國家雖有減排計劃,但卻增加開採和外銷化石燃料。國際間氣候會議都應該敦促減少生產化石燃料,並同時呼籲減少使用燃煤電廠,並縮減資煤炭項目。話雖如此,在地方和企業層面,仍有很多公司認同環保減排的大目標。儘管 COVID-19大流行及其帶來的經濟衰退,全球仍有很多城市和地區以至大型企業做出了淨零排放為目標的承諾。祈求來年有更多企業能付出更多努力去影響國際政治的層面。

與氣候變化危機有著相似之處,流行病影響了所有國家。兩者可以預見,在經濟和民生及各方面,其影響是廣泛的。COVID-19可能只是全球流行病的開端,依目前暖化的趨勢,未來流行病只會更多,亦會傳播得更快。地球上不斷發展的環境危機構成了沉重而危急的情況。因此,需要將COVID 19後的恢復過程轉變為一個機遇,應對挑戰,並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COVID-19疫情之後,期盼在各國各方已有政策的基礎上嚴守政策,令低碳復甦行動有效,仍有可能使2030年預計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 (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預期)。這將會超出實施《巴黎協定》無條件國家自主貢獻所能預見的減排量,大大增加了世界實現本世紀末2°C溫控目標的機會。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NDC)中各國承諾的減排量。如果NDC得以順利實施,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約17%。

加強各國各方的合作,尋求平衡,並建立一個有韌性的機制應對日益嚴峻的危機,實現全球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兩個框架的目標。這最終會令我們達到更環保、更公平,更可持續的世界。我期望延遲到2021年舉行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能夠令全球有效落實如何執行《巴黎協定》內容,推動有約束力的減排政策,加快修正各國應對氣候問題的失誤。

「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願耶和華賜力量給他的子民,願耶和華賜平安的福給他的子民。」(詩篇29:10-11)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解構男性在婚姻中被虐打的心理

受虐男士多啞忍 半數高學歷高收入 普遍3年以上才求助 有個案拖10年始離婚   

早前一對「姐弟戀」情侶,女方因涉多次虐待男友,被裁定4項蓄意傷人罪名成立,引起全城關注。據社署數字,今年上半年呈報的配偶或伴侶受虐個案中,已有逾180宗受害人為男性。「和諧之家」每年亦接獲約50宗同類求助,約半數求助男性更屬高學歷、中高收入人士,但礙於各種原因未有及早求助,普遍忍受伴侶暴力3年以上,更有人拖近10年才與妻子離婚。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86266/

*** 譚日新博士回應 ***

解構男性在婚姻中被虐打的心理

一般來說,當我們聽到家庭暴力時,大多聯想到妻子被丈夫虐打。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統計,在家庭暴力個案中,六名受害者當中有一位為男性,當中更有些人是高學歷人士。到底這類男士內心有什麼掙扎?以下讓我們嘗試了解他們的心境。

男性哪方面較易受虐

虐待一般可分為身體、精神或性三方面。丈夫受妻子虐待,大多是精神方面,其次是身體。這也可以理解,因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懂得用言語表達自己。當然包括在爭執時,用言語表達不滿或憤怒。在一些丈夫被虐打的個案中,妻子大多先在精神方面虐待丈夫;當丈夫未能達到妻子期望而關係進一步惡化時,有些妻子會虐打丈夫發洩其盛怒的情緒,也有些人希望達到操控或震懾之目的。

男性傳統角色

在傳統觀念中,典型被推崇的男性形象一般是流血不流淚、勇者、剛強與及身材健碩的英雄。假如一位男性向他人透露自己被配偶虐打,這好像很違背傳統形像,也擔心別人不相信。故此一般來說,他們不大願意被人知道,因為這事會使他人覺得自己很「無用」、很不濟,像「小男人」一樣的感覺。事實上,在大眾文化一直也有不少「怕老婆」男士心境的描述。大多是拿來作笑話,最經典應該是八、九十年代一系列的港產電影《小男人週記》。在媒體這樣渲染下,更令一些受虐打男士不願意透露其困難。

另外,假如被虐情況不能改善,有部分男士會選擇在外結識其他異性,彌補心中渴望一位溫柔和諒解自己的女性的需要,形成「婚外情」。到被妻子發現時,他們便會被認為不忠於婚姻。雖然社會一般認為「婚外情」不道德,但是在這類男士當中,歸咎其起初的原因,可能是被妻子虐打所致。

男性求助心態

一般來說,當男性有困難時,大多是自己尋求解決方法,不容易向人提出需要或求助;特別是一些在關係和心理上的困擾。故此,通常婚姻出現問題,大多是妻子去找輔導員或教會中的傳道人求助。當男性被配偶虐打時,基於以上的男性傳統角色,大多也不願意求助。

男性在社會中,比較願意求助於專業人士,可能是醫生。因為「身體有病去看醫生」這原因較容易接受。故有些受虐男士如能信任其家庭醫生,可能會透露被虐打的情況。一方面,因為長期受虐可能已形成情緒困擾,需要服用改善情緒藥物以維持正常功能和回復生活平衡。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會考慮讓醫生驗傷,留下被虐的醫療紀錄以作日後之用。如有需要 ,醫生也可能會轉介其到合適的專業協助。

另一個可能會令這類男士求助的原因,是夫妻的問題已影響了家中的孩子在學校出現情緒、行為或學業等問題;學校的老師或社工要求與家長會面。假如會談的過程中得到這類男士的信任,他們或許會向老師或社工透露被虐打的情況,從而得到幫助或轉介求助。

在較嚴重的處境中,這類丈夫在家中與妻子爭吵或被打的聲浪已騷擾了鄰居。被鄰居報警投訴時,向警方透露被虐打,事情才曝光,因而得到協助。

為何不離開被虐關係?

家庭暴力一般來說也有一個循環圈。當這類夫婦發生衝突時,妻子會虐打丈夫去發洩其不滿的情緒,又或想達致操控的效果。無論丈夫是否願意屈從於妻子,當關係稍為緩和時,妻子可能出於想挽回丈夫的心,又或者內疚,會做一些事去討好丈夫,令夫妻間的感情好起來,有時甚至有短暫甜蜜的感覺。可是,關係上的問題卻從來沒有解決,到下一次出現問題時,妻子會再一次用虐打的方式去解決他們之間的事情。之後,又會再討好丈夫;一個周而復始的循環圈便出現了。

故此,受虐男士不是全年365天也被妻子虐打。或許不少時間受到妻子管束,只要願意聽從妻子,仍可以在關係中生存下去;有時妻子甚至對他不錯。這類男士亦較傾向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深信忍一忍就會風平浪靜。有些人會考慮到兒女們的需要,不想拆散家庭,形成這類男士一般也不願意離開這段關係。

關心同行,鼓勵求助

在這類受到妻子精神及身體虐待的男士中,他們大多是用「忍」的方法去面對妻子。如以上提及,有些人可能已形成情緒問題,甚至需要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但是,也有些人可能會用一些不良的沉溺方法,例如:飲酒、吸毒、賭博或濫交等,去舒解其情緒困擾。另外,他們有些人會透過「婚外情」去彌補親密關係上的需要。

須知道任何人的忍耐也有一個限度。當被虐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或去到一個很嚴重的地步,有些男士會把積存在心中的憤怒一次過爆發出來,做出一些無法想像的嚴重後果;例如:傷害自己或他人等。假如我們留意到身邊有這類男士,要好好關心他們,與他們同行。在適當時,鼓勵他們去求助,以解決困擾他們已久,但又不容易向人透露的隱情。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遠足山徑垃圾問題惡化

疫下港人郊遊活動大增導致遠足山徑垃圾問題惡化

疫下港人郊遊活動大增,有環團調查發現,40%港人平均每月遠足6.4次,按年增加逾倍。有受訪者指,遠足山徑垃圾問題趨惡化,9成人認為防疫用品垃圾增幅最明顯。環團呼籲,郊遊人士抗疫同時也要注重環保,妥善處理或帶走即棄口罩及消毒濕紙巾等防疫垃圾,以免破壞生態及播毒。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25628/

****** 回應*****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香港市民普遍喜歡到外地旅遊,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許多喜歡外遊的市民就以在港郊遊替代外遊及其他休閒活動。「綠色力量」在 10 月 23 日至 11 月 16 日以網上問卷訪問了481人。結果發現,約有一半受訪者有這樣的郊遊習慣。調查同時亦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留意到郊野的垃圾在此段期間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除了紙巾、食物包裝和膠袋,增加量最明顯的是各類防疫用品垃圾,包括:口罩和消毒濕紙巾。這些一次性的防疫用品垃圾是塑膠製成品,新冠病毒可以在塑膠物料上存活 7 日,加上這些垃圾易被大風吹起,又不易降解,除了會影響郊野景觀及生態,亦有傳播病毒風險。難怪不少環保團體紛紛呼籲市民在郊遊時要小心處置所有垃圾,特別是防疫用品垃圾。

市民在郊野隨意棄置垃圾的情況並非新事,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一些仍然被忽略的旅遊基本事實。以下是其中兩個比較接近香港社會現況的兩個基本事實。

香港是一個消費主義模式的社會,消費被視為一種獲得愉悅的生活/活動形式,而郊遊則被視為其中一個可以獲得愉悅的消費品或消費場地。在這樣的思維影響下,香港一般的旅遊/郊遊人士當然是以消費者而不是環保人士的心態去郊遊。他們旅遊/郊遊的首要目的是獲得一次愉悅的消閒旅遊/郊遊經驗,而在獲得愉悅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就不是消費者所關注的;甚至有部分這樣的旅遊/郊遊人士認為,在郊野產生垃圾可以增加清潔工人就業情況,有助香港內部消費循環。

當旅遊/郊遊被視為獲得一次愉悅的消閒旅遊/郊遊經驗的娛樂活動,旅遊/郊遊人士就會期望在無需消耗大量精神及體力下,獲得娛樂享受。若要求旅遊/郊遊人士帶著環保旅遊道德和動機去郊遊,自己的垃圾要自己帶走而不是隨意棄置,就會被視為一種沉重的「不方便」了。

不過,在疫情期間郊野垃圾增加的同時,也多了一些愛護郊野的郊遊人士。他們帶同合適的工具和裝備,以便在郊遊時幫忙取走沿路見到的垃圾。有一些郊遊人士在背囊上掛上一個「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的小牌,提醒自己及其他郊遊人士不要在郊野隨意遺棄垃圾。這些都是值得讚揚,是民間發起的好行為及應對方法。

事實上,防疫用品垃圾不單在郊野公園和行山徑增加,在新界的鄉村大小路徑也有類同的情況出現。筆者因農務,須每天步行路經新界西一些公路,途中總會見到不少防疫用品垃圾,特別是口罩,被棄置在路旁。疫情初期,當口罩以天價出售時,已是如此。

在當下消費主義模式的社會不變的場景下,面對一波比一波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及各社區內出現不明源頭感染個案,看來針對地區性和族群性的社區環境衛生及疾病控制宣傳和教育有迫切性的需要了。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疫症疲勞(Pandemic Fatigue) 

7成受訪者感抗疫疲勞 部分人批防疫措施太寬鬆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近一年,不少專家均擔心市民會因「抗疫疲勞」而鬆懈防疫。一項調查顯示,有逾7成市民承認自己出現「抗疫疲勞」,部分受訪者直指政府的抗疫措施令人難以適應;若以10分為滿分,市民認為政府防疫措施平均只為4.82分,有近4成半人認為過分寬鬆,而其中最感不足是入境管制措施。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48926/

****** 麥基恩醫生回應 ******

假如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或斷斷續續)而感覺厭倦及不適,卻沒有可診斷的身體疾病,則可能出現了「疫症疲勞」。這綜合症並非一個專有的醫學名詞,而它出現是由於人們因為疫情需要,長時期自我保護及照顧其他的人。雖然做足了預防及隔離措施,卻未能確定自己能讓家人安全,不被感染。

另外,有一些人因為長期社交隔離,困在家中無所事事,對防疫意識漸漸疏於注意,甚至對感染與否,也不甚介懷。當防疫政策稍為放鬆的時候,便趁機會與親友來往社交,很容易忽略衛生消毒習慣。當疫情較大規模爆發,防疫措施一再收緊的時候,霎時間的熱情迅速冷卻下來,突然感覺生活沒有趣味,沒有意義。

結果上述各類人士,部分人會隨著疫情延續減低(甚至失去)了日常生活的應有動力,又或從新聞看到其他國家的情況,出現悲觀的情緒,甚至灰心失意。不過,當問及現況如何的時候,大部分人除了疲勞之外,卻很難具體說出有什麼問題,但心裡卻感受到焦慮、孤單、無形壓力及悲觀心情。

有指這現象主要受到兩大很難確定的因素影響:一、自己或至親染上疫症的機會多大?二、一旦染上,病情變為嚴重的機會多大?若是機會很高的話,疫症疲勞便更為普遍。

不過,疫症疲勞與真正染上病毒或治療之後出現的身體疲倦有所不同。後者通常會有肌肉酸痛及思想緩慢的病徵,但疫症疲勞的人思想仍然十分活躍,且經常在警覺狀態當中。

這種疫症疲勞情況的出現,不分年齡、性別,也沒有分職業貴賤。上至政府官員,下至販夫走卒,同樣可以產生這種現象。不過,在醫務人員中間,這種情況可能較常出現。原因是疫情好轉了又轉壞,一時因疫情受控感覺興奮,但轉眼間又爆發,因出現大量病人而感覺頹喪。這種情況若不改善,會出現「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及身心耗盡(burnout);甚至產生了輕性或重性的精神疾病。

要幫助這類疲勞的人,基本有下列原則:

一、要明白他們,了解他們的心情及引發疲勞因素。

二、要鼓勵他們自助,脫離這困境。

三、提供一些合宜的活動,可幫助心情愉快,但不會增加患病機會。

著名管理顧問機構McKinsey & Co. 建議參考美國海軍副上將James Stockdale的方法。他在越南戰爭時成為戰俘,但要帶給他下屬有希望的感覺。他發現那些過度樂觀地認為可以在聖誕前返國的軍人,較容易出現精神問題及難適應被俘虜的生活。反觀那些接受囚禁可能有一段長時間而又盡量適應的人,心理健康較佳。這種有限度的樂觀,後來被稱為 「史托克悖論」(Stockdale Paradox)。從這方面看,負責統籌疫情的負責人,一方面要帶給市民一種樂觀希望,但另一方面切忌輕易說出無數據支持及不切實際、討人歡心的承諾。反過來,他們要懂得如何用務實、能夠長久有紀律及有實效的防疫方法,以勵志的心態去面對殘酷的現實。

此外,面對已有或會出現這種現狀的人,要給他們合適的關懷及聯繫,不要令他們感覺孤單、無助。如有可能,便給予休養生息的時間,減少工作壓力,並且鼓勵作帶氧運動及其他鬆弛活動,以能恢復元氣。

加拿大社會學Arthur Frank教授建議在長時間危機過程之下,培養正面思想,把不能改變的環境當作探索新的「人生旅程」,化作一個成長及發展的挑戰。

對於信神的人,聖經有很多激勵的說話。在舊約約書亞記一章九節:「我不是吩咐過你要堅強勇敢嗎?所以,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慌;因為你無論到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聖經又鼓勵我們要振作,說:「因為神賜給我們的聖靈不會使人膽怯,而會使人有能力、仁愛、審慎自制。」(提摩太後書1:7)

麥基恩醫生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家長擔心子女墮入網上色情陷阱

憂子女墮色情陷阱 惟近半家長無性教育

民建聯於9月23日至10月30日訪問616名有子女的家長,結果顯示82.5%受訪家長擔心子女墮入網上色情陷阱,但有47.9%人從沒與子女談及性教育,主因是不知從何入手、難於啟齒、認為長大自然明白等,而71.9%家長則認為現時學校推行的性教育及德育不足。

民建聯引述警方數字指,今年首半年已錄得206宗裸聊勒索案,超越去年總數171宗,建議若有人以私密照勒索,政府可研究將罪犯列入性罪行名冊,並加強宣傳,警告青年切勿發布、下載或管有不當色情影片或相片。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05607/

*** 黃葉仲萍博士回應 ***

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對一些入世未深的年輕人,這網絡所提供的刺激、大量的資訊與及自由度是他們難以抗拒的誘惑。

從民建聯所做的民間訪問,我們可以粗略地歸納出以下的心態﹕

  • 家長未有足夠的警覺性及能力去處理網絡的吸引力。
  • 大部份人期望學校去處理這問題。
  • 學童生活無聊,好奇探索的天性需要被滿足。
  • 家庭成員之間的疏離感。

這份訪問特別關注性教育。假如上面的心態未能處理,那性教育的責任只會被推來推去。家長本身可能對性有關的題目感覺不自然,難以啟齒;所以很容易採取迴避、推卸的態度。

性教育像其他的家庭教育一樣,最實在和到地的方法是身教。假如家長能夠接受孩子的提問,遇到困惑能夠與孩子共同商量,家庭生活關係密切,没有許多空間讓網絡偷偷進來霸佔位置;那性教育就像其他教育一樣,很容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份。

黃葉仲萍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家庭治療師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從精神科的角度看殺妻案

殺妻後 屍移辦公室

港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祺忠涉殺妻後藏屍辦公室案昨 (16/11/2020)續審。被告自辯時被問及為何將妻子屍體搬到辦公室,被告即嚎哭指「我不想把她拋到海裏,或者不想把她掉到垃圾站。」

控方其後對被告盤問時指,被告曾供稱妻子會以不雅字眼辱罵他,被告回應指他認為是侮辱。控方又指雖然死者不時罵被告「廢」,但實際上被告並不認為自己「廢」,其自尊心亦沒受傷害,被告回應指他當然不覺得自己「廢」,但被辱罵時仍感生氣難過。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04535/

*** 張鴻堅醫生回應 ***

殺妻案

         從精神科的角度看張祺忠殺妻案,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A. 暴力與性格──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暴力模式:

1.Under-controlled Type 低控型──這種人自制能力低,少少事情就會動怒。暴力容易發生,但暴力程度多為輕至中度。

2. Over-controlled Type 高控型──這種人自制能力高,平時盡量壓抑情绪。危險是當情緒積累至超越臨界線,所產生的暴力就可能異常強烈,使所有認識他的人感到驚訝。

張祺忠應屬後者。

B. 愛與恨──這兩種情緒經常交織一起。張祺忠本來可以用其他方法棄置屍體,但他竟然把它放在自己的辦公室。照他的解釋是「我不想把她拋到海裏,或者不想把她掉到垃圾站。」可見充滿了恨的同時,卻仍帶著一絲的愛。

C. 刑事責任──根據被告的精神狀態有下列法例可以依據作為考慮:

1.Acquittal on grounds of insanity基於精神錯亂的理由而被裁定無罪《刑事訴訟程序條例》221章74節──法庭對此條例的要求非常嚴格,一般需要因精神錯亂導致下面兩種情況其中最少一項:a) 患者在犯案時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麽;b)患者在犯案時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行為屬於違法。

2. Diminished Responsibility神志失常減責《殺人罪行條例》339章3節──法庭可以考慮神志失常對被告的認知判斷和自我控制所產生的實質影響,將謀殺罪改為誤殺罪。

3. Provocation激怒《殺人罪行條例》339章4節──被控人所受刺激是否足以令一個合理的人作出被控人當時的作為的問題,須由陪審團裁定。倘若陪審團裁定符合此準則,可將謀殺罪改為誤殺罪。

張祺忠知道自己殺人,也知道殺人是違法。因此,也並不符合第1項。他的意圖是以第2項(犯案時他患上抑鬱症)和第3項(被死者激怒)作為理據,希望將謀殺罪改為誤殺罪。筆者行文時已知判決:陪審團並不認為他的抑鬱症足以減輕他的刑責,也不認為他被激怒的程度去到要殺人的水平。唯一的判決只可以維持謀殺罪名成立。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選舉有關心理健康

美國選舉難收科

周末(7/11/2020),美國一眾傳媒宣布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對全球大部分人來說,都視拜登當選總統為鐵一般的事實,包括英國首相約翰遜和台灣的蔡英文。

然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的普京卻頭腦最清醒,並未向拜登發出賀電;墨西哥總統更直接說,在有關選舉舞弊的法律挑戰未解前,恭賀拜登仍太早。美國大選是否存在嚴重舞弊,成為國際焦點。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798561/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選舉有關心理健康

選舉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大大小小的國家、組織及群體中也會發生。社會心理學有很多理論探討選民的投票傾向,發現投票者是受著不同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包括:社會階級、黨派歸屬、政治思想形態等等。

不少人有一個很理想的假設,就是選民得到全面有關及正確的資訊後,會客觀地衡量這些資料,而作出最後的投票決定。但是研究發現,大部份選民並沒有得到均衡的資料;就算有,也很少認真閱讀。反而,極受個人主觀感受影響,繼而作出選擇。

社會(政治)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最基本投票心理是對候選人的心底反應(gut reaction):就是他認為候選人是否在競選期間對質詢及挑戰,表現出足夠實力及對答如流的反應。雖然競選者的外貌及性格(特別是勝任力及親和力)會有好處,但他(她)們在互相競爭的壓力下之表現更為重要。當然每一個候選人或政黨也有其基本擁躉,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也會盲目支持自己的偶像。

此外,在美國,投票人的種族歧視輕重會影響其選擇。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上,在種族歧視(未必刻意)的測試得到高分的選民,會較少投票給奧巴馬。另外,假若感覺目前的社會(甚至候選人)病了,或者對政府不滿,會多投票給新的候選人。

由於這些未必客觀的因素,很多政治人物及競選顧問會針對投票者的心理需要部署競選策略。其中有一種稱為「壞消息策略」,就是競選人刻意製造一些恐懼來哄選民,例如說有恐怖襲擊危險、社會經濟震盪危機等等,令選民感覺不安而改變其投票對象。這種負面的宣傳較提倡美好的將來更有強烈的心理作用。這是因為一般人很容易受到「負面偏見」(negativity bias)影響:對壞的資訊(甚至是惡劣天氣)比好的資訊更容易記著。

很多時在競選活動中,不能避免花巨額宣傳經費,甚至要重複地賣(買)廣告。若果能製作合乎上述心理需要的宣傳手法,能大大增加支持自己的投票人數。當然,適當的時間宣傳也很重要,特別是在投票前一段時間。這是由於另一種「近因偏見」(recent bias)影響,就是剛發生的事或最新的消息會較過去發生(歷史性)的事情,在情緒上感覺較重要。這可以解釋為何在競選最後階段,候選人才提出一些證據(甚至不是實據)來刻意抹黑對方。這樣有助把中間猶豫派的選民搶過來。

自從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或以後,美國Bayer醫科大學Storch團隊發現有些人患上了「選舉有關壓力障礙」。患者腦袋不停重複思想有關選舉及政治問題,又不斷在社交媒體(特別是手機)核對選情及有關新聞,擔心若果自己心儀的候選人落選,整個國家會出現災難。這跟精神病的強迫症之病徵很相似。此外,也很容易感覺焦慮及不安,心情起伏及暴躁,睡眠及飲食失調,甚至濫用酒精藥物(包括安眠藥)。假若持久不止,就算在選舉完結以後,仍然會變成焦慮症及憂鬱症。

要避免上述精神壓力,首先要刻意避免上述認知偏見,不要過分感情用事。要留意自己的生活節奏及飲食習慣,保持足夠休息及睡眠,又作適量的運動。此外,在投票結果未公布之前,要有兩手準備;無論得失都避免過分情緒反應。在必要的時候,要勇於尋求幫助。

聖經新約記載耶穌復活升天之後,祂的追隨者要補選一位使徒;結果從合資格的兩人中,經禱告後選出「馬提亞」(使徒行傳1章21至26節)。這次成功的選舉沒有出現不實的資訊或恐嚇性的宣傳,又藉著交托祈禱,然後投票,成為一個美好典範。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動物放生

上水梧桐河淪死魚河 疑涉放生 影響生態

新聞圖片

不少人會以放生「積德」,惟可能變成「殺生」。有政黨接獲上水居民投訴,指自本年7月起不斷有人到梧桐河放生大批魚類,部分人甚至用帆布自建通道,將一車又一車的魚倒進河內,造成大量死魚及惡臭,亦影響河道水質及生態。惟有居民向政府部門反映後,被告知放生原來沒相關法例監管。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86273/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放生」是一種常見的宗教行為,原意是愛護生命、釋放受困動物,或者避免生命被宰殺。民間信仰團體認為放生可以救贖生命,累積功德。被放生的動物對象種類繁多,包括:天空中的飛鳥、陸地上的走獸,以至海洋河川裡的水類動物。

聖經詩篇第36篇7節有這樣的描述:「祢的公義好像高山,祢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你都救護。上帝啊,祢的慈愛何其寶貴!」可見基督教的上帝是愛護生命的上帝。

可是,放生動物的人,很多沒有考慮到放生動物的物種有不同氣候、生態環境的需求,也有不同的習性。生物個體情況有差異,胡亂放生會適得其反,愛護變成了傷害欲放生的動物。讓動物回歸自然前,放生人士需要作科學評估,清楚放生地的環境生態情况及放生時候的方法,以免造成對生物的傷害,甚至死亡。一些在動物園出生的動物,因為從未在野外生活,釋放這些動物回歸野生的族群中,更需要長時間對被放生動物的訓練。

聖經箴言第12章10 節寫道:「義人顧惜他牲畜的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意思是指義人因敬畏上帝,以至於尊重祂所創造的生命;惡人因心中沒有上帝,以自我為是,自我作主,所以惡人的憐憫也會是殘忍傷害。我們愛惜動物的意欲,是合乎上帝的心意,但卻要有一定的智慧。

近幾年,香港傳媒時常有報導北區梧桐河一帶經常有人放生魚、龜、水產等生物入河中;更有魚販在附近兜售巴西龜、田雞、生魚、泥鰍之類的水產,供人放生。這些水產因不適應環境,大多未能存活而死亡。死後腐蝕的屍體影響河水的水質,又發出惡臭,危害原來在這水域棲息的物種;反而影响原來河中物種的多樣性。

另一個極端,物種即或能夠生存,若生殖能力強勁或具侵略性,原生的物種受到外來物種的攻擊或者奪取其食物,就會削弱其生存空間,也會影響生態平衡。巴西龜便是一個例子,它源自美洲外來的寵物龜,放生到本港河域後,奪取了本地烏龜的棲息地和食物,令本地龜的數量大減。

梧桐河是北區的主要河道,流經鄉郊地區,亦收集了來自粉嶺、上水市區的徑流,與雙魚河、石上河匯合後,流入深圳河。這三條主要河川流經塑原一帶,有大量不同種類的水禽在這裡棲息覓食,水質對這些水禽物種的生存或者遷徙,以至附近生態環境物種多樣性,都有莫大關係,所以保護這一帶的河水水質至為重要。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認知障礙症患者易走失

認知障礙人士想回家易走失 護老院假巴士站牌「留住」長者

不少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時有走失情況。有職業治療師指,患者雖有短期記憶障礙,但對年輕時的記憶仍保存完好,故不少患者有「游走傾向」,總想着回到記憶中的家。有安老院針對有關情況,仿效德國利用假巴士站牌「留住」長者,並獲九巴捐贈兩個站牌放置院舍,冀可減少長者走失的機會。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66098/

***陳華發醫生回應***

明愛利孝和護理安老院於本年9月在院舍內設置「明愛安老院」及「明愛日間中心」兩個九巴站牌(由九巴公司為院舍度身製造),10月初正式啟用。但長者在此只能等『永遠不會來』的巴士。院長關小玲表示,假巴士站牌旨在製造類似候車空間,留住有遊走傾向的長者,供治療認知障礙症之用。院舍現有276位院友,6成患認知障礙症,其中約40人有遊走傾向。

認知障礙症患者如果有遊走的傾向,應適時處理或阻止,否則後果可以很嚴重。筆者記起前港大校長黃麗松教授的夫人李威。她是認知障礙症患者,於1999年在港大校園走失,數月後屍體被發現。警方表示可能是失足掉下山崖致死。

其實假巴士站這方法在上世紀80年代,在德國的認知障礙症安老設施開始試行,和其他懷舊治療方法相似。但是到現時為止,沒有研究能證明它的效用。因為各種原因,這方法被受國際很多認知障礙症的研究者、服務提供者及照顧者討論,所以陸陸續續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使用。今年終於到了香港。

引起討論的其中一個原因,基於這是一種『欺騙』行為。有人說這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因此沒有什麼問題;亦有人說它可能會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帶來傷害或增加他們的『被標籤化』。因為早期患者可能知道巴士站是假的,會質疑服務提供者或照顧者的動機,甚至減少對後者的信任。另外,一般人都知道巴士站是假的,所以在這巴士站等候的人應該是有『問題』(如在安老設施內,就會估到他們是認知障礙症患者);這會導致他們被標籤化或侵犯了他們的私隱。

筆者覺得這方法雖然沒有證據支持為有用,但亦不失為一種處理有遊走傾向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最後』方法。比起用藥,這方法較安全。但服務提供者或照顧者亦應先嘗試其他非藥物方法。

患者在假巴士站『等候』的時候,應該有人陪同,不可讓患者留在那裏不予理會。服務提供者或照顧者要嘗試了解為何患者想離開及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讓患者『忘記』要離開,然後帶患者返回原有的活動中或地方。

假巴士站應擺放在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專屬區域內及附有其他輔助設施,讓患者感覺舒適;例如梳化、書櫃、茶亭等。

希望明愛利孝和護理安老院在實行這方法一段時間後,可以將經驗及效果分享給其他相關機構及人員參考。

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選舉的社會心理

答問大會上與拜登隔空「駁火」 特朗普首承諾將和平移交權力

美國全國大選投票日迫近,早前公佈的數字顯示,全國各州至今已有超過一千七百八十萬名選民提早投票。分析家認為,愈多人提早投票,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愈有利。兩名候選人就算取消第二場辯論,都無阻二人對壘。他們不約而同出席了分別在邁阿密和費城的電視台答問大會,更在會上隔空「互批」。

資料來源: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wo/889617/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選舉的社會心理

2020年11月美國舉行總統選舉,在之前數個月全世界的人都在分析及推算誰會當選。這次的選舉之所以舉世矚目,是因為近年的國際關係非常緊張,且全球仍不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

早在1960年,Campbell等人出版了一本名為《美國選民》的書籍。作者認為一般選民年輕時早已認同某政黨,只不過在成年後受著社會事件及政治人物表現影響,加強或減弱了其觀點而已,卻很少改變其對政黨的忠誠度。這心態可稱為「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fication)感覺。若非這樣,則會使自己出現「認知失鳴」(cognitive dissonance)心理,後悔為何這麼多年錯誤支持呢?

一般來說,選民投票積極與否確實會受著不少內在及外在因素所影響。前者(即早在腦海中的觀念)包括對某候選人一貫看法及在競選期間出現激動自己思想或情緒的事件。至於外在因素,主要是:1、競選活動的影響力;2、與選舉無關,但與本身國家或地區有關的重大事件(例如:經濟危機或戰爭可能)。此外,身邊的朋友或群體對上述1及2之反應表現,也有重要的影響力。

對於沒有政黨包袱或中間(稱為「遊離」)的選民,候選人的個人因素及選舉工程確實有左右選情的影響力。前者包括對候選人的政綱、過去政績或未來工作方針、個人品格及操守、團結或分化社會能力等。至於選舉工程成效,則相當倚賴大眾傳媒的宣傳感染力及選民在競選大會上對候選人政治騷的反應。由於這樣,有分析指候選人企圖博取更多選票,便各出奇謀,甚至不擇手段;包括:詆毁對手,甚至要求對其進行審查;把對方的某些失誤及私隱在社交媒體廣泛及誇張描繪;指責選舉投票方式出現漏洞及不公;對反對自己的人或傳媒出言恐嚇,甚至鼓勵支持者暴力對付;製造社會恐慌,例如:要提防外族入侵(但對支持自己的外國勢力則默許)等等。當然在某一些假民主的國家更會出現賄賂或操控選票,限制及干擾對手宣傳,並出現各式各樣的選舉舞弊。

不過,無論如何,由於有其他具決定性的隱藏因素或突發事故,選舉的結果很多時出人意外,也令有心人失望痛心。對此,聖經的哲人早有名言:「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聖經舊約傳道書9章11節)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日花 12小時用電子產品 7歲女速變「四眼妹」

有調查發現疫下學童日均花近10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其中有7歲女童在10個月間由無近視變有逾百度近視。有視光師及教授擔心疫情反覆,學童近視度數增幅將不堪設想,籲家長及早關注。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66091/

*** 任卓昇醫生回應 ***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嚴重影響小朋友身心健康,近視日趨嚴重。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患者看東西的時候,焦點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遠模糊,看近清晰。近視日趨普及,東亞地區尤其嚴重。全球近視人口日益增加,有研究顯示,估計到2050年全球有一半人口近視,並將會成為致盲眼疾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香港近視比率冠絕全球,我們中文大學的研究指出,六歲兒童近視比率有12%,到九歲時更達至44%;成人約八成人有近視,當中深近視的人佔14%。近視可分為三個等級:少於300度屬輕,300-600度屬中,多於600度屬高。

深近視增患致盲眼疾機會

很多家長都誤以為近視只需要佩戴眼鏡,為日常生活帶來一些不便而已。其實,近視影響深遠。其成因是由於眼球拉長,導致視網膜組織持續變薄、變得脆弱;而視網膜內佈滿感光細胞和神經線組織,是負責塑造影像的。久而久之,近視愈深,眼球愈長,愈容易患上深近視引致的併發症;如:青光眼、視網膜脫落、黃斑裂孔、黃斑病變等。這些併發症是不能逆轉的。因此,要避免近視帶來的眼疾,當然要從根源著手,在孩童階段防患於未燃。

過去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引致減少戶外活動時間,而增加閱讀時間,導致近視不斷加深。

我們的研究團隊比較了數百名小朋友在疫情前後的近視比例及近視度數。我們發現患有近視的小朋友人數增加,而近視加深的速度比疫情前加快了最少一倍。因此,大家一定要留意小朋友在疫情期間眼睛的發展情況。

有幾個預防近視的方法,可供大家參考:一、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平均一日最少兩個小時;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A避免長時間閱讀,每30分鐘要休息一次;B 避免近距離閱讀,最少要有30 cm的閱讀距離;C 避免在光線不足的環境閱讀,閱讀的環境一定要有足夠的光線。小朋友閱讀的時候,最少要有一盞枱燈和房燈以增加閱讀的光線。

除此之外,要定期帶小朋友檢查眼睛,特別在六至八歲期間是小朋友近視加深的高發期。現時醫學界有不同的方法能有效減慢近視加深,包括: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的治療、離焦眼鏡及隱形眼鏡。

任卓昇醫生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新常態中的消費改變

疫情改變市民購物動力 

有市場調查發現,疫情改變消費者之購物考慮及購物推動力。漫長的抗疫之戰,令消費者信心有所動搖。結果顯示,三成(30%)香港消費者及四分一(25%)內地消費者表示他們在未來六至十二個月會減少總體消費開支。分析指,由於消費者認為疫情影響深遠,他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港人留家避疫的比例由疫情初期的兩成(20%)增加至三分一(33%);盡量避免往公共場所的亦由三分一(33%)增至近四成(39%)。香港實體零售或需加快數碼轉型。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97/20201009/887712/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自我隔離及須禁閉在家,導致社會經濟發生巨大變化。各行各業,特別是旅遊業及餐飲業方面受打擊最大。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行為因疫情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而大有改變,漸漸更因疫情持續而變成習慣性的新消費行為。就算昔日根深蒂固的習慣,例如定時看電影,慣常到餐廳喝下午茶,每天到健身室運動等行為,也被其他生活方式代替;改為在家於網上租看電影及下載健身短片在家運動。

有發現大部份人在疫情期間都嘗試過新的購物經驗,包括:新的商舖、新的品牌、另類購物方式等等。從發展方向看,這種改變似乎不會因疫情完結而終止,反而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長久繼續下去。好像在中國疫情似乎受控之後,市民仍然繼續用網上購物方式取代到商舖實體選購貨品。

在疫情期間,不少人留在家中生活,不單是飲食睡覺,而是把學習、娛樂、工作、社交活動,甚至部份醫療過程完全倚賴電子方式進行。

根據著名管理機構McKinsey的一些報告,在美國有大部份消費者比以前更加注重衛生及健康,會較留意飲食質素;選擇信譽好的甲級有真需要的物品,而減少購買奢侈品。可能因為不想花時間親身去檢查或比較有關物品,故漸漸減少,甚至停止選購廉價但沒有質量保證的商品。

當然,這等消費行為會因疫情嚴重性及持續性而有所改變,包括潛在的健康及經濟困擾(特別是失業的危機)。即使這樣,若改變了的行為能帶來期望的效果及滿足感,又或能引起足夠的人數(「臨界量」critical mass)加入,便產生足夠的消費力量,使供應商有誘因繼續做下去。當然部份需要面對面處理的服務,例如:診斷及手術治療,大多會在疫情過後回復舊常態。

故此,若要企業成功生存下去,營商者必須對新常態的轉變有所回應及準備,包括了心態上及組織管理上。與其期望顧客回復舊狀,不如懂得如何與他們接觸及溝通(個人接觸或網上聯絡),提供貼合需要的產品消息及方便選購的項目。有發現不少因疫情而出現的商品及服務,例如家庭適用的運動設施、餐飲及食品上門送貨服務。若能給予買家安全又衛生的產品而引起滿足感,便能有效改變消費行為。如果間中加上一些獎勵,例如:小禮物、積分,甚至個人化的感謝卡,更會令這種行為持續下去。

上述提及的衛生消費行為,包括以信用卡及電子付款代替現金交易,螢幕選購替代親手觸摸,駕駛車輛抵步進行交易無需下車等方式,就算在疫情過後,應該會發展下去。此外,發現消費者外出消費次數明顯減少,可是每次購買物品的數量顯著增加,更會著重商品的品牌及可靠性。因為可以減少被次貨及贗品欺騙的機會。

不過也有發現Z年代的人,因為已經習慣使用電子媒介,消費方式比疫情之前沒有太大分別。反而受著經濟因素,特別是收入穩定與否,影響其消費心理。

故此,若希望成功面對這病毒疫情危機,認識消費者的心理及行為,特別是消費方式,積極自我完善及不斷更新配合,至為重要。

其實每個人也應該不斷更新自己。聖經羅馬書12章2節也提到:「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甚麼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甚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

麥基恩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新冠肺炎與精神健康

最近參加了ECNP(國際性精神醫學組織)舉辦的網上學術會議的其中一個專題研討會,主要討論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引發的精神健康問題。近月來,不少主流的精神醫學雜誌也刊出一些文章討論有關問題。我嘗試把一些重點列出來,內容如下:

  • 除了COVID-19突然爆發會引起的心理恐慌及精神負面影響之外,疫情持續蔓延更會產生不良後果,甚至出現自殺數字增加。
  • 雖然每個國家採取的防疫措施有所不同,但是同樣會造成很多社會心理的不良反應,例如:造成不安全感及孤單感;要被隔離及形成社交距離;經濟收入減少,甚至失去工作;在家無聊,缺少運動,但進食增加;酗酒、濫藥及沉溺網上遊戲及賭博;被感染及有親友死亡的疑慮恐懼等等。結果導致個人心理不平衡,容易與家人磨擦,甚至出現家暴行為。
  • 根據一個國內分析(包括分散在194個城市的1,200名回應人士),超過半數人感受到疫情帶來中度及嚴重的心理衝擊。其中28.8%的人有焦慮病徵、16.5%人有憂鬱病徵,以及8.1%人有壓力;其中有憂鬱病徵的人以女士為多。
  • 較特別的現象是年輕的人比年長的人更容易有憂鬱症狀,原因可能是年輕人情緒反應較大,也有可能被一些特別的社會因素影響,例如:青少年不能上學進行社交、成年人找工作困難及失業危機。但是,老人家自殺的成功率卻是最高。
  • 社會傳播媒介會增加焦慮及憂鬱的發病率。原因是疫情使不少人增加了觀看電視及網上資訊的時間。由於新聞多報道負面消息,故此,情緒受影響的機會較大。
  • 安眠藥、抗焦慮藥及抗憂鬱藥的處方在過去數月不斷增加。在發達的國家,網上精神疾病診斷及醫療個案大增,而且可能成為新常態。
  • 加拿大有一個研究推論,因為新冠肺炎病毒導致的自殺率會隨著失業率快速攀升。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
  • 有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不同文化的人對預防疫情的措施、心理感受也有分別;例如:亞洲人在日常生活中,戴上口罩會有安全感覺;但是西方國家有不少市民卻認為戴口罩是多餘及煩惱的事情。
  • 美國八月份進行的一個調查發現,在5,400成年人中,40%的人承認出現心理健康及濫用物品的問題,而有11%的人曾認真考慮自殺。
  • 最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精神問題及自殺行為的高危人士,包括:疫情出現前已有精神障礙,但尚未治療人士;社會被邊緣化人士、前線醫療工作人員及照顧者、年長及青少年、要照顧就學兒童的雙職父母。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肯定會出現精神病徵,而且很多人即使遇上疫症及其他壓力也會適應得很好。不過,上述各類問題的嚴重性雖然會因不同國家的應對措施、疫情嚴重性及死亡率等社會心理因素而有所分別,但確是普世公認的現象,需要積極面對。社會上出現危機並不罕見,但如何面對而又不致影響精神健康乃為重要。

舊約聖經但以理書一至六章,但以理經歷各種不同性質的危機,用信心倚賴上帝及運用智慧,成功脫離危難。他不單保守自身安全,也保護了同袍,甚至同胞的性命;更能影響在位之人而榮耀上主。

麥基恩醫生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培養[逆境中]的復原力

67%雙職母親壓力增 健康出問題鮮求醫

面對疫情持續,普遍為家中照顧者的母親壓力急增。有調查發現,過去3個月的疫情中,8成半受訪母親感困擾和憂慮;而受訪者中有67%為雙職母親,當中87%均感困擾和憂慮,主要因擔心家人及自己健康、子女教育、家庭經濟等,致近半受訪者出現神經緊張及失眠,7成人更受焦慮困擾。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43621/67%25

*** 陳亞仙博士回應 ***

培養[逆境中]的復原力

過去一年,香港實在面對很大的衝擊、震盪,絕大部份香港市民的生活並不好過。

疫情持續,確實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學校停止上學,教會停止聚會,上街已成為奢侈品,生活大部份時間局限在屋內。婦女作為家庭的照顧者,自不免經歷不同程度的困擾與挑戰。在這段日子裡,當外來環境沒有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足,政策不完善,加上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確實不容易應付。因此,要學習每天培養個人的「復原力」來面對生活上的壓力。

「復原力」是我們有效面對逆境或困難的過程、能力與成果。它是我們應付逆境的保護因素,幫助我們改變、減緩逆境對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某些復原力,這包括四方面:

          1.  身體復原力:每天照顧好身體,用少許時間做運動,例如:拉筋、做八段錦、做甩手操、漫步,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耐力及體力等生命力的元素。

          2.      情緒復原力:透過呼吸練習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天培養正面的情感體驗與表達,例如:講一些鼓勵自己、欣賞自己的說話或感恩的事情,嘗試透過不同渠道接觸或關懷他人;建立支持系統,最緊要是每天抽出少許時間自我關懷,並學習活在當下。

          3.      心理復原力:培養多角度看疫情,不致落入惶恐中或鑽牛角尖。靈活思考問題有助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存「雨天總會過,晴天定要來」的心態。

          4.      靈性復原力:這與核心價值有關。疫情可能喚起人去探索生命的目的或意義,因而追求與至高無上的上帝連繫。人應該學習接納現實,接受限制,並且放手,回歸力量的源頭。

總的來說,「復原力」是來自個人內在的,是可以培養的自我資源,也是幫助我們擴充面對困難時的應對能力;從而改善我們調適的結果。因此,「復原力」是一種適應及轉化,從內在回復身心靈健康的過程。

陳亞仙博士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輔導員
香港婚姻及家庭協會治療師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瀝源邨三級火死者患抑鬱躁狂

沙田瀝源邨榮瑞樓5樓一單位發生火警,15bbb650-fec4-11ea-8fdf-981ae9ef36d0消防員在一單位發現一名姓陳(37歲)男子當場死亡;據悉,姓陳死者為一名無業男子,2年前由內地來港,與來港6年及4年的父母,以及姓梁祖母(94歲)同住;陳8年前開始患有抑鬱及躁狂症,曾經求診,而該單位以往並無家暴記錄。

資料來源:

https://hk.news.yahoo.com/瀝源邨-3-級火死者患抑鬱躁狂-事發前向祖母擲鑊-001456072.html

*** 鄺保強醫生回應 ***

早前(9月25日)看到以上一則新聞,一位三十七歲男子不幸在這場火警中喪生,令人惋惜!據新聞報道,這男士兩年前來港與家人團聚。未來港前已患有「抑鬱躁狂症」(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來港後未有工作。他「曾經求診」,這可能表示因種種原因,他沒有繼續接受適切的治療。報章報道又顯示,出事當天他的精神很不穩定;火警可能是自殺引起,也可能是精神極度混亂下發生的嚴重意外。

一般人或多或少曾經有情緒低落的經驗,比較容易明白「抑鬱」是什麽一回事。但「躁狂」(Mania)卻未必能完全了解。「躁狂」是一種不尋常和病態的「過度興奮」。患者會因為反常的高漲情緒而變得極為暴躁,口若懸河,說話滔滔不絕,精力充沛,睡眠需要減少;又因為這時自信心極高或過度自大,思想速度變快,不斷想出新穎、特別,甚至是不切實際的主意。由於自制力下降,行為變得魯莽和輕率,例如:胡亂揮霍金錢或作衝動不智的投資等,也會有不恰當的社交行為,如對別人過度熱情或不顧禮儀直接作出批評。

「抑鬱躁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發病率約為人口百份之一。病人既有極痛苦低落的時候(depression is painful),但也會出現有相當大破壞力的躁狂時段(mania is harmful)。如果不認真治療,患者有百份之十五死於自殺,整體的自殺機率更比一般人高出二十五倍。其實「抑鬱躁狂症」是絕對「有得醫」丶「有得控制的」。臨床所見,許多病人在病情受控後,可以如常生活和工作。但這個病有較大的復發傾向,所以不應隨便停止藥物治療。

鄺保強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10fb_2_original (1)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課金現象的反思,認識網路沉溺

打機課金成癮 青年欠債$14萬

不少遊戲玩家或會付費購買遊戲道具,即「課金」。有調查顯示,逾4成人平均月花2,000元「課金」,有人花費更高達10萬元。社工指「課金」與賭博相似,可令人上癮,甚至造成財務問題,疫情下更多人留家打機,籲若發現有成癮問題要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19343/

*** 譚日新博士回應 ***

課金現象的反思,認識網路沉溺

今時今日,不少人也會在網上課金,包括打機、網購、收聽網上電台、收看網紅節目、尋求網上服務等等。背後可能涉及的問題,包括:打機成癮、過度消費或網上騙案等。或許,我們可先反思不同課金行為背後的原因及心態。

  • 遊戲的課金

一般是因為想加裝備,令自己表現更好,想「贏返」,像賭博中「追」的心態。

  • 網紅的課金

因很喜歡某一位網紅,希望可多見到他/她,與其談話或聽到其唱歌等等。有點像迷戀偶像,想更多接觸偶像的心態,而代價是課金。

  • 網絡KOL的課金

因很欣賞某一位KOL(Key Opinion Leader)在生活、裝扮、知識或政治上的理念和分享,用透過課金的方法去支持其營運。

  • 色情服務的課金

這涉及一些網上感情,甚或色情服務的金錢交易。當中要小心,可能涉及欺騙或勒索成份。

因此,為不同的原因去課金可以有不同的情況,不一定有問題。但是,假如情況去到一個失控的地步,便會形成一種被認為是「網絡成癮障礙」(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情形。

「網路成癮障礙」的定義

根據「上網沉溺互助小組」的定義,網路成癮障礙人士會在12個月內出現以下三個或以上的徵狀:

(1) 上網心癮難滿足︰

(a) 需要上網的時間不斷增加,以求獲得滿足感。

(b) 感到用同樣時間上網越來越難以滿足。

(2) 出現斷癮徵狀:

(a) 減少或停止上網數天至一個月後,會感到心情沉重和難過,並出現兩種或以上的現象:身體顫抖、焦慮、不能自拔地聯想網上之事情、幻想或夢到網上之事情,甚至手指自願/非自願地作出打字動作,令社交、工作或生活等重要範疇受到損害或困擾。

(b) 上癮者須持續上網以減輕斷癮徵狀。

(3) 上網時間比預期越來越多和頻密。

(4) 嘗試停止或控制自己上網,卻不成功。

(5) 花大量時間在網上,包括網上購書、嘗試新的瀏覽器、網上拍賣或整理下載之檔案等。

(6) 重要的社交、工作或娛樂活動因上網而放棄或減少。

(7) 寧願剝奪睡眠時間,影響婚姻關係,遲到出席早上約會,疏忽工作任務或感到被重要的人遺棄等,仍不願意減少上網,縱然自知後果堪虞。

網路成癮障礙的種類

除了以上涉及課金的情況,網絡成癮障礙也可包括下列幾類:

  1. 網絡人際關係成癮

因不停想有人聯繫或關心自己,以手機應用程式、聊天室或網絡社群不斷去認識新朋友;有些人甚至用來取代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朋友或愛人關係。當中更可能會用不真實的個人資料或假身份以達到其目的

  • 資訊缺乏恐慌症

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搜尋資訊。因過去一年的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恐慌尤為嚴重。

  • 網絡病態賭博

在網上的賭博世界可以是7天24小時運作,也沒有地域限制,方便了賭博人士參與,帶來了病態賭博一連串的問題。

網路成癮障礙可引致的後果

(1) 學業/工作的影響

因上網至深夜,早上往往會因睡眠不足而缺乏精神,影響學習或工作表現,令成績或業績一落千丈。有些可能因而不想上學或上班,更甚者會以遲到、曠課,或者告病假來逃避。

(2) 家庭關係

因上網過多佔用了家庭成員相聚的時間,影響彼此的相處和關係;例如:有些丈夫在家中因過度專注網上的世界而忽略了妻子及兒女。另一方面,當父母發現須要管束子女網上活動時,青少年可能會隱瞞或欺騙家人,以致形成隔膜,甚至衝突。

(3) 社交

有些人習慣了在網上使用假身分,漸漸不再願意與真實的人交往,少與朋輩建立關係,亦開始不懂得、不喜歡用言語直接跟別人溝通,對社交活動興趣越來越淡薄,與人疏離,日見孤單。

(4) 情緒/行為

若有人想藉著上網來減低自己一些負面感受,如孤單、焦慮或抑鬱等,又或藉此逃避與家人、朋友建立關係,結果反而令真正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若有瀏覽色情網頁的習慣或沉溺於網上性愛活動,情況則更形複雜。

(5) 身體

醫學報告指出,過度上網會使身體受損,可引致下列疾病:

(a)持續刺激腦部會令大腦產生異常反應;

(b)眼睛過度集中會導致眼球疲累乾涸;

(c)長期刺激心臟有機會引發隱疾;

(d)頸、背、腰椎、手和身體其他部分會因過度運用勞損。

(6) 財政

若在網上有過度用錢的習慣(例如過度課金),則與過度運用信用卡簽帳的情況類似,容易欠債。另外,若在網上賭博,情況會更加複雜和難於解決。最終也可能欠債纍纍,帶來一連串因財務而形成的問題。

出路

  • 要先了解為何沉溺於網上世界,例如:是不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工作或學業不順利?故此沉醉於網絡世界以逃避現實。假如有這情況,應正本清源,找出核心問題,再去面對、解決或接受不能改變的事實。
  • 假如沉溺是因網上的不健康活動為我們帶來滿足感,又或用來舒解壓力、 空虛、孤單、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尋求其他較健康的方式去得到滿足或舒解。
  • 父母對青少年子女不應只用禁止或責備的方式去處理。這樣只會令他們更不想跟父母溝通,只會令網絡沉溺的問題延續或變得更嚴重。
  • 假如沉溺上網已失控,形成困擾,自己或家人已無法解決 ,應尋求專業的幫助。

結論

本來現今網絡活動方便了我們生活及各方面,我們很難完全不參與其中;有些課金的情況不一定有問題。但是,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生在家上課,也有人在家工作,少了外出購物和吃飯,多了外賣、網購和在家中上網等活動。故此,過度上網的情況在過去大半年尤為嚴重。相信香港的疫情仍然有一段時間要嚴格持守,我們或會仍然有較多時間留在家中。因此,值得我們重新思考在這新常態中如何生活得更健康、更精彩。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202009_39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近八成中學生 感網絡失實資訊趨增   

「現今資訊爆炸,青協一項調查則發現,中學生普遍認為網上充斥假資訊,並以社交媒體及通訊平台最多,更有近6成半學生稱因看了假資訊變得多疑;而為應對假資訊年代,不少學生都希望學習「事實查核」(fact-checking)技巧,以明辨真偽……」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30616/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現今科技發達,資訊爆炸,有調查發現青少年已經意識到資訊真偽難辨。因為假資訊而困惑多疑者,希望掌握「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 的技巧。這項調查的結果其實很正面,因為年青人自身已有所警覺。

年青人以至其他不同年紀的人也許不會不留意瞬息萬變的訊息, 也在不同程度上緊貼著社交媒體,那裡也是資訊的來源之處。 但是,這些媒體卻往往就是不實資訊的溫床。

現代的科技進步,要製作有聲有畫的多媒體訊息或純文字檔案,真是何其容易。基於不同立場去製作自身所演繹的,甚至不惜歪曲事實的資訊;那些避重就輕、無中生有者,其實可謂普遍。

另一方面,要傳播這些資訊實在極其容易。彈指之間,不同的資訊便會不脛而走,輾轉複製流傳;有些再經過轉載,然後再加工,又成為另一則的資訊。

不少製造資訊者要推銷自身的信念和立場,人傾向相信與自身立場相近者,也會將相關資訊輾轉傳播出去。

我想起聖經中,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的經文:「這並不希奇,因為撒但自己也裝作光明的天使」。這提醒我們,有些資訊其實是不懷好意而又言之鑿鑿的,有些可能心存邪惡。這些事都足以催促我們務必慎重處理。

我認為要檢視不同的訊息的真偽,總有三種向導:

一、該資訊大抵是真的;二、或者部分真確而被誇大了;三、也有可能是無中生有的偽真相。我本人總帶著這三種向導去檢視不同的訊息。

我又相信去理解一項信息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白發放者或所屬機構的背景和立場。然後,再按其公信力去釐定相信的程度。另一方面,每當我們有意欲去轉發訊息的時候,務要慎重,不要成為傳播假訊息的幫兇。再者,在社交媒體或其他較為公開的場合轉發或評論訊息,其實是一種表態。有時候,當我看到親友們在評論一些事件時,帶有惡毒的攻擊用語,我心裡有不以為然的感慨。事實上,這一、兩年間社會的撕裂情況實在嚴重,我也眼見不同陣營的朋友表述著自身的立場,援引和建構他們關心的故事。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要作出無根據的評論斷語,更加不會使用惡毒的用語。一方面,因為自己未必掌握事實的全部;另一方面,也不想令持有相異見解的人太失望。

我又想起聖經的另一處經文,哥林多前書6章12節:「『所有的事我都可以做』,但並非都有益處。」我總不希望,漫不經心的評論會在有意無意中,傷害了持有相反觀點的人。

倪紹強博士

202009_38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網上學習的心理(二)

從心理學角度看,網上學習牽涉不少心理學範疇,包括:認知行為、社會文化、成長發展等等。首先,每逢有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認知上會產生一種新的「圖式」(schema)。此外,在認知心理學上有至少兩個有關理論。在推廣網上教學時要留意:

  • 根據Paivio的dual coding理論,人類認知功能可以同一時間處理語言及非語言的事物;語言包括說話及書寫。故此,成功的網上教學理應可以包括上述兩種輸入方式。
  • 根據Chandler及Sweller的cognitive load理論,人的工作記憶的認知能力確實有限。若輸入的知識太多,反而會影響學習進度。由於網上所得的資料可以非常龐大,所以教學時必須選擇重要及精簡的材料,方能有效。

根據Poonsri在2020年進行的一個社會心理學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參與社交網絡學習的人,不論男或女,對這種e教學方式都有正面的看法;而較特別的發現,就是這些同學對生活也感到滿意。

另外一個發展心理學於2014年的研究發現(Muzafar等人),網上學習比傳統教學更能提升學術表現。根據分析一群老師的意見,同學們在認知、社交、語言、數學及文字運用上也有進步。這項研究更發現,若果兒童利用電腦作為學習工具,學習會更迅速,而且能增長持續專注的時間。

不過,對於某些有特殊學習困難或需要的群體,一般的網上學習會帶來難於適應及應用的障礙及需要。舉例:對讀寫障礙的兒童來說,網上字體的形狀及大小需要特別調教。對於不能用手按鍵盤的傷殘人士或有嚴重視障的人,需要有合適的聲控設備。

為了得到更有效的網上學習,教育心理學家指出一些注意的地方:

  • 要提供即時的滿足感,方能鼓勵他們持續網上學習。故此,學習課程必須清楚目標及有關應用的好處。為要達到這目標,課程必須配合同學的文化、教育,甚至專業背景。
  • 要引起好奇心及新的體驗。因此,除了傳授知識外,要鼓勵學習者繼續發掘新的資料及理論,甚至在網上互相合作及分享。網上學習小組能提供社交互動及支持的機會。
  • 正面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學習。由於不能面對面直接交流,教師要懂得如何鼓勵學習者,特別在完成習作那時候。有人建議加上讚賞的回應或emoji符號,甚至建議設計一個網上遊戲給成績好的學生。

最後,有人認為教師如果能讓學員在網上學習期間,甚至課程完結後,仍然可以聯繫及答覆相關問題,或在緊急期間提供意見,將會有助學員持續學習。

我見網上學習將會是發展國家的新常態。雖然未必完全取代傳統面對面返學校上課的模式,但是其普及性及隨時隨地的彈性學習帶來的方便,絕對不能忽視。故此,e學習必須加以善用及發展,配合這世代之需要而制定合宜的課程,精益求精,方為上策。

網上教導也可以傳揚福音,教導信徒。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八節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麥基恩博士

202009_15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科研新發現  10小時極速分解膠樽

塑膠廢物難分解,造成嚴重海洋生態污染問題。近日有科學家研發出新型突變酶,能於10小時內分解本需耗時400年以上方能自然分解的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塑膠樽,效率逾90%。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4366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膠,要450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回歸「自然」!所以如何處理塑膠垃圾的問題成為現代社會所面臨的重大環境保護課題之一。這類塑膠垃圾若不能有效回收再用,便會充斥在堆填區、海洋,而至我們的生態甚至生活環境中。

海洋垃圾中以塑膠類的數量最多,大量而且難以分解,而這些塑膠在漂浮期間會因陽光照射而碎裂,成為細小的碎片或微膠粒,不停隨着洋流飄浮匯聚,進入食物鏈中,繼而被人食入體內,引起健康問題,人類最終自食其果。香港於 2018 年已製造了 595 萬公噸固體廢物,其中21%是屬於塑膠廢物。

避免塑膠垃圾,最佳方法就是棄用或者減少使用塑膠。退而求其次,就是重用或循環再用。若不能即時棄用、重用或循環再用,也應妥善處理塑膠廢物。

PET是一種塑膠原料的聚合物。 分類標誌號碼為「l」,屬於可循環再用的塑膠。

PET 塑膠分類標誌與編號

PET 因其有很強耐酸鹼特性,為製造飲品樽的普遍使用原料,流行於食品產業,但此類塑膠自然分解時間很長。回收PET,加工循環再用,比新產製的PET成本高,令價格更昂貴。日常使用的塑膠樽(包括PET塑膠),每年全球產量約7,000萬噸,即使市面上已有不少回收塑膠樽的渠道,仍然只有三成能夠再造成新的塑膠物料。

近年科學家積極研究如何分解這普遍採用作飲品瓶的塑膠物料,期望可以解決問題。通過添加細菌來提高生物強化(Biological augmentation)的生物降解速度的過程是其中一個方向。通俗些形容就是用細菌「吃」塑膠。例如,德國科學家幾年前發現的一種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就是其中一種,分解聚胺脂塑膠。日本學者年前發現一種細菌 「大阪伊德氏杆菌201-F6 」(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能夠分解PET,時間只需六星期就可以使其分解,還可以讓它轉化成基本物質再利用。可是這兩種細菌都是在研究階段還需很長時間才能夠應用和發展起來。

經過人工抽取PET解聚酶分解塑料是一種途徑 [酶(Enzyme)是指一種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的生物催化劑]。 法國綠色化學公司Carbios的科學家在樹葉堆肥中發現出突變酶,樹葉分支堆肥角質酶( Leaf-branch compost cutinase, LCC),繼而研發出可於十小時內分解90% PET塑膠樽的一項突破。據稱此突變酶的生產成本只佔石油製造塑膠成本的4%,Carbios 與生物技術公司Novozymes 合作,期望在2025年前能夠大規模生產此種突變酶。

希望這些科研都能夠幫助解決塑膠污染地球的問題。 人類發明塑膠只不過是短短的70年左右,雖然塑膠的確在人類生活上帶來了不少方便,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環境生態問題。天父創造的世界,本身是帶有自然修復和平衡的能力,可是人類自工業革命開始,為著自身利益,不斷衝擊和破壞大自然,相信已超越地球可以承受的程度。詩篇24篇1節,詩人說: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大地和人本屬耶和華,住在其中的理應和諧共處;讓上帝、人、自然建立一個關係。願人都能藉着地和其中所充滿的美善萬物,榮耀稱頌上帝。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202009_25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網上學習的心理(一)

中學先恢復面授上課  教局:網上教學勿過長 

暑假即將結束,但學生未能如常9月1日回校面授上課, 開學後暫繼續須透過電子學習,教育局向學校發參考指引,指學校不應硬性規定各科要依照平日時間表,作實時網上授課,時間亦不宜過長,每節應為20至25分鐘,年級愈低的學生,電子學習時間應愈短,而幼稚園及小一、二學生不宜上實時網課。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中學先恢復面授上課-教局:網上教學勿過長-232738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傳統的學習是透過班房面對面上課,但是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遙距學習越來越普及和受歡迎。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導致不少人要保持社交距離,有人須家居隔離,甚至禁足。不少學校被迫停課(準確點是學生不能回校上課),因而直接或間接促成網上學習普及化。這種學習可以是很簡單的網上資訊,也可以成為整個學期的網上課程。

網上學習(e-learning)一般定義指藉著電子科技作為教育及學習的主要媒介。教育家稱這「電子教學」為第三學習系統,而第一系統是「語言教學」,第二系統則是「紙張教學」。其實這三種教學方式是並存而非互相對抗的。一般來說,電子學習實在可以在學校裡實行,但也越來越多在工作及家庭環境進行。除了教育機構發展這方面的課程之外,不少商業機構及團體也積極參與。

e學習的優點

網上學習的特點是彈性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日與夜)、任何地點(全世界)上課,學生甚至可以按自己的學習步伐而調節。這對非全時間的學生及持續學習的人更為方便。它更容許獨立處理問題及調節應用於自己的環境中,例如:烹飪技術。

同步與非同步網上學習

同步(synchronous)學習是指大家同一時間一起學習。大家可以透過網上面對面(與老師或同學)交談及互動,甚至分組討論及一起研究。

非同步(asynchronous)學習是指大家各自在不同時間,按自己需要而上課/下課。這對於不能定時上課或有其他責任(例如:照顧子女)、有學習困難及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有幫助。此外,這種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的模式,一般心理壓力較少,不會影響其他同學學習進展。

e學習的缺點

認真的網上學習比傳統面對面學習,確實有一些尚未完善解決到的問題;例如:很難遙遠控制學習者的專注力及環境因素,就如上課時間被其他事物影響而分心;而且一些實習或實驗很難在校外個別進行。另外,如何評估學習進度,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人及如何保持考試公平度等問題,仍需解決。

聖經歌羅西書三章十六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我相信只要改善到不足之處,對信徒來說,運用資訊科技學習信仰及有關事情,也是一個智慧的行徑。

麥基恩博士202009_1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地球中暑

地球中暑 破北極圈105年紀錄 西伯利亞小鎮38度熱爆

全球暖化的警鐘再次響起,一個位處北極圈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竟錄得攝氏38度(華氏100.4度)高溫,打破1915年以來的北極圈最高溫紀錄。有專家指西伯利亞今年的異常高溫,較預期提早了80年出現。

新聞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地球中暑-破北極圈105年紀錄-西伯利亞小鎮38度熱爆-223946

*** 何建宗教授回應***

《2020年的環保警號和召命》

今年實在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了:年初的時候,澳洲森林大火,哀鴻遍野,除了破壞表壤和生物多樣性,也影響南極洲錄得了歷史性的高温(零上20.75攝氏度)。不久,新冠病毒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旋即影響全球,迄今仍未有平息的蹟像,信必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帶來深遠的打擊。五月的時候,俄羅斯有一個油庫因為凍土融化而塌陷,漏出了大量柴油,嚴重污染了北極圈,各國專家疲於防控,目前仍未完成清理工作。不久,非洲和南亞發生蝗災,而中國、北美和日本也開始了連串水患,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兩星期,我在北極建立的「紫荆站亅屋主來訊,說今年遊客潮仍然熱鬧,而氣溫也超過二十一攝氏度。報章報導,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小鎮,氣溫竟高達攝氏38度,簡直就如生病發燒,令人訝異!

南極變綠

氣候變化的速度,加快得十分激烈。這些「異象」,專家原預期2100年才會發生,現在已經歷歷在目,真的是「不可置疑的真相」。從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去解釋,就是一種連鎖性的加速,亦即是幾何級數式的惡性循環。先是人類發展而造成污染及「碳足蹟」增加,繼而全球暖化並平均氣溫上升,影響到南北兩極的冰山雪海,融化出大量淡水,淡水和砂土流入極地的沿岸及海灣,刺激了大量微藻滋生,產生了「綠化」現象。冰融和「綠化」又影響了極海的鹽度和吸熱率,破壞了大海洋流的交換。大洋受影響,水氣蒸發量和大氣環流的循環規律受干擾,將形成更多強烈低氣壓甚至颱風,它們吹至內陸席捲房屋,又形成水患和各種天氣失衡……一步一步下去,世界真的是岌岌可危!

世界需要的是負責任的「管家亅,不能徒具虛言甚至無賴推卸。可憾,國際日益走何單邊主義,令各種國際協議和可持續發展條約無法協力推動。非政府組織的存在價值,在於公眾參與、教育基層,以社區行動力挽狂灁。可惜,不少亦暗懷鬼胎,謀生多於謀事,又或工作流於表面,只能發動零散的力量,不成氣候。教會若是世界的明燈,做鹽做光,此其時矣!基督徒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皆有強大影響力,「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期待我們能以環保宣教,起碼亦「宣教中不忘環保」,以愛為本,榮神益人,是禱是望!

何建宗教授
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任
九龍城浸信會執事
香港培正中學校監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戴masks(面罩、口罩)的作用與心理

歷史上的面罩

—Pngtree—blue medical mask hand drawn_5325179Masks這個字可翻譯為面具或口罩。面具這種東西在歷史上很早已經出現,在不少原始宗教中,很多祭司或巫師在宗教儀式上都戴上各樣款式的面具。當時的族人相信戴了面具的人特別有身份、地位,甚至有特殊能力或法力,可以醫病、趕鬼。戴上這等面具的人,也感覺自己的身份特別高貴或重要,所以會作出合乎這種身份的行為及表現。不過,平日不會做及不可能會做的動作,如手舞足蹈、喃喃自語,甚至殺戮祭牲及傷害己身等,這些不可思議的行為就會在特殊節日及儀式中出現。

日後這種戴面具的行為,在宗教禮儀上已經很少看見;但卻在很多民族的藝術及戲劇中出現,讓觀眾欣賞或猜想面具後面的演員的身份及角色。在歐洲中世紀初葉,特別在威尼斯的地方,開始了一類戴着面具的嘉年華會。與會者盛裝出席,臉上戴着各種象徵不同角色的面具,有英俊美貌的,也有恐怖嚇人的,各適其適。與會者在舞會中互相邂逅,男女不受當時社交禮儀的限制,翩翩起舞,互相讚賞;甚至當眾作出親暱的行為。一時間風靡歐洲,成為每年的盛事。

可惜日子久了,這種面具被不法分子利用,作出破壞社會秩序、傷害無辜市民的行為。因為看不見真人面目而避開了法網。結果,當時的威尼斯政府要立例控制戴面具的行為,包括:晚上不能戴面具在街上行走、戴面具時不能藏有危險武器、不能戴異性面具進入女生宿舍,甚至女生也不能在宿舍戴著面具與陌生人相處。

在近代社會裡,確實有些不良分子利用面具去作不法的事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的3K黨,戴上了面具去作出傷害黑人的行為來。所以目前有不少國家,包括較開放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及西歐多國都定立了一些法例,控制市民戴面具的行為。在某些場合中(尤其是抗議示威中)不容許參與者戴上面具,甚至口罩。可是,這些法例卻受到很多人反對,並在法律上及行動上受到挑戰。實際上,執法是相當困難。

醫學用的口罩

這些口罩又稱為外科口罩,—Pngtree—people using face mask for_5349982主要作用是保護醫務人員,免受有傳染性的病人身體的分泌物感染。最早出現這種口罩的時候,是19世紀末,因為肺癆病的傳染理論及外科手術傷口感染的需要而發明的。當時的口罩非常簡單,只有一塊紗布而已。直至1905年,當時發生猩紅熱,推論是由口沫傳染。因此,建議醫護人員使用口罩。這些醫學口罩漸漸不斷被改良,並且廣受歡迎。

目前,一般外科口罩不是用來防止吸入細菌或病毒,主要是讓患病者減少散播病毒。不過,在亞洲一些國家,例如日本及南韓,市民若有呼吸道的病徵(如咳嗽或打噴嚏),雖然是敏感病徵而非傳染性,但是為了社交禮貌,仍然自願外出時戴上口罩。此外,也有一些人因環境污染而戴上口罩,透過口罩過濾,減少吸入有害的物質。慢慢口罩的款式越來越多,兼有顏色及圖案。間中,成為青年人的時尚,有人甚至自己設計繪圖,好像昔日的面具一様。

到目前為止,一般人戴上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相互感染。當然是假設使用者可能染上疾病,雖然尚未發病(即在潛伏期或是隱形傳染),但是仍然可以感染他人;口罩便發揮到預防傳播的作用。可惜在今次「新冠病毒」疫情初期,在西方國家戴口罩者被視為傳播疫情的人,受人鄙視及疏遠。但是,現在證明戴口罩的地區才真正可以減低傳播病毒機會。反而,那些不戴口罩的人,當發生社區爆發的時候,便應該避免近距離與他們接觸。

另一方面,戴上口罩會給自己有自保的安全感覺,其實並不盡然。不是所有口罩有同樣的保護能力,而且要戴得合宜才有效。其他的防䕶措施,特別是洗手及消毒用品也非常重要,不能忽略。

聖經以弗所書第六章十一至十七節鼓勵信徒要「穿戴全副軍裝」,包括保護頭及身體的頭盔與盾牌。雖然經文重點是心靈方面,但卻指出自我保護的重要。這樣或可引申作比喻,要運用口罩與防護衣物來保護身體健康。

從社會心理看戴masks

現今的人戴着口罩,雖然主要是為健康、防毒的緣故,但是間中也有當作裝飾及遮掩之用。其中的心理也跟昔日於不同情況下戴上面具(masking)類似。這裡所說的,並不包括回教女士外出戴面紗的宗教傳統。無可否認,在某些時候及場合戴着口罩,是有特殊的社會心理功能的。

首先,戴上口罩便帶着隱姓埋名(anonymity)的意味,即是別人看不出自己的「廬山真面目」,甚至不知「我是誰」。因此,便可以做出任何自己喜歡做(包括平日不敢做)的事情,而避免被認出受到批評。有點像很多人在海外旅行的時候,放膽做一些平日在家鄉不敢做的事情一樣,包括:瘋狂購物、超速駕駛,甚至是嫖妓及一些不道德的行為。

另一個有關的心理因素,就是較容易放棄自我控制,而去盡情發洩情緒(disinhibition)。平日是好好先生的男士,或是為人和藹可親、斯文有禮的良好市民、公務員(甚至軍警),在口罩(防毒面具)的遮掩下,可以失控地超越人之常情或工作界限,作出破壞或傷害他人的行為。不過,當口罩被除掉或面具被放下的時候,便恢復原本的自我;而在事後回想,更可能感覺羞恥或後悔,可惜為時已晚。

在正常的環境(時間、地點),大部份人在大部份時間下,都不會作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但是在危急關頭和特殊環境下,例如:感覺生命受到威脅,其他人(特別是同道中人及有魅力的領袖)之明示或暗示,以及在情緒激動之下,一個普通人(無需是窮凶極惡者)也可能會作出極端,甚至不可思議的行為來。

為何萬物之靈,有理性的人類會作出如此過分的行為呢?心理專家有兩種解釋。有一些人認為每個人生來都有動物的獸性,隨時隨地可以表達出來。另一些學者卻認為人類是有自控的能力的,只不過在情緒受極度刺激之下,才會作出衝動及傷害人的行為來。我個人認為兩者也有一些真實性。前者的分析在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容易出現;而在現代的文明社會,後者的解釋較為貼切。當然,有一些情緒波動或有衝動性格的人士會比其他人較容易失控。

最後一點,就是在現代社會,人以為戴了口罩就不會被認出的想法,已經不合時宜了。現今科技的「辨識」技術已經能夠非常精準地判斷人臉,並不是一般面罩、頭套、化妝等,可以遮掩「真面目」。

總結起來,面具可以帶給自己及他人娛樂及歡笑,而醫藥上的口罩更可保護個人及他人的健康。不過,面具及口罩在特殊環境下,也可以帶來傷害與痛苦。願我們(特別是擁有權力或武力的人)在危急之時控制情緒,切勿激動,三思而行,負責任地好自為之。

對上主來說,「人怎能躲藏在隱密處,以致我看不見他呢?」(耶利米書23章24節)

後註:正如一些小說所述,世上也可能會有些高人俠士,戴着面具做善事,造福社會大眾。但在目前崇尚自我享受的物質社會,這種不求名利的善長人翁,可算是鳳毛麟角了!

冷對

202007_4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自評能力一般 不足1成家長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有調查發現,不少家長雖普遍學歷水平高,但卻自評英語能力一般,ABC更少於1成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常與子女用英語溝通。有專家指,0至7歲是子女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家長不應「驚教不好」便避開英語教學。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82624/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回歸前,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語一向擁有超然地位。 回歸之後,其實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其地位仍然十分崇高。 有教育學者曾經形容,英語在社會上可以視作為一種霸權。某程度而言,這一評論其實可以視作中肯。

普世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香港的中產家長一向望子成龍,所以大都認為能夠讓自己的子女多接觸英文,以致有良好的英語水平是無以尚之的。正因為如此,多年以來,以英語授課為主的英文中學,往往較以中文授課的中文中學,更為得到家長的青睞。有不少家長都願意花資源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和更好的英語培訓。有些家長甚至在家中試圖與子女用英語溝通,以營造更多英語學習的氛圍。當然有些家長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力不從心,也只好假手於人,讓子女到補習學校等等場所學習英語。也有一些經濟能力較強的家長,早早將自己的子女送到英語世界的國家接受教育,骨子裏是相信英語教育的優勢。

要用盡機會與子女用英語溝通,令我再次思想到教育的意義,也包括親子溝通和關係的意義。 我牢固的相信,用自己的母語來溝通是最自然不過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若果單單是為了要子女的英語水平進步而放棄了深層溝通的可貴之處,豈不是十分可惜呢! 作為基督徒, 我也會再三思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我也是一位父親,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學業上達標,甚至是成績優異和學有所成,但學業成功或者事業成功也不應是生命的全部。基督徒家長在望子成龍之餘,也實在應該祈求上帝,讓自己的孩子們能夠有全人發展,榮神益人!

倪紹強博士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DSE 放榜之後

疫情下DSE放榜 萬八考生達標 1.4人爭一學位

莘莘學子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應考文憑試,考評局昨天公佈整體成績,大部份中學考生今天可經校方網站取得成績,並透過網上報讀大部份大學學科。今屆考生共五萬多人,人數為歷年最低,其中約一萬八千人考獲入讀八所資助大學門檻的成績,但八大總學額僅一萬五千多個,即平均一點四名考生爭一個學位。至於未考取最低進入大學的考生,則須循其他途徑升學。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870006/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bkn-20150714110401246-0714_00822_001_01b
網上圖片

今屆的文憑考試, 可以說是在驚濤駭浪之中完成,就連放榜的安排也要在線上進行。 其實每一次考試放榜之後, 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文憑考試乃是香港 許多人人生的里程碑或者拐點。 多年之前仍然有兩個公開考試, 近年已經二合為一, 可以說是壓力倍增。

其實考生應該對自己大概的成績心裏有數, 我相信最失望者應該是高期望而落差大的考生;成績遠高於預期的就會喜出望外吧。

我認為總要對自己的前途有所規劃, 這也應該在放榜之前已經做好,搜集相關的資料。 無論如何, 當下就要睇餸食飯, 謀定後動;要坐言起行,劍及履及。切忌紙上談兵,怠於作為而失之交臂。

年長人士總會說,現在學生升學的機會已經較以往的多很多。 若果從各方面的數據來分析, 這個講法當然成立, 文憑試畢業生要升學,途徑是多的。 不過, 總也不能說,現在的中學畢業生比以往的壓力為輕。 正如我聽過一個說法, 二三十年前, 由於升讀大專或者大學的機會是少的, 所以那些考不上的情況是意料中事。 直到如今, 由於家長和身邊的其他人,普遍都期望自己可以考上大學,所以自是有另一番的壓力感受。 我也覺得這個說法具有道理。 而且三數十年前的中學畢業生,畢業後還有就業這個選項,但現在的中學畢業生要就業的話,機會似乎更為渺茫了。

我總相信世事乃是萬變千迴的。 今次在疫情之下進行考試,考生們首先可以體驗到人生的無常。 若果今次考試失利, 也是人生裡眾多挫折的其中一個而已。

我建議考生們都嘗試安靜下來,沉澱一下這段日子以來的各樣領受。 其實人生的許多領悟,都發生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拐點之中,甚至是挫敗和逆境之中。 我呼籲考生們嘗試去祈禱,向創天造地的上主禱告,求祂指引自身的路向。原來聖經曾經作出應許,會向尋求上帝旨意的人,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

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聖經新譯本,腓立比書4:6-7》

倪紹強博士

202007_40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照顧者因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下)

對於一些照顧他人的人,特別是那些身兼數職、期望甚高、盡心盡力的照顧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支,很容易出現慢性的情緒及心理問題。其中兩種容易被忽略的情況,就是同情疲勞及關懷耗盡了。

一、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特徵就是生理及心理精力透支,導致減少關懷及同情別人的能力。有時稱為「照顧的負面代價」或「繼發性創傷壓力」。照顧癌症及舒緩治療病人的照顧者最常出現這種情況,而服侍兒童的社會工作人員也是高危。有些行業在特殊而且長時期的社會事件中,包括今次的疫情,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消防員、救護員、記者,甚至是衛生福利人員。在個人方面,完美主義、過分盡責、毫無私心、情緒收斂及缺少社交支援的人,會較其他人容易出現這種同情疲勞。

同情疲勞的症狀:

  • 長期的身心疲倦
  • 失去個人個性(好像生活在飄渺的時空當中)
  • 感覺付出太多,回報太少。
  • 煩躁,對自己行為不滿。
  • 體重減少、睡眠困難、頭痛等。

最近有些研究指出,同情疲勞應改為「同理心疲勞」。同理心是感覺到對方的感受。因為過分照顧他人,以致筋疲力盡,同理心漸漸麻木起來,甚至反過來出現負面反應。

二、關懷耗盡(caregiver burnout)

這是照顧者經過一段時間積聚的壓力而產生的身心靈透支現象,通常明顯出現態度轉變;從積極的關心他人變成麻木不仁,甚至負面的心態,討厭受助者。假若關懷者得不到所需要的支援,或是做到超過自己能力(體力、思想能力、經濟能力)所能應付,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

患上這種情況的人不單感覺疲勞,而且對服侍人的工作感覺很大壓力,產生焦慮及憂鬱情緒。假若發覺花了很多時間、精神關注自己健康,則會對受助者產生內疚。

這種情況的發生好像一支燃點了的蠟燭,初時火光熊熊,但慢慢失去光芒,終於熄滅。這裡的照顧者通常是非常熱心照顧他人,甚至有不現實的期望;希望受助者能夠痊癒。實際上,不少受助者情況只有越來越壞(例如:腦退化、癌症復發病人),以致越照顧越困難,使失望及失敗感覺增加。

關懷耗盡的症狀:

  • 有筋疲力盡的感覺
  • 對以往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
  • 逐漸退出家庭及親友的社交圈子
  • 感覺沉悶、煩躁、無助、無用、無望。
  • 胃口及體重改變(增加或減少)
  • 睡眠失調(失眠或喝睡)
  • 很容易身體不適,甚至患上輕微疾病。
  • 對自己及受助者產生傷害的感覺
  • 開始酗酒或濫用藥物(特別是安眠藥)

上述病徵假若出現一段長時間,則可算是患上憂鬱症了。

同情疲勞與關懷耗盡之分別

雖然兩者皆有筋疲力竭的感覺,而且會出現情緒波動。但是同情疲勞多是突發性的,當遇到突然的創傷或受助者特別的不良反應,以致突然無心無力起來。反過來,關懷耗盡是慢慢出現的,自己也應該感覺到或周邊的親友也察覺到,主要就是因為精力不繼,消耗過多而不支倒下。

解決方法:

一、自我醒覺:留意自己身心健康,勇於承認出了問題,無需有羞恥感覺。

二、自我接納:認識自己並不完美,無需過分犧牲,返回現實接受自己的軟弱。

三、自我照顧:生活要有規律,有足夠的休息、營養食物及鬆弛時間。

四、尋找支援:保持與同事及朋友的聯絡,若不能面對面也要透過社交媒體接觸。

五、假若仍然感覺不適,則要有勇氣主動求助,包括接受輔導或心理治療。

假如在疫情之中,更要小心保護自己,根據疫情調節自己生活。此外,你也可以選定一人在需要時代替你關懷受助者。這樣,最少可以減少一下心理負擔,萬一你真是感染了疫症(或患病的時候),受助者也有人照顧。

麥基恩博士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照顧者因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上)

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很多病人及其照顧者都受著不少社會心理的壓力,包括以下:

一、擔心自己或病人受感染,或者感染其他人。

二、因實施社交隔離措施,不能探望受照顧者,感覺不安及內疚。

三、擔心沒有足夠防護設備。

受照顧者有嚴重身體疾病或者臨危病人,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更會增加。照顧者在這裡包括了家人、親友、義工、專業醫務人員。

一、急性壓力精神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5分類,急性壓力精神障礙是在壓力出現的一個月內發生,會有以下病徵:

a.心跳、呼吸困難、胸痛、胃痛、頭痛、作悶、冒汗等身體病徵。

b.對壓力產生極度恐慌,情緒低落,有虛空感覺,容易煩躁及憤怒,感到有心無力等心理病徵。

c.重複不能自控的思想及回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認知病徵。

二、適應性精神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

同樣根據DSM5的診斷標準,也有類似上述急性壓力精神障礙的各種病徵。不過,適應性精神障礙在壓力超過一個月之後才發生,而壓力本身通常未有急性壓力之嚴重。

三、犧牲綜合症(The Sacrifice Syndrome)

對於一些照顧者來說,他們身兼數職(照顧者、家務助理、家人、賺錢養家),肩負重大責任;而且很多時要在短時間內有成效,結果造成廢寢忘餐,透支起來,出現了以下症狀:

越勤勞越不滿意結果,即使有足夠時間睡眠仍感覺疲倦。為了減少休息時間,過量飲用咖啡等提神飲品。放棄正常的假期、娛樂、運動及社交等活動,對喜歡的或新鮮的事物沒有興趣。有時,雖然感覺煩惱,但似乎沒有其他人明白自己苦況。故此,也無瑕與人傾訴,感覺非常孤單。

麥基恩博士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偷窺狂-戀童癖

涉小學內偷拍女生如廁 IT助理囚3個月

小學資訊科技助理涉兩度潛入校舍女廁偷拍小學女生如廁,早前承認2項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罪。裁判官昨判刑時指出,家長與校方對學校職員信任,被告有預謀犯案,判監3個月。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72170/ 

*** 張鴻堅醫生回應 ***   

根據本案案情推論被告的精神狀況,依照美國精神科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DSM-5) ,可考慮下列4種可能:

  • 偷窺狂 (Voyeuristic Disorder) 302.82

(A) 在最少6個月的時段內,有重覆的幻想衝動或行為,透過偷窺另一個正在裸體更衣或進行性行為的人,從而達到强烈的性與奮。

(B) 該人仕有把上述的性衝動付諸行動。 —– 倘若只限於幻想衝動而未有行動,則該等幻想衝動已造成相當大的精神困擾或功能損害。

(C) 該人仕最少已年滿18歲。

  •  戀童癖 (Pedophilic Disorder) 302.2

(A) 在最少6個月的時段內,有重覆的幻想衝動或行為,透過舆未發育兒童(一般是13歲以下)的性活動,從而達到强烈的性與奮。

(B) 該人仕有把上述的性衝動付諸行動。 —– 倘若只限於幻想衝動而未有行動,則該等幻想衝動已造成相當大的精神困擾或人際關係的損害。

(C) 該人仕最少已年滿16歲。 —– 倘若未滿16歲,則必須比他侵犯的兒童起碼大5歲。

  • 反社會人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301.7

(A) 自從15歲後,廣泛性地漠視其他人的權益,可從下面7項中起碼有3項顯示出來:

  1. 重覆地參與觸犯法律的行為。
  2. 重覆的欺騙或欺詐行為,以獲得個人的利益或歡樂。
  3. 衝動,缺乏長遠的看法。
  4. 暴燥,暴力。
  5. 妄顧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 缺乏責任感,例如工作態度輕忽、債務不願償還等。
  7. 對造成別人傷害缺乏悔意。

(B) 該人仕現在起碼有18歲。

(C) 該人仕其實在15歲前已出現一些操守行為問題。

(D) 上述反社會行為並非只在「精神分裂」或「燥鬱症」發作時才出現。

  • 任何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例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濫用毒品等, 皆可能導致異常行為。

* * * * * *

根據上述4種可能去推論本案被告的精神狀況,可得如下結論:

  • 偷窺狂 —–倘若被告有此傾向已超過6個月,則此診斷正式成立。
  • 戀童癖 —–要確立此診斷,要偵查被告除了偷窺外是否還有其他戀童傾向。
  • 反社會人格障礙 —– 根據多名老師替被告撰寫求情信,應不似患有此障礙。
  • 任何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資料並無顯示被告患有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至於特殊「性癖好」的治療,倘若對患者或他人並不造成困擾又不觸犯法律,其實不一定需要治療。 —– 在需要治療的個案(例如本案),治療可包括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性技巧訓練、社交技巧訓練、藥物治療、家庭治療、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調校(例如有戀童傾向的人應考慮是否適宜在小童基構中工作)等。至於法庭判處的刑罰,其實也可以視為「認知行為治療」的一種方式,受了懲罰得了教訓,以後的行為就會改變,倘若不能收效,那就需要加強其他的治療了。

張鴻堅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大多數有計劃移民的人,一般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地方,特別有早已移居當地的親戚朋友(甚至有當地的華人社區),故此,一般都容易適應。但是,間中也會出現適應困難,有專家稱為「文化震盪」(culture shock)。根據分析,新移民的文化震盪一般會經歷以下的階段:

一、蜜月期(honeymoon stage):這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來到一個新環境,有很多新的東西去見識;又會見到一些新朋友,心情容易興奮。雖然要改變一下飲食及生活習慣,但與以前旅行的經歷相差不多。故此,除了睡眠之外,大多沒有問題。

二、挫折期(frustration stage):由於文化及語言溝通上確有一些困難,小小錯誤或人際間矛盾,漸漸積累成為煩惱;再加上懷念昔日在原居地出現過的美好時光,因而對新環境感覺不滿,開始出現思鄉情懷。

三、適應期(adjustment stage):時間是最好的治療藥物。一般移民在不如意的環境下,慢慢開始接受新的生活習慣。假若找到頗為滿意的工作,心情容易平復。如果建立了新的朋友網絡及社交(包括宗教活動),更容易習慣下來。

四、接受期(acceptance stage):隨着生活習慣開始適應當地情況,個人思維也隨着改變。原有的理想轉變為現實的接納,懷念昔日的光輝,也變成對明天的盼望;甚至動用自己的資源來創新事業。

如果想避免患上思鄉病或減少不適應問題,最好就是在移民前有好的準備。不要匆匆離開原居地,要多了解移居地的情況。最好是預先到那裡旅遊及小住,見見當地的人及事,明白當地的法例及教育福利等問題。假若自己有健康問題,更要了解當地的醫療制度及未入籍前的醫藥費用。

有些人說為了子女,所以要移民。假若自己不適應新環境,怎能令家人在異鄉得到快樂呢?以前移民潮的時候,有些人單獨移居海外或單獨回流香港工作,結果出現婚外情、導致「太空人」及「包二奶」的現象,實屬可悲!

在移民之後,不要心急購買房屋及找工作;先安頓下來,了解居住地方及附近環境。見見你認識的人或社群,並參加當地合宜的活動(包括宗教聚會)。雖然會有傾向了解離開了的原居地之近況,但最好不要太過着緊。若它蓬勃發達,則不要妒忌;若它混亂衰弱,也不要幸災樂禍。反過來,要多些認識移居地的新聞及社會動態。同理,很難不藉着社交媒體保持與原居地的親友接觸,但應該花更多時間與當地的人交往。

假若不幸適應不來,也不要立刻離開移居地返回原處;但也不要萎縮躲起來。反過來,要勇於尋求幫助,必要時尋求專業治療,讓自己一步一步面對及克服困難。

聖經中,也有不少記載遷移的歷史故事,最著名有亞伯拉罕舉家離開故鄉。這些先賢大都倚靠及順服上帝的帶領,雖然遇到大小困難,但是都能安然度過。還有但以理及他的三位年輕朋友,雖然被逼流氓巴比倫國,但是他們有屬靈的智慧應付各類危機,保持信仰,超越他鄉的人;甚至晉身高官尊爵,榮神益人!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移民本身是一個過程,通常從考慮至行動牽涉很複雜的心理及社會因素。假若是突發性被迫逃亡(例如涉及政治或宗教),則社會心理壓力更為巨大。移民可以是個人性質,又可以是群體性質(特別是整個家庭),後者的準備及執行會非常困難和辛苦。很多時候,家庭移民只是其中一位成員的意願,其他家人其實並沒有如此打算。這可解釋為何有些研究發現,一些太太隨丈夫移民,日後容易出現精神障礙。就算是自願及有計劃的移民,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問題要處理。

一、考慮移民階段:一般早有打算移民的人通常對現今狀況不滿意或恐懼,才立刻決心申辦手續。這便牽涉了個人因素,特別是心理和身體健康,更包括社會及經濟狀況。

二、選擇移民地方:世界上每個地方也有其優點與缺點,而且因人而異。故此,決定去一個地方長久居住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特別是與家人一起離開的話。

三、移民中的經歷:首先是離鄉別井的問題,離開相熟的親友及環境,有點像「連根拔」的感覺,很容易出現哀愁心態。通常離開一個地方,肯定要放棄一些東西(特別是住慣了的地方和用慣了的物件),多少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加上失去社交支持,往往是引發精神疾病的原因。

四、移民後的適應:在新的地方落腳不難,但扎根並不容易。除了語言差異及經濟上有壓力外,起居飲食及生活習慣也需要時間適應。一般來說,年紀愈大愈困難。若久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出現政治動盪的情況,緊張及後悔移民的心情很容易出現。有研究指出,在新移民間,具很高或很低教育水平的人找工作特別困難(尤其沒有特別專長),因而壓力感及無力感特別大。

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移民對當地社區的影響。不少研究指出,太多外人(特別是避難群組)移居到某一個城市,很容易與當地人產生磨擦。雖然這些難民願意擔當低下工作,但間接影響當地人就業機會;又由於言語問題,新移民往往走在一起,保持原居地的生活習慣,間接拒絕融入當地文化,很容易被視為外人,甚至是異類。假若有一、兩位新移民的害群之馬(特別是反叛期之青少年)犯了一些當地社會不接受的事情,例如:大聲吵鬧、隨地吐痰、醉酒鬧事等,就很容易被排斥了。近年德國有些地方,由於接收太多敘利亞的回教難民,結果出現了「伊斯蘭入侵德國」的危言聳聽謠言,導致種族歧視及暴力事件。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港版國安法|移民查詢激增 對比回歸前移民潮 學者憂失年輕人才

「港版國安法」消息曝光後,大數據分析顯示,搜尋關鍵字「移民」等字眼即急增四倍。有移民顧問表示,單日移民查詢急升十倍,有意移民的年輕人比例急升。

有學者分析,近幾年移民人數已見升幅,與社會累積不安與不滿有關,相信「國安法」出台會引起大圍衝擊,或加快移民趨勢,但引致的移民規模目前仍是未知之數,有待觀察。他認為,與回歸前的「移民潮」相較,現今考慮移民的年齡層趨年輕,關注或會流失年輕專業人才,即使從外地輸入人才填補,但後者「非長遠以香港為家」,社會基根改變,城市如何注入活力和創新力,將成課題。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76937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年來香港發生相當重要的社會事件,從修例引致社會運動開始,繼而有新冠病毒爆發,再而出現「國家安全法」事件,導致不少香港人心煩意亂,考慮移民其他地方。其實移民問題是一個有長久歷史的故事,而香港也屬於由移民而成的地方。

移民一般的定義是指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居住(可以是同一個國家或另一個國家),並打算長居新地方。至於移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為了教育、醫療、經濟,甚至政治等。在法律層面往往要多一個條件,對比到他鄉工作的人,移民就是要有「尋求庇護」的意識。

從社會學角度看,移民可以分為四大類:一、自願及有計劃的(例如投資移民);二、自願但沒有計劃過的(例如海外讀書而留下來);三、有計劃過,但非自願的(例如原居地出現問題,不能回鄉);四、沒有計劃過,又不自願的(通常是指「難民」)。

從精神健康看移民問題

移民確實是人生大事,不能即興行事。有研究指出,很多人在移民前、移民中及移民後出現精神困擾。2008年有一個研究,指移民瑞典的人有12%有患精神疾病的可能。假若他們是難民,或者年紀屬於兒童及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會比當地同齡的人多出很多。最著名的一個研究,就是Odegaard教授在1930年比較移民紐約的挪威人,他們比一般停留在挪威的人民,在精神疾病(包括重性精神病)的發病率高出三至五成。

至於較高患病率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適應新環境問題:就是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適應不了而引發精神問題。假若新地方與原居地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經濟地位等等相差越大,發病的原因也越容易或越嚴重。有社會學家稱這些適應影響為「文化震盪」(culture shock)。

二、先天性不足問題:就是想移民的人,在自己本地已有適應問題,才會考慮移民。故此,到了陌生的環境之時,當然會更難適應,因而引發精神障礙。社會學家稱這為「選擇性傾向」(selective vulnerability)。

當然也有其他因素導致新移民較易有精神問題。其實,移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素。移民的人之期望與實際面對境況之落差,也會令情緒波動。假若移居地與本土的差異越大(特別是兩地人民的感情及關係),產生精神問題的機會也越高。

但無論如何,移民適應與精神疾病是息息相關的,故在計劃移民前後,必須小心留意身心健康問題。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在名牌大學畢業,事業一定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優勝?

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為甚麼普通水準大學最優秀的學生,在頂尖經濟學期刊刊登論文的數目,幾乎都勝過在頂尖學府的優異生呢?

能夠成功入讀名牌大學的,都應該十分用功、聰慧、訓練有素、領悟力高,而且有雄心抱負。為何他們讀書時那麼優異,離開大學或研究院後,卻變得平庸呢?是大學有負於學生,還是學生辜負了大學?

早在1960年代,Fred Glimp受聘於哈佛大學擔任招生處主任,他制定了「happy-bottom-quarter」政策。他說︰「任何一班,不論多麼優秀,一定有四分之一的墊底者,在一個很優秀的團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平庸,那種心理會產生甚麼影響?是否有甚麼心理類型或某某類型的人,縱使其課業成績在班上包尾,但他們仍然能夠忍受,而且依舊快樂,或是對教育機會作出最充分利用?」

他知道大池塘對於那些非最優秀者的信心與士氣打擊有多大,所以他的職責是去找一些夠堅韌,在課堂外有足夠成就而能夠在哈佛的巨大池塘中承受當小魚壓力的學生。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635282/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閱讀完這一則關於名牌大學畢業生與普通大學畢業生,在事業上誰勝誰負的比較,文章令我想起一連串的命題,包括學以致用的問題, 誰辜負了誰的問題, 成功與快樂的問題,優秀與平庸的問題,多元智能的問題,以及何謂成功的問題。 在此我還是希望簡單的回應一下。

一丶 學以致用的問題

我相信無論是中小學以致大學的教育,課程目的應該都是向達至—Pngtree—student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graduation_3924879學以致用為依歸的。當然那些職業導向的課程,較容易被理解為能夠學以致用, 而純理論學科為主的課程,似乎讓人有不實用的感覺。 但我認為教育應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尤其是大專大學的教育,應該裝備學生邁向全人的發展。 當然,隨著世界的瞬息萬變,經濟的轉型,社會人士或許需要不斷思考與時並進和學以致用之定義。

二丶 誰辜負了誰的問題

換一個角度說,這也是誰以誰為榮的問題。 一個地方或者一間大學,會因為一位顯赫的人物而知名。 另一方面,一個人也會因著在某處知名的地方而感到與有榮焉。舉例說,香港大學會因為有孫中山先生作為畢業生而感到自豪。我又相信,當孫先生在香港大學就讀的時候,他或許會以在港大醫科畢業為榮。

三丶 成功與快樂的問題

若我們問自己,究竟人生是應該追求成功還是追求快樂,我相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當然要看成功的定義和快樂的定義在哪裏。我相信很少人會說自己因為要追求成功而完全放棄快樂,也只有很少人會因為要追求快樂而放棄成功。而成功的感覺也會帶來快樂的感覺。

四丶 優秀與平庸

不少人會立志追求卓越,不甘於平庸。當然那些嚮慕率性而豁達的人,也會說自己是樂於平庸的。其實我認為所謂優秀與平庸都只是相對而言。在一個群體之內,無論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機構,甚至在一個教會之中,總有些人在某一方面較為出色。某人的平庸彷彿鋪墊了某人的優越。若果刻意要比較,各方都無益。

五丶 多元智能的問題

我傾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若純粹以智能來評價一個人,我認為並不全面。多元智能理論提醒我們,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總有一兩項相對優越的能力,有機會的話要爭取發揮出來,加以優化,不宜妄自菲薄 ,也不辜負上帝所賜的潛能。

六丶 何謂成功的問題—Pngtree—successful people on the books_808138

這也是筆者時常思考的問題。每個時空的人們,總有一套成功的標準。當然這套標準是因時因地而有所差異的。當然許多人都會以家庭美滿丶職業高尚丶家道豐厚為成功的指標。 作為基督徒,並且有人到中年的生活閱歷,只覺得是否成功其實許多時候都不在自己掌握之內,人生的際遇與順逆,千回萬轉, 許多時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當然,我們還是要敬業樂業,戒慎自省,警醒禱告,並不一定要追求什麼成功,只求無愧於心,並回應著上帝的厚賜供應!

倪紹強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危言聳聽的社會心理

大眾媒體不時報導驚駭的消息,使人有點恐慌。有時,這是出於善意的警告,例如:疫情快速傳播,希望提醒大眾小心防備。不過,間中也有出於惡意的報導,目的是向某一些人發出一些帶有恐嚇的信息,叫人作出驚慌反應(如拋售股票、遊行示威、搶購物品等),而使自己得到益處。這種促使危言聳聽心理反應的人,心理學上稱為「驚嚇散播者」(scaremonger)。_Pngtree_man_with_scared_face_concept_5311460-removebg-preview他們的特點是用誇張而不真實的謠言,推算有關的危機快要來到(如戰爭、暴動、地震、世界末日),令人產生恐慌;而散播者則達到操控公眾的集體反應,謀取私利或打敗對手的目的。

上述現象通常是政治運動及商業銷售出現的手段,例如:在商品廣告中,汽車推銷商會警告市民:沒有安裝安全氣囊的汽車,若發生車禍,會導致車上的人全部死亡。事實上,發生如此嚴重的交通意外的機會並不高;又例如:在消毒噴劑廣告裡,會用放大鏡證明物品上佈滿了恐怖的細菌病毒。若購買某一牌子的殺菌劑來清潔,則不會引起嚴重疾病。但是,科學證明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有害。

在政治上,恐慌性的謠言是用來打擊對手及增加自己的支持度。這種情況特別會在競選前一段時間出現,例如:警告假若對方獲選,經濟肯定會崩潰,社會將會大亂,大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近年間,不少政治領袖就曾經公開批評移民會帶來犯罪風氣,如色情、販毒等罪行,破壞本地傳統文化、宗教特色,甚至會無聲無息地吞滅國家。事實上,絕大部份的移民都是守法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犯法,便會遭遣返到他們千方百計離開的祖國。

為何受眾會如此受影響呢?

答案就是人「恐慌的本能」。對危險的事物產生恐懼,是求生的一種避險天性。保存生命之後,也會漸漸對外來的陌生人或事出現一種提防的心態,藉此保護自己及家人,或者保存自己的貴重物品。當要提防的人或事越來越多或越來越強大時,恐懼的心理便會出現。一旦恐懼出現了,便會有過分,甚至不理性的思想及情緒,很容易把對方的威脅無限擴大,或會將對方非人性化(非我族類)。接著會收斂自己對他人的同理心,甚至對「這些外人」產生敵意。最後,或會出現「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反應。

當然,發言人若是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或是自己尊重及支持的領袖,或是信任的朋友,對他們說出的警告,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相信和接受。很多時候,激發危言聳聽心理的人喜歡引用一些罕有例子或似是而非的證據,加上極端的形容詞(如絕對肯定、一定會、100%等等)來加強自己說話的感染力。此外,有一些悲觀、有懷疑心和容易大驚小怪、杞人憂天的人,對於危言聳聽的事情,非常容易接收。

要降低或阻止上述的不理性情緒反應,專家建議兩種方法:

一、認知重估(cognitive reappraisal)。當聽到震驚的消息時,要保持冷靜,要挑戰自己負面的情緒;想想為何會有恐慌的反應。在思維上,問問究竟消息來源是否正確?描繪是否恰當?有沒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需不需要請教別人等等。

二、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就是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衝動反應。反過來,要冷靜分析將要作出的行為,是否合情合理或過分反應?有沒有其他更合宜的表達方式?是否針對事件而非個人?會否遲一些表達更理想等等。

還有一點,就是製造危言聳聽心理的人,大部份的結果都是失敗的。當時間或其他實證推翻了那些謠言的時候,製造事端的人便會失去信用。這就是著名的《狼來了》寓言的教訓。可惜不少政治人物為了短暫的好處,仍然不斷製造謠言。當這個謠言被識破,便製造另一個更強烈的危言聳聽消息;讓大眾無暇思索,一直被恐懼支配下去。

耶穌在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三十七節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麥基恩博士

202006_17_original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七旬母與患長期病女兒墮樓亡

將軍澳一名7旬婦人與其患病的中年女兒,昨同被發現由新都城一單位高處墮下身亡,警方調查後暫列作「自殺協定」案,現正跟進調查。有社工指出,年長照顧者會面對較大身心壓力,籲應多關心個人情緒,如遇問題應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48764/

*** 陳華發醫生回應 ***

2020年5月21日報章報導:一名71歲姓蘇婦人與其患長期病的41歲幼女,在5月20日從將軍澳新都城一單位墮下身亡,警方暫列作「自殺協定」案 。

這是一宗不幸的事件。 「自殺協定」是指二人或多於二人所作的共同協議,其目的為造成所有訂立協議的人的死亡,不論協議內容是否由訂立協議的人各自結束自己的生命。

蘇婦生前經營毛冷舖,與丈夫及幼女住在私人屋苑。相信經濟條件應該可以。 所以事件應該與經濟困難關係不大。

蘇婦要長期照顧患病的女兒。可能在目前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下,大部分的康復服務及幫助都被迫暫停;令兩位當事人相處的時間增加了,照顧壓力也隨著增加,引致憂鬱反應,而出此下策。

事發時間是上午約九時。蘇婦的丈夫正在外踩單車。似乎丈夫並不知道兩人有自殺念頭或計劃。蘇婦還有另外兩名女兒,她們在事前有沒有察覺什麼呢?研究顯示,有超過一半自殺的人在事前一個月看過醫生,所以醫生在防止自殺方面,與自殺者的家人及親友都有一個重要角色。

相信蘇婦及幼女在事前應該有或多或少的先兆,而且時間應該有多天甚至多星期,但家人或親友們似乎察覺不到。先兆可包括情緒不穩、不開心、哭泣、茶飯不思、睡眠困擾、身體多了不舒服;甚至提及前路茫茫、生無可戀、看不到將來等念頭。如果家人或親友知道或察覺到當事人有困擾,應該盡量鼓勵他們講出問題,疏導他們的情緒。如果沒有進展,應該建議及鼓勵他們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雖然蘇婦及幼女沒有寫下遺書,但任何人如果知道他們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應該立即打999,或送他們到醫院接受評估及治療,防止悲劇發生。要知道,情緒問題大部分是可以治療及康復的。

蘇婦是71歲的老人。 在香港,老人自殺問題多年來都高踞難下、位列世界前列!超過一半都與憂鬱病有關。醫院管理局約20年前已開始老年精神科速治診所服務,可快速(通常七個工作天內)接觸當事人或照顧者作評估及治療。於防止香港老人自殺方面作出貢獻。有關資料可參閱醫館局網頁。

望公眾及專業人士對老人自殺(或任何年齡層的自殺)問題,都可以保持警覺、關注及重視,一齊合作努力減低香港的自殺率!

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恐慌性拋售的心理

恐慌性拋售一切卷土重來!?全球市場或又要全面大跌……

市場概述:周三(4月15日)歐市盤中,恐慌性拋售c市場恐慌性拋售一切似乎卷土重來,資金只為湧入美元。歐美股市下跌,美國道指盤初跌超600點;美元全線反彈,歐元、英鎊等G10貨幣全線下挫;油價今天再度暴跌,現貨黃金跌幅收窄,回到1720附近……

資料來源:https://forex.fx168.com/2004/3780185.shtml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當一些對股票市場不利的消息出現時,很多投資者在未經過深思熟慮,便把手上的股票一次性或盡快拋售。結果不久股票回升,便非常後悔。這種現象背後有一些強烈的心理因素。

早前,我曾談及恐慌性購物(搶購)心理偏差情況。其中也有一些適合於恐慌性拋售,例如:看到某些未曾肯定的新聞報告或某時事專家誇張的分析,為了保障自己及家人的權益,很多人便以最快的時間做一些衝動的搶購(impulse buying)或恐慌拋售(panic selling)行為。

對於在投資市場拋售的現象,也有其特殊的心態。根據心理學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大部份人都會恐懼局勢發展的不穩定、不明朗因素,擔心快將有最壞結果出現。故此,他們認為把所有投資拋售出去,最少也可以有些資金回籠,不至全軍覆沒。

但是,為何拋售者會擔心市場將會越來越差呢?這就牽涉另一種心理,稱為「逃避損失」(loss aversion)的偏見。一般人在考慮賺或蝕的結果時,很多時寧願選擇減少損失而放棄增加收入,例如:某一種交易可以賺到$500,但也可以倒蝕$500;有「逃避損失」偏見的人便會放棄這種交易,寧可沒有賺錢,也不要損失。有這欺騙自己的偏見的人,潛意識是十分懼怕損失。有研究指出,怕損失對心理影響比成功賺錢的大兩、三倍。這可以從「血本無歸」、「傷亡慘重」等詞語看到。當然也有一些悲觀的人凡事都向最差的一方面看。

另外一個認知心態就是「嶄新偏見」(recency bias):就是受到剛剛出現的現象影響,認為會繼續這個趨勢。因此,當股票指數大跌的時候,很多人便自動感覺情況會持續下去,故此必須立刻拋售手中的股票。殊不知市場已經跌到轉捩點了,但仍然有不少人繼續拋售,以致指數回彈時後悔莫及。

最後還有一種現象導致股票大瀉,心理學稱為「流行花車效應」 (bandwagon effect),是一種羊群心理,就是看見別人這樣做,就毫不猶豫地跟着去做。這種盲目「跟風」現象,也很常見,特別是那些抱有投機心態的人。但通常的結果是得不償失,而且造成投資市場大幅波動,甚至出現危機。

如何避免上述情緒化的投資呢?

首先,就是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因為大部份情緒化的決定,長遠結果都是負面的。反而要冷靜觀看形勢,以及參考專家的意見。除非你有確定的情報,好像有些超級投資者(俗稱「大孖沙」),也許可以比別人更早進行拋售行動。假若看不清方向,仍可以分期放售部份(但不是全部)資產,最重要是保持冷靜。當然可以按兵不動,看看形勢發展,然後小心按部就班,放賣或重新購買相關資產。

投資肯定會有賺錢及蝕錢的機會,很多時不受個人控制;但自己的情緒確是可以自控的。當然也有一些人因衝動投資而發達,但大部份人感性的拋售及衝動的購入方式,長遠大多是失敗收場。

近年,心理學提出在危急的關頭,不單是經濟危機,也包括發生天災人禍,最首要就是使自己刻意安靜(deliberate calm),方能作出理性的決定。當然若一早有危機感的心理準備,並作出理性的部署,當然會減少恐慌拋售心理,甚至會化危為機!

聖經有很多教導信徒不要害怕的章節。舊約出埃及記記載,年輕的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之前,上主就對他說:「我不是吩咐過你要堅強勇敢嗎?所以,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慌;因為你無論到哪裡去,耶和華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章九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5_30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港府採逆周期措施力保香港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放緩,特首林鄭月娥召開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她表示,本港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8.9%,是有紀錄以來最差,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差,但政府會採取逆周期措施,透過政府投資和開支,力保經濟,基建亦不會停下來。

資料來源:
http://www.jdonline.com.hk/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5&id=50729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逆周期財政措施與聖經猶太歷史

從宏觀經濟學來看,政府的財政預算,一般可分為順周期與逆周期預算措施。順周期即是在社會經濟增長的時期,政府的開支增加及減低稅率;以及在經濟減退時減少開支和增加稅率。 反過來,逆周期預算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政府仍然增加開支及減稅。 至於那一種措施比較合宜,經濟學家不斷研究及討論,並且爭辯。不過,從社會心理方面來看,一般人特別是對經濟學不太認識的人,多是支持順周期的。反過來說,對經濟學比較認識深入的人,會較多同意逆周期措施。當然沒有絕對的答案。

其實舊約聖經,很早已經有記載類似逆周期經濟的故事。在公元前1600至1700年期間,當時在埃及執政的法老王,發了一個奇怪的夢無人能解,結果由一位年輕的猶太囚犯,給他解了這個關乎豐年與荒年的夢。這個少年人名叫約瑟,因解夢及其見解被法老王封為宰相,處理國事。結果在連續七年的豐收期間,他沒有亂花公帑去賄賂人心,或大興土木炫威耀武。反過來他卻把所有農產五穀徵收20%,放入國家倉庫,甚至多到不能計算。雖然可能令到大地主的不滿,但也防止人民過分消費。這可算得上是一種逆周期的經濟措施。

及後七年饑荒出現,約瑟大開倉庫,把糧食分給國民及賣給其他地區的人。這種逆境管理的措施,也可算是逆周期的經濟。但由於疫情持續,異族的人金錢用盡,終於把自己的牲畜、土地及個人自由賣給埃及。有專家指出,約瑟藉此統一了當地的貨幣及土地制度,甚至推行了影響深遠的人口遷移及奴隸政策的出現。結果埃及並沒有出現暴亂或作反的局面,反而國勢激増,是歷史上的強盛時期。

由此可見,逆周期的經濟措施有其可取的一面。唯一的危險就是假若逆情過長,國庫會因增加開支過度而提早被掏空。這會出現被他人追擊的危機。

昔日猶太的名言:
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箴言21章20節》

順周期的經濟措施與心理偏見

在經濟蓬勃的時期,不少政府都大花金錢,大興土木或增加福利,不單可以討好民心,也可以在刺激經濟,增加政府收入。這是稱為順周期的措施,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發展方法。

不過在這種經濟發展的時期,很多時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就是不少信貸服務,特別是銀行,因現金及存款過多,都各出奇謀去鼓勵借貸,甚至造成惡性競爭。以致有些銀行作出一些似乎是對銀行本身帶來很高風險的服務。導致這種過分高危的行為,有心理學家就此指出以下五種認知偏見:

一、遊行花車偏見(bandwagon bias):一間銀行眼見其他銀行有寬鬆借貸活動,故不甘後人模仿類似行為,以免日後出現嚴重差距成績。這種盲目跟風的羊群心理,實際十分危險。

二、自我肯定偏見(confirmation bias):銀行的負責人,雖然面前有足夠的市場資料,會不自覺地選擇那些與自己原有想法相似的數據,及不理會相反的資料。這種選擇性的偏差,雖然可以為自己產生思維共鳴(cognitive resonance),但對機構會帶來傷害。

三、新近記憶偏見(recency bias):決策者專注於目前的經濟繁盛情況,而忘記了昔日出現過的經濟爆破受創的歷史。這種災害性的短視,往往造成重蹈覆轍。

四、錨定過去偏見(anchoring bias):相反的,有些人卻沉澱於昔日放寬貸成功經驗,雖然知道今非昔比,而繼續堅持這曾經有效的措施。這種建構性的記憶(institutional memory),卻忽略了時代的不斷轉變及變革需要的道理。

五、持份者與代理的困境(principal agent dilemma):一般來說,銀行真正的持份者是大小股東,而經理只是代理身份而已。心理學研究指出,後者的最大興趣是短期的盈利,而較容易忽略長遠的利益。結果為了短期收益,而犧牲了長期的好處。

以上的認知偏見,其實不限於銀行的冒險行為,也解釋了不少商業機構的高危經營手法和失敗原因。

聖經舊約有對金錢管理的提醒。
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言13章11節》
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箴言22章7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5_1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黑臉琵鷺留港量減兩成

雖然黑臉琵鷺在全球數量再創新高!但最新調查發現,在香港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卻顯著下降,今年在后海灣(包括香港及深圳)錄得361隻,十年減22%,按年跌1.4%。香港觀鳥會指,顯示后海灣濕地生態環境的質素正在惡化,估計適合黑臉琵鷺的食物減少,保護后海灣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全球數量創新高-黑臉琵鷺留港量減兩成-21469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全球有六種琵鷺品種,包括白琵鷺、 黑臉琵鷺、非洲琵鷺 、皇家琵鷺、黃嘴琵鷺及粉紅琵鷺,而黑臉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的唯一一種頻臨絕種邊緣的琵鷺品種,20130322_CR_黑臉琶鷺_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我很高興知道今年一月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0」發現黑臉琵鷺普查統計到的數目是有紀錄以來最高,達4,864隻,較去年上升9%,即增加了401隻,而且過去五年來,四度錄得創紀錄的新數字。

從該會的網頁〔1〕,查看地區的結果, 比較2019年的數據趨勢,列表如下:

地區 2020年數量 比較2019年趨勢
台灣 2,785隻 +378隻(+15.7%)
香港 361隻 -22隻(-5.7%)
中國大陸
(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上海)
1,034隻 +44隻(+4.5%)
日本 544隻 +6隻(+1.1%)
越南 60隻 -5隻(+7.7%)
澳門 40隻 -13隻(-24.5%)
韓國 37隻 +14隻(+60.9%)
菲律賓 3隻 沒有改變
泰國 0隻 -1隻(-100%)
柬埔寨 0隻 沒有改變
總數 4,864隻 +401隻(+9.0%)

可是今年在香港觀察到的數量比2019年有5.7% 的下降。雖然比較該會2018年統計的數量350隻仍為較多。以單一地點觀察,黑臉琵鷺的數量每年都會有升降,但十年來整體數字的趨勢還是下降的 [普查統計2011年有460隻到 2020年只有361隻] 。十年來減了22%,按年平均跌1.4% 。然而相對全球整體數量不斷的增加 [ 2011年約有2300隻到 2020年有4864隻] ,黑臉琵鷺在香港的數量相反減少,因此香港在這方面的保育工作極需要多加努力,而且刻不容緩。不然將來要觀賞黑臉琵鷺,便要跑到外地去了。

回顧過往,在1982年,香港錄得的黑臉琵鷺數目不足20隻;根據香港鳥類學家暨香港觀鳥會負責人之一 ,甘乃利 ( Peter R. Kennerley) 在1990年進行的覆核結果顯示,黑臉琵鷺全球的種群,當時少於300隻。慶幸及後在有關地區的國家積極的保育下,全球包括香港境內的黑臉琵鷺數目,相繼穩定上升。可見相關國家及地區在黑臉琵鷺保育工作上的盡了很大的努力,亦見成效。自1997年開始,香港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戴名揚(Thomas D. Dahmer)邀請全球黑臉琵鷺觀察者於每年一月下旬同步進行調查,直到2003年,香港觀鳥會便開始接手這鳥類族群的統計工作。

黑面琵鷺是一種大型的白色涉水的鳥類動物,具有獨特的喙狀形狀,看起來像湯匙或中國樂器“琵琶” 的模樣,而裸露的面部皮膚是黑色的,故此得名叫黑面琵鷺。牠在三月至九月之間在朝鮮半島西海岸延至中國遼寧省的小島上繁殖產卵。北朝鮮和韓國之間的非軍事區是最大、最成功的繁殖地區,原因可能是因為該地區禁止一般人出入。到冬季,牠們會向南遷移至越冬地,包括在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越南等的沿海地區,再過到越南,泰國、柬埔寨和菲律賓也偶爾發現牠們的蹤影。台灣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香港大埔及內後海灣,福田自然保護區和澳門)是黑琵鷺的主要越冬地點。每年到台灣過冬的黑面琵鷺數量更達族群量的50%以上。

網上新聞圖片要確保黑臉琵鷺不斷地聚集和數量的增加,其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棲息地來容納逐漸增長的族群。那地方必需有足夠的食物,並且有健康的食物鏈,水質要不受污染。黑臉琵鷺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濕地環境。黑臉琵鷺喜歡群居,每群為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更多的時候是與大白鷺、白鷺、蒼鷺、白琵鷺、白鹮等涉禽混雜在一起。

黑臉琵鷺的性情比較安靜,所以常常悠閒地在海邊潮間地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彙的基圍泥灘上覓食,水底層的魚、蝦、蟹、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水生植物等都是牠們的食物。香港大埔及米埔內後海灣的沿岸濕地和魚塘,都有牠們合適的棲息地。可是近年港珠澳附近一帶工程建設的頻密,雖然當局已盡力減少工程對環境的衝擊,但黑臉琵鷺是一種對環境警覺性很高的鳥類,這些建設施工對牠們的聚集或會有影響。更甚的是大灣區城市發展將繼持續,沿岸環境由泥灘濕地變為城市,適合黑臉琵鷺的泥灘生態境將更趨減少,黑臉琵鷺或許會有一日在後海灣及澳門一帶消失。 若其他地區諸如台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有更好的棲息地,便有機便會減少牠們來港或東南亞一帶越冬。也許讓我帶著說笑的語調說 :「良禽擇『岸』而棲!」

另外地球暖化亦有可能令黑臉琵鷺的越冬地北移,而令牠在南方港深澳地區減少棲息,其地方如越南,菲律賓亦相繼減少;泰國及柬埔寨,等地更困難看見其蹤跡。

黑臉琵鷺是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保護,捕獵、 蓄意騷擾、管有、售賣或出口等都是違法。與其他地區的相關法例,近二,三十年都有效防止黑臉琵鷺滅絕。要吸引黑臉琵鷺來港棲息,有關當局或許要提供合適環境給黑臉琵鷺覓食,包括減少濕地污染,而令合適牠們的食物增多,又甚至可以把一些野外漁塘基圍內外的的植物修剪或清除,以及控制黑臉琵鷺主要棲息的基圍的水位深度,以方便牠們覓食。

天父創造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衪亦看為好(創世記一章4、10、12、18、21、25、31節),所有生物都各從其類與人類和諧共處。我們不應忘記天父於創世時已託付給我們作管家的職責(創1:28 , 2:15),做好環保保育,將地球環境改善,將榮耀歸給天父。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中的,都屬耶和華。」詩24:1

「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愛自己所造的!」詩104:31

上帝說:「水要滋生眾多有生命之物;要有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創1:20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參考網頁 :
〔1〕http://www.hkbws.org.hk/BBS/viewthread.php?tid=28913 (2020年4月25日查閱)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港人看書習慣 創調查以來新低

香港出版學會公布「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20」結果,發現有閱讀印刷書習慣的被訪者,只有65.3%,而回應「沒有」則佔34.7%,是歷年調查的有紀錄新低。

學會稱,疫情期間市民留家時間較多,27%受訪者稱看書時間增加;其中18歲以下受訪者中,4成人稱在疫情期間有多看書,比例高於其他年齡層。學會聯同香港出版總會,推動「自家慢讀」行動,鼓勵市民留家享受慢讀以減壓。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24070/65%25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有閱讀印刷書習慣的人士不斷減少,每況愈下,其實並不是新事物,早已成為趨勢。隨著電子媒體的發達,互聯網的方便,影片和圖像似乎總比文字吸引,而且不少是免費的,也是垂手可得的。 然而,實體書刊其實保留其價值,不可偏廢。 英國一所大學的發現:只需要花費六分鐘閱讀就能有效減壓,相對於無處不在的電子資訊,閱讀實體書籍應該更有效讓我們能夠安靜下來,達到減壓和增進知識的效果。

eps30015書刊的好處其實不用多言。閱讀前人所書寫的書籍時,可以尚友古人,彷彿與作者隔時空的交流。 近年我們常常稱呼那些書不離手,或者有書卷氣的青年男女為「文青」。而有些人士只會謙稱自己是「偽文青」, 足以見得書不離手彷彿是頭上的一個光環,就是正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當然讀書的好處遠遠不止於建立自身的形象。

雖然聖經《傳道書12章12節》曾經說過: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我相信只是勸戒不宜過多。 其實任何事情過多也不宜。 例如多飲開水是好的,但若果飲水過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於身體無益。 看來,閱讀書籍也一樣。 任何事情都要避免過猶不及。 然而,大多數人實在太少安靜下來閱讀書籍的習慣了。

我又記起宋朝學者黃庭堅曾經講及對讀書的睇法,後人將之歸納如下: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乏味,面目可憎。

這個說法似乎也有點不近人情,不過讀書其實是蠻有好處的。 我覺得喜歡閱讀是一種情操,能夠暫時排除其他俗務,安靜一刻,沉默一瞬,壓根兒是一種享受,也是一項操練吧!

倪紹強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世界衛生組織是大疫症失控的「代罪羔羊」嗎?

停世衛撥款 老特尋代罪羊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突破 200 萬人,在各國團結遏制疫情之際,美國總統日前卻宣佈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撥款,他指稱世衛沒有做好本分、必須要對疫情失控負責。但他口中所說的世衛「錯誤」華府亦有犯過,今次卸責世衛明顯只是為抗疫失敗尋找代罪羔羊。

資料來源:http://www.lionrockdaily.com/2020/04/16/10.pdf

***麥基恩博士回應***

世界衛生組織是大疫症失控的「代罪羔羊」嗎?

找尋代罪羔羊 (Scapegoating) 的意思是指刻意把一個人或一群人,一個組織、政府甚至國家,給予不合情理的怪責及懲罰。一般來說,一個人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或困難,怪責在他人身上;又把所有的失敗或劣行的責任,解釋及推卸在那人身上,希望藉此可以維持自己良好的形象。

depositphotos_82937976-stock-illustration-seamless-pattern-lamb-themex其實Scapegoat這個字,源於聖經的記載。在舊約利未記16章,上帝指示摩西每年獻祭兩隻山羊。第一隻羔羊會被宰殺,而把它的血灑在約櫃上。祭司跟着會把手按在第二隻羊頭上,代表以色列人認罪,然後第二隻羊便被釋放象徵罪惡被赦免了。第二是逃走的羊 (escape goat),是代罪羔羊英文字的源頭。但真正的代罪羔羊,卻應該是被宰殺的第一隻羊。這有點類似中國的名句「白狗得食、黑狗當災」之意思。

歷史上確實出現了不少找尋代罪羔羊的例子。著名的有在中世紀時候,天主教教廷在反對巫術之餘,把不合作的信徒(包括不少婦女)稱為巫妖,加以逮捕審判甚至判處極刑。此外在18世紀,法國皇帝路易十六的皇后Marie Antoinette ,因為是奧地利人,被法國人民稱為「婊子」,不斷地侮辱及批評,藉此去解釋當時因為路易十五揮霍過度,以致國家貧窮的一個藉口;終於被判為叛國罪,而遭斬首。此外在美國歷史上,當經濟蕭條的時候,當地的美國黑人也多次被指為搶奪白人工作機會的不良分子,備受歧視及傷害。而近代最殘酷的一個例子,就是在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時候,希特拉怪責猶太人是導致德國經濟不振的原因,而引發藉口去屠殺猶太人。

根據心理分析學的理論,這種找尋代罪羔羊的行為,是因為當事人為了減少自己的不安感覺,產生至少兩種自我防禦系統的心態:

一、轉移機制 (displacement mechanism):把自己的憤怒、仇恨、內疚、羞辱等不安心情,轉嫁在別人身上。

二、投射機制 (projection mechanism):自己不想要的思想及情緒,潛意識地加於別人身上。通常這代罪羔羊,是比較體質柔弱、權力較少、不易反抗(類似羊的特性)的人或組織。

不過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實也會有弄巧反拙的時候,就是當被推卸責任的目標作出強而有力的反駁或反抗、不再作羊而是老虎的時候,則反而會自招羞辱及傷害。

新約聖經有多處談到與羊有關的比喻,其中有教導要提防會傷害羊的狼。其實在政治上真的有很多狼出現,吞噬軟弱無力的羊。至於世衛是否真是代罪羔羊,還是披着羊皮的狼,歷史會有答案。

麥基恩博士

202004_25_original (1)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DSE因疫情延期 考生壓力創9年新高

今屆中學文憑試(DSE)因疫情而延期開考。

網上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有調查發現,應屆考生壓力指數創DSE開考9年來新高,達8.1分,9成人因疫情而減低學習動力及難集中精神應試,較1月同類調查升逾2成。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說,學生專綫服務收到約1,100個查詢,今年初主要查詢升學事宜,近2周考生多關心能否如期開考、長期在家孤身作戰感憂慮,「有考生焦慮到不能溫書,更出現胃痛、失眠」,雖然無自殺求助,但學生的情緒需關注,而家長主要擔心子女學習及溝通問題。

建議局方若有任何改動,應盡早公布安排,讓考生提早調整心態。至於會否影響港生到海外升學,他指全球都爆發疫情,料各地會酌情處理。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10836/DSE因疫情延期%20考生壓力創9年新高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受到世紀 大疫情的衝擊,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彷彿停頓下來,影響所及無遠弗屆,其中一群包括有今年應考的DSE考生,壓力超標乃意料之事吧。

ftr
                          網絡圖片

今年DSE考試的日期一改再改,何時應考存在變數,也有可能壓根兒取消今年的考試。DSE 考生是第一次接受公開考試的洗禮,疊加的壓力與徬徨,不言而喻。

然而, 我們實在需要接受人生的無常。原來本以為看似可以如常運作的,其實並沒有必然。我們應該為著事情的順利而感恩,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或者應該多多追憶順境時的日子,並為逆境的時候作好準備。

要懂得處理壓力,因時制宜,舉重若輕。原來壓力真的無處不在,考生正是學習與壓力同行的機會。既然不可以避免,適宜因勢利導,將壓力轉化為令到自己更加進步的動力。

要調整溫習的時間表。考生應該不時檢視自己可用的時間來溫習,並且作出多手的準備。 理論上時間多了,溫習是可以更加純熟的。

要尋求支援。考生們應該相信大概自己不會是孤軍作戰的。在可行的範圍內,可以尋求父母和師長、同學等等的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支持,或者物質供應、學習資料等等的援助,都是有幫助的。 我又相信考生們身邊的人,也應該是樂於施以援手的。

要適切地掌握最新資訊。面對世紀疫情,每每有許多關於考試的訊息,考生們當然要多加留意。 然而,另一方面,考生們也要提醒自己,最應關注的應當是需要應考的科目,不宜將時間投放在疫情發展的細節之中,否則真的會分心了。

要多做運動,有充足睡眠,多吃更好更健康的食物。 做運動其實是許多城市人所缺乏的, 縱使我們大概明白運動的好處,但我們的惰性總令我們輕易地放過自己,也就放縱了自己。其實休息也很重要。我時常記起這一段說話: 躺下是為了起來,睡眠是為了清醒,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又記起詩篇46:10 所言,「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適切的休息,可以令考生們更具長期作戰的裝備。食物固然重要。要提醒自己避免進食太多零食,對身體無益。

考生們要知道,面對公開考試,只是人生中衆多難關的其中一個而已。往後人生的挑戰也等著他們。有信仰的人更要學懂仰望從天上而來的平安!

倪紹強博士

202004_26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家居辦公綜合症

Home office】有返工冇放工? 關機前30分鐘做7件事提升效率

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istockphoto-1093488374-1024x1024不少公司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以減低大規模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家工作有不少好處,不但省口罩、省通勤時間,更可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不過,對於不習慣在家工作的人而言,這種工作方式有可能大大減低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在家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不少打工仔的困擾之一,是沒有下班時間。當你不用出門上班,每天穿著睡衣在床上或沙發上開展工作,早餐和午餐時間可能變成了早午餐,你的時間觀念會開始變得模糊。想要提升效率,便要留意一些技巧了。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E8%81%B7%E5%A0%B4/461661/home-office-有返工冇放工-關機前30分鐘做7件事提升效率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月來,這個WFH 是「在家辦公」的簡寫(Work From Home)。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都要求職員部份時間在家工作。假若有家人是感染者或被懷疑感染,就要求他們全時間在家辦公。對一些人來說,不用乘搭交通工具回辦公室上班,實在省卻不少車費及時間。但是,另外一些人卻發現在家工作與在辦公室的環境下工作,實在有很多不同之處,且有些適應困難。可能因此工作散漫及無效率,甚至出現了「郊遊辦公」(利用辦公時間去旅行散心)的表現。社會心理學家因此討論一個新的社會現象,就是「辦公室綜合症」。

這個綜合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雇員分不出家庭及工作的界限。首先,工作受到家庭因素干擾,特別是子女的影響。因疫情關係,兒童及青少年無需返學校上課,改為在家中網上學習。由於年紀尚小,他們往往需要在家的父母照顧,甚至協助完成功課。故此,有時候很難專心辦公室的事情,特別是雙職(家庭及事業)婦女。假若家庭有甚麼需要執漏的地方,若在家就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有小部份人甚至同樣受到家庭的寵物騷擾。

此外,家庭的環境實在不是辦公的地方。在睡房或大廳工作都不自然,就算有書房可用,其書桌及座椅比較辦公室的傢俬,在設計上差很多,很難長時間坐下來工作。另外,即使有電腦及上網設備,也不及寫字樓的方便及齊全(例如:影印機、碎紙機等等)。

假若在家工作時遇到問題,往往不似在寫字樓般方便,可以直接請教上司或其他同事。況且昔日在辦公室的互相交往、談天說笑的情景再不能出現,影響心情。長時間埋身工作,很容易感覺疲累,結果效率往往下降。還有身為上司的,也發覺很難遙遠控制同事的表現。若不管理,下屬偷懶也不知道;但若管理過分,下屬會有被監控的不快,甚至乎會感覺私隱被侵犯。

假如要減少這家居辦公綜合症的話,可以作以下安排:

一、為自己或同事編訂時間表,有正常的工作及休息時間。在休息時間不能騷擾其他同事,但要有彈性,容許個別不同。

二、制定溝通機制,定時透過資訊科技討論工作進展,但不要過分要求,須考慮到同事在家庭中工作的不方便及煩悶心情;更不要失驚無神致電考問對方,要求立刻有答案。

三、鼓勵在工作時段中,同事間透過網絡見見面、談談笑,互相關心及鼓勵。假若知道某同事有特別困難(如子女生病),應加以體諒或提供協助。因有研究指出,在危機發生的時候,同事的健康及心情對公司的業務及日後復原,有很重要的關係。

「遊手好閑的,招致貧窮;勤力工作的,得到富足。」箴言10章四節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書十四章40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4_22_original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前線醫護在疫症嚴峻下的壓力

受訪醫護近半抑鬱

疫情持續,東區醫院精神科醫生向港島東聯網逾8,400名醫護及職員等進行調查,了解其精神健康,回覆的69人中,近半有抑鬱徵狀,其中24名職員出現輕微抑鬱,10人更出現中度抑鬱。有maxresdefault45%受訪者擔心個人保護裝備是否足夠,近2成則擔心受感染,有2人需求助。

聯網危機處理小組雖未接到醫護的情緒困擾求助,但應進行廣泛調查,了解疫情爆發對醫護心理影響,內地亦已就醫護精神健康制定全國指引。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07815/受訪醫護近半抑鬱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前線醫護在疫症嚴峻下的壓力

看了這個本地調查,我們首先要知道它不能反映一般醫護人員的真實心理,因為只得0.8%的受訪者回應,欠缺了全面的推論基礎。

一般來說,醫學文獻只會接受最少有10%的回應率而作出的結論。不過,話得說回來,當看到 這裡的三十多位同事要面對感染的威脅,心理上很自然會出了問題。 我們不能不承認,他們的確是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難怪還有10位回應者有中度抑鬱徽狀。

其實,在今年三月的 JAMA Psychiatry 醫學期刊中,20190221-CR-抑鬱1也有記載一個類似研究,調查在內地的三十四間醫院,在當中的千多名前線醫護人員,發現有50%有抑鬱症狀,45%有焦慮情緒,和34%失眠問題,其中特別在女性和護士中 更是明顯。

很容易想像到,他們如同在戰場上的軍人,恐懼是其中的壓力來源。對新病毒的不認識,防禦物資供應缺乏,和對上級或政府的不信任,這與恐懼的産生有關。

怎樣面對恐懼呢?  我們可以仿效軍人的訓練:

1) 謹慎但不慌張 ( react but not overreact):
只要緊守防禦措施和跟隨防疫手則,其他事件便不用多費神。

2) 承認自己内心的恐懼:
知道及接受這份工作的風險,並且多些表達自己感受,但以沉著應戰的心態去面對。

3) 投入工作,不給自己時間胡思亂想:
軍隊上級不會給軍人在戰場上悠閑的,必須有小差在手,當忙於工作,有明確的日程表,便沒有空間恐懼了。

4) 與夥伴一起作戰:
很多時,軍人在戰場上作戰,不會想起國家⺠族的聳高理想,而是為了同僚而勇往直前,與夥伴的出生入死的精神才是他們的動力。

5) 靜觀深呼吸: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中,也注重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做這個鬆弛動作,希望訓練到軍人無論多緊張也可以隨時入睡休息。

不過無論什麼訓練,什麼工作,都會有心理疲勞和耗竭(burnout)的機會,預防的方法簡單如每一段時間便須轉換dirty team 的成員。這個世界疫症戰事是個長久戰。

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切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命記31:6》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Lai J.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mong Health CareWorkers Exposed t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JAMA Network Open Psychiatry 2020; 3(3)

https://nieman.harvard.edu/wp-content/uploads/pod-assets/microsites/ NiemanGuideToCoveringPandemicFlu/AboutThisGuide.aspx.html

202004_18_original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經濟低迷與民望的社會心理  

特朗普疫境民望升 英揆支持度飈      

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數據顯示,10個民主國家領袖民望平均上升9個百分點。早前確診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升幅最大,自2020年初至今上升逾25個百分點,支持度淨值達29%,十國中排第三;就算抗疫表現備受批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其支持度淨值自今年初也升了5個百分點,雖然仍屬負淨值,但在其任內算高水平。

資料來源:https://news.mingpao.com/pns/%E5%9C%8B%E9%9A%9B/article/20200402/s00014/1585766958646/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傳統的思想,就是每當經濟下滑的時候,政府及其首長的民望會下跌,而當經濟復甦或蓬勃的時候,民望就會上升。 但最近美國特朗普總統的支持度,在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經濟大受打擊的時候,反而達到在任以來的最高點。何解呢? 從一些專家的觀點,可能有以下的社會心理因素:

一、由於政府大灑金錢,全民派錢

根據Stubsger教授的分析,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民眾會擔心失業及其他經濟損失憂慮。但對政治家來說,這正是爭取支持的良好機會。對於有經濟能力(實質或看似)的政府來說,派錢是增加執政者的聲望。

二、自我確認心理偏見

每個人對自己認同的團體(包括宗教、社交、政治等組織),都會比較偏愛及袒護。故當發生一些美好的事情,會很容易將功勞歸於所屬的團體,可能間接是對自己身份的褒獎。反過來,當所屬組織似乎發生了一些困難或問題,就會找其他的理由去解釋及袒護。根據Busgaard 及Slothuus 之分析,在政治上政黨的黨員往往也是這樣的偏幫自己人及其領袖,在經濟危機之時會用諸多解釋,去化解別人的批評及自己心裏的矛盾。相反,在野黨的支持者,也會找一些證據(真的或是捏造的)去指責執政黨。這有如某些球會的球迷,無論球隊戰績如何,也會全力支持及堅持球會的實力。

政治分析員指出還有一點,就是教育水平偏低的選民,會多以經濟實惠到自己與否,來決定政府及首長做得好不好。反過來說,教育水平偏高的人,多會以政黨的理念及對社會事件的主張為依歸,故很自然繼續支持自己所屬的政黨。

由於目前美國特朗普總統,一路以來在美國人心中有相當高的支持率(基本擁躉),故在疫情之下仍然有足夠的支持。特別是由於疫情是全球爆發,要控制並不容易且涉及很多複雜程序;故有教育及知識的人,會明白很難全面怪責政府或其元首。再加上特朗普簽署史無前例的經濟救援措施,廣派金錢,雖有謂偏幫大企業,但實在是人人受惠,直接得益。故此他的民望支持率不跌反升,是可以理解的。當然美國日後的疫情及經濟發展,對這種似乎怪異的選民趨勢,也很可能有大改變。

其實真正的政治領袖,是真正的以民為本,以自身量力及合乎政治及經濟的原則及道德標準,作出重大的社會措施;再加上清晰及透明的解釋讓大眾明白其施政原理,而不是以説出偉大抽象而不實際的口號爭取支持。聖經中大衞王的標榜戰績、所羅門王的智慧斷案,就自然得到以色列人的擁戴及支持!

麥基恩博士

202004_10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歸咎文化的心理及偏見

美國官員指責中國耽誤美國疫情防控

近日有美國官員稱因中國分享疫情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才耽誤了美方的疫情防控。據美國彭博社3月20報導,特朗普在19日於白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抱怨說,中國「本可以阻止」肆虐美國的病毒。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即時中國/450547/新冠肺炎-特朗普指責中國耽誤美國疫情防控-外交部列證據回擊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年來不單在香港,就是在外國,—Pngtree—business people silhouettes_669032_cut2越來越多人把社會發生的不幸事情歸咎於某一個人或某些人,甚至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這種情況不但發生在普通市民身上,也出現於政府官員,甚至國家元首身上。漸漸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歸咎文化(blame culture),又稱為「推責文化」。

歸咎就是以負面的意見批評他人,要求他們對一些後果不良的社會或道德問題負上全部或大部份責任。它的反面當然就是讚賞!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自我防衛心理。我們一般都會為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找出一個成因。由於成因往往是從人而起,最簡單是找一個人負責任。若不能找到真正的始作俑者,就選擇其他有關的人作為「代罪羔羊」。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成功歸給自己或自己喜歡的人,而把失敗的因由推給他人,特別是自己不喜歡的人。這樣會間接把自己的地位提升,心裡感覺良好。況且,這樣簡單地歸咎他人,實可以減少了尋根究底的煩惱。假若事情因自己的行為發生,這種反應便可成為一個藉口,又可以逃避自己犯錯的責任。有時甚至可以藉此對那些曾傷害過自己的人,作為一種攻擊或報復的手段。

其實歸咎他人的行為往往是一種認知的偏見,是心理學上一種「歸因偏見」(attribution bias)。這就是有意無意,但錯誤地推論事情的前因後果或其成敗得失,而不作客觀的資料蒐集或有系統地分析因由。這與新約聖經所說的「論斷」有所相似。假若批評是根據事實或客觀分析而作出的,是針對事而非針對人,則可稱為「判斷」。

雖然這種行為表面上及短時間內似乎對自己有利,但實際上對自己未必有益處,而且會妨礙自己的成長。難從錯誤中學習,例如:一個同學考試成績差了,便歸咎老師教導無方或同學不合作。結果不會反省問題所在,更不會改善自己學習的方法或考試技巧;甚至因此破壞自己和老師及其他同學的人際關係。假若日後被證明自己的推責錯誤,更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這種認知偏見,雖然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但在某些類別的人士更容易出現。一般來說,自我形象較低或自卑心重的人容易有這偏見,藉著譴責他人來提升自己的形象。相反,高傲的人(例如有些國家元首)也很容易推責他人,免得別人把責任歸咎自己,影響了他澎湃的自我。

上述兩種人,都有一個共同心理,就是非常自我中心,甚至有自戀的傾向。後者更會把一些他人成就歸功於自己,甚至吹噓。當然,那些懶於尋求真相的人及那些不負責任的人更容易以歸咎他人來保護自己。對於這類人,不要認為很容易改變他們。首先,不要和他們爭拗對與錯或誰的責任。最好能把一些數據或證據給他們解釋,或者讓他們自己看清楚。

若能了解他們的背景及成長過程,也許較容易接納他們。假若真是被他們歸咎了,也不要太過認真,免得影響自己的自信心或情緒受傷。當然,更不應該附和他們的偏見或盲目地依從他們的行動。

假若你是一位信徒,有可能藉著聖經的真理及耶穌基督的榜樣,用愛心及真誠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放下自我,接納以神為中心的生命。

聖經馬太福音七章一節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麥基恩博士

202004_6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拒絕「社交隔離」的認知偏見

social-distancing
網絡圖片

流行疫症爆發(或影響全世界的「大爆發」)的時候,為了減少互相傳染,大部份政府都要求住在社區的人遵守「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自制生活。不過很多時這種政策很難靠市民大眾自願遵守,結果迫使政府採取嚴厲手段,強制及限制民眾的社交行為。

為何有些人甘願冒險,而不遵守保護他們的社交距離制約呢?是他們無知傳染病的危險嗎?或是他們罔顧別人的健康呢?當然上述兩個原因可以存在,但大部份不理會政府當局警告的人,都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們很多在思想上發生了一些偏差或錯誤:

一、「輿論偏見」(consensus bias)
這種偏見就是感覺自己的判斷及選擇是:
1. 很普遍性的,
2. 在目前的環境下是相當合宜的。
前者表示其他人也會像他/她這樣做,而後者則表示大部份會同意或同情他/她這樣做。

早在1931年,兩位心理學家Katz及Allport在研究學生態度時,發現考試「出貓」的同學心裡感覺到其他的同學也是這樣做的。某方面,這種錯誤的思想偏見對個人的自我形象有很重要的影響。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自信,甚至會較其他人更聰明,更有膽量,更能隨機應變。

二、樂觀(optimism bias)

有這偏見的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發生。他們會覺得雖然在瘟疫中很多人的確被傳染,但是自己被傳染的機會卻不高。他們會以自己過去的經歷,例如:平安度過SARS危機,故此同樣可以超越今次COVID-19之風險。又或會高估了自己對病毒的抵抗力,不認為自己屬於報道中的高齡高危人士,甚至會認為就算受了感染,也會很易復原;或者到感覺不適的時候,才採取防禦方法也未遲。

三、賭徒心態

不少人感覺到既然很難控制疫情,不如聽天由命好了。由於生命確實無常,而且很多人外出也沒有「中招」(患病),不如考考自己的命運,希望幸運之神出現。心理學上有一種特別的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就是明白某些事情好與壞的結果都可以發生,但既然(不好的)已經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輪到自己的時候好結果應當出現。故此,當其他人在過去一段時間感染了疫症,自己現在相安無事,不「中招」的機會相對多了,故此值得博一舖。這種「賭命」的精神,往往使賭徒心情更加興奮。萬一不幸染病,也會感覺是上天注定不能避免。殊不知實際情況是患病與外出感染是屬於正比例,與人接觸頻密度越高,受傳染的危險性更大。

以上只是舉出幾種心理認知偏見來解釋為何在疫情之中,仍有不少人不能遵守社交距離的要求。當然這問題還會有其他社會心理因素影響,例如:人類是屬於社群動物,很自然地喜歡群體活動,不甘於單獨生活。另外,也有一些人的性格喜歡冒險及不受約束,以致作出走法律罅甚至反社會的行為。故此,政府若要成功執行這類社會距離或隔離的措施,應該留意及防範大眾的心理反應。—Pngtree—silhouette crowd_574519

麥基恩博士

202003_33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海洋毒物~食海產存隱憂

有機錫化合物如三丁基錫(TBT)和三苯基錫(TPT)photo過去數十年被廣泛應用於船舶和海水養殖設施,作防污劑用途。最新研究發現,中華白海豚和江豚樣本其體內含高濃度的TPT,有小江豚體內的TPT濃度較03年升10倍,研究亦證實TPT會隨着海洋食物鏈倍增,最終或對食用海產的人類構成健康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毒物侵體-江豚體內tpt濃度增十倍-食海產存隱憂-21115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船隻的底部長期以來受浸於海水之中,會受到海洋生物如海藻,海螺等附着侵蝕而受損。十九世紀開始,航海界主要採用一些會析出有毒物質來抑制這些附著生物的殺藻滅螺防污劑來預防。這類的防污劑其原理主要是將毒素以一定速率析出,向海水中擴散,使其與漆膜接觸的海水層中保持殺死海洋生物的毒素濃度。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含三丁基錫 (Tributyltin, TBT)和三苯基錫 (Triphenyltin, TPT)  等此類毒性頗高的防污劑,因防污性能十分高,而得到廣泛應用作為防附著在塗料上的殺藻劑和滅螺劑,亦有用作木材防腐的殺菌劑。但八十年代起有研究發現,有機錫防污劑對海洋生物,如牡蠣(廣東人叫蠔)、海螺、魚類的發育會產生畸變,還會破壞海洋生物的免疫系統。在台灣有專家更發現TBT對牡蠣 (台灣人叫蚵螺)出現變性現象,是屬於環境賀爾蒙之一,會導致牡蠣產生性錯亂現象,導致生殖力下降,使牡蠣難以繁衍下一代,而令其物種有滅絕的危機。這些有機錫化合物的應用,也成為了海洋中的持久有機污染物,影響附近的海洋生態系統。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有機錫也會影響珊瑚的生殖能力,或進而導致珊瑚死亡,可見其對海洋生態的威脅不可輕視。

有鑑於此,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ne Organization, IMO)於2001 年通過了《2001 年國際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統公約》( Anti-fouling Systems on Ships , AFS 公約) ,並於2003年開始禁止使用含有機錫船舶防污漆於新建造之船隻上,2008年以後更完全禁止塗有含有機錫船舶防污漆之船隻於海面航行。2009 年,IMO 通過了《2009 年香港國際安全和無害環境拆船公約》。該公約(香港公約)是海事界第一個系統地對有毒有害物質加以管控的公約。香港公約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到了船舶的設計、建造、營運以至拆解的全過程,其中包括對船上有害物質的處理,該公約亦表明禁止使用含有有機錫的防污漆、殺蟲劑。因此,一般業內人士相信海洋水域中的有機錫污染預計會逐漸減少。

梁美儀教授團隊及其研究夥伴,發現近年海洋哺乳動物體內有機錫化合物主要為TPT,反映TPT持續影響這些哺乳類動物。其研究亦指出與2003年從本港採集幼少江豚體內的TPT濃度樣本的數據比較,更高出十倍之多,証明本港TPT污染有惡化趨勢,情況不容忽視。其實環境荷爾蒙諸如有機錫之類,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長時留存在環境當中,一旦進入生物體內,便會積聚於內臟及脂肪中,而且會漸漸釋放出來,干擾內分泌系統,代謝時間亦需要很長時間,因此為何禁用多年後,禍害猶在。

既然有機錫存留在海洋環環境中,通過食物鏈,自然地會在海洋生物體內積聚,因而在人類進食魚類和海產時,便有機會攝入有機錫,亦是人們攝入這種化合物的主要來源。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2019年4月公布一份有關香港市面水產中有機錫化合物的風險評估研究報告。該研究涵蓋的四種有機錫化合物,包括TBT和TPT。同樣發現,多個水產樣本中,最常檢測到的是TPT,其後為TBT及另外两種有機錫。報告指出從水產攝入該類物質的情況作相關健康風險評估,本港成年人從本地售賣的水產攝取有機錫化合物的攝入量,以致健康受損的機會不大。

除了使用含有機錫的防污劑外,對船隻的底部及海岸體結搆的清理或防污,海事界亦有替代的方法或產品,包括最傳統的以人工或機械清潔船體或結構面、使用以銅基為主的防污漆、利用塗層的疏水結構和低表面能等物理特性來作防污的無錫防污漆,都能降低因使用有機錫對生態環境造成之衝擊。

所以你們要使自己成為聖潔。你們要分別為聖,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新譯本 利未記 20:7》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種族恐懼症與「定型」偏見

近日有些中國人(包括香港人及海外華僑),在外地受到當地人士當面批評、指責、侮辱,甚至被說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帶菌者。

網上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他們被拒諸門外或被趕出車廂,甚至叫他們返回祖國。

這種排外的現象,可稱為外來人(或陌生人)恐懼症(xenophobia)。被排擠或針對的對象可以是某一類人或某一宗教信仰的人。若是單單針對中國人,則屬中華民族恐懼症 (sinophobia)。這現象是對一些非我族類的人士出現恐懼、憎恨、拒絕的心態,通常這些被針對的人士屬於當地的少數族裔。這種現象歷史上經常出現,特別是在戰爭期間;最嚴重的一次可算是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雖然文明社會鼓吹共融,但歧視、恐懼、排擠他人的事件近年也有出現。事情的發展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在社會層面可發生「憎恨案件」,例如:在紐西蘭槍擊回教寺事件。嚴重起來,可以出現群體流亡及種族清洗的殘酷事件。

20200131_canada_v2_1024
網上新聞圖片

至於這心態及行為出現的原因,實在是非常複雜。有理論說這種排外的心態,早已於人類血液之中,是先祖為了保護自己人而產生的防衛方法。若非這樣,恐怕會被其他族群欺負、擄掠,甚至殺害。持有這樣心態的人,因有了共同敵人,可以放棄自己的主見,而動員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合作。這思想形態,在國際舞台上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很多時被政治家所利用。

究竟這種種族恐懼,是否屬於精神疾病呢?

表面看來,若是真正的恐懼,可以當是「恐懼症」的其中一種;特別是出現以下情況:首先,這種恐懼或焦慮是比平常的焦慮過分很多。當恐懼的目標(即某類人士)出現時,會出現恐懼的心理,甚至會有不適的生理反應(如心跳、手震、冒汗、頭暈眼花等),從而出現逃避現場的行為。但最重要是當事人明白自己的反應過分,卻不能控制自己。假若不是恐懼而是憤恨或討厭對方,又不覺得自己的想法錯誤或過分,則不可以算是這種焦慮恐懼性的精神障礙了。

故此這種不太理性的思想,或者可以算是一種偏見或歧視心態。有這種思想、情緒及行為,往往跟當事人的成見有關。這成見在心理學上也稱為「板印偏見」(stereotyping bias)。我覺得翻譯為「定型偏見」更易理解!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態,是受着從小聽到他人的講說或個人經歷過的類似事情,而慢慢養成的一種習慣思維,可以是意識體會或在存在潛意識中。若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或找到一、兩個例子,成見便被加強及鞏固,例如:南非洲早年的種族隔離政策,白人小孩子自小便被教育黑色人種屬次等族裔的成見。當他們漸漸長大,打從報章看到黑人犯罪的新聞,會加強他們對黑人歧視的合理化。

至於如何減少這樣的認知偏見呢?事實上,有這等歧視或恐懼並不是偶然發生,而是慢慢形成。故此,要完全消除並不容易。首先,大家應有自知之明,反省自己對他人的想法,更不要過分自信,正如聖經所說:不要論斷,免得被人論斷。(馬太福音7:1)反過來,我們應有謙卑的心,正如聖經也說:各人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不過,對於別人所說的話,特別是較為偏激的批評,也要嘗試尋找佐證方可接納。若時間許可,更可請教廣受敬重的人之意見。在未有確定證據之前,即使有恐懼思想也不要作出不合社交禮儀的行為,也不要認同別人所作的過分反應。

假若有控制不了的驚慌思想或情緒,應尋求心理專家的輔導。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_32_original (1)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

為支撐經濟及應對疫情,政府先後數次推出共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財政司長陳茂波料2020/21年財政預算赤字可能是歷來最高,但政府仍有能力於近期持續推出逆周期措施,未來則須量入為出。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指,會減省審批工序盡快向低收入家庭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

****** 周永新教授回應 ******

首先要明白這次疫情對中下階層市民的影響較大,由於市民減少外出消費,令商舖營運困難甚至面臨結業,而從事消費行業例如飲食、運輸行業人士面對裁員、減薪等,影響較嚴重。相對中上層人士因有較穩定的職業及收入,故此相對的影響較少。

政府於一月中開始推出一百億元紓困措施,其實是因應過去半年社會事件對香港經濟造成的影響而設的,現在再推出回應受疫情影響的措施及新一年的財政預算,驟眼看來在長者及低收入人士上有增加津貼及福利,但整體來說,紓困措施對中產人士較為有利,例如退稅、差餉寬減等。至於向18歲以上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的措施,其成效或有所保留,因為過往類似的措施都需要等候很久,市民才能領取津貼,而當下市民所面對的困境是非常緊急,已經不能拖延,希望政府加快發放津貼,以解燃眉之急!

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總括來說,政府推行的措施,特別在財政預算方面,沒有長遠改善香港稅制的措施,或透過稅制幫助一些弱勢社群。反而,今次的疫情突顯了貧富懸殊的情況非常明顯,貧富懸殊已伸展到生活上每一方面,例如搶購口罩事件,基本上大部份基層人士都沒有能力負擔得起購買口罩;另一方面,學童在停課下要留在家中使用電腦學習,然而,很多基層家庭家中仍然沒有電腦,即或有電腦,家長也需要外出工作,即使可以留在家中,亦未有相關能力教導指引學童使用電腦學習。

新聞圖片4
網上新聞圖片

期望政府在疫情過去後,能針對社會上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作出長遠的檢討,例如貧富懸殊、工作薪金不穩定等,否則,下一次危機再出現時,受害的仍是基層弱勢社群。♦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過分樂觀及悲觀的偏見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最近,港鐵工程開支費用比原來的預算增加了很多億元。雖然港鐵公司解釋了種種原因,導致工程延誤而增加支出,但是政府卻不認同這種解釋而拒絕增加撥款。

當然實際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也不知誰對誰錯。不過全世界不少超大型的工程,都出現這種極大的超支現象。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投標者必須以最低價錢去競爭,日後藉著很多非人為的意外(如天災)去要求增加要求。這使我想到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見現象,可以去解釋這種超預算的工程,就是「樂觀」偏見(optimism bias)。

這種偏見就是過度地把事情看得美好,超乎現實情況。其實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是應付困難的一種自我安慰情緒思維。這種偏見會使人一方面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能力超越,勝任有餘。另一方面又覺得按計劃而行就會凡事順順利利,即使出現困難也很容易解決。現實卻不是這樣,世上永遠都會有出乎意外的事情發生。若不一早把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計算在內,工程一定會超出預算,甚至延期完成或爛尾收場。

既然有「樂觀」偏見,當然也有「悲觀」偏見(pessimism bias)。有些人(特別是悲觀主義者及情緒憂鬱者)對事情的發生產生恐懼擔憂,誇張了那些較為負面的事情;認為會出現對自己、他人及世界十分不良的後果。有極端這種偏見的人,甚至會產生有如世界末日的感覺,稱為「惡夢」偏見(nightmare bias)。這種偏見在社會上比起一般中性思維更有市場,因其誇張的擔憂,很容易激發他人的情緒而引起共鳴。舉例: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子發電站洩漏輻射,雖然數隊專家評估後覺得非常安全,對核電站的工人及當地人民(甚至動物及植物)並無可偵察到的健康問題。但是該州居民甚至整個美國的人,有一些人受到這種悲觀、惡夢偏見影響,因而出現恐慌情緒;特別是州長勸喻在五英里範圍內所有孕婦及學前兒童離開。結果在數日之內,附近有超過100,000名居民搬離自己的城市及做出各樣過分的自保行為。終於,美國停止核子發電計劃(直至1985年),沿用傳統煤及天然氣的發電方式,結果造成更大的環境污染及天氣變化害處。

近日有一些人批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及美國總統,認為他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評估過分樂觀;也可能是有上述的樂觀認知偏見。然而有一種更貼切的描繪,就是「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這種偏見是指有些人或政府,相信凡事都會很快回復正常,因而對災難的發生及其不良影響的可能性過分低估。結果導致在危機出現時,準備不足。對於這種思維,有一種解釋,就是在壓力之下,接收太多信息令大腦的反應緩慢了,因而會把可能的解決方法局限於一個似乎行之有效的傳統處理措施,後果是應變失敗。

至於那些批評的人,他們也可能有事後孔明的偏見。心理學上稱為「後見」偏見(hindsight bias)。這偏見是指一些人因為某些事件再發生後,認為自己一早已經預知結果,甚至早已提出警告。其實在別人的記憶裡,或者翻查紀錄,他昔日的預感只不過是一般人的憂慮(或稍為緊張一些),並非現在這般肯定。這種不自覺的偏見會帶來一種超越他人的滿足心理,會產生自己比別人聰明的假象。這種過分自信的偏見,在日後遇到其他危機時,反而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其實不少賭徒(特別是那些屢賭屢輸的人)也有這種後覺偏見。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_26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不作為」之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起全球恐慌,而各地政府在處理疫情上,有成有敗。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更引來很多負面的批評。為何日本政府不提早讓乘客下船?又為何不把船上的人遷移到比較安全,感染機會少的地方呢?

當然實際的原因現在尚未清楚,或者太複雜至永遠不可能知清楚。不過就這樣的事情,使我想起一個「認知偏見」的議題:「不為之」的錯誤(omission bias)。這個心理學的現象就是很多人認為,若做一件事情而產生不良後果,比較不做這件事情而產生同樣後果,前者的心理或道德罪過感覺更為嚴重。這種現象最常見於突發事情,在未有先例可循的有效方法之時最易產生。故此,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官員 可能考慮到若果放旅客下船,會把傳染病散播全國;這樣比不積極作任何干預更不可取,有可能做成更大的罪惡或更大機會受到批評。

對於這種現象,心理學家常用一個情節作為例子,稱為「有軌火車」困惑。內容大致是一輛行駛快速的火車,突然失控超速前行。你在駕駛室裡看見路軌前面有五位鐵路工人正在工作。你打算立刻更換路軌,讓火車走向另一路線,避免死傷。正當你打算這樣做的時候,你突然發現這條新路軌前,也有一位農夫行在上面。在這兩難之間,你會不會轉軌?雖然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大部份人當下會舉棋不定,選擇不作甚麼行動。主要的心理就是我沒有做甚麼明顯不對的事啊!

我感覺武漢市「封城」行動,也許會有這樣的道德矛盾。怎能肯定這樣做之後,疫情便能受控制而不擴散?因為歷史上似乎未有類似的措施實行過。當然事後孔明,會知道這措施對與不對,甚至會想到其他更佳的方法。但在緊急關頭,上述這種心理認知偏見,往往會妨礙理性的抉擇。故此,一個勇敢、果斷,又願意承擔責任,又有彈性思維,在出現反效果的時候,可以改變決定的主管,就是危機處理成敗的要素。

其實基督教信仰,對犯罪的看法也分兩類:一、做錯的罪(sin of commission),例如:犯十誡;二、不做的罪(sin of omission),例如:雅各書四章十七節所講「知道行善,卻不去行」。兩者皆是罪,無分輕重。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02_不作為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傳染病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下)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個多月,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一旦中招要隔離,點算?家裏口罩存貨不足?消毒酒精斷市……面對不確定的疫情,心理上或多或少出現焦慮不安。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麥基恩醫生繼續與大眾分享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停課不停學 難度在操作

「停課不停學」這個理念其實是好的,但問題在於如何在現實中執行。家長在家教導兒女和幫她們溫習並非一件難事,最困難的,卻是依照校方給予的電子清單去幫她們學習和做功課,因為每一科都要用電腦登入不同的網站看電子書和對著電腦做練習,而不同的網站又有不同的設計,由於操作繁複,令整個學習過程可說是事倍功半。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column/Family/停課不停學-難度在操作-208388

*** 倪紹強博士回應***

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等等,都需要延長不回校上課的日子。 於是「停課不停學」的訊息已被清楚表達。 要學生在家中延續學習,曠日持久,當然殊不容易。 大學固然可透過線上學習,名義上或者實際上,維持了學習的氛圍。我相信中小學和幼稚園的教師,都透過不同方式,著令學生在家中繼續學習。然而,對許多中小幼的家長來說,家長在家中彷彿取代了在學校中教師的角色,負起了督促和教導的任務,需要疲於奔命的配合著學校的學習指令,實在殊不簡單。

說到要停課不停學,我有以下的提議:

1) 持之以恆、 細水長流
目前停課大概會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若只能夠在停課的初期猛然下功夫,學生看電腦有可能力度過度而失卻原先的銳氣,倒是不足。應該分配好時間,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時間分配表,但是也不能夠一成不變,因為時間愈久,變數愈多,也應該有一定的彈性。其實學習真是終生的事,當然不限於疫情期間,學習乃是細水長流的。

2) 勞逸結合、 因時制宜
其實每個人可以專注的時間都有限。要處理和學習最艱深的課題或活動,就要在最清醒和可以專注的時間中進行。 時下年輕人常說要 multi tasking。 我是原則上同意的,但需要有匠心獨運的配合,也要分清主從關係。

—Pngtree—hand drawn cartoon boy studying_40306763) 掌握竅門、事半功倍
其實學習的方式有多樣,不同的學問或許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因此掌握相關的竅門其實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不同而對應的資料,請教和詢問合適的人士,學習便會事半功倍了。

此外, 就著今次疫情要在家中進行停課不停學,我也有一些感慨。作為社會學學者,我可深刻的體會到,中產家庭的家長實在穩佔上風,有條件為子女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和資源,也有條件較多的陪伴子女,彷彿是社會學所說的,複製著成功的例子。

不過,筆者相信,不同年齡群有不同的學習需要和情況。除了很幼小的學生之外,學習者本身其實是應該自主的。學習不應該是家長的任務,也不全然是教師的責任。學生自己才是主導者。我會勉勵學習條件匱乏者,古人有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很欣賞缺乏物質條件卻能自學成功者。古今中外,也實在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另一方面,我又想起聖經箴言的兩段說話。 箴言1章22節所說,『只有愚頑人才會恨惡知識』;箴言6章9節所說,『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什麼時候才睡醒呢?』 兩段經文都清楚提醒我們,真的要努力學習!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 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

中大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HKCISA中心)及香港中學校長會昨公布一項以教師校長為對象、有關課程改革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超過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未來中學課程最重要目標是加強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以及加強共通能力的發展。ideas研究反映香港課程須加強裝備學生面向世界和未來,讓學生發展軟實力,與世界接軌,遠比分割式的科目知識傳授來得重要。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204113

 
 
*** 倪紹強博士回應***

早前有報章公佈,由中文大學 轄下 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以及香港中學校長會 的一項研究 結果,研究對像是 教師和校長 對課程改革的意見。 研究發現超過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未來中學課程最重要的目標是加強個人 轉化及變革能力,以及加強共通能力的發展。 研究的方向,也是因應政府於2017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及深入研究八個教育的範疇。 在此我只想簡單回應兩個課題。

第一,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這大抵是不需要爭議的。教育從來都應該是經世致用。 若果教育只令學生徒然有頭腦的知識,而不具備應變的能力,這就是我們 多年來所說的「高分低能」了。 事實上,在應試主義的教育氛圍之下,的確會出現滿有頭腦知識但卻不能應付生活需要的情況。後現代社會瞬息萬變,能夠適應變化不斷的生活, 實在是學生的基本需要。

第二,正因為時局多變,傳統的工作崗位將會進行大洗牌,曾經炙手可熱的職業,可以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擁有應變的能力,就更有條件尋找到不斷轉型的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新高中課程一如以往的考試制度一樣,都是以升讀大學為首要目標似的,期間製造了很多的失敗者,因為總有不少學生其實根本上是跟不上的。應變長久以來,香港的職業專才教育都未有受到太大的重視。工字不出頭的觀念十分牢固,學生如是,家長更如是。香港特區政府似乎也看到問題所在,開始著力鼓吹職業專才教育,一方面這樣更適合被大學拒諸門外者,也能夠配合香港 經濟的多元發展。

作為基督徒,筆者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上主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計劃。每個人都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潛能,找到合適的崗位或跑道去騰飛,那就好了!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多區居民遊行集會 反對設指定診所

a2-2@1200x1200
新聞圖片

醫管局於2月6日公布在各區設立18間指定診所,接收輕微發燒或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的病人,惟措施隨即引起多區居民不滿。有居民擔心,診所接近民居,對居民健康或構成影響。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多區居民遊行集會-反對設指定診所-207661

****** 麥基恩醫生回應 ******

鄰避綜合症(NIMBY syndrome)

這個綜合症並不是個人的一種疾病,乃是一個社群出現的集體心理;全名是「不要在我後院」現象(Not In My Back Yard)。它的定義是指一群居民集體反對在他們的地區,作某些用途或建設。在原則上,他們同意這等設施的用處或好處,只不過不應該建在離他們生活太近的地方。假若能建在較遠地區,他們會忍受及支持。故此,這些居民會組織起來,一起抗議反對建設。他們會藉著傳媒的報道,爭取其他市民的同情及支持。若果不得要領,反被輿論反對;他們也許會籌款集資,與有關當局及機構對薄公堂,甚至用其他激進的方法對抗。

其實,反對的居民有他們憂慮的理由。他們可能擔心有生命危險(如意大利某些村落,反對快速鐵路從旁經過)、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如興建傳染病中心、高壓電纜、核電廠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如發電廠、焚化爐等)。環境污染在這裡不單只是空氣方面,也包括聲音(如機場)和光線(如大型霓虹光管)污染;更可以涉及海陸生態(如跨海大橋)等。另外,較少見的原因,包括:影響居民道德標準,如有人反對設立投注站、酒吧、色情場所等。

可惜過分的反對,卻影響了有關邊緣人士康復及重返社會的機會,例如:反對設立精神病人康復宿舍、青少年罪犯再生學校、戒毒人士訓練中心等。間中更有一些較為自私的理由,就是擔心如容許這等設施(如難民營、殯儀設施等)存在,會影響他們的生意收入或擔心令樓價下跌。因此,各種反對的原因,其實有社會心理因素的,值得各方面討論。假若危險或傷害是真的,又或者害處真是比好處多,這等設施應該避免開設,或者須要加以補救及補償(可以事前或事後進行)。但是,假若這些擔心是過分且不必要的,有關當局事前應該有所準備和交代,用一般人能接受的專業合理解釋(包括利與害)以息疑慮;而不應該只用高壓方式執行,除非在嚴峻及危急情,又為了大眾市民好處的情況之下。就算在此等境況,仍要明白及體諒當地居民的心情。還有一點,在民主社會及地區發展的過程中,居民作出他們合情合理的選擇及要求,一般是應被尊重的。

最後順便一提,這綜合症有一種歧視性的表達,就是把這些不想要或有害的東西放在別人的後院裡。外國曾經出現建議,把這些特殊設施從白人區搬到黑人或貧民區去。這種損人利己的心態,真是要不得!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被隔離的心理健康

近月來的疫情導致不少被感染的人或被懷疑受感染的人要被迫或自願隔離,與其他親友斷絕接觸一段時間。這種禁閑(confinement)時間越長,會對心理壓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從大眾傳媒的報道看來,相信被困在橫濱港郵輪上的旅客,正正出現這種負面的情緒。

根據一些研究,被禁閑時的心理壓力不單令人有不安的感覺,實際上更會影響生理反應及個人行為。最常見的便是睡眠問題,淺睡多夢,甚至失眠。由於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抵抗力因而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當人睡眠不足的時候,心情容易激動煩躁,會對人、對事、對措施感到不滿及憤怒,因此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嚴重者甚至出現憂鬱的症狀,也有發生過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社會隔離現象」

這期間的心理,又稱為「社會隔離現象」(Social Isolation)。大部份情況是指與家人分開,但其實與相熟的朋友失去聯繫,同樣是很重要的問題;特別對於那些喜歡社交、活動及工作的人士或沒有家室的成年人。「社會隔離現象」不單在患病(懷疑染病)的人身上發生,也經常出現在被囚禁(特別是單獨囚禁)的人士當中,更曾出現在太空站裡的太空人身上。

更有一些研究指出,這種心理可分為主觀及客觀兩方面。客觀禁閉是指有實質的隔離,如房間、圍牆等等。主觀禁閑則是指心理上與人斷絕關係,有孤單、疏離及缺乏支持的感覺。一般來說,客觀的隔離最初很難受,但慢慢便接受了。至於主觀的隔離,若處理得不好,就會變成心靈枷鎖,產生心理問題。當然,與個人本身的身體或精神健康也有關係。若早已患上疾病,更容易出現精神障礙。

與親友重新連繫

要預防禁閑或隔離帶來的後遺症,最重要是能夠讓他們與其他人(特別是親友)重新連繫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電話或其他網絡傳播工具,與別人接觸。其餘的時間,鼓勵他們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運動。看電視劇或上網雖然可以,但是能夠唱歌或進行繪畫等藝術活動,應該較有幫助。若能以小組形式進行,更會減少隔離的感覺。假若出現心理或生理的問題,就應該接受合宜的治療了。

麥基恩醫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傳染病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上)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爆發至今已一個多月,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一旦中招要隔離,點算?家裏口罩存貨不足?消毒酒精斷市……面對不確定的疫情,心理上或多或少出現焦慮不安。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麥基恩醫生與大眾分享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疫情中的搶購

當一個社會發生疾病爆發的時候,大部份市民的反應都是平靜及有秩序的。但是有些時候,特別是這種疾病屬於突發性、致命性、高度感染及未有特效藥治療的時候,也會帶來社會不安及市民過度的反應。由於驚慌被感染而產生的搶購浪潮,是最明顯的例子。假若物資供應不足,也會藉此出現囤積物品,搶掠物資,互相爭奪物資而大打出手,甚至將憤怒無奈的情緒發洩於受感染的人士身上。

何謂搶購呢?搶購(panic shopping)就是過量購買某些物品,超過自己及家人的需要。目的是在災禍發生(例如:颱風來臨或其他天災人禍),或預感物資會極度短缺,或價錢飆升等情況,作出有備無患的行為。假若當地政府實在提供不到幫助的時候,或叫市民自行購買之時,市民四出搶購的情形更普遍。例如: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當地人民搶購罐頭食物;又如1973年原油危機的時候,多國市民瘋狂購買超過所需的燃料,導致原油短缺。香港多年前也發生過一次核能洩漏危機,出現了「急性盲搶鹽」的局面。近年,也出現過搶購奶粉事件。可想而知,這個社會現象並不罕見。

在心理學方面來說,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就以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為例,在橫濱港「鑽石公主號」停泊的地方,當地居民看到電視不停地轉播,報告每日增加多少染病旅客,心情自然不安。有報道說,甚至有人在螢光幕上見到大批救護車和在碼頭上不停閃耀的藍光,就產生極度擔心感染的心理。

圖片來源:中通社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中通社新聞圖片

雖然沒有直接受感染的危險,仍然盡量採購防護物品,包括:口罩、漂白水,甚至藥物。在香港更出現了搶購柴米油鹽等日常物品的怪現象。

如何減少這種不理性的搶購浪潮呢?其實政府的報告及電視機前的介紹,目的是鼓勵市民小心預防疫情,作合宜的社會距離。但是,在公布疫情的時候,或提出一些行政措施的時候,應該考慮一般市民的心理反應,來加以部署。當然報道要真實及作清楚的交代,不能說出做不到的安慰說話,也要制止不實的傳言或假消息的散播。由公信力強的專家定時辟謠及教育市民,包括最好及次好的實際預防方法。同時,也要訂立嚴厲或收效的措施,防止市民囤積居奇,或杜絕不良商人趁火打劫。

祈望香港及中國的疫情能夠盡快止息,人民回復正常的生活。誠心所願!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未來更多極端天氣
2010至2019最熱十年

全球暖化加劇,國際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且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年份。科學家警告,不斷上升的氣溫將為今年及日後帶來更多極端天氣。

回顧去年,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歐洲去年6月和7月遭兩場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攝氏46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至於受山火困擾的澳洲,去年夏天平均氣溫打破紀錄,比舊紀錄高出近攝氏1度。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44299/未來更多極端天氣%202010至2019最熱十年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全球暖化,已經成為目前全球人受關注的環境保護議題。全球暖化改變氣流-678x381氣候變化,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科學家已經確定近代的地球氣候暖化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所至。大量的温室氣體從人類生活中排出。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地球的温室氣體,主要就是二氧化碳所形成。與此同時,人類又大量砍伐林木,造成天然二氧化碳平衡的生態系统失衡,造成大氣層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世界各地記錄的高温因而接踵而來。近一百年內,二氧化碳濃度節節攀升,帶來各種危害包括乾旱、高溫、冰川融化、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等越來越大,而全球暖化亦會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

大氣中的CO2濃度每年都不斷增加,並且增長速度極快。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去年六月宣佈,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長,而去年2019年5月份NOAA在莫納羅亞火山大氣基線觀測站(Mauna Loa Atmospheric Baseline Observatory) 測到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破記錄達到了415 ppm,是自現代人存在前的數百萬年前以來,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的水平,這是該觀測站連續七年錄得大幅上升趨勢的一部分。早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年增長率約為百萬分之零點七,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比率已躍升至每年百萬分之2. 2。

地球的變暖趨勢一直持續上升。2019年全球平均氣温為NOAA 140年來的氣候記錄中,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最高年份。過去10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當中有8年都創下最高溫紀錄,更不幸的是地球上最溫暖的5年都發生在2015年至2019年間。而有史以來,氣温最暖的10年中有9年都發生在2005年以後,另外一年是在1998年。全球陸地和海洋溫度也是連續43年高於平均水平。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水平高0.95度攝氏,僅比2016年的記錄低0.04度攝氏。2019年除了是全球平均氣温第二個最高的年份外,又是美國天氣和氣候創紀錄的一年,這是1973年之後NOAA錄得美國第二個最多雨水的年份。整個美國的降水總量為34.78英吋(比長期平均水平高4.48英吋)。

科學家早就發現,厄爾尼諾 (El  Niño)現象與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密切的關係。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有研究顯示進入大氣層的二氧化碳速率會有增加趨勢。赤道太平洋的周期性變暖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著全世界的天氣。人們認為這種現象主要受熱帶生態系統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會令到厄爾尼諾現象變得頻密,而令不尋常的天氣經常發生。

極端天氣產生,令局部地區時而極度乾旱,時而降下超級大雨。DOvYwWkX4AAPX5t又令數十年一遇超級颶風或者滂沱大雨,變得幾年便發生一次。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去年暑假歐洲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高温,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就是一些好例子。除外國的例子外,香港極端降雨的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以往香港天文台綠得一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況是幾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幾十年卻是屢破紀錄。舉例來說,香港最高五次一小時降雨量紀錄,除第四位在1966年發生外,都是在天文台145年來的天氣記錄中最近的30年內發生。香港最高一小時雨量記錄是在2008年6月07日錄得的145.5毫米。

極端天氣又會造成超級颶風頻頻發生,相信大家還記得前年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它所引起災害和風暴潮十分嚴重。「山竹」的風勢比2017年另外一個超級颱風「天鴿」就更厲害。 全球暖化的情況下,這些襲港的超級颶風會越來越頻密,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會越來越多。

在這裡我想講講,氣候暖化也令全球冰川的數量迅速減少,冰川消融的速度非常快。去年有一則很有趣的相關新聞:2019年8月18日,冰島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追悼會紀念該國因全球氣候變冰川融化暖而消失的第一座冰川,這座冰川的名字叫做奧克冰川 (Okjokull) ,位於冰島西部火山附近。受氣候變暖影響,奧克冰川冰雪覆蓋面積逐年萎縮,自身重量無法促使冰川移動,因而2014年,冰島氣象局決定取消它的冰川「地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站的衛星圖像,奧克冰川在1986年以純白色的大面積冰雪形式出現,但在去年冰川只剩下少量白色的冰。研究數據顯示,冰島每年有110億噸冰融化,專家預期2200年以前,冰島全部400多座冰川將消失殆盡。去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發佈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當前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繼續,近半數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冰川將在2100年以前消失。過去20年間,許多冰川實際上已經消失,上個世紀,估計有近100座冰川不見了。這些冰川的消失,亦直接令到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全球暖化,不但造成極端的天氣,也會造成海水水位上升,淹沒沿海低窪地帶及水平面較低的海島。海水水位上升又會加劇風暴潮的威力,令颶風的殺傷力更加厲害。要減慢甚至停止全球氣候暖化,國際間各經濟體系要積極協作去減排減碳,多用清潔能源,減少過剩的生產和浪費。人類亦要促進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種樹木,綠化空間,也有裨益。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好好珍惜,愛護上帝所創造的美好。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創傷後遺症?創傷後成長?

7歲「警二代」患創傷後遺症—Pngtree—emotion character depressed depressed_4112147r

逾半年的反修例運動及警暴對港人精神健康造成不可磨滅的創傷。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過去五個月收到過百宗求助個案,表示受社會事件影響出現情緒問題,有四成個案確診抑鬱,包括警員及親屬。當中,年紀最小的求助人士為七歲「警二代」,頻頻情緒低落,經駐校社工轉介後,發現有創傷後遺症狀,包括失眠、發噩夢、逃避群體生活和無法集中精神等情況,最終需轉介到公立醫院精神科繼續治療。

資料來源: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104/TABV6T5KM3NNGCLV4ITNQFVANM/

****** 譚日新博士回應 ******

創傷後遺症?創傷後成長?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懷疑社會運動是否會為示威者或警察及家人真的帶來創傷,及後香港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已指出,2019年9月至11月間香港11%成年人疑似患有憂鬱症,人數為2009年至2014年間的五倍,估計有超過200萬成年人,即近三分一人出現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候群,這些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

事實上,在精神醫學研究創傷後遺症有正式的定義,詳情可參看我之前在回應「劉德華認有嚴重創傷後遺症」一文,網址如下:

  1. 嚴重創傷後遺症和創傷後遺症的分別
  2. 如何醫治創傷後遺症?家人親友如何陪伴?

在這,我想與大家思考社會運動帶來香港人身心社靈四方面的影響:

身體

不少示威者、支持政府人士及警察也經歷不同程度的身體創傷,有些較輕微,可以復原,但有些很嚴重,不能逆轉,故在日後生活及工作上會帶來不少後遺症。但令人擔心的是有部分示威者因對醫療體制失去信心而不願意求助,就算是對一些願意義診的醫護人員也不容易信任。

心理Emotions icons set

不少青年示威者對社會的體制已失去信心,對香港社會的願景不樂觀,而支持政府人士也擔心社會不容易重回穩定的處境、經濟不容易復甦,而警察也擔心被起底、「落單」及下班後的安危、子女及親人被排斥及杯葛等。大家也好像活在不同程度的驚恐中,好像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而上面港大的研究已指出不少香港人的情緒已出現了問題。

社交

不少家庭及朋友已出現了人際關係上的爭拗或撕裂,在群組中退組或"unfriend"等。而現在亦有不少人去餐廳吃飯、睇電影 、逛公司,也可能要先考慮其政治立場才決定是否會「幫襯」。

靈性

教會中不少人際關係也破裂,甚至有些人因個人政治立場與教會不符而要離開,有些會轉去另一些與自己較一致的教會聚會。社會中不同人對教會在政治事件中有不同程度及方面的參與也有兩極的反應,有些很欣賞,有些不贊成。亦有些基督徒因對地上政治的失望轉而多著重天國子民的身份。

創傷後成長

當然,有些人因著不同方面的創傷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療,gettyimages-163357047-2048x2048r可惜的是有些人不願意求助。可幸的是,有些人可以因為創傷帶來正面的改變,例如個人及所屬群體更關心社會、家人及朋友關係因衝突得到適當處理而更明白對方及關係得到改善、 更令人積極地思考人生意義及規劃等,我們會稱這為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當然我們很想知道怎樣可以達致創傷後成長而不是後遺症,有幾方面我們可以留意,第一, 我們在創傷前在各方面的「底子」是否正面及健康,例如我們是否有一個較正面的價值觀去理解這個世界及面對苦難;家人關係是否良好,包括是否懂得處理衝突;教會群體是否能開放探討不同議題及兼容不同意見等。第二,我們在創傷後所引起的問題是否得到適當的處理,包括有需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也會減低其後遺症及增強面對創傷後的適應能力。第三,我們在創傷後是否有一個良好的支持群體,包括家庭、朋友及教會等的支持,會影響我們是否能過度創傷帶來的影響及復原、甚至成長。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生態海岸綫

因應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於東涌東填海土地的岸邊,設置全港首條「生態海岸綫」,項目獲得香港城市設計大獎2019,預計於2023年年底落成,會先於鄰近的小濠灣海岸進行試驗,盼增加生物多樣性,加強保育工作。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26012/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生物多樣性就是通過查看特定區域內各類生物的數量來定性,從水中的海藻到樹林中的猩猩,生活在該區域的任何事物均構成其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某些區域對生物物種的生存適應條件會比其他區域差,而某些則比其他較好。總體而言,地區則隨著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令生物繁榮。生物多樣性不單是生命的存活,而是自然環境中所有生物彼此共享的平衡。生物多樣性一般分為三個層面:遺傳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遺傳基因多樣性指同一物種中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物種多樣性是指在一個區域內的不同生物。生態系統多樣性指在某一範圍內生物群落的變化。同一範圍都會有不同的生態系统,例如樹林生態系統,沼澤生態系統等等,甚至人類居住的都市都是一個生態系統。

不能不讚嘆上帝創造奇妙可畏,不同形式的生物存在不同差異,這些差異是生物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關鍵,令生物奇妙地在不同環境中發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我們人類又能在地球各種環境中受惠於這些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居住環境的保護十分重要。香港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存在很多種動植物的品種,論土地面積計,品種之多超越鄰近很多地區。本港各種各樣的生物中,不少是香港特有品種,例如香港雙足蜥(Dibamusbogadeki)在全球唯獨本港離島才有。

海岸線不言而喻也可以成為一個生態系統。東涌生態海岸線海岸綫蘊含豐富生態資源和生態功能,對促進海洋綠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人工的海岸線的生態系統可以提供海洋生物的一個育苗和棲息的場地,又能美化海岸線。長遠的發展可以把海岸線成為生態遊覧的地方,提供市民康樂文娛消遣。宜人的海岸線,付予優美的海濱空間、對海岸及海洋環境有莫大裨益。此外更有助進行環保教育和海岸生物科學的研究,可謂一舉多得。設計良好的生態海岸綫,都可以保護海岸免受海浪及風暴的侵害。

香港現時防波設計的海岸線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和花崗岩建造而成的人工海堤,目的是單一提供有效而經濟的保護海岸結構。這些物料表面較光滑,不利有機物和微生物依附和生長,亦欠缺天然的岩隙,導致在炎熱或潮退時,潮間帶的生物會因脫水而死亡。根據發展局局長的網誌表示,東涌東的擴展區將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 9公里的海濱長廊,以及有24公頃的綠化用地,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的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床的生物多樣性。日後市民在於東涌東的海旁,放眼所見的是由紅樹林和生態磚等組成的海岸線。在一些較受海浪沖擊或光線不足的位置,會設置生態磚,形成岩石生態海岸線。生態磚提供高低和大小不同的孔洞,可以在潮退時把海水儲起,為海洋物種提供合適生態環境和庇護空間。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則會設置在潮間帶較少受海浪沖擊的地點。其餘直立生態海岸線,其海堤將透過陶盤、孔洞、方塊等,提供不平滑的表面,讓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依附和生長。種種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多種海洋物種能夠棲息和生長 ,從而提升海岸生物多樣性。

在香港海岸生態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香港政府及香港⼤學⽣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在香港不同的水域分別測試和監察不同的生態海堤組件,研究深信有助將來生態海岸綫的建設和規劃,也能發掘更多香港海岸生態的知識。生態海岸線的應用,在海外亦有成功的例子 ,如澳洲悉尼市巴蘭加魯(Barangaroo)、英國威爾斯的泰温(Tywyn)、以色列海法灣(Haifa Bay)等的生態海堤,都有效促進當地海岸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面對環境、氣候、生態變化等挑戰湧現,政府已制定一份《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2016 -2021》,以期在未來幾年因應具體情況,加強保育生物多樣性。支持可持續發展,政府應投放更多的資源,促進生態環境保育的發展,積極推展保育工作。發展項目中,應採用可持續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使香港創造更優質的建築及居住環境。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預設醫療指示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發現,逾半人對晚期善終沒把握、僅約1/3市民對預設醫療指示有認知,倡議港府整合後牽頭加強推廣,或可參考康健中心的模式。

基金會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以電話訪問1,001位成年人,55%人指對處理晚期照顧和善終安排沒把握和感沒信心;而對晚期照顧的概念,有64%人較熟悉殯儀協助,僅34%的人對預設醫療指示有認知。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

****** 張鴻堅醫生回應 ******

預設照顧計劃 (Advance Care Planning) 
    預設醫療指示 (Advance Directive) 和 持久授權書 (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

預設照顧計劃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仍然清醒時預先造好計劃,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自己究竟希望得到怎樣的照顧。
  2. 醫療方面: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
  3. 財務方面:可訂立「持久授權書」。

(A) 預設醫療指示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清醒時預先計劃好,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自己「希望得到」或「拒絕接受」的醫療照顧。
  2. 好處:病人預先表達其意願,省却家人和醫生日後需要代其作出困難或痛苦的決定。
  3. 法律效力: 只有「拒絕接受」才有法律效力, 「希望得到」則只供醫生參考而沒有法律約束力。
  4. 法例:目前只是普通法,並未有正式的成文法。
  5. 設立的程序:需要兩個證人,其中一位是醫生,以證明設立者頭腦清醒和出於自願。並無法定的表格,但一般可用醫管局的表格。
  6. 可拒絕什麽?:可以指定拒絕個別治療 (例如心肺復甦法、輸血等),也可以泛指拒絕所有維持生命的治療。但同時也可以聲明繼續接受某些治療例如胃喉進食等。
  7. 基本人道需要:即使設立了「預設醫療指示」,最基本的人道需要在任何情況下仍需繼續提供, 例如用口自然飲食、保持個人衛生、止痛药等。
  8. 修改: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可隨時修改指示。
  9. 執行:由兩位醫生確定病人已永久失去精神行為能力,便可執行設立者的指示。

(B) 持久授權書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清醒時預先計劃好,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委託誰人管理自己的財產。
  2. 何謂「持久」:當一個人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所有以前立下的「一般」授權書即時失效,唯有「持久」授權書持續有效。
  3. 好處:一方面授權者能預先選擇自己屬意的受託人,另一方面可省却家人經歷昂貴和繁複的法律程序去處理病人的財產。
  4. 法例:香港法律501章「持久授權書條例」,和附例501A章。
  5. 設立的程序:需要兩個證人,一位是醫生,一位是律師。受託人也須簽署表示同意。同時必須使用501A章規定的表格。
  6. 受託人:必須年滿18、沒有破產、精神健全。可以是一個人、數個人、或者一個信託機構。
  7. 受管理的財產:必須清晰列明,不能空泛涵蓋所有財務。
  8. 修改: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可隨時修改授權書。
  9. 執行:可以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開始執行,也可以留待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才開始執行。把「持久授權書」在高等法院註冊便可生效,法院日後有權監視受托人的操作是否符合設立者的最佳利益。

張鴻堅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貧窮人口創10年新高

政府公布本港去年有140.6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20.4%,五個港人一個貧窮,數字創10年新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有關數字只是政府政策介入前的推算,理論上不會出現愈扶愈貧的情況。

羅致光指,若計算政府恆常及非恆常措施,相對貧窮人口數字為91萬,較前年下降4萬,貧窮率13.3,降幅0.6%,但他承認91萬相對貧窮人口數目仍然是多,反映部分人未足以脫貧,收入不均及貧富懸殊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但不能說是本港最近社會事件成因。

羅致光又表示,貧窮數字報告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析政府政策足夠與否,以及應如何改善,但不是與公衆溝通的好工具。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20新聞/去年貧窮人口增至140-6萬-創10年新高-200251

****** 周永新教授回應 ******

香港貧窮線研究差不多有十年歷史之久,起初由現任特首(當年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開始帶領研究工作,研究目的只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是作扶貧用途,政府不會跟據研究數字來推行扶貧工作,或期望政策上有所改善,將貧窮線數字達到某標準等等。

以現時香港狀況,雖然貧窮人口數字不斷上升,但上升幅度較少,只是佔總人口14-15% (即是140萬人生活在這貧窮線之下),歷年來一直維持在這數字水平。 其實政府都已推行不少扶貧政策,如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現時65歲以上人口有120萬,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佔半數,約70萬,這些津貼包括高額津貼$3,600,普通津貼$2,500。政府在這幾年間,增設了在職低收入津貼,由於政府推行了這些扶貧措施,使在貧窮線下的人口下調至約100萬,以700萬總人口計算,即表示7個人中有1個是在貧窮線下,而在這100萬貧窮人口中,長者佔約36萬,即是說10個貧窮線下有3至4個是長者,其實這數字多年來没有什麼轉變,一向貧窮線下的人是長者佔大多數。

值得關注是年青人在貧窮線下有增長趨勢,有9萬個16-29歲的青年人在貧窮線下,跟據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說﹕原因是年青人當不喜歡某份工作時便容易離職,雖然有父母支持生活,但都是没有收入,而數字有9-10萬是值得關注,政府應要在制度上作深入檢討。

報告中有兩點要注意﹕
(1)長者仍是貧窮線下佔多數,反映本港退休保障制度須從新檢討。

(2)年青人畢業後(一般大學生)工作所領取的工資低,只得萬多元,就算做上幾年,工資仍不過二萬,政府需要在工資方面檢討不足之處。

雖然政府整體上做了不少功夫,但起初離開貧窮線有十步,現只走近幾步,尚有七步才可解決問題。解決方法要看來年的施政報告怎樣,我相信最近的反修例事件,顯示年輕人對政府不滿、不信任,加上前途不明朗,我覺得政府要開展青少年政策、教育等工作方面做多一點。扶貧只是治標方法,就算增加津貼也不是最好方法,不如在教育和培訓上去提升年青人。香港的教育制度著重中、英文方面,而創新科技比較缺乏,而過去的措施亦没有多大果效。最近政府鼓勵年青人去大灣區發展,但去大灣區發展不是容易的事,要整體在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作考慮,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年青人要有足夠的技術和動力才可以爭取更多機會。

有問及一百萬人當中有36萬是長者,其餘64萬包含了什麼?兒童也是其中一部份,現時香港差不多有10萬綜援家庭,當中每個家庭可能有2-3個兒童,這亦計算在內,這些家庭雖然領取綜援,但仍不能脫離貧窮線。所以我們要明白到縱使政府實施了很多的政策,亦只可將距離拉近,如要做到完全脫貧,政府可能要增加稅收,但加稅亦會引起市民不滿,那麼,政府應做些什麼?  相信要改變制度,對於年老人士要有建全養老政策;年青人方面,要改變香港的經濟結構,現時香港的經濟只側重在金融、地產上,多年來,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實在是不容易解決的。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愛爾蘭擬徵「拿鐵稅」鼓勵減用即棄咖啡杯

紙杯帶來便利,可是最終難逃送往堆填區的命運。愛爾蘭擬在2021年前於全國對即棄咖啡杯徵收最高2.2港元的「拿鐵稅」(latte levy),以鼓勵消費者改為自攜環保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愛爾蘭去年連續第三年超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後,開始從經濟活動入手採取削減環境影響的行動。儘管某些商家已為自備環保杯的顧客提供折扣,但去年一份政府資助的報告發現,愛爾蘭全國490萬人每年仍丟棄高達2億個即棄咖啡杯。

愛爾蘭一杯咖啡約售3歐元(約26港元),當局正進行為期6周的諮詢,料即棄咖啡杯的課稅將介乎於0.1歐元(0.86港元)至0.25歐元(2.2港元)。當局制定分階段徵稅計劃,所得稅款將用於投資環保項目。「拿鐵稅」及對中量級塑膠袋的加稅等屬第一階段,計劃於2021年完成。從2022年起制定的第二階段稅款主要針對外帶食物容器,第三階段則針對零售商店的食品包裝,包括蔬果及烘焙食物使用的塑膠袋。走杯唔該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14013/愛爾蘭擬徵「拿鐵稅」%20鼓勵減用即棄咖啡杯

 
 
****** 回應*****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愛爾蘭因在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超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後,加上該國的堆填區已出現爆滿的情況1,因此在2019年11月初公布,打算在2021年前於全國對即棄咖啡杯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開始徵收「拿鐵稅」(latte levy)、又將現時的膠袋稅2 由0.22歐元增加至 0.25歐元,並將堆填區收費從每噸75歐元增加至每噸80歐元。愛爾蘭當局正為這些第一階段減廢和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進行為期6星期的諮詢。第二階段的措施則打算從2022年開始,針對外賣食品容器徵稅。第三階段的徵稅則未有時間表,但會針對零售商店的烘焙食物及蔬果使用的食品包裝。3 所有環保稅收都會一如過往地用在環保教育項目。而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希望透過經濟手段去改變現代社會的即棄文化。

有國際研究顯示,結合經濟誘因、可重用的替代品以及合宜地進行有關一次性即棄物品及包裝對環境影響的宣傳,都會對消費者行為產生直接影響。當售賣熱飲的商店不提供任何可以多次使用的杯時,自攜環保杯就自然地成為即棄咖啡杯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的唯一替代品。加上近年許多歐美連鎖咖啡店已更為重視環保,願意為自備環保杯的顧客提供折扣,故此「拿鐵稅」對鼓勵消費者改為自攜環保杯作替代的確可以期待會有正面的果效。

然而,即使有經濟誘因、替代品及宣傳是否就能發揮減廢作用?就以塑膠購物袋而言,顧客除了可以自攜環保購物袋作替代,在消費主義的社會,商戶往往會為顧客提供不受徵稅影響的購物袋,例如紙袋或布袋。此外,若所徵的稅沒有與市民的收入掛鉤調整時,久而久之,消費者只會視微小的徵稅為一個消費項目。

回顧歷史,60至70年代的歐洲,石油及其他天然資源並不豐裕,社會普遍經濟條件也有限,當時在英國和愛爾蘭購物時購買一個塑膠袋需要付10便士 (pence),這對一般市民而言是一個負擔,因此英國和愛爾蘭都奉行節約和自備購物袋的文化。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及下游石油化工的發展,加上80年代全球石油過剩導致油價大幅下跌、20世紀全球貿易的大幅增長,令塑膠這個石油副產品在英國和愛爾蘭的使用率節節上升,也培養了廣泛的消耗性和一次性即棄文化。由此可見,資源的可獲得性及國家/地區經濟情況對廢物的產生有莫大的關係。

然而,天然資源不是永遠源源不絕的,而且在耗用及回收的過程中也必定要耗用更多的天然資源,加重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富裕國家/地區/城市的資源來自剝削/掠奪弱勢國家/地區的資源,富裕國家/地區/城市的人其實是活在資源豐裕的假象中。畢竟,環保就是一個道德考量的行動。可惜,這些卻是在向「隨時隨地可以快速地擁有一切資源」的一代人進行環保教育時被嚴重忽略的重要元素。

從愛爾蘭最新的減廢及減碳的措施,可見堆填區爆滿的確可以反映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不必要資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所以在進行環保教育時,去探訪人類不必要消耗的罪證 – 堆填區爆滿 – 會否是更貼切的手段呢?
______

1 BBC News : “Ireland considers ‘coffee tax’ to cut back on disposable cups”, 6 November 2017, at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ruope-41884727

2 2002年,愛爾蘭開始對塑料袋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徵收每個膠袋0.15歐元的稅。從2007年起更將稅款提高到每個膠袋0.22歐元。

3 Aljazeera News : “Ireland to Impost ‘latte levy’ by 2021 to cut plastic waste”, 6 November 2019, at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9/11/ireland-impose-latte-levy-2021-cut-plastic-waste-191106134927579.htm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英女皇」女星倫敦瞓街 籲正視露宿者問題

英女皇都要瞓街?憑電影《英女皇》榮封奧斯卡影后的英國女星海倫美雲(Helen Mirren),因不滿露宿者人口暴增,周六在倫敦市中心露宿一晚,藉著做公益來呼籲全球正視相關問題。海倫美雲說:「讓我極度不安的,是我注意到在洛杉磯、紐約、倫敦等每個城市,露宿者人口都在快速增加。」

她在倫敦地標特拉法加廣場為超過二千名躺在橙色睡袋裏的人唸「牀邊故事」前,告訴記者說:「對很多家庭來說,有家可回和無家可歸之間的界線是如此的模糊。」海倫美雲表示,她希望提升民眾對相關議題的認知,並減少人們「無助」的感覺。

她說:「你無法否認,問題就在你面前,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這個問題已經變得太大了。」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wo/818292/日報-國際-英女皇-女星倫敦瞓街-籲正視露宿者問題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露宿街頭的背後原因?                                                                  

在今年十二月七日的倫敦閙市,舉行了一個大型籌款活動,名為「世界大露宿」(World Big Sleep Out)。 活動的目的是要喚醒全球,關注日益嚴重的社會現象:就是露宿者無家可歸,長期露宿街頭的問題。

大會當天還請來金像影后,曾飾演過英女皇的Helen Mirren,向二千多名參加者講睡前故事。 他們冒着嚴寒,在下著雨的晚上,以簡單的睡袋在廣塲度過一夜,嘗試感受一下露宿街頭的滋味。事實上,以溫柔的聲音,講故事引人入 睡,卻是最大的諷刺和對殘酷現實的控訴。可惜,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沒有譲人仔細去思想,在無家可歸的背後,其實隱藏了甚麼常見的的因素。630 (1)

露宿街頭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嚴重性不同而已。 一個人最終成為露宿者,背後可以有多種原因,包括酗酒、濫藥、貧窮、家庭或人際關係、房屋甚至難⺠湧入問題等等。

綜觀世界各地的露宿問題,都有一個常見因素,就是在缺乏治療和社區照顧的情況下,嚴重精神病患者被完全忽略。 可悲的最後結局,除了自殺以外,就是踏上露宿街頭的不歸路,成為社會上最被遺忘的一群。

630美國洛杉磯時代報近期作出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七的露宿者患有精神病,其中大多是精神分裂症。 相比這病症在社區患病率只是百份之一而言,在露宿者中的高比率,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

香港六七十年代,我童年時在油麻地街頭,經常會遇上的露宿者,多是非常骯髒,頭上結了幾個「髮餅」。  他們很多時都在胡言亂語、手舞足動,一看便知道是受嚴重精神病所影響。 時至今日的香港,似乎醫療服務進步了,也多了有心人為他們改善生活,但是問題仍然嚴重,只是沒有那麼表面化而已。

根據2012年的本地醫學研究,我們的露宿者之中,也有百分之五十六是患有精神病,包括百分之十的思覺失調和百分之六的認知障礙症。研究還指出,這些數字其實應該更高,因為有部分受評估者,精神狀態欠佳至不能詳盡回答問題或同意接受驗查。他們若能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和照料,理應不會淪為無家可歸而流落街頭的露宿者。

因此,若然要關心社會上的露宿者,應該落實在精神健康服務上,特別要將重點放在及早發現和治療嚴重的精神病。 香港近十年已經增聘了幾 千名社康精神科護士,但是我們還是缺乏許多社區配套,例如,日間中心,中途宿舍,輔助就業等,還有要對患者家人多多支持,使照顧者不會輕易離棄病患者。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1. 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19-10-07/homeless-population-mental-illness-disability
  2. Yim LC-L, Leung HC-M, Chan WC, Lam MH-B, Lim VW-M (2015)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among Homeless People in Hong Kong. PLoS ONE 10(10): e0140940. doi:10.1371/journal.pone.0140940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PISA評估遭澳門超前 港生閱讀數學三甲不入

每三年一次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昨公布2018年研究結果,香港學生的閱讀及數學能力雖仍在十名之內,但均較三年前倒退,排名由第二跌至第四,均被中國(京滬蘇浙)和澳門超前;科學能力雖維持第九,但分數則減少。研究人員稱,澳門於15年在科學表現已超前香港,相信與本港在2012年推行新高中課程下,同時修讀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人數較舊制少,導致學生科學成績降低。

負責參與香港研究的中文大學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卓敏教育心理學家講座教授侯傑泰認為,香港今屆三項表現均被澳門超前,且港生科學能力表現持續下跌,相信與新學制有關,學生可自由選修科目,導致修讀理科的學生人數較舊制少,整體成績每況愈下。他建議大學之間可討論收生方案,調整理科收生成績回應教育需求,以培養更多人才。

am730 (2)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pisa評估遭澳門超前-港生閱讀數學三甲不入-198844

****** 倪紹強博士回應*****

2019年12月3日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lSA) 公佈了2018年的成績表現,香港的成績稍為下降,引起關注。

國際學生評估計劃,至2000年開始每三年一次,現有79 國家/ 地區參加。 其實這是一項比較研究,並不是什麼排行榜。不過,凡是涉及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的排名,就總會有攀比對照的意涵,近年 受到香港各界的關注。

其實香港多年以來 在這三項測試項目之中,即是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裏面,都是身處在前列的。只是今年似乎有少許退步的跡象,但仍然是 相對處於優越的位置。當然,因為澳門 的表現突飛猛進,今次更加超前了香港,一水之隔的香港當然不是味道。 其實,前列的四個國家或地區: 中國、新加坡、澳門和香港,都位於亞洲地區,也可以被理解為儒家社會的華人體系, 儼然被聯想到儒家的價值觀念: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我們也可以頗為肯定地 將好成績歸因於家長對學習的重視。 我記得有一位教育學者,曾經以「勇猛精進的家長」來形容香港家長對子弟學習的重視取向。 另一方面,相對於東亞地區的優勢,似乎西方優勢盡失,可能也值得 西方先進國家的深思。 當然,整體成績的 排行先後,充其量只可以作為一種參考,不可以以此推論教育的成敗得失。

另一方面,香港今次在科學的表現只能夠排在第九位,低於早幾次評估的位置。 有人將這現象歸因於新高中學制的選科問題,因為 選科的組合總會忽略了基礎科學。 這一項歸因筆者也大致同意。我也見到在多方的鼓吹之下,香港的中小學近來在課程上大大高舉了STEM的重要性, 就是對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的重新定位。 教育界本身其實也意識到,需要在科學領域的奮進和提升。 我期望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學生的科學學養可以大大提升。

此外,今次的評估計劃也發現到香港女學生的成績較佳,在三個領域之中都優於男生,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其實在近 10年20年裏面,教育社會學的領域已提出男生危機的課題,特別發生在先進的國家或地區之中,所以香港自是不能例外。教育界的持份者也要將焦點投放於這個領域之中吧。

有一點是值得慶幸的,就是根據評估計劃的發現: 原來香港學生在水平線以下的極少,這就反映到其實香港社會在教育成果之中,其實是相對公平的,這也可以理解為: 學校的保底工作成功。

當然這裏還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包括學習與憂慮的問題。 該地區的成績好,是否表示那裏的學生承受很大的壓力和處於憂慮的狀態呢? 要獲得好成績而承受憂慮是否值得呢? 當然 要視乎兩者的比例如何,而且也是人言人殊,見仁見智吧。 再者,評估應該著重知識的儲存還是能力的表現呢? 有教育學者相信,這項國際學生評估計劃已經更為著重學生能力的方向了。 礙於篇幅,不打算在此深入 和廣泛的討論吧。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接211宗懷疑虐兒舉報 八成懷疑施虐者為家庭成員

家長是兒童的照顧者,但近八成虐兒個案施虐者卻是家庭成員。防止虐待兒童會公布於2018至2019年度共接到211宗為懷疑虐兒個案舉報,涉及246名兒童,79%懷疑施虐者是兒童的家庭成員。該會更估計數字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大量個案隱藏在社區。

懷疑虐兒個案中,涉及262名懷疑施虐者,79%是兒童的家庭成員,包括母親(29%)、父母二人(21%)、父親(19%)、祖母(5%)、姐妹和繼父各2%。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圖左二)指,家庭成員是兒童親近之人,向他們施虐會,導致兒童產生恐懼、抑鬱、性格變得內向,甚至缺乏安全感,以致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低落,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對人的信任程度也會較低,或在人關係上產生障礙。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接211宗懷疑虐兒舉報-八成懷疑施虐者為家庭成員-197250

******黃曼君女士回應 ******

面對虐兒,預防勝於治療反思父母角色的重要

家庭原是一個讓孩子經歷愛的地方,父母應是孩子最能依賴的人。不幸地,有些父母會虐待自己的兒女,因為本身有一些問題解決不了,常見的情況如下:

  • 研究顯示,本身被自己父母照顧的經驗,會影響人日後成為怎樣的父母。例如有些人小時候被父母虐待,除非經過思想的整理及行為的改變,否則長大後可能會用相似的方式對待兒女。
  • 有些父母本身有情緒精神問題,所以他們在管教兒女上,很容易失控,形成對兒女情緒或身體的虐待。
  • 而一些嚴重的情緒精神病患者,因本身的病患令他們不能履行作為父母職分的責任,形成對兒女的疏忽照顧。
  • 有些會將自己的在工作、經濟或其他事情的壓力爆發出來,變成虐兒的情況。
  • 也有些是因為本身的婚姻出現了問題而把孩子成為「出氣袋」,也有些會透過虐待兒女作為引起配偶注意或報復配偶的手段。
  • 假如涉及性虐待兒女方面,可能是父母本身在性上面有偏差或病態的情況。

故此,從積極方面,父母值得重新思想自己的角色:

父親角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以下三個重要任務:

()供應者
為兒女提供足夠和穩定的基本需要,包括舒適和安穩的家、衣食住行、醫藥、教育等的實際需要。故此,一般來說父親也會有穩定的收入達到這些目標。

() 保護者
為兒女提供身體、心性和情感上之保護,並以合宜之方式管教孩童,即既不溺愛、也不嚴懲,其中最重要是要讓兒女從關係中培養出對人的安全感,並相信衝突可以化解,不同意見可被接納與及達至共識。

() 心靈導師
為兒女提供人生方向、意義和建立正確之世界觀和價值觀,可幫助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遇到問題時能得到啟導和方向。如求學期在選科上之選擇,青少年期交友時遇到的困難,成人早期在戀愛和事業上之抉擇等。另外,亦要幫助兒女建立紀律生活、培養美德,兒女因被肯定而慢慢培養出自信,漸漸能獨立面對自己的人生決定,和有勇氣承擔選擇的後果。

母親角色
另一方面,心理學家也指出母親的三個重要任務:

() 餵養
為嬰孩喂哺「奶」與「蜜」。「奶」意即提供身體上的貼身需要,如食物、尿片、擁抱和親親等,讓嬰孩相信自己的需要會得到滿足和適當的照顧,從而對餵養者培養出一份安全和穩妥的感覺。而「蜜」即為孩子生活上帶來歡樂氣氛,如為兒女慶祝生日和建立快樂童年回憶等。這些正面經驗日後能為兒女帶來盼望,特別是在逆境中,需要積極思想和動力的時候。另外,這「蜜」亦能使兒女學會享受生活,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幸福感。

() 安慰
當兒女漸長,無論是身體的疾病或心靈的創傷,除了實質的醫治外,心靈也需要得到撫慰,如受驚時需要透過安慰而得到平復等。另外,也要花時間聆聽孩子快樂和不快樂的心聲,如在學校中與同學和老師相處的苦與樂,讓兒女經驗到在成人眼中的重要性,相信日後自己在傷心或失意時,別人會願意傾聽其心聲。與此同時,亦學會在別人需要時去安慰人。

() 鼓勵
當兒女感到挫敗、迷失或懷疑自己時,肯定他們的信心,容許他們冒險,讓他們有勇氣嘗試超越其極限,突破自己。經驗告訴我們,單單計算事情的正反面,往往不足夠幫助我們作出決定,反而是一份對自己的認定,才能度過難關,作出勇敢的決定。另外,當兒女真的不能超越其極限時,讓其能接納自己,不認定自己為失敗者,從此一蹶不振。反之,若能檢討失敗因素,鼓起勇氣,重新振作起來,這就是「逆境智商」了。

故此,如父母能認定自己的角色對兒女成長的重要性,非但不會虐待他們,反而能好好培育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為他們日後面對人生的逆境打好一個重要的基礎。但假若不幸有些父母察覺自己真的有以上提及的問題,發覺無論怎樣也改變不了,可考慮尋求一些專業的協助,例如找一位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一方面可幫助自己去面對過去的創傷或現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亦都可減低對自己子女的傷害。特別是我曾接觸過一些父母,真的不想傷害兒女,只是他們無論怎樣也做不到。盼望特別在這紛亂的社會環境當中,父母能在家庭發揮積極的作用,培育子女有良好待人接物的基礎,以應付現今這瞬息萬變的香港社會。

黃曼君女士
恩跡中心 心理輔導員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日吸六公升海洋垃圾,Seabin 登陸維港   

海面垃圾多,撈也撈不完。海洋垃圾筒Seabin早前登陸西貢白沙灣香港遊艇會,自動吸收海面漂浮的垃圾,尤其可放於人手難以清理的位置,每日可篩檢4.5至6公斤垃圾。

海洋垃圾筒Seabin在2015由兩名熱愛大海的澳洲青年Andrew Turton及Pete Ceglinski設計和研發,Seabin的運作原理是以12瓦水泵吸入海水連同垃圾,通過篩選程式,自動隔走油污和垃圾並排出海水,讓垃圾留在分隔袋再以人手處理,如同「吸塵機」自動吸入海洋污染物。

香港遊艇會已將Seabin移至銅鑼灣吉列島,助清理垃圾。瓦錫蘭銷售總經理(香港)李姬花(Nikitha Manoharan)表示Seabin清理的垃圾量或微不足道,但更重要是提升市民對保育海洋的關注度,「當小朋友親眼見到一大袋垃圾從大海撈起,就會留意自己平時製造多少垃圾。」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03366/日吸6公斤海洋垃圾%20Seabin登陸維港

****** 鄧允明博士 回應 ******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

海洋的垃圾大部份都是來自陸地;所有海洋污染中有80%以上來自陸地活動,包括從陸地上人類生活之廢棄物,工農業生產過程中排出來的廢料或污水,經溝渠、河流流入海洋。又有人類將生活或工業的廢物,或其他污染性的物質,傾倒在海洋中而形成的。垃圾亦有來自海上運輸工具,包括洩漏出來燃料油污或者污水。一些污染物是透過大氣進入海洋而造成污染,例如看不見的輻射塵埃等等。無論是通過故意傾倒還是通過陸地自然流入海洋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許多污染物沉積在河口和沿海水域內,從而污染了海洋的食物鏈。其濃度的增加,有時會達到有毒的水平。上世紀中日本水俁灣中毒事件 (Minimata Bay Poisoning)就是因為海洋污染,許多人由於吃了食物鏈中積聚的污染物而死亡。在1932 至1968年期間一家在水俁灣的工廠將含有低濃度甲基汞 (Methyl Mercury) 的廢物排入海洋。當這種污染物通過食物鏈時,它變得更加集中在海洋生物的組織中,直至達到毒性水平。結果很多人食用被汞污染的魚和貝類,而引至汞中毒甚至死亡。醫學上稱為水俁病 (Minimata Disease),有時也稱為Chisso-Minamata病的就是由嚴重的汞中毒引起的神經系統綜合症。這禍禍延幾代人,截至2001年3月,已正式確認有2,265名受害者(其中1,784人死亡)。

有鑑於此,聯合國環境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於2009年通過「Decision 25/5」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汞要求,歷經4年討論,聯合國成員國代表於2013年1月19日在日內瓦會議中確認「水俁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條文,並於同年10月正式公布。

海上丟棄的垃圾通常會被沖上岸邊的海灘上,污染了海岸線,透過潮汐漲退而帶來沿岸環境污染。這些垃圾包括塑料、木材、金屬、玻璃、紙張、繩索、紙製品、釣魚線、魚網、容器或者金屬絲,數之不盡。塑料容器和塑膠袋是最見的垃圾,每當有巨風的時候,風和大浪將垃圾拋起,沖上海岸,海灘就更多垃圾。有時海上油輪或者其他的船隻所帶來的油污更會沖刷到海灘上,不僅污染環境,更殺死許多海洋生物和海鳥。

最近有新聞報導,2017年澳洲有两位滑浪家青年Andrew Turton及Pete Ceglinski設計和研發了從海洋中吸走垃圾的器具,名為Seabin「海洋垃圾筒」。這器具利用潛水泵將水從海的表面吸入,隨著潮汐上下浮動,通過Seabin內部的收集袋,可以獨立隔離海水中的碎屑,包括小塑料、紙屑、膠袋等等,將垃圾殘渣留在容量為20公升的收集袋中,然後將海水排回大海。設計得到澳洲一家海洋技術開發公司推廣,目標市場是碼頭,港口遊艇俱樂部,所有封閉的海洋區域,在這些海洋區域中,Seabin可以捕獲所有漂浮物,包括油,紙,塑料和清潔劑。每年大概可以吸收半噸垃圾殘渣,耗電量亦不算很大。當中的微纖維過濾器、運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等功能亦正在研發中。

這類產品有助清潔局部性海水區域,可是浩瀚的海洋,當今人類永無止境製造海洋垃圾,都是杯水車薪。據保守估計,全球每年有至少800萬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向世界海洋傾倒一輛垃圾車的垃圾。 在全球範圍內,有663種海洋物種受到塑料碎片的纏結或攝入的影響。 來自微塑料的毒素,更可能沿著食物鏈累積在生物當中,最終威脅到人類健康。在香港,特區政府每年收集超過15,000公噸海洋垃圾。是故妥善處理垃圾,不要亂在海面拋垃圾,對保持海洋環境清潔,才能有積極的作用。至於漏油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所有船主應經常維修他們的船隻,以確保船隻不會漏油。若船隻漏油事件不幸發生,便要承擔對海洋環境造成損害的責任。不當處理工業廢物或運輸過程中意外被拋掉在海中的廢物(例如塑料顆粒),也是污染物的來源,也應多加留意。

人類不能控制大自然,反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對大自然做了什麼,到最後都會回到自己人類的身上。尊重環境,愛惜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是人類共同的美德。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非華語生學中文配套不足 平機會倡建資歷階梯 

為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教育局自2014/15學年開始為學校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平機會研究發現,現時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有8個問題值得留意,包括學習架構的第二語言元素及配套不足、欠清晰進度指標等。有少數族裔指,女兒在香港土生土長,至小學畢業的中文水平與華裔生無異,但升中後卻被安排少數族裔班別,令中文水平大不如前。

平機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建議,教育局可參考現時中學文憑試中數學科的設計,把中文科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單元,讓非華語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程度,選擇合適的課程。報告倡議,建立一個非華語學生常考中文考試的資歷階梯,客觀反映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為少數族裔人士在高等教育及就業市場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非華語生學中文配套不足-平機會倡建資歷階梯-190310

****** 倪紹強博士回應*****

在香港的非華語人士其實為數不少,其中尤其以南亞裔為最多。他們不少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 礙於教育水平偏低的關係,他們長期處於社會底層, 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或者一些非技術性的工作,長期被社會邊緣化。 非華語人士雖然大都會說流利的廣東話, 但要他們書寫中文便不行了。 沒有具水平的中文程度,造成他們不能尋找理想工作的障礙。因此,非華語生學習中文成為這個族群的長期問題。

他們學習中文的困難其實是可想而知的。 中文作為有幾千年歷史的語文, 可能是這世界上其中一種最難學懂的語文,只是我們生於香港的華人較有條件去駕馭中文吧。

香港教育局其實曾經也有調撥資源去幫助非華語生,包括早年設立了一些名為指定學校,專供這一類人士入讀。 但是因為教育效果未符理想而已經取消了。 至於提升他們的中文水平方面, 近年也是教育局希望能夠重點提升的。制定中文水平階梯,我覺得是一項好提議, 因為起碼可以作為階段性的目標,幫助非華語生漸次學習和提升,也可以更有效的加以支援。 更重要的似乎是: 讓 非華語生在應聘工作的時候,至少給僱主知道其達到的中文水平。 若規定所有非華語生都要達到香港文憑試(DSE) 中文科的某個水平,門檻根本太高,就只是緣木求魚了。

當然,單單制定水平階梯遠遠不足夠。 筆者建議要大力度的加強師資培訓。 長久以來,根本沒有系統性的丶針對性的相關培訓。 一般而言,香港的師資培訓機構所培訓出來的中文科老師, 為香港主流學生教授中文,當然是專業純熟的。 但是要教授非華語生,需要特殊的培訓課程和相關資源,以至教學技巧等等。 另一方面,教授非華語生需要有更好而適切的教科書和相關的視聽教材。 據我所知,目前正在教授非華語生的主流學校老師,都需要在現成的教科書之中自行剪裁合用的資料。 這是不理想的,我會用「土法煉鋼」來形容這一現象,勞而少功。 教育局或者出版商要聘請專家來制定合用的教學材料, 統一運作,才會達到高水準且見到成效。

我相信非華語學生以致他們的非華裔 家人,其實他們都是香港人了,值得香港社會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機會。 我又想起《雅各書1章27節》的經文,這裏提到要「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其實意思是要我們照顧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而非華語生也正正是香港社會其中的一群弱勢人士,值得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機會,令他們學好中文,並且輾轉貢獻香港社會!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 7%想自殘傷人

修例風波持續逾4個月,截至10月4日,紅十字會心理支援熱綫共接獲169個求助,約7%有傷害自己或他人想法;而在整體求助個案中,約2成是須轉介臨床心理學家處理。專家認為,港人心理健康每況愈下,情緒與人際關係等日益轉差,部分求助者每天只能睡2至3小時,擔心若衝突持續,未來情況會再惡化。

求助個案不一定經歷事件,可能是目睹相關畫面,對現況感無助、憤怒或不開心等,因而造成情緒困擾,甚至影響生活,另有部分則涉及人際關係衝突。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69555/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207%2525想自殘傷人%20專家憂每況愈下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從六月香港社會運動的開始,到近期頻密的暴力衝突,對無論是參與者,或者是,只在電視機前觀看的市民,帶來情緒忐忑不安。失眠、恐慌和無助感等的焦慮和抑鬱徴狀,都經常從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中聽到,所以向社福機構熱缐求助人數,有上升的趨勢,完全是預料之中,不過當然是令人擔心,尤其是對已經患有精神問題的朋友來説,狀況必然更普遍和嚴重。

那麼怎樣可以減少這影響呢?我們可以從「創傷後壓力障礙」認識多點:患者經歷了一次嚴重意外事故後,腦海裏便不停重現當時的恐怖場面,特別是那些影像,一次又一次引發起驚恐的感覺,久而久之,影像便揮之不去,於是整個症候群的病徴便型成了。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已經發現視覺上的刺激,然後印在我們腦海裡作為回憶,遠比聲音、觸覺,或者其他的感官,明顯容易產生一個活生生的腦海印象。所以我會建議,如果心情上已經受了影響,或者過往有情緒病的朋友,可能需要盡量避免看有關的新聞動態影象,轉一轉,只聽收音機新聞,或是只看新聞重點題目。又或者,若有身邊家人的體諒,只需要請他們告訴你近日的重要新聞,已經足夠。這個並不是消極方案,而是「明知山有虎」的預防措施。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Schifferstein, Rick. (2008). Comparing Mental Imagery Across the Sensory Modalities.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8. 371-388. 10.2190/IC.28.4.g.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父母與後生仔女傾下偈的良方

我們需要探討影響親子和睦溝通的疑難:「為甚麼兒女講極都唔聽?」今時今日,溝通的渠道是甚麼?我的答案是「溝通需要平等關係」。

父母和子女傾談的時候,極需要發揮「平等關係」,這不代表父母會失去威嚴。「平等」就是指在交談空間所佔的位置近乎相同,例如:說話者常常警覺自己是否已經說得比較多,或從對方的表情和身體語言察覺到不耐煩的跡象。如果對方的嘴唇不停動,已經顯示了他有意見想發表。那時候就是一個考驗平等關係的時間。說話者要決定繼續說下去,藉此保持說話者的超然地位,還是溫和地停下來?問問自己:「對方是否想回應內容,我也很想聽聽……」如果子女被你猜中,他一定會有些意外驚喜,有可能問你:「怎知道的?」最後會說:「真好!我對你的說話有一個疑問……」

若然我們以歡顏聆聽對方說出的疑問,這種平等關係就會構成融洽的氣氛。縱然意見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大家的傾談興趣反而濃厚。知己朋友常常說出不同意見,然後各自大量補充說話,但不代表關係惡劣;反而傾談後大家會笑著說:「今天我跟你學到很多東西。」若然親子關係能夠做到說話空間平均,就不會出現有人「講極都唔聽」的情況。

總結:現今社會氛圍之中,父母與孩子和睦相處的四大改善空間:一、常常警覺自己是否已經說得比較多;二、放棄說話者的超然地位;三、以歡顏聆聽對方說出疑問;四、可以說:「今天我跟你學到很多東西。」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35

長期篤手機 近3成中學生腰痛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5至6月訪問433位中小學家長。結果發現,有36.1%小學家長及63.5%中學家長表示,其子女最近3個月內出現頭痛、頸痛、腰痛與脊骨相關的問題。當中,29.6%中學生及8%小學生有腰痛,相差逾3倍,估計是長時間用智能產品有關。

香港脊醫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吳珏儒脊醫表示,長時間不郁動會令肌肉、關節等過度負荷;打機圖片據其臨床經驗,肌肉緊張、過勞、姿勢不良會增加脊骨壓力,而關節受壓、拉扯會引起發炎致痛症。

香港脊醫學會醫務道德委員會主席曾世昌脊醫稱,寒背是胸椎向前傾,而背部不可伸直,呼籲家長留意子女坐姿、使用手機時間,並減少低頭玩手機。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58224/長期篤手機%20近3成中學生腰痛

****** 雷同德醫生回應 ******

小朋友與手遊

四十年前,手持電子遊戲機已經通行香港。當時很多小學生都有一部,只有咭片大小,玩的遊戲也簡單,但也開始影響小孩及青少年人的健康。

今天手機的普及,引致無論老,中,青,幼,男女,都會或多或少的玩手遊。小朋友當然不例外,甚至有是被父母用手機餵大的。手機屏幕大了一倍,但遊戲的色彩,光度,複雜性,吸引性等,卻以百倍增。遊戲中的人物,不再是跳來跳去,而是戰場,球場,宮殿,太空等等。更快,更強,更精細,更複雜。小朋友一機在手,浸沉在虛擬世界中,何能自拔?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了。

所以許多健康的問題出現了。除了聽覺,心智,學習,心理健康的問題之外,可能最大的就是眼科和骨科的問題。骨科問題中,近日社會關注腰骨的病態;長時間的不當姿勢,是會影響腰骨的。但更加常見的,是頸骨和手指,手腕的問題。電腦屏幕的興起,改變了辦公室的文化。案頭工作變為青年,中年人的頸,手等問題多了。隨著手機文化,小朋友也捲入了狂潮。成年人工作需要,也必定有自覺,自制。但小朋友未有此能耐,長期在不良環境中玩手機,甚至在被窩中進行,受害更深。成年人身體生長完全了,受害就引起退化。小朋友生長未全,受害影響了正常生長發育,卻是一生之禍。

因為遊戲複雜快速,需要長時間的專注。頸項姿勢是垂頭,屈頸,久而久之,頸椎受到壓縮,頭後肌肉被長期拉緊,兩肩縮上高聳,逐漸就引起頸椎退化病,頸痛頭痛肩痛。前臂有時也有影響。因為手機和遊戲機都是雙手同持,用拇指飛快點擊,就引起拇指的屈指腱鞘炎(俗稱彈弓手) ,或手腕拇指後方的手腕腱鞘炎。兩者一前一後,應於拇指的一屈一伸。這些以前發病於老年人,主婦,常用手工作者的病,今天就年輕化了。越來越多青年,甚至兒童,都開始有這些問題,而需要治療。

適當的運動,休息,姿勢,不再是老年或辦公室工作者的注意和需要;作父母的,為子女前途,也應有所認識了。身,心,社,靈的健康習慣,是應當從小就養成的。

雷同德醫生
Dr. Tony Loy
骨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父母不要外判教育權

最近有團體進行家長調查,當問到培養孩子禮貌的責任時,分別有54%家長認為是學校責任,18%認為是政府責任,只有28%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有最大責任。如果不是調查方式出了問題,情況便令人擔憂,這顯示家長們喜歡諉過於人,連本來最受自己影響的事情,也推卸落其他人身上。 

如果家長抱着這樣的心態,至少會衍生兩個問題。首先,他們錯過了或放棄了對孩子的影響。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先接觸的就是他們的父母,父母也是他們最親密的,最能影響他們的人,如果家長將這影響力外判給學校或政府,當孩子長大了,更受朋輩影響的時候,想收回這個教育權也無能為力。 

第二,他們不容易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正如我說,父母最能影響孩子,父母習慣諉過於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諉過於人。將來人生發生了甚麼問題,他們不會先反省自己,而是把責任推卸給其他人,是別人的責任、父母的責任、社會的責任、政府的責任,總之就不是自己的責任。除了放棄從總結經驗中得到進步外,認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時,人生也不會快樂。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column/Family/父母不要外判教育權-187310

****** 余德淳博士 回應 ******

54%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是學校的責任,這個偏高的百分比使人憂慮到現今社會的家庭教育,這調查也反映家長忽視自己的天職。

怎樣鼓勵家長改善這觀點?其實任何在家庭鍛鍊出來的品格,最大得益者仍然是父母,因為他們享受到生兒育女最大的快樂,就是子女能模仿到自己優美的生活準則。

兒女對父母的回報,就是尊重他人與愛護家人。禮貌孩子

家長若然不提倡禮貌,或由他人代為執教,孩子對父母未必會向他們感激與尊重;我更憂慮的是父母可能欠缺信心實施禮貌教育,因為自己自覺品德示範也不甚好。這個情況常見於夫妻關係,若然父母不是相敬如賓,反之常常借故爭執然後積累怨氣,那麼怎能做到表達禮貌的榜樣呢?

禮貌是一個先示範後解說的教育過程,要經過長時間的重複學習和被欣賞的過程,孩子才會很自然地向人流露禮貌和遵守待人友善的要求。

在不普遍展示禮貌的場合,孩子就容易隨波逐流,甚至摒棄曾經在學校所受的尊師重道教育;所以家長應該盡快檢視自己在家中向孩子需要做好的榜樣,不要把教導品格的責任倚賴學校。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雙職家長壓力大 5.3%情緒不穩有自殺風險

作為雙職家長,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務及照顧子女,一天有48小時亦不足夠,生活倍感壓力,有調查發現,雙職家庭的精神健康不理想,37.7%受訪者表示情緒欠佳,同時有5.3%人表示曾出現情緒不穩情況,有潛在自殺的風險。

調查顯示,中低收入、年齡在25至40歲間、每周工時長(55小時或以上)、育有兩歲或以下子女及女性,較容易出現工作與家庭失衡。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雙職家長壓力大-5-3情緒不穩有自殺風險-182871

****** 黃葉仲萍博士 回應 ******

根據近期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所作的一份調查,反映雙職家庭的壓力,有六成受訪者認為工作時間長,令到父母難以履行家庭責任。在受訪人士中一半表示工作壓力大,甚至是感受經濟壓力!

雖然上述發現不是陌生,但調查結果,直接指向工作與家庭的矛盾,特別對雙職家庭來說,他們因為經濟的原因所以只有犧牲家庭生活,與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些無奈與吃力感都是侵蝕家庭的重要因素。

家應該是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依據上述的調查,雙職父母容易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裡,構成小孩子無名的壓力,這會構成社會問題屯積,情緒鬱結難以舒解的原因。

一個人在情緒困局,受壓底下,會產生壓力賀爾蒙(Cortisol)[1],如果長期處於高壓力的情況,人的反應容易過敏,因為壓力賀爾素會折斷通往理性分析回應的路,遇到任何刺激人會偏激、緊張或易怒!

小孩子正值腦發育最快的年齡,壓力及創傷更會阻礙腦部發育及成長。所以雖然壓力影響家庭生活,但是特別對於一些低收入的雙職家庭來說,無疑這種壓力更會構成沉重的代價。

黃葉仲萍博士
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
伯特利神學院聯繫講師
資深家庭治療師

[1] Morgan, M.(2013) Hakomi Forum, Issue 26, p. 63

其他有關的參考:

Briere, J. (2001). Treating adul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ive model, in J.E.B. Meyers The APASC Handbook on Child Maltreatment, 2nd edi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chore, A.N. (1994). 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eicher, M.H. (2002). Scars that won’t heal: The neurobiology of child abuse. Scientific American, 286(3), pp.54-61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三成教師稱每月一宗校園欺凌

近年校園欺凌個案愈見頻繁,一項調查發現,超過80%受訪教師過去半年曾處理學生欺凌個案,逾30%教師指起碼每月會出現一次排斥性或言語性欺凌的新個案,教師更反映有學生分不清欺凌與嬉戲;教育界促政府加以正視問題。圖片_孩子不開心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認為,校園欺凌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相關個案愈少愈好,促請教育局推出更多措施減少校園欺凌個案,包括加強學生的品德及生命教育,提升人際溝通及情緒管理的能力,並推廣反欺凌的信息等;同時應定期向全港學校進行調查,了解欺凌情況及成因,適時檢討反欺凌的政策措施。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05135/

****** 譚日新博士 回應 ******

一般來說,欺凌(Bullying)是指到一些蓄意及持續的欺壓行為,當中欺凌者會讓受害者造成身體或心靈的傷害或痛苦。不同程度的學童欺凌問題,在香港是一個頗普遍的現象,輕微的可以是言語辱罵、令同學尴尬、杯葛、偷同學的文具和書本、把同學反鎖在廁所內等,嚴重的可涉及勒索、恐嚇、傷人、在性方面的侮辱或侵犯等,而更甚的可以有童黨及黑社會參與在當中,像多年前已拍成電影轟動一時的童黨燒屍案。

欺凌事件一般可涉及三方面人士,包括欺凌者 、受害者和旁觀者,當中每一方可涉及一人或多人在內。而欺凌者可以是基於不同原因而作出欺凌行為,例如習慣以言語或行動上的暴力去爭取他們希望得到的,也有些是基於自身性格、情緒或家庭問題。故如想改變,需要接受專業的協助,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可幫助他們處理情緒、焦慮或衝動控制等問題;而心理治療方面,可幫助他們學習用其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爭取希望得到的,並建立對別人的同理心,以減低欺凌別人的情況。

受害者方面,需要加強他們建立保護自我的意識、相信自己是重要的信念,在有需要時亦願意尋求別人的協助。技巧方面,感言練習(Assertive Training)是一個不錯的訓練,可讓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在有需要時也可向別人說「不」,亦因有些情況不一定有家長或校方人士在場,學童在有需要時亦可懂得怎樣保護自己。

另外,我們也不要忽略欺凌事件中旁觀者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可能為數不少,在事件中亦可起關鍵作用。他們有些在起初也不想對受害者作出欺凌,又或只是冷眼旁觀讓事情發展而不加阻止,但有些基於欺凌者不斷的施壓、同輩的唆擺或影響,如不加入輕則會被排斥、重則也會被欺凌等,慢慢也會作出欺凌的行為,成為欺凌者之一。

故此,學校可考慮引入學習一些正向的心理觀念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技巧。事實上,有些學校已開始將「調解」這個觀念在學生中間傳遞,希望一些小的欺凌事件,在學生當中能自己去化解。以上教聯會的調查也顯示,有時學生不想學校介入去協助他們解決事情,調解可讓學生去學習解決紛爭,特別是一些為數不少的旁觀者,而在解決不了的時候亦可以及願意尋求校方的協助。

在家庭方面,家長亦應加強溝通,以了解子女每天在學校生活的情況。曾有一些個案,是學童在學校已被欺凌一兩年後才被家長發現,這反映學童與家長的溝通極度不足。事實上,家長亦應多主動關心兒女,多了解其在學校和朋友的情況,如有問題應及早介入,因預防永遠都勝於治療。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工作倦怠與過勞有別

世界衞生組織首將工作倦怠(Burnout)列職業現象,再次引起外界關注「過勞死」問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於網誌澄清,引致工作倦怠原因包括缺乏工作滿足感、缺乏支援、工序不斷重複等,與「過勞」有別;但重申當局已開始聚焦研究僱員於工作地點因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病發死亡的個案,以探討工作時死亡與「過勞」等關係,料於明年底完成。

羅又指,雖然不能排除「過勞」是「工作倦怠」的成因之一,但認為工作倦怠是由心理產生的各種身體反應,引致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工作滿足感、缺乏支援、缺乏工作控制感、工序不斷重複等,長期覺得工作與專業使命切割亦或有關係;並以社工、教師、醫生等常與「人」接觸的專業工作有較多個案。

他坦言,港人普遍工時太長,「過勞」亦是關注議題之一,故勞工處早前已委託職業安全健康局,聚焦研究僱員於工作地點因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病發死亡個案,探討工作時死亡與「過勞」及其他原因的關係,料計劃將於2020年底完成。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372377/

****** 麥基恩醫生 回應 ******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學童壓力大 七成易怒心情差

中大一項研究發現,學童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值均低於國際平均,近7成人分別出現心情低落和易怒,亦有人難以入睡和胃痛。學者分析,主因為功課和評考對學生造成壓力,而家庭支援對身心健康影響顯著,呼籲父母多花時間與子女溝通,亦應避免其沉迷社交媒體。

中大團隊於去年3月至5月邀請16間中小學的學生參與調查,約2,700名參加者分別介乎11、13及15歲,以問卷評估他們的健康質素。研究發現,以10分為滿分,香港學生生活滿意度平均為6.86分,遠低於國際平均值7.63分,同時香港自評健康狀態「極好」者只有15.4%,遠低於國際平均36.3%。

研究又發現,11.9%學生每日平均用超過7小時上網,逾7成人稱目的是放鬆心情,但愈自覺沉迷社交媒體,生活滿意度愈差。在不同持份者中,家庭支援對學童有最大正面影響。

004_01_a_20190612_L

資料來源:晴報

*** 倪紹強博士 回應 ***

中文大學近期發表了一個研究發現, 指出香港學童的壓力巨大, 生活滿意程度遠遜於國際, 其中有七成的學童容易發怒,脾氣暴躁。 在現今香港處於少子化的社會氛圍下, 社會人士特別對兒童的情況關注,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這份以問卷評估方式進行的健康質素調查, 於2018年3月至5月所做的, 大概有2700名學童 參與, 受訪年齡群介乎 11丶13及15歲。 這項研究指出, 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遠遜於國際標準。 然而, 我認為凡是涉及國際間數據比對的,多傾向於籠統, 但當然仍可作為具意義的參考。

研究指出:部分學童有容易發怒丶 脾氣暴躁丶難以入睡丶頭痛及胃痛等問題。 研究也指出, 愈自覺沉迷社交媒體生活滿意程度就會愈差。 研究負責人 認為, 香港學童的主要壓力來自功課和評考制度,也相信會與父母親難以溝通有關。

其實研究所提出的癥狀及原因,相信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 在講求競爭的香港, 一般學童面對沉重的功課壓力,似乎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相信在不能去除功課壓力的情況下, 學童本身要多思考自處之道, 因為縱然有父母和師長在旁, 其實壓力總是要由自己面對吧。 當然,家庭必然是要支援學童的。 家長們多親身抽空和子女溝通, 例如一起共晉晚餐;家長和子女談話的時候,不宜只談學業成績,彷彿家長所重視的只是子女的學業而已。要多聆聽和了解子女的需要,也是不二法門。 家長 更加要留心子女的身體狀況。既然研究已指出,沉迷社交媒體,會減少學童和旁人溝通的時間,以致自己作息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家長們適宜更多的提示以至介入,與子女作君子協定,限制上網的時間。

我傾向於相信,其實每個人都面對壓力,父母儘管可以多支援學童,但畢竟學童本身應該要自強不息。其實父母何嘗沒有壓力。家人之間,可以彼此守望,互相支援和提醒,就好了!

我想起詩篇42章11節以及43章5節的經文: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裏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我還要稱謝他,我當面的拯救,我的上帝。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俊民苑88歲老婦尹麗春失蹤

於紅磡何文田俊民苑居住的88歲婦人尹麗春昨午(18/5/2019)起失蹤。

尹麗春昨午離開其位於紅磡忠孝街66號俊民苑的住所後便告失蹤,其家人今日凌晨零時04分向警方報案。

尹麗春身高約1.4米,體重約40公斤,瘦身材,長面型,黃皮膚及蓄短曲白髮。她最後露面時身穿深色上衣、深色長褲及球鞋。

資料來源:http://std.stheadline.com/instant/articles/detail/1003361

「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現在直到永遠。」詩121:8

*** 陳華發醫生回應 ***

希望尹女士能盡快安全回家!

回家途中迷路不時發生在長者中。除了發生意外,原因可能與定向障礙有關。

這可能因身體突然出現急性狀況,例如譫妄(delirium,一種急性發作的症候群,特徵為意識清醒程度降低)導致定向障礙。譫妄通常不會有任何“警告”先兆。或者,長者本身可能已有一段時間(“慢性”)出現一些輕微定向障礙,通常伴有記憶力衰退,而親屬通常亦會注意到,只是在迷路事件發生前被視為“輕微”。

在這兩種情況下,長者都需要就醫 —— 通過臨床評估和檢查尋找身體疾病導致譫妄,並評估是否有認知障礙。確定診斷後進行適當的治療。

偶爾,以上兩種原因會同時發生,即“慢性合併急性病”。

監察病人病情的進展、對治療的反應以及提供輔導與病人及照顧者等,對於防止再次迷路是非常重要的。

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回收廚餘 有頭威無尾陣

據統計,本港平均每天在堆填區棄置三千六百多噸廚餘,佔城市固體廢物三成。如何改變處置方法,費煞思量。按環境局計劃,將推出免費廚餘收集先導計劃,邀有廚餘分類回收經驗的屋苑參與,預料每日處理五十公噸。局方強調會測試不同的廚餘收集模式,以減低回收期間對環境的滋擾。

鑑於分類回收廢物的經驗,回收廚餘同樣面對終極處理問題,現時小蠔灣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每天只能處理二百噸廚餘,最後大批廚餘仍會棄置在堆填區。

政府「重回收、輕減廢」的政策,難以應對廚餘問題,社會要來一場大辯論,鼓勵源頭減產廚餘,長遠須研究焚化的可行性,以實質政策推行,才會見到曙光。

資料來源: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5/20190424/758384/

*** 回應 ***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根據香港環保署的統計,在2017年,本港平均每天在堆填區棄置15,516噸的垃圾,當中的都市垃圾佔10,733噸;而在都市垃圾中佔首位的就是廚餘,有3,662 噸。

面對這大量的廚餘,政府及民間一直都聚焦在廚餘的收集模式、終極處置的方法  –          堆填、政府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焚化。民間亦有聲音批評政府「重回收、輕減廢」,筆者也認同不應「重回收、輕減廢」,但若要做到「重減廢」就應先對廚餘作一個全面性的「檢視」  (Review),只有透過檢視廚餘的各個組成部份,才可達到真正的減廢,策劃出最貼切的收集及處置方法。

香港現時人口約7百萬,若每人每日產生0.5 kg (即半包麵粉重量) 的廚餘,本港每天就會產生3,500噸的廚餘。可見本港的廚餘問題,其實亦是人口的問題。

廚餘的組成雖然被視為複雜,但它不竟仍是有機物,會腐爛。有些有機物在腐爛時會發出臭味,那是因為有機物含高量的蛋白質,當蛋白質在低氧或無氧情況下腐化,就會發出臭味。所以若將不會發臭的廚餘 – 蔬菜、水果的殘餘- 與會發臭的蛋白質廚餘 – 肉、魚、油 – 分開收集,就可達到更好的資源回收及減少需要堆填的廚餘量了,因為蔬菜、水果的殘餘若在屋苑內以正確的方法做堆肥,是不會發出臭味、引來蟲鼠的,屋苑可以將所得的堆肥用作屋苑內有機耕種的肥料。若屋苑用不了這些蔬菜、水果的殘餘,亦可將這些有機廢物送給本地有機農友們,讓他們在農場裏做堆肥,為支持本地有機農業出一分力。捐出有機廢物的屋苑若從接收的農場購買農產品,亦會更有信心保證。

至於會發臭的有機廢物,其實亦可以合適的方法收集及轉化成肥料,而這些肥料亦可用於本地農場而不需棄置在堆填區,又或用大量燃料去焚化,貢獻全球暖化。

然而,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香港人對香港的願景,若香港人真的希望香港可以成為一個不會超出其承載力、合宜人居住的美麗家園,那麼就要真正的檢視人口          (本地及流動)、廢物組成的各部分及產生的原因,而不是以切割式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又或以為叫喊口號就可以推動政策的改變。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六旬拾荒婆婆哭訴搵工難

六十七歲拾荒者黃婆婆兩年來找了十份工,沒一份獲聘,僱主知道她年紀後,再沒下文,申請表亦拒提供。昨日她出席立法會公聽會哭訴淒酸,稱希望政府讓長者有尊嚴地生活。

黃婆婆曾到連鎖快餐店應徵,但分店經理只向年輕申請者提供表格:「我問經理為何不給我,他問:『是你做嗎?』我說是呀,他望着我,笑了笑就走了。」結果黃婆婆只能執紙皮,又落淚謂希望政府讓長者有尊嚴地生活。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港聞   3/4/2019

******周永新教授 回應 ******

根據統計處數字,在過去十年間60-65歲人士尋找工作數字已增加了一倍,2016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60-64歲男士有差不多三分之二仍然就業。 現時,香港人壽命越來越長,健康情況也有改善,即使到60歲也可以繼續工作,但實際上對他們來說尋找工作實在不容易,歸納有以下因素:

  1. 現時60歲以上人士多是在戰後出生(Baby Boomer,指1945年~1965年出生的人),但香港在1971年才有免費教育,因此現時60歲以上人士部份未受惠於免費教育,學歷較低。
  2. 現時社會仍然存在年齡歧視,大多數僱主都傾向聘請較年輕有魄力的人士,特別一些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加上學歷較低,要尋找工作對他們來說實在非常困難。
  3. 政府沒有特別措施幫助60歲以上人士就業。一些國家好像台灣、新加坡、日本等都有很積極的措施去研究怎樣協助60歲以上人士就業,例如培訓。雖然香港亦有中高齡就業計劃,但實際推行不理想,一年只有二至三百人接受培訓,即使經過培訓後找到的工作,都是一些工時長,須體力的工作如看更、清潔工作等。

我們得承認,政府應推行一些積極的措施來協助較年長人士就業,例如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僱主若聘用60歲以上人士,政府會有補貼資助僱主。 從積極方面看,這措施是鼓勵僱主聘用較年長人士,從消極方面,政府反正都要補助失業人士,若補貼僱主而使更多有需要人士就業,自力更生,那不是更好嗎?

另一方面,政府應鼓勵僱主提供更多部份時間工作,或轉變一些工種,減少工時,以適合更多較年長人士工作,才能改善現況,但現時大部份中小型公司都不願意設立部份時間工作,因需要更多人手處理編更、計算薪酬等等繁複的行政工序。

就目前情況, 除非整體就業結構有適當的調整,現時60-64歲男士就業率有差不多三分之二已是極限!或者再過十年後,到時退休人士教育程度較高,社會上或會有較多適合他們工作的職位。

事實上,香港人基本上喜愛自力更生,若找到工作當然情願工作,而且收入一般都比綜援較高,只是部份人士限於身體方面未能應付而需要政府援助,香港人應多體諒及接納他們!

類似黃婆婆的情況在香港也不少,市民和政府應更多關心他們的需要,而事實上現時有大約四十萬獨居長者,他們只靠有限的綜援過活,社會各界人士應更多關懷及支援他們!

 

P35

 

教師墮斃 校長失聯休假

天水圍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女教師林麗棠墮樓身亡,辦學團體東華三院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有李東海小學的老師在王賢誌Facebook留言,形容同事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冀王公平公正公開地還林老師一個公道,相信李東海小學會很快走出陰霾。

「 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 同事盼還公道
王賢誌在個人Facebook則透露,羅已正式休假,據他所知,該校現任兩位副校長不會擔任署任校長一職,人選仍有待公布。王又指,十日在學校跟傳媒見面後,曾與羅簡短地通了一次電話,問及對方會否交代事件、甚至發聲明解釋,當時對方僅回應要詳細考慮,但之後王已無法聯絡羅。

自稱在李東海小學任教的趙老師在王賢誌的Facebook留言,指現在是需要正能量的時候,形容同事們受創傷的程度各不同,他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希望各界多鼓勵學校每一位同事,因他們自事發後一直堅守崗位已是不易。有曾在東華三院其他學校任教的老師留言,指以往也經歷過類似的校內情況,她鼓勵趙老師及其他李東海小學的老師,要好好互相扶持。

資料來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13/00176_012.html

****** 麥基恩醫生 回應 ******

P35

工作唔開心
女教師天水圍小學墮樓亡

小學女教師天水圍校園墮樓亡,今日(6日)早上7時23分,一名40餘歲女教師,被發現由校內高處墮下,倒臥在操場內昏迷。救護員接報到場,證實女事主已傷重死亡,警方正調查女事主的墮樓原因。

死者的3名胞弟妹,先後趕抵現場協助警方調查,他們驚聞噩耗,均傷心不已,更一度相擁痛哭。據其中一名胞弟向傳媒表示:「佢(死者)就話校長畀咗好多無理要求,畀咗好多壓力佢。」其餘兩名弟妹亦稱,女事主與校方「關係唔好」,懷疑她因此尋死。

校校長在回應時表示正了解事件,詳情未有透露。該校的辦學團體亦派代表到學校了解,據悉,校方會先照顧老師及學生的情緒。教育局亦與校方等啟動危機小組,派出心理專家及社工到學校提供輔導。

資料來源:https://hk.news.yahoo.com/工作唔開心-女教師天水圍小學墮樓亡-034523160.html

****** 譚日新博士 回應 ******

前幾天從報章知道有一位老師自殺,心裏感到很難過。現在已有教育署心理學家正幫助學校處理即時的危機,也很放心。因不知這位老師實際真正輕生的原因是什麼,不方便評論這個案。故以下只會談及一些自殺的普遍現象及原則。

據調查資料顯示,教師在香港各行業中的壓力排名榜是頭幾位,這與筆者的臨床觀察吻合。老師長期的工作壓力可包括與上司下屬、校董、家長,甚至學生所造成的人際張力、過多工作量(特別是非教學工作)及公開試成績要求等而造成。當然也有些壓力是涉及個人、感情或家庭問題的。

筆者不時受邀到一些學校舉辦「情緒健康講座」,幫助老師學習辨識自己及學生的情緒問題及面對方法。而去年4月,環球天道傳基協會亦舉辦了一個關於學校調解的講座「左右做人難」,我與一位校長及牧師, 分別從心理、學校實務及基督教調解觀念,談及如何在學校處理及疏解人際壓力,希望可以幫老師提供一些出路,當日與不少老師也有不錯的交流。希望日後再有機會可以舉辦同類講座,幫老師打氣。

從心理的角度,一般的工作壓力可以透過學習一些壓力管理得到舒緩。另一方面,我們亦可留意身邊的同事或家人,長期的工作壓力是否已令他們去到一個地步,出現了精神或情緒問題,例如聽到一些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在不足夠證據下深信有人想對付或傷害自己、胃口突然增加或減少、 情緒低落、失眠或過睡、精神不能集中 、對事物失去興趣、記憶出現問題或甚至出現輕生念頭等。 出現這些症狀顯示他們有可能需要專業的幫助,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

故此,假如我們見到一位朋友或同事不開心,請不要輕看我們一句簡單的問候或關心,這或許可以幫助一位正在想到輕生的人士,打消這個念頭,又或在有需要時可轉介他們尋求幫助,減少一件悲劇的發生。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P35

近半學生稱教育制度
與學童自殺有關

本港教育制度常被詬病「填鴨式」,學童壓力日增。有調查發現,逾9成半學生不滿整體教育制度,更直指學習壓力過大,近半受訪學生認為學童自殺與教育制度有直接關係,亦有逾9成學生認為本港升學評審方式單一。

調查又發現,49%學生認為學童自殺問題與教育制度有直接關係;另91.1%人認為香港升學評審方式過分單一,48.2%學生指職業教育認受性不足。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成員何詩慧稱,防止自殺委員會於2016年曾出版《有困難,我撑你》指引手冊,希望就協助自殺人士提供相關指引,但有98.3%學生表示從未閱讀手冊,反映政府支援「離地」。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277174/近半學生稱教育制度與學童自殺有關

****** 倪紹強博士 回應 ******

這份由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所發出的新聞稿, 指出有近半數學生稱教育制度與學童自殺有關。 學童的學業壓力,以致輕生自殺的問題,向來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注。 該組織更指出,學童自殺與教育制度的必然關係,尤值得教育界人士所關注。

然而,若果將學童自殺過份簡化的與教育制度扯上關係,倒是有點以偏概全的, 反而會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其實, 教育局年前 委託了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為首的小組, 研究學童自殺的問題。 他們在2016年11月向教育局提交了報告,內中已經指出,青少年自殺原因多涉家庭丶感情丶學業及財政問題。其中學業的壓力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也大概不是問題的唯一原因。 而且每個自殺個案都有自身的複雜成因, 當事人走上絕路都是錯綜複雜的叠加因素。自殺行為是一個複雜的現象, 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有論者指出,在新高中學制下,令到更多青少年普遍有強烈的失敗感。 現在香港於各級的學童身上,我們當然可以看到他們受著不同程度的學業壓力。而香港也是一個十分重視競爭的城市。

筆者相信,每一個自殺個案都是 十分令人傷痛的,既是無可挽回,也會令到身邊的親友自責和傷痛遺憾。我們真的要更多的關心青少年,了解他們的煩惱,作他們的同路人!

P35

調高長者綜援門檻續捱轟

社會福利署早前宣布,由下月1日起,將申領長者綜援的最低年齡規定,由60歲上調至65歲,事件引起社會爭議。社協指,政府做法違反《基本法》,今聯同一名59歲零8個月的長者,到法援署申請法援,就事件提請司法覆核,期望保留長者於60歲可申領「長者綜援」。

林正財:煞停與否待政府研究
今次改動年齡規定,激起不少社會反對,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昨出席城市論壇後,被問到政府應否考慮延遲推行政策時指,政府並非鐵板一塊,相信會考慮社會上眾多的討論,但是否煞停政策,則有待政府研究。

他又指,政府推行有關政策的基礎合理,期望能夠將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至65歲,但強調政策目標並非強迫60至64歲人士工作,而社會亦要解決職場年齡歧視的問題。他補充指,社署因應改動,或會優化措施,向沒有工作能力或身體狀況不適合工作的長者,提供其他補貼補回差額。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批評,政府未有研究60至64歲貧窮長者的特徵,是否能支撐到現在的工作環境,又指很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士,年老後身體或「退化得好緊要」。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成員歐陽達初認為,政府收緊領取長者綜援資格,實為刻薄長者,逼使60至64歲長者就業。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調高長者綜援門檻

****** 周永新教授 回應 ******

政府將申領長者綜援最低年齡規定由60歲上調至65歲,是否變相強迫60至64歲人士繼續工作?

相信香港政府推行計劃的原意是因為香港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老化情況嚴重,猶如海嘯般湧至。其實早在上屆政府的最後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此議題,政策導向大致上獲個人及政黨認同。然而今屆政府在執行時未有周詳考慮,在未配合各方面需要及準備就急於推出,以致社會反對聲音甚大。

根據統計,現時60-64歲人士有47%仍會繼續工作,但因種種原因,例如:健康、體力問題等,使他們不容易找到工作,而大部分兼職工作也只適合較年輕人士。因此,在沒辦法找到工作的情況下,才申領綜援。

政府在推行政策時,沒有體諒達到60歲而需要申請綜援人士的真實需要。他們是因為有特殊困難才申請綜援,然而政府期望透過減少援助金額(大約1,000元)迫使他們繼續工作,這是本末倒置。若他們有能力找到工作,為何還要申請綜援呢?

在執行政策時,應給予充分時間部署,先讓市民明白及接受退休年齡由60調高至65歲;同時亦應提供適切措施協助60-64歲人士就業。

政策目的是否想減低社會保障支出?

根據統計,現時每年申領長者綜援人數只有大約5,000人(60-64歲申領綜援總數大約25,000人),若每人減少1,000元,全年可減少支出不會太多。因此,政府應該不是為節省社會保障開支。因為政府執行政策不善,以致令人感覺是為了節省金錢及強迫60-64歲人士繼續工作。

將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至65歲,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好是壞?

個人同意推遲退休年齡。現今各國也趨向提高退休年齡至65歲,甚至有些國家是67-68歲退休,但這些國家都有較完善的退休保障。香港若要推遲退休年齡,應同時增強退休保障,例如:強積金供款至65歲,僱主須為繼續工作的僱員供款,以致僱員在退休後可領取更多強積金;政府可鼓勵僱主提供更多兼職予60歲以上人士;提供培訓及津貼等等。

為解決公眾人士對新政策之不滿,政府宣佈為60至64歲健全申領綜援人士發放1,060元就業支援補助金,是否奏效?

在政黨催促下,政府急促宣佈新增就業支援補助金,給予60-64歲工作人士。這方案在更急促下決定,帶來了更多問題及矛盾,例如:工作與否也可領取補助金、變相令領取就業補助金人士承受負面標籤,被人認為取了就業補助金而不工作人士是懶惰。其實現時60-64歲領取綜援人士已有其他補助金,例如:社區生活補助金、牙科等等。日後若政黨繼續要求政府增加更多補助,而政府迫於形勢順應要求,那便會有更多補助金,變相回復以前津貼金額,倒不如現時暫緩新政策,待準備更好時才推出。

總括來說,從推出這政策及最近三隧分流、派發4,000元事件等等,反映政府沒有經詳細考慮便推出措施。一旦政黨議員不支持,便撤回方案或臨時推出補救方案。政府應作出檢討,凡推出政策都不可只根據數字或政黨是否支持,實際應考慮市民福祉為最大目標。

P35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

專責小組主席張炳良教授說:「在過去一年多,專責小組檢視了與自資專上界別發展相關的事宜,包括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角色、規管架構和支援,以及副學位教育的未來等。專責小組參考了其他經濟體的做法,並於今年六月底展開為期約兩個月的公眾諮詢,聽取持份者及公眾人士的意見。」

他表示,檢討報告以「並行發展 促進多元」為題,重申肯定政府支持公帑資助和自資專上界別並行發展的政策,有助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

專責小組在檢討報告提出13項建議,包括應制定清晰的自資專上教育發展政策、更加明確區分副學士學位和高級文憑資歷的定位、加強對自資專上院校及學生的支援,以及更新和統一自資院校的規管架構等。建議一覽表載於附件。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收到專責小組的檢討報告後表示:「我衷心感謝主席張炳良教授及各專責小組成員的努力及對檢討所作的貢獻。專責小組自去年十月成立,全面檢討與自資專上界別未來發展相關的多項重要議題,並獲持份者廣泛參與。」

「專責小組為自資界別的發展及定位訂立明確方向。檢討已參考香港以外經濟體的做法,並適當地納入持份者的主要意見。教育局會仔細研究檢討報告及其建議,以訂定未來發展方向。」

檢討報告全文可於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tc/edu-system/postsecondary/policy-doc)瀏覽。

 

旁人施援急救倡立法免責

消防處早前以「任何仁」宣傳急救引起熱議,但市民有知識亦未必敢做。有團體分別引述以往研究,指出香港僅16%心臟停頓患者獲旁人施救,原因之一是救人者可能反被索償,建議政府仿效外國立例,免除急救者法律責任,並考慮將急救知識納入學校課程。

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會長引述過往港大普查,發現2012至2013年5,100個醫院外心臟停頓的個案中,只有16.6%患者獲旁觀者施行心肺復蘇法,當中更只有2.3%患者能被救活出院;而根據聖約翰救傷會2010年的調查,即將參與急救課程的學生中,僅38%願為陌生人急救。

市民可能因缺乏訓練,以及害怕法律風險對急救遲疑,建議政府可以仿效外國訂立《好撒瑪利亞人法》。有執業大律則指,該法詳細條文各地不同,但大意為只要拯救行動是出於助人之心,施行急救者應可免除法律責任,避免被患者或其家人索償。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希望立法可以減輕急救者心理負擔,同時着力加強急救教育,期望急救知識未來可以納入學校課程。

*************專業骨科醫生雷同德醫生回應*****************

好撒瑪利亞人法
「好撒瑪利亞人法」,在中國稱為「好人法」。講到撒瑪利亞人,香港人的第—個印象就是防止自殺會。又如何「好人」?是否又是防止自殺?兩者,都需要由源頭說起。

好撒瑪利亞人,出自聖經的路加福音。為了原汁原味,玆將一段經文錄出,以饗讀者。是耶穌答問題「誰是我的鄰舍呢」時所說的的故事。「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裏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路加單福音十章29-37節。

27.12.2018耶路撒冷是個山城,而耶利哥是在世界最低的死海附近的。是一條一直下山1400公尺,24公里的路。當時盜賊眾多。撒瑪利亞人,是混雜而不純正的猶太人,與當年的猶太人彼此鄙視敵對,不相往來。祭司是聖品人—工作是獻祭,沾染了可能死去的撒瑪利亞人,會影響他的潔淨和工作。利未人是祭司的助手,也不方便。但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卻有愛心和憐憫,出錢山力出時間,不怕麻煩和隔膜,來幫助路邊垂死的人。所以被譽為好撒瑪利亞人。故焦點不在自殺的幫助,而在於路邊有受傷,垂死的人,見義勇為,慈心,照應,憐憫和愛鄰居。

今天路邊受傷或垂死的人,通常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跌傷,意外,引致簡單斷手腳,或流血的。普通的急救,包扎止血就夠了。第二類是嚴重骨折,脊椎受傷或大量內部出血的;需要特殊醫療處理。第三是昏迷的,可能心臟病,中風,血糖低等。除了找出原因和對症下藥之外,路過的人可以救命的,主要就是維持呼吸暢順;除去痰,嘔吐物,以防呼吸受阻。第二就是維持心臟跳動,讓血液進入腦部,防止腦缺氧。前者通常是讓病人側臥,以免舌頭塞住呼吸,並清理口腔內的廢物。後者是用心外施壓,希望停了的心會再跳起來。

因為香港最近推行CPR心肺復甦,許多人都學過,有機會就想應用一下。並且有「任何仁」的勸勉,更讓人躍躍欲試。不過,心肺復甦並不是萬無一失的。例如,有時是錯用了,診斷問題不確。有時太大力的操作,會折斷了肋骨或胸骨等。如果救援者是普通人,出事後告無可告。但若有「仁醫」出手,而有醫學併發症出現,則「仁醫」有可能惹禍上身。因為好心未必一定有好結果,所以就需要「明哲保身」了。難怪有些醫生,在飛機上不敢自告奮勇而出手,因為在不知詳細情形,又沒有適當設施,或自己沒有適當訓練之下(如病理學醫生不會接生,骨科醫生不會救腎衰竭等) ,貿然出手,是危險的。再加上偶有見之的「踫瓷黨」勒索,「彭宇案」(且無論誰是誰非,可能是途人相助而惹禍 ) 等,就更令人覺得好人難做。

此時,若有了「好撒瑪利亞人法」或「好人法」,讓旁人自覺性,因動了慈心,因為愛鄰舍,有憐憫,有願意助人的動機,就算是出了併發症,意外等,也可免去刑責;就可以放心助人了。願意作「仁醫」,或「任何仁」的,也可以因沒有心理負擔而按良心行事,社會更多愛和憐憫的心和行動,始終是好的。

P35

生果刀插背 莽漢涉殺妻

早前石硤尾發生命案,一名男子懷疑自己「戴綠帽」,爭執後用生果刀插向妻子背部,致其傷重死亡;他隨後已被警方拘捕。另外,現場有消息指出,有人思疑比自己年輕17歲的妻子紅杏出牆,令他「戴綠帽」,結果觸發慘劇;有街坊則透露,案發單位近日不時傳出爭吵聲。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醫生回應*****************

嫉妒,有沒有其好處?自己是否零嫉妒呢?如果嫉妒太厲害,後果又會如何?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醫生指出,嫉妒定義有幾種,包括對別人所得之物質和成就看不過眼,「升職的為何不是自己?」「我做事很努力,學習成績不錯,人又乖巧,但為何老師疼錫和愛惜的卻是她?我在當中是那麼不起眼。」這些與人之比較,會令情緒的波動,產生複雜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上的表達。

思想上覺得不公平,容易將這些的問題投射在人生上,例如覺得別人「都不是很出色,我做到這些事一定比他更好。」或者心感自卑,覺得這些出色的人歧視自己。「如有這樣的思維,很容易令人產生嫉妒。而思維上嫉妒會令情緒起變化,如心境不開朗、不舒服,甚至怨恨和憤怒再發展下則在行為上表露出來。每一個人都有處理嫉妒和壓力的情況,都有不同的表達。性格內向的,會將這些情緒內藏,久而久之變得焦慮或引致憂鬱症;行為極端火爆的,會以強而衝動的表達方式攻擊對方,初時以說話挑釁,繼而聯合其他人一起去攻擊和排斥對方。」

24.12.2018嫉妒的好處:嫉妒,對於兩性關係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一對親密的夫婦,或情人拍拖,不容第三者的介入,適當的嫉妒可以保持親密的關係;些許的嫉妒可以維繫一個組別或族群關係,防止外來入侵者。但要小心過分,避免產生惡果。」

嫉妒的後果:事實上,每人都有嫉妒,問題是我們如何去處理。「適當的嫉妒可以化為上進的動力。如欣賞對方的成就的同時,視對方的好處為學習榜樣,提升知識上、思維上、道德觀念上的進取層次。相反,太過分的嫉妒,會變成焦慮症、抑鬱和具暴力傾向的負面情緒,覺得每個人都好過「一世人都沒有用」的自己,甚至有自毀的情況。當思維變成非理性、具極端行為時,可能就演變成病態嫉妒。

病態嫉妒:他指出,病態嫉妒,在醫學上是屬於精神病。病態嫉妒多數指兩性的關係,夫婦或戀人深信伴侶、配偶不忠,但有別於夫妻之間的吵鬧或真正的婚外情。而是病態式的思維到了一個妄想的階段。但這些不忠卻是沒有證據,與事實相違背,即使有證據說明沒有這事或私家偵探都沒有發現,仍是不信,認為只是對方「幸運」未能即時偵查出來。他們的行為是很極端,例如偷看另一方的電話、FACEBOOK,翻查銀包、衣袋,希望找出一些證據。嚴重極端的病態嫉妒會對另一半施行暴力逼供或自殺的情況。

自我心理調節 走出來
當感到嫉妒的時候,如何走出來避免惡化下去?可自我心理調節﹕

(1)首先要及早處理,省察自己對於身邊某些人是否已產生一些嫉妒之心,如是的話則要及早處理;
(2)適當地表達對某人的感覺,如對配偶有懷疑,需要及早澄清,避免因含糊錯誤的理解而產生嫉妒,「為何對方升職,我又升不了?」客觀評價對方所付出的勤力和努力等;
(3)澄清誤解,不讓嫉妒的心發展下去;
(4)持正面的態度處理得與失,不要把自己看為一無是處,如太負面看事情,別人得而自己失的話,就容易嫉妒;
(5)正確價值也很重要,升職與否、戀愛成功或失敗,是否有錢,怎麼樣去看,這些的價值觀很重要,價值觀建立得有根有基,特別在信仰層面去建立時,就會少了在物質上的比較;
(6)不要只著眼自己的得與失,有或沒有,要將視野擴闊,就可以避免與人作太大的比較;
(7) 建立自信心;
(8) 激發愛心,滿有愛心時,當見到別人的成就超越自己,內心是會高興。愛心,可以包容得與失和克制嫉妒。
(9)我們的內心隱藏了很多的問題,如童年時被排斥、父母偏心,從小就要與別人競爭,仿如不比別人優秀就沒有出頭的一天。如常被這些問題纏繞不能解決和釋放,就要找輔導員或心理學家了解內心的世界。

P35

過度活躍症男童墮樓命危

早前在大埔梅樹坑發生男童墮樓案,一名十一歲疑患過度活躍症男童,於早上在低層住所單位廁所,疑爬出窗時失足墮樓重傷。家人發現他墮樓後報警,送院搶救後命危。警方調查後,相信案件無可疑,列有人高處墮下處理。

警方及救護員到場,發現男童頭及腳部受傷,為其急救後戴上氧氣罩及護頸箍,並隨即送院。男童送院時仍有知覺並不停痛苦呻吟,經搶救後情況危殆。警員封鎖現場調查,相信他爬出廁所窗門時失足墮樓,事件無可疑。

有醫生表示,過度活躍症主要是專注力不足,屬先天性。一般在兒童讀小學一至二年級時病發,其徵狀主要是學習及功課上不專注,一旦受刺激情緒容易激動,特別是受到考試及面對升中壓力等。但隨着患者年長,在懂得控制情緒後可獲改善。若家人有成員患過度活躍,應在單位窗門加裝窗花,以減少發生墮樓機會。

讓我們一起重溫何定邦醫生的分享《過度活躍症》

P35

社交媒體騙案倍增 網上情緣呃走4億

騙案停不了!警方公布今年首10個月涉及社交媒體騙案有1,777宗,較去年同期的808宗飆升逾倍,損失總額高達逾4.5億元,當中單是網上情緣騙案失款佔九成、達4.17億元,宗數亦按年翻兩倍至520宗,情況令人關注。警務處助理處長、港島總區指揮官稱,類似騙案手法萬變不離其宗,騙徒在結識初期講心不講金,待熟絡後便向受害人要求借錢,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網上受騙因為「感情」需要,因被吸引而受編?? …..請進入以下影片,讓你明白更多。 麥基恩(資深精神科醫生)分享

P35

港大生情侶西區墮海 搶救後雙雙命危

港大生情侶蹈海昏迷!西區豐物道副食品批發市場海邊,大約在12月初,一對年青男女被發現墮海,其中女子在碼頭即時接受心外壓急救後,與救起男子由救護車送院。獲救男子姓陳(24歲),女子姓梁(19歲),救起時俱陷入昏迷,經搶救後送到深切治療部留醫,現時情況危殆。

警方在場檢獲證件,聯絡兩人家人助查。據悉,兩人同是香港大學學生,情侶關係,懷疑雙雙蹈海尋死,現場留有一對鞋及背囊,內有衣服及手提電腦,但未發現遺書,警方正向家人了解箇中原因,雙方家人俱認識,同在醫院會面,對兩人情況憂心不已。
 
*************羅乃萱看「Me」世代的青少年人*****************
 

家庭基建發展總監羅乃萱指出,現代的青少年人心靈較脆弱和思想較負面,這是「Me」世代的特性。她認為,去年底有青少年在facebook發起的自殺羣組,可能顯示他們想找支持和認同多於對人生感到絕望,他們這種行為亦可能是向權威挑戰。

心靈較脆弱和思想較負面
羅乃萱表示「Me」世代的青少年人不在乎社會怎樣看他們,亦完全不尊重權威,只重視自己的想法,離羣獨居,單打獨鬥,亦自視甚高,只要想做就去做。他們主張個人權益,他們的夢想都是做歌星、演員或體育明星。但羅乃萱認為,這並不表示這些青少年充滿自信,相反,他們卻是焦慮、憂鬱與孤獨的一代,更因為有些青少年面對父母的離異而陷入焦慮不安的境況。

兒童 2子女年幼時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羅乃萱稱,父母在子女還年幼時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觀,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凡事都有希望,她引用聖經說:「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她又指出,自己年青時有接觸不少很好的鼓勵格言,但來到這一代,已經很少聽到了。但這些格言卻是金石良言,例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等可用作從小鼓勵子女的語句。

歷史孝道劇集教導子女
父母應減少觀看複雜的人際關係電視劇,反而可選擇歷史及講孝道的劇集或書籍來教導子女,更可透過閱讀薰陶子女,例如以「心靈雞湯」等書籍成為幼年子女的床邊故事。又認為,父母在子女還年幼時,便應與他們建立良好溝通關係,直至他們長大後仍會願意與父母傾談。她表示很欣賞電影導演張堅庭的親子方法,張堅庭的兒子很喜歡踢足球,於是,這位好爸爸,就陪兒子踢足球,透過活動與兒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重視孩子的心靈世界
她又指明白到家長們對踏入中二、三的子女最感頭痛,因為這是青少年人的反叛期,情緒變化很大,當他們情緒低落時,父母不要太快下判斷,要用開放的態度讓他們講出來。當子女願意說出來時,父母也要停一停,想一想,不須太快回應,但也不要輕看他們重視的事情,有時在青少年的世界裡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在成人的世界裡都看為不重要,若父母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子女的事,彼此間就難以溝通。若發現子女有自殺傾向,要帶他們離開沈悶的環境,走出外面看看更闊的事物,希望令他們改變負面的想法。若無法處理,可以請子女的朋友及教會導師協助。若有需要,父母亦須陪同子女看心理醫生或接受輔導。

P35

中四男生墮斃 裁死於自殺

一名中四男生去年測驗前夕曠課,晚上訓導老師來電指或會記大過,其後男生墮樓身亡,陪審團昨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殺,建議校方不要表明未確定的處分;死者母親庭外揚言「(老師)不道歉不會原諒」……

團提出12項建議

5人組成的陪審團昨裁定,死者的死因是於去年3月21日從寓所大廈高處墮下,造成身體多處受傷,為死於自殺,並向屋苑管理公司及學校提供4個範疇共12項建議,包括為防止死亡事件發生,當大廈警鐘響起時,保安公司職員必須查看;而校方要多宣傳正面思考及面對逆景的能力,並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

008_01_a_20181206_L

*************余德淳博士 回應 *************

問:培養孩子的逆境智能(AQ),對孩子成長的長遠發展有甚麼好處?

答:培養AQ,就是讓孩子習慣對自己的困難遭遇有經過自己思考的過程,以及與問題相處的耐性。因此,長遠使孩子不容易過分焦慮而失去面對困難的迎戰狀態。

問:家長幫助孩子面對困難,有什麼可以做呢?
答:
(一)先想一想自己以前有沒有類似的困難。
(二)即刻引用上次的經驗,然後思考需要增加甚麼資料。
(三)如果問題真的沒有遇過,就要有學習精神,向其他人請教或者看書找參考。
(四)同時,也要不斷觀察環境有沒有可以啟發自己反應的線索,這個尋索精神是特別容易有靈感創作應對方法的。

問:請問你自己對這新聞的看法。

答:我想到這位學生缺乏知心朋友,如果他在感覺困擾的時候,把心裡面的擔心講出來,可能發現其他朋友都有同樣問題,他就不會太個人化去看這個問題,好似天大的困擾。另一方面,父母跟學生每天都應該有一段交談時間,使青少年問題不致積累太久,以致於失去信心去溝通。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P35

6成半港人 退休唔夠錢使

港人愈來愈長壽,但要安享晚年須有足夠儲備。有調查發現,逾6成半港人認為積蓄不夠退休所需,在職女性更不足4成對未來財政有信心,調查機構籲港人及早為退休生活進行策劃。

滙豐委託研究機構於去年11及12月進行全球網上調查,當中包括1,011名港人,發現48%在職港人不奢望退休生活舒適,較2014年調查增加9%。

在經濟上的增長,大部份的增長都會流入有資產及高收入人士。所以香港貧富懸殊非常嚴重,因為香港年長的人不斷增加,雖然有低生活津貼,亦約有9萬個長者脫離貧窮。人口中老年人的數字不斷增長,所以在老年中的貧窮沒大改變,因他們沒有收入,只靠低生活津貼,這樣就不能脫貧。

就有關港人愈來愈長壽,而安享晚年須有足夠儲備而擔心,超過六成半港人認為積蓄不夠,當中最多人憂慮退休後護理開支。根據周永新教授表示,醫療護理的支出實在寵大,輕微的病患都可以應付,但嚴重病症所需要的醫療費實在不少。那自願或強制醫保計劃,他認為作用不大,認為需要醫療的人,就不能受保;能受保的,就不需要醫療,這個是失平的問題,需要再探究。
周教授又建議加強公共醫療服務是好的,如增加社區醫療配套、醫護人手,這樣在護理開支減少的情況下,退休就能安享晚年。

 *************周永新教授 回應*****************

每五港人一個窮

香港貧窮情況進一步惡化,去年全港貧窮人口突破一百三十五萬人,創八年來新高,貧窮率升至約兩成,即每五人有一人屬貧窮人口。

究竟貧窮人口上升能代表經濟好嗎?

實際上數字並沒有變動,貧窮人口是由貧窮的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計算。據17年情況與前幾年相差不大,在138萬中有佰份之20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即是5人中有1人是這樣。但經過政府調整,有許多現金援助,例如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所以貧窮人口減低至101萬,相比之前是98-100萬,也不是相差太遠。

 
*************周永新教授 回應*****************

P35

天水圍夫婦燒炭俱亡

一對不良於行和患抑鬱多年的夫婦,昨天在天水圍住所燒炭,被女兒發現時均已返魂無術。警方調查後將案列作「自殺協定」

案中夫婦的丈夫姓呂,75歲;妻子姓姚,87歲,出事前同住天恩邨恩樂樓一單位,感情良好,5名子女則已各自成家。消息稱,呂不良於行,需用輪椅出入,而姚則患有抑鬱症10多年。

何謂自殺協定

「自殺協定」在香港法例中屬於339章「殺人罪行條例」裏的第5節:

自殺協定(1)任何人依據他與另一人的自殺協定,殺死該另一人,或參與第三者殺死該另一人的行為,均屬犯誤殺罪,而非謀殺罪。(2)凡有人被控謀殺另一人,而證據顯示被控人殺死該另一人,或參與該另一人的被殺,則證明被控人是依據他與死者的自殺協定行事的舉證責任,在於辯方。

(3)就本條而言,自殺協定 (suicide pact),指兩個或多於兩個的人所作的共同協議,其目的為造成所有訂立協議的人的死亡,不論協議內容是否由訂立協議的人各自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除非一個參與自殺協定的人的作為,是在他有堅定意願依據該協定而死時作出,否則該項作為不得視作依據該協定作出。

(2008年第10號第14修訂)   [比照 1957 c. 11 s. 4 U.K.]

簡單來説, 「自殺協定」就是説兩個或多於兩個人生前同意一起结束生命。 倘若其中一人大命不死, 他就會被控誤殺。 然而舉證責任在辯方, 即被告需要證明有此「自殺協定」的存在, 否則他將會被控謀殺。

如何防治雙方協議自殺

簡單來説, 當我們遇到有自殺傾向的人, 須同時關注他的照顧者的情绪壓力和自殺傾向, 治療需兼顧兩者。
倘若察覺有一同自殺的意念, 那就需要考慮分開他們, 交由第三者負責照顧了。

張鴻堅醫生

P35

虐兔唇12歲女兒 兔唇女童今年2月被校方發現懷疑受虐後,學校社工決定報警,圖為女童當日送院檢驗。(資料圖片)

12歲兔唇女童年初被發現在寒冬僅穿薄衣回校,揭發她在家要用凍水洗澡,又沒有足夠衣物、食物和衛生用品,待遇與胞妹有別,女童更有自殺傾向。女童父母早前承認虐兒及襲擊兒童等3罪,裁判官昨判刑時強調給予兩人「最後機會」,希望他們珍惜並與女兒重修關係,判兩人各24個月感化令,其間須接受心理輔導。

社署昨回覆,涉事女童現時仍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身體及情緒狀况良好,亦已如常上學。

虐兒會構成什麼?兒童心理、法律、道德有何影響,讓醫、法、理、情來與你分享,請按下圖了解更多。

2018Aug_7_MED_Low  2018Aug_14_MED 2018Aug_21_MED 2018Aug_28_MED

P35
賭徒配偶 受情緒困擾news-images

調查訪問1,074位於2003年至今曾向中心求助的賭博失調者配偶,以了解其情緒、思維、經濟和人際關係4方面的狀況。結果發現,93.3%人表示因配偶嗜賭而受到情緒的困擾,92.8%表示感到沒有安全感,79.5%表示擔心會家散人亡,78.1%表示感到自己很失敗,有自殺的念頭及企圖以死相諫,分別有29.5%及22%。另外,89.5%表示曾因配偶嗜賭因而爭吵,66.1%指向親戚隱瞞賭徒賭博事實,為免家醜外傳,令支援網絡都受影響。

成功戒賭挽回婚姻家庭,情緒不再被困,請看下圖

賭博—成功戒賭重定婚盟賭徒家人的受助、自助和互助文字版(請按一下立即觀看)P35

 

昏迷13天離世 捐器官遺大愛

生前發放正能量,死後亦無私遺愛人間。因腹痛到荃灣港安求醫的四孩之母謝碧琪(Maggie),等候做「朱古力瘤」切除手術前因嚴重藥物敏感一度心臟停頓,陷入昏迷後轉往瑪嘉烈醫院,與死神搏鬥13日後昨(13日)離世,終年34歲。心地善良的Maggie生前已簽署了器官捐贈卡,其家屬昨忍痛捐出她的器官,成就大愛,給其他垂危病人重生機會。未命名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25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3-5

P35劉德華認有嚴重創傷後遺症

news-images提到現時的身體狀況,華仔首次談及他的傷勢,同時承認自己有嚴重創傷後遺症。華仔話︰「喺醫學角度嚟講,神經線破壞咗係冇得恢復,我腳趾尾有時會痺痺地,令我心情有啲煩,好似蛀牙咁。依家我對乜都有陰影,好似停車又驚後面架車撞過嚟,都幾嚴重下個創傷後遺症。」過往他的演唱會有不少高難度動作,他說今次就以安全為主,更找人用耳機提他走位,並謂會預多一些時間熟悉舞台環境,慎防再有意外。

什麼是嚴重創傷後遺症? 有沒有方法能醫治呢? 咩人才會有這個症狀呢?………………..請按下圖了解更多

嚴重創傷後遺症_page_1         嚴重創傷後遺症_page_2
P35

10歲男童用橡筋繩上吊亡

灣景花園10歲男童的圖片搜尋結果

鍾童在九龍一間名校讀小5,成績不錯,至近月他因情緒不穩,有時發脾氣稱要自殺及傷害家人,其後父母帶他往醫生,懷疑他患上自閉症的一種亞氏保加症。今晨他由母親帶返學校參加課活動,至下午5時他自行返家,跟着反鎖在房內一直沒出房。其後母親返家,見兒子反鎖在房內,由於兒子之前也試過反鎖房內,故不以為意,至晚上用膳時間,鍾母見兒子拍門沒有反應,於是叫鎖匠前來爆門入內,赫見兒子於門後上吊。

1943年美國醫生 Leo Kanner 發表了”Autistic disturbance of affective 
contact”的文章,此文立即成為研究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的經典著作。

1944年奧地利醫生 Hans Asperger 發表了”Autistic psychopaths in childhood”
的文章,文中形容四名男孩,他們的行為特徵被現今專家認定是亞氏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的典型描述。

Hans Asperger 的論文用德文寫,未能廣泛流傳,直至他過身後,在1991年,
時任英國劍橋大學德藉學者 Uta Frith 將他的著作翻譯成英語,Hans Asperger 
的貢獻才再被發掘出來。

其實阿氏保加症與自閉症的行為特徵有很多重疊的地方,很多人將前者視為高功能的自閉症
 (High function autistic disorder),即是智力正常,語言大致正常的自閉症。
現今美國精神學會將自閉症與阿氏保加症都納入新的自閉症頻譜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之內。

無論名稱如何這類病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徵,他們的社交能力薄弱。小的時候不懂望人,
甚至搶玩具、跟人交談的時候也沒有眼光接觸,叫他的名字也沒有反應。
他們很少主動聊人跟他玩耍,也不懂分享。有些不懂分親疏,沒有人際間的空間感,
很快就會跟陌生人有身體接觸,給人過份熱情、甚至粗魯、沒有禮儀的感覺,
這類孩子往往是很少朋友,小息時候經常是獨行俠,嚴重的可以整個學年也說
不出隔離同學的名字,輕微的可以是跟同學一起走動,其實並無互動,
但他們已經覺得有很多朋友。

何氏保加症的年青人很多並不懂鑑貎辨色,不看、也不懂看別人臉色。
人家七情上臉大聲呼喚才知道別人憤怒,至於較為細緻的反話、暗喻、恥笑,他們更難把握。
不懂得看臉色,也沒有從別人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令他們只顧說出自己的說話,
而不顧及他人感受,亦不理當時場合是否適當,結果往往得罪人多,已經薄弱的同輩支援,
在青春期後更加脆弱。年青人感到被訕笑、排斥,並不好受,容易變得激動,
誇張的反應只會引來更大、更多同輩的抗拒。大部份阿氏保加症的年青人有頗為固執的性格
,年輕時經常堅持同一方法做同一件事,不輕易接受改變,突然的改變更易引起脾氣,
長大後做事只有絕對的對與錯,黑白之間容不下灰色地帶,這種性格也造就了他們對
看似平常、不如意事情有特別激烈的反應。

幫助阿氏保加症孩子,應該由小做起,社交能力的培養更不可能一蹴即至。
學懂說話望人,建立兒時玩伴,主動與人分享,培養與朋輩一起的興趣,
把握社交禮儀,學曉說出負面感覺而不發脾氣,並改變固執性格等,更是一環緊接一環,
是他們成長上需要的培養與磨練。         

何定邦
精神科醫生
P35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墮樓亡


國務院港澳辦早前公布,鄭曉松因患抑鬱症,前晚 (20日)在澳門住所墮樓身亡,終年59歲。澳門司警今日證實死者身份,一名59歲的姓鄭男子由高處墮下死亡,死因無可疑。司警在現場未檢獲遺書,認為事件沒有任何刑事成分。

從新聞得知近日在澳門有一位官員墮樓身亡,據報是和憂鬱病有關,深感惋惜。
其實男士也有豐富的感情,如女士一樣,也可以一樣患上情緒病。
不過男士比較不接受自己會被情緒困擾,更不輕易向別人表達和求助。
「大丈夫流血不流淚」是許多男士求醫的阻礙。世界各地的研究,包括在香港做的,
都一致地指出男人自殺的比率遠高於女性。所以男士們都要留意自己的精神健康,
好像留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樣。許多時精神健康問題會由身體的不適首先表達出來。
希望所有人,不論男女,都會留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有問題,就要勇於求助。
「唔睇醫生」不是勇敢,而是自欺。肯面對丶肯求助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鄺保強 精神科醫生

P35

VR技術 治療飛行恐懼

虛擬實境(VR)技術愈見進步,不但可以用在娛樂項目上,現時更廣泛應用在醫療用途上,例如幫助治療諸如失智症等疾病,甚至連「搭機恐懼症」都能協助克服。有外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體驗式VR,完整體驗乘坐飛機的過程,幫助很多無經驗的用家排解恐慌和無錯的情緒。

據外國科技媒體《Mogura VR》報道,這款VR應用體驗程式叫「Flight VR」,由英國VR影像公司和藝術家Chris Bain共同研發,專門針對因為搭飛機而感到不安的人,以貼近現實的影像技術為基礎創建的VR內容,並通過影像體驗,減低對乘坐飛機的恐懼。

飛行恐懼症_page_1

參考資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Maples-Keller, J. L., Bunnell, B. E., Kim, S.-J., & Rothbaum, B. O. (2017). The us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and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25(3),103–113. http://doi.org/10.1097/HRP.0000000000000138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P35

大麻及「毒郵票」毒郵票

元朗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根據線報及調查後,凌晨2時許展開打擊毒品行動,截查一名離開天水圍天恩路一酒店的36歲英籍男子,其間英籍男子情緒激動,並以手襲擊2名警員,疑犯被制服後,在其身上檢獲約30克懷疑大麻及4枚含有懷疑「D-麥角酸二乙胺」(俗稱LSD)的毒郵票,檢獲的毒品總值約9000元,他涉嫌販毒及襲警被捕。

何謂毒郵票(NBOMe)?
NBOMe 是一種新款的迷幻毒品,成分類似安非他命,同類毒品包括冰毒嘛古等,
可呈粉末狀或水劑,亦可溶解後浸泡在郵票或印水紙表面,再放在舌底吸食。
NBOMe 最先被發現於 2003 年,但在 2010 才開始在毒品市場普及其他俗稱
包括開心紙(Smiles/Smiley paper)ࠊN-炸彈(N-Bomb)等

人體的害處
因為 NBOMe 是一種較新的毒品,醫學界其認識不多,暫難估計對人體有何長遠後遺。NBOMe 的效時因劑量而異,但通常持續 4 至10天時間。由於 NBOMe 多以毒郵票的方式販售,吸毒者有機會把 NBOMe 毒郵票來吸食 LSD迷幻藥用的紙片混淆,增加藥物過量的風險。所產生瞳孔擴張、心跳加速、體溫過高、高血壓、情緒不穩、幻覺、抽搐、急性腎損傷及死亡。

致吸毒的心理因素(直接/間接)因素
直接(情緒)根據禁毒處㸰㸮㸯6年報告,除了避免因沒有吸毒而感到不適之外,
吸毒者選擇吸毒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解悶及舒緩情緒低落或壓力,而迷幻劑、興奮劑
、鎮靜劑等毒品會對精神造成不同的影響。在這吸毒者可能會想借此舒緩精緒的不適
來逃避現實。
體原因包括:減輕情緒低落㸭抑鬱、改善焦慮、幫助放鬆、想感到興奮開心來解悶。

社交朋輩影響是引致青少年吸毒最主要的原因,朋友的認同對青少年十分重要,
若青少年結識了吸毒的朋友,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同能融入群體,青少年可能嘗試吸毒。
另外,吸毒者亦可能因想改進社交的表現而濫用藥物。

體原因包括:想得到吸毒朋友的認同㸭融入有吸毒者的群體,更享受與朋友相處的時間,
增強自信,減輕社交焦慮及增強表現。另外,吸毒者,尤其是運動員的學生,會濫用藥物
以增進自己不同方面的表現如;增強體能、捉進肌肉生長、 提升專注力及提升記憶力。

藥用:部分吸毒者可能把毒品當作藥物使用,以得到幫助睡眠、減肥、舒緩疲勞、止痛的效果。他毒品同時服用:吸毒者可能會利用一種毒品以增加另一種毒品帶來的快感,或者減輕另一毒品的副作。

間接因素(家庭)
若父母曾經吸毒,子女可能耳濡目染,受影響而染上毒癮。
因長期接觸吸毒行為亦可能會減低子女對濫藥的反感,繼而提高之後開始吸毒的風險。

家庭環境也是構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認識不足)
若果毒品有錯誤認識,如輕視其危害或低估毒癮的機會,就會大大提高選擇嘗試毒品的可能性。

誤用:有些患者會不遵照醫生開出的劑量服用配方藥物,因而成癮。

陳玉麟醫生
香港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前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戒毒治療

P35

男拔復課第一堂係「執葉」 清理校園未命名.jpg

一眾男拔學生今早回校,第一時間不是上課,而是與老師及校工合力清走校園內遭強風吹毁的樹木。根據校方在Facebook公開的片段及相片,校國在颱風後滿目瘡痍,有大樹甚至被連根拔起插在泳池,室內泳池範圍玻璃碎片滿地。校工、部分童軍及校友日前已到過學校,幫助清理插在泳池的大樹。今日學生們不斷來回搬折斷了的樹枝,又用手推車將大型樹幹移走,有工人在水池撈起樹枝雜物。

校園能運用群策群力的精神,讓學生懂得互助清理校園,十分可嘉。
像談天說道2012年1月文章中的「社會關懷體驗營—釀愛攪動」一樣能換醍生命中的反思
這次活動由明光社舉辦,主題是「釀愛攪動」的社關領袖營。

營友在新福事工協會參加活動時,同工帶領他們重演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
之後一眾營友在廢物回收站的電器中拆出完好的配件,從電線中拉銅綫,
在深水埗街頭垃圾筒執鋁罐和紙皮,最後更嘗試在街上當個撒瑪利亞人。
有營友望著婆婆沒有吃的,買包;拖著紙皮的,幫忙走一段路;
不良於行的,扶他們過馬路。一行人之後還嘗試用20元到街巿買兩餐飯,
做一天貧窮人,原來很苦。每次落區原來不是單單的給予物資,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尊嚴和支持。

十多位營友到了香港正生書院,認識戒毒的青少年,了解基督教戒毒。
正生同學露天上課,住在課室,甚至課室內就有一個「尿兜」、一枝水,
男生在晚上都不會離開房間半步。浴室是公共的,沒有熱水。
苦,但正生就是這樣教導。有營友不禁自省,自己日日追求智能手機,
大吃大喝,但同樣一班青少年,卻選擇去「捱」苦。有營友來到正生後,
更堅定自己會委身青少年的服務。

營友用一隻手,展示他們在營中被「攪」的,除了慈心,還讓他們了解到對社會弱勢的關注,
對貧窮的了解,並自省在資本主義下自己變為無良的消費者,甚至要學習與有需要的人同行,
學習關懷和同理心,更多人又願意放下自己物質豐饒的生活,
願意用更多時間關心社會和社區周遭的人。

三日兩夜的營會,四十多位青年領袖,看見信仰上的不足,發現耶穌的樣式,
認識社會的弱勢,放下自我,進入社區,與負傷者,有需要的人交流,不只物質上的給予,
更重要是心靈上的支持,尊重,同行。就在三天之間,他們意識到天國子民的服侍,
原來不單在教會的四面牆中,還有更多、更多……

P35

港大副教授涉殺妻

這個案件令人痛心,無論結果如何,整個家都受傷害。婚姻家庭的問題在社會每一個階層都存在,並可能反映身份、地位或學識越高的人士 ,可能更懂得隱藏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不容易被別人發覺,事情到了盡頭的時候便不堪設想。相反,社會階層偏低的人士,他們的問題可能更容易被人發現,社會從而能夠介入,避免悲劇的發生。
P35

淺談刑事案件的處理:
(a) 警方負責調查的工作 ,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

(b) 刑事檢控工作是由律政司司長全權負責。在決定是否提出檢控時, 會考慮兩點:第一,是否有充足證據支持提出起訴?第二,提出起訴是否符合公眾利益?

(c) 刑事責任包括犯罪行為及犯罪意圖,除了證明被告有犯罪行為外, 控方亦必須證明被告有意 圖犯案。

(d) 法庭還未作出定罪判決時,被告人都是假定無罪。

(e) 謀殺案是很嚴重的罪行,會由高院原訟法庭法官會同陪審團進行審訊。 陪審團通常由7-9位陪審員組成,陪審團一致或按5對2或7對2的大多數票 作出裁決被告是否有罪。

就謀殺或誤殺之分別,網上有不少資料可參考,例如http://bbs.tianya.cn/m/post-208-77383-1.shtml#!/_zcm57szx2bg

P35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繁忙的都市裡,讓我們靜下來  看看世界的美妙,使心靈得安穩加多一點色彩,美麗人生。

P35

漫畫、影片
按下圖進入 
 

giphy (1)          giphy
P35

飽足心靈 飽足心靈

P35

心靈教育
按下圖進入 

newproject_1_original (5)    newproject_1_original (6)

newproject_1_original (9)     newproject_1_original (10)

newproject_1_original (15)  newproject_1_original (16)

sony Gif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近八成中學生 感網絡失實資訊趨增   

「現今資訊爆炸,青協一項調查則發現,中學生普遍認為網上充斥假資訊,並以社交媒體及通訊平台最多,更有近6成半學生稱因看了假資訊變得多疑;而為應對假資訊年代,不少學生都希望學習「事實查核」(fact-checking)技巧,以明辨真偽……」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730616/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現今科技發達,資訊爆炸,有調查發現青少年已經意識到資訊真偽難辨。因為假資訊而困惑多疑者,希望掌握「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 的技巧。這項調查的結果其實很正面,因為年青人自身已有所警覺。

年青人以至其他不同年紀的人也許不會不留意瞬息萬變的訊息, 也在不同程度上緊貼著社交媒體,那裡也是資訊的來源之處。 但是,這些媒體卻往往就是不實資訊的溫床。

現代的科技進步,要製作有聲有畫的多媒體訊息或純文字檔案,真是何其容易。基於不同立場去製作自身所演繹的,甚至不惜歪曲事實的資訊;那些避重就輕、無中生有者,其實可謂普遍。

另一方面,要傳播這些資訊實在極其容易。彈指之間,不同的資訊便會不脛而走,輾轉複製流傳;有些再經過轉載,然後再加工,又成為另一則的資訊。

不少製造資訊者要推銷自身的信念和立場,人傾向相信與自身立場相近者,也會將相關資訊輾轉傳播出去。

我想起聖經中,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的經文:「這並不希奇,因為撒但自己也裝作光明的天使」。這提醒我們,有些資訊其實是不懷好意而又言之鑿鑿的,有些可能心存邪惡。這些事都足以催促我們務必慎重處理。

我認為要檢視不同的訊息的真偽,總有三種向導:

一、該資訊大抵是真的;二、或者部分真確而被誇大了;三、也有可能是無中生有的偽真相。我本人總帶著這三種向導去檢視不同的訊息。

我又相信去理解一項信息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白發放者或所屬機構的背景和立場。然後,再按其公信力去釐定相信的程度。另一方面,每當我們有意欲去轉發訊息的時候,務要慎重,不要成為傳播假訊息的幫兇。再者,在社交媒體或其他較為公開的場合轉發或評論訊息,其實是一種表態。有時候,當我看到親友們在評論一些事件時,帶有惡毒的攻擊用語,我心裡有不以為然的感慨。事實上,這一、兩年間社會的撕裂情況實在嚴重,我也眼見不同陣營的朋友表述著自身的立場,援引和建構他們關心的故事。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要作出無根據的評論斷語,更加不會使用惡毒的用語。一方面,因為自己未必掌握事實的全部;另一方面,也不想令持有相異見解的人太失望。

我又想起聖經的另一處經文,哥林多前書6章12節:「『所有的事我都可以做』,但並非都有益處。」我總不希望,漫不經心的評論會在有意無意中,傷害了持有相反觀點的人。

倪紹強博士

202009_38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網上學習的心理(二)

從心理學角度看,網上學習牽涉不少心理學範疇,包括:認知行為、社會文化、成長發展等等。首先,每逢有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認知上會產生一種新的「圖式」(schema)。此外,在認知心理學上有至少兩個有關理論。在推廣網上教學時要留意:

  • 根據Paivio的dual coding理論,人類認知功能可以同一時間處理語言及非語言的事物;語言包括說話及書寫。故此,成功的網上教學理應可以包括上述兩種輸入方式。
  • 根據Chandler及Sweller的cognitive load理論,人的工作記憶的認知能力確實有限。若輸入的知識太多,反而會影響學習進度。由於網上所得的資料可以非常龐大,所以教學時必須選擇重要及精簡的材料,方能有效。

根據Poonsri在2020年進行的一個社會心理學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參與社交網絡學習的人,不論男或女,對這種e教學方式都有正面的看法;而較特別的發現,就是這些同學對生活也感到滿意。

另外一個發展心理學於2014年的研究發現(Muzafar等人),網上學習比傳統教學更能提升學術表現。根據分析一群老師的意見,同學們在認知、社交、語言、數學及文字運用上也有進步。這項研究更發現,若果兒童利用電腦作為學習工具,學習會更迅速,而且能增長持續專注的時間。

不過,對於某些有特殊學習困難或需要的群體,一般的網上學習會帶來難於適應及應用的障礙及需要。舉例:對讀寫障礙的兒童來說,網上字體的形狀及大小需要特別調教。對於不能用手按鍵盤的傷殘人士或有嚴重視障的人,需要有合適的聲控設備。

為了得到更有效的網上學習,教育心理學家指出一些注意的地方:

  • 要提供即時的滿足感,方能鼓勵他們持續網上學習。故此,學習課程必須清楚目標及有關應用的好處。為要達到這目標,課程必須配合同學的文化、教育,甚至專業背景。
  • 要引起好奇心及新的體驗。因此,除了傳授知識外,要鼓勵學習者繼續發掘新的資料及理論,甚至在網上互相合作及分享。網上學習小組能提供社交互動及支持的機會。
  • 正面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學習。由於不能面對面直接交流,教師要懂得如何鼓勵學習者,特別在完成習作那時候。有人建議加上讚賞的回應或emoji符號,甚至建議設計一個網上遊戲給成績好的學生。

最後,有人認為教師如果能讓學員在網上學習期間,甚至課程完結後,仍然可以聯繫及答覆相關問題,或在緊急期間提供意見,將會有助學員持續學習。

我見網上學習將會是發展國家的新常態。雖然未必完全取代傳統面對面返學校上課的模式,但是其普及性及隨時隨地的彈性學習帶來的方便,絕對不能忽視。故此,e學習必須加以善用及發展,配合這世代之需要而制定合宜的課程,精益求精,方為上策。

網上教導也可以傳揚福音,教導信徒。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八節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麥基恩博士

202009_15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科研新發現  10小時極速分解膠樽

塑膠廢物難分解,造成嚴重海洋生態污染問題。近日有科學家研發出新型突變酶,能於10小時內分解本需耗時400年以上方能自然分解的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塑膠樽,效率逾90%。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4366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膠,要450年的時間才有機會回歸「自然」!所以如何處理塑膠垃圾的問題成為現代社會所面臨的重大環境保護課題之一。這類塑膠垃圾若不能有效回收再用,便會充斥在堆填區、海洋,而至我們的生態甚至生活環境中。

海洋垃圾中以塑膠類的數量最多,大量而且難以分解,而這些塑膠在漂浮期間會因陽光照射而碎裂,成為細小的碎片或微膠粒,不停隨着洋流飄浮匯聚,進入食物鏈中,繼而被人食入體內,引起健康問題,人類最終自食其果。香港於 2018 年已製造了 595 萬公噸固體廢物,其中21%是屬於塑膠廢物。

避免塑膠垃圾,最佳方法就是棄用或者減少使用塑膠。退而求其次,就是重用或循環再用。若不能即時棄用、重用或循環再用,也應妥善處理塑膠廢物。

PET是一種塑膠原料的聚合物。 分類標誌號碼為「l」,屬於可循環再用的塑膠。

PET 塑膠分類標誌與編號

PET 因其有很強耐酸鹼特性,為製造飲品樽的普遍使用原料,流行於食品產業,但此類塑膠自然分解時間很長。回收PET,加工循環再用,比新產製的PET成本高,令價格更昂貴。日常使用的塑膠樽(包括PET塑膠),每年全球產量約7,000萬噸,即使市面上已有不少回收塑膠樽的渠道,仍然只有三成能夠再造成新的塑膠物料。

近年科學家積極研究如何分解這普遍採用作飲品瓶的塑膠物料,期望可以解決問題。通過添加細菌來提高生物強化(Biological augmentation)的生物降解速度的過程是其中一個方向。通俗些形容就是用細菌「吃」塑膠。例如,德國科學家幾年前發現的一種綠膿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就是其中一種,分解聚胺脂塑膠。日本學者年前發現一種細菌 「大阪伊德氏杆菌201-F6 」(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能夠分解PET,時間只需六星期就可以使其分解,還可以讓它轉化成基本物質再利用。可是這兩種細菌都是在研究階段還需很長時間才能夠應用和發展起來。

經過人工抽取PET解聚酶分解塑料是一種途徑 [酶(Enzyme)是指一種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的生物催化劑]。 法國綠色化學公司Carbios的科學家在樹葉堆肥中發現出突變酶,樹葉分支堆肥角質酶( Leaf-branch compost cutinase, LCC),繼而研發出可於十小時內分解90% PET塑膠樽的一項突破。據稱此突變酶的生產成本只佔石油製造塑膠成本的4%,Carbios 與生物技術公司Novozymes 合作,期望在2025年前能夠大規模生產此種突變酶。

希望這些科研都能夠幫助解決塑膠污染地球的問題。 人類發明塑膠只不過是短短的70年左右,雖然塑膠的確在人類生活上帶來了不少方便,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環境生態問題。天父創造的世界,本身是帶有自然修復和平衡的能力,可是人類自工業革命開始,為著自身利益,不斷衝擊和破壞大自然,相信已超越地球可以承受的程度。詩篇24篇1節,詩人說: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大地和人本屬耶和華,住在其中的理應和諧共處;讓上帝、人、自然建立一個關係。願人都能藉着地和其中所充滿的美善萬物,榮耀稱頌上帝。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202009_25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網上學習的心理(一)

中學先恢復面授上課  教局:網上教學勿過長 

暑假即將結束,但學生未能如常9月1日回校面授上課, 開學後暫繼續須透過電子學習,教育局向學校發參考指引,指學校不應硬性規定各科要依照平日時間表,作實時網上授課,時間亦不宜過長,每節應為20至25分鐘,年級愈低的學生,電子學習時間應愈短,而幼稚園及小一、二學生不宜上實時網課。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中學先恢復面授上課-教局:網上教學勿過長-232738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傳統的學習是透過班房面對面上課,但是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遙距學習越來越普及和受歡迎。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導致不少人要保持社交距離,有人須家居隔離,甚至禁足。不少學校被迫停課(準確點是學生不能回校上課),因而直接或間接促成網上學習普及化。這種學習可以是很簡單的網上資訊,也可以成為整個學期的網上課程。

網上學習(e-learning)一般定義指藉著電子科技作為教育及學習的主要媒介。教育家稱這「電子教學」為第三學習系統,而第一系統是「語言教學」,第二系統則是「紙張教學」。其實這三種教學方式是並存而非互相對抗的。一般來說,電子學習實在可以在學校裡實行,但也越來越多在工作及家庭環境進行。除了教育機構發展這方面的課程之外,不少商業機構及團體也積極參與。

e學習的優點

網上學習的特點是彈性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日與夜)、任何地點(全世界)上課,學生甚至可以按自己的學習步伐而調節。這對非全時間的學生及持續學習的人更為方便。它更容許獨立處理問題及調節應用於自己的環境中,例如:烹飪技術。

同步與非同步網上學習

同步(synchronous)學習是指大家同一時間一起學習。大家可以透過網上面對面(與老師或同學)交談及互動,甚至分組討論及一起研究。

非同步(asynchronous)學習是指大家各自在不同時間,按自己需要而上課/下課。這對於不能定時上課或有其他責任(例如:照顧子女)、有學習困難及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有幫助。此外,這種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的模式,一般心理壓力較少,不會影響其他同學學習進展。

e學習的缺點

認真的網上學習比傳統面對面學習,確實有一些尚未完善解決到的問題;例如:很難遙遠控制學習者的專注力及環境因素,就如上課時間被其他事物影響而分心;而且一些實習或實驗很難在校外個別進行。另外,如何評估學習進度,如何幫助學習困難的人及如何保持考試公平度等問題,仍需解決。

聖經歌羅西書三章十六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我相信只要改善到不足之處,對信徒來說,運用資訊科技學習信仰及有關事情,也是一個智慧的行徑。

麥基恩博士202009_1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地球中暑

地球中暑 破北極圈105年紀錄 西伯利亞小鎮38度熱爆

全球暖化的警鐘再次響起,一個位處北極圈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竟錄得攝氏38度(華氏100.4度)高溫,打破1915年以來的北極圈最高溫紀錄。有專家指西伯利亞今年的異常高溫,較預期提早了80年出現。

新聞圖片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地球中暑-破北極圈105年紀錄-西伯利亞小鎮38度熱爆-223946

*** 何建宗教授回應***

《2020年的環保警號和召命》

今年實在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了:年初的時候,澳洲森林大火,哀鴻遍野,除了破壞表壤和生物多樣性,也影響南極洲錄得了歷史性的高温(零上20.75攝氏度)。不久,新冠病毒肺炎在中國武漢爆發,旋即影響全球,迄今仍未有平息的蹟像,信必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帶來深遠的打擊。五月的時候,俄羅斯有一個油庫因為凍土融化而塌陷,漏出了大量柴油,嚴重污染了北極圈,各國專家疲於防控,目前仍未完成清理工作。不久,非洲和南亞發生蝗災,而中國、北美和日本也開始了連串水患,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兩星期,我在北極建立的「紫荆站亅屋主來訊,說今年遊客潮仍然熱鬧,而氣溫也超過二十一攝氏度。報章報導,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小鎮,氣溫竟高達攝氏38度,簡直就如生病發燒,令人訝異!

南極變綠

氣候變化的速度,加快得十分激烈。這些「異象」,專家原預期2100年才會發生,現在已經歷歷在目,真的是「不可置疑的真相」。從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去解釋,就是一種連鎖性的加速,亦即是幾何級數式的惡性循環。先是人類發展而造成污染及「碳足蹟」增加,繼而全球暖化並平均氣溫上升,影響到南北兩極的冰山雪海,融化出大量淡水,淡水和砂土流入極地的沿岸及海灣,刺激了大量微藻滋生,產生了「綠化」現象。冰融和「綠化」又影響了極海的鹽度和吸熱率,破壞了大海洋流的交換。大洋受影響,水氣蒸發量和大氣環流的循環規律受干擾,將形成更多強烈低氣壓甚至颱風,它們吹至內陸席捲房屋,又形成水患和各種天氣失衡……一步一步下去,世界真的是岌岌可危!

世界需要的是負責任的「管家亅,不能徒具虛言甚至無賴推卸。可憾,國際日益走何單邊主義,令各種國際協議和可持續發展條約無法協力推動。非政府組織的存在價值,在於公眾參與、教育基層,以社區行動力挽狂灁。可惜,不少亦暗懷鬼胎,謀生多於謀事,又或工作流於表面,只能發動零散的力量,不成氣候。教會若是世界的明燈,做鹽做光,此其時矣!基督徒在社會的各個層面皆有強大影響力,「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期待我們能以環保宣教,起碼亦「宣教中不忘環保」,以愛為本,榮神益人,是禱是望!

何建宗教授
香港極地研究中心主任
九龍城浸信會執事
香港培正中學校監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戴masks(面罩、口罩)的作用與心理

歷史上的面罩

—Pngtree—blue medical mask hand drawn_5325179Masks這個字可翻譯為面具或口罩。面具這種東西在歷史上很早已經出現,在不少原始宗教中,很多祭司或巫師在宗教儀式上都戴上各樣款式的面具。當時的族人相信戴了面具的人特別有身份、地位,甚至有特殊能力或法力,可以醫病、趕鬼。戴上這等面具的人,也感覺自己的身份特別高貴或重要,所以會作出合乎這種身份的行為及表現。不過,平日不會做及不可能會做的動作,如手舞足蹈、喃喃自語,甚至殺戮祭牲及傷害己身等,這些不可思議的行為就會在特殊節日及儀式中出現。

日後這種戴面具的行為,在宗教禮儀上已經很少看見;但卻在很多民族的藝術及戲劇中出現,讓觀眾欣賞或猜想面具後面的演員的身份及角色。在歐洲中世紀初葉,特別在威尼斯的地方,開始了一類戴着面具的嘉年華會。與會者盛裝出席,臉上戴着各種象徵不同角色的面具,有英俊美貌的,也有恐怖嚇人的,各適其適。與會者在舞會中互相邂逅,男女不受當時社交禮儀的限制,翩翩起舞,互相讚賞;甚至當眾作出親暱的行為。一時間風靡歐洲,成為每年的盛事。

可惜日子久了,這種面具被不法分子利用,作出破壞社會秩序、傷害無辜市民的行為。因為看不見真人面目而避開了法網。結果,當時的威尼斯政府要立例控制戴面具的行為,包括:晚上不能戴面具在街上行走、戴面具時不能藏有危險武器、不能戴異性面具進入女生宿舍,甚至女生也不能在宿舍戴著面具與陌生人相處。

在近代社會裡,確實有些不良分子利用面具去作不法的事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的3K黨,戴上了面具去作出傷害黑人的行為來。所以目前有不少國家,包括較開放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及西歐多國都定立了一些法例,控制市民戴面具的行為。在某些場合中(尤其是抗議示威中)不容許參與者戴上面具,甚至口罩。可是,這些法例卻受到很多人反對,並在法律上及行動上受到挑戰。實際上,執法是相當困難。

醫學用的口罩

這些口罩又稱為外科口罩,—Pngtree—people using face mask for_5349982主要作用是保護醫務人員,免受有傳染性的病人身體的分泌物感染。最早出現這種口罩的時候,是19世紀末,因為肺癆病的傳染理論及外科手術傷口感染的需要而發明的。當時的口罩非常簡單,只有一塊紗布而已。直至1905年,當時發生猩紅熱,推論是由口沫傳染。因此,建議醫護人員使用口罩。這些醫學口罩漸漸不斷被改良,並且廣受歡迎。

目前,一般外科口罩不是用來防止吸入細菌或病毒,主要是讓患病者減少散播病毒。不過,在亞洲一些國家,例如日本及南韓,市民若有呼吸道的病徵(如咳嗽或打噴嚏),雖然是敏感病徵而非傳染性,但是為了社交禮貌,仍然自願外出時戴上口罩。此外,也有一些人因環境污染而戴上口罩,透過口罩過濾,減少吸入有害的物質。慢慢口罩的款式越來越多,兼有顏色及圖案。間中,成為青年人的時尚,有人甚至自己設計繪圖,好像昔日的面具一様。

到目前為止,一般人戴上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相互感染。當然是假設使用者可能染上疾病,雖然尚未發病(即在潛伏期或是隱形傳染),但是仍然可以感染他人;口罩便發揮到預防傳播的作用。可惜在今次「新冠病毒」疫情初期,在西方國家戴口罩者被視為傳播疫情的人,受人鄙視及疏遠。但是,現在證明戴口罩的地區才真正可以減低傳播病毒機會。反而,那些不戴口罩的人,當發生社區爆發的時候,便應該避免近距離與他們接觸。

另一方面,戴上口罩會給自己有自保的安全感覺,其實並不盡然。不是所有口罩有同樣的保護能力,而且要戴得合宜才有效。其他的防䕶措施,特別是洗手及消毒用品也非常重要,不能忽略。

聖經以弗所書第六章十一至十七節鼓勵信徒要「穿戴全副軍裝」,包括保護頭及身體的頭盔與盾牌。雖然經文重點是心靈方面,但卻指出自我保護的重要。這樣或可引申作比喻,要運用口罩與防護衣物來保護身體健康。

從社會心理看戴masks

現今的人戴着口罩,雖然主要是為健康、防毒的緣故,但是間中也有當作裝飾及遮掩之用。其中的心理也跟昔日於不同情況下戴上面具(masking)類似。這裡所說的,並不包括回教女士外出戴面紗的宗教傳統。無可否認,在某些時候及場合戴着口罩,是有特殊的社會心理功能的。

首先,戴上口罩便帶着隱姓埋名(anonymity)的意味,即是別人看不出自己的「廬山真面目」,甚至不知「我是誰」。因此,便可以做出任何自己喜歡做(包括平日不敢做)的事情,而避免被認出受到批評。有點像很多人在海外旅行的時候,放膽做一些平日在家鄉不敢做的事情一樣,包括:瘋狂購物、超速駕駛,甚至是嫖妓及一些不道德的行為。

另一個有關的心理因素,就是較容易放棄自我控制,而去盡情發洩情緒(disinhibition)。平日是好好先生的男士,或是為人和藹可親、斯文有禮的良好市民、公務員(甚至軍警),在口罩(防毒面具)的遮掩下,可以失控地超越人之常情或工作界限,作出破壞或傷害他人的行為。不過,當口罩被除掉或面具被放下的時候,便恢復原本的自我;而在事後回想,更可能感覺羞恥或後悔,可惜為時已晚。

在正常的環境(時間、地點),大部份人在大部份時間下,都不會作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但是在危急關頭和特殊環境下,例如:感覺生命受到威脅,其他人(特別是同道中人及有魅力的領袖)之明示或暗示,以及在情緒激動之下,一個普通人(無需是窮凶極惡者)也可能會作出極端,甚至不可思議的行為來。

為何萬物之靈,有理性的人類會作出如此過分的行為呢?心理專家有兩種解釋。有一些人認為每個人生來都有動物的獸性,隨時隨地可以表達出來。另一些學者卻認為人類是有自控的能力的,只不過在情緒受極度刺激之下,才會作出衝動及傷害人的行為來。我個人認為兩者也有一些真實性。前者的分析在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容易出現;而在現代的文明社會,後者的解釋較為貼切。當然,有一些情緒波動或有衝動性格的人士會比其他人較容易失控。

最後一點,就是在現代社會,人以為戴了口罩就不會被認出的想法,已經不合時宜了。現今科技的「辨識」技術已經能夠非常精準地判斷人臉,並不是一般面罩、頭套、化妝等,可以遮掩「真面目」。

總結起來,面具可以帶給自己及他人娛樂及歡笑,而醫藥上的口罩更可保護個人及他人的健康。不過,面具及口罩在特殊環境下,也可以帶來傷害與痛苦。願我們(特別是擁有權力或武力的人)在危急之時控制情緒,切勿激動,三思而行,負責任地好自為之。

對上主來說,「人怎能躲藏在隱密處,以致我看不見他呢?」(耶利米書23章24節)

後註:正如一些小說所述,世上也可能會有些高人俠士,戴着面具做善事,造福社會大眾。但在目前崇尚自我享受的物質社會,這種不求名利的善長人翁,可算是鳳毛麟角了!

冷對

202007_4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自評能力一般 不足1成家長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有調查發現,不少家長雖普遍學歷水平高,但卻自評英語能力一般,ABC更少於1成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常與子女用英語溝通。有專家指,0至7歲是子女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家長不應「驚教不好」便避開英語教學。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82624/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與子女用英語溝通

回歸前,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語一向擁有超然地位。 回歸之後,其實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其地位仍然十分崇高。 有教育學者曾經形容,英語在社會上可以視作為一種霸權。某程度而言,這一評論其實可以視作中肯。

普世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香港的中產家長一向望子成龍,所以大都認為能夠讓自己的子女多接觸英文,以致有良好的英語水平是無以尚之的。正因為如此,多年以來,以英語授課為主的英文中學,往往較以中文授課的中文中學,更為得到家長的青睞。有不少家長都願意花資源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和更好的英語培訓。有些家長甚至在家中試圖與子女用英語溝通,以營造更多英語學習的氛圍。當然有些家長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力不從心,也只好假手於人,讓子女到補習學校等等場所學習英語。也有一些經濟能力較強的家長,早早將自己的子女送到英語世界的國家接受教育,骨子裏是相信英語教育的優勢。

要用盡機會與子女用英語溝通,令我再次思想到教育的意義,也包括親子溝通和關係的意義。 我牢固的相信,用自己的母語來溝通是最自然不過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若果單單是為了要子女的英語水平進步而放棄了深層溝通的可貴之處,豈不是十分可惜呢! 作為基督徒, 我也會再三思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我也是一位父親,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學業上達標,甚至是成績優異和學有所成,但學業成功或者事業成功也不應是生命的全部。基督徒家長在望子成龍之餘,也實在應該祈求上帝,讓自己的孩子們能夠有全人發展,榮神益人!

倪紹強博士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DSE 放榜之後

疫情下DSE放榜 萬八考生達標 1.4人爭一學位

莘莘學子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應考文憑試,考評局昨天公佈整體成績,大部份中學考生今天可經校方網站取得成績,並透過網上報讀大部份大學學科。今屆考生共五萬多人,人數為歷年最低,其中約一萬八千人考獲入讀八所資助大學門檻的成績,但八大總學額僅一萬五千多個,即平均一點四名考生爭一個學位。至於未考取最低進入大學的考生,則須循其他途徑升學。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hk/870006/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bkn-20150714110401246-0714_00822_001_01b
網上圖片

今屆的文憑考試, 可以說是在驚濤駭浪之中完成,就連放榜的安排也要在線上進行。 其實每一次考試放榜之後, 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文憑考試乃是香港 許多人人生的里程碑或者拐點。 多年之前仍然有兩個公開考試, 近年已經二合為一, 可以說是壓力倍增。

其實考生應該對自己大概的成績心裏有數, 我相信最失望者應該是高期望而落差大的考生;成績遠高於預期的就會喜出望外吧。

我認為總要對自己的前途有所規劃, 這也應該在放榜之前已經做好,搜集相關的資料。 無論如何, 當下就要睇餸食飯, 謀定後動;要坐言起行,劍及履及。切忌紙上談兵,怠於作為而失之交臂。

年長人士總會說,現在學生升學的機會已經較以往的多很多。 若果從各方面的數據來分析, 這個講法當然成立, 文憑試畢業生要升學,途徑是多的。 不過, 總也不能說,現在的中學畢業生比以往的壓力為輕。 正如我聽過一個說法, 二三十年前, 由於升讀大專或者大學的機會是少的, 所以那些考不上的情況是意料中事。 直到如今, 由於家長和身邊的其他人,普遍都期望自己可以考上大學,所以自是有另一番的壓力感受。 我也覺得這個說法具有道理。 而且三數十年前的中學畢業生,畢業後還有就業這個選項,但現在的中學畢業生要就業的話,機會似乎更為渺茫了。

我總相信世事乃是萬變千迴的。 今次在疫情之下進行考試,考生們首先可以體驗到人生的無常。 若果今次考試失利, 也是人生裡眾多挫折的其中一個而已。

我建議考生們都嘗試安靜下來,沉澱一下這段日子以來的各樣領受。 其實人生的許多領悟,都發生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拐點之中,甚至是挫敗和逆境之中。 我呼籲考生們嘗試去祈禱,向創天造地的上主禱告,求祂指引自身的路向。原來聖經曾經作出應許,會向尋求上帝旨意的人,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

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聖經新譯本,腓立比書4:6-7》

倪紹強博士

202007_40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照顧者因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下)

對於一些照顧他人的人,特別是那些身兼數職、期望甚高、盡心盡力的照顧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支,很容易出現慢性的情緒及心理問題。其中兩種容易被忽略的情況,就是同情疲勞及關懷耗盡了。

一、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特徵就是生理及心理精力透支,導致減少關懷及同情別人的能力。有時稱為「照顧的負面代價」或「繼發性創傷壓力」。照顧癌症及舒緩治療病人的照顧者最常出現這種情況,而服侍兒童的社會工作人員也是高危。有些行業在特殊而且長時期的社會事件中,包括今次的疫情,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消防員、救護員、記者,甚至是衛生福利人員。在個人方面,完美主義、過分盡責、毫無私心、情緒收斂及缺少社交支援的人,會較其他人容易出現這種同情疲勞。

同情疲勞的症狀:

  • 長期的身心疲倦
  • 失去個人個性(好像生活在飄渺的時空當中)
  • 感覺付出太多,回報太少。
  • 煩躁,對自己行為不滿。
  • 體重減少、睡眠困難、頭痛等。

最近有些研究指出,同情疲勞應改為「同理心疲勞」。同理心是感覺到對方的感受。因為過分照顧他人,以致筋疲力盡,同理心漸漸麻木起來,甚至反過來出現負面反應。

二、關懷耗盡(caregiver burnout)

這是照顧者經過一段時間積聚的壓力而產生的身心靈透支現象,通常明顯出現態度轉變;從積極的關心他人變成麻木不仁,甚至負面的心態,討厭受助者。假若關懷者得不到所需要的支援,或是做到超過自己能力(體力、思想能力、經濟能力)所能應付,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

患上這種情況的人不單感覺疲勞,而且對服侍人的工作感覺很大壓力,產生焦慮及憂鬱情緒。假若發覺花了很多時間、精神關注自己健康,則會對受助者產生內疚。

這種情況的發生好像一支燃點了的蠟燭,初時火光熊熊,但慢慢失去光芒,終於熄滅。這裡的照顧者通常是非常熱心照顧他人,甚至有不現實的期望;希望受助者能夠痊癒。實際上,不少受助者情況只有越來越壞(例如:腦退化、癌症復發病人),以致越照顧越困難,使失望及失敗感覺增加。

關懷耗盡的症狀:

  • 有筋疲力盡的感覺
  • 對以往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
  • 逐漸退出家庭及親友的社交圈子
  • 感覺沉悶、煩躁、無助、無用、無望。
  • 胃口及體重改變(增加或減少)
  • 睡眠失調(失眠或喝睡)
  • 很容易身體不適,甚至患上輕微疾病。
  • 對自己及受助者產生傷害的感覺
  • 開始酗酒或濫用藥物(特別是安眠藥)

上述病徵假若出現一段長時間,則可算是患上憂鬱症了。

同情疲勞與關懷耗盡之分別

雖然兩者皆有筋疲力竭的感覺,而且會出現情緒波動。但是同情疲勞多是突發性的,當遇到突然的創傷或受助者特別的不良反應,以致突然無心無力起來。反過來,關懷耗盡是慢慢出現的,自己也應該感覺到或周邊的親友也察覺到,主要就是因為精力不繼,消耗過多而不支倒下。

解決方法:

一、自我醒覺:留意自己身心健康,勇於承認出了問題,無需有羞恥感覺。

二、自我接納:認識自己並不完美,無需過分犧牲,返回現實接受自己的軟弱。

三、自我照顧:生活要有規律,有足夠的休息、營養食物及鬆弛時間。

四、尋找支援:保持與同事及朋友的聯絡,若不能面對面也要透過社交媒體接觸。

五、假若仍然感覺不適,則要有勇氣主動求助,包括接受輔導或心理治療。

假如在疫情之中,更要小心保護自己,根據疫情調節自己生活。此外,你也可以選定一人在需要時代替你關懷受助者。這樣,最少可以減少一下心理負擔,萬一你真是感染了疫症(或患病的時候),受助者也有人照顧。

麥基恩博士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照顧者因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上)

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很多病人及其照顧者都受著不少社會心理的壓力,包括以下:

一、擔心自己或病人受感染,或者感染其他人。

二、因實施社交隔離措施,不能探望受照顧者,感覺不安及內疚。

三、擔心沒有足夠防護設備。

受照顧者有嚴重身體疾病或者臨危病人,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更會增加。照顧者在這裡包括了家人、親友、義工、專業醫務人員。

一、急性壓力精神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5分類,急性壓力精神障礙是在壓力出現的一個月內發生,會有以下病徵:

a.心跳、呼吸困難、胸痛、胃痛、頭痛、作悶、冒汗等身體病徵。

b.對壓力產生極度恐慌,情緒低落,有虛空感覺,容易煩躁及憤怒,感到有心無力等心理病徵。

c.重複不能自控的思想及回憶,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認知病徵。

二、適應性精神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

同樣根據DSM5的診斷標準,也有類似上述急性壓力精神障礙的各種病徵。不過,適應性精神障礙在壓力超過一個月之後才發生,而壓力本身通常未有急性壓力之嚴重。

三、犧牲綜合症(The Sacrifice Syndrome)

對於一些照顧者來說,他們身兼數職(照顧者、家務助理、家人、賺錢養家),肩負重大責任;而且很多時要在短時間內有成效,結果造成廢寢忘餐,透支起來,出現了以下症狀:

越勤勞越不滿意結果,即使有足夠時間睡眠仍感覺疲倦。為了減少休息時間,過量飲用咖啡等提神飲品。放棄正常的假期、娛樂、運動及社交等活動,對喜歡的或新鮮的事物沒有興趣。有時,雖然感覺煩惱,但似乎沒有其他人明白自己苦況。故此,也無瑕與人傾訴,感覺非常孤單。

麥基恩博士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偷窺狂-戀童癖

涉小學內偷拍女生如廁 IT助理囚3個月

小學資訊科技助理涉兩度潛入校舍女廁偷拍小學女生如廁,早前承認2項製作兒童色情物品罪。裁判官昨判刑時指出,家長與校方對學校職員信任,被告有預謀犯案,判監3個月。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72170/ 

*** 張鴻堅醫生回應 ***   

根據本案案情推論被告的精神狀況,依照美國精神科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DSM-5) ,可考慮下列4種可能:

  • 偷窺狂 (Voyeuristic Disorder) 302.82

(A) 在最少6個月的時段內,有重覆的幻想衝動或行為,透過偷窺另一個正在裸體更衣或進行性行為的人,從而達到强烈的性與奮。

(B) 該人仕有把上述的性衝動付諸行動。 —– 倘若只限於幻想衝動而未有行動,則該等幻想衝動已造成相當大的精神困擾或功能損害。

(C) 該人仕最少已年滿18歲。

  •  戀童癖 (Pedophilic Disorder) 302.2

(A) 在最少6個月的時段內,有重覆的幻想衝動或行為,透過舆未發育兒童(一般是13歲以下)的性活動,從而達到强烈的性與奮。

(B) 該人仕有把上述的性衝動付諸行動。 —– 倘若只限於幻想衝動而未有行動,則該等幻想衝動已造成相當大的精神困擾或人際關係的損害。

(C) 該人仕最少已年滿16歲。 —– 倘若未滿16歲,則必須比他侵犯的兒童起碼大5歲。

  • 反社會人格障礙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301.7

(A) 自從15歲後,廣泛性地漠視其他人的權益,可從下面7項中起碼有3項顯示出來:

  1. 重覆地參與觸犯法律的行為。
  2. 重覆的欺騙或欺詐行為,以獲得個人的利益或歡樂。
  3. 衝動,缺乏長遠的看法。
  4. 暴燥,暴力。
  5. 妄顧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 缺乏責任感,例如工作態度輕忽、債務不願償還等。
  7. 對造成別人傷害缺乏悔意。

(B) 該人仕現在起碼有18歲。

(C) 該人仕其實在15歲前已出現一些操守行為問題。

(D) 上述反社會行為並非只在「精神分裂」或「燥鬱症」發作時才出現。

  • 任何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例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濫用毒品等, 皆可能導致異常行為。

* * * * * *

根據上述4種可能去推論本案被告的精神狀況,可得如下結論:

  • 偷窺狂 —–倘若被告有此傾向已超過6個月,則此診斷正式成立。
  • 戀童癖 —–要確立此診斷,要偵查被告除了偷窺外是否還有其他戀童傾向。
  • 反社會人格障礙 —– 根據多名老師替被告撰寫求情信,應不似患有此障礙。
  • 任何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資料並無顯示被告患有其他情绪或精神障礙。

至於特殊「性癖好」的治療,倘若對患者或他人並不造成困擾又不觸犯法律,其實不一定需要治療。 —– 在需要治療的個案(例如本案),治療可包括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性技巧訓練、社交技巧訓練、藥物治療、家庭治療、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調校(例如有戀童傾向的人應考慮是否適宜在小童基構中工作)等。至於法庭判處的刑罰,其實也可以視為「認知行為治療」的一種方式,受了懲罰得了教訓,以後的行為就會改變,倘若不能收效,那就需要加強其他的治療了。

張鴻堅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大多數有計劃移民的人,一般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地方,特別有早已移居當地的親戚朋友(甚至有當地的華人社區),故此,一般都容易適應。但是,間中也會出現適應困難,有專家稱為「文化震盪」(culture shock)。根據分析,新移民的文化震盪一般會經歷以下的階段:

一、蜜月期(honeymoon stage):這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來到一個新環境,有很多新的東西去見識;又會見到一些新朋友,心情容易興奮。雖然要改變一下飲食及生活習慣,但與以前旅行的經歷相差不多。故此,除了睡眠之外,大多沒有問題。

二、挫折期(frustration stage):由於文化及語言溝通上確有一些困難,小小錯誤或人際間矛盾,漸漸積累成為煩惱;再加上懷念昔日在原居地出現過的美好時光,因而對新環境感覺不滿,開始出現思鄉情懷。

三、適應期(adjustment stage):時間是最好的治療藥物。一般移民在不如意的環境下,慢慢開始接受新的生活習慣。假若找到頗為滿意的工作,心情容易平復。如果建立了新的朋友網絡及社交(包括宗教活動),更容易習慣下來。

四、接受期(acceptance stage):隨着生活習慣開始適應當地情況,個人思維也隨着改變。原有的理想轉變為現實的接納,懷念昔日的光輝,也變成對明天的盼望;甚至動用自己的資源來創新事業。

如果想避免患上思鄉病或減少不適應問題,最好就是在移民前有好的準備。不要匆匆離開原居地,要多了解移居地的情況。最好是預先到那裡旅遊及小住,見見當地的人及事,明白當地的法例及教育福利等問題。假若自己有健康問題,更要了解當地的醫療制度及未入籍前的醫藥費用。

有些人說為了子女,所以要移民。假若自己不適應新環境,怎能令家人在異鄉得到快樂呢?以前移民潮的時候,有些人單獨移居海外或單獨回流香港工作,結果出現婚外情、導致「太空人」及「包二奶」的現象,實屬可悲!

在移民之後,不要心急購買房屋及找工作;先安頓下來,了解居住地方及附近環境。見見你認識的人或社群,並參加當地合宜的活動(包括宗教聚會)。雖然會有傾向了解離開了的原居地之近況,但最好不要太過着緊。若它蓬勃發達,則不要妒忌;若它混亂衰弱,也不要幸災樂禍。反過來,要多些認識移居地的新聞及社會動態。同理,很難不藉着社交媒體保持與原居地的親友接觸,但應該花更多時間與當地的人交往。

假若不幸適應不來,也不要立刻離開移居地返回原處;但也不要萎縮躲起來。反過來,要勇於尋求幫助,必要時尋求專業治療,讓自己一步一步面對及克服困難。

聖經中,也有不少記載遷移的歷史故事,最著名有亞伯拉罕舉家離開故鄉。這些先賢大都倚靠及順服上帝的帶領,雖然遇到大小困難,但是都能安然度過。還有但以理及他的三位年輕朋友,雖然被逼流氓巴比倫國,但是他們有屬靈的智慧應付各類危機,保持信仰,超越他鄉的人;甚至晉身高官尊爵,榮神益人!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移民本身是一個過程,通常從考慮至行動牽涉很複雜的心理及社會因素。假若是突發性被迫逃亡(例如涉及政治或宗教),則社會心理壓力更為巨大。移民可以是個人性質,又可以是群體性質(特別是整個家庭),後者的準備及執行會非常困難和辛苦。很多時候,家庭移民只是其中一位成員的意願,其他家人其實並沒有如此打算。這可解釋為何有些研究發現,一些太太隨丈夫移民,日後容易出現精神障礙。就算是自願及有計劃的移民,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問題要處理。

一、考慮移民階段:一般早有打算移民的人通常對現今狀況不滿意或恐懼,才立刻決心申辦手續。這便牽涉了個人因素,特別是心理和身體健康,更包括社會及經濟狀況。

二、選擇移民地方:世界上每個地方也有其優點與缺點,而且因人而異。故此,決定去一個地方長久居住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特別是與家人一起離開的話。

三、移民中的經歷:首先是離鄉別井的問題,離開相熟的親友及環境,有點像「連根拔」的感覺,很容易出現哀愁心態。通常離開一個地方,肯定要放棄一些東西(特別是住慣了的地方和用慣了的物件),多少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加上失去社交支持,往往是引發精神疾病的原因。

四、移民後的適應:在新的地方落腳不難,但扎根並不容易。除了語言差異及經濟上有壓力外,起居飲食及生活習慣也需要時間適應。一般來說,年紀愈大愈困難。若久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出現政治動盪的情況,緊張及後悔移民的心情很容易出現。有研究指出,在新移民間,具很高或很低教育水平的人找工作特別困難(尤其沒有特別專長),因而壓力感及無力感特別大。

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移民對當地社區的影響。不少研究指出,太多外人(特別是避難群組)移居到某一個城市,很容易與當地人產生磨擦。雖然這些難民願意擔當低下工作,但間接影響當地人就業機會;又由於言語問題,新移民往往走在一起,保持原居地的生活習慣,間接拒絕融入當地文化,很容易被視為外人,甚至是異類。假若有一、兩位新移民的害群之馬(特別是反叛期之青少年)犯了一些當地社會不接受的事情,例如:大聲吵鬧、隨地吐痰、醉酒鬧事等,就很容易被排斥了。近年德國有些地方,由於接收太多敘利亞的回教難民,結果出現了「伊斯蘭入侵德國」的危言聳聽謠言,導致種族歧視及暴力事件。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港版國安法|移民查詢激增 對比回歸前移民潮 學者憂失年輕人才

「港版國安法」消息曝光後,大數據分析顯示,搜尋關鍵字「移民」等字眼即急增四倍。有移民顧問表示,單日移民查詢急升十倍,有意移民的年輕人比例急升。

有學者分析,近幾年移民人數已見升幅,與社會累積不安與不滿有關,相信「國安法」出台會引起大圍衝擊,或加快移民趨勢,但引致的移民規模目前仍是未知之數,有待觀察。他認為,與回歸前的「移民潮」相較,現今考慮移民的年齡層趨年輕,關注或會流失年輕專業人才,即使從外地輸入人才填補,但後者「非長遠以香港為家」,社會基根改變,城市如何注入活力和創新力,將成課題。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76937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年來香港發生相當重要的社會事件,從修例引致社會運動開始,繼而有新冠病毒爆發,再而出現「國家安全法」事件,導致不少香港人心煩意亂,考慮移民其他地方。其實移民問題是一個有長久歷史的故事,而香港也屬於由移民而成的地方。

移民一般的定義是指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居住(可以是同一個國家或另一個國家),並打算長居新地方。至於移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為了教育、醫療、經濟,甚至政治等。在法律層面往往要多一個條件,對比到他鄉工作的人,移民就是要有「尋求庇護」的意識。

從社會學角度看,移民可以分為四大類:一、自願及有計劃的(例如投資移民);二、自願但沒有計劃過的(例如海外讀書而留下來);三、有計劃過,但非自願的(例如原居地出現問題,不能回鄉);四、沒有計劃過,又不自願的(通常是指「難民」)。

從精神健康看移民問題

移民確實是人生大事,不能即興行事。有研究指出,很多人在移民前、移民中及移民後出現精神困擾。2008年有一個研究,指移民瑞典的人有12%有患精神疾病的可能。假若他們是難民,或者年紀屬於兒童及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會比當地同齡的人多出很多。最著名的一個研究,就是Odegaard教授在1930年比較移民紐約的挪威人,他們比一般停留在挪威的人民,在精神疾病(包括重性精神病)的發病率高出三至五成。

至於較高患病率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適應新環境問題:就是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適應不了而引發精神問題。假若新地方與原居地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經濟地位等等相差越大,發病的原因也越容易或越嚴重。有社會學家稱這些適應影響為「文化震盪」(culture shock)。

二、先天性不足問題:就是想移民的人,在自己本地已有適應問題,才會考慮移民。故此,到了陌生的環境之時,當然會更難適應,因而引發精神障礙。社會學家稱這為「選擇性傾向」(selective vulnerability)。

當然也有其他因素導致新移民較易有精神問題。其實,移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素。移民的人之期望與實際面對境況之落差,也會令情緒波動。假若移居地與本土的差異越大(特別是兩地人民的感情及關係),產生精神問題的機會也越高。

但無論如何,移民適應與精神疾病是息息相關的,故在計劃移民前後,必須小心留意身心健康問題。

麥基恩博士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在名牌大學畢業,事業一定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優勝?

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為甚麼普通水準大學最優秀的學生,在頂尖經濟學期刊刊登論文的數目,幾乎都勝過在頂尖學府的優異生呢?

能夠成功入讀名牌大學的,都應該十分用功、聰慧、訓練有素、領悟力高,而且有雄心抱負。為何他們讀書時那麼優異,離開大學或研究院後,卻變得平庸呢?是大學有負於學生,還是學生辜負了大學?

早在1960年代,Fred Glimp受聘於哈佛大學擔任招生處主任,他制定了「happy-bottom-quarter」政策。他說︰「任何一班,不論多麼優秀,一定有四分之一的墊底者,在一個很優秀的團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平庸,那種心理會產生甚麼影響?是否有甚麼心理類型或某某類型的人,縱使其課業成績在班上包尾,但他們仍然能夠忍受,而且依舊快樂,或是對教育機會作出最充分利用?」

他知道大池塘對於那些非最優秀者的信心與士氣打擊有多大,所以他的職責是去找一些夠堅韌,在課堂外有足夠成就而能夠在哈佛的巨大池塘中承受當小魚壓力的學生。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635282/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閱讀完這一則關於名牌大學畢業生與普通大學畢業生,在事業上誰勝誰負的比較,文章令我想起一連串的命題,包括學以致用的問題, 誰辜負了誰的問題, 成功與快樂的問題,優秀與平庸的問題,多元智能的問題,以及何謂成功的問題。 在此我還是希望簡單的回應一下。

一丶 學以致用的問題

我相信無論是中小學以致大學的教育,課程目的應該都是向達至—Pngtree—student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graduation_3924879學以致用為依歸的。當然那些職業導向的課程,較容易被理解為能夠學以致用, 而純理論學科為主的課程,似乎讓人有不實用的感覺。 但我認為教育應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尤其是大專大學的教育,應該裝備學生邁向全人的發展。 當然,隨著世界的瞬息萬變,經濟的轉型,社會人士或許需要不斷思考與時並進和學以致用之定義。

二丶 誰辜負了誰的問題

換一個角度說,這也是誰以誰為榮的問題。 一個地方或者一間大學,會因為一位顯赫的人物而知名。 另一方面,一個人也會因著在某處知名的地方而感到與有榮焉。舉例說,香港大學會因為有孫中山先生作為畢業生而感到自豪。我又相信,當孫先生在香港大學就讀的時候,他或許會以在港大醫科畢業為榮。

三丶 成功與快樂的問題

若我們問自己,究竟人生是應該追求成功還是追求快樂,我相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當然要看成功的定義和快樂的定義在哪裏。我相信很少人會說自己因為要追求成功而完全放棄快樂,也只有很少人會因為要追求快樂而放棄成功。而成功的感覺也會帶來快樂的感覺。

四丶 優秀與平庸

不少人會立志追求卓越,不甘於平庸。當然那些嚮慕率性而豁達的人,也會說自己是樂於平庸的。其實我認為所謂優秀與平庸都只是相對而言。在一個群體之內,無論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機構,甚至在一個教會之中,總有些人在某一方面較為出色。某人的平庸彷彿鋪墊了某人的優越。若果刻意要比較,各方都無益。

五丶 多元智能的問題

我傾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若純粹以智能來評價一個人,我認為並不全面。多元智能理論提醒我們,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總有一兩項相對優越的能力,有機會的話要爭取發揮出來,加以優化,不宜妄自菲薄 ,也不辜負上帝所賜的潛能。

六丶 何謂成功的問題—Pngtree—successful people on the books_808138

這也是筆者時常思考的問題。每個時空的人們,總有一套成功的標準。當然這套標準是因時因地而有所差異的。當然許多人都會以家庭美滿丶職業高尚丶家道豐厚為成功的指標。 作為基督徒,並且有人到中年的生活閱歷,只覺得是否成功其實許多時候都不在自己掌握之內,人生的際遇與順逆,千回萬轉, 許多時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當然,我們還是要敬業樂業,戒慎自省,警醒禱告,並不一定要追求什麼成功,只求無愧於心,並回應著上帝的厚賜供應!

倪紹強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危言聳聽的社會心理

大眾媒體不時報導驚駭的消息,使人有點恐慌。有時,這是出於善意的警告,例如:疫情快速傳播,希望提醒大眾小心防備。不過,間中也有出於惡意的報導,目的是向某一些人發出一些帶有恐嚇的信息,叫人作出驚慌反應(如拋售股票、遊行示威、搶購物品等),而使自己得到益處。這種促使危言聳聽心理反應的人,心理學上稱為「驚嚇散播者」(scaremonger)。_Pngtree_man_with_scared_face_concept_5311460-removebg-preview他們的特點是用誇張而不真實的謠言,推算有關的危機快要來到(如戰爭、暴動、地震、世界末日),令人產生恐慌;而散播者則達到操控公眾的集體反應,謀取私利或打敗對手的目的。

上述現象通常是政治運動及商業銷售出現的手段,例如:在商品廣告中,汽車推銷商會警告市民:沒有安裝安全氣囊的汽車,若發生車禍,會導致車上的人全部死亡。事實上,發生如此嚴重的交通意外的機會並不高;又例如:在消毒噴劑廣告裡,會用放大鏡證明物品上佈滿了恐怖的細菌病毒。若購買某一牌子的殺菌劑來清潔,則不會引起嚴重疾病。但是,科學證明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有害。

在政治上,恐慌性的謠言是用來打擊對手及增加自己的支持度。這種情況特別會在競選前一段時間出現,例如:警告假若對方獲選,經濟肯定會崩潰,社會將會大亂,大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近年間,不少政治領袖就曾經公開批評移民會帶來犯罪風氣,如色情、販毒等罪行,破壞本地傳統文化、宗教特色,甚至會無聲無息地吞滅國家。事實上,絕大部份的移民都是守法的。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犯法,便會遭遣返到他們千方百計離開的祖國。

為何受眾會如此受影響呢?

答案就是人「恐慌的本能」。對危險的事物產生恐懼,是求生的一種避險天性。保存生命之後,也會漸漸對外來的陌生人或事出現一種提防的心態,藉此保護自己及家人,或者保存自己的貴重物品。當要提防的人或事越來越多或越來越強大時,恐懼的心理便會出現。一旦恐懼出現了,便會有過分,甚至不理性的思想及情緒,很容易把對方的威脅無限擴大,或會將對方非人性化(非我族類)。接著會收斂自己對他人的同理心,甚至對「這些外人」產生敵意。最後,或會出現「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反應。

當然,發言人若是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或是自己尊重及支持的領袖,或是信任的朋友,對他們說出的警告,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相信和接受。很多時候,激發危言聳聽心理的人喜歡引用一些罕有例子或似是而非的證據,加上極端的形容詞(如絕對肯定、一定會、100%等等)來加強自己說話的感染力。此外,有一些悲觀、有懷疑心和容易大驚小怪、杞人憂天的人,對於危言聳聽的事情,非常容易接收。

要降低或阻止上述的不理性情緒反應,專家建議兩種方法:

一、認知重估(cognitive reappraisal)。當聽到震驚的消息時,要保持冷靜,要挑戰自己負面的情緒;想想為何會有恐慌的反應。在思維上,問問究竟消息來源是否正確?描繪是否恰當?有沒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需不需要請教別人等等。

二、表達抑制(expressive suppression)。就是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衝動反應。反過來,要冷靜分析將要作出的行為,是否合情合理或過分反應?有沒有其他更合宜的表達方式?是否針對事件而非個人?會否遲一些表達更理想等等。

還有一點,就是製造危言聳聽心理的人,大部份的結果都是失敗的。當時間或其他實證推翻了那些謠言的時候,製造事端的人便會失去信用。這就是著名的《狼來了》寓言的教訓。可惜不少政治人物為了短暫的好處,仍然不斷製造謠言。當這個謠言被識破,便製造另一個更強烈的危言聳聽消息;讓大眾無暇思索,一直被恐懼支配下去。

耶穌在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三十七節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麥基恩博士

202006_17_original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七旬母與患長期病女兒墮樓亡

將軍澳一名7旬婦人與其患病的中年女兒,昨同被發現由新都城一單位高處墮下身亡,警方調查後暫列作「自殺協定」案,現正跟進調查。有社工指出,年長照顧者會面對較大身心壓力,籲應多關心個人情緒,如遇問題應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48764/

*** 陳華發醫生回應 ***

2020年5月21日報章報導:一名71歲姓蘇婦人與其患長期病的41歲幼女,在5月20日從將軍澳新都城一單位墮下身亡,警方暫列作「自殺協定」案 。

這是一宗不幸的事件。 「自殺協定」是指二人或多於二人所作的共同協議,其目的為造成所有訂立協議的人的死亡,不論協議內容是否由訂立協議的人各自結束自己的生命。

蘇婦生前經營毛冷舖,與丈夫及幼女住在私人屋苑。相信經濟條件應該可以。 所以事件應該與經濟困難關係不大。

蘇婦要長期照顧患病的女兒。可能在目前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下,大部分的康復服務及幫助都被迫暫停;令兩位當事人相處的時間增加了,照顧壓力也隨著增加,引致憂鬱反應,而出此下策。

事發時間是上午約九時。蘇婦的丈夫正在外踩單車。似乎丈夫並不知道兩人有自殺念頭或計劃。蘇婦還有另外兩名女兒,她們在事前有沒有察覺什麼呢?研究顯示,有超過一半自殺的人在事前一個月看過醫生,所以醫生在防止自殺方面,與自殺者的家人及親友都有一個重要角色。

相信蘇婦及幼女在事前應該有或多或少的先兆,而且時間應該有多天甚至多星期,但家人或親友們似乎察覺不到。先兆可包括情緒不穩、不開心、哭泣、茶飯不思、睡眠困擾、身體多了不舒服;甚至提及前路茫茫、生無可戀、看不到將來等念頭。如果家人或親友知道或察覺到當事人有困擾,應該盡量鼓勵他們講出問題,疏導他們的情緒。如果沒有進展,應該建議及鼓勵他們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雖然蘇婦及幼女沒有寫下遺書,但任何人如果知道他們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應該立即打999,或送他們到醫院接受評估及治療,防止悲劇發生。要知道,情緒問題大部分是可以治療及康復的。

蘇婦是71歲的老人。 在香港,老人自殺問題多年來都高踞難下、位列世界前列!超過一半都與憂鬱病有關。醫院管理局約20年前已開始老年精神科速治診所服務,可快速(通常七個工作天內)接觸當事人或照顧者作評估及治療。於防止香港老人自殺方面作出貢獻。有關資料可參閱醫館局網頁。

望公眾及專業人士對老人自殺(或任何年齡層的自殺)問題,都可以保持警覺、關注及重視,一齊合作努力減低香港的自殺率!

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恐慌性拋售的心理

恐慌性拋售一切卷土重來!?全球市場或又要全面大跌……

市場概述:周三(4月15日)歐市盤中,恐慌性拋售c市場恐慌性拋售一切似乎卷土重來,資金只為湧入美元。歐美股市下跌,美國道指盤初跌超600點;美元全線反彈,歐元、英鎊等G10貨幣全線下挫;油價今天再度暴跌,現貨黃金跌幅收窄,回到1720附近……

資料來源:https://forex.fx168.com/2004/3780185.shtml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當一些對股票市場不利的消息出現時,很多投資者在未經過深思熟慮,便把手上的股票一次性或盡快拋售。結果不久股票回升,便非常後悔。這種現象背後有一些強烈的心理因素。

早前,我曾談及恐慌性購物(搶購)心理偏差情況。其中也有一些適合於恐慌性拋售,例如:看到某些未曾肯定的新聞報告或某時事專家誇張的分析,為了保障自己及家人的權益,很多人便以最快的時間做一些衝動的搶購(impulse buying)或恐慌拋售(panic selling)行為。

對於在投資市場拋售的現象,也有其特殊的心態。根據心理學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大部份人都會恐懼局勢發展的不穩定、不明朗因素,擔心快將有最壞結果出現。故此,他們認為把所有投資拋售出去,最少也可以有些資金回籠,不至全軍覆沒。

但是,為何拋售者會擔心市場將會越來越差呢?這就牽涉另一種心理,稱為「逃避損失」(loss aversion)的偏見。一般人在考慮賺或蝕的結果時,很多時寧願選擇減少損失而放棄增加收入,例如:某一種交易可以賺到$500,但也可以倒蝕$500;有「逃避損失」偏見的人便會放棄這種交易,寧可沒有賺錢,也不要損失。有這欺騙自己的偏見的人,潛意識是十分懼怕損失。有研究指出,怕損失對心理影響比成功賺錢的大兩、三倍。這可以從「血本無歸」、「傷亡慘重」等詞語看到。當然也有一些悲觀的人凡事都向最差的一方面看。

另外一個認知心態就是「嶄新偏見」(recency bias):就是受到剛剛出現的現象影響,認為會繼續這個趨勢。因此,當股票指數大跌的時候,很多人便自動感覺情況會持續下去,故此必須立刻拋售手中的股票。殊不知市場已經跌到轉捩點了,但仍然有不少人繼續拋售,以致指數回彈時後悔莫及。

最後還有一種現象導致股票大瀉,心理學稱為「流行花車效應」 (bandwagon effect),是一種羊群心理,就是看見別人這樣做,就毫不猶豫地跟着去做。這種盲目「跟風」現象,也很常見,特別是那些抱有投機心態的人。但通常的結果是得不償失,而且造成投資市場大幅波動,甚至出現危機。

如何避免上述情緒化的投資呢?

首先,就是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因為大部份情緒化的決定,長遠結果都是負面的。反而要冷靜觀看形勢,以及參考專家的意見。除非你有確定的情報,好像有些超級投資者(俗稱「大孖沙」),也許可以比別人更早進行拋售行動。假若看不清方向,仍可以分期放售部份(但不是全部)資產,最重要是保持冷靜。當然可以按兵不動,看看形勢發展,然後小心按部就班,放賣或重新購買相關資產。

投資肯定會有賺錢及蝕錢的機會,很多時不受個人控制;但自己的情緒確是可以自控的。當然也有一些人因衝動投資而發達,但大部份人感性的拋售及衝動的購入方式,長遠大多是失敗收場。

近年,心理學提出在危急的關頭,不單是經濟危機,也包括發生天災人禍,最首要就是使自己刻意安靜(deliberate calm),方能作出理性的決定。當然若一早有危機感的心理準備,並作出理性的部署,當然會減少恐慌拋售心理,甚至會化危為機!

聖經有很多教導信徒不要害怕的章節。舊約出埃及記記載,年輕的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之前,上主就對他說:「我不是吩咐過你要堅強勇敢嗎?所以,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慌;因為你無論到哪裡去,耶和華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一章九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5_30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港府採逆周期措施力保香港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放緩,特首林鄭月娥召開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她表示,本港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8.9%,是有紀錄以來最差,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差,但政府會採取逆周期措施,透過政府投資和開支,力保經濟,基建亦不會停下來。

資料來源:
http://www.jdonline.com.hk/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5&id=50729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逆周期財政措施與聖經猶太歷史

從宏觀經濟學來看,政府的財政預算,一般可分為順周期與逆周期預算措施。順周期即是在社會經濟增長的時期,政府的開支增加及減低稅率;以及在經濟減退時減少開支和增加稅率。 反過來,逆周期預算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政府仍然增加開支及減稅。 至於那一種措施比較合宜,經濟學家不斷研究及討論,並且爭辯。不過,從社會心理方面來看,一般人特別是對經濟學不太認識的人,多是支持順周期的。反過來說,對經濟學比較認識深入的人,會較多同意逆周期措施。當然沒有絕對的答案。

其實舊約聖經,很早已經有記載類似逆周期經濟的故事。在公元前1600至1700年期間,當時在埃及執政的法老王,發了一個奇怪的夢無人能解,結果由一位年輕的猶太囚犯,給他解了這個關乎豐年與荒年的夢。這個少年人名叫約瑟,因解夢及其見解被法老王封為宰相,處理國事。結果在連續七年的豐收期間,他沒有亂花公帑去賄賂人心,或大興土木炫威耀武。反過來他卻把所有農產五穀徵收20%,放入國家倉庫,甚至多到不能計算。雖然可能令到大地主的不滿,但也防止人民過分消費。這可算得上是一種逆周期的經濟措施。

及後七年饑荒出現,約瑟大開倉庫,把糧食分給國民及賣給其他地區的人。這種逆境管理的措施,也可算是逆周期的經濟。但由於疫情持續,異族的人金錢用盡,終於把自己的牲畜、土地及個人自由賣給埃及。有專家指出,約瑟藉此統一了當地的貨幣及土地制度,甚至推行了影響深遠的人口遷移及奴隸政策的出現。結果埃及並沒有出現暴亂或作反的局面,反而國勢激増,是歷史上的強盛時期。

由此可見,逆周期的經濟措施有其可取的一面。唯一的危險就是假若逆情過長,國庫會因增加開支過度而提早被掏空。這會出現被他人追擊的危機。

昔日猶太的名言:
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箴言21章20節》

順周期的經濟措施與心理偏見

在經濟蓬勃的時期,不少政府都大花金錢,大興土木或增加福利,不單可以討好民心,也可以在刺激經濟,增加政府收入。這是稱為順周期的措施,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發展方法。

不過在這種經濟發展的時期,很多時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就是不少信貸服務,特別是銀行,因現金及存款過多,都各出奇謀去鼓勵借貸,甚至造成惡性競爭。以致有些銀行作出一些似乎是對銀行本身帶來很高風險的服務。導致這種過分高危的行為,有心理學家就此指出以下五種認知偏見:

一、遊行花車偏見(bandwagon bias):一間銀行眼見其他銀行有寬鬆借貸活動,故不甘後人模仿類似行為,以免日後出現嚴重差距成績。這種盲目跟風的羊群心理,實際十分危險。

二、自我肯定偏見(confirmation bias):銀行的負責人,雖然面前有足夠的市場資料,會不自覺地選擇那些與自己原有想法相似的數據,及不理會相反的資料。這種選擇性的偏差,雖然可以為自己產生思維共鳴(cognitive resonance),但對機構會帶來傷害。

三、新近記憶偏見(recency bias):決策者專注於目前的經濟繁盛情況,而忘記了昔日出現過的經濟爆破受創的歷史。這種災害性的短視,往往造成重蹈覆轍。

四、錨定過去偏見(anchoring bias):相反的,有些人卻沉澱於昔日放寬貸成功經驗,雖然知道今非昔比,而繼續堅持這曾經有效的措施。這種建構性的記憶(institutional memory),卻忽略了時代的不斷轉變及變革需要的道理。

五、持份者與代理的困境(principal agent dilemma):一般來說,銀行真正的持份者是大小股東,而經理只是代理身份而已。心理學研究指出,後者的最大興趣是短期的盈利,而較容易忽略長遠的利益。結果為了短期收益,而犧牲了長期的好處。

以上的認知偏見,其實不限於銀行的冒險行為,也解釋了不少商業機構的高危經營手法和失敗原因。

聖經舊約有對金錢管理的提醒。
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言13章11節》
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箴言22章7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5_14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黑臉琵鷺留港量減兩成

雖然黑臉琵鷺在全球數量再創新高!但最新調查發現,在香港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卻顯著下降,今年在后海灣(包括香港及深圳)錄得361隻,十年減22%,按年跌1.4%。香港觀鳥會指,顯示后海灣濕地生態環境的質素正在惡化,估計適合黑臉琵鷺的食物減少,保護后海灣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全球數量創新高-黑臉琵鷺留港量減兩成-21469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全球有六種琵鷺品種,包括白琵鷺、 黑臉琵鷺、非洲琵鷺 、皇家琵鷺、黃嘴琵鷺及粉紅琵鷺,而黑臉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的唯一一種頻臨絕種邊緣的琵鷺品種,20130322_CR_黑臉琶鷺_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我很高興知道今年一月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0」發現黑臉琵鷺普查統計到的數目是有紀錄以來最高,達4,864隻,較去年上升9%,即增加了401隻,而且過去五年來,四度錄得創紀錄的新數字。

從該會的網頁〔1〕,查看地區的結果, 比較2019年的數據趨勢,列表如下:

地區 2020年數量 比較2019年趨勢
台灣 2,785隻 +378隻(+15.7%)
香港 361隻 -22隻(-5.7%)
中國大陸
(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上海)
1,034隻 +44隻(+4.5%)
日本 544隻 +6隻(+1.1%)
越南 60隻 -5隻(+7.7%)
澳門 40隻 -13隻(-24.5%)
韓國 37隻 +14隻(+60.9%)
菲律賓 3隻 沒有改變
泰國 0隻 -1隻(-100%)
柬埔寨 0隻 沒有改變
總數 4,864隻 +401隻(+9.0%)

可是今年在香港觀察到的數量比2019年有5.7% 的下降。雖然比較該會2018年統計的數量350隻仍為較多。以單一地點觀察,黑臉琵鷺的數量每年都會有升降,但十年來整體數字的趨勢還是下降的 [普查統計2011年有460隻到 2020年只有361隻] 。十年來減了22%,按年平均跌1.4% 。然而相對全球整體數量不斷的增加 [ 2011年約有2300隻到 2020年有4864隻] ,黑臉琵鷺在香港的數量相反減少,因此香港在這方面的保育工作極需要多加努力,而且刻不容緩。不然將來要觀賞黑臉琵鷺,便要跑到外地去了。

回顧過往,在1982年,香港錄得的黑臉琵鷺數目不足20隻;根據香港鳥類學家暨香港觀鳥會負責人之一 ,甘乃利 ( Peter R. Kennerley) 在1990年進行的覆核結果顯示,黑臉琵鷺全球的種群,當時少於300隻。慶幸及後在有關地區的國家積極的保育下,全球包括香港境內的黑臉琵鷺數目,相繼穩定上升。可見相關國家及地區在黑臉琵鷺保育工作上的盡了很大的努力,亦見成效。自1997年開始,香港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戴名揚(Thomas D. Dahmer)邀請全球黑臉琵鷺觀察者於每年一月下旬同步進行調查,直到2003年,香港觀鳥會便開始接手這鳥類族群的統計工作。

黑面琵鷺是一種大型的白色涉水的鳥類動物,具有獨特的喙狀形狀,看起來像湯匙或中國樂器“琵琶” 的模樣,而裸露的面部皮膚是黑色的,故此得名叫黑面琵鷺。牠在三月至九月之間在朝鮮半島西海岸延至中國遼寧省的小島上繁殖產卵。北朝鮮和韓國之間的非軍事區是最大、最成功的繁殖地區,原因可能是因為該地區禁止一般人出入。到冬季,牠們會向南遷移至越冬地,包括在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越南等的沿海地區,再過到越南,泰國、柬埔寨和菲律賓也偶爾發現牠們的蹤影。台灣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香港大埔及內後海灣,福田自然保護區和澳門)是黑琵鷺的主要越冬地點。每年到台灣過冬的黑面琵鷺數量更達族群量的50%以上。

網上新聞圖片要確保黑臉琵鷺不斷地聚集和數量的增加,其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的棲息地來容納逐漸增長的族群。那地方必需有足夠的食物,並且有健康的食物鏈,水質要不受污染。黑臉琵鷺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濕地環境。黑臉琵鷺喜歡群居,每群為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更多的時候是與大白鷺、白鷺、蒼鷺、白琵鷺、白鹮等涉禽混雜在一起。

黑臉琵鷺的性情比較安靜,所以常常悠閒地在海邊潮間地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彙的基圍泥灘上覓食,水底層的魚、蝦、蟹、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水生植物等都是牠們的食物。香港大埔及米埔內後海灣的沿岸濕地和魚塘,都有牠們合適的棲息地。可是近年港珠澳附近一帶工程建設的頻密,雖然當局已盡力減少工程對環境的衝擊,但黑臉琵鷺是一種對環境警覺性很高的鳥類,這些建設施工對牠們的聚集或會有影響。更甚的是大灣區城市發展將繼持續,沿岸環境由泥灘濕地變為城市,適合黑臉琵鷺的泥灘生態境將更趨減少,黑臉琵鷺或許會有一日在後海灣及澳門一帶消失。 若其他地區諸如台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有更好的棲息地,便有機便會減少牠們來港或東南亞一帶越冬。也許讓我帶著說笑的語調說 :「良禽擇『岸』而棲!」

另外地球暖化亦有可能令黑臉琵鷺的越冬地北移,而令牠在南方港深澳地區減少棲息,其地方如越南,菲律賓亦相繼減少;泰國及柬埔寨,等地更困難看見其蹤跡。

黑臉琵鷺是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保護,捕獵、 蓄意騷擾、管有、售賣或出口等都是違法。與其他地區的相關法例,近二,三十年都有效防止黑臉琵鷺滅絕。要吸引黑臉琵鷺來港棲息,有關當局或許要提供合適環境給黑臉琵鷺覓食,包括減少濕地污染,而令合適牠們的食物增多,又甚至可以把一些野外漁塘基圍內外的的植物修剪或清除,以及控制黑臉琵鷺主要棲息的基圍的水位深度,以方便牠們覓食。

天父創造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衪亦看為好(創世記一章4、10、12、18、21、25、31節),所有生物都各從其類與人類和諧共處。我們不應忘記天父於創世時已託付給我們作管家的職責(創1:28 , 2:15),做好環保保育,將地球環境改善,將榮耀歸給天父。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中的,都屬耶和華。」詩24:1

「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愛自己所造的!」詩104:31

上帝說:「水要滋生眾多有生命之物;要有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創1:20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參考網頁 :
〔1〕http://www.hkbws.org.hk/BBS/viewthread.php?tid=28913 (2020年4月25日查閱)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港人看書習慣 創調查以來新低

香港出版學會公布「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20」結果,發現有閱讀印刷書習慣的被訪者,只有65.3%,而回應「沒有」則佔34.7%,是歷年調查的有紀錄新低。

學會稱,疫情期間市民留家時間較多,27%受訪者稱看書時間增加;其中18歲以下受訪者中,4成人稱在疫情期間有多看書,比例高於其他年齡層。學會聯同香港出版總會,推動「自家慢讀」行動,鼓勵市民留家享受慢讀以減壓。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24070/65%25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有閱讀印刷書習慣的人士不斷減少,每況愈下,其實並不是新事物,早已成為趨勢。隨著電子媒體的發達,互聯網的方便,影片和圖像似乎總比文字吸引,而且不少是免費的,也是垂手可得的。 然而,實體書刊其實保留其價值,不可偏廢。 英國一所大學的發現:只需要花費六分鐘閱讀就能有效減壓,相對於無處不在的電子資訊,閱讀實體書籍應該更有效讓我們能夠安靜下來,達到減壓和增進知識的效果。

eps30015書刊的好處其實不用多言。閱讀前人所書寫的書籍時,可以尚友古人,彷彿與作者隔時空的交流。 近年我們常常稱呼那些書不離手,或者有書卷氣的青年男女為「文青」。而有些人士只會謙稱自己是「偽文青」, 足以見得書不離手彷彿是頭上的一個光環,就是正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當然讀書的好處遠遠不止於建立自身的形象。

雖然聖經《傳道書12章12節》曾經說過: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我相信只是勸戒不宜過多。 其實任何事情過多也不宜。 例如多飲開水是好的,但若果飲水過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於身體無益。 看來,閱讀書籍也一樣。 任何事情都要避免過猶不及。 然而,大多數人實在太少安靜下來閱讀書籍的習慣了。

我又記起宋朝學者黃庭堅曾經講及對讀書的睇法,後人將之歸納如下: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乏味,面目可憎。

這個說法似乎也有點不近人情,不過讀書其實是蠻有好處的。 我覺得喜歡閱讀是一種情操,能夠暫時排除其他俗務,安靜一刻,沉默一瞬,壓根兒是一種享受,也是一項操練吧!

倪紹強博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世界衛生組織是大疫症失控的「代罪羔羊」嗎?

停世衛撥款 老特尋代罪羊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人數突破 200 萬人,在各國團結遏制疫情之際,美國總統日前卻宣佈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撥款,他指稱世衛沒有做好本分、必須要對疫情失控負責。但他口中所說的世衛「錯誤」華府亦有犯過,今次卸責世衛明顯只是為抗疫失敗尋找代罪羔羊。

資料來源:http://www.lionrockdaily.com/2020/04/16/10.pdf

***麥基恩博士回應***

世界衛生組織是大疫症失控的「代罪羔羊」嗎?

找尋代罪羔羊 (Scapegoating) 的意思是指刻意把一個人或一群人,一個組織、政府甚至國家,給予不合情理的怪責及懲罰。一般來說,一個人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或困難,怪責在他人身上;又把所有的失敗或劣行的責任,解釋及推卸在那人身上,希望藉此可以維持自己良好的形象。

depositphotos_82937976-stock-illustration-seamless-pattern-lamb-themex其實Scapegoat這個字,源於聖經的記載。在舊約利未記16章,上帝指示摩西每年獻祭兩隻山羊。第一隻羔羊會被宰殺,而把它的血灑在約櫃上。祭司跟着會把手按在第二隻羊頭上,代表以色列人認罪,然後第二隻羊便被釋放象徵罪惡被赦免了。第二是逃走的羊 (escape goat),是代罪羔羊英文字的源頭。但真正的代罪羔羊,卻應該是被宰殺的第一隻羊。這有點類似中國的名句「白狗得食、黑狗當災」之意思。

歷史上確實出現了不少找尋代罪羔羊的例子。著名的有在中世紀時候,天主教教廷在反對巫術之餘,把不合作的信徒(包括不少婦女)稱為巫妖,加以逮捕審判甚至判處極刑。此外在18世紀,法國皇帝路易十六的皇后Marie Antoinette ,因為是奧地利人,被法國人民稱為「婊子」,不斷地侮辱及批評,藉此去解釋當時因為路易十五揮霍過度,以致國家貧窮的一個藉口;終於被判為叛國罪,而遭斬首。此外在美國歷史上,當經濟蕭條的時候,當地的美國黑人也多次被指為搶奪白人工作機會的不良分子,備受歧視及傷害。而近代最殘酷的一個例子,就是在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時候,希特拉怪責猶太人是導致德國經濟不振的原因,而引發藉口去屠殺猶太人。

根據心理分析學的理論,這種找尋代罪羔羊的行為,是因為當事人為了減少自己的不安感覺,產生至少兩種自我防禦系統的心態:

一、轉移機制 (displacement mechanism):把自己的憤怒、仇恨、內疚、羞辱等不安心情,轉嫁在別人身上。

二、投射機制 (projection mechanism):自己不想要的思想及情緒,潛意識地加於別人身上。通常這代罪羔羊,是比較體質柔弱、權力較少、不易反抗(類似羊的特性)的人或組織。

不過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其實也會有弄巧反拙的時候,就是當被推卸責任的目標作出強而有力的反駁或反抗、不再作羊而是老虎的時候,則反而會自招羞辱及傷害。

新約聖經有多處談到與羊有關的比喻,其中有教導要提防會傷害羊的狼。其實在政治上真的有很多狼出現,吞噬軟弱無力的羊。至於世衛是否真是代罪羔羊,還是披着羊皮的狼,歷史會有答案。

麥基恩博士

202004_25_original (1)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DSE因疫情延期 考生壓力創9年新高


今屆中學文憑試(DSE)因疫情而延期開考。

網上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有調查發現,應屆考生壓力指數創DSE開考9年來新高,達8.1分,9成人因疫情而減低學習動力及難集中精神應試,較1月同類調查升逾2成。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說,學生專綫服務收到約1,100個查詢,今年初主要查詢升學事宜,近2周考生多關心能否如期開考、長期在家孤身作戰感憂慮,「有考生焦慮到不能溫書,更出現胃痛、失眠」,雖然無自殺求助,但學生的情緒需關注,而家長主要擔心子女學習及溝通問題。

建議局方若有任何改動,應盡早公布安排,讓考生提早調整心態。至於會否影響港生到海外升學,他指全球都爆發疫情,料各地會酌情處理。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10836/DSE因疫情延期%20考生壓力創9年新高

****** 倪紹強博士回應 ******

受到世紀 大疫情的衝擊,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彷彿停頓下來,影響所及無遠弗屆,其中一群包括有今年應考的DSE考生,壓力超標乃意料之事吧。

ftr
                          網絡圖片

今年DSE考試的日期一改再改,何時應考存在變數,也有可能壓根兒取消今年的考試。DSE 考生是第一次接受公開考試的洗禮,疊加的壓力與徬徨,不言而喻。

然而, 我們實在需要接受人生的無常。原來本以為看似可以如常運作的,其實並沒有必然。我們應該為著事情的順利而感恩,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或者應該多多追憶順境時的日子,並為逆境的時候作好準備。

要懂得處理壓力,因時制宜,舉重若輕。原來壓力真的無處不在,考生正是學習與壓力同行的機會。既然不可以避免,適宜因勢利導,將壓力轉化為令到自己更加進步的動力。

要調整溫習的時間表。考生應該不時檢視自己可用的時間來溫習,並且作出多手的準備。 理論上時間多了,溫習是可以更加純熟的。

要尋求支援。考生們應該相信大概自己不會是孤軍作戰的。在可行的範圍內,可以尋求父母和師長、同學等等的支援,無論是精神上的支持,或者物質供應、學習資料等等的援助,都是有幫助的。 我又相信考生們身邊的人,也應該是樂於施以援手的。

要適切地掌握最新資訊。面對世紀疫情,每每有許多關於考試的訊息,考生們當然要多加留意。 然而,另一方面,考生們也要提醒自己,最應關注的應當是需要應考的科目,不宜將時間投放在疫情發展的細節之中,否則真的會分心了。

要多做運動,有充足睡眠,多吃更好更健康的食物。 做運動其實是許多城市人所缺乏的, 縱使我們大概明白運動的好處,但我們的惰性總令我們輕易地放過自己,也就放縱了自己。其實休息也很重要。我時常記起這一段說話: 躺下是為了起來,睡眠是為了清醒,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又記起詩篇46:10 所言,「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適切的休息,可以令考生們更具長期作戰的裝備。食物固然重要。要提醒自己避免進食太多零食,對身體無益。

考生們要知道,面對公開考試,只是人生中衆多難關的其中一個而已。往後人生的挑戰也等著他們。有信仰的人更要學懂仰望從天上而來的平安!

倪紹強博士

202004_26_original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家居辦公綜合症

Home office】有返工冇放工? 關機前30分鐘做7件事提升效率

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istockphoto-1093488374-1024x1024不少公司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以減低大規模感染病毒的風險。在家工作有不少好處,不但省口罩、省通勤時間,更可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不過,對於不習慣在家工作的人而言,這種工作方式有可能大大減低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在家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不少打工仔的困擾之一,是沒有下班時間。當你不用出門上班,每天穿著睡衣在床上或沙發上開展工作,早餐和午餐時間可能變成了早午餐,你的時間觀念會開始變得模糊。想要提升效率,便要留意一些技巧了。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E8%81%B7%E5%A0%B4/461661/home-office-有返工冇放工-關機前30分鐘做7件事提升效率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月來,這個WFH 是「在家辦公」的簡寫(Work From Home)。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都要求職員部份時間在家工作。假若有家人是感染者或被懷疑感染,就要求他們全時間在家辦公。對一些人來說,不用乘搭交通工具回辦公室上班,實在省卻不少車費及時間。但是,另外一些人卻發現在家工作與在辦公室的環境下工作,實在有很多不同之處,且有些適應困難。可能因此工作散漫及無效率,甚至出現了「郊遊辦公」(利用辦公時間去旅行散心)的表現。社會心理學家因此討論一個新的社會現象,就是「辦公室綜合症」。

這個綜合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雇員分不出家庭及工作的界限。首先,工作受到家庭因素干擾,特別是子女的影響。因疫情關係,兒童及青少年無需返學校上課,改為在家中網上學習。由於年紀尚小,他們往往需要在家的父母照顧,甚至協助完成功課。故此,有時候很難專心辦公室的事情,特別是雙職(家庭及事業)婦女。假若家庭有甚麼需要執漏的地方,若在家就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有小部份人甚至同樣受到家庭的寵物騷擾。

此外,家庭的環境實在不是辦公的地方。在睡房或大廳工作都不自然,就算有書房可用,其書桌及座椅比較辦公室的傢俬,在設計上差很多,很難長時間坐下來工作。另外,即使有電腦及上網設備,也不及寫字樓的方便及齊全(例如:影印機、碎紙機等等)。

假若在家工作時遇到問題,往往不似在寫字樓般方便,可以直接請教上司或其他同事。況且昔日在辦公室的互相交往、談天說笑的情景再不能出現,影響心情。長時間埋身工作,很容易感覺疲累,結果效率往往下降。還有身為上司的,也發覺很難遙遠控制同事的表現。若不管理,下屬偷懶也不知道;但若管理過分,下屬會有被監控的不快,甚至乎會感覺私隱被侵犯。

假如要減少這家居辦公綜合症的話,可以作以下安排:

一、為自己或同事編訂時間表,有正常的工作及休息時間。在休息時間不能騷擾其他同事,但要有彈性,容許個別不同。

二、制定溝通機制,定時透過資訊科技討論工作進展,但不要過分要求,須考慮到同事在家庭中工作的不方便及煩悶心情;更不要失驚無神致電考問對方,要求立刻有答案。

三、鼓勵在工作時段中,同事間透過網絡見見面、談談笑,互相關心及鼓勵。假若知道某同事有特別困難(如子女生病),應加以體諒或提供協助。因有研究指出,在危機發生的時候,同事的健康及心情對公司的業務及日後復原,有很重要的關係。

「遊手好閑的,招致貧窮;勤力工作的,得到富足。」箴言10章四節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書十四章40節

麥基恩博士

202004_22_original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前線醫護在疫症嚴峻下的壓力

受訪醫護近半抑鬱

疫情持續,東區醫院精神科醫生向港島東聯網逾8,400名醫護及職員等進行調查,了解其精神健康,回覆的69人中,近半有抑鬱徵狀,其中24名職員出現輕微抑鬱,10人更出現中度抑鬱。有maxresdefault45%受訪者擔心個人保護裝備是否足夠,近2成則擔心受感染,有2人需求助。

聯網危機處理小組雖未接到醫護的情緒困擾求助,但應進行廣泛調查,了解疫情爆發對醫護心理影響,內地亦已就醫護精神健康制定全國指引。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607815/受訪醫護近半抑鬱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前線醫護在疫症嚴峻下的壓力

看了這個本地調查,我們首先要知道它不能反映一般醫護人員的真實心理,因為只得0.8%的受訪者回應,欠缺了全面的推論基礎。

一般來說,醫學文獻只會接受最少有10%的回應率而作出的結論。不過,話得說回來,當看到 這裡的三十多位同事要面對感染的威脅,心理上很自然會出了問題。 我們不能不承認,他們的確是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難怪還有10位回應者有中度抑鬱徽狀。

其實,在今年三月的 JAMA Psychiatry 醫學期刊中,20190221-CR-抑鬱1也有記載一個類似研究,調查在內地的三十四間醫院,在當中的千多名前線醫護人員,發現有50%有抑鬱症狀,45%有焦慮情緒,和34%失眠問題,其中特別在女性和護士中 更是明顯。

很容易想像到,他們如同在戰場上的軍人,恐懼是其中的壓力來源。對新病毒的不認識,防禦物資供應缺乏,和對上級或政府的不信任,這與恐懼的産生有關。

怎樣面對恐懼呢?  我們可以仿效軍人的訓練:

1) 謹慎但不慌張 ( react but not overreact):
只要緊守防禦措施和跟隨防疫手則,其他事件便不用多費神。

2) 承認自己内心的恐懼:
知道及接受這份工作的風險,並且多些表達自己感受,但以沉著應戰的心態去面對。

3) 投入工作,不給自己時間胡思亂想:
軍隊上級不會給軍人在戰場上悠閑的,必須有小差在手,當忙於工作,有明確的日程表,便沒有空間恐懼了。

4) 與夥伴一起作戰:
很多時,軍人在戰場上作戰,不會想起國家⺠族的聳高理想,而是為了同僚而勇往直前,與夥伴的出生入死的精神才是他們的動力。

5) 靜觀深呼吸: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中,也注重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做這個鬆弛動作,希望訓練到軍人無論多緊張也可以隨時入睡休息。

不過無論什麼訓練,什麼工作,都會有心理疲勞和耗竭(burnout)的機會,預防的方法簡單如每一段時間便須轉換dirty team 的成員。這個世界疫症戰事是個長久戰。

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切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申命記31:6》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Lai J.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mong Health CareWorkers Exposed t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JAMA Network Open Psychiatry 2020; 3(3)

https://nieman.harvard.edu/wp-content/uploads/pod-assets/microsites/ NiemanGuideToCoveringPandemicFlu/AboutThisGuide.aspx.html

202004_18_original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經濟低迷與民望的社會心理  

特朗普疫境民望升 英揆支持度飈      

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數據顯示,10個民主國家領袖民望平均上升9個百分點。早前確診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升幅最大,自2020年初至今上升逾25個百分點,支持度淨值達29%,十國中排第三;就算抗疫表現備受批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其支持度淨值自今年初也升了5個百分點,雖然仍屬負淨值,但在其任內算高水平。

資料來源:https://news.mingpao.com/pns/%E5%9C%8B%E9%9A%9B/article/20200402/s00014/1585766958646/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傳統的思想,就是每當經濟下滑的時候,政府及其首長的民望會下跌,而當經濟復甦或蓬勃的時候,民望就會上升。 但最近美國特朗普總統的支持度,在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經濟大受打擊的時候,反而達到在任以來的最高點。何解呢? 從一些專家的觀點,可能有以下的社會心理因素:

一、由於政府大灑金錢,全民派錢

根據Stubsger教授的分析,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民眾會擔心失業及其他經濟損失憂慮。但對政治家來說,這正是爭取支持的良好機會。對於有經濟能力(實質或看似)的政府來說,派錢是增加執政者的聲望。

二、自我確認心理偏見

每個人對自己認同的團體(包括宗教、社交、政治等組織),都會比較偏愛及袒護。故當發生一些美好的事情,會很容易將功勞歸於所屬的團體,可能間接是對自己身份的褒獎。反過來,當所屬組織似乎發生了一些困難或問題,就會找其他的理由去解釋及袒護。根據Busgaard 及Slothuus 之分析,在政治上政黨的黨員往往也是這樣的偏幫自己人及其領袖,在經濟危機之時會用諸多解釋,去化解別人的批評及自己心裏的矛盾。相反,在野黨的支持者,也會找一些證據(真的或是捏造的)去指責執政黨。這有如某些球會的球迷,無論球隊戰績如何,也會全力支持及堅持球會的實力。

政治分析員指出還有一點,就是教育水平偏低的選民,會多以經濟實惠到自己與否,來決定政府及首長做得好不好。反過來說,教育水平偏高的人,多會以政黨的理念及對社會事件的主張為依歸,故很自然繼續支持自己所屬的政黨。

由於目前美國特朗普總統,一路以來在美國人心中有相當高的支持率(基本擁躉),故在疫情之下仍然有足夠的支持。特別是由於疫情是全球爆發,要控制並不容易且涉及很多複雜程序;故有教育及知識的人,會明白很難全面怪責政府或其元首。再加上特朗普簽署史無前例的經濟救援措施,廣派金錢,雖有謂偏幫大企業,但實在是人人受惠,直接得益。故此他的民望支持率不跌反升,是可以理解的。當然美國日後的疫情及經濟發展,對這種似乎怪異的選民趨勢,也很可能有大改變。

其實真正的政治領袖,是真正的以民為本,以自身量力及合乎政治及經濟的原則及道德標準,作出重大的社會措施;再加上清晰及透明的解釋讓大眾明白其施政原理,而不是以説出偉大抽象而不實際的口號爭取支持。聖經中大衞王的標榜戰績、所羅門王的智慧斷案,就自然得到以色列人的擁戴及支持!

麥基恩博士

202004_10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歸咎文化的心理及偏見

美國官員指責中國耽誤美國疫情防控

近日有美國官員稱因中國分享疫情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才耽誤了美方的疫情防控。據美國彭博社3月20報導,特朗普在19日於白宮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抱怨說,中國「本可以阻止」肆虐美國的病毒。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即時中國/450547/新冠肺炎-特朗普指責中國耽誤美國疫情防控-外交部列證據回擊

****** 麥基恩博士回應 ******

近年來不單在香港,就是在外國,—Pngtree—business people silhouettes_669032_cut2越來越多人把社會發生的不幸事情歸咎於某一個人或某些人,甚至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這種情況不但發生在普通市民身上,也出現於政府官員,甚至國家元首身上。漸漸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歸咎文化(blame culture),又稱為「推責文化」。

歸咎就是以負面的意見批評他人,要求他們對一些後果不良的社會或道德問題負上全部或大部份責任。它的反面當然就是讚賞!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自我防衛心理。我們一般都會為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找出一個成因。由於成因往往是從人而起,最簡單是找一個人負責任。若不能找到真正的始作俑者,就選擇其他有關的人作為「代罪羔羊」。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成功歸給自己或自己喜歡的人,而把失敗的因由推給他人,特別是自己不喜歡的人。這樣會間接把自己的地位提升,心裡感覺良好。況且,這樣簡單地歸咎他人,實可以減少了尋根究底的煩惱。假若事情因自己的行為發生,這種反應便可成為一個藉口,又可以逃避自己犯錯的責任。有時甚至可以藉此對那些曾傷害過自己的人,作為一種攻擊或報復的手段。

其實歸咎他人的行為往往是一種認知的偏見,是心理學上一種「歸因偏見」(attribution bias)。這就是有意無意,但錯誤地推論事情的前因後果或其成敗得失,而不作客觀的資料蒐集或有系統地分析因由。這與新約聖經所說的「論斷」有所相似。假若批評是根據事實或客觀分析而作出的,是針對事而非針對人,則可稱為「判斷」。

雖然這種行為表面上及短時間內似乎對自己有利,但實際上對自己未必有益處,而且會妨礙自己的成長。難從錯誤中學習,例如:一個同學考試成績差了,便歸咎老師教導無方或同學不合作。結果不會反省問題所在,更不會改善自己學習的方法或考試技巧;甚至因此破壞自己和老師及其他同學的人際關係。假若日後被證明自己的推責錯誤,更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這種認知偏見,雖然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但在某些類別的人士更容易出現。一般來說,自我形象較低或自卑心重的人容易有這偏見,藉著譴責他人來提升自己的形象。相反,高傲的人(例如有些國家元首)也很容易推責他人,免得別人把責任歸咎自己,影響了他澎湃的自我。

上述兩種人,都有一個共同心理,就是非常自我中心,甚至有自戀的傾向。後者更會把一些他人成就歸功於自己,甚至吹噓。當然,那些懶於尋求真相的人及那些不負責任的人更容易以歸咎他人來保護自己。對於這類人,不要認為很容易改變他們。首先,不要和他們爭拗對與錯或誰的責任。最好能把一些數據或證據給他們解釋,或者讓他們自己看清楚。

若能了解他們的背景及成長過程,也許較容易接納他們。假若真是被他們歸咎了,也不要太過認真,免得影響自己的自信心或情緒受傷。當然,更不應該附和他們的偏見或盲目地依從他們的行動。

假若你是一位信徒,有可能藉著聖經的真理及耶穌基督的榜樣,用愛心及真誠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放下自我,接納以神為中心的生命。

聖經馬太福音七章一節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麥基恩博士

202004_6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拒絕「社交隔離」的認知偏見

social-distancing
網絡圖片

流行疫症爆發(或影響全世界的「大爆發」)的時候,為了減少互相傳染,大部份政府都要求住在社區的人遵守「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自制生活。不過很多時這種政策很難靠市民大眾自願遵守,結果迫使政府採取嚴厲手段,強制及限制民眾的社交行為。

為何有些人甘願冒險,而不遵守保護他們的社交距離制約呢?是他們無知傳染病的危險嗎?或是他們罔顧別人的健康呢?當然上述兩個原因可以存在,但大部份不理會政府當局警告的人,都可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們很多在思想上發生了一些偏差或錯誤:

一、「輿論偏見」(consensus bias)
這種偏見就是感覺自己的判斷及選擇是:
1. 很普遍性的,
2. 在目前的環境下是相當合宜的。
前者表示其他人也會像他/她這樣做,而後者則表示大部份會同意或同情他/她這樣做。

早在1931年,兩位心理學家Katz及Allport在研究學生態度時,發現考試「出貓」的同學心裡感覺到其他的同學也是這樣做的。某方面,這種錯誤的思想偏見對個人的自我形象有很重要的影響。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自信,甚至會較其他人更聰明,更有膽量,更能隨機應變。

二、樂觀(optimism bias)

有這偏見的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發生。他們會覺得雖然在瘟疫中很多人的確被傳染,但是自己被傳染的機會卻不高。他們會以自己過去的經歷,例如:平安度過SARS危機,故此同樣可以超越今次COVID-19之風險。又或會高估了自己對病毒的抵抗力,不認為自己屬於報道中的高齡高危人士,甚至會認為就算受了感染,也會很易復原;或者到感覺不適的時候,才採取防禦方法也未遲。

三、賭徒心態

不少人感覺到既然很難控制疫情,不如聽天由命好了。由於生命確實無常,而且很多人外出也沒有「中招」(患病),不如考考自己的命運,希望幸運之神出現。心理學上有一種特別的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就是明白某些事情好與壞的結果都可以發生,但既然(不好的)已經發生在其他人身上,輪到自己的時候好結果應當出現。故此,當其他人在過去一段時間感染了疫症,自己現在相安無事,不「中招」的機會相對多了,故此值得博一舖。這種「賭命」的精神,往往使賭徒心情更加興奮。萬一不幸染病,也會感覺是上天注定不能避免。殊不知實際情況是患病與外出感染是屬於正比例,與人接觸頻密度越高,受傳染的危險性更大。

以上只是舉出幾種心理認知偏見來解釋為何在疫情之中,仍有不少人不能遵守社交距離的要求。當然這問題還會有其他社會心理因素影響,例如:人類是屬於社群動物,很自然地喜歡群體活動,不甘於單獨生活。另外,也有一些人的性格喜歡冒險及不受約束,以致作出走法律罅甚至反社會的行為。故此,政府若要成功執行這類社會距離或隔離的措施,應該留意及防範大眾的心理反應。—Pngtree—silhouette crowd_574519

麥基恩博士

202003_33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海洋毒物~食海產存隱憂

有機錫化合物如三丁基錫(TBT)和三苯基錫(TPT)photo過去數十年被廣泛應用於船舶和海水養殖設施,作防污劑用途。最新研究發現,中華白海豚和江豚樣本其體內含高濃度的TPT,有小江豚體內的TPT濃度較03年升10倍,研究亦證實TPT會隨着海洋食物鏈倍增,最終或對食用海產的人類構成健康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毒物侵體-江豚體內tpt濃度增十倍-食海產存隱憂-211158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船隻的底部長期以來受浸於海水之中,會受到海洋生物如海藻,海螺等附着侵蝕而受損。十九世紀開始,航海界主要採用一些會析出有毒物質來抑制這些附著生物的殺藻滅螺防污劑來預防。這類的防污劑其原理主要是將毒素以一定速率析出,向海水中擴散,使其與漆膜接觸的海水層中保持殺死海洋生物的毒素濃度。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含三丁基錫 (Tributyltin, TBT)和三苯基錫 (Triphenyltin, TPT)  等此類毒性頗高的防污劑,因防污性能十分高,而得到廣泛應用作為防附著在塗料上的殺藻劑和滅螺劑,亦有用作木材防腐的殺菌劑。但八十年代起有研究發現,有機錫防污劑對海洋生物,如牡蠣(廣東人叫蠔)、海螺、魚類的發育會產生畸變,還會破壞海洋生物的免疫系統。在台灣有專家更發現TBT對牡蠣 (台灣人叫蚵螺)出現變性現象,是屬於環境賀爾蒙之一,會導致牡蠣產生性錯亂現象,導致生殖力下降,使牡蠣難以繁衍下一代,而令其物種有滅絕的危機。這些有機錫化合物的應用,也成為了海洋中的持久有機污染物,影響附近的海洋生態系統。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有機錫也會影響珊瑚的生殖能力,或進而導致珊瑚死亡,可見其對海洋生態的威脅不可輕視。

有鑑於此,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ne Organization, IMO)於2001 年通過了《2001 年國際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統公約》( Anti-fouling Systems on Ships , AFS 公約) ,並於2003年開始禁止使用含有機錫船舶防污漆於新建造之船隻上,2008年以後更完全禁止塗有含有機錫船舶防污漆之船隻於海面航行。2009 年,IMO 通過了《2009 年香港國際安全和無害環境拆船公約》。該公約(香港公約)是海事界第一個系統地對有毒有害物質加以管控的公約。香港公約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到了船舶的設計、建造、營運以至拆解的全過程,其中包括對船上有害物質的處理,該公約亦表明禁止使用含有有機錫的防污漆、殺蟲劑。因此,一般業內人士相信海洋水域中的有機錫污染預計會逐漸減少。

梁美儀教授團隊及其研究夥伴,發現近年海洋哺乳動物體內有機錫化合物主要為TPT,反映TPT持續影響這些哺乳類動物。其研究亦指出與2003年從本港採集幼少江豚體內的TPT濃度樣本的數據比較,更高出十倍之多,証明本港TPT污染有惡化趨勢,情況不容忽視。其實環境荷爾蒙諸如有機錫之類,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長時留存在環境當中,一旦進入生物體內,便會積聚於內臟及脂肪中,而且會漸漸釋放出來,干擾內分泌系統,代謝時間亦需要很長時間,因此為何禁用多年後,禍害猶在。

既然有機錫存留在海洋環環境中,通過食物鏈,自然地會在海洋生物體內積聚,因而在人類進食魚類和海產時,便有機會攝入有機錫,亦是人們攝入這種化合物的主要來源。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2019年4月公布一份有關香港市面水產中有機錫化合物的風險評估研究報告。該研究涵蓋的四種有機錫化合物,包括TBT和TPT。同樣發現,多個水產樣本中,最常檢測到的是TPT,其後為TBT及另外两種有機錫。報告指出從水產攝入該類物質的情況作相關健康風險評估,本港成年人從本地售賣的水產攝取有機錫化合物的攝入量,以致健康受損的機會不大。

除了使用含有機錫的防污劑外,對船隻的底部及海岸體結搆的清理或防污,海事界亦有替代的方法或產品,包括最傳統的以人工或機械清潔船體或結構面、使用以銅基為主的防污漆、利用塗層的疏水結構和低表面能等物理特性來作防污的無錫防污漆,都能降低因使用有機錫對生態環境造成之衝擊。

所以你們要使自己成為聖潔。你們要分別為聖,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新譯本 利未記 20:7》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種族恐懼症與「定型」偏見

近日有些中國人(包括香港人及海外華僑),在外地受到當地人士當面批評、指責、侮辱,甚至被說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帶菌者。

網上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他們被拒諸門外或被趕出車廂,甚至叫他們返回祖國。

這種排外的現象,可稱為外來人(或陌生人)恐懼症(xenophobia)。被排擠或針對的對象可以是某一類人或某一宗教信仰的人。若是單單針對中國人,則屬中華民族恐懼症 (sinophobia)。這現象是對一些非我族類的人士出現恐懼、憎恨、拒絕的心態,通常這些被針對的人士屬於當地的少數族裔。這種現象歷史上經常出現,特別是在戰爭期間;最嚴重的一次可算是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雖然文明社會鼓吹共融,但歧視、恐懼、排擠他人的事件近年也有出現。事情的發展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在社會層面可發生「憎恨案件」,例如:在紐西蘭槍擊回教寺事件。嚴重起來,可以出現群體流亡及種族清洗的殘酷事件。

20200131_canada_v2_1024
網上新聞圖片

至於這心態及行為出現的原因,實在是非常複雜。有理論說這種排外的心態,早已於人類血液之中,是先祖為了保護自己人而產生的防衛方法。若非這樣,恐怕會被其他族群欺負、擄掠,甚至殺害。持有這樣心態的人,因有了共同敵人,可以放棄自己的主見,而動員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合作。這思想形態,在國際舞台上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很多時被政治家所利用。

究竟這種種族恐懼,是否屬於精神疾病呢?

表面看來,若是真正的恐懼,可以當是「恐懼症」的其中一種;特別是出現以下情況:首先,這種恐懼或焦慮是比平常的焦慮過分很多。當恐懼的目標(即某類人士)出現時,會出現恐懼的心理,甚至會有不適的生理反應(如心跳、手震、冒汗、頭暈眼花等),從而出現逃避現場的行為。但最重要是當事人明白自己的反應過分,卻不能控制自己。假若不是恐懼而是憤恨或討厭對方,又不覺得自己的想法錯誤或過分,則不可以算是這種焦慮恐懼性的精神障礙了。

故此這種不太理性的思想,或者可以算是一種偏見或歧視心態。有這種思想、情緒及行為,往往跟當事人的成見有關。這成見在心理學上也稱為「板印偏見」(stereotyping bias)。我覺得翻譯為「定型偏見」更易理解!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態,是受着從小聽到他人的講說或個人經歷過的類似事情,而慢慢養成的一種習慣思維,可以是意識體會或在存在潛意識中。若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或找到一、兩個例子,成見便被加強及鞏固,例如:南非洲早年的種族隔離政策,白人小孩子自小便被教育黑色人種屬次等族裔的成見。當他們漸漸長大,打從報章看到黑人犯罪的新聞,會加強他們對黑人歧視的合理化。

至於如何減少這樣的認知偏見呢?事實上,有這等歧視或恐懼並不是偶然發生,而是慢慢形成。故此,要完全消除並不容易。首先,大家應有自知之明,反省自己對他人的想法,更不要過分自信,正如聖經所說:不要論斷,免得被人論斷。(馬太福音7:1)反過來,我們應有謙卑的心,正如聖經也說:各人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不過,對於別人所說的話,特別是較為偏激的批評,也要嘗試尋找佐證方可接納。若時間許可,更可請教廣受敬重的人之意見。在未有確定證據之前,即使有恐懼思想也不要作出不合社交禮儀的行為,也不要認同別人所作的過分反應。

假若有控制不了的驚慌思想或情緒,應尋求心理專家的輔導。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_32_original (1)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

為支撐經濟及應對疫情,政府先後數次推出共逾500億元撐企業及紓民困等措施。財政司長陳茂波料2020/21年財政預算赤字可能是歷來最高,但政府仍有能力於近期持續推出逆周期措施,未來則須量入為出。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指,會減省審批工序盡快向低收入家庭發放一次過特別津貼。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

****** 周永新教授回應 ******

首先要明白這次疫情對中下階層市民的影響較大,由於市民減少外出消費,令商舖營運困難甚至面臨結業,而從事消費行業例如飲食、運輸行業人士面對裁員、減薪等,影響較嚴重。相對中上層人士因有較穩定的職業及收入,故此相對的影響較少。

政府於一月中開始推出一百億元紓困措施,其實是因應過去半年社會事件對香港經濟造成的影響而設的,現在再推出回應受疫情影響的措施及新一年的財政預算,驟眼看來在長者及低收入人士上有增加津貼及福利,但整體來說,紓困措施對中產人士較為有利,例如退稅、差餉寬減等。至於向18歲以上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的措施,其成效或有所保留,因為過往類似的措施都需要等候很久,市民才能領取津貼,而當下市民所面對的困境是非常緊急,已經不能拖延,希望政府加快發放津貼,以解燃眉之急!

新聞圖片
網上新聞圖片

總括來說,政府推行的措施,特別在財政預算方面,沒有長遠改善香港稅制的措施,或透過稅制幫助一些弱勢社群。反而,今次的疫情突顯了貧富懸殊的情況非常明顯,貧富懸殊已伸展到生活上每一方面,例如搶購口罩事件,基本上大部份基層人士都沒有能力負擔得起購買口罩;另一方面,學童在停課下要留在家中使用電腦學習,然而,很多基層家庭家中仍然沒有電腦,即或有電腦,家長也需要外出工作,即使可以留在家中,亦未有相關能力教導指引學童使用電腦學習。

新聞圖片4
網上新聞圖片

期望政府在疫情過去後,能針對社會上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作出長遠的檢討,例如貧富懸殊、工作薪金不穩定等,否則,下一次危機再出現時,受害的仍是基層弱勢社群。♦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過分樂觀及悲觀的偏見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最近,港鐵工程開支費用比原來的預算增加了很多億元。雖然港鐵公司解釋了種種原因,導致工程延誤而增加支出,但是政府卻不認同這種解釋而拒絕增加撥款。

當然實際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也不知誰對誰錯。不過全世界不少超大型的工程,都出現這種極大的超支現象。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投標者必須以最低價錢去競爭,日後藉著很多非人為的意外(如天災)去要求增加要求。這使我想到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見現象,可以去解釋這種超預算的工程,就是「樂觀」偏見(optimism bias)。

這種偏見就是過度地把事情看得美好,超乎現實情況。其實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是應付困難的一種自我安慰情緒思維。這種偏見會使人一方面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能力超越,勝任有餘。另一方面又覺得按計劃而行就會凡事順順利利,即使出現困難也很容易解決。現實卻不是這樣,世上永遠都會有出乎意外的事情發生。若不一早把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計算在內,工程一定會超出預算,甚至延期完成或爛尾收場。

既然有「樂觀」偏見,當然也有「悲觀」偏見(pessimism bias)。有些人(特別是悲觀主義者及情緒憂鬱者)對事情的發生產生恐懼擔憂,誇張了那些較為負面的事情;認為會出現對自己、他人及世界十分不良的後果。有極端這種偏見的人,甚至會產生有如世界末日的感覺,稱為「惡夢」偏見(nightmare bias)。這種偏見在社會上比起一般中性思維更有市場,因其誇張的擔憂,很容易激發他人的情緒而引起共鳴。舉例: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子發電站洩漏輻射,雖然數隊專家評估後覺得非常安全,對核電站的工人及當地人民(甚至動物及植物)並無可偵察到的健康問題。但是該州居民甚至整個美國的人,有一些人受到這種悲觀、惡夢偏見影響,因而出現恐慌情緒;特別是州長勸喻在五英里範圍內所有孕婦及學前兒童離開。結果在數日之內,附近有超過100,000名居民搬離自己的城市及做出各樣過分的自保行為。終於,美國停止核子發電計劃(直至1985年),沿用傳統煤及天然氣的發電方式,結果造成更大的環境污染及天氣變化害處。

近日有一些人批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及美國總統,認為他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評估過分樂觀;也可能是有上述的樂觀認知偏見。然而有一種更貼切的描繪,就是「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這種偏見是指有些人或政府,相信凡事都會很快回復正常,因而對災難的發生及其不良影響的可能性過分低估。結果導致在危機出現時,準備不足。對於這種思維,有一種解釋,就是在壓力之下,接收太多信息令大腦的反應緩慢了,因而會把可能的解決方法局限於一個似乎行之有效的傳統處理措施,後果是應變失敗。

至於那些批評的人,他們也可能有事後孔明的偏見。心理學上稱為「後見」偏見(hindsight bias)。這偏見是指一些人因為某些事件再發生後,認為自己一早已經預知結果,甚至早已提出警告。其實在別人的記憶裡,或者翻查紀錄,他昔日的預感只不過是一般人的憂慮(或稍為緊張一些),並非現在這般肯定。這種不自覺的偏見會帶來一種超越他人的滿足心理,會產生自己比別人聰明的假象。這種過分自信的偏見,在日後遇到其他危機時,反而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其實不少賭徒(特別是那些屢賭屢輸的人)也有這種後覺偏見。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_26_origina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不作為」之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起全球恐慌,而各地政府在處理疫情上,有成有敗。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更引來很多負面的批評。為何日本政府不提早讓乘客下船?又為何不把船上的人遷移到比較安全,感染機會少的地方呢?

當然實際的原因現在尚未清楚,或者太複雜至永遠不可能知清楚。不過就這樣的事情,使我想起一個「認知偏見」的議題:「不為之」的錯誤(omission bias)。這個心理學的現象就是很多人認為,若做一件事情而產生不良後果,比較不做這件事情而產生同樣後果,前者的心理或道德罪過感覺更為嚴重。這種現象最常見於突發事情,在未有先例可循的有效方法之時最易產生。故此,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官員 可能考慮到若果放旅客下船,會把傳染病散播全國;這樣比不積極作任何干預更不可取,有可能做成更大的罪惡或更大機會受到批評。

對於這種現象,心理學家常用一個情節作為例子,稱為「有軌火車」困惑。內容大致是一輛行駛快速的火車,突然失控超速前行。你在駕駛室裡看見路軌前面有五位鐵路工人正在工作。你打算立刻更換路軌,讓火車走向另一路線,避免死傷。正當你打算這樣做的時候,你突然發現這條新路軌前,也有一位農夫行在上面。在這兩難之間,你會不會轉軌?雖然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大部份人當下會舉棋不定,選擇不作甚麼行動。主要的心理就是我沒有做甚麼明顯不對的事啊!

我感覺武漢市「封城」行動,也許會有這樣的道德矛盾。怎能肯定這樣做之後,疫情便能受控制而不擴散?因為歷史上似乎未有類似的措施實行過。當然事後孔明,會知道這措施對與不對,甚至會想到其他更佳的方法。但在緊急關頭,上述這種心理認知偏見,往往會妨礙理性的抉擇。故此,一個勇敢、果斷,又願意承擔責任,又有彈性思維,在出現反效果的時候,可以改變決定的主管,就是危機處理成敗的要素。

其實基督教信仰,對犯罪的看法也分兩類:一、做錯的罪(sin of commission),例如:犯十誡;二、不做的罪(sin of omission),例如:雅各書四章十七節所講「知道行善,卻不去行」。兩者皆是罪,無分輕重。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20200302_不作為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傳染病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下)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個多月,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一旦中招要隔離,點算?家裏口罩存貨不足?消毒酒精斷市……面對不確定的疫情,心理上或多或少出現焦慮不安。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麥基恩醫生繼續與大眾分享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停課不停學 難度在操作

「停課不停學」這個理念其實是好的,但問題在於如何在現實中執行。家長在家教導兒女和幫她們溫習並非一件難事,最困難的,卻是依照校方給予的電子清單去幫她們學習和做功課,因為每一科都要用電腦登入不同的網站看電子書和對著電腦做練習,而不同的網站又有不同的設計,由於操作繁複,令整個學習過程可說是事倍功半。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column/Family/停課不停學-難度在操作-208388

*** 倪紹強博士回應***

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等等,都需要延長不回校上課的日子。 於是「停課不停學」的訊息已被清楚表達。 要學生在家中延續學習,曠日持久,當然殊不容易。 大學固然可透過線上學習,名義上或者實際上,維持了學習的氛圍。我相信中小學和幼稚園的教師,都透過不同方式,著令學生在家中繼續學習。然而,對許多中小幼的家長來說,家長在家中彷彿取代了在學校中教師的角色,負起了督促和教導的任務,需要疲於奔命的配合著學校的學習指令,實在殊不簡單。

說到要停課不停學,我有以下的提議:

1) 持之以恆、 細水長流
目前停課大概會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若只能夠在停課的初期猛然下功夫,學生看電腦有可能力度過度而失卻原先的銳氣,倒是不足。應該分配好時間,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時間分配表,但是也不能夠一成不變,因為時間愈久,變數愈多,也應該有一定的彈性。其實學習真是終生的事,當然不限於疫情期間,學習乃是細水長流的。

2) 勞逸結合、 因時制宜
其實每個人可以專注的時間都有限。要處理和學習最艱深的課題或活動,就要在最清醒和可以專注的時間中進行。 時下年輕人常說要 multi tasking。 我是原則上同意的,但需要有匠心獨運的配合,也要分清主從關係。

—Pngtree—hand drawn cartoon boy studying_40306763) 掌握竅門、事半功倍
其實學習的方式有多樣,不同的學問或許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因此掌握相關的竅門其實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不同而對應的資料,請教和詢問合適的人士,學習便會事半功倍了。

此外, 就著今次疫情要在家中進行停課不停學,我也有一些感慨。作為社會學學者,我可深刻的體會到,中產家庭的家長實在穩佔上風,有條件為子女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和資源,也有條件較多的陪伴子女,彷彿是社會學所說的,複製著成功的例子。

不過,筆者相信,不同年齡群有不同的學習需要和情況。除了很幼小的學生之外,學習者本身其實是應該自主的。學習不應該是家長的任務,也不全然是教師的責任。學生自己才是主導者。我會勉勵學習條件匱乏者,古人有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很欣賞缺乏物質條件卻能自學成功者。古今中外,也實在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另一方面,我又想起聖經箴言的兩段說話。 箴言1章22節所說,『只有愚頑人才會恨惡知識』;箴言6章9節所說,『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什麼時候才睡醒呢?』 兩段經文都清楚提醒我們,真的要努力學習!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 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

中大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HKCISA中心)及香港中學校長會昨公布一項以教師校長為對象、有關課程改革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超過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未來中學課程最重要目標是加強個人轉化及變革能力,以及加強共通能力的發展。ideas研究反映香港課程須加強裝備學生面向世界和未來,讓學生發展軟實力,與世界接軌,遠比分割式的科目知識傳授來得重要。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204113

 
 
*** 倪紹強博士回應***

早前有報章公佈,由中文大學 轄下 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以及香港中學校長會 的一項研究 結果,研究對像是 教師和校長 對課程改革的意見。 研究發現超過八成教育工作者認為,未來中學課程最重要的目標是加強個人 轉化及變革能力,以及加強共通能力的發展。 研究的方向,也是因應政府於2017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及深入研究八個教育的範疇。 在此我只想簡單回應兩個課題。

第一,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生應變能力較知識重要。這大抵是不需要爭議的。教育從來都應該是經世致用。 若果教育只令學生徒然有頭腦的知識,而不具備應變的能力,這就是我們 多年來所說的「高分低能」了。 事實上,在應試主義的教育氛圍之下,的確會出現滿有頭腦知識但卻不能應付生活需要的情況。後現代社會瞬息萬變,能夠適應變化不斷的生活, 實在是學生的基本需要。

第二,正因為時局多變,傳統的工作崗位將會進行大洗牌,曾經炙手可熱的職業,可以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擁有應變的能力,就更有條件尋找到不斷轉型的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新高中課程一如以往的考試制度一樣,都是以升讀大學為首要目標似的,期間製造了很多的失敗者,因為總有不少學生其實根本上是跟不上的。應變長久以來,香港的職業專才教育都未有受到太大的重視。工字不出頭的觀念十分牢固,學生如是,家長更如是。香港特區政府似乎也看到問題所在,開始著力鼓吹職業專才教育,一方面這樣更適合被大學拒諸門外者,也能夠配合香港 經濟的多元發展。

作為基督徒,筆者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上主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計劃。每個人都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潛能,找到合適的崗位或跑道去騰飛,那就好了!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多區居民遊行集會 反對設指定診所

a2-2@1200x1200
新聞圖片

醫管局於2月6日公布在各區設立18間指定診所,接收輕微發燒或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的病人,惟措施隨即引起多區居民不滿。有居民擔心,診所接近民居,對居民健康或構成影響。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多區居民遊行集會-反對設指定診所-207661

****** 麥基恩醫生回應 ******

鄰避綜合症(NIMBY syndrome)

這個綜合症並不是個人的一種疾病,乃是一個社群出現的集體心理;全名是「不要在我後院」現象(Not In My Back Yard)。它的定義是指一群居民集體反對在他們的地區,作某些用途或建設。在原則上,他們同意這等設施的用處或好處,只不過不應該建在離他們生活太近的地方。假若能建在較遠地區,他們會忍受及支持。故此,這些居民會組織起來,一起抗議反對建設。他們會藉著傳媒的報道,爭取其他市民的同情及支持。若果不得要領,反被輿論反對;他們也許會籌款集資,與有關當局及機構對薄公堂,甚至用其他激進的方法對抗。

其實,反對的居民有他們憂慮的理由。他們可能擔心有生命危險(如意大利某些村落,反對快速鐵路從旁經過)、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如興建傳染病中心、高壓電纜、核電廠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如發電廠、焚化爐等)。環境污染在這裡不單只是空氣方面,也包括聲音(如機場)和光線(如大型霓虹光管)污染;更可以涉及海陸生態(如跨海大橋)等。另外,較少見的原因,包括:影響居民道德標準,如有人反對設立投注站、酒吧、色情場所等。

可惜過分的反對,卻影響了有關邊緣人士康復及重返社會的機會,例如:反對設立精神病人康復宿舍、青少年罪犯再生學校、戒毒人士訓練中心等。間中更有一些較為自私的理由,就是擔心如容許這等設施(如難民營、殯儀設施等)存在,會影響他們的生意收入或擔心令樓價下跌。因此,各種反對的原因,其實有社會心理因素的,值得各方面討論。假若危險或傷害是真的,又或者害處真是比好處多,這等設施應該避免開設,或者須要加以補救及補償(可以事前或事後進行)。但是,假若這些擔心是過分且不必要的,有關當局事前應該有所準備和交代,用一般人能接受的專業合理解釋(包括利與害)以息疑慮;而不應該只用高壓方式執行,除非在嚴峻及危急情,又為了大眾市民好處的情況之下。就算在此等境況,仍要明白及體諒當地居民的心情。還有一點,在民主社會及地區發展的過程中,居民作出他們合情合理的選擇及要求,一般是應被尊重的。

最後順便一提,這綜合症有一種歧視性的表達,就是把這些不想要或有害的東西放在別人的後院裡。外國曾經出現建議,把這些特殊設施從白人區搬到黑人或貧民區去。這種損人利己的心態,真是要不得!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被隔離的心理健康

近月來的疫情導致不少被感染的人或被懷疑受感染的人要被迫或自願隔離,與其他親友斷絕接觸一段時間。這種禁閑(confinement)時間越長,會對心理壓力造成不良的影響。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從大眾傳媒的報道看來,相信被困在橫濱港郵輪上的旅客,正正出現這種負面的情緒。

根據一些研究,被禁閑時的心理壓力不單令人有不安的感覺,實際上更會影響生理反應及個人行為。最常見的便是睡眠問題,淺睡多夢,甚至失眠。由於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抵抗力因而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當人睡眠不足的時候,心情容易激動煩躁,會對人、對事、對措施感到不滿及憤怒,因此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嚴重者甚至出現憂鬱的症狀,也有發生過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社會隔離現象」

這期間的心理,又稱為「社會隔離現象」(Social Isolation)。大部份情況是指與家人分開,但其實與相熟的朋友失去聯繫,同樣是很重要的問題;特別對於那些喜歡社交、活動及工作的人士或沒有家室的成年人。「社會隔離現象」不單在患病(懷疑染病)的人身上發生,也經常出現在被囚禁(特別是單獨囚禁)的人士當中,更曾出現在太空站裡的太空人身上。

更有一些研究指出,這種心理可分為主觀及客觀兩方面。客觀禁閉是指有實質的隔離,如房間、圍牆等等。主觀禁閑則是指心理上與人斷絕關係,有孤單、疏離及缺乏支持的感覺。一般來說,客觀的隔離最初很難受,但慢慢便接受了。至於主觀的隔離,若處理得不好,就會變成心靈枷鎖,產生心理問題。當然,與個人本身的身體或精神健康也有關係。若早已患上疾病,更容易出現精神障礙。

與親友重新連繫

要預防禁閑或隔離帶來的後遺症,最重要是能夠讓他們與其他人(特別是親友)重新連繫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電話或其他網絡傳播工具,與別人接觸。其餘的時間,鼓勵他們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特別是運動。看電視劇或上網雖然可以,但是能夠唱歌或進行繪畫等藝術活動,應該較有幫助。若能以小組形式進行,更會減少隔離的感覺。假若出現心理或生理的問題,就應該接受合宜的治療了。

麥基恩醫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傳染病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上)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爆發至今已一個多月,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一旦中招要隔離,點算?家裏口罩存貨不足?消毒酒精斷市……面對不確定的疫情,心理上或多或少出現焦慮不安。

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義務總幹事麥基恩醫生與大眾分享疫情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疫情中的搶購

當一個社會發生疾病爆發的時候,大部份市民的反應都是平靜及有秩序的。但是有些時候,特別是這種疾病屬於突發性、致命性、高度感染及未有特效藥治療的時候,也會帶來社會不安及市民過度的反應。由於驚慌被感染而產生的搶購浪潮,是最明顯的例子。假若物資供應不足,也會藉此出現囤積物品,搶掠物資,互相爭奪物資而大打出手,甚至將憤怒無奈的情緒發洩於受感染的人士身上。

何謂搶購呢?搶購(panic shopping)就是過量購買某些物品,超過自己及家人的需要。目的是在災禍發生(例如:颱風來臨或其他天災人禍),或預感物資會極度短缺,或價錢飆升等情況,作出有備無患的行為。假若當地政府實在提供不到幫助的時候,或叫市民自行購買之時,市民四出搶購的情形更普遍。例如: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當地人民搶購罐頭食物;又如1973年原油危機的時候,多國市民瘋狂購買超過所需的燃料,導致原油短缺。香港多年前也發生過一次核能洩漏危機,出現了「急性盲搶鹽」的局面。近年,也出現過搶購奶粉事件。可想而知,這個社會現象並不罕見。

在心理學方面來說,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就以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為例,在橫濱港「鑽石公主號」停泊的地方,當地居民看到電視不停地轉播,報告每日增加多少染病旅客,心情自然不安。有報道說,甚至有人在螢光幕上見到大批救護車和在碼頭上不停閃耀的藍光,就產生極度擔心感染的心理。

圖片來源:中通社新聞圖片
圖片來源:中通社新聞圖片

雖然沒有直接受感染的危險,仍然盡量採購防護物品,包括:口罩、漂白水,甚至藥物。在香港更出現了搶購柴米油鹽等日常物品的怪現象。

如何減少這種不理性的搶購浪潮呢?其實政府的報告及電視機前的介紹,目的是鼓勵市民小心預防疫情,作合宜的社會距離。但是,在公布疫情的時候,或提出一些行政措施的時候,應該考慮一般市民的心理反應,來加以部署。當然報道要真實及作清楚的交代,不能說出做不到的安慰說話,也要制止不實的傳言或假消息的散播。由公信力強的專家定時辟謠及教育市民,包括最好及次好的實際預防方法。同時,也要訂立嚴厲或收效的措施,防止市民囤積居奇,或杜絕不良商人趁火打劫。

祈望香港及中國的疫情能夠盡快止息,人民回復正常的生活。誠心所願!

麥基恩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未來更多極端天氣
2010至2019最熱十年

全球暖化加劇,國際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且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年份。科學家警告,不斷上升的氣溫將為今年及日後帶來更多極端天氣。

回顧去年,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歐洲去年6月和7月遭兩場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攝氏46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至於受山火困擾的澳洲,去年夏天平均氣溫打破紀錄,比舊紀錄高出近攝氏1度。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44299/未來更多極端天氣%202010至2019最熱十年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全球暖化,已經成為目前全球人受關注的環境保護議題。全球暖化改變氣流-678x381氣候變化,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科學家已經確定近代的地球氣候暖化是由於人類的活動所至。大量的温室氣體從人類生活中排出。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地球的温室氣體,主要就是二氧化碳所形成。與此同時,人類又大量砍伐林木,造成天然二氧化碳平衡的生態系统失衡,造成大氣層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世界各地記錄的高温因而接踵而來。近一百年內,二氧化碳濃度節節攀升,帶來各種危害包括乾旱、高溫、冰川融化、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等越來越大,而全球暖化亦會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

大氣中的CO2濃度每年都不斷增加,並且增長速度極快。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去年六月宣佈,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長,而去年2019年5月份NOAA在莫納羅亞火山大氣基線觀測站(Mauna Loa Atmospheric Baseline Observatory) 測到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破記錄達到了415 ppm,是自現代人存在前的數百萬年前以來,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的水平,這是該觀測站連續七年錄得大幅上升趨勢的一部分。早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年增長率約為百萬分之零點七,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比率已躍升至每年百萬分之2. 2。

地球的變暖趨勢一直持續上升。2019年全球平均氣温為NOAA 140年來的氣候記錄中,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最高年份。過去10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年,當中有8年都創下最高溫紀錄,更不幸的是地球上最溫暖的5年都發生在2015年至2019年間。而有史以來,氣温最暖的10年中有9年都發生在2005年以後,另外一年是在1998年。全球陸地和海洋溫度也是連續43年高於平均水平。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水平高0.95度攝氏,僅比2016年的記錄低0.04度攝氏。2019年除了是全球平均氣温第二個最高的年份外,又是美國天氣和氣候創紀錄的一年,這是1973年之後NOAA錄得美國第二個最多雨水的年份。整個美國的降水總量為34.78英吋(比長期平均水平高4.48英吋)。

科學家早就發現,厄爾尼諾 (El  Niño)現象與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密切的關係。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有研究顯示進入大氣層的二氧化碳速率會有增加趨勢。赤道太平洋的周期性變暖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著全世界的天氣。人們認為這種現象主要受熱帶生態系統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會令到厄爾尼諾現象變得頻密,而令不尋常的天氣經常發生。

極端天氣產生,令局部地區時而極度乾旱,時而降下超級大雨。DOvYwWkX4AAPX5t又令數十年一遇超級颶風或者滂沱大雨,變得幾年便發生一次。極端天氣造成的天災及破壞更愈趨頻繁,去年暑假歐洲嚴重熱浪侵襲,法國錄得破紀錄的高温,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溫度亦創新高,就是一些好例子。除外國的例子外,香港極端降雨的事件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以往香港天文台綠得一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況是幾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幾十年卻是屢破紀錄。舉例來說,香港最高五次一小時降雨量紀錄,除第四位在1966年發生外,都是在天文台145年來的天氣記錄中最近的30年內發生。香港最高一小時雨量記錄是在2008年6月07日錄得的145.5毫米。

極端天氣又會造成超級颶風頻頻發生,相信大家還記得前年2018年超級颱風「山竹」,它所引起災害和風暴潮十分嚴重。「山竹」的風勢比2017年另外一個超級颱風「天鴿」就更厲害。 全球暖化的情況下,這些襲港的超級颶風會越來越頻密,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會越來越多。

在這裡我想講講,氣候暖化也令全球冰川的數量迅速減少,冰川消融的速度非常快。去年有一則很有趣的相關新聞:2019年8月18日,冰島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追悼會紀念該國因全球氣候變冰川融化暖而消失的第一座冰川,這座冰川的名字叫做奧克冰川 (Okjokull) ,位於冰島西部火山附近。受氣候變暖影響,奧克冰川冰雪覆蓋面積逐年萎縮,自身重量無法促使冰川移動,因而2014年,冰島氣象局決定取消它的冰川「地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站的衛星圖像,奧克冰川在1986年以純白色的大面積冰雪形式出現,但在去年冰川只剩下少量白色的冰。研究數據顯示,冰島每年有110億噸冰融化,專家預期2200年以前,冰島全部400多座冰川將消失殆盡。去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發佈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當前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繼續,近半數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冰川將在2100年以前消失。過去20年間,許多冰川實際上已經消失,上個世紀,估計有近100座冰川不見了。這些冰川的消失,亦直接令到全球海水水位上升。

全球暖化,不但造成極端的天氣,也會造成海水水位上升,淹沒沿海低窪地帶及水平面較低的海島。海水水位上升又會加劇風暴潮的威力,令颶風的殺傷力更加厲害。要減慢甚至停止全球氣候暖化,國際間各經濟體系要積極協作去減排減碳,多用清潔能源,減少過剩的生產和浪費。人類亦要促進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種樹木,綠化空間,也有裨益。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好好珍惜,愛護上帝所創造的美好。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創傷後遺症?創傷後成長?

7歲「警二代」患創傷後遺症—Pngtree—emotion character depressed depressed_4112147r

逾半年的反修例運動及警暴對港人精神健康造成不可磨滅的創傷。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過去五個月收到過百宗求助個案,表示受社會事件影響出現情緒問題,有四成個案確診抑鬱,包括警員及親屬。當中,年紀最小的求助人士為七歲「警二代」,頻頻情緒低落,經駐校社工轉介後,發現有創傷後遺症狀,包括失眠、發噩夢、逃避群體生活和無法集中精神等情況,最終需轉介到公立醫院精神科繼續治療。

資料來源: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104/TABV6T5KM3NNGCLV4ITNQFVANM/

****** 譚日新博士回應 ******

創傷後遺症?創傷後成長?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懷疑社會運動是否會為示威者或警察及家人真的帶來創傷,及後香港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已指出,2019年9月至11月間香港11%成年人疑似患有憂鬱症,人數為2009年至2014年間的五倍,估計有超過200萬成年人,即近三分一人出現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候群,這些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

事實上,在精神醫學研究創傷後遺症有正式的定義,詳情可參看我之前在回應「劉德華認有嚴重創傷後遺症」一文,網址如下:

  1. 嚴重創傷後遺症和創傷後遺症的分別
  2. 如何醫治創傷後遺症?家人親友如何陪伴?

在這,我想與大家思考社會運動帶來香港人身心社靈四方面的影響:

身體

不少示威者、支持政府人士及警察也經歷不同程度的身體創傷,有些較輕微,可以復原,但有些很嚴重,不能逆轉,故在日後生活及工作上會帶來不少後遺症。但令人擔心的是有部分示威者因對醫療體制失去信心而不願意求助,就算是對一些願意義診的醫護人員也不容易信任。

心理Emotions icons set

不少青年示威者對社會的體制已失去信心,對香港社會的願景不樂觀,而支持政府人士也擔心社會不容易重回穩定的處境、經濟不容易復甦,而警察也擔心被起底、「落單」及下班後的安危、子女及親人被排斥及杯葛等。大家也好像活在不同程度的驚恐中,好像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而上面港大的研究已指出不少香港人的情緒已出現了問題。

社交

不少家庭及朋友已出現了人際關係上的爭拗或撕裂,在群組中退組或"unfriend"等。而現在亦有不少人去餐廳吃飯、睇電影 、逛公司,也可能要先考慮其政治立場才決定是否會「幫襯」。

靈性

教會中不少人際關係也破裂,甚至有些人因個人政治立場與教會不符而要離開,有些會轉去另一些與自己較一致的教會聚會。社會中不同人對教會在政治事件中有不同程度及方面的參與也有兩極的反應,有些很欣賞,有些不贊成。亦有些基督徒因對地上政治的失望轉而多著重天國子民的身份。

創傷後成長

當然,有些人因著不同方面的創傷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療,gettyimages-163357047-2048x2048r可惜的是有些人不願意求助。可幸的是,有些人可以因為創傷帶來正面的改變,例如個人及所屬群體更關心社會、家人及朋友關係因衝突得到適當處理而更明白對方及關係得到改善、 更令人積極地思考人生意義及規劃等,我們會稱這為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當然我們很想知道怎樣可以達致創傷後成長而不是後遺症,有幾方面我們可以留意,第一, 我們在創傷前在各方面的「底子」是否正面及健康,例如我們是否有一個較正面的價值觀去理解這個世界及面對苦難;家人關係是否良好,包括是否懂得處理衝突;教會群體是否能開放探討不同議題及兼容不同意見等。第二,我們在創傷後所引起的問題是否得到適當的處理,包括有需要時尋求專業的協助,也會減低其後遺症及增強面對創傷後的適應能力。第三,我們在創傷後是否有一個良好的支持群體,包括家庭、朋友及教會等的支持,會影響我們是否能過度創傷帶來的影響及復原、甚至成長。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心靈教育-精神健康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生態海岸綫

因應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於東涌東填海土地的岸邊,設置全港首條「生態海岸綫」,項目獲得香港城市設計大獎2019,預計於2023年年底落成,會先於鄰近的小濠灣海岸進行試驗,盼增加生物多樣性,加強保育工作。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26012/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生物多樣性就是通過查看特定區域內各類生物的數量來定性,從水中的海藻到樹林中的猩猩,生活在該區域的任何事物均構成其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某些區域對生物物種的生存適應條件會比其他區域差,而某些則比其他較好。總體而言,地區則隨著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令生物繁榮。生物多樣性不單是生命的存活,而是自然環境中所有生物彼此共享的平衡。生物多樣性一般分為三個層面:遺傳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遺傳基因多樣性指同一物種中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物種多樣性是指在一個區域內的不同生物。生態系統多樣性指在某一範圍內生物群落的變化。同一範圍都會有不同的生態系统,例如樹林生態系統,沼澤生態系統等等,甚至人類居住的都市都是一個生態系統。

不能不讚嘆上帝創造奇妙可畏,不同形式的生物存在不同差異,這些差異是生物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關鍵,令生物奇妙地在不同環境中發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我們人類又能在地球各種環境中受惠於這些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居住環境的保護十分重要。香港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存在很多種動植物的品種,論土地面積計,品種之多超越鄰近很多地區。本港各種各樣的生物中,不少是香港特有品種,例如香港雙足蜥(Dibamusbogadeki)在全球唯獨本港離島才有。

海岸線不言而喻也可以成為一個生態系統。東涌生態海岸線海岸綫蘊含豐富生態資源和生態功能,對促進海洋綠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人工的海岸線的生態系統可以提供海洋生物的一個育苗和棲息的場地,又能美化海岸線。長遠的發展可以把海岸線成為生態遊覧的地方,提供市民康樂文娛消遣。宜人的海岸線,付予優美的海濱空間、對海岸及海洋環境有莫大裨益。此外更有助進行環保教育和海岸生物科學的研究,可謂一舉多得。設計良好的生態海岸綫,都可以保護海岸免受海浪及風暴的侵害。

香港現時防波設計的海岸線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和花崗岩建造而成的人工海堤,目的是單一提供有效而經濟的保護海岸結構。這些物料表面較光滑,不利有機物和微生物依附和生長,亦欠缺天然的岩隙,導致在炎熱或潮退時,潮間帶的生物會因脫水而死亡。根據發展局局長的網誌表示,東涌東的擴展區將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 9公里的海濱長廊,以及有24公頃的綠化用地,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的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床的生物多樣性。日後市民在於東涌東的海旁,放眼所見的是由紅樹林和生態磚等組成的海岸線。在一些較受海浪沖擊或光線不足的位置,會設置生態磚,形成岩石生態海岸線。生態磚提供高低和大小不同的孔洞,可以在潮退時把海水儲起,為海洋物種提供合適生態環境和庇護空間。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則會設置在潮間帶較少受海浪沖擊的地點。其餘直立生態海岸線,其海堤將透過陶盤、孔洞、方塊等,提供不平滑的表面,讓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依附和生長。種種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多種海洋物種能夠棲息和生長 ,從而提升海岸生物多樣性。

在香港海岸生態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香港政府及香港⼤學⽣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在香港不同的水域分別測試和監察不同的生態海堤組件,研究深信有助將來生態海岸綫的建設和規劃,也能發掘更多香港海岸生態的知識。生態海岸線的應用,在海外亦有成功的例子 ,如澳洲悉尼市巴蘭加魯(Barangaroo)、英國威爾斯的泰温(Tywyn)、以色列海法灣(Haifa Bay)等的生態海堤,都有效促進當地海岸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面對環境、氣候、生態變化等挑戰湧現,政府已制定一份《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2016 -2021》,以期在未來幾年因應具體情況,加強保育生物多樣性。支持可持續發展,政府應投放更多的資源,促進生態環境保育的發展,積極推展保育工作。發展項目中,應採用可持續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使香港創造更優質的建築及居住環境。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ngtree—dividing line_2100440r

預設醫療指示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發現,逾半人對晚期善終沒把握、僅約1/3市民對預設醫療指示有認知,倡議港府整合後牽頭加強推廣,或可參考康健中心的模式。

基金會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以電話訪問1,001位成年人,55%人指對處理晚期照顧和善終安排沒把握和感沒信心;而對晚期照顧的概念,有64%人較熟悉殯儀協助,僅34%的人對預設醫療指示有認知。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

****** 張鴻堅醫生回應 ******

預設照顧計劃 (Advance Care Planning) 
    預設醫療指示 (Advance Directive) 和 持久授權書 (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

預設照顧計劃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仍然清醒時預先造好計劃,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自己究竟希望得到怎樣的照顧。
  2. 醫療方面: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
  3. 財務方面:可訂立「持久授權書」。

(A) 預設醫療指示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清醒時預先計劃好,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自己「希望得到」或「拒絕接受」的醫療照顧。
  2. 好處:病人預先表達其意願,省却家人和醫生日後需要代其作出困難或痛苦的決定。
  3. 法律效力: 只有「拒絕接受」才有法律效力, 「希望得到」則只供醫生參考而沒有法律約束力。
  4. 法例:目前只是普通法,並未有正式的成文法。
  5. 設立的程序:需要兩個證人,其中一位是醫生,以證明設立者頭腦清醒和出於自願。並無法定的表格,但一般可用醫管局的表格。
  6. 可拒絕什麽?:可以指定拒絕個別治療 (例如心肺復甦法、輸血等),也可以泛指拒絕所有維持生命的治療。但同時也可以聲明繼續接受某些治療例如胃喉進食等。
  7. 基本人道需要:即使設立了「預設醫療指示」,最基本的人道需要在任何情況下仍需繼續提供, 例如用口自然飲食、保持個人衛生、止痛药等。
  8. 修改: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可隨時修改指示。
  9. 執行:由兩位醫生確定病人已永久失去精神行為能力,便可執行設立者的指示。

(B) 持久授權書

  1. 意思:當一個人頭腦清醒時預先計劃好,將來一旦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委託誰人管理自己的財產。
  2. 何謂「持久」:當一個人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所有以前立下的「一般」授權書即時失效,唯有「持久」授權書持續有效。
  3. 好處:一方面授權者能預先選擇自己屬意的受託人,另一方面可省却家人經歷昂貴和繁複的法律程序去處理病人的財產。
  4. 法例:香港法律501章「持久授權書條例」,和附例501A章。
  5. 設立的程序:需要兩個證人,一位是醫生,一位是律師。受託人也須簽署表示同意。同時必須使用501A章規定的表格。
  6. 受託人:必須年滿18、沒有破產、精神健全。可以是一個人、數個人、或者一個信託機構。
  7. 受管理的財產:必須清晰列明,不能空泛涵蓋所有財務。
  8. 修改: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可隨時修改授權書。
  9. 執行:可以當設立者仍然頭腦清醒時開始執行,也可以留待失去精神行為能力時才開始執行。把「持久授權書」在高等法院註冊便可生效,法院日後有權監視受托人的操作是否符合設立者的最佳利益。

張鴻堅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前青山醫院院長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貧窮人口創10年新高

政府公布本港去年有140.6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20.4%,五個港人一個貧窮,數字創10年新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有關數字只是政府政策介入前的推算,理論上不會出現愈扶愈貧的情況。

羅致光指,若計算政府恆常及非恆常措施,相對貧窮人口數字為91萬,較前年下降4萬,貧窮率13.3,降幅0.6%,但他承認91萬相對貧窮人口數目仍然是多,反映部分人未足以脫貧,收入不均及貧富懸殊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但不能說是本港最近社會事件成因。

羅致光又表示,貧窮數字報告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析政府政策足夠與否,以及應如何改善,但不是與公衆溝通的好工具。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20新聞/去年貧窮人口增至140-6萬-創10年新高-200251

****** 周永新教授回應 ******

香港貧窮線研究差不多有十年歷史之久,起初由現任特首(當年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開始帶領研究工作,研究目的只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是作扶貧用途,政府不會跟據研究數字來推行扶貧工作,或期望政策上有所改善,將貧窮線數字達到某標準等等。

以現時香港狀況,雖然貧窮人口數字不斷上升,但上升幅度較少,只是佔總人口14-15% (即是140萬人生活在這貧窮線之下),歷年來一直維持在這數字水平。 其實政府都已推行不少扶貧政策,如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現時65歲以上人口有120萬,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佔半數,約70萬,這些津貼包括高額津貼$3,600,普通津貼$2,500。政府在這幾年間,增設了在職低收入津貼,由於政府推行了這些扶貧措施,使在貧窮線下的人口下調至約100萬,以700萬總人口計算,即表示7個人中有1個是在貧窮線下,而在這100萬貧窮人口中,長者佔約36萬,即是說10個貧窮線下有3至4個是長者,其實這數字多年來没有什麼轉變,一向貧窮線下的人是長者佔大多數。

值得關注是年青人在貧窮線下有增長趨勢,有9萬個16-29歲的青年人在貧窮線下,跟據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說﹕原因是年青人當不喜歡某份工作時便容易離職,雖然有父母支持生活,但都是没有收入,而數字有9-10萬是值得關注,政府應要在制度上作深入檢討。

報告中有兩點要注意﹕
(1)長者仍是貧窮線下佔多數,反映本港退休保障制度須從新檢討。

(2)年青人畢業後(一般大學生)工作所領取的工資低,只得萬多元,就算做上幾年,工資仍不過二萬,政府需要在工資方面檢討不足之處。

雖然政府整體上做了不少功夫,但起初離開貧窮線有十步,現只走近幾步,尚有七步才可解決問題。解決方法要看來年的施政報告怎樣,我相信最近的反修例事件,顯示年輕人對政府不滿、不信任,加上前途不明朗,我覺得政府要開展青少年政策、教育等工作方面做多一點。扶貧只是治標方法,就算增加津貼也不是最好方法,不如在教育和培訓上去提升年青人。香港的教育制度著重中、英文方面,而創新科技比較缺乏,而過去的措施亦没有多大果效。最近政府鼓勵年青人去大灣區發展,但去大灣區發展不是容易的事,要整體在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作考慮,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年青人要有足夠的技術和動力才可以爭取更多機會。

有問及一百萬人當中有36萬是長者,其餘64萬包含了什麼?兒童也是其中一部份,現時香港差不多有10萬綜援家庭,當中每個家庭可能有2-3個兒童,這亦計算在內,這些家庭雖然領取綜援,但仍不能脫離貧窮線。所以我們要明白到縱使政府實施了很多的政策,亦只可將距離拉近,如要做到完全脫貧,政府可能要增加稅收,但加稅亦會引起市民不滿,那麼,政府應做些什麼?  相信要改變制度,對於年老人士要有建全養老政策;年青人方面,要改變香港的經濟結構,現時香港的經濟只側重在金融、地產上,多年來,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實在是不容易解決的。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愛爾蘭擬徵「拿鐵稅」鼓勵減用即棄咖啡杯

紙杯帶來便利,可是最終難逃送往堆填區的命運。愛爾蘭擬在2021年前於全國對即棄咖啡杯徵收最高2.2港元的「拿鐵稅」(latte levy),以鼓勵消費者改為自攜環保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愛爾蘭去年連續第三年超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後,開始從經濟活動入手採取削減環境影響的行動。儘管某些商家已為自備環保杯的顧客提供折扣,但去年一份政府資助的報告發現,愛爾蘭全國490萬人每年仍丟棄高達2億個即棄咖啡杯。

愛爾蘭一杯咖啡約售3歐元(約26港元),當局正進行為期6周的諮詢,料即棄咖啡杯的課稅將介乎於0.1歐元(0.86港元)至0.25歐元(2.2港元)。當局制定分階段徵稅計劃,所得稅款將用於投資環保項目。「拿鐵稅」及對中量級塑膠袋的加稅等屬第一階段,計劃於2021年完成。從2022年起制定的第二階段稅款主要針對外帶食物容器,第三階段則針對零售商店的食品包裝,包括蔬果及烘焙食物使用的塑膠袋。走杯唔該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14013/愛爾蘭擬徵「拿鐵稅」%20鼓勵減用即棄咖啡杯

 
 
****** 回應*****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愛爾蘭因在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超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後,加上該國的堆填區已出現爆滿的情況1,因此在2019年11月初公布,打算在2021年前於全國對即棄咖啡杯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開始徵收「拿鐵稅」(latte levy)、又將現時的膠袋稅2 由0.22歐元增加至 0.25歐元,並將堆填區收費從每噸75歐元增加至每噸80歐元。愛爾蘭當局正為這些第一階段減廢和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措施進行為期6星期的諮詢。第二階段的措施則打算從2022年開始,針對外賣食品容器徵稅。第三階段的徵稅則未有時間表,但會針對零售商店的烘焙食物及蔬果使用的食品包裝。3 所有環保稅收都會一如過往地用在環保教育項目。而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希望透過經濟手段去改變現代社會的即棄文化。

有國際研究顯示,結合經濟誘因、可重用的替代品以及合宜地進行有關一次性即棄物品及包裝對環境影響的宣傳,都會對消費者行為產生直接影響。當售賣熱飲的商店不提供任何可以多次使用的杯時,自攜環保杯就自然地成為即棄咖啡杯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的唯一替代品。加上近年許多歐美連鎖咖啡店已更為重視環保,願意為自備環保杯的顧客提供折扣,故此「拿鐵稅」對鼓勵消費者改為自攜環保杯作替代的確可以期待會有正面的果效。

然而,即使有經濟誘因、替代品及宣傳是否就能發揮減廢作用?就以塑膠購物袋而言,顧客除了可以自攜環保購物袋作替代,在消費主義的社會,商戶往往會為顧客提供不受徵稅影響的購物袋,例如紙袋或布袋。此外,若所徵的稅沒有與市民的收入掛鉤調整時,久而久之,消費者只會視微小的徵稅為一個消費項目。

回顧歷史,60至70年代的歐洲,石油及其他天然資源並不豐裕,社會普遍經濟條件也有限,當時在英國和愛爾蘭購物時購買一個塑膠袋需要付10便士 (pence),這對一般市民而言是一個負擔,因此英國和愛爾蘭都奉行節約和自備購物袋的文化。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及下游石油化工的發展,加上80年代全球石油過剩導致油價大幅下跌、20世紀全球貿易的大幅增長,令塑膠這個石油副產品在英國和愛爾蘭的使用率節節上升,也培養了廣泛的消耗性和一次性即棄文化。由此可見,資源的可獲得性及國家/地區經濟情況對廢物的產生有莫大的關係。

然而,天然資源不是永遠源源不絕的,而且在耗用及回收的過程中也必定要耗用更多的天然資源,加重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富裕國家/地區/城市的資源來自剝削/掠奪弱勢國家/地區的資源,富裕國家/地區/城市的人其實是活在資源豐裕的假象中。畢竟,環保就是一個道德考量的行動。可惜,這些卻是在向「隨時隨地可以快速地擁有一切資源」的一代人進行環保教育時被嚴重忽略的重要元素。

從愛爾蘭最新的減廢及減碳的措施,可見堆填區爆滿的確可以反映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的不必要資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所以在進行環保教育時,去探訪人類不必要消耗的罪證 – 堆填區爆滿 – 會否是更貼切的手段呢?
______

1 BBC News : “Ireland considers ‘coffee tax’ to cut back on disposable cups”, 6 November 2017, at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ruope-41884727

2 2002年,愛爾蘭開始對塑料袋 (不論是否可以生物降解) 徵收每個膠袋0.15歐元的稅。從2007年起更將稅款提高到每個膠袋0.22歐元。

3 Aljazeera News : “Ireland to Impost ‘latte levy’ by 2021 to cut plastic waste”, 6 November 2019, at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19/11/ireland-impose-latte-levy-2021-cut-plastic-waste-191106134927579.html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英女皇」女星倫敦瞓街 籲正視露宿者問題

英女皇都要瞓街?憑電影《英女皇》榮封奧斯卡影后的英國女星海倫美雲(Helen Mirren),因不滿露宿者人口暴增,周六在倫敦市中心露宿一晚,藉著做公益來呼籲全球正視相關問題。海倫美雲說:「讓我極度不安的,是我注意到在洛杉磯、紐約、倫敦等每個城市,露宿者人口都在快速增加。」

她在倫敦地標特拉法加廣場為超過二千名躺在橙色睡袋裏的人唸「牀邊故事」前,告訴記者說:「對很多家庭來說,有家可回和無家可歸之間的界線是如此的模糊。」海倫美雲表示,她希望提升民眾對相關議題的認知,並減少人們「無助」的感覺。

她說:「你無法否認,問題就在你面前,在我們每個人面前,這個問題已經變得太大了。」

資料來源: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wo/818292/日報-國際-英女皇-女星倫敦瞓街-籲正視露宿者問題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露宿街頭的背後原因?                                                                  

在今年十二月七日的倫敦閙市,舉行了一個大型籌款活動,名為「世界大露宿」(World Big Sleep Out)。 活動的目的是要喚醒全球,關注日益嚴重的社會現象:就是露宿者無家可歸,長期露宿街頭的問題。

大會當天還請來金像影后,曾飾演過英女皇的Helen Mirren,向二千多名參加者講睡前故事。 他們冒着嚴寒,在下著雨的晚上,以簡單的睡袋在廣塲度過一夜,嘗試感受一下露宿街頭的滋味。事實上,以溫柔的聲音,講故事引人入 睡,卻是最大的諷刺和對殘酷現實的控訴。可惜,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沒有譲人仔細去思想,在無家可歸的背後,其實隱藏了甚麼常見的的因素。630 (1)

露宿街頭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嚴重性不同而已。 一個人最終成為露宿者,背後可以有多種原因,包括酗酒、濫藥、貧窮、家庭或人際關係、房屋甚至難⺠湧入問題等等。

綜觀世界各地的露宿問題,都有一個常見因素,就是在缺乏治療和社區照顧的情況下,嚴重精神病患者被完全忽略。 可悲的最後結局,除了自殺以外,就是踏上露宿街頭的不歸路,成為社會上最被遺忘的一群。

630美國洛杉磯時代報近期作出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七的露宿者患有精神病,其中大多是精神分裂症。 相比這病症在社區患病率只是百份之一而言,在露宿者中的高比率,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

香港六七十年代,我童年時在油麻地街頭,經常會遇上的露宿者,多是非常骯髒,頭上結了幾個「髮餅」。  他們很多時都在胡言亂語、手舞足動,一看便知道是受嚴重精神病所影響。 時至今日的香港,似乎醫療服務進步了,也多了有心人為他們改善生活,但是問題仍然嚴重,只是沒有那麼表面化而已。

根據2012年的本地醫學研究,我們的露宿者之中,也有百分之五十六是患有精神病,包括百分之十的思覺失調和百分之六的認知障礙症。研究還指出,這些數字其實應該更高,因為有部分受評估者,精神狀態欠佳至不能詳盡回答問題或同意接受驗查。他們若能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和照料,理應不會淪為無家可歸而流落街頭的露宿者。

因此,若然要關心社會上的露宿者,應該落實在精神健康服務上,特別要將重點放在及早發現和治療嚴重的精神病。 香港近十年已經增聘了幾 千名社康精神科護士,但是我們還是缺乏許多社區配套,例如,日間中心,中途宿舍,輔助就業等,還有要對患者家人多多支持,使照顧者不會輕易離棄病患者。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1. 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19-10-07/homeless-population-mental-illness-disability
  2. Yim LC-L, Leung HC-M, Chan WC, Lam MH-B, Lim VW-M (2015)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among Homeless People in Hong Kong. PLoS ONE 10(10): e0140940. doi:10.1371/journal.pone.0140940

** 心靈教育-社會關懷

P35

PISA評估遭澳門超前 港生閱讀數學三甲不入

每三年一次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昨公布2018年研究結果,香港學生的閱讀及數學能力雖仍在十名之內,但均較三年前倒退,排名由第二跌至第四,均被中國(京滬蘇浙)和澳門超前;科學能力雖維持第九,但分數則減少。研究人員稱,澳門於15年在科學表現已超前香港,相信與本港在2012年推行新高中課程下,同時修讀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人數較舊制少,導致學生科學成績降低。

負責參與香港研究的中文大學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卓敏教育心理學家講座教授侯傑泰認為,香港今屆三項表現均被澳門超前,且港生科學能力表現持續下跌,相信與新學制有關,學生可自由選修科目,導致修讀理科的學生人數較舊制少,整體成績每況愈下。他建議大學之間可討論收生方案,調整理科收生成績回應教育需求,以培養更多人才。

am730 (2)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pisa評估遭澳門超前-港生閱讀數學三甲不入-198844

****** 倪紹強博士回應*****

2019年12月3日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lSA) 公佈了2018年的成績表現,香港的成績稍為下降,引起關注。

國際學生評估計劃,至2000年開始每三年一次,現有79 國家/ 地區參加。 其實這是一項比較研究,並不是什麼排行榜。不過,凡是涉及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的排名,就總會有攀比對照的意涵,近年 受到香港各界的關注。

其實香港多年以來 在這三項測試項目之中,即是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裏面,都是身處在前列的。只是今年似乎有少許退步的跡象,但仍然是 相對處於優越的位置。當然,因為澳門 的表現突飛猛進,今次更加超前了香港,一水之隔的香港當然不是味道。 其實,前列的四個國家或地區: 中國、新加坡、澳門和香港,都位於亞洲地區,也可以被理解為儒家社會的華人體系, 儼然被聯想到儒家的價值觀念: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我們也可以頗為肯定地 將好成績歸因於家長對學習的重視。 我記得有一位教育學者,曾經以「勇猛精進的家長」來形容香港家長對子弟學習的重視取向。 另一方面,相對於東亞地區的優勢,似乎西方優勢盡失,可能也值得 西方先進國家的深思。 當然,整體成績的 排行先後,充其量只可以作為一種參考,不可以以此推論教育的成敗得失。

另一方面,香港今次在科學的表現只能夠排在第九位,低於早幾次評估的位置。 有人將這現象歸因於新高中學制的選科問題,因為 選科的組合總會忽略了基礎科學。 這一項歸因筆者也大致同意。我也見到在多方的鼓吹之下,香港的中小學近來在課程上大大高舉了STEM的重要性, 就是對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的重新定位。 教育界本身其實也意識到,需要在科學領域的奮進和提升。 我期望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學生的科學學養可以大大提升。

此外,今次的評估計劃也發現到香港女學生的成績較佳,在三個領域之中都優於男生,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其實在近 10年20年裏面,教育社會學的領域已提出男生危機的課題,特別發生在先進的國家或地區之中,所以香港自是不能例外。教育界的持份者也要將焦點投放於這個領域之中吧。

有一點是值得慶幸的,就是根據評估計劃的發現: 原來香港學生在水平線以下的極少,這就反映到其實香港社會在教育成果之中,其實是相對公平的,這也可以理解為: 學校的保底工作成功。

當然這裏還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包括學習與憂慮的問題。 該地區的成績好,是否表示那裏的學生承受很大的壓力和處於憂慮的狀態呢? 要獲得好成績而承受憂慮是否值得呢? 當然 要視乎兩者的比例如何,而且也是人言人殊,見仁見智吧。 再者,評估應該著重知識的儲存還是能力的表現呢? 有教育學者相信,這項國際學生評估計劃已經更為著重學生能力的方向了。 礙於篇幅,不打算在此深入 和廣泛的討論吧。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接211宗懷疑虐兒舉報 八成懷疑施虐者為家庭成員

家長是兒童的照顧者,但近八成虐兒個案施虐者卻是家庭成員。防止虐待兒童會公布於2018至2019年度共接到211宗為懷疑虐兒個案舉報,涉及246名兒童,79%懷疑施虐者是兒童的家庭成員。該會更估計數字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大量個案隱藏在社區。

懷疑虐兒個案中,涉及262名懷疑施虐者,79%是兒童的家庭成員,包括母親(29%)、父母二人(21%)、父親(19%)、祖母(5%)、姐妹和繼父各2%。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圖左二)指,家庭成員是兒童親近之人,向他們施虐會,導致兒童產生恐懼、抑鬱、性格變得內向,甚至缺乏安全感,以致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低落,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對人的信任程度也會較低,或在人關係上產生障礙。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接211宗懷疑虐兒舉報-八成懷疑施虐者為家庭成員-197250

******黃曼君女士回應 ******

面對虐兒,預防勝於治療反思父母角色的重要

家庭原是一個讓孩子經歷愛的地方,父母應是孩子最能依賴的人。不幸地,有些父母會虐待自己的兒女,因為本身有一些問題解決不了,常見的情況如下:

  • 研究顯示,本身被自己父母照顧的經驗,會影響人日後成為怎樣的父母。例如有些人小時候被父母虐待,除非經過思想的整理及行為的改變,否則長大後可能會用相似的方式對待兒女。
  • 有些父母本身有情緒精神問題,所以他們在管教兒女上,很容易失控,形成對兒女情緒或身體的虐待。
  • 而一些嚴重的情緒精神病患者,因本身的病患令他們不能履行作為父母職分的責任,形成對兒女的疏忽照顧。
  • 有些會將自己的在工作、經濟或其他事情的壓力爆發出來,變成虐兒的情況。
  • 也有些是因為本身的婚姻出現了問題而把孩子成為「出氣袋」,也有些會透過虐待兒女作為引起配偶注意或報復配偶的手段。
  • 假如涉及性虐待兒女方面,可能是父母本身在性上面有偏差或病態的情況。

故此,從積極方面,父母值得重新思想自己的角色:

父親角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以下三個重要任務:

()供應者
為兒女提供足夠和穩定的基本需要,包括舒適和安穩的家、衣食住行、醫藥、教育等的實際需要。故此,一般來說父親也會有穩定的收入達到這些目標。

() 保護者
為兒女提供身體、心性和情感上之保護,並以合宜之方式管教孩童,即既不溺愛、也不嚴懲,其中最重要是要讓兒女從關係中培養出對人的安全感,並相信衝突可以化解,不同意見可被接納與及達至共識。

() 心靈導師
為兒女提供人生方向、意義和建立正確之世界觀和價值觀,可幫助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遇到問題時能得到啟導和方向。如求學期在選科上之選擇,青少年期交友時遇到的困難,成人早期在戀愛和事業上之抉擇等。另外,亦要幫助兒女建立紀律生活、培養美德,兒女因被肯定而慢慢培養出自信,漸漸能獨立面對自己的人生決定,和有勇氣承擔選擇的後果。

母親角色
另一方面,心理學家也指出母親的三個重要任務:

() 餵養
為嬰孩喂哺「奶」與「蜜」。「奶」意即提供身體上的貼身需要,如食物、尿片、擁抱和親親等,讓嬰孩相信自己的需要會得到滿足和適當的照顧,從而對餵養者培養出一份安全和穩妥的感覺。而「蜜」即為孩子生活上帶來歡樂氣氛,如為兒女慶祝生日和建立快樂童年回憶等。這些正面經驗日後能為兒女帶來盼望,特別是在逆境中,需要積極思想和動力的時候。另外,這「蜜」亦能使兒女學會享受生活,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幸福感。

() 安慰
當兒女漸長,無論是身體的疾病或心靈的創傷,除了實質的醫治外,心靈也需要得到撫慰,如受驚時需要透過安慰而得到平復等。另外,也要花時間聆聽孩子快樂和不快樂的心聲,如在學校中與同學和老師相處的苦與樂,讓兒女經驗到在成人眼中的重要性,相信日後自己在傷心或失意時,別人會願意傾聽其心聲。與此同時,亦學會在別人需要時去安慰人。

() 鼓勵
當兒女感到挫敗、迷失或懷疑自己時,肯定他們的信心,容許他們冒險,讓他們有勇氣嘗試超越其極限,突破自己。經驗告訴我們,單單計算事情的正反面,往往不足夠幫助我們作出決定,反而是一份對自己的認定,才能度過難關,作出勇敢的決定。另外,當兒女真的不能超越其極限時,讓其能接納自己,不認定自己為失敗者,從此一蹶不振。反之,若能檢討失敗因素,鼓起勇氣,重新振作起來,這就是「逆境智商」了。

故此,如父母能認定自己的角色對兒女成長的重要性,非但不會虐待他們,反而能好好培育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為他們日後面對人生的逆境打好一個重要的基礎。但假若不幸有些父母察覺自己真的有以上提及的問題,發覺無論怎樣也改變不了,可考慮尋求一些專業的協助,例如找一位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一方面可幫助自己去面對過去的創傷或現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亦都可減低對自己子女的傷害。特別是我曾接觸過一些父母,真的不想傷害兒女,只是他們無論怎樣也做不到。盼望特別在這紛亂的社會環境當中,父母能在家庭發揮積極的作用,培育子女有良好待人接物的基礎,以應付現今這瞬息萬變的香港社會。

黃曼君女士
恩跡中心 心理輔導員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日吸六公升海洋垃圾,Seabin 登陸維港   

海面垃圾多,撈也撈不完。海洋垃圾筒Seabin早前登陸西貢白沙灣香港遊艇會,自動吸收海面漂浮的垃圾,尤其可放於人手難以清理的位置,每日可篩檢4.5至6公斤垃圾。

海洋垃圾筒Seabin在2015由兩名熱愛大海的澳洲青年Andrew Turton及Pete Ceglinski設計和研發,Seabin的運作原理是以12瓦水泵吸入海水連同垃圾,通過篩選程式,自動隔走油污和垃圾並排出海水,讓垃圾留在分隔袋再以人手處理,如同「吸塵機」自動吸入海洋污染物。

香港遊艇會已將Seabin移至銅鑼灣吉列島,助清理垃圾。瓦錫蘭銷售總經理(香港)李姬花(Nikitha Manoharan)表示Seabin清理的垃圾量或微不足道,但更重要是提升市民對保育海洋的關注度,「當小朋友親眼見到一大袋垃圾從大海撈起,就會留意自己平時製造多少垃圾。」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03366/日吸6公斤海洋垃圾%20Seabin登陸維港

****** 鄧允明博士 回應 ******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

海洋的垃圾大部份都是來自陸地;所有海洋污染中有80%以上來自陸地活動,包括從陸地上人類生活之廢棄物,工農業生產過程中排出來的廢料或污水,經溝渠、河流流入海洋。又有人類將生活或工業的廢物,或其他污染性的物質,傾倒在海洋中而形成的。垃圾亦有來自海上運輸工具,包括洩漏出來燃料油污或者污水。一些污染物是透過大氣進入海洋而造成污染,例如看不見的輻射塵埃等等。無論是通過故意傾倒還是通過陸地自然流入海洋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許多污染物沉積在河口和沿海水域內,從而污染了海洋的食物鏈。其濃度的增加,有時會達到有毒的水平。上世紀中日本水俁灣中毒事件 (Minimata Bay Poisoning)就是因為海洋污染,許多人由於吃了食物鏈中積聚的污染物而死亡。在1932 至1968年期間一家在水俁灣的工廠將含有低濃度甲基汞 (Methyl Mercury) 的廢物排入海洋。當這種污染物通過食物鏈時,它變得更加集中在海洋生物的組織中,直至達到毒性水平。結果很多人食用被汞污染的魚和貝類,而引至汞中毒甚至死亡。醫學上稱為水俁病 (Minimata Disease),有時也稱為Chisso-Minamata病的就是由嚴重的汞中毒引起的神經系統綜合症。這禍禍延幾代人,截至2001年3月,已正式確認有2,265名受害者(其中1,784人死亡)。

有鑑於此,聯合國環境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於2009年通過「Decision 25/5」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汞要求,歷經4年討論,聯合國成員國代表於2013年1月19日在日內瓦會議中確認「水俁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條文,並於同年10月正式公布。

海上丟棄的垃圾通常會被沖上岸邊的海灘上,污染了海岸線,透過潮汐漲退而帶來沿岸環境污染。這些垃圾包括塑料、木材、金屬、玻璃、紙張、繩索、紙製品、釣魚線、魚網、容器或者金屬絲,數之不盡。塑料容器和塑膠袋是最見的垃圾,每當有巨風的時候,風和大浪將垃圾拋起,沖上海岸,海灘就更多垃圾。有時海上油輪或者其他的船隻所帶來的油污更會沖刷到海灘上,不僅污染環境,更殺死許多海洋生物和海鳥。

最近有新聞報導,2017年澳洲有两位滑浪家青年Andrew Turton及Pete Ceglinski設計和研發了從海洋中吸走垃圾的器具,名為Seabin「海洋垃圾筒」。這器具利用潛水泵將水從海的表面吸入,隨著潮汐上下浮動,通過Seabin內部的收集袋,可以獨立隔離海水中的碎屑,包括小塑料、紙屑、膠袋等等,將垃圾殘渣留在容量為20公升的收集袋中,然後將海水排回大海。設計得到澳洲一家海洋技術開發公司推廣,目標市場是碼頭,港口遊艇俱樂部,所有封閉的海洋區域,在這些海洋區域中,Seabin可以捕獲所有漂浮物,包括油,紙,塑料和清潔劑。每年大概可以吸收半噸垃圾殘渣,耗電量亦不算很大。當中的微纖維過濾器、運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等功能亦正在研發中。

這類產品有助清潔局部性海水區域,可是浩瀚的海洋,當今人類永無止境製造海洋垃圾,都是杯水車薪。據保守估計,全球每年有至少800萬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向世界海洋傾倒一輛垃圾車的垃圾。 在全球範圍內,有663種海洋物種受到塑料碎片的纏結或攝入的影響。 來自微塑料的毒素,更可能沿著食物鏈累積在生物當中,最終威脅到人類健康。在香港,特區政府每年收集超過15,000公噸海洋垃圾。是故妥善處理垃圾,不要亂在海面拋垃圾,對保持海洋環境清潔,才能有積極的作用。至於漏油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所有船主應經常維修他們的船隻,以確保船隻不會漏油。若船隻漏油事件不幸發生,便要承擔對海洋環境造成損害的責任。不當處理工業廢物或運輸過程中意外被拋掉在海中的廢物(例如塑料顆粒),也是污染物的來源,也應多加留意。

人類不能控制大自然,反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對大自然做了什麼,到最後都會回到自己人類的身上。尊重環境,愛惜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是人類共同的美德。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非華語生學中文配套不足 平機會倡建資歷階梯 

為幫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教育局自2014/15學年開始為學校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平機會研究發現,現時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有8個問題值得留意,包括學習架構的第二語言元素及配套不足、欠清晰進度指標等。有少數族裔指,女兒在香港土生土長,至小學畢業的中文水平與華裔生無異,但升中後卻被安排少數族裔班別,令中文水平大不如前。

平機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建議,教育局可參考現時中學文憑試中數學科的設計,把中文科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單元,讓非華語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程度,選擇合適的課程。報告倡議,建立一個非華語學生常考中文考試的資歷階梯,客觀反映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為少數族裔人士在高等教育及就業市場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非華語生學中文配套不足-平機會倡建資歷階梯-190310

****** 倪紹強博士回應*****

在香港的非華語人士其實為數不少,其中尤其以南亞裔為最多。他們不少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 礙於教育水平偏低的關係,他們長期處於社會底層, 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或者一些非技術性的工作,長期被社會邊緣化。 非華語人士雖然大都會說流利的廣東話, 但要他們書寫中文便不行了。 沒有具水平的中文程度,造成他們不能尋找理想工作的障礙。因此,非華語生學習中文成為這個族群的長期問題。

他們學習中文的困難其實是可想而知的。 中文作為有幾千年歷史的語文, 可能是這世界上其中一種最難學懂的語文,只是我們生於香港的華人較有條件去駕馭中文吧。

香港教育局其實曾經也有調撥資源去幫助非華語生,包括早年設立了一些名為指定學校,專供這一類人士入讀。 但是因為教育效果未符理想而已經取消了。 至於提升他們的中文水平方面, 近年也是教育局希望能夠重點提升的。制定中文水平階梯,我覺得是一項好提議, 因為起碼可以作為階段性的目標,幫助非華語生漸次學習和提升,也可以更有效的加以支援。 更重要的似乎是: 讓 非華語生在應聘工作的時候,至少給僱主知道其達到的中文水平。 若規定所有非華語生都要達到香港文憑試(DSE) 中文科的某個水平,門檻根本太高,就只是緣木求魚了。

當然,單單制定水平階梯遠遠不足夠。 筆者建議要大力度的加強師資培訓。 長久以來,根本沒有系統性的丶針對性的相關培訓。 一般而言,香港的師資培訓機構所培訓出來的中文科老師, 為香港主流學生教授中文,當然是專業純熟的。 但是要教授非華語生,需要特殊的培訓課程和相關資源,以至教學技巧等等。 另一方面,教授非華語生需要有更好而適切的教科書和相關的視聽教材。 據我所知,目前正在教授非華語生的主流學校老師,都需要在現成的教科書之中自行剪裁合用的資料。 這是不理想的,我會用「土法煉鋼」來形容這一現象,勞而少功。 教育局或者出版商要聘請專家來制定合用的教學材料, 統一運作,才會達到高水準且見到成效。

我相信非華語學生以致他們的非華裔 家人,其實他們都是香港人了,值得香港社會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機會。 我又想起《雅各書1章27節》的經文,這裏提到要「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其實意思是要我們照顧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而非華語生也正正是香港社會其中的一群弱勢人士,值得為他們提供資源和機會,令他們學好中文,並且輾轉貢獻香港社會!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 7%想自殘傷人

修例風波持續逾4個月,截至10月4日,紅十字會心理支援熱綫共接獲169個求助,約7%有傷害自己或他人想法;而在整體求助個案中,約2成是須轉介臨床心理學家處理。專家認為,港人心理健康每況愈下,情緒與人際關係等日益轉差,部分求助者每天只能睡2至3小時,擔心若衝突持續,未來情況會再惡化。

求助個案不一定經歷事件,可能是目睹相關畫面,對現況感無助、憤怒或不開心等,因而造成情緒困擾,甚至影響生活,另有部分則涉及人際關係衝突。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69555/心理支援4個月接169求助%207%2525想自殘傷人%20專家憂每況愈下

****** 鍾維壽醫生回應 ******

從六月香港社會運動的開始,到近期頻密的暴力衝突,對無論是參與者,或者是,只在電視機前觀看的市民,帶來情緒忐忑不安。失眠、恐慌和無助感等的焦慮和抑鬱徴狀,都經常從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中聽到,所以向社福機構熱缐求助人數,有上升的趨勢,完全是預料之中,不過當然是令人擔心,尤其是對已經患有精神問題的朋友來説,狀況必然更普遍和嚴重。

麼怎樣可以減少這影響呢?我們可以從「創傷後壓力障礙」認識多點:患者經歷了一次嚴重意外事故後,腦海裏便不停重現當時的恐怖場面,特別是那些影像,一次又一次引發起驚恐的感覺,久而久之,影像便揮之不去,於是整個症候群的病徴便型成了。其實早在一百年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已經發現視覺上的刺激,然後印在我們腦海裡作為回憶,遠比聲音、觸覺,或者其他的感官,明顯容易產生一個活生生的腦海印象。所以我會建議,如果心情上已經受了影響,或者過往有情緒病的朋友,可能需要盡量避免看有關的新聞動態影象,轉一轉,只聽收音機新聞,或是只看新聞重點題目。又或者,若有身邊家人的體諒,只需要請他們告訴你近日的重要新聞,已經足夠。這個並不是消極方案,而是「明知山有虎」的預防措施。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醫生

Ref:

Schifferstein, Rick. (2008). Comparing Mental Imagery Across the Sensory Modalities.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8. 371-388. 10.2190/IC.28.4.g.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父母與後生仔女傾下偈的良方

我們需要探討影響親子和睦溝通的疑難:「為甚麼兒女講極都唔聽?」今時今日,溝通的渠道是甚麼?我的答案是「溝通需要平等關係」。

父母和子女傾談的時候,極需要發揮「平等關係」,這不代表父母會失去威嚴。「平等」就是指在交談空間所佔的位置近乎相同,例如:說話者常常警覺自己是否已經說得比較多,或從對方的表情和身體語言察覺到不耐煩的跡象。如果對方的嘴唇不停動,已經顯示了他有意見想發表。那時候就是一個考驗平等關係的時間。說話者要決定繼續說下去,藉此保持說話者的超然地位,還是溫和地停下來?問問自己:「對方是否想回應內容,我也很想聽聽……」如果子女被你猜中,他一定會有些意外驚喜,有可能問你:「怎知道的?」最後會說:「真好!我對你的說話有一個疑問……」

若然我們以歡顏聆聽對方說出的疑問,這種平等關係就會構成融洽的氣氛。縱然意見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大家的傾談興趣反而濃厚。知己朋友常常說出不同意見,然後各自大量補充說話,但不代表關係惡劣;反而傾談後大家會笑著說:「今天我跟你學到很多東西。」若然親子關係能夠做到說話空間平均,就不會出現有人「講極都唔聽」的情況。

總結:現今社會氛圍之中,父母與孩子和睦相處的四大改善空間:一、常常警覺自己是否已經說得比較多;二、放棄說話者的超然地位;三、以歡顏聆聽對方說出疑問;四、可以說:「今天我跟你學到很多東西。」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心靈教育–家校友愛

 

P35

長期篤手機 近3成中學生腰痛

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5至6月訪問433位中小學家長。結果發現,有36.1%小學家長及63.5%中學家長表示,其子女最近3個月內出現頭痛、頸痛、腰痛與脊骨相關的問題。當中,29.6%中學生及8%小學生有腰痛,相差逾3倍,估計是長時間用智能產品有關。

香港脊醫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吳珏儒脊醫表示,長時間不郁動會令肌肉、關節等過度負荷;打機圖片據其臨床經驗,肌肉緊張、過勞、姿勢不良會增加脊骨壓力,而關節受壓、拉扯會引起發炎致痛症。

香港脊醫學會醫務道德委員會主席曾世昌脊醫稱,寒背是胸椎向前傾,而背部不可伸直,呼籲家長留意子女坐姿、使用手機時間,並減少低頭玩手機。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58224/長期篤手機%20近3成中學生腰痛

****** 雷同德醫生回應 ******

小朋友與手遊

四十年前,手持電子遊戲機已經通行香港。當時很多小學生都有一部,只有咭片大小,玩的遊戲也簡單,但也開始影響小孩及青少年人的健康。

今天手機的普及,引致無論老,中,青,幼,男女,都會或多或少的玩手遊。小朋友當然不例外,甚至有是被父母用手機餵大的。手機屏幕大了一倍,但遊戲的色彩,光度,複雜性,吸引性等,卻以百倍增。遊戲中的人物,不再是跳來跳去,而是戰場,球場,宮殿,太空等等。更快,更強,更精細,更複雜。小朋友一機在手,浸沉在虛擬世界中,何能自拔?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了。

所以許多健康的問題出現了。除了聽覺,心智,學習,心理健康的問題之外,可能最大的就是眼科和骨科的問題。骨科問題中,近日社會關注腰骨的病態;長時間的不當姿勢,是會影響腰骨的。但更加常見的,是頸骨和手指,手腕的問題。電腦屏幕的興起,改變了辦公室的文化。案頭工作變為青年,中年人的頸,手等問題多了。隨著手機文化,小朋友也捲入了狂潮。成年人工作需要,也必定有自覺,自制。但小朋友未有此能耐,長期在不良環境中玩手機,甚至在被窩中進行,受害更深。成年人身體生長完全了,受害就引起退化。小朋友生長未全,受害影響了正常生長發育,卻是一生之禍。

因為遊戲複雜快速,需要長時間的專注。頸項姿勢是垂頭,屈頸,久而久之,頸椎受到壓縮,頭後肌肉被長期拉緊,兩肩縮上高聳,逐漸就引起頸椎退化病,頸痛頭痛肩痛。前臂有時也有影響。因為手機和遊戲機都是雙手同持,用拇指飛快點擊,就引起拇指的屈指腱鞘炎(俗稱彈弓手) ,或手腕拇指後方的手腕腱鞘炎。兩者一前一後,應於拇指的一屈一伸。這些以前發病於老年人,主婦,常用手工作者的病,今天就年輕化了。越來越多青年,甚至兒童,都開始有這些問題,而需要治療。

適當的運動,休息,姿勢,不再是老年或辦公室工作者的注意和需要;作父母的,為子女前途,也應有所認識了。身,心,社,靈的健康習慣,是應當從小就養成的。

雷同德醫生
Dr. Tony Loy
骨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父母不要外判教育權

最近有團體進行家長調查,當問到培養孩子禮貌的責任時,分別有54%家長認為是學校責任,18%認為是政府責任,只有28%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有最大責任。如果不是調查方式出了問題,情況便令人擔憂,這顯示家長們喜歡諉過於人,連本來最受自己影響的事情,也推卸落其他人身上。 

如果家長抱着這樣的心態,至少會衍生兩個問題。首先,他們錯過了或放棄了對孩子的影響。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先接觸的就是他們的父母,父母也是他們最親密的,最能影響他們的人,如果家長將這影響力外判給學校或政府,當孩子長大了,更受朋輩影響的時候,想收回這個教育權也無能為力。 

第二,他們不容易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正如我說,父母最能影響孩子,父母習慣諉過於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諉過於人。將來人生發生了甚麼問題,他們不會先反省自己,而是把責任推卸給其他人,是別人的責任、父母的責任、社會的責任、政府的責任,總之就不是自己的責任。除了放棄從總結經驗中得到進步外,認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時,人生也不會快樂。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column/Family/父母不要外判教育權-187310

****** 余德淳博士 回應 ******

54%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是學校的責任,這個偏高的百分比使人憂慮到現今社會的家庭教育,這調查也反映家長忽視自己的天職。

怎樣鼓勵家長改善這觀點?其實任何在家庭鍛鍊出來的品格,最大得益者仍然是父母,因為他們享受到生兒育女最大的快樂,就是子女能模仿到自己優美的生活準則。

兒女對父母的回報,就是尊重他人與愛護家人。禮貌孩子

家長若然不提倡禮貌,或由他人代為執教,孩子對父母未必會向他們感激與尊重;我更憂慮的是父母可能欠缺信心實施禮貌教育,因為自己自覺品德示範也不甚好。這個情況常見於夫妻關係,若然父母不是相敬如賓,反之常常借故爭執然後積累怨氣,那麼怎能做到表達禮貌的榜樣呢?

禮貌是一個先示範後解說的教育過程,要經過長時間的重複學習和被欣賞的過程,孩子才會很自然地向人流露禮貌和遵守待人友善的要求。

在不普遍展示禮貌的場合,孩子就容易隨波逐流,甚至摒棄曾經在學校所受的尊師重道教育;所以家長應該盡快檢視自己在家中向孩子需要做好的榜樣,不要把教導品格的責任倚賴學校。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雙職家長壓力大 5.3%情緒不穩有自殺風險

作為雙職家長,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務及照顧子女,一天有48小時亦不足夠,生活倍感壓力,有調查發現,雙職家庭的精神健康不理想,37.7%受訪者表示情緒欠佳,同時有5.3%人表示曾出現情緒不穩情況,有潛在自殺的風險。

調查顯示,中低收入、年齡在25至40歲間、每周工時長(55小時或以上)、育有兩歲或以下子女及女性,較容易出現工作與家庭失衡。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新聞/雙職家長壓力大-5-3情緒不穩有自殺風險-182871

****** 黃葉仲萍博士 回應 ******

根據近期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所作的一份調查,反映雙職家庭的壓力,有六成受訪者認為工作時間長,令到父母難以履行家庭責任。在受訪人士中一半表示工作壓力大,甚至是感受經濟壓力!

雖然上述發現不是陌生,但調查結果,直接指向工作與家庭的矛盾,特別對雙職家庭來說,他們因為經濟的原因所以只有犧牲家庭生活,與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些無奈與吃力感都是侵蝕家庭的重要因素。

家應該是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依據上述的調查,雙職父母容易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裡,構成小孩子無名的壓力,這會構成社會問題屯積,情緒鬱結難以舒解的原因。

一個人在情緒困局,受壓底下,會產生壓力賀爾蒙(Cortisol)[1],如果長期處於高壓力的情況,人的反應容易過敏,因為壓力賀爾素會折斷通往理性分析回應的路,遇到任何刺激人會偏激、緊張或易怒!

小孩子正值腦發育最快的年齡,壓力及創傷更會阻礙腦部發育及成長。所以雖然壓力影響家庭生活,但是特別對於一些低收入的雙職家庭來說,無疑這種壓力更會構成沉重的代價。

黃葉仲萍博士
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
伯特利神學院聯繫講師
資深家庭治療師

[1] Morgan, M.(2013) Hakomi Forum, Issue 26, p. 63

其他有關的參考:

Briere, J. (2001). Treating adul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ive model, in J.E.B. Meyers The APASC Handbook on Child Maltreatment, 2nd edi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chore, A.N. (1994). 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eicher, M.H. (2002). Scars that won’t heal: The neurobiology of child abuse. Scientific American, 286(3), pp.54-61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三成教師稱每月一宗校園欺凌

近年校園欺凌個案愈見頻繁,一項調查發現,超過80%受訪教師過去半年曾處理學生欺凌個案,逾30%教師指起碼每月會出現一次排斥性或言語性欺凌的新個案,教師更反映有學生分不清欺凌與嬉戲;教育界促政府加以正視問題。圖片_孩子不開心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認為,校園欺凌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相關個案愈少愈好,促請教育局推出更多措施減少校園欺凌個案,包括加強學生的品德及生命教育,提升人際溝通及情緒管理的能力,並推廣反欺凌的信息等;同時應定期向全港學校進行調查,了解欺凌情況及成因,適時檢討反欺凌的政策措施。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405135/

****** 譚日新博士 回應 ******

一般來說,欺凌(Bullying)是指到一些蓄意及持續的欺壓行為,當中欺凌者會讓受害者造成身體或心靈的傷害或痛苦。不同程度的學童欺凌問題,在香港是一個頗普遍的現象,輕微的可以是言語辱罵、令同學尴尬、杯葛、偷同學的文具和書本、把同學反鎖在廁所內等,嚴重的可涉及勒索、恐嚇、傷人、在性方面的侮辱或侵犯等,而更甚的可以有童黨及黑社會參與在當中,像多年前已拍成電影轟動一時的童黨燒屍案。

欺凌事件一般可涉及三方面人士,包括欺凌者 、受害者和旁觀者,當中每一方可涉及一人或多人在內。而欺凌者可以是基於不同原因而作出欺凌行為,例如習慣以言語或行動上的暴力去爭取他們希望得到的,也有些是基於自身性格、情緒或家庭問題。故如想改變,需要接受專業的協助,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可幫助他們處理情緒、焦慮或衝動控制等問題;而心理治療方面,可幫助他們學習用其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爭取希望得到的,並建立對別人的同理心,以減低欺凌別人的情況。

受害者方面,需要加強他們建立保護自我的意識、相信自己是重要的信念,在有需要時亦願意尋求別人的協助。技巧方面,感言練習(Assertive Training)是一個不錯的訓練,可讓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在有需要時也可向別人說「不」,亦因有些情況不一定有家長或校方人士在場,學童在有需要時亦可懂得怎樣保護自己。

另外,我們也不要忽略欺凌事件中旁觀者的重要性,因為他們可能為數不少,在事件中亦可起關鍵作用。他們有些在起初也不想對受害者作出欺凌,又或只是冷眼旁觀讓事情發展而不加阻止,但有些基於欺凌者不斷的施壓、同輩的唆擺或影響,如不加入輕則會被排斥、重則也會被欺凌等,慢慢也會作出欺凌的行為,成為欺凌者之一。

故此,學校可考慮引入學習一些正向的心理觀念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技巧。事實上,有些學校已開始將「調解」這個觀念在學生中間傳遞,希望一些小的欺凌事件,在學生當中能自己去化解。以上教聯會的調查也顯示,有時學生不想學校介入去協助他們解決事情,調解可讓學生去學習解決紛爭,特別是一些為數不少的旁觀者,而在解決不了的時候亦可以及願意尋求校方的協助。

在家庭方面,家長亦應加強溝通,以了解子女每天在學校生活的情況。曾有一些個案,是學童在學校已被欺凌一兩年後才被家長發現,這反映學童與家長的溝通極度不足。事實上,家長亦應多主動關心兒女,多了解其在學校和朋友的情況,如有問題應及早介入,因預防永遠都勝於治療。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工作倦怠與過勞有別

世界衞生組織首將工作倦怠(Burnout)列職業現象,再次引起外界關注「過勞死」問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於網誌澄清,引致工作倦怠原因包括缺乏工作滿足感、缺乏支援、工序不斷重複等,與「過勞」有別;但重申當局已開始聚焦研究僱員於工作地點因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病發死亡的個案,以探討工作時死亡與「過勞」等關係,料於明年底完成。

羅又指,雖然不能排除「過勞」是「工作倦怠」的成因之一,但認為工作倦怠是由心理產生的各種身體反應,引致的原因很多,包括缺乏工作滿足感、缺乏支援、缺乏工作控制感、工序不斷重複等,長期覺得工作與專業使命切割亦或有關係;並以社工、教師、醫生等常與「人」接觸的專業工作有較多個案。

他坦言,港人普遍工時太長,「過勞」亦是關注議題之一,故勞工處早前已委託職業安全健康局,聚焦研究僱員於工作地點因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病發死亡個案,探討工作時死亡與「過勞」及其他原因的關係,料計劃將於2020年底完成。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372377/

****** 麥基恩醫生 回應 ******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學童壓力大 七成易怒心情差

中大一項研究發現,學童生活滿意度及自評健康值均低於國際平均,近7成人分別出現心情低落和易怒,亦有人難以入睡和胃痛。學者分析,主因為功課和評考對學生造成壓力,而家庭支援對身心健康影響顯著,呼籲父母多花時間與子女溝通,亦應避免其沉迷社交媒體。

中大團隊於去年3月至5月邀請16間中小學的學生參與調查,約2,700名參加者分別介乎11、13及15歲,以問卷評估他們的健康質素。研究發現,以10分為滿分,香港學生生活滿意度平均為6.86分,遠低於國際平均值7.63分,同時香港自評健康狀態「極好」者只有15.4%,遠低於國際平均36.3%。

研究又發現,11.9%學生每日平均用超過7小時上網,逾7成人稱目的是放鬆心情,但愈自覺沉迷社交媒體,生活滿意度愈差。在不同持份者中,家庭支援對學童有最大正面影響。

004_01_a_20190612_L

資料來源:晴報

*** 倪紹強博士 回應 ***

中文大學近期發表了一個研究發現, 指出香港學童的壓力巨大, 生活滿意程度遠遜於國際, 其中有七成的學童容易發怒,脾氣暴躁。 在現今香港處於少子化的社會氛圍下, 社會人士特別對兒童的情況關注,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這份以問卷評估方式進行的健康質素調查, 於2018年3月至5月所做的, 大概有2700名學童 參與, 受訪年齡群介乎 11丶13及15歲。 這項研究指出, 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遠遜於國際標準。 然而, 我認為凡是涉及國際間數據比對的,多傾向於籠統, 但當然仍可作為具意義的參考。

研究指出:部分學童有容易發怒丶 脾氣暴躁丶難以入睡丶頭痛及胃痛等問題。 研究也指出, 愈自覺沉迷社交媒體生活滿意程度就會愈差。 研究負責人 認為, 香港學童的主要壓力來自功課和評考制度,也相信會與父母親難以溝通有關。

其實研究所提出的癥狀及原因,相信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 在講求競爭的香港, 一般學童面對沉重的功課壓力,似乎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相信在不能去除功課壓力的情況下, 學童本身要多思考自處之道, 因為縱然有父母和師長在旁, 其實壓力總是要由自己面對吧。 當然,家庭必然是要支援學童的。 家長們多親身抽空和子女溝通, 例如一起共晉晚餐;家長和子女談話的時候,不宜只談學業成績,彷彿家長所重視的只是子女的學業而已。要多聆聽和了解子女的需要,也是不二法門。 家長 更加要留心子女的身體狀況。既然研究已指出,沉迷社交媒體,會減少學童和旁人溝通的時間,以致自己作息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家長們適宜更多的提示以至介入,與子女作君子協定,限制上網的時間。

我傾向於相信,其實每個人都面對壓力,父母儘管可以多支援學童,但畢竟學童本身應該要自強不息。其實父母何嘗沒有壓力。家人之間,可以彼此守望,互相支援和提醒,就好了!

我想起詩篇42章11節以及43章5節的經文: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裏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我還要稱謝他,我當面的拯救,我的上帝。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俊民苑88歲老婦尹麗春失蹤

於紅磡何文田俊民苑居住的88歲婦人尹麗春昨午(18/5/2019)起失蹤。

尹麗春昨午離開其位於紅磡忠孝街66號俊民苑的住所後便告失蹤,其家人今日凌晨零時04分向警方報案。

尹麗春身高約1.4米,體重約40公斤,瘦身材,長面型,黃皮膚及蓄短曲白髮。她最後露面時身穿深色上衣、深色長褲及球鞋。

資料來源:http://std.stheadline.com/instant/articles/detail/1003361

「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現在直到永遠。」詩121:8

*** 陳華發醫生回應 ***

希望尹女士能盡快安全回家!

回家途中迷路不時發生在長者中。除了發生意外,原因可能與定向障礙有關。

這可能因身體突然出現急性狀況,例如譫妄(delirium,一種急性發作的症候群,特徵為意識清醒程度降低)導致定向障礙。譫妄通常不會有任何“警告”先兆。或者,長者本身可能已有一段時間(“慢性”)出現一些輕微定向障礙,通常伴有記憶力衰退,而親屬通常亦會注意到,只是在迷路事件發生前被視為“輕微”。

在這兩種情況下,長者都需要就醫 —— 通過臨床評估和檢查尋找身體疾病導致譫妄,並評估是否有認知障礙。確定診斷後進行適當的治療。

偶爾,以上兩種原因會同時發生,即“慢性合併急性病”。

監察病人病情的進展、對治療的反應以及提供輔導與病人及照顧者等,對於防止再次迷路是非常重要的。

陳華發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回收廚餘 有頭威無尾陣

據統計,本港平均每天在堆填區棄置三千六百多噸廚餘,佔城市固體廢物三成。如何改變處置方法,費煞思量。按環境局計劃,將推出免費廚餘收集先導計劃,邀有廚餘分類回收經驗的屋苑參與,預料每日處理五十公噸。局方強調會測試不同的廚餘收集模式,以減低回收期間對環境的滋擾。

鑑於分類回收廢物的經驗,回收廚餘同樣面對終極處理問題,現時小蠔灣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每天只能處理二百噸廚餘,最後大批廚餘仍會棄置在堆填區。

政府「重回收、輕減廢」的政策,難以應對廚餘問題,社會要來一場大辯論,鼓勵源頭減產廚餘,長遠須研究焚化的可行性,以實質政策推行,才會見到曙光。

資料來源: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5/20190424/758384/

*** 回應 ***
《起初關愛受造世界》編者 Bereshith 

根據香港環保署的統計,在2017年,本港平均每天在堆填區棄置15,516噸的垃圾,當中的都市垃圾佔10,733噸;而在都市垃圾中佔首位的就是廚餘,有3,662 噸。

面對這大量的廚餘,政府及民間一直都聚焦在廚餘的收集模式、終極處置的方法  –          堆填、政府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焚化。民間亦有聲音批評政府「重回收、輕減廢」,筆者也認同不應「重回收、輕減廢」,但若要做到「重減廢」就應先對廚餘作一個全面性的「檢視」  (Review),只有透過檢視廚餘的各個組成部份,才可達到真正的減廢,策劃出最貼切的收集及處置方法。

香港現時人口約7百萬,若每人每日產生0.5 kg (即半包麵粉重量) 的廚餘,本港每天就會產生3,500噸的廚餘。可見本港的廚餘問題,其實亦是人口的問題。

廚餘的組成雖然被視為複雜,但它不竟仍是有機物,會腐爛。有些有機物在腐爛時會發出臭味,那是因為有機物含高量的蛋白質,當蛋白質在低氧或無氧情況下腐化,就會發出臭味。所以若將不會發臭的廚餘 – 蔬菜、水果的殘餘- 與會發臭的蛋白質廚餘 – 肉、魚、油 – 分開收集,就可達到更好的資源回收及減少需要堆填的廚餘量了,因為蔬菜、水果的殘餘若在屋苑內以正確的方法做堆肥,是不會發出臭味、引來蟲鼠的,屋苑可以將所得的堆肥用作屋苑內有機耕種的肥料。若屋苑用不了這些蔬菜、水果的殘餘,亦可將這些有機廢物送給本地有機農友們,讓他們在農場裏做堆肥,為支持本地有機農業出一分力。捐出有機廢物的屋苑若從接收的農場購買農產品,亦會更有信心保證。

至於會發臭的有機廢物,其實亦可以合適的方法收集及轉化成肥料,而這些肥料亦可用於本地農場而不需棄置在堆填區,又或用大量燃料去焚化,貢獻全球暖化。

然而,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香港人對香港的願景,若香港人真的希望香港可以成為一個不會超出其承載力、合宜人居住的美麗家園,那麼就要真正的檢視人口          (本地及流動)、廢物組成的各部分及產生的原因,而不是以切割式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又或以為叫喊口號就可以推動政策的改變。

*心靈步步捉~放眼世界

P35

六旬拾荒婆婆哭訴搵工難

六十七歲拾荒者黃婆婆兩年來找了十份工,沒一份獲聘,僱主知道她年紀後,再沒下文,申請表亦拒提供。昨日她出席立法會公聽會哭訴淒酸,稱希望政府讓長者有尊嚴地生活。

黃婆婆曾到連鎖快餐店應徵,但分店經理只向年輕申請者提供表格:「我問經理為何不給我,他問:『是你做嗎?』我說是呀,他望着我,笑了笑就走了。」結果黃婆婆只能執紙皮,又落淚謂希望政府讓長者有尊嚴地生活。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港聞   3/4/2019

******周永新教授 回應 ******

根據統計處數字,在過去十年間60-65歲人士尋找工作數字已增加了一倍,2016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60-64歲男士有差不多三分之二仍然就業。 現時,香港人壽命越來越長,健康情況也有改善,即使到60歲也可以繼續工作,但實際上對他們來說尋找工作實在不容易,歸納有以下因素:

  1. 現時60歲以上人士多是在戰後出生(Baby Boomer,指1945年~1965年出生的人),但香港在1971年才有免費教育,因此現時60歲以上人士部份未受惠於免費教育,學歷較低。
  2. 現時社會仍然存在年齡歧視,大多數僱主都傾向聘請較年輕有魄力的人士,特別一些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加上學歷較低,要尋找工作對他們來說實在非常困難。
  3. 政府沒有特別措施幫助60歲以上人士就業。一些國家好像台灣、新加坡、日本等都有很積極的措施去研究怎樣協助60歲以上人士就業,例如培訓。雖然香港亦有中高齡就業計劃,但實際推行不理想,一年只有二至三百人接受培訓,即使經過培訓後找到的工作,都是一些工時長,須體力的工作如看更、清潔工作等。

我們得承認,政府應推行一些積極的措施來協助較年長人士就業,例如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僱主若聘用60歲以上人士,政府會有補貼資助僱主。 從積極方面看,這措施是鼓勵僱主聘用較年長人士,從消極方面,政府反正都要補助失業人士,若補貼僱主而使更多有需要人士就業,自力更生,那不是更好嗎?

另一方面,政府應鼓勵僱主提供更多部份時間工作,或轉變一些工種,減少工時,以適合更多較年長人士工作,才能改善現況,但現時大部份中小型公司都不願意設立部份時間工作,因需要更多人手處理編更、計算薪酬等等繁複的行政工序。

就目前情況, 除非整體就業結構有適當的調整,現時60-64歲男士就業率有差不多三分之二已是極限!或者再過十年後,到時退休人士教育程度較高,社會上或會有較多適合他們工作的職位。

事實上,香港人基本上喜愛自力更生,若找到工作當然情願工作,而且收入一般都比綜援較高,只是部份人士限於身體方面未能應付而需要政府援助,香港人應多體諒及接納他們!

類似黃婆婆的情況在香港也不少,市民和政府應更多關心他們的需要,而事實上現時有大約四十萬獨居長者,他們只靠有限的綜援過活,社會各界人士應更多關懷及支援他們!

 

P35

 

教師墮斃 校長失聯休假

天水圍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女教師林麗棠墮樓身亡,辦學團體東華三院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有李東海小學的老師在王賢誌Facebook留言,形容同事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冀王公平公正公開地還林老師一個公道,相信李東海小學會很快走出陰霾。

「 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 同事盼還公道
王賢誌在個人Facebook則透露,羅已正式休假,據他所知,該校現任兩位副校長不會擔任署任校長一職,人選仍有待公布。王又指,十日在學校跟傳媒見面後,曾與羅簡短地通了一次電話,問及對方會否交代事件、甚至發聲明解釋,當時對方僅回應要詳細考慮,但之後王已無法聯絡羅。

自稱在李東海小學任教的趙老師在王賢誌的Facebook留言,指現在是需要正能量的時候,形容同事們受創傷的程度各不同,他們的悲痛不是外人能明白,希望各界多鼓勵學校每一位同事,因他們自事發後一直堅守崗位已是不易。有曾在東華三院其他學校任教的老師留言,指以往也經歷過類似的校內情況,她鼓勵趙老師及其他李東海小學的老師,要好好互相扶持。

資料來源: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90313/00176_012.html

****** 麥基恩醫生 回應 ******

P35

工作唔開心
女教師天水圍小學墮樓亡

小學女教師天水圍校園墮樓亡,今日(6日)早上7時23分,一名40餘歲女教師,被發現由校內高處墮下,倒臥在操場內昏迷。救護員接報到場,證實女事主已傷重死亡,警方正調查女事主的墮樓原因。

死者的3名胞弟妹,先後趕抵現場協助警方調查,他們驚聞噩耗,均傷心不已,更一度相擁痛哭。據其中一名胞弟向傳媒表示:「佢(死者)就話校長畀咗好多無理要求,畀咗好多壓力佢。」其餘兩名弟妹亦稱,女事主與校方「關係唔好」,懷疑她因此尋死。

校校長在回應時表示正了解事件,詳情未有透露。該校的辦學團體亦派代表到學校了解,據悉,校方會先照顧老師及學生的情緒。教育局亦與校方等啟動危機小組,派出心理專家及社工到學校提供輔導。

資料來源:https://hk.news.yahoo.com/工作唔開心-女教師天水圍小學墮樓亡-034523160.html

****** 譚日新博士 回應 ******

前幾天從報章知道有一位老師自殺,心裏感到很難過。現在已有教育署心理學家正幫助學校處理即時的危機,也很放心。因不知這位老師實際真正輕生的原因是什麼,不方便評論這個案。故以下只會談及一些自殺的普遍現象及原則。

據調查資料顯示,教師在香港各行業中的壓力排名榜是頭幾位,這與筆者的臨床觀察吻合。老師長期的工作壓力可包括與上司下屬、校董、家長,甚至學生所造成的人際張力、過多工作量(特別是非教學工作)及公開試成績要求等而造成。當然也有些壓力是涉及個人、感情或家庭問題的。

筆者不時受邀到一些學校舉辦「情緒健康講座」,幫助老師學習辨識自己及學生的情緒問題及面對方法。而去年4月,環球天道傳基協會亦舉辦了一個關於學校調解的講座「左右做人難」,我與一位校長及牧師, 分別從心理、學校實務及基督教調解觀念,談及如何在學校處理及疏解人際壓力,希望可以幫老師提供一些出路,當日與不少老師也有不錯的交流。希望日後再有機會可以舉辦同類講座,幫老師打氣。

從心理的角度,一般的工作壓力可以透過學習一些壓力管理得到舒緩。另一方面,我們亦可留意身邊的同事或家人,長期的工作壓力是否已令他們去到一個地步,出現了精神或情緒問題,例如聽到一些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在不足夠證據下深信有人想對付或傷害自己、胃口突然增加或減少、 情緒低落、失眠或過睡、精神不能集中 、對事物失去興趣、記憶出現問題或甚至出現輕生念頭等。 出現這些症狀顯示他們有可能需要專業的幫助,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

故此,假如我們見到一位朋友或同事不開心,請不要輕看我們一句簡單的問候或關心,這或許可以幫助一位正在想到輕生的人士,打消這個念頭,又或在有需要時可轉介他們尋求幫助,減少一件悲劇的發生。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P35

近半學生稱教育制度
與學童自殺有關

本港教育制度常被詬病「填鴨式」,學童壓力日增。有調查發現,逾9成半學生不滿整體教育制度,更直指學習壓力過大,近半受訪學生認為學童自殺與教育制度有直接關係,亦有逾9成學生認為本港升學評審方式單一。

調查又發現,49%學生認為學童自殺問題與教育制度有直接關係;另91.1%人認為香港升學評審方式過分單一,48.2%學生指職業教育認受性不足。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成員何詩慧稱,防止自殺委員會於2016年曾出版《有困難,我撑你》指引手冊,希望就協助自殺人士提供相關指引,但有98.3%學生表示從未閱讀手冊,反映政府支援「離地」。

資料來源: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277174/近半學生稱教育制度與學童自殺有關

****** 倪紹強博士 回應 ******

這份由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所發出的新聞稿, 指出有近半數學生稱教育制度與學童自殺有關。 學童的學業壓力,以致輕生自殺的問題,向來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注。 該組織更指出,學童自殺與教育制度的必然關係,尤值得教育界人士所關注。

然而,若果將學童自殺過份簡化的與教育制度扯上關係,倒是有點以偏概全的, 反而會模糊了問題的焦點。 其實, 教育局年前 委託了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為首的小組, 研究學童自殺的問題。 他們在2016年11月向教育局提交了報告,內中已經指出,青少年自殺原因多涉家庭丶感情丶學業及財政問題。其中學業的壓力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也大概不是問題的唯一原因。 而且每個自殺個案都有自身的複雜成因, 當事人走上絕路都是錯綜複雜的叠加因素。自殺行為是一個複雜的現象, 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有論者指出,在新高中學制下,令到更多青少年普遍有強烈的失敗感。 現在香港於各級的學童身上,我們當然可以看到他們受著不同程度的學業壓力。而香港也是一個十分重視競爭的城市。

筆者相信,每一個自殺個案都是 十分令人傷痛的,既是無可挽回,也會令到身邊的親友自責和傷痛遺憾。我們真的要更多的關心青少年,了解他們的煩惱,作他們的同路人!

P35

調高長者綜援門檻續捱轟

社會福利署早前宣布,由下月1日起,將申領長者綜援的最低年齡規定,由60歲上調至65歲,事件引起社會爭議。社協指,政府做法違反《基本法》,今聯同一名59歲零8個月的長者,到法援署申請法援,就事件提請司法覆核,期望保留長者於60歲可申領「長者綜援」。

林正財:煞停與否待政府研究
今次改動年齡規定,激起不少社會反對,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昨出席城市論壇後,被問到政府應否考慮延遲推行政策時指,政府並非鐵板一塊,相信會考慮社會上眾多的討論,但是否煞停政策,則有待政府研究。

他又指,政府推行有關政策的基礎合理,期望能夠將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至65歲,但強調政策目標並非強迫60至64歲人士工作,而社會亦要解決職場年齡歧視的問題。他補充指,社署因應改動,或會優化措施,向沒有工作能力或身體狀況不適合工作的長者,提供其他補貼補回差額。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批評,政府未有研究60至64歲貧窮長者的特徵,是否能支撐到現在的工作環境,又指很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士,年老後身體或「退化得好緊要」。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成員歐陽達初認為,政府收緊領取長者綜援資格,實為刻薄長者,逼使60至64歲長者就業。

資料來源:https://www.am730.com.hk/news/調高長者綜援門檻

****** 周永新教授 回應 ******

政府將申領長者綜援最低年齡規定由60歲上調至65歲,是否變相強迫60至64歲人士繼續工作?

相信香港政府推行計劃的原意是因為香港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老化情況嚴重,猶如海嘯般湧至。其實早在上屆政府的最後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此議題,政策導向大致上獲個人及政黨認同。然而今屆政府在執行時未有周詳考慮,在未配合各方面需要及準備就急於推出,以致社會反對聲音甚大。

根據統計,現時60-64歲人士有47%仍會繼續工作,但因種種原因,例如:健康、體力問題等,使他們不容易找到工作,而大部分兼職工作也只適合較年輕人士。因此,在沒辦法找到工作的情況下,才申領綜援。

政府在推行政策時,沒有體諒達到60歲而需要申請綜援人士的真實需要。他們是因為有特殊困難才申請綜援,然而政府期望透過減少援助金額(大約1,000元)迫使他們繼續工作,這是本末倒置。若他們有能力找到工作,為何還要申請綜援呢?

在執行政策時,應給予充分時間部署,先讓市民明白及接受退休年齡由60調高至65歲;同時亦應提供適切措施協助60-64歲人士就業。

政策目的是否想減低社會保障支出?

根據統計,現時每年申領長者綜援人數只有大約5,000人(60-64歲申領綜援總數大約25,000人),若每人減少1,000元,全年可減少支出不會太多。因此,政府應該不是為節省社會保障開支。因為政府執行政策不善,以致令人感覺是為了節省金錢及強迫60-64歲人士繼續工作。

將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至65歲,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好是壞?

個人同意推遲退休年齡。現今各國也趨向提高退休年齡至65歲,甚至有些國家是67-68歲退休,但這些國家都有較完善的退休保障。香港若要推遲退休年齡,應同時增強退休保障,例如:強積金供款至65歲,僱主須為繼續工作的僱員供款,以致僱員在退休後可領取更多強積金;政府可鼓勵僱主提供更多兼職予60歲以上人士;提供培訓及津貼等等。

為解決公眾人士對新政策之不滿,政府宣佈為60至64歲健全申領綜援人士發放1,060元就業支援補助金,是否奏效?

在政黨催促下,政府急促宣佈新增就業支援補助金,給予60-64歲工作人士。這方案在更急促下決定,帶來了更多問題及矛盾,例如:工作與否也可領取補助金、變相令領取就業補助金人士承受負面標籤,被人認為取了就業補助金而不工作人士是懶惰。其實現時60-64歲領取綜援人士已有其他補助金,例如:社區生活補助金、牙科等等。日後若政黨繼續要求政府增加更多補助,而政府迫於形勢順應要求,那便會有更多補助金,變相回復以前津貼金額,倒不如現時暫緩新政策,待準備更好時才推出。

總括來說,從推出這政策及最近三隧分流、派發4,000元事件等等,反映政府沒有經詳細考慮便推出措施。一旦政黨議員不支持,便撤回方案或臨時推出補救方案。政府應作出檢討,凡推出政策都不可只根據數字或政黨是否支持,實際應考慮市民福祉為最大目標。

P35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

專責小組主席張炳良教授說:「在過去一年多,專責小組檢視了與自資專上界別發展相關的事宜,包括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角色、規管架構和支援,以及副學位教育的未來等。專責小組參考了其他經濟體的做法,並於今年六月底展開為期約兩個月的公眾諮詢,聽取持份者及公眾人士的意見。」

他表示,檢討報告以「並行發展 促進多元」為題,重申肯定政府支持公帑資助和自資專上界別並行發展的政策,有助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

專責小組在檢討報告提出13項建議,包括應制定清晰的自資專上教育發展政策、更加明確區分副學士學位和高級文憑資歷的定位、加強對自資專上院校及學生的支援,以及更新和統一自資院校的規管架構等。建議一覽表載於附件。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收到專責小組的檢討報告後表示:「我衷心感謝主席張炳良教授及各專責小組成員的努力及對檢討所作的貢獻。專責小組自去年十月成立,全面檢討與自資專上界別未來發展相關的多項重要議題,並獲持份者廣泛參與。」

「專責小組為自資界別的發展及定位訂立明確方向。檢討已參考香港以外經濟體的做法,並適當地納入持份者的主要意見。教育局會仔細研究檢討報告及其建議,以訂定未來發展方向。」

檢討報告全文可於教育局網頁(www.edb.gov.hk/tc/edu-system/postsecondary/policy-doc)瀏覽。

 

旁人施援急救倡立法免責

消防處早前以「任何仁」宣傳急救引起熱議,但市民有知識亦未必敢做。有團體分別引述以往研究,指出香港僅16%心臟停頓患者獲旁人施救,原因之一是救人者可能反被索償,建議政府仿效外國立例,免除急救者法律責任,並考慮將急救知識納入學校課程。

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會長引述過往港大普查,發現2012至2013年5,100個醫院外心臟停頓的個案中,只有16.6%患者獲旁觀者施行心肺復蘇法,當中更只有2.3%患者能被救活出院;而根據聖約翰救傷會2010年的調查,即將參與急救課程的學生中,僅38%願為陌生人急救。

市民可能因缺乏訓練,以及害怕法律風險對急救遲疑,建議政府可以仿效外國訂立《好撒瑪利亞人法》。有執業大律則指,該法詳細條文各地不同,但大意為只要拯救行動是出於助人之心,施行急救者應可免除法律責任,避免被患者或其家人索償。香港心肺復蘇委員會希望立法可以減輕急救者心理負擔,同時着力加強急救教育,期望急救知識未來可以納入學校課程。

*************專業骨科醫生雷同德醫生回應*****************

好撒瑪利亞人法
「好撒瑪利亞人法」,在中國稱為「好人法」。講到撒瑪利亞人,香港人的第—個印象就是防止自殺會。又如何「好人」?是否又是防止自殺?兩者,都需要由源頭說起。

好撒瑪利亞人,出自聖經的路加福音。為了原汁原味,玆將一段經文錄出,以饗讀者。是耶穌答問題「誰是我的鄰舍呢」時所說的的故事。「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裏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路加單福音十章29-37節。

27.12.2018耶路撒冷是個山城,而耶利哥是在世界最低的死海附近的。是一條一直下山1400公尺,24公里的路。當時盜賊眾多。撒瑪利亞人,是混雜而不純正的猶太人,與當年的猶太人彼此鄙視敵對,不相往來。祭司是聖品人—工作是獻祭,沾染了可能死去的撒瑪利亞人,會影響他的潔淨和工作。利未人是祭司的助手,也不方便。但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卻有愛心和憐憫,出錢山力出時間,不怕麻煩和隔膜,來幫助路邊垂死的人。所以被譽為好撒瑪利亞人。故焦點不在自殺的幫助,而在於路邊有受傷,垂死的人,見義勇為,慈心,照應,憐憫和愛鄰居。

今天路邊受傷或垂死的人,通常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跌傷,意外,引致簡單斷手腳,或流血的。普通的急救,包扎止血就夠了。第二類是嚴重骨折,脊椎受傷或大量內部出血的;需要特殊醫療處理。第三是昏迷的,可能心臟病,中風,血糖低等。除了找出原因和對症下藥之外,路過的人可以救命的,主要就是維持呼吸暢順;除去痰,嘔吐物,以防呼吸受阻。第二就是維持心臟跳動,讓血液進入腦部,防止腦缺氧。前者通常是讓病人側臥,以免舌頭塞住呼吸,並清理口腔內的廢物。後者是用心外施壓,希望停了的心會再跳起來。

因為香港最近推行CPR心肺復甦,許多人都學過,有機會就想應用一下。並且有「任何仁」的勸勉,更讓人躍躍欲試。不過,心肺復甦並不是萬無一失的。例如,有時是錯用了,診斷問題不確。有時太大力的操作,會折斷了肋骨或胸骨等。如果救援者是普通人,出事後告無可告。但若有「仁醫」出手,而有醫學併發症出現,則「仁醫」有可能惹禍上身。因為好心未必一定有好結果,所以就需要「明哲保身」了。難怪有些醫生,在飛機上不敢自告奮勇而出手,因為在不知詳細情形,又沒有適當設施,或自己沒有適當訓練之下(如病理學醫生不會接生,骨科醫生不會救腎衰竭等) ,貿然出手,是危險的。再加上偶有見之的「踫瓷黨」勒索,「彭宇案」(且無論誰是誰非,可能是途人相助而惹禍 ) 等,就更令人覺得好人難做。

此時,若有了「好撒瑪利亞人法」或「好人法」,讓旁人自覺性,因動了慈心,因為愛鄰舍,有憐憫,有願意助人的動機,就算是出了併發症,意外等,也可免去刑責;就可以放心助人了。願意作「仁醫」,或「任何仁」的,也可以因沒有心理負擔而按良心行事,社會更多愛和憐憫的心和行動,始終是好的。

P35

生果刀插背 莽漢涉殺妻

早前石硤尾發生命案,一名男子懷疑自己「戴綠帽」,爭執後用生果刀插向妻子背部,致其傷重死亡;他隨後已被警方拘捕。另外,現場有消息指出,有人思疑比自己年輕17歲的妻子紅杏出牆,令他「戴綠帽」,結果觸發慘劇;有街坊則透露,案發單位近日不時傳出爭吵聲。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醫生回應*****************

嫉妒,有沒有其好處?自己是否零嫉妒呢?如果嫉妒太厲害,後果又會如何?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醫生指出,嫉妒定義有幾種,包括對別人所得之物質和成就看不過眼,「升職的為何不是自己?」「我做事很努力,學習成績不錯,人又乖巧,但為何老師疼錫和愛惜的卻是她?我在當中是那麼不起眼。」這些與人之比較,會令情緒的波動,產生複雜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上的表達。

思想上覺得不公平,容易將這些的問題投射在人生上,例如覺得別人「都不是很出色,我做到這些事一定比他更好。」或者心感自卑,覺得這些出色的人歧視自己。「如有這樣的思維,很容易令人產生嫉妒。而思維上嫉妒會令情緒起變化,如心境不開朗、不舒服,甚至怨恨和憤怒再發展下則在行為上表露出來。每一個人都有處理嫉妒和壓力的情況,都有不同的表達。性格內向的,會將這些情緒內藏,久而久之變得焦慮或引致憂鬱症;行為極端火爆的,會以強而衝動的表達方式攻擊對方,初時以說話挑釁,繼而聯合其他人一起去攻擊和排斥對方。」

24.12.2018嫉妒的好處:嫉妒,對於兩性關係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一對親密的夫婦,或情人拍拖,不容第三者的介入,適當的嫉妒可以保持親密的關係;些許的嫉妒可以維繫一個組別或族群關係,防止外來入侵者。但要小心過分,避免產生惡果。」

嫉妒的後果:事實上,每人都有嫉妒,問題是我們如何去處理。「適當的嫉妒可以化為上進的動力。如欣賞對方的成就的同時,視對方的好處為學習榜樣,提升知識上、思維上、道德觀念上的進取層次。相反,太過分的嫉妒,會變成焦慮症、抑鬱和具暴力傾向的負面情緒,覺得每個人都好過「一世人都沒有用」的自己,甚至有自毀的情況。當思維變成非理性、具極端行為時,可能就演變成病態嫉妒。

病態嫉妒:他指出,病態嫉妒,在醫學上是屬於精神病。病態嫉妒多數指兩性的關係,夫婦或戀人深信伴侶、配偶不忠,但有別於夫妻之間的吵鬧或真正的婚外情。而是病態式的思維到了一個妄想的階段。但這些不忠卻是沒有證據,與事實相違背,即使有證據說明沒有這事或私家偵探都沒有發現,仍是不信,認為只是對方「幸運」未能即時偵查出來。他們的行為是很極端,例如偷看另一方的電話、FACEBOOK,翻查銀包、衣袋,希望找出一些證據。嚴重極端的病態嫉妒會對另一半施行暴力逼供或自殺的情況。

自我心理調節 走出來
當感到嫉妒的時候,如何走出來避免惡化下去?可自我心理調節﹕

(1)首先要及早處理,省察自己對於身邊某些人是否已產生一些嫉妒之心,如是的話則要及早處理;
(2)適當地表達對某人的感覺,如對配偶有懷疑,需要及早澄清,避免因含糊錯誤的理解而產生嫉妒,「為何對方升職,我又升不了?」客觀評價對方所付出的勤力和努力等;
(3)澄清誤解,不讓嫉妒的心發展下去;
(4)持正面的態度處理得與失,不要把自己看為一無是處,如太負面看事情,別人得而自己失的話,就容易嫉妒;
(5)正確價值也很重要,升職與否、戀愛成功或失敗,是否有錢,怎麼樣去看,這些的價值觀很重要,價值觀建立得有根有基,特別在信仰層面去建立時,就會少了在物質上的比較;
(6)不要只著眼自己的得與失,有或沒有,要將視野擴闊,就可以避免與人作太大的比較;
(7) 建立自信心;
(8) 激發愛心,滿有愛心時,當見到別人的成就超越自己,內心是會高興。愛心,可以包容得與失和克制嫉妒。
(9)我們的內心隱藏了很多的問題,如童年時被排斥、父母偏心,從小就要與別人競爭,仿如不比別人優秀就沒有出頭的一天。如常被這些問題纏繞不能解決和釋放,就要找輔導員或心理學家了解內心的世界。

P35

過度活躍症男童墮樓命危

早前在大埔梅樹坑發生男童墮樓案,一名十一歲疑患過度活躍症男童,於早上在低層住所單位廁所,疑爬出窗時失足墮樓重傷。家人發現他墮樓後報警,送院搶救後命危。警方調查後,相信案件無可疑,列有人高處墮下處理。

警方及救護員到場,發現男童頭及腳部受傷,為其急救後戴上氧氣罩及護頸箍,並隨即送院。男童送院時仍有知覺並不停痛苦呻吟,經搶救後情況危殆。警員封鎖現場調查,相信他爬出廁所窗門時失足墮樓,事件無可疑。

有醫生表示,過度活躍症主要是專注力不足,屬先天性。一般在兒童讀小學一至二年級時病發,其徵狀主要是學習及功課上不專注,一旦受刺激情緒容易激動,特別是受到考試及面對升中壓力等。但隨着患者年長,在懂得控制情緒後可獲改善。若家人有成員患過度活躍,應在單位窗門加裝窗花,以減少發生墮樓機會。

讓我們一起重溫何定邦醫生的分享《過度活躍症》

P35

社交媒體騙案倍增 網上情緣呃走4億

騙案停不了!警方公布今年首10個月涉及社交媒體騙案有1,777宗,較去年同期的808宗飆升逾倍,損失總額高達逾4.5億元,當中單是網上情緣騙案失款佔九成、達4.17億元,宗數亦按年翻兩倍至520宗,情況令人關注。警務處助理處長、港島總區指揮官稱,類似騙案手法萬變不離其宗,騙徒在結識初期講心不講金,待熟絡後便向受害人要求借錢,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網上受騙因為「感情」需要,因被吸引而受編?? …..請進入以下影片,讓你明白更多。 麥基恩(資深精神科醫生)分享

P35

港大生情侶西區墮海 搶救後雙雙命危

港大生情侶蹈海昏迷!西區豐物道副食品批發市場海邊,大約在12月初,一對年青男女被發現墮海,其中女子在碼頭即時接受心外壓急救後,與救起男子由救護車送院。獲救男子姓陳(24歲),女子姓梁(19歲),救起時俱陷入昏迷,經搶救後送到深切治療部留醫,現時情況危殆。

警方在場檢獲證件,聯絡兩人家人助查。據悉,兩人同是香港大學學生,情侶關係,懷疑雙雙蹈海尋死,現場留有一對鞋及背囊,內有衣服及手提電腦,但未發現遺書,警方正向家人了解箇中原因,雙方家人俱認識,同在醫院會面,對兩人情況憂心不已。
 
*************羅乃萱看「Me」世代的青少年人*****************
 

家庭基建發展總監羅乃萱指出,現代的青少年人心靈較脆弱和思想較負面,這是「Me」世代的特性。她認為,去年底有青少年在facebook發起的自殺羣組,可能顯示他們想找支持和認同多於對人生感到絕望,他們這種行為亦可能是向權威挑戰。

心靈較脆弱和思想較負面
羅乃萱表示「Me」世代的青少年人不在乎社會怎樣看他們,亦完全不尊重權威,只重視自己的想法,離羣獨居,單打獨鬥,亦自視甚高,只要想做就去做。他們主張個人權益,他們的夢想都是做歌星、演員或體育明星。但羅乃萱認為,這並不表示這些青少年充滿自信,相反,他們卻是焦慮、憂鬱與孤獨的一代,更因為有些青少年面對父母的離異而陷入焦慮不安的境況。

兒童 2子女年幼時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羅乃萱稱,父母在子女還年幼時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觀,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凡事都有希望,她引用聖經說:「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她又指出,自己年青時有接觸不少很好的鼓勵格言,但來到這一代,已經很少聽到了。但這些格言卻是金石良言,例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等可用作從小鼓勵子女的語句。

歷史孝道劇集教導子女
父母應減少觀看複雜的人際關係電視劇,反而可選擇歷史及講孝道的劇集或書籍來教導子女,更可透過閱讀薰陶子女,例如以「心靈雞湯」等書籍成為幼年子女的床邊故事。又認為,父母在子女還年幼時,便應與他們建立良好溝通關係,直至他們長大後仍會願意與父母傾談。她表示很欣賞電影導演張堅庭的親子方法,張堅庭的兒子很喜歡踢足球,於是,這位好爸爸,就陪兒子踢足球,透過活動與兒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重視孩子的心靈世界
她又指明白到家長們對踏入中二、三的子女最感頭痛,因為這是青少年人的反叛期,情緒變化很大,當他們情緒低落時,父母不要太快下判斷,要用開放的態度讓他們講出來。當子女願意說出來時,父母也要停一停,想一想,不須太快回應,但也不要輕看他們重視的事情,有時在青少年的世界裡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在成人的世界裡都看為不重要,若父母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子女的事,彼此間就難以溝通。若發現子女有自殺傾向,要帶他們離開沈悶的環境,走出外面看看更闊的事物,希望令他們改變負面的想法。若無法處理,可以請子女的朋友及教會導師協助。若有需要,父母亦須陪同子女看心理醫生或接受輔導。

P35

中四男生墮斃 裁死於自殺

一名中四男生去年測驗前夕曠課,晚上訓導老師來電指或會記大過,其後男生墮樓身亡,陪審團昨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殺,建議校方不要表明未確定的處分;死者母親庭外揚言「(老師)不道歉不會原諒」……

團提出12項建議

5人組成的陪審團昨裁定,死者的死因是於去年3月21日從寓所大廈高處墮下,造成身體多處受傷,為死於自殺,並向屋苑管理公司及學校提供4個範疇共12項建議,包括為防止死亡事件發生,當大廈警鐘響起時,保安公司職員必須查看;而校方要多宣傳正面思考及面對逆景的能力,並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

008_01_a_20181206_L

*************余德淳博士 回應 *************

問:培養孩子的逆境智能(AQ),對孩子成長的長遠發展有甚麼好處?

答:培養AQ,就是讓孩子習慣對自己的困難遭遇有經過自己思考的過程,以及與問題相處的耐性。因此,長遠使孩子不容易過分焦慮而失去面對困難的迎戰狀態。

問:家長幫助孩子面對困難,有什麼可以做呢?
答:
(一)先想一想自己以前有沒有類似的困難。
(二)即刻引用上次的經驗,然後思考需要增加甚麼資料。
(三)如果問題真的沒有遇過,就要有學習精神,向其他人請教或者看書找參考。
(四)同時,也要不斷觀察環境有沒有可以啟發自己反應的線索,這個尋索精神是特別容易有靈感創作應對方法的。

問:請問你自己對這新聞的看法。

答:我想到這位學生缺乏知心朋友,如果他在感覺困擾的時候,把心裡面的擔心講出來,可能發現其他朋友都有同樣問題,他就不會太個人化去看這個問題,好似天大的困擾。另一方面,父母跟學生每天都應該有一段交談時間,使青少年問題不致積累太久,以致於失去信心去溝通。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P35

6成半港人 退休唔夠錢使

港人愈來愈長壽,但要安享晚年須有足夠儲備。有調查發現,逾6成半港人認為積蓄不夠退休所需,在職女性更不足4成對未來財政有信心,調查機構籲港人及早為退休生活進行策劃。

滙豐委託研究機構於去年11及12月進行全球網上調查,當中包括1,011名港人,發現48%在職港人不奢望退休生活舒適,較2014年調查增加9%。

在經濟上的增長,大部份的增長都會流入有資產及高收入人士。所以香港貧富懸殊非常嚴重,因為香港年長的人不斷增加,雖然有低生活津貼,亦約有9萬個長者脫離貧窮。人口中老年人的數字不斷增長,所以在老年中的貧窮沒大改變,因他們沒有收入,只靠低生活津貼,這樣就不能脫貧。

就有關港人愈來愈長壽,而安享晚年須有足夠儲備而擔心,超過六成半港人認為積蓄不夠,當中最多人憂慮退休後護理開支。根據周永新教授表示,醫療護理的支出實在寵大,輕微的病患都可以應付,但嚴重病症所需要的醫療費實在不少。那自願或強制醫保計劃,他認為作用不大,認為需要醫療的人,就不能受保;能受保的,就不需要醫療,這個是失平的問題,需要再探究。
周教授又建議加強公共醫療服務是好的,如增加社區醫療配套、醫護人手,這樣在護理開支減少的情況下,退休就能安享晚年。

 *************周永新教授 回應*****************

每五港人一個窮

香港貧窮情況進一步惡化,去年全港貧窮人口突破一百三十五萬人,創八年來新高,貧窮率升至約兩成,即每五人有一人屬貧窮人口。

究竟貧窮人口上升能代表經濟好嗎?

實際上數字並沒有變動,貧窮人口是由貧窮的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計算。據17年情況與前幾年相差不大,在138萬中有佰份之20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即是5人中有1人是這樣。但經過政府調整,有許多現金援助,例如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所以貧窮人口減低至101萬,相比之前是98-100萬,也不是相差太遠。

 
*************周永新教授 回應*****************

P35

天水圍夫婦燒炭俱亡

一對不良於行和患抑鬱多年的夫婦,昨天在天水圍住所燒炭,被女兒發現時均已返魂無術。警方調查後將案列作「自殺協定」

案中夫婦的丈夫姓呂,75歲;妻子姓姚,87歲,出事前同住天恩邨恩樂樓一單位,感情良好,5名子女則已各自成家。消息稱,呂不良於行,需用輪椅出入,而姚則患有抑鬱症10多年。

何謂自殺協定

「自殺協定」在香港法例中屬於339章「殺人罪行條例」裏的第5節:

自殺協定(1)任何人依據他與另一人的自殺協定,殺死該另一人,或參與第三者殺死該另一人的行為,均屬犯誤殺罪,而非謀殺罪。(2)凡有人被控謀殺另一人,而證據顯示被控人殺死該另一人,或參與該另一人的被殺,則證明被控人是依據他與死者的自殺協定行事的舉證責任,在於辯方。

(3)就本條而言,自殺協定 (suicide pact),指兩個或多於兩個的人所作的共同協議,其目的為造成所有訂立協議的人的死亡,不論協議內容是否由訂立協議的人各自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除非一個參與自殺協定的人的作為,是在他有堅定意願依據該協定而死時作出,否則該項作為不得視作依據該協定作出。

(2008年第10號第14修訂)   [比照 1957 c. 11 s. 4 U.K.]

簡單來説, 「自殺協定」就是説兩個或多於兩個人生前同意一起结束生命。 倘若其中一人大命不死, 他就會被控誤殺。 然而舉證責任在辯方, 即被告需要證明有此「自殺協定」的存在, 否則他將會被控謀殺。

如何防治雙方協議自殺

簡單來説, 當我們遇到有自殺傾向的人, 須同時關注他的照顧者的情绪壓力和自殺傾向, 治療需兼顧兩者。
倘若察覺有一同自殺的意念, 那就需要考慮分開他們, 交由第三者負責照顧了。

張鴻堅醫生

P35

虐兔唇12歲女兒 兔唇女童今年2月被校方發現懷疑受虐後,學校社工決定報警,圖為女童當日送院檢驗。(資料圖片)

12歲兔唇女童年初被發現在寒冬僅穿薄衣回校,揭發她在家要用凍水洗澡,又沒有足夠衣物、食物和衛生用品,待遇與胞妹有別,女童更有自殺傾向。女童父母早前承認虐兒及襲擊兒童等3罪,裁判官昨判刑時強調給予兩人「最後機會」,希望他們珍惜並與女兒重修關係,判兩人各24個月感化令,其間須接受心理輔導。

社署昨回覆,涉事女童現時仍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身體及情緒狀况良好,亦已如常上學。

虐兒會構成什麼?兒童心理、法律、道德有何影響,讓醫、法、理、情來與你分享,請按下圖了解更多。

2018Aug_7_MED_Low  2018Aug_14_MED 2018Aug_21_MED 2018Aug_28_MED

P35
賭徒配偶 受情緒困擾news-images

調查訪問1,074位於2003年至今曾向中心求助的賭博失調者配偶,以了解其情緒、思維、經濟和人際關係4方面的狀況。結果發現,93.3%人表示因配偶嗜賭而受到情緒的困擾,92.8%表示感到沒有安全感,79.5%表示擔心會家散人亡,78.1%表示感到自己很失敗,有自殺的念頭及企圖以死相諫,分別有29.5%及22%。另外,89.5%表示曾因配偶嗜賭因而爭吵,66.1%指向親戚隱瞞賭徒賭博事實,為免家醜外傳,令支援網絡都受影響。

成功戒賭挽回婚姻家庭,情緒不再被困,請看下圖

賭博—成功戒賭重定婚盟賭徒家人的受助、自助和互助文字版(請按一下立即觀看)P35

 

昏迷13天離世 捐器官遺大愛

生前發放正能量,死後亦無私遺愛人間。因腹痛到荃灣港安求醫的四孩之母謝碧琪(Maggie),等候做「朱古力瘤」切除手術前因嚴重藥物敏感一度心臟停頓,陷入昏迷後轉往瑪嘉烈醫院,與死神搏鬥13日後昨(13日)離世,終年34歲。心地善良的Maggie生前已簽署了器官捐贈卡,其家屬昨忍痛捐出她的器官,成就大愛,給其他垂危病人重生機會。未命名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25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3-5

P35劉德華認有嚴重創傷後遺症


news-images提到現時的身體狀況,華仔首次談及他的傷勢,同時承認自己有嚴重創傷後遺症。華仔話︰「喺醫學角度嚟講,神經線破壞咗係冇得恢復,我腳趾尾有時會痺痺地,令我心情有啲煩,好似蛀牙咁。依家我對乜都有陰影,好似停車又驚後面架車撞過嚟,都幾嚴重下個創傷後遺症。」過往他的演唱會有不少高難度動作,他說今次就以安全為主,更找人用耳機提他走位,並謂會預多一些時間熟悉舞台環境,慎防再有意外。

什麼是嚴重創傷後遺症? 有沒有方法能醫治呢? 咩人才會有這個症狀呢?………………..請按下圖了解更多

嚴重創傷後遺症_page_1         嚴重創傷後遺症_page_2
P35

10歲男童用橡筋繩上吊亡

灣景花園10歲男童的圖片搜尋結果

鍾童在九龍一間名校讀小5,成績不錯,至近月他因情緒不穩,有時發脾氣稱要自殺及傷害家人,其後父母帶他往醫生,懷疑他患上自閉症的一種亞氏保加症。今晨他由母親帶返學校參加課活動,至下午5時他自行返家,跟着反鎖在房內一直沒出房。其後母親返家,見兒子反鎖在房內,由於兒子之前也試過反鎖房內,故不以為意,至晚上用膳時間,鍾母見兒子拍門沒有反應,於是叫鎖匠前來爆門入內,赫見兒子於門後上吊。

1943年美國醫生 Leo Kanner 發表了”Autistic disturbance of affective 
contact”的文章,此文立即成為研究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的經典著作。

1944年奧地利醫生 Hans Asperger 發表了”Autistic psychopaths in childhood”
的文章,文中形容四名男孩,他們的行為特徵被現今專家認定是亞氏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的典型描述。

Hans Asperger 的論文用德文寫,未能廣泛流傳,直至他過身後,在1991年,
時任英國劍橋大學德藉學者 Uta Frith 將他的著作翻譯成英語,Hans Asperger 
的貢獻才再被發掘出來。

其實阿氏保加症與自閉症的行為特徵有很多重疊的地方,很多人將前者視為高功能的自閉症
 (High function autistic disorder),即是智力正常,語言大致正常的自閉症。
現今美國精神學會將自閉症與阿氏保加症都納入新的自閉症頻譜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之內。

無論名稱如何這類病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徵,他們的社交能力薄弱。小的時候不懂望人,
甚至搶玩具、跟人交談的時候也沒有眼光接觸,叫他的名字也沒有反應。
他們很少主動聊人跟他玩耍,也不懂分享。有些不懂分親疏,沒有人際間的空間感,
很快就會跟陌生人有身體接觸,給人過份熱情、甚至粗魯、沒有禮儀的感覺,
這類孩子往往是很少朋友,小息時候經常是獨行俠,嚴重的可以整個學年也說
不出隔離同學的名字,輕微的可以是跟同學一起走動,其實並無互動,
但他們已經覺得有很多朋友。

何氏保加症的年青人很多並不懂鑑貎辨色,不看、也不懂看別人臉色。
人家七情上臉大聲呼喚才知道別人憤怒,至於較為細緻的反話、暗喻、恥笑,他們更難把握。
不懂得看臉色,也沒有從別人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令他們只顧說出自己的說話,
而不顧及他人感受,亦不理當時場合是否適當,結果往往得罪人多,已經薄弱的同輩支援,
在青春期後更加脆弱。年青人感到被訕笑、排斥,並不好受,容易變得激動,
誇張的反應只會引來更大、更多同輩的抗拒。大部份阿氏保加症的年青人有頗為固執的性格
,年輕時經常堅持同一方法做同一件事,不輕易接受改變,突然的改變更易引起脾氣,
長大後做事只有絕對的對與錯,黑白之間容不下灰色地帶,這種性格也造就了他們對
看似平常、不如意事情有特別激烈的反應。

幫助阿氏保加症孩子,應該由小做起,社交能力的培養更不可能一蹴即至。
學懂說話望人,建立兒時玩伴,主動與人分享,培養與朋輩一起的興趣,
把握社交禮儀,學曉說出負面感覺而不發脾氣,並改變固執性格等,更是一環緊接一環,
是他們成長上需要的培養與磨練。         

何定邦
精神科醫生
P35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墮樓亡


國務院港澳辦早前公布,鄭曉松因患抑鬱症,前晚 (20日)在澳門住所墮樓身亡,終年59歲。澳門司警今日證實死者身份,一名59歲的姓鄭男子由高處墮下死亡,死因無可疑。司警在現場未檢獲遺書,認為事件沒有任何刑事成分。

從新聞得知近日在澳門有一位官員墮樓身亡,據報是和憂鬱病有關,深感惋惜。
其實男士也有豐富的感情,如女士一樣,也可以一樣患上情緒病。
不過男士比較不接受自己會被情緒困擾,更不輕易向別人表達和求助。
「大丈夫流血不流淚」是許多男士求醫的阻礙。世界各地的研究,包括在香港做的,
都一致地指出男人自殺的比率遠高於女性。所以男士們都要留意自己的精神健康,
好像留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樣。許多時精神健康問題會由身體的不適首先表達出來。
希望所有人,不論男女,都會留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有問題,就要勇於求助。
「唔睇醫生」不是勇敢,而是自欺。肯面對丶肯求助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鄺保強 精神科醫生

P35

VR技術 治療飛行恐懼

虛擬實境(VR)技術愈見進步,不但可以用在娛樂項目上,現時更廣泛應用在醫療用途上,例如幫助治療諸如失智症等疾病,甚至連「搭機恐懼症」都能協助克服。有外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體驗式VR,完整體驗乘坐飛機的過程,幫助很多無經驗的用家排解恐慌和無錯的情緒。

據外國科技媒體《Mogura VR》報道,這款VR應用體驗程式叫「Flight VR」,由英國VR影像公司和藝術家Chris Bain共同研發,專門針對因為搭飛機而感到不安的人,以貼近現實的影像技術為基礎創建的VR內容,並通過影像體驗,減低對乘坐飛機的恐懼。

飛行恐懼症_page_1

參考資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Maples-Keller, J. L., Bunnell, B. E., Kim, S.-J., & Rothbaum, B. O. (2017). The us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and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25(3),103–113. http://doi.org/10.1097/HRP.0000000000000138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P35

大麻及「毒郵票」毒郵票

元朗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根據線報及調查後,凌晨2時許展開打擊毒品行動,截查一名離開天水圍天恩路一酒店的36歲英籍男子,其間英籍男子情緒激動,並以手襲擊2名警員,疑犯被制服後,在其身上檢獲約30克懷疑大麻及4枚含有懷疑「D-麥角酸二乙胺」(俗稱LSD)的毒郵票,檢獲的毒品總值約9000元,他涉嫌販毒及襲警被捕。

何謂毒郵票(NBOMe)?
NBOMe 是一種新款的迷幻毒品,成分類似安非他命,同類毒品包括冰毒嘛古等,
可呈粉末狀或水劑,亦可溶解後浸泡在郵票或印水紙表面,再放在舌底吸食。
NBOMe 最先被發現於 2003 年,但在 2010 才開始在毒品市場普及其他俗稱
包括開心紙(Smiles/Smiley paper)ࠊN-炸彈(N-Bomb)等

人體的害處
因為 NBOMe 是一種較新的毒品,醫學界其認識不多,暫難估計對人體有何長遠後遺。NBOMe 的效時因劑量而異,但通常持續 4 至10天時間。由於 NBOMe 多以毒郵票的方式販售,吸毒者有機會把 NBOMe 毒郵票來吸食 LSD迷幻藥用的紙片混淆,增加藥物過量的風險。所產生瞳孔擴張、心跳加速、體溫過高、高血壓、情緒不穩、幻覺、抽搐、急性腎損傷及死亡。

致吸毒的心理因素(直接/間接)因素
直接(情緒)根據禁毒處㸰㸮㸯6年報告,除了避免因沒有吸毒而感到不適之外,
吸毒者選擇吸毒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解悶及舒緩情緒低落或壓力,而迷幻劑、興奮劑
、鎮靜劑等毒品會對精神造成不同的影響。在這吸毒者可能會想借此舒緩精緒的不適
來逃避現實。
體原因包括減輕情緒低落㸭抑鬱、改善焦慮、幫助放鬆、想感到興奮開心來解悶。

社交朋輩影響是引致青少年吸毒最主要的原因,朋友的認同對青少年十分重要,
若青少年結識了吸毒的朋友,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同能融入群體,青少年可能嘗試吸毒。
另外,吸毒者亦可能因想改進社交的表現而濫用藥物。

體原因包括:想得到吸毒朋友的認同㸭融入有吸毒者的群體,更享受與朋友相處的時間,
增強自信,減輕社交焦慮及增強表現。另外,吸毒者,尤其是運動員的學生,會濫用藥物
以增進自己不同方面的表現如;增強體能、捉進肌肉生長、 提升專注力及提升記憶力。

藥用:部分吸毒者可能把毒品當作藥物使用,以得到幫助睡眠、減肥、舒緩疲勞、止痛的效果。他毒品同時服用吸毒者可能會利用一種毒品以增加另一種毒品帶來的快感,或者減輕另一毒品的副作。

間接因素(家庭)
若父母曾經吸毒,子女可能耳濡目染,受影響而染上毒癮。
因長期接觸吸毒行為亦可能會減低子女對濫藥的反感,繼而提高之後開始吸毒的風險。

家庭環境也是構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認識不足)
若果毒品有錯誤認識,如輕視其危害或低估毒癮的機會,就會大大提高選擇嘗試毒品的可能性。

誤用:有些患者會不遵照醫生開出的劑量服用配方藥物,因而成癮。

陳玉麟醫生
香港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前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戒毒治療

P35

男拔復課第一堂係「執葉」 清理校園未命名.jpg

一眾男拔學生今早回校,第一時間不是上課,而是與老師及校工合力清走校園內遭強風吹毁的樹木。根據校方在Facebook公開的片段及相片,校國在颱風後滿目瘡痍,有大樹甚至被連根拔起插在泳池,室內泳池範圍玻璃碎片滿地。校工、部分童軍及校友日前已到過學校,幫助清理插在泳池的大樹。今日學生們不斷來回搬折斷了的樹枝,又用手推車將大型樹幹移走,有工人在水池撈起樹枝雜物。

校園能運用群策群力的精神,讓學生懂得互助清理校園,十分可嘉。
像談天說道2012年1月文章中的「社會關懷體驗營—釀愛攪動」一樣能換醍生命中的反思
這次活動由明光社舉辦,主題是「釀愛攪動」的社關領袖營。

營友在新福事工協會參加活動時,同工帶領他們重演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
之後一眾營友在廢物回收站的電器中拆出完好的配件,從電線中拉銅綫,
在深水埗街頭垃圾筒執鋁罐和紙皮,最後更嘗試在街上當個撒瑪利亞人。
有營友望著婆婆沒有吃的,買包;拖著紙皮的,幫忙走一段路;
不良於行的,扶他們過馬路。一行人之後還嘗試用20元到街巿買兩餐飯,
做一天貧窮人,原來很苦。每次落區原來不是單單的給予物資,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尊嚴和支持。

十多位營友到了香港正生書院,認識戒毒的青少年,了解基督教戒毒。
正生同學露天上課,住在課室,甚至課室內就有一個「尿兜」、一枝水,
男生在晚上都不會離開房間半步。浴室是公共的,沒有熱水。
苦,但正生就是這樣教導。有營友不禁自省,自己日日追求智能手機,
大吃大喝,但同樣一班青少年,卻選擇去「捱」苦。有營友來到正生後,
更堅定自己會委身青少年的服務。

營友用一隻手,展示他們在營中被「攪」的,除了慈心,還讓他們了解到對社會弱勢的關注,
對貧窮的了解,並自省在資本主義下自己變為無良的消費者,甚至要學習與有需要的人同行,
學習關懷和同理心,更多人又願意放下自己物質豐饒的生活,
願意用更多時間關心社會和社區周遭的人。

三日兩夜的營會,四十多位青年領袖,看見信仰上的不足,發現耶穌的樣式,
認識社會的弱勢,放下自我,進入社區,與負傷者,有需要的人交流,不只物質上的給予,
更重要是心靈上的支持,尊重,同行。就在三天之間,他們意識到天國子民的服侍,
原來不單在教會的四面牆中,還有更多、更多……

P35

港大副教授涉殺妻


這個案件令人痛心,無論結果如何,整個家都受傷害。婚姻家庭的問題在社會每一個階層都存在,並可能反映身份、地位或學識越高的人士 ,可能更懂得隱藏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不容易被別人發覺,事情到了盡頭的時候便不堪設想。相反,社會階層偏低的人士,他們的問題可能更容易被人發現,社會從而能夠介入,避免悲劇的發生。
P35

淺談刑事案件的處理:
(a) 警方負責調查的工作 ,被捕人士有權保持緘默。

(b) 刑事檢控工作是由律政司司長全權負責。在決定是否提出檢控時, 會考慮兩點:第一,是否有充足證據支持提出起訴?第二,提出起訴是否符合公眾利益?

(c) 刑事責任包括犯罪行為及犯罪意圖,除了證明被告有犯罪行為外, 控方亦必須證明被告有意 圖犯案。

(d) 法庭還未作出定罪判決時,被告人都是假定無罪。

(e) 謀殺案是很嚴重的罪行,會由高院原訟法庭法官會同陪審團進行審訊。 陪審團通常由7-9位陪審員組成,陪審團一致或按5對2或7對2的大多數票 作出裁決被告是否有罪。

就謀殺或誤殺之分別,網上有不少資料可參考,例如http://bbs.tianya.cn/m/post-208-77383-1.shtml#!/_zcm57szx2bg

P35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繁忙的都市裡,讓我們靜下來  看看世界的美妙,使心靈得安穩加多一點色彩,美麗人生。

P35

漫畫、影片
按下圖進入 
 

giphy (1)          giphy
P35

飽足心靈 飽足心靈

P35

心靈教育
按下圖進入 

newproject_1_original (5)    newproject_1_original (6)

newproject_1_original (9)     newproject_1_original (10)

newproject_1_original (15)  newproject_1_original (16)

sony 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