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別人患難中的天使

科榮分享他遇上患難中的天使:「十多年抗癌路上,遇上無數神派來的使者。他們不一定是基督徒,而且我深信幫助過我的人遠超過我能發現。說出一些讓大家知道。感謝主!

一、神安放我於一間教會,當中有很多有愛心的弟兄姊妹,於我艱難時,供應我生活的各樣需要。就算我離港接受換肝手術時,他們也關顧到。

二、神派了一個肝移植科病房的護士長於我初信主時,成為我主日學導師。

三、神讓我於一間公司工作,僱主和同事多年來一直包容我工作上的限制,從没有停薪。

四、神差很多人扶助我和Ivy結成夫婦,又與我們同行。2009年婚宴上,有機會感謝他們。

五、神於我患癌前,為我母親安排領她信主的鄰舍。

六、神在各間公私營醫院使大多數醫生和護理人員及時又精確地為我進行二十多個階段的治療。

七、神安置各樣癌症患者在我身邊成為戰友,他們使我知道癌路上彼此扶持的美好。從他們身上發覺生存的真意,又看見主耶穌。

八、神給我不同的生命導師,就我生活各種事情上給我很多好建議,使我能繼續向前走。

本來不相識,素未謀面的人來相助,度過困難,這大大感動了我;直到今天,我還刻骨銘心。我會視這些為神透過人賜下的愛,要我知道衪愛惜我。既然這樣,我最自然的回應就是:餘下多出來的日子,對人也一樣流露出這份愛。之前提到神幫我換上一個滿有恩典的肝,流傳出感恩的血,就是這個意思。2007年6月14日後,我醒來,生命不再一樣了。

我常以過來人身份分享癌症經歷,但其實我不當自己是癌症過來人。我是患難中得到神幫助的過來人、得救見證者,而且希望成為別人患難中的天使。」

我特別受這一句「神透過人賜下的愛,要我知道衪愛惜我」所觸動,上述的文字是他被神愛惜的鐵證。現在不妨學他起碼數算生命被愛惜的八個鐵證。這也是一個幫助當今疫情或「癌症關懷」義工的好條件。我更欣賞科榮「不當自己是癌症過來人」,說得好!基督徒常常有一種「不再是我」的氣質,因為我們已經活在另一個生命能源:「我已經與基督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活在我裡面;我如今在肉身活著的這生命,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 2:20)

科榮介紹一首詩歌《主,你伴我行》:

「是你給我每天力量,面對得失挫敗,有你安慰我,

  縱使前路峻險,天昏暗狂風雨下,長路中與我同行是你。」

「是你給我每天力量,是你不分晝夜,愛我體貼我,

  每刻攜著我手,施恩惠從不間斷,長路中與我同行是你……」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談天說道C_22June

尋回在平時忽略的心靈滿足

科榮又分享在苦難日子要找到保障:「我是在2000年的佈道會決志信主的。那時,只因出來社會工作不久,工作壓力大,又思想到人生意義;遇上一位基督徒舊同學,就開始認識主耶穌了。記得在佈道會中,醫生的見證道出有人大病被神醫治好,而不是因為他。我心底深處蕩漾,想到人生必有的患難,需要找到依靠;當然不會想到自己將會一樣患上癌病。

從前年幼已知道自己家境貧困,與母親在香港相依為命,甚麼都要自己努力爭取;最好的東西不會走向我這裡來。事實上,單親、阿燦(大陸新移民)、“N無”真是會被人視為人生坎坷;再加上,初出茅廬就患上不治之症,還要早死。人生最差的事都要面對,多痛苦啊!有很多人問我,為何不見我怨天尤人、擔心憂慮、痛苦失落、恐懼顫抖呢?我答:『當然有,要寫出來也不少,但這些很快被主的愛和祂派來的使者撫平。』感謝主的恩寵,我患癌前6年,就這樣呼召我跟隨祂,而且母親也隨後信主。返教會認識信仰日深,知道雖然没有父愛,但有了天父。我懂得我們只是在世上寄居,而且人本來就“N無”,反要為現有的東西感恩。

病呢?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人人會有癌症,但這病患不只是帶來長期痛苦,還有深深被愛的祝福,提早全收。至於死,這是每個人的結局,信主會有永生的確據,而我在癌病中做過非一般的移植手術,可再生。神真是我的依靠,不是因為祂,我豈能活著,並且活得豐盛滿足?人生難免有苦難,這些時候你有没有想過找到生命的保障?現時疫情嚴峻,全球大流行,沒有人能控制全個局面,可以給你安全感的,難道是口罩?」

看完科榮的分享,很喜愛他說:「提早全收」和「活得豐盛」,全句是「這病患不只是帶來長期痛苦,還有深深被愛的祝福,提早全收。」「不是因為祂,我豈能活著,並且活得豐盛滿足?」在沒有疫情和重病的日子,若我們的心靈不是歸向神,我們總是缺欠了對生命一種深度。學業、事業、婚姻偶然間帶來一些幸福感,但也有不少眼淚辛酸,甚至一些人還想早些結束生命。想想「口罩日子」會是那麼長,甚至可能年年有,沒有人敢肯定何年再有經濟繁榮、國泰民安……何來活得豐盛?但有一種可能,就是不用生命長短和富貴榮華來量度「滿足」。看大衞的金詩:「神啊,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篇16:1-2)

「我的好處不在你(神)以外」,就是滿足、豐盛。正如一個幼兒只會享受被他最愛的人擁抱,幼兒相信有了這個愛他的人,就有了一切;幼兒不需要生命長短和榮華富貴,投靠神的人需要永生和積財寶在天上。我建議的疫情智商是「尋回在平時忽略的心靈滿足」。

科榮介紹一首詩歌《耶穌一來》:

「惡者捆綁,傷害己體無人救,耶穌一來,釋放他得自由。」

「耶穌一來,撒但權勢就粉碎;耶穌一來,抹去一切眼淚;」

「除去幽暗,使痛苦變為甘甜;耶穌一來,萬事都要改變。」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0302720癌症關懷A-01

脫險三步

這次輪到Ada分享了!「2011年1月24日的早上,我由長洲醫院被直昇機送入東區尤德醫院,接受深入檢查。記得前一夜在建道神學院宿舍,發現自己身體狀況越來越嚴峻,自問已盡本份看過家庭醫生,又去過長洲醫院急症室照肺;被診斷為肺炎,要留在家中休息,停課一周;接着覆診及照肺,醫生表示肺部清很多,仍須繼續服食肺炎藥和咳水。雖然這樣,如今我卻行路乏力,行斜路更喘氣無力,辛苦得很。我於是邀請幾位宿友為我禱告。禱告後,我回房間睡覺。可是整日咳嗽,又呼吸困難;回到房內只有我一人,只好出聲呼求主:『主啊!祢知我發生甚麼事?我真是很辛苦,咳得沒法睡。求祢指引我前面的治療,我該找哪個醫生醫我呢?』第二天早上,我四肢無力,沒法如常下山吃早餐。這時,有位學姊宿友送上一個菠蘿包給我享用。她見我臉色很差……

此後,學姊遇上曾作護士的Karen同學,便請她來看我。Karen見我眼腫,又按我的腳,有腳腫跡象。她很緊張地說:『Ada,我懷疑你有併發症,我現在沒有課上,可以立即陪你去看急症。』這刻我順從神帶領,原先想上完早上課才去看急症。當我出門口,連鞋子也沒法穿上,心知不妙。落樓梯也感無力,舉步維艱,呼吸困難。Karen見我這情況,馬上借學院的輪椅推我下山,去長洲急症室。其後又遇上好友同學,同行快速推我到急症室,醫護馬上看我,為我照肺,量心電圖,抽血,給我戴上氧氣罩。醫生看我眼腫、腳腫,以及看我腫脹的肚腹,又看我早前的病歷。他說了三句話:『你早前肺炎卻沒有發燒,我懷疑你有併發症;要緊急CALL直昇機,送你入東區尤德醫院做深入檢查。』這刻相當嚴重。我丈夫當時在中文大學,幸好當日有位王院牧剛巧當值,她就陪同我上機。同時,丈夫趕到醫院會合我,陪我上病房,並神情緊張跟我說了一句話:『放心吧!神必看顧!』當時我無力反應,只心裡認同。感謝主!祂垂聽禱告。在我盡上本份,卻無助、不知所措之時,祂出手動用了多位天使,用輪椅護航送我入院;動用直昇機送我入物資豐富的醫院接受詳盡檢查。『神啊!感謝祢給我高度的護航,令我經歷出人意外的平安。』」

Ada是我認識的傳道人,她九年前被診斷患上血癌。多謝她樂意為我的日記寫回憶分享,她的經歷值得無論是健康或患上癌症的朋友細心閱讀。今早介紹她遇到困難的安心秘訣,就是即時禱告和邀請多些人為我們禱告。因為禱告者向全能神要求援助,要求到達至迫切地步,我們就可以體會到神的回應。

看看事情的峰迴路轉:

一、「辛苦得很,於是邀請幾位宿友為我禱告。」

二、「求祢指引我前面的治療,我該找哪個醫生醫我呢?」

三、「遇上曾作護士的Karen同學,請她來看我……其後又遇上好友同學,同行快速推我到急症室,醫護馬上看我……幸好當日有位王院牧剛巧當值,她就陪同我上機……同時,丈夫趕到醫院會合我,陪我上病房。」

如果邀請幾位曾為日記執筆的資深癌友們與我對談上述的「脫險三步」──邀請禱告、指引治療、遇上陪同」;他們平均有十年的真實事蹟。「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著我們,就應該脫下各樣的累贅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伯來書12:1)為甚麼這麼古老的聖經現在全世界仍然有人買來看呢?因為這是「真」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重看這幾年我的日記文章,大家能看到生命的希望是數之不盡。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06MAR

這種盼望不會落空

我收到Tony的訊息:「余先生:您好!我想分享與一位癌病友的對話。她不敢出街,因為怕用光口罩;排隊買,又沒有本事爭到,每次都撲空。現今的香港究竟有多少這樣的人?我估計有不少。上次提及的八百餘個口罩已經全部成功配對給有需要的癌病友,這兩天會陸續寄出;但是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癌病友需要大家支持和關心。願主祝福帶領,阿們!」

Tony繼續分享:「癌友們被確診後或證實復發後,一定要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尤其是治療癌病的過程常常出現反覆狀況。醫生制定的療程如果勝過預期,我們當然要感恩感謝主的恩典,但如果效果未如理想,我們亦不應馬上灰心,應該繼續咬緊牙關,迎難而上。治癌有時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病人除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之外,更要懂得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該吃甚麼食物便要吃,該戒掉的食物就不要吃;作息定時,該休息就要好好休息。曾經有一個個案,患者化療期間仍然返回學校教書,使我十分擔心。

『信靠』,面對困境,面對患難,我們癌症病人可以靠甚麼呢?靠自己?靠醫生?靠藥物?過去的經歷告訴我,這些全都不可靠。只有信靠創造天地萬物、賜予生命的創造主,為我們被釘十字架,流出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罪的主耶穌才是最可靠。我自己當年患癌,太太一直問醫生,我能否被醫好?醫生只能答盡力而為,不能保證我們甚麼。但信靠主耶穌卻保證我可以得享永生,有永遠的生命,不是人死如燈滅。為甚麼還猶豫不信呢?

『盼望』,有一個醫生說過,癌症將來會變成慢性病,就好似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慈愛的神賜智慧給人類,讓科學家們硏究出很多先進有效的治癌技術和藥物,放射治療、質子治療、微創手術、化療、標靶、免疫治療等,這些治療方法和技術都是癌症病人的曙光。正如幾十年前的人類也不會預料到癌症有疫苗去預防一樣(如子宮頸癌疫苗)。因此,我們甚麼時候都不能絕望,我們要常常抱有盼望,對主耶穌要有信心;不要怕,只要信!願主祝福帶領我們,願一切榮耀與頌讚歸於主,阿們!」

看完Tony在「盼望」那一段的分享,我特別想讀者謹記「因此,我們甚麼時候都不能絕望」。人說的「絕望」不是絕望,因為人的能力有限,才説絕望。如果能夠找到那位「獨一真神」,人就可以進入「活出無限」的經歷。因為神專做非自然的事,我見過經歷神蹟的人身體未必明顯好轉(也有明顯好轉的),但心裡比以前大膽,甚至比沒有病前更有勇氣去做困難的事。神蹟是人不能全部明白的東西,但有一點必然要相信,就是神的愛使人遇上神蹟。從此人不再愁眉苦臉,甚至忘記了世間有「絕望」這兩個字。

新譯本聖經說:「不但如此,我們在苦難中也歡喜,因為知道苦難使人生忍耐, 忍耐生品格,品格生盼望。 這種盼望不會落空,因為上帝的愛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已傾注在我們心中。」羅馬書 5:3-5

Tony介紹了一首詩歌《信靠每一句應許》:

「主袮使卑微轉為尊貴,使傷心流淚轉為笑顏,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羞愧,就沒有失望。」

「心中充滿盼望,盼望使眼睛明亮,道路雖崎嶇,袮與我同行,心中充滿盼望,盼望使信心剛強,信靠每一句應許,生命充滿亮光。」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280220癌症關懷A-CS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