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海岸綫

因應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土木工程拓展署於東涌東填海土地的岸邊,設置全港首條「生態海岸綫」,項目獲得香港城市設計大獎2019,預計於2023年年底落成,會先於鄰近的小濠灣海岸進行試驗,盼增加生物多樣性,加強保育工作。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26012/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生物多樣性就是通過查看特定區域內各類生物的數量來定性,從水中的海藻到樹林中的猩猩,生活在該區域的任何事物均構成其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某些區域對生物物種的生存適應條件會比其他區域差,而某些則比其他較好。總體而言,地區則隨著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令生物繁榮。生物多樣性不單是生命的存活,而是自然環境中所有生物彼此共享的平衡。生物多樣性一般分為三個層面:遺傳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遺傳基因多樣性指同一物種中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物種多樣性是指在一個區域內的不同生物。生態系統多樣性指在某一範圍內生物群落的變化。同一範圍都會有不同的生態系统,例如樹林生態系統,沼澤生態系統等等,甚至人類居住的都市都是一個生態系統。

不能不讚嘆上帝創造奇妙可畏,不同形式的生物存在不同差異,這些差異是生物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關鍵,令生物奇妙地在不同環境中發揮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我們人類又能在地球各種環境中受惠於這些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居住環境的保護十分重要。香港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但存在很多種動植物的品種,論土地面積計,品種之多超越鄰近很多地區。本港各種各樣的生物中,不少是香港特有品種,例如香港雙足蜥(Dibamusbogadeki)在全球唯獨本港離島才有。

海岸線不言而喻也可以成為一個生態系統。東涌生態海岸線海岸綫蘊含豐富生態資源和生態功能,對促進海洋綠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人工的海岸線的生態系統可以提供海洋生物的一個育苗和棲息的場地,又能美化海岸線。長遠的發展可以把海岸線成為生態遊覧的地方,提供市民康樂文娛消遣。宜人的海岸線,付予優美的海濱空間、對海岸及海洋環境有莫大裨益。此外更有助進行環保教育和海岸生物科學的研究,可謂一舉多得。設計良好的生態海岸綫,都可以保護海岸免受海浪及風暴的侵害。

香港現時防波設計的海岸線一般都是由混凝土和花崗岩建造而成的人工海堤,目的是單一提供有效而經濟的保護海岸結構。這些物料表面較光滑,不利有機物和微生物依附和生長,亦欠缺天然的岩隙,導致在炎熱或潮退時,潮間帶的生物會因脫水而死亡。根據發展局局長的網誌表示,東涌東的擴展區將會預留土地建造長約4. 9公里的海濱長廊,以及有24公頃的綠化用地,是政府第一次在工務工程中引入的生態海岸線,目的是在可行情況下,加入模仿自然潮間帶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讓海洋物種生長,增加海床的生物多樣性。日後市民在於東涌東的海旁,放眼所見的是由紅樹林和生態磚等組成的海岸線。在一些較受海浪沖擊或光線不足的位置,會設置生態磚,形成岩石生態海岸線。生態磚提供高低和大小不同的孔洞,可以在潮退時把海水儲起,為海洋物種提供合適生態環境和庇護空間。紅樹林生態海岸線則會設置在潮間帶較少受海浪沖擊的地點。其餘直立生態海岸線,其海堤將透過陶盤、孔洞、方塊等,提供不平滑的表面,讓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依附和生長。種種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多種海洋物種能夠棲息和生長 ,從而提升海岸生物多樣性。

在香港海岸生態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香港政府及香港⼤學⽣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在香港不同的水域分別測試和監察不同的生態海堤組件,研究深信有助將來生態海岸綫的建設和規劃,也能發掘更多香港海岸生態的知識。生態海岸線的應用,在海外亦有成功的例子 ,如澳洲悉尼市巴蘭加魯(Barangaroo)、英國威爾斯的泰温(Tywyn)、以色列海法灣(Haifa Bay)等的生態海堤,都有效促進當地海岸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面對環境、氣候、生態變化等挑戰湧現,政府已制定一份《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2016 -2021》,以期在未來幾年因應具體情況,加強保育生物多樣性。支持可持續發展,政府應投放更多的資源,促進生態環境保育的發展,積極推展保育工作。發展項目中,應採用可持續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使香港創造更優質的建築及居住環境。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