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分享:「最近香港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病)第四波疫情,聰仔也因此停學。太太每天也留意新聞,關注確診人數的數字。我明白現在很多人擔心第四波的疫情,但是香港每天幾十人染疫,相對歐美等地,香港的情況已算是很輕微。
香港人都很自律,全部人出街都願意戴口罩;再加上衞生署累積了頭三波疫情的經驗,已經把很多漏洞堵塞了,而且現在市面上口罩的供應十分充足,所以真的不用太擔心。
約了一位癌友到中環,陪他去見腫瘤科醫生取第二意見。他的情況令我感到十分無奈!因為他的醫生處方了一些標靶藥給他,可是一個月要花幾萬元。他跟我說他吃不起,但又申請不到資助。我知道若他不吃這些標靶藥,他的病情可能會惡化。
人生總會遇上一些無奈的事情,問題是我們怎樣去面對。有些人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總會擔心和憂心,甚至會演變成為情緒病和抑鬱症。要解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將擔心和憂心轉化為安心和放心。怎樣轉化呢?我們需要一個轉化器,便是主耶穌基督。
聖經上說:『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是要讓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鼓起勇氣吧!我已經戰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願我們都能將千萬個擔心和憂心轉化為安心和放心。願主祝福帶領,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對大部分癌症病人來說,負擔不起長期的藥費支出就等於希望完結。因此,癌關事工重要的訊息就是把徬徨的心情放在神的計劃裡。相信神與我們同在,就等於平安與我們同在,我們需要抓著平安成為我們的人生志向。
我在足球總會裁判部周年大會主講「球證EQ」,現場有幾十位資深球證,另外有二百人在網上看現場直播。我很敬重這些多年在綠茵場上奔跑的球證,我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人生志向,不只是工作,不只是事業。他們能夠面對球員和球迷隨時不友善的責備,能夠在電光火石之間作出快速的判斷。雖然有時候未達到完全的準確,但是仍然要在下一分鐘堅持繼續公正地執行職務。這種毅力是一種高貴的情操。
離開會場後,我想起人生就是在這片綠茵場上,每個人都追逐一個理想象徴──皮球。
究竟這個理想象徵每天能夠令我們振奮嗎?
Tony分享了一首詩歌《耶穌已經勝過世界》
「在急難中,我要仰望祢」
「我的神,我的救主」
「求祢賜給我力量,給我更多信心」
「我要依靠祢,堅持到底」
「雖在世上有苦難,但我心中有平安」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