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正動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 發展局:香港最大規模岩洞項目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3月7日發表網誌,指渠務署正展開把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的廠房,遷往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的工程。他形容,這項搬遷計劃是香港現時最大規模的岩洞發展項目。他指,新沙田岩洞污水處理廠則佔地14公頃,較同樣位於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大15倍,將是香港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廠房會引入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即使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亦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595943/渠務署正動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發展局-香港最大規模岩洞項目
*** 鄧允明博士回應 ***
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位於城門河河口,每日處理約25萬立方米污水,佔地28公頃,是全港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新沙田岩洞污水處是在原有處理廠的對岸亞公角女婆山岩洞,佔地14公頃,較香港首個岩洞內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大15倍,將是香港岩洞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新的處理廠雖然佔地較小,污水處理量仍與現時廠房相若,可以滿足區內人口需求,為居民提供服務。據渠務署的土木工程師表示搬遷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工程主要包括在岩洞入口處開拓工地、興建主連接隧道;第二階段是建造主體岩洞及上游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餘下工程主要包括在新建岩洞內興建污水處理設施,以及拆卸現有沙田污水處理廠。第一階段工程包括地盤平整、建造緩減天然山坡山泥傾瀉風險的措施、重建車路等,現正進行主要連接隧道的挖掘及爆破工程。
政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提到,岩洞發展可能是最昂貴的土地發展方案,較近岸填海的成本可高出幾倍,推展亦需要很長的時間。以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至岩洞為例,發展岩洞工程連同相關基建工程的成本粗略估算為每平方米208,000元。若只計算岩洞工程,發展成本粗略估算已為每平方米77,000元。可是發展岩洞成本雖高,但對環境影響較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電話公眾諮詢結果顯示,市民普遍支持岩洞的設施發展。
在外國,同樣也有將一些污水處理廠置於岩洞內的例子,目的是為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減少對室外環境的影響。在北歐斯德哥爾摩Verdict Media Limited,公司於2018年在Henriksdal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就是在洞穴中進行。擴建和翻新後,將使該廠每天處理污水的能力達86.4萬立方米。
本港其他在岩洞興建設施的例子,有背靠香港大學校園山坡的西區海水配水庫。這是水務署首個於岩洞建設的配水庫,亦為配合香港大學的百周年校園發展,騰出香港大學校內寶貴的土地資源,把水務署西區食水配水庫及海水配水庫重置在岩洞內,以騰出所需土地興建百周年校園;該項目在2009年9月興建完成。這個項目還有一個保育的好處,就是配水庫工地內有三幢獲歷史評級的建築物,分別是被評二級歷史建築的西區濾水廠高級職員宿舍、被評三級歷史建築的西區濾水廠工人宿舍及西區快速沙石濾水池。採納岩洞興建配水庫方案後,這三幢分別於1919年至1931年落成,樓齡達9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物均得以保留下來。
另外,於1997年啓用港島西廢物轉運站,也是在岩洞內建造設施的例子。它位處堅尼地城海傍,為中西區及部分南區提供服務。該區本沒有合適的垃圾轉運站選址,發展岩洞提供了一個合適及可行的解決方案。「不為人接受的」廢物轉運站設置在岩洞內,減少了惡臭及景觀對環境的影響。
其他例子有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及很多港鐵車站。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建於1997年,主要用作貯存商業用爆炸品,設施包括10個藏於岩洞的炸藥庫,各長20米,闊13米,高6.8米。除了騰出土地外,更重要是為危險的爆炸品提供一個安全和穩妥的存放環境。倉庫藏於山內,減少對景觀的影響,並保留周邊的自然環境。港鐵早於1985年已於岩洞內建成兩個港鐵站──太古站及西灣河站;另外五個建於岩洞內的港鐵車站,包括:西營盤站(2014年)、香港大學站(2014年)、利東站(2015年)、何文田站(2015年)、金鐘站擴建部份(2020年)。
「我賜給你們的土地,不是你們勞苦開墾的;我賜給你們的城市,不是你們建造的。」(書二十四13)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
英國特許環境師
西區海水配水庫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廢物轉運站岩洞內部切面圖
左:新聞圖片
中、右:環境保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