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與社交媒體功用

自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社交媒體成為非常關鍵性的溝通工具,時刻把有關資料的內容傳遞給大眾。在醫學上,這方面的傳播媒體尤其重要,包括三大功用:

(一)疫情中主要消息來源:世界衞生組織因傳媒的感染力及迅速程度有如病毒般厲害,稱之為「資訊疫情」(infodemic)。假若發出正確訊息,有助遏制疫情。但可惜也有些資料確是錯誤(「假新聞」)也可以妨礙疫情控制,更會影響接收者的心理及精神健康。幸而這方面的數量佔重要消息只有四分一(Kouzy等人2020)。

(二)作為監察疫情發展,這包括三方面:

(1)公眾態度:報道及分析大眾對病毒的態度及行為反應。有發現經濟損失及旅遊禁令的消息最受注目(Abd-Alrazaq 等人2020)。

(2)最新數據:大家最關注的是疫情傳播的最新發展,因而影響預防疾病行為,甚至個人情緒(Zhao 等人2020)。

(3)心理健康:疫情時好時壞往往影響社會氣氛,因而個人喜怒哀樂情緒會在不同期間表露出來。不少媒體發現很多地方的人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此外,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女性在《推特》(Twitter)中多留意有關家庭、社交距離及健康的題材,但男性卻對運動活動被取消、疫情的嚴重性及有關疫情的政治消息特別有興趣(Thelwall 及Thelwall 2020)。

(三)作為疾病控制的媒介:雖然有假消息的傳遞,但政府也會藉著傳媒作針對性的反駁。據一個分析,各地領袖借用傳媒提供有關COVID-19的資訊中,約80%是知識性的、20%是官方資料、10%是提升士氣、7%屬政治性宣傳(Rufai 及Bunce 2020)。另外一個分析發現,只有小部分人觀看YouTube中有關預防疫情的教育短片,原因是製作質素差沒有吸引力。

其實,上述分析也有其限制,因為大部分報道並非純科學研究,而且受當時疫情環境所影響並有所選擇性報道。所以,媒體的功用成功與否會隨著疫情發展而轉變,不能代表普世的情況或疫情未來的趨勢,只可作為參考之用。高質素的報道會更為吸引及有影響力,故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公共衞生當局,實在不能忽視這重要的健康教育工具!

聖經時代大眾傳媒並未發達,但把福音傳開乃基督教重要的使命。在耶穌的年代,這種人傳人的方法只能接觸有限的人數。不過,新約使徒行傳記載耶穌死後(復活升天後),教會遭受逼迫以致信徒逃離耶路撒冷,移民到地中海周邊地方,結果福音被傳開了,而且對象不限於猶太人。加上保羅的巡迴宣教,在各大城市成立教會,基督教因此便建立起來。

麥基恩醫生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