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帶來的貧窮對精神健康影響

有認為COVID-19並不是隨機傳染人的,乃是選擇性的針對弱勢社群,包括長者、流浪人士、少數族裔、慢性疾病者及貧窮人。雖然病毒本身對人類沒有選擇性,但確實上述人士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最大,不單是立時影響,更會是延續多年。因為上述社群,在病毒未爆發前已比一般人較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包括精神健康),又容易感染疾病(包括COVID-19 );而疫情也令他們的社會環境因素變得更惡劣,因而患病及病情惡化的機會大增!Arias及De Mendieta(2021年6月24日)在《刺針/環球衞生》期刊中,認為在中低收入國家中,有年幼子女的女性最受到心理壓力,更容易出現焦慮及憂鬱精神病徵。

也有研究指出,貧窮家庭在COVID-19爆發期間,經濟蒙受損失較富裕人家更為嚴重。由於封城及社交隔離政策,貧窮人士很容易失去工作。若要撫養家中兒童,因疫情中一切消費相應增加,經濟負擔會百上加斤,這可從食物銀行服務人數大增可見。Brewer 及Patrick (2021年1月11日)在Resolution Foundation網頁中,發現超過三份一「低收入有子女」的家庭,在2020年更增加開支,反而有四成「高收入沒子女」的家庭在同期間卻是減少支出。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2021年5月的一份報告指出,自2020年3月COVID-19大爆發以來,很多成員國家的焦慮及憂鬱症發病率增加了不少,而失業人士及經歷經濟困難的人精神狀況較一般人為差。由於大部分成員國的精神健康服務已經緊張,因此OECD建議要發展精神健康教育及電話諮詢服務,也需保障工人職業及收入,包括援助那些轉為在家工作的人。Blofield 等人(2021年11月24日)在《刺針/社區醫學》期刊發表研究,更發現在拉丁美洲,「現金轉發」(cash transfers)的經濟支援,不單舒緩貧窮家庭的壓力,更可以減少家庭暴力(虐待配偶)事件發生。

舊約聖經也有一段「在疫境下的窮寡婦及其兒子患病」的故事,記載在列王記上17章9-24節﹕「以利亞」先知在旱災中來到「撒勒法」的地方,住在一個寡婦的家裡。先知呼叫這婦人給他餅吃,但這婦人卻說只有一把麵粉及一點油,吃完就要等餓死。於是,先知行神跡,使麵粉與油都不會用完也沒有短缺。其後,這婦人的兒子得到重病以致呼吸停止了,她怪罪於以利亞先知,先知向耶和華呼求,再次行神跡,恢復這孩子的生命!

麥基恩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