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球和區域氣候適應的綠色創新動力推動著香港的投資者去尋找可持續,並且符合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標準的投資機會。金融行業的不同持分者一直對具綠色或ESG目標的金融產品有需求,這些需求引導資金流向有正面影響的綠色項目或公司。
綠色金融有助解決全球或區域氣候適應性的問題,因為它顯示了一個普世共識,就是部署應對可持續性挑戰方面的透明資本去處理氣候適應力是必需的事情。
香港工程師學會──環境分部的Dr. Alex Gbaguidi* 認為可通過多種手段促進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包括:
1.創建地方主權綠色金融:
應設立地方政府主權的綠色標籤債券。它將為綠色金融收益使用的透明度提供一個例子,並量化香港在促進綠色金融增長方面的領導作用。
2. 加強綠色城市投資:
這可以通過在香港探索金融創新的試驗場來實施,並以經濟結構調整為目標。新興的智慧城市技術和項目將對綠色城市金融具有吸引力。
3. 企業綠色金融多元化:
應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民間綠色債券和貸款的發行,適當透明和披露的民間綠色投資,鼓勵有個性化設計的金融產品。
4. 加強證券化:
在更加市場化的綠色金融體系中,資產證券化對於不願過度擴張資產負債的情況下去發展貸款和投資業務的銀行和企業家來說,至關重要。潛在發展領域包括開發銀行的綠色信貸、存倉設施、綠色資產擔保證券、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和碳債券等。
5. 確保綠色金融與環保產業發展的一致性:
所有綠色投資都必須與發展環保產業的需要一致。建立長遠評核系統,對綠色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和量化,簡化審批程序,提高綠色融資效率有所幫助。
6. 促進綠色金融的社會效益:
除了環保表現外,綠色金融還必需創新地與人類發展和優質生活指標有所關聯。
中央政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並力爭在二○三○年前碳排放達峰,以及在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香港,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特別行政區將致力爭取在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Dr. Alex Gbaguidi以上的綠色金融推廣策略有助香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綠色金融市場的增長還在於降低資本成本、動員國內外直接投資作為資產、將個人儲蓄引入強大的零售綠色金融市場,以及確保國際認可。
香港政府一直提供有助於市場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基建及推出有關措施,以鼓勵更多機構善用香港的資本市場、金融和專業服務作綠色項目的投融資和認證。在資訊披露方面,市場上仍然存在一致性、透明度及充分性的問題。高度關注環境的投資者亦期望金融產品的綠色相關表現能有更高的披露標準,以便作出有根據的投資決策。證監會於2019年4月11日,也就加強綠色或ESG基金的披露安排發出了指引,以協助業界解決問題。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MCIWEM)
英國特許環境師(CEnv )
*Dr. Alex Gbaguidi是可持續發展及ESG方面的專家,現任香港工程師學會環境分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