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國軍隊精神科醫生Raymond Sobel在《精神科》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老兵綜合症》(Old Soldier syndrome)的論文;解釋在他的病人中,有很多「老兵」(即資歷很深或很高官階的軍人)出現近乎「燒盡」(burnout)的心理現象。這些士兵大部分是非常忠心及能幹的人,但是在長期持續不斷的戰爭中,產生了這種綜合症。他們大多隸屬於非常團結的隊伍,與其他隊員有很密切的人際關係。問題是軍團在戰場中曾受到重創,失去戰友及感覺孤立無援;又或者被逼殺害無辜,然後以謊言加以掩飾,留下內疚的陰影。當戰爭結束或返回基地後,便出現認知功能的問題,例如:很難作出決定、不願接受新的責任,或者選取簡單例行工事代替挑戰性的工作,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未能把事情做好。他們雖然仍有很強的動機服務軍隊,但是往往成為單位的負擔,甚至障礙。此外,他們變得不願與人交往或結交朋友,失去自信心及傾向作出自我眨抑的說話,出現焦慮憂鬱的情緒及其他心理的負面病徵。
不過,在沒有戰爭的年代,也會出現另一種「老兵綜合症」。根據另一位軍隊精神科醫生Harvey Greenberg於1965年在Military Medicine期刊提出,不少非戰爭時的資深軍人通常有相當高級的官階,甚至得到長期服務獎狀,在退役前出現一種特別的心態。這情況是慢慢感覺身體不適及睡眠出了問題,需要更多精神體力應付工作,而對於複雜及新發展的現代軍事力量感覺焦慮。此外,又認為現今的軍隊沒有人性及缺乏骨氣,反而懷念昔日傳統的軍隊紀律精神。由於這樣,他們容易煩躁,在工作及家庭中發脾氣,間中會有自殺念頭。他們不服從軍隊權威、失職,甚至未經準許離開崗位。他們的婚姻也受到影響,出現婚外情或性功能失調;間中更有極少數人作出性犯罪行為,結果受到紀律處分,甚至法律懲戒。由於他們軍階不低,這情況也稱為「老沙展綜合症」(Old Sergeant syndrome)。
有人認為這綜合症也會出現在其他工種及專業中,特別是在那些長期服務及忠心的高級僱員身上。他們在離職或退休前一段時間,可能出現這種近乎「燒盡」、力不從心的感覺。
新約聖經記載保羅在人生晚期的正向心態:「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競賽的路我已經跑完了,所持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公義審判的主,在那日要賞報給我的;不單給我,也給所有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四7-8)。
麥基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