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與生態

上星期有機會去西貢一個渡假營度過兩個很愉快的晚上,見到了久違的星空。在市區,因為光污染及空氣質素的原因,就算晴空之夜,都難看到天上的繁星;特別是香港這個燈光燦爛的繁華都會,其中光污染的問題尤為嚴重。

光污染或稱「光害」(Light pollution)這問題是都市人過度使用照明系統產生,例如濫用室外照明,街燈、廣告招牌和大廈外牆燈光等,是其中一種環境污染。將光線直接或間接照射上天空,大氣中的雲、霧、懸浮粒子和污染物將光線散射開,導致夜空被照亮,妨礙了我們看星星。

城市人最關心就是光污染造成的滋擾。有部分國家把「光滋擾」界定為從處所發出而損害他人健康或造成滋擾的燈光。所謂的「滋擾」,是從一個合理的人的判斷標準,但是不同的人對滋擾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忍受能力。學術機構如「國際照明委員會」制定有關《限制刺眼光線的技術參數》供公眾參考。光污染除了影響我們觀星,對於生態環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害處。

除了人類需要在晚上睡眠休息之外,很多動物也是在黑夜中睡覺;太強的光線會影響牠們。入黑之後,原來有些植物也要「睡覺」,例如含羞草科的植物,晚上會把葉子垂下來減少水分流失,像睡覺一樣。此外,很多植物,如曇花是在晚上開花,是為了吸引夜間活動的果蝠和蛾來傳播花粉去繁植。強光對它們來說,真是不太好。

大家都知道螢火蟲是自身發光的昆蟲,牠們發出來的光線,就是向異性發出求偶的信號。若果環境的光線太強,會令牠們天然的配對失敗,沒法交配、產卵、繁殖;數量自然就會慢慢減少。此外,很多昆蟲也會向著人造光源飛去,不停兜轉,造成了「燈蛾撲火」的現象。因為無法離開,最終死亡。

有些生物會利用大自然的光來辨別方向。埋在沙坑裡的龜卵孵化成小海龜後,在夜色下爬出沙巢,就本能地靠著在海水中的月光和星光倒映引導,爬向大海。城市中的燈光便使牠們混淆了應走的方向。非自然的光亦會誤導晚間進行遷移的鳥類的飛行方向,使牠們像走進迷宮一樣,被光吸引而令遷徙失敗,甚至飛行過久而疲倦至死。

大自然有一定的定律,月光和星光有時候有指引蟲鳥方向的作用。光污染擾亂自然夜空的生態。對生命而言,日夜、季節交替的周期,對生物生存、遷徙、捕食、繁殖和自我防禦的能力都很重要。強光又會使夜行生物暴露在環境中,增加被獵殺的機會;有可能擾亂了自然生態平衡和規律。

「萬有都是藉著他造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在他裡面有生命,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這光照耀在黑暗裡,黑暗卻不能勝過光。」(約翰福音1:3-5)

耶穌是世界的光,這光不會污染。但是人在黑暗裡被蒙蔽,不接受這光。耶穌在世界出現之先已經存在,祂就是神、造物主、生命的光。我們都是藉祂而造的,祂認識我們每一個。相信耶穌,你會得永生。

鄧允明博士
英國特許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會員(MCIWEM)
英國特許環境師(CEnv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