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猶豫

我在日記寫利百加,這次想詳細思想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媳婦有怎樣的驚人氣質。

她被發現的經過是亞伯拉罕差遣老僕人回自己的家鄉為兒子以撒選妻。老僕人口渴,利百加給這位陌生人水喝,還主動為老僕人的駱駝打水喝。現在要看這「內情」了,有文獻研究指出,饑渴的駱駝能喝廿五加侖水,而利百加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水瓶一次僅能打三加侖水。即是她需要打八次水,才能讓一頭駱駝喝足。

老僕人有十匹駱駝,利百加竟然讓所有駱駝都喝足水。這一個舉動就是與老僕人的祈禱呼應:「她若說:『請喝!我也給你的駱駝喝。』利百加面前有十匹駱駝,老眼昏花的僕人看得清清楚楚了。

假設當時需要用的時間是一個小時,我們一生有多少一小時「毫不猶豫」就為新相識的欠缺者,成全他們附帶的需要?這是今天信徒群體互相服事的屬靈氣質。

今次由Tony分享:「我收到一段很鼓舞的信息。有一位癌友來信,說認識我們是在禮賢會癌關訓練。她 聽了見證及在禮賢會認識科榮弟兄,也有參加很多次余德淳博士的講座及瀏覽他的『EQ在線』多年。感恩我們對癌病病人及其家人的照顧及支援。看見我們的熱情,對主的愛深受感動,很想參與我們的事奉。她是退休護士……

面對越來越多的癌友查詢,『護心喜藥團』正計劃成立一個癌關義工團隊。下月余博士亦會在一間神學院為『護心喜藥團』的癌關義工團隊的招募作演說。同時,我們亦會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招募一些義工。

萬事起頭難,但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因此,我深信招募工作最後一定會順利完成。癌關義工工作是一項比較負擔重,且帶有使命的事奉。除了關心癌友的病況、向癌友家庭傳福音外,亦需要關懷癌友及癌友家屬的情緒。若癌友或其家庭在其他方面有需要,亦會按照個別實際情況盡力提供適切的支援。

曾經有一位鼻咽癌癌友,在陪同他完成所有治療療程後,他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問:『教會是否有出糧給你?』當時我笑著回答他說:『教會沒有給我出糧,但天上的父會賞賜。』神是信實、應當稱頌的。不論在任何事奉崗位事奉,神必紀念。

聖經上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哥羅西書 3:23-24)

願我們天天都事奉得力、事奉有勁。感謝、讚美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Tony想分享一首詩歌《愛的揀選》

「用我雙手服事你,回應你愛的揀選,」

「若沒有你,賜與恩賜能力,我甚麼都不能做,」

「用我口頌揚你名,你的愛釋放我靈,」

「你愛的同在使我重新得力……」

我想起癌病友在緊急治療期間的需要,每個病人還有他/她家人及兒女。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為要得着更好的生命

有一位去年十一月參加「護心行動」舉辦的「康復者的察覺療癒聚會」的信徒聯絡我;他的癌症復發,現在身體感覺極為痛楚。在這情況下,他真是很需要很强力的打氣。

基督徒在痛苦中,從聖經的說話會得著無比的安慰;尤其閱讀希伯來書的信心偉人的章節。

「他們憑信心戰勝了敵國,行了公義,得到了應許,堵住了獅子的口, 熄滅了猛烈的火焰,刀下逃生,由軟弱變為剛強,作戰勇猛,擊退外敵。 有些婦女得回了從死裡復活的親人;有些人受盡嚴刑拷打,仍不肯苟且偷生,為要得到一個復活後更美好的生命……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 這些人都因信心而獲得讚許,但他們並未得到上帝的應許, 因為上帝為我們預備了更美的,要叫他們與我們一同得到才算完美。」(希伯來書11:33-40)

每當我讀到「為要得到一個復活後更美好的生命」,我想起賽跑中的運動員,他們爆發最後一口氣衝過終點。因為最後這秒的戰鬥力,換來他為國家帶來有榮譽的金牌,也是他自己生命的代表作。

我又收到Tony的分享:

「日前收到一個轉介,於是我便打電話聯絡這位癌友。癌友是一名基督徒,他剛剛照了CT,並抽了肝臟組織,醫生跟他說證實是癌症。我問他CEA數值是多少?他說不知道,並問CEA是什麼?我跟他解釋CEA是他癌指數的名稱。他說要用筆記下來,待他下次問醫生。跟著我再問他其他問題,例如:有沒有驗基因結果等等;但是他所知不多。他說他只有CT報告在手,可以發給我。我很快便收到他的CT報告,由於這些報告都是複雜的英文,因此很多癌友都看不懂。

當看到他的報告,我即時很痛心。因為報告顯示肝臟腫瘤有13cm大、癌細胞擴散到骨,報告結論懷疑是胰臟癌或膽管癌。面對如此嚴重的報告,我該如何跟他說呢?

隔天早上,癌友要到政府醫院排期照Pet CT和MRI,於是我相約他在腫瘤科見面。我在醫院跟他分享科榮弟兄的見證,他聽完後覺得很鼓舞,並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神藉著科榮弟兄的見證替這位癌友打了一枝強心針。感謝讚美主!

感謝科榮弟兄一起支持和幫助,給予很多有用的意見。科榮特別提醒Pet CT照肝要加特別的藥水,這樣才能照得清晰,但是政府醫生轉介去私家醫院的轉介信沒有提及。最後,私家醫院接收轉介的時候,突然問癌友是否願意加特別藥水?好在癌友已清楚了解這事件,因此,他馬上作出決定。

聖經上說:『朋友常顯愛心,兄弟為患難而生。』(箴言 17:17)雖然不幸患癌、雖然病情嚴重,但是主愛我們必愛到底,癌友絕不會孤單面對治療。我深信癌友的弟兄姊妹必全力支援、關心他。感謝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Tony想分享一首詩歌《愛到底》:

「為甚麼要等到絕望的時候,我的心靈才投靠你,我的神。」「在生命曠野我才體會十架的傾倒,主的愛愛到底,永不止息。」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得了安慰 重新得力

我在香港理工大學的「開學崇拜」擔任講員。這是我曾經就讀社工文憑及任教社工系的地方,真是有好像返回故鄉的親切感覺。

我想到用以下的經文證道: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他是施行拯救的大能者,必因你歡欣快樂,必默然愛你,而且必因你喜樂歡唱。」(西番雅書三章十七節)

在現今多災多難的時代,我們應該看重西番雅書的教訓,我的領受是:

一、在忽視神的時代,發現神介入我們的生活中。因為很多人手裡所作的努力得不到回報,使他們醒覺欠了些甚麼。

二、神的同在把恐懼和沮喪消除,祂把喜樂感染信祂的人。受苦之人被給予尊榮的地位,神的權能會透過一群重新有能力的信徒顯現出來。

**********************************

我收到明哥的分享:「雖然現在新冠病毒疫情依然緊張,但是我和女兒決定藉著中秋節,在我下班之後,一起拿著月餅和生果乘車到葵涌,探望我的大家姐和大姐夫。他們兩人年紀都很大,我大家姐已經70多歲,而我大姐夫亦已80歲有多了。

我約了他們到屋邨商場內的一間酒樓食晚飯。因為《限聚令》的緣故,每一張枱只可以坐四個人,而我們剛好就是四個人了!感謝主!

大約幾年前,我大姐夫被發現患上大腸癌。幸好及早發覺,經過手術切除後,再接受化療和電療醫治;現在正漸漸康復。這幾年間,我每逢節日都會去葵涌和他們一起吃晚飯,他們都感到備受關懷,覺得很開心。我也會藉著這些機會向他們傳福音,要讓他們知道接受神的預備和永生的重要性。但是,最後提及希望他們決志信主,他們總是說因為未能放下現在的生活,總是用婉轉的說話拒絕。

我發覺到很多時候,我們向身邊至親的家人傳福音,每每都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們雖然對我們分享的見證很感動,但仍未能即時接受耶穌成為他們的主宰和救主。

有一段聖經令我頓時明白到傳福音的重要性。『務要傳道;無論時機有利還是不利,都要常作準備,要用百般的忍耐和教導來指正人的過錯、警戒人、勸勉人。因為,時候快要到了,人忍受不了健康純正的教義,反而耳朵發癢,隨心所欲,招來一大堆教師,並且轉離不聽真理,而轉向無稽之談。至於你,你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福音者要做的工作,完全履行你的職務。』(提摩太後書4:2-5)」

我認識明哥已經近兩年了,真的體驗到神與他同在,神用祂的愛安慰了明哥。

明哥想分享一首詩歌《為主傳福音》:

「我願奉獻我一生出去為主作見證」

「單靠自己我不能惟有依靠全能神」

「求主賜下聖靈賜給我們勇氣」

「讓我突破我自己出去為主傳福音」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認識那些在祂裡面避難的人

科榮某天早上八時回到醫院進行Pet CT檢查,知道醫生會即日告訴他最近腹部脹痛的影響。我收到讀者傳短訊為他的平安禱告。

下午收他的消息:「謝謝余Sir關心!天父要我痊癒來榮耀祂。肺瘤消失,其餘都穩定和減弱。完全康復需要時間,我會安心等候,努力面前,向標竿直跑。」「EQ在線」值得寫下去,記載這些稀有的時代鼓勵。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報導使我們擔心的事。

另一位護心戰友Roy光榮登「六」(六十歲)了。他確診胰臟癌的時候,是四十九歲。當時據醫生的推測,他入「五」(五十歲)也難。我送給Roy聖經金句:「耶和華是良善的;在患難的時候,他作人的避難所;信靠他的人,他都認識。」(那鴻書 1:7 )祂認識那些在祂裡面避難的人。

神安慰祂的選民以色列,並向以色列的仇敵報復,復興以色列,使選民得安慰。神用尼布甲尼撒所帶領的巴比倫人來擊敗亞述人,這就成了對以色列的拯救,這是真實的歷史。「看哪!那傳報佳音、宣告和平之人的腳,已經站在山上。」(那鴻書1:15)這是指報告亞述被巴比倫擊敗的喜訊,這對以色列是安慰的話。

癌友Lillian 丈夫 Leon與我們分享:

「當聽到醫生確認 Lillian 患上癌症,擔憂、恐懼充滿我整個人。我的外婆是因為腸癌離世,間中又聽到一些世叔伯因癌病離開。

我身邊認識的弟兄姊妹中,也有四位死於癌症,最年輕的三十歲未夠,最大的也只不過四十多歲,而其中一位是在 Lillian 確診前,才剛回天家。口裡雖然常說有得醫,但心底深處就好像將癌症和死亡畫上了等號。

對!神有絕對的主權,而且祂愛我們。從前面對那些不會死人的所謂挑戰,總會很容易便說『要看看天父這次要作甚麼,要看看神的奇妙作為』。但是要面對太太患病,真是有十萬個不願意。心裡有點不敢,但又忍不住暗罵:『天父,祢搞甚麼?』我知道神有主權,但我真是不想!只要信,不要怕。但我真的怕!神是我的主,但我真是想質問⋯⋯

在矛盾的思緒中,神好像要我面對真正的自己,明白自己心裡真實的感受。既然不想,既然害怕,既然想問,就承認吧!看看先知、先賢們,讀讀《詩篇》、《哀歌》。天父包容、接納、幫助他們;天父的愛永不改變!

回到那問題『天父,祢搞甚麼?』神沒有馬上告訴我,但卻叫我再次想起,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9);前路不論如何,主不會撇下我們為孤兒(約翰福音14:18)。」

我很高興收到Leon傳來的訊息,「喜藥護心團」團友的配偶的心聲是多麼真摯!大家都體會癌關的真義是恩愛二人行,讓我們更明白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上)

Leon想分享一首詩歌《安靜》:

「當大海翻騰波濤洶湧,我與你展翅暴風上空,父你仍作王在洪水中,我要安靜知你是神。」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我想返工

我在癌聯十周年紀念主講「關愛被愛和付出愛」。在答問時間,有聽眾問如何幫自己做好照顧面對末期癌症的病人?因為這種感覺總是不好受。

我建議聽眾從受益者的角度去思想,末期癌病人其實也送了一份寶貴的禮物給我們,就是他們在最後日子面對生命的態度。

我寫過一位智障學生,他也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關鍵時刻。當義工問他最想做什麼的時候,這位智障學生的答案竟然是「想返工」。

試想想這個世界有幾多人迫切地「想返工」?原來他在童年就讀基督教特殊學校,聽見了人生可以有偉大的期望,就是一生為人服務。

耶穌稱自己的工作是禱告的生活,因為需要明白上帝的心意而活出人生任務。

我這位智障學生就是這樣珍惜生命的時間,要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他連續做了多年速遞員,都是在同一所公司,可見他是多麼敬業的從業員。

Lillian分享:

「即將舉行的信心聚會主題是『我想睇住仔女大』。這題目真是一語中的!還記得確診患癌的那一刻,這確實是我其中一個最大的心願。未患病之前,從不會覺得能看著子女成長是什麼難事。但是因著病患讓我反思,究竟我在兒女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為他們作什麼事呢?聖經裡記載了多位母親,令我最深刻的是友尼基,就是提摩太的母親。她令我深刻,因為聖經對她的描述並不多,但卻間接地誇奬這位母親造就了一位擁有無偽信心的提摩太──一位出眾、被上帝重用的傳道者。

人們常常說:『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兒女。』即是說我期望我的兒女成為何等模樣,我便要先成為何等模樣。

我思想:假如天父施恩,讓我未來仍有機會『睇住仔女大』,但若果我沒有把握時間活出好榜樣,好好教導他們、把他們帶到主跟前;那麼,雖然我可以『睇住』他們大,但是我可能同時面對『睇住』他們壞。

聖經箴言二十二章六節說:『教養孩童走他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如果他日我已不在人世,而人們稱讚我的兒女擁有對主謙卑、敬虔的信心,相信這便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Lillian分享一首詩歌《爸爸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我的翅膀,爸爸的愛是我的雙臂,

  你們教我學習付出,教我要愛耶穌。」

「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帶著感恩的心,

  願對耶穌愛不改變,一生服事,榮耀主。」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還欠一個方法

「EQ在綫日記」換了新主題「一言甦醒」,希望讀者每日都與我一起抓緊一句有意義的說話,然後與身旁人交心。「EQ在綫日記」的目的是在困難的日子互相勉勵,找到心靈莫逆之交。

向天祈求,在困難時也許有些人會做這嘗試。我猜想每一個人一生起碼試過一次,較有趣的是我見過沒有信仰的人,也說為患病的親友祈禱,更希望自己的祈禱「靈驗」。

有否研究聖經記載耶穌的祈禱?

一、祂工作前後都祈禱,而很多信徒忽略了「以禱告結束」。

二、祂天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人性會討厭再這樣下去,而禱告使人「產生新意」。

三、祂疲倦也祈禱。基督徒也會因為疲勞令脾氣變差,但是「祈禱後有好心情」。

四、祂上山禱告,這樣不會被山下民望迷惑了前路;常在擁戴你的人群中,「祈禱使人不驕傲」。

五、祂面臨抉擇關頭,必靠禱告;神的兒子耶穌示範了順服。我們智商有限,「難道靠失眠解決問題?」

我收到Tony的分享:「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是『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深願你大大地賜福給我,擴張我的境界,你的能力常與我同在,保護我免遭災禍,不受痛苦。」神就應允了他所求的。』(歷代志上 4:9-10)

我曾以雅比斯的禱告為科榮弟兄禱告,細看這兩節經文,發現雅比斯的名字是紀念她母親的痛苦,而且他又不是元帥、將軍、富商。因此,他的尊貴全在於神聽他的禱告和應允他所求的。尊貴,在這段經文其實想提醒我們注意雅比斯這個人。如果一個平凡人的禱告能蒙神悅納,這肯定不單只尊貴,更是何等大的福份。神應允雅比斯,保佑他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但是人的一生注定充滿困難和挑戰,既然是這樣,何謂患難?何謂艱苦?

有些人患上傷風感冒,也可視作一場大患難,但是也有一些癌友視癌症只是一場小考驗。所以我深信雅比斯的一生必遇過大大小小的患難、艱辛。但是,憑著他不住的禱告,交託神;最終一切的患難、艱辛對他來說再也不是患難、艱辛,一切都轉化成為祝福、尊貴、榮耀。正如科榮弟兄過去十二次復發,經歷如此大的患難、艱辛,然而每次聽他的見證分享,他都是一笑置之。有參加過信心聚會的癌友們,應該親身感受到。願我們都能學習科榮弟兄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們的患難、艱辛!願主祝福帶領!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科榮對復發遭遇竟可一笑置之,Tony這好友送給科榮最强大的禮物,就是「我曾以雅比斯的禱告為科榮弟兄禱告……」

Tony想分享一首詩歌《苦難帶來祝福》:

「苦難它帶給我祝福,苦難是化妝的天使」

「它磨練我的性情,它剛強我的意志」

「苦難中,喜樂」

「苦難中,等候」

「主施恩的手必扶持到最後」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內心也要有平安

今次輪到明哥分享:「我們常常在教會裡聽到『你們應常存平安喜樂的心』。有一次在有福的早餐中,牧師更教導我們不單只表面要有平安,而且內心也要有平安。

早前,我因為缺少了幾隻牙齒,所以在進食的時候感到不方便。於是,我決定到牙醫診所接受植牙手術。原來植牙是一項複雜的手術,因此需要多次到牙醫診所。最初做3D掃描,然後做牙模,鑽孔,植牙腳,再次掃描,製造假牙等各種不同的工序。過程中會有不舒服的地方,需要耐心地接受。

有一次,又到了約定時間,我去到了牙醫診所。登記時,有位牙醫助手說:『鄧先生,每次見到你總是充滿笑容。』我便說:『我帶了口罩,你都見到我笑嗎?』他說:『從你眼神和面形就可以見到你的微笑了!』

入到手術室,我坐在手術椅上。那位牙醫助手趁着牙醫正在準備儀器和所需的工具時,便與我傾談。談話中提及我太太在三年半前患上末期癌症,而且在一年半前離世。這位牙醫助手聽了之後,也講述原來她的父親和哥哥都因為患上癌症而過身,現在她的姑姑也驗出患上末期癌症。

她又問我:『星期一至六上班,那麼星期日怎樣度過?』我說:『在疫情之前,我會返教會參加崇拜。但現在所有活動都只可以在網上進行。』她說:『哦!原來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雖然大家的家人都是患上癌症而過世,本應心裡憂愁和傷心,但是因為我們有共同信仰,相信上帝,接受祂為我們的預備;對將來滿有盼望,因而有真正從裡到外的平安。』原來相信耶穌,真是可以從我們的行為表現,讓人看到平安和喜樂。」

「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是要讓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鼓起勇氣吧!我已經戰勝了世界。」 (約翰福音 16:33)

看著明哥的分享訊息,我印象特別深刻是明哥說:「牧師更教導我們不單只表面要有平安,而且內心也要有平安。」我想起曾被送進獅子坑的但以理,他面對異邦國王仍然沒有在信仰上妥協。為什麼他的信心那麼大?禱告那麼有功效?因為他想到神應許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後,神會帶領他們回去,但那時候剛經過七十年了。

耶利米書廿九章十二節說:「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但以理書九章三節寫但以理「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由此可見,我們對神的應許是靠對聖經的認識,我們繼續要做的,就是懇切地為這應許的實現而禱告。如此,我們內心便常常有平安。

明哥今天想分享一首詩歌《我相信》:

「我相信,有你心中充滿喜樂平安……」

「你的同在使我生命重新得力」

「我相信,你話語能滋潤我的生命……」

「我相信,你祝福大大傾倒我生命……」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限憂令」

這是Tony的分享:「政府推出『限聚令』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市民的社交接觸,有助防止疫情不斷擴大。因此,『限聚令』在抗疫的事情上十分重要。

我近日約了剛確診患上癌症的姊妺見面,她的醫生正幫她排期做手術切除腫瘤。我問她的心情如何?她說有點擔心,更說下星期還要返工,把手頭的工作交接給同事。之後,她才能夠放心地進行手術。對於姊妹的工作態度,我十分欣賞。

過去很多癌友在進行手術前或進行化療、電療前,也會很擔心。他們擔心自己能否撐得過手術,又或者擔心化療、電療的副作用將會很大。但是她們往往在手術順利完成後或化療、電療後,都沒有發現重大副作用,她們才發覺原來一切都是自己過於憂慮了。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難道生命不是比食物更重要嗎?身體不是比衣服更重要嗎?』『你們中間誰能用憂慮使自己的壽命延長一刻?』『不要為明天憂慮,讓明天為自己憂慮吧,今天的難處已經夠多了!』 (馬太福音6:25、27、34)

看完這三節經文才知道這是主耶穌頒給我們的『限憂令』。二千年前,主耶穌已清楚明白我們的軟弱。因此,祂告誡我們不要為吃、喝、穿,甚至生命的壽數等事情憂慮。因為這些憂慮可以沒完沒了!『限憂令』要我們撇下這些永無止境的憂慮,好好地活在當下,不要為明天憂慮,原因是主的恩典永遠夠用。感謝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最近與一所中學老師們分享疫情下的正能量,我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以前我們不關心太遙遠的地方,又界定了某些事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新聞;但現在連小孩子的世界觀也「廣闊」了。小朋友熟悉世界上的重災區在哪裡,也不斷收到各地積極抗疫的經驗和振奮人心的說話。

我的反省是:「似乎從前我們太憂慮的,是造就失敗的出現。」現在我們都知道發明藥物要經歷很多失敗的程序,正如找學問要嘗試接受很多種的教法,直至到找到學習竅門。反之,處於太順利的日子,我們不但不求改進,更容易在納悶的日子度過很多年日。

Tony分享一首詩歌《不要為明天憂慮》

「主你的話告訴我」

「你叫我不要憂慮」

「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不要為明天憂慮」

「我要天天來禱告摸著你親近你」

「就可以定睛於你知你心意」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科榮的分享:「Ivy(太太)很擔心我的病況,連我的PET/CT報告都不敢看;而母親仍然暫託於護老院。教會團契的導師也來我家探訪,看到PET/CT報告也為我們擔憂,於是大家一同禱告,求神保守我家的前路。團契弟兄們說不宜耽誤太久,建議我一、兩星期後,就要再跟進。

晚上我肚腹仍然不舒服,有時扎醒。但是,早晨起來覺得睡眠質素還不錯,精神體力充沛。我仍然可以如常工作,為新居打點,帶母親喜歡的食物到院舍給她,關心一下其他人,照顧我家的毛孩,栽種植物和吹奏詩歌。我非常感謝大家為我禱告,『護心喜藥團』透過文字、錄音和私禱為我祈求。

我這刻感覺好像『懷疑自己無事』似的。懷疑自己身體大有問題的人多,但懷疑自己已經康復的呢?不是禱告的力量,我真想不到為何我可以這樣生活如常和平安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7)這兩節經文有不少人都很熟識,經歷卻更使人深深體會到神話語的真實和寶貴。雖然我未知前路,但神的應許已經成全,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我的心很期待看到神奇妙的作為。」

有一位青年人問我:「我想知道余 Sir你點解可以成日都滿面笑容?就算係好艱難嘅時候,你都好似可以笑住咁面對。」

超過十年了,我只用一個信念做答案:「好戲在後頭,我信祈禱令我接通得勝的能力。」

我的根據是:

一、雅各禱告,哥哥以掃雖然恨雅各二十年,也能夠回心轉意再愛雅各。

二、摩西向主呼求,紅海就分開了。他禱告,亞瑪力人就失敗。

三、約書亞禱告,不聽命的亞干就被找出來了。

四、哈拿禱告,老年時就生了撒母耳。

五、以賽亞禱告,就看見神的榮耀。

六、但以理禱告,獅子的口就被封閉。

七、尼希米禱告,波斯王的心就軟化讓他回國。

八、以利沙禱告,約但河從中分開。

九、耶路撒冷的教會恆切禱告,彼得就有天使把他救出來。

難道我的艱難比以上的祈禱者辛苦?我連1%也不如!不如笑著看好戲在後頭。

科榮很想分享「護心喜藥樂團」音樂總監嘉健所作的詩歌《讓我禱告》。嘉健說,這首詩歌歌詞有我們五位核心組員的生命見證。

《讓我禱告》

讓我禱告,來到祢身邊,

讓我禱告,尋求祢的臉,

在我孤單失意時,祢將愛放我心上,

還賜我盼望前方;

讓我禱告,我確信祢恩典,

讓我禱告,是祢信實不變,

願我奔跑到盡頭,永不放棄因祢眷佑,

神是愛,一生怎可猜透;

同來頌讚、高歌,

因祢賜我喜樂的心,

祢的愛是我良藥;

同行是祢!一生⋯⋯

多少風雨也願抱緊,

祢是我心中所盼!

仰望祢一生,這喜樂便臨近⋯⋯

容我傾心禱告!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誰最終掌管我們生命

這是Tony的分享:「『護心喜藥團』成立於今年1月7日。我們共同推舉科榮弟兄作團長,科榮願意接任為團長絕不是因為團長的名銜好聽,而是他願意比我們任何一個人付出更多。在很多具體籌備的事情上,他都積極參與。感謝他努力付出!我們『護心喜藥團』終於從一個概念成為實體,五月份和七月份已舉行了兩次實體的癌友信心聚會。

很多未信主的人都不明白我們基督徒口中常常說的平安是甚麼意思。科榮弟兄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亦是主的一個活見證。科榮弟兄最近照Pet CT,有八處出現癌腫瘤跡象。因此,醫生安排他入院檢查。這次他入瑪麗醫院,他形容為入Camp與主相遇。

科榮心中有主,到那裡他也會遇見主,主亦會賜他心裡平安。在醫院期間,他一直與我們幾位組員用WhatsApp談笑風生。在科榮身上,我學習到要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神才是最終掌管我們生命的那一位。

手術是否順利、化療是否有效,不是我們說了算,一切交託給主。我們唯一要做的事,便是完完全全倚靠神和順從神的帶領。科榮多次癌症復發,讓我想起一節經文:『我快要歸回塵土,求你按著你的話把我救活過來。』(詩篇 119:25)每次他癌症復發,他都有生命危險。我深信越大的危險,能夠顯出越大的恩典。感謝讚美主,願一切榮耀歸於主,阿們!」

我曾經收過讀者對科榮病況的關心訊息,大家都因為見到他在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仍然寫日記及關心病友而體會到愛的動力。

我想起聖經中使我很驚心的一句話:「我離死不過一步。」一生經歷很多逃亡的大衞,曾經六次逃脫 掃羅的追殺。大衛在六次逃出生天之後,找他的好朋友約拿單(掃羅兒子)。因處於死亡危機,這位好朋友不惜放棄自己的安全,也要救體會自己「離死不過一步」的大衛。聖經記載:「大衛再起誓說:『你父親一定知道我在你眼中蒙恩,就心裡想:「不要讓約拿單知道這事,免得他傷心。」可是,我指著永活的耶和華,又指著你的性命起誓,我離死只差一步。』」(撒母耳記上二十章三節)

「離死不過一步」看來觸目驚心,其實有誰可以誇口「離死很遠」?我相信科榮很明白大衞多次逃離死亡的感受。人生驚險與安全是可以同時並存的,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誰最終掌管我們的生命。

Tony分享一首詩歌《我要一心稱謝你》:

「我雖行在困苦患難中,你應許必將我救活。」

「我呼求時你必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你必成全關乎我的事,你必不離棄你手所創造的。」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

www.cytchk.com

 

101019癌症關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