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ise和我與一位摯友開了一個「護心行動」的策略會議。我們以顧問式講座,於中環與商界需要舒緩壓力的人士舉行午飯及晚飯聚會。首次聚會,我們只邀請二十位左右人士出席。因為我們看到福音事工不容易進入較高理性及仍然背負沉重事業包袱的管理人員之中,他們需要精簡的提點式講座及一、兩小時去探討、拆解身心靈的疑問。
一年前創立「護心行動」,我從醫院及家庭探訪體會到疾病是積極探究人生價值的時機,尤其是家人會憂慮自己會否因遺傳,總有一天會有同樣的命運。可惜傾談時間常常受制於有限的探病時間和不適宜單獨提出個人問題等因素,令到這些宣教的關鍵時機消失。
「護心行動」進入第二年,我們覺得這是確實定位的時候。我們在幾間教會做義工訓練的大講座,鼓勵舉辦者拍攝及錄影,甚至上載到社交媒體推廣。同時,我們開始外展工作,向那些暫時對參與教會活動沒有興趣,但是又需要懇切交心的管理層人士提供服務。
展望這個關懷心靈的事工,不單只是關懷癌症病人,也包括其他重症病人和心理上屬高危的人士及他們的配偶。我相信身心靈是互相影響的,表面看來是心理失平衡,其實是靈性的問題。空虛,無意義感,在終日為金錢和成就奔波的人生路,常常亮起紅燈;人最終需要心靈的歸屬。未來每月午餐、晚餐聚會,我們都期待在管理層流傳「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耶穌)這裏來,我(耶穌)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有感動想支持這項事工的管理層讀者,可以電郵(peacefulheartaction@gmail.com)與我聯絡。
我看聖經約書亞記三章十四至十七節的經文:「百姓離開帳棚要過約旦河的時候,抬約櫃的祭司乃在百姓的前頭。他們到了約旦河,腳一入水(原來約旦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漲過兩岸),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地、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裏停住,立起成壘;那往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下流的水全然斷絕。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在約旦河中的乾地上站定,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旦河。」
請留意當時的處境,是「約旦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漲過兩岸」,以肉眼來看,當時的人像跳海,準備喪命。但是,抬著約櫃的祭司的腳一入水,水就停止流動。看見前面的人安然無恙,後面逾百萬人就站在海水分開的乾地上,「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旦河」。
聖經特別強調當時是「收割的季節,河水漲過兩岸」。神常在我們覺得非常不利的時間,讓我們遭遇挑戰。如果在水退的日子過約旦河,順風順水地生活,根本不需要信仰吧?
回想過去,你經歷了多少不如意、力有不逮的日子呢?會否埋怨神放置你在水流湍急的「約旦河」?
「護心行動」夥伴送來一首詩歌《走出曠野》:
「但望向迦南,沿路多少凶險,誰應許這地美善也甘甜」
「步伐再拖延,已褪色的意志,求突破,放下昨天軟弱時」
「站在壓迫前,重拾你的恩典,離開抖顫,靠上帝同在擴展」
「闊步壯膽,起來,剛強,不要懼怕,無論往哪地亦能高攀」
「邁步進迦南,以決心挑戰,神導引,約櫃已走在面前」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