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科榮分享「苦難日子更當省察感恩」的訊息:「踏入癌路前一年,即2005年,身邊牧者和弟兄姊妹使我於聖經的智慧文學上加深了認識,一同探討神是怎樣教我們在世過活。現在我回想,衪真是有預備好這些課堂使我們基督徒一起於安樂日子中談福與禍,談生與死。有了神的話語,我、身邊人和弟兄姊妹就裝備好一同前行。進入了癌路後十多年,每次回看健康的日子都感到當時欠缺全情投入和感恩。原來人到了絕境,才發現以前的日子值得感恩和欣賞,也會想到為何當時那麼多埋怨和不滿呢?例如:別人總比我豐足,但自己是否有很多不足?
『在亨通的日子,應當享福;遭遇患難的時候,就當省察。』(傳道書7:14上)我們有很多時連在日子順利時,也不懂為現在所擁有的,感到快樂、滿足而去感謝神。到了患難的日子也是離不開埋怨和不滿。聖經的傳道者叫我們當思想甚麼?我以前一直有這樣的疑問。我們跟隨主耶穌的人,相信神愛世人,遭到患難時,可以察看自己有甚麼做錯,是不合神的心意,繼而思考神當中的作為。余Sir早前在主日講道提到『苦難有如神因著愛人的緣故而施行的大手術,為要醫治我們。』這話啓發我思想,人會否連被做了甚麼手術、醫治過甚麼病都不知道呢?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我信只要我們心存敬畏,總會發現神的美意。我真是經歷過禍患變為祝福的旅程,其中一樣就是神幫我換上一個滿有恩典的肝,傳流感恩的血。日後的文章會再分享。看來無論亨通或是患難日子,要思想的都是神要給我們的好處,於逆境時,更當如此。」
我很認同科榮說的「人會否連被做了甚麼手術、醫治過甚麼病都不知道呢?」我們病得痊癒,對人說是「找到醫術高明的醫生」,還是「相信這是一個神的恩典?」如果是前者「遇上名醫」,這是值得擔心的;他會否快要退休?還有人及得上他嗎?如果是後者「神的恩典」,這就放心得多;只要我們與神的關係不變質。約翰福音九章寫一個生來盲眼的人被耶穌醫好,他被人問「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 他回答:「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他們說:「那個人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這位痊癒者說出他的信念:「這人若不是從神來的,甚麼也不能做。」
我們要留意:耶穌仍然想這位痊癒者完全清楚認識自己的信念。經文記載: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神的兒子嗎?』」「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耶穌要痊癒者清楚認識祂。希望讀者們翻查這幾個月的「EQ在線日記」,與我對談的人如何清楚認識這個神。他們的病不只得醫治,更是與神的關係有極大的改變。疫情(或病患)使人認識世上有恩典。
科榮分享一首詩歌《我要一心稱謝祢》:
「我雖行在困苦患難中,祢應許必將我救活。」
「我要歌頌耶和華作為,因祢的名大有榮耀。」
「我呼求時祢必應允我,鼓勵我,使我心裡有能力。」
「祢必成全關乎我的事,祢必不離棄祢手所創造的。」
余德淳博士
余德淳訓練機構創辦人
資深情緒及領袖訓練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