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令許多重性精神病人的醫療服務受到嚴重影響,包括過早離開醫院、困在家中影響日常生活、減少覆診時間、病情難以評估等等,因此容易病發,以及出現其他身體和精神問題(「共病」)。亦有研究指,在疫情期間,需要留醫的人增加,而死亡率也有明顯上升(Li等人2020)。
根據芬蘭的Hilkka Karkkainen在2020年底的網上調查,在超過500名患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之回應資料中,主要發現以下各點:(1)51%精神健康轉差了;(2)57%經歷情緒的轉變/惡化;(3)31%認為精神健康服務不足夠;(4)20%有健康問題找不到服務;(5)18%有精神問題找不到服務。另外,調查結果顯示,有85%的病人依靠家庭、朋友及其他照顧者支持;60%病人要改用電話求診。
不過,危機也很多時帶來了契機。根據西班牙Carmen Moreno (2021)在2021年的ECNP會議,指出疫情也會帶來正面的潛在改變: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
(二)改良自己照顧的能力,提升應對壓力技巧及家庭支持;
(三)刺激非政府機構的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
(四)藉著科技達到方便、快捷、彈性的溝通;
(五)藉著數據來估計最合適的關顧及家居治療;
(六)增加了接受某類治療方式,例如長效針劑;
(七)與病人一起更多和準確地監視不良反應;
(八)重新評估強制治療需要及最合宜的留院日期。
舊約聖經約珥書第2章,記載了當時似乎出現的蝗蟲等大疫情,導致農作物失收、人民飢餓等,上主就是藉著先知安慰他們,說會行奇妙的事去補足以色列人的需要,並使他們在其他民族中間也不會羞愧。此外,在羅馬書8章28節也是鼓勵信徒要把危機看成契機:「我們知道,為了愛 神的人,就是按他旨意蒙召的人的益處,萬事都一同效力。」
麥基恩醫生